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初一读后感1000字篇1

我怀着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罗广斌和杨益言著作的《红岩》,被书中一个个爱国者的坚强意志和英勇气概所感动。

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重庆解放前夕,被关在重庆中美合作所的共产党员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故事,以及他们不幸牺牲的故事。故事中有很多的英雄人物,值得我们敬佩,但也有很多的反动派人物,令我们愤怒。

书中我最敬佩的人物就是江姐了,她16岁就加入了共产党的队伍,一直都在重庆做地下工作。她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对党忠诚,是一位爱国者。她能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可是命运对这位爱国者很不公,当他望见丈夫的头颅高挂在墙上时,她虽悲痛欲绝,但是爱国的信念让她振奋起来;当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时,她仍冷静地说:“毒刑拷打是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多么感人的爱国精神。

《红岩》中的爱国人物让我想起了爱国者钱学森。他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和火箭专家。1934年前学生前往美国与卡们合作,但谁也没想到后面的旅程,何其艰难。钱学森虽身在美国,但一直心系自己伟大的中国。可是美国态度坚决,即使枪毙也不让钱学森离开,甚至把钱学森囚禁了五年。在这五年里,钱学森吃饭、睡觉脑中想的全是中国。经过中国与美国的谈判,钱学森终于回到中国,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当时的中国很贫穷,但钱学森仍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条件,回到了中国奋斗,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国精神。

那些伟大的爱国者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他们的爱国精神,令我们敬佩和赞颂。而我们也要将这种精神延续下去,让我们的国旗能够在我们的国土上永远的随风飘扬!

或许我们不能做得像这些爱国者一样热烈,但我们永远会为我们是中国人而自豪骄傲!

红岩初一读后感1000字篇2

偶然间,读了一本书,名字为《红岩》,顾名思义,书中的人物也如“红岩”二字一样,血气方刚,坚如磐石。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在为革命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生命,他们把自己的满腔热血,揉进了钢铁般的意志,尽数挥洒在中华大地——这片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土地。

而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江姐。

江姐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江竹筠。她信仰坚定,意志坚强,她竟能够忍受住常人难以忍受的非人折磨!书中有一段写道江姐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重庆军统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时,我的泪水便再也忍不住,簌簌而落。有不忍,有不平,而更多的是惊叹,明明可以免受皮肉之苦,道出真相,而江姐却宁愿让竹签插进指尖,忍受那十指连心之苦,也不愿说出半分情报。看得我阵阵心惊胆寒,最后干脆把书丢在一旁,忍心不去看这段令人毛骨悚然的文字。是的,江姐的意志的确是钢铁做的,我的手指有时不小心破了,就会钻心的疼痛,比起江姐这些革命者,我们的意志力太薄弱了,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欠缺的。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禁想起小时姥姥唱的歌剧——《洪湖赤卫队》里赞颂贺英的一段:“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那大路旁,将儿的坟墓向东方,让儿看红军凯旋归,听那乡亲在歌唱。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那高坡上,将儿的坟墓向东方,儿要看白匪消灭光,儿要看,天下的劳苦人民都解放!”傍晚时分,坐在小板凳上,迎着余晖,吹着丝丝清爽的风,听姥姥唱那慷慨激昂的旋律。当时幼小的心中感叹道:这是哪家的儿女啊,雄姿英发,铁骨铮铮。却不曾想,这竟也是位与江姐一样坚韧不拔的巾帼女英雄。后来,我渐渐明白,正是因为这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巾帼女英雄,我们才迎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我也渐渐明白,比个人更为重要的,是民族,是国家,是心中不可磨灭的革命信仰。它指引着我们前行,指引着我们奋进。纵使前路千疮百孔,黄沙眯眼,白雪满天,也决不放弃。不为浮夸的荣誉,也不为塞满口袋的金钱,更不为万人瞩目的权力与地位。只为活着,不仅仅是肉体,更是精神,活着的意义,便是心存伟大的信仰。

人的一生,走过许多的路,做过许多的事,岁月流逝中,或惊鸿一瞥,或南柯一梦。而那亘古不变的,是闪闪的五星红旗下,狂风吹不散的铁骨,暴雨淋不透的热血,是老一辈革命烈士身上为国捐躯,大公无私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可歌可泣,惊天地泣鬼神,在庄严的国歌中,一次次升起,一次次指引着中华儿女,守卫着祖国大地。

红岩初一读后感1000字篇3

这个寒假我通读了红岩,血红的封面,感人的插图,严谨的文字,把一场正义反抗战争描绘的淋淋尽致,同时也给予我许多启示;中国人就应该有钢铁般的意志。

这本书讲述了我国共产党为了祖国利益,遭到国民党残酷的打击,依然坚信党的目标,从不屈服,低头。在共产党解放__今夕奏响一首“命运交响曲”—国民党把捕抓的人全部杀死了,大约有200人,其中包括共产党,工人,妇女,甚至老人小孩。

红岩中,我最佩服的是江雪琴,江姐。书中的江姐的丈夫为了革命牺牲,江姐亲眼看到他的头颅被挂城墙。江姐一次又一次的晕眩过去那种悲伤我一个初中生怎能描绘出来呢、但是,江姐并没有想其他妇女一样沉浸在悲痛中,江姐化悲痛为力量,全心投入革命斗争中。当江姐被国民党用竹签扎她的手时,她坚定的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这就是红岩精神!

在这部电影中我认识了一位伟大的女性:江姐。她面对老虎凳、竹签,不但没有被吓倒,而是大声呵斥了敌人的卑鄙行径,深深激励了监狱中的革命志士,我还认识了可怜的小萝卜头,他长着大而有神的眼睛,因为营养不良而显得又瘦又高。被狱友们怜爱地叫做;小萝卜头,然而、小萝卜头,并不惧怕敌人,他担负着为狱友们送信的任务,同志们在狱中相互鼓励,互相支持,坚信胜利一定会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共产党。他们甚至在狱悄悄缝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时刻准备着庆祝胜利。然而恶魔般的国民党军统,就在革命胜利前夕,残酷地杀害了饱受酷刑的革命志士,甚至也不放过可怜的小萝卜头。

看完电影,小萝卜头,的眼睛一直晃在我眼前,江姐的声音时时回荡在我耳边,我深学地被他们的英雄气概折服了。在他们面前,我显得渺小而惭愧,他们为革命,为国家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与之相比,我们现在在学习与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革命虽然成功了,但革命的道路并未走完,发展国家的责任就落在我们二十一世纪青年身上。作为祖国的接班人就应该具备江姐那种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英雄品质。读完红岩后,我知道越是困难的道路我们越要走,越是艰难的任务我们越要坚定不移。我们要勇于拼搏,要像海燕一样,在暴风雨中高呼“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读红岩,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