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咸荥是民国时期成都著名的五老七贤之一,他一生致力于劝善和教育,出版刊物,后居住在成都,救济贫困,多次募捐,成为成都地区受人尊敬的名士!

刘咸荥

字豫波,成都双流人,“川西夫子”刘止唐的孙子。民国时期成都著名的五老七贤之一,室名静娱楼。

个人生平

刘咸荥给世人留下的印象,一是劝善,二是书画,三是教育。

劝善

纯化街原名三巷子,后因刘止唐住此传道讲学,故更名为纯化街。寓有纯正人心、感化大众的意思。他家门口还悬挂有邛州翰林伍崧生所书‘儒林刘止唐先生第’横匾一块。”刘咸荥以槐轩学说为宗旨,从劝善入手,出版刊物,实施赈济,启善心于末世,振善行于既倒。

书法

书法是刘咸荥的一种生活方式,不论为殿堂庙宇书写楹联匾额,还是劝善或为他人作书,他的作品始终有一种遒劲飘逸,或隐或显地表现出黄庭坚书法的意趣,风致跌宕而雍雅,体现了达观旷逸的人生境界。

刘咸荥诗作赏析

挽友

五老只余二人,悲君又去;

九泉若逢三友,说我就来。

题绵竹祥符寺圭峰堂

圆塔慧光浮,想见旧唐云影;

寺峰遗教在,反留古佛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