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风家训优秀征文篇1

在当今这个社会里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各项法纪法规,因为国有国法;而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应该在家庭里严格按照做人的原则履行自己的.任责与义务,因为家有家规。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我们家也有自己的“家风家规”。

我们家的“家风”:

(1)子女要团结;

(2)子女要孝顺;

(3)家庭要和睦。“家规”:

(1)人人做到遵纪守法;

(2)人人做到严于律己;

(3)人人做到勤俭节约。

当家庭有了自己的标准之后,那我们每个人就要以身作则,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父母做起,对子女从小教育,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好自己,同时做到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认真履行其所,那我们的家庭就能和睦、我们的国家就能安定、我们的社会就会发展、就能欣欣向荣。

我的家风家训优秀征文篇2

家族传承的家训与家风都与“家”这一概念有紧密联系。家风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健康生活,家庭所处的文化氛围就构成了它的内涵。这些美德都是由前辈们传承下来的,他们的'影子会多多少少地反映在后代的日常行为中。而家训则更能反映出一个家庭的严谨、认真。

当建设好的家风、家训时,成功的关键在于家长。家长要首先成为家风、家训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只有家长做到了这一点,孩子们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品质。培养出良好的家风对整个家庭都是有利的,因此,家长一定要为子女樑立一个好榜样,扮演好模范行为的角色。

家训是指对后代的道德教育,让他们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去经营管理自己的家庭。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训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起到引领个人修身以及全家发展的作用。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等,而家训则属于家庭美德范畴。一个家庭的家训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道德标准,例如,“曾国藩家训”、“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家训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违背家训,必然会遭受到道德上的谴责。

家风家训优秀征文

家风家训优秀征文范文

家风家训征文优秀

我的家风家训优秀征文

家风家训优秀的征文

我的家风家训优秀征文篇3

打我外公那儿开始,我家就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听我外公说,他之前在朝阳厂的工作人员中短跑可是一把好手。

有一次厂里举办了一个跑步比赛,当外公走进赛场的时候,他觉得第一已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在预赛中,与他同组的一个小伙子夺了他的第一,与外公一起步入决赛。外公着实吃了一惊——这个小伙子的实力不容小觑。

马上就要决赛了,虽然同是一个厂里的同事,但是他俩在气势上谁也不输谁。

决赛中,发令枪响,外公和那人似离弦的箭飞了出去,两人交替着领先。但是,巧合发生了,两人几乎在同一时间冲过终点。虽然现在外公硬说是他先冲过了终点,但是这毕竟是他的一面之词。后来故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到了我老舅这儿,因为当时他在同龄人中个子算是比较高的了,所以篮球则是他的拿手好戏。

老舅有一天放学回家,半路上被人拽到球场上,非要和他单挑,老舅不甘示弱,两人斗得难解难分,直到太阳落山,仍然斗志依旧,约好十天后再战,耽误了回家吃饭时间。

到了家,天已漆黑,外公在家中看着气喘吁吁的跑回来的老舅,只是一脚,就把老舅踹开了五米之外,骂到:“一天到晚就知道打球!”

听外婆说,那天之后,老舅三天卧床不起,腿都动不了了,两条腿上都是淤青!但是,他不想认输,十天后还是忍痛赴约了。结果是惨败,但老舅的脸上并没有失望而是一种自己已经赢了的感觉……

接下来则是我和我老爸之间的.故事。

老爸个子不高,顶着个啤酒肚,看上去与运动没有任何关系的他但是却精通好多球类运动,尤其是乒乓球、篮球和羽毛球。他曾经在学校教师的无数球赛中斩获无数奖项,他还在学生中有一个外号——“小个球王”。

至于我,在我老爸的辅导之下,我对很多球都略知一二,其中最擅长的莫过于篮球了。篮球就像是我的代言词。对于我来说,我最强大的敌人莫过于老爸了。

上个暑假,每天早晨,我和老爸都按时步入球场,我们之间的单挑也每天都有,我自认为自己比老爸,个子高,球感好,单挑——随随便便!但是老爸似乎对我所有的套路都一清二楚,突破被断,上篮被切,假动作无效,就连投篮都被帽!

有那么一次,我被零封了!我忍不住问老爸:“为什么你那么厉害,我打不过你!”

“就认输了?”老爸的嘴角挂着诡异的笑容,他看着我满脸的失落,似乎已是意料之中,“我只是经验比你丰富罢了,再过一段时间,你会超过我的!”

哦?是吗?我万分不解,如此差距,一段时间就能补得回来?我不清楚,反正篮球还得打,诶——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其实差距也没有那么大!接连几天在老爸手里赢得了几场比赛,我不知是老爸在放水,还是我真的进步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机会永远在没有放弃的人手中!

后来渐渐的,我明白了,老爸只是告诉我,凡事没有努力过,安要放弃?就算我今天一败涂地,总有一天,我会赢的!

我的家风家训优秀征文篇4

北大校长王恩哥送给毕业生十句话中的第三句话是:“乐于吃‘两样东西’。一个是吃亏,一个是吃苦。做人不怕吃亏,做事不怕吃苦。吃亏是福,吃苦是福。”“这两样东西”是我们全家人的最爱,从小耳濡目染,我也慢慢喜欢上并爱上了它们。

吃亏是福

记得第一次被老师训斥,那是五年前的一个早晨。当看着甩在桌子上的画满红“XX”的作业本,我的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恨不得有个地缝能钻进去。可当我拿到作业本后,我发现与自己做得完全不一样,仔细一瞧,是别的同学的作业,老师弄错了!我气愤极了,老师怎么不分青红皂白就乱训人呢?虽然当时老师就道歉了,我还是不能释怀。一回到家,就竹筒倒豆子发泄一番。我本想,爸爸一定会站在我这边说几句公道话。谁知爸爸听完后,微笑着说:“女儿今天受委屈,爸爸请你吃大餐。不过‘吃亏是福’,我家妍妍宰相肚里能撑船,不会计较这点小事的。”经爸爸这么一开导,我心中的怨气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也正是受爸爸的影响,我的性格变得大大咧例,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同学们都说我傻乎乎的,我不在乎。因为我始终坚信:吃亏是福。

吃苦是福

世上有种人叫别人家的孩子,而我好似与这个头衔无缘。在我的家里听不到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的话语。在父母的眼中,我就是我,无需和别人去比。正是因为妈妈的“宽容”,我的学习特别轻松,成绩就如过山车般跌宕起伏。但去年期末考试,我的数学成绩竟然跌倒了谷底。妈妈为此十分着急,向老师、同事和家长请教,希望能找到一种灵丹妙药,提高我的数学成绩。在充分听取别人的意见后,妈妈每天和我一起做数学题,及时发现我的错误,并和我一同分析错误的原因。看着妈妈每天那么忙碌,我有点于心不忍,发誓自己一定努力,让妈妈少操点心。妈妈还是不放心,来了个现身说法鼓励我。当年,她为了考编,七天背完一本砖头厚的书,从没喊过苦,叫过累。我是她的孩子,肯定会遗传她这种能吃苦的精神。她还与我分享了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在妈妈强大的“攻心”术下,我开始意识到:所谓的学霸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我并不比他们差,努力了也一定能成为学霸。话虽说得容易,但做起来难。每当我想停下脚步休息一阵时,“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妈妈的这句话就响在我的耳边,激励我勇往直前。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数学成绩来了个漂亮的逆袭。这军功章得益于妈妈,得益于良好的家庭。

感谢爸爸妈妈,让我享受了吃亏、吃苦的幸福;感谢爸爸妈妈,教会了我自尊、自信;感谢爸爸妈妈,为我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我会将做个快乐的吃“货”进行到底,来传承我们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