刲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kuī,
部首:刂
笔画:8
结构:左右
异体字:㨒,
五笔:FFJH
仓颉:GGLN
四角:42100
笔顺:横竖横横竖横竖竖
「刲」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刲kuī(ㄎㄨㄟ)
1、刺杀
2、
2、割取
UNICODE
刲字UNICODE编码U+5232,10进制: 21042,UTF-32: 00005232,UTF-8: E5 88 B2
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cut, slice off
「刲」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刲 kuī
〈动〉
(1) 宰杀,刺 [cut]
刲,刺也从刀,圭声——《说文》
刲,屠也——《广雅》
刲羊击豕——《国语·楚语》
刲之刳之——《礼记·内则》
司马刲羊——《仪礼·少牢礼》
士刲羊无血——《易·归妹》
(2) 又如:刲刺(刺杀);刲剔(屠杀剖解);刲宰(宰杀)
(3) 割取 [slice off]
刲魏之东野——《战国策·齐策》注:“取也”
自出白刃,刲膺授僧——《聊斋志异》
(4) 又如:刲刳(剖割);刲股(割大腿肉)
(5) 犹搔,抓搔 [scratch]
你只管干你的去,就留你在家里,也是六枝儿刲痒痒儿敷余着一个——《儿女英雄传》
康熙字典中的「刲」
刲【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苦圭切《集韻》《韻會》傾畦切,音奎《說文》刺也,割也《易·歸妹》士刲羊無血《禮·內則》炮取豚若牂刲之
又《集韻》涓惠切,音桂義同《集韻》或作
说文解字中的「刲」说文解字
刲【卷四】【刀部】
刺也从刀圭聲《易》曰:“士刲羊”苦圭切
说文解字注
(刲)刺也馬、虞說易同从刀圭聲圭剡上、故從圭形聲包㑹意也苦圭切十六部易曰士刲羊歸妹上六爻辭
古汉语字典中的「刲」
刲同音字:畁, 屆, 㡻, 肽, 幸, 㤑,
刲同部首字:畁, 屆, 㡻, 肽, 幸, 㤑,
刲同笔画字:畁, 屆, 㡻, 肽, 幸, 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