孔子关于善的名言1
1、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孔子《论语》(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2、(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3、 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4、孔子语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5、(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6、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7、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
8、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孔子语录:《关罘,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10、(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11、 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丘
1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3、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5、(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16、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7、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18、·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9、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20、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论语》(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23、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4、博学之,常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25、 10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6、⊙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7、⊙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8、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9、⊙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30、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孔子《论语》(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31、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3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3、(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34、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3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丘
36、孔子语录: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
孔子关于善的名言
38、释义:用善行回报恶行,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回报善行?用正直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39、(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4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1、(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42、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3、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4、当仁,不让于师。——摘孔子《论语》(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45、(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4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4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48、若把黑白和善恶放到一处,相形之下,彼此才可见得分明。乔叟
49、(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5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51、孔子语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
5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3、(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孔子关于善的名言2
1、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论语》
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 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论语》
4、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丘
5、⊙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大学》
7、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8、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论语》
9、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0、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
11、(《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12、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3、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4、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弗·培根
15、行善必须努力,然而,抑制恶更须努力。——苏联
16、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17、·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8、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