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在消防中的应用范文篇1

关键词电视媒体;消防;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3)99-0009-02

1发挥电视消防教育的优势

电视媒体声情并茂,使人身临其境,在现代各种宣传媒介中独占鳌头,占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消防教育,要想取得理想效果,也必须要占领这个不容忽视的宣传阵地,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消防教育的覆盖面,提高消防教育的效果,扩大消防教育的影响。而且,依靠电视媒体大搞消防教育,可以大幅度降低消防教育的费用和投入,不但花费省,而且覆盖范围广,收效最为迅速,因此,最为适合我国国情。以往消防教育重点不突出,没有充分发挥电视媒体在消防教育中的应有作用,相关部门大多喜欢搞形式主义,降低了消防教育在防灾、减灾中本应发挥的作用。现在,各地正热衷于建造各种消防体验馆,馆内都设有现代化的声光、音响、蒸汽设备,其氛围可以完全模拟真实火场。这种消防教育载体虽然教育效果形象直观,而且能够让人们亲身参与,但是,建筑费用和日常维护费用十分浩大,而且,参与人数受到极大限制,主要是因为,很多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身心疲惫,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参观体验馆,即使他们有时间和精力,体验馆要排队等待,统一安排,费时费力,况且,有的体验馆建设完工以后,成为摆设,很少真正再组织消防教育行动。

在诸多消防教育媒介中,应该综合考虑成本、效果等因素,有重点地选择最适合的消防教育媒介,在保证和提高消防教育效果的基础上,尽量节约消防教育经费。在不考虑资金投入指标的情况下,衡量一种大众宣传媒介的消防教育效果的最主要的两个指标是:传播覆盖范围、教育的形象直观性。传播覆盖范围大,消防教育的受众就多,教育效果就好;教育的形象直观性强,被教育者学习到的知识多,同时,还能降低被教育者学习的难度,降低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挫折感,增强其学习兴趣,教育效果就好。

2电视消防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2.1教育内容多样化

目前,消防教育的侧重点主要集中于火灾的预防和逃生教育上,消防教育的内容过于狭窄,而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灾害和危机多发时期,各种灾害如地质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气象灾害(如洪水、台风、沙尘暴)、大型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如核与辐射事故、污染事故、危险物质泄漏事故)等日益多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应该适应形势的变化和要求,及时拓宽消防教育的内容,借助于电视媒体,通过多种教育形势,教会和提高群众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防止灾难真正发生时手足无措,伤亡扩大,损失扩大。

2.2教育形式多样化

结合电视媒体的特点,应该丰富消防教育的形式,开发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各种教育形式,根据教育内容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教育形式,提高消防教育的效果。实践中,可主要采取专题讲课、演练比赛、知识竞赛、应急疏散演习等教育形式。另外,还可以投资拍摄消防教育录像片,发挥电视多媒体的潜在优势,提高消防教育的效果。

国际著名的Discovery(探索)频道录制了多集灾难应对录像片,在全球发行,Discovery(探索)频道公司做到了消防教育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双赢,是电视消防教育领域的一个成功范例,对于我国媒体具有有益启示,遗憾的是,这些优秀的录像片并没有受到国内电视台的重视,没有在国内公开播映。

2.3参与主体多元化

参与电视消防教育的主体应力求多元化、科学化,发挥各参与主体的优势,共同为电视消防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参与电视消防教育的主体主要包括:投资人、媒体制作人和国家消防管理部门等。

投资人的作用不容小觑,投资人为制作电视消防教育节目出资,保障节目制作所需资金,为电视消防教育提供财务保证。更主要的是,投资人追求的主要是经济回报,为了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投资人的参与可以保证电视消防教育节目的制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加贴近群众、更加喜闻乐见、更加生动活泼,如此才能提高收视率,进而提高其经济效益,这无疑会间接地提高消防教育的效果。以往在搞消防教育的时候,教育主体极为单一,国家出资,导致不太注重实际教育效果,多流于形式,流于走过场,导致消防教育的效果低下。因此,应该尊重经济规律,学会用经济手段管理社会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媒体制作人拥有丰富的媒体制作技能、知识以及丰富的市场推广知识,他们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消防总队、支队、大队以及各有关国家消防管理部门则具有消防和救援方面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经验,他们能够为电视消防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第一手素材,并能确保消防教育的内容科学、合理,能够确保各种先进的方法、知识和经验落实在消防教育的内容之中。他们的作用无疑也是不容忽视的。

2.4利益分配科学化

各参与主体只有精诚合作,才能真正提高消防教育的效果。为此,必须探索出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最主要的是通过这种激励机制,能够科学地大致地确定各参与主体在消防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依此给予与之相匹配的经济利益,进而促进消防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保证消防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因此,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按照竞争、有序的原则,摸索出一条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消防教育利益分配制度和方法,确保消防教育所发挥的作用得到充分的认可,有效激励各消防教育参与主体。这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流体力学在消防中的应用范文1篇2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消防;宣传工作

做好消防宣传工作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和稳定,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消防宣传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到来为消防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使传统媒体宣传方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新媒体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将新媒体运用于消防宣传工作,将稳步提高消防宣传工作的效果,使其宣传渠道更加多样化,宣传内容更加多元化,有利于全国消防宣传工作稳步开展,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率。

一、新媒体的含义和特征

(一)新媒体的含义。新媒体是指相对于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等内容在内的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形态。新媒体是在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等新技术的支撑下,为社会提供信息、娱乐等服务,呈现出新时代数字化的特点,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的概念比较宽泛,大致是指在信息传媒时代,建立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使信息传播更广、速度更快、方式更多,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的新型媒体。(二)特点。1.多向性。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交互性。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能够实现有效的双向沟通,双方都有发言权。交流的方向从单向向多方向转变,由“一对一”模式转变为“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信息传播渠道较多,传播范围更广,信息资源更加丰富。2.数字技术。根据所依托技术的不同,可以明显区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传统媒体依靠传统技术,新媒体则是依托现代网络信息数字技术,利用网络、卫星等手段将信息发送至移动智能终端进行通信服务。这种技术使媒体、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各种制约被打破,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数字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存储方便、兼容性强等优点,无疑为新媒体形式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2]。3.多元性。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信息传播方式也在逐步更新。传统的信息主体通常是电视台、报社、广播台等等,公众没有自主选择信息的权力。如今信息的主体可以是任何个体,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信息,并且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认知表达观点。新媒体的个性化定制,是超越传统媒体的重要因素。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受众更加细致,通过数字技术、云计算等方式,新媒体可以为每一个个体推荐感兴趣的信息。因此,人们收到的信息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需要定制个性化信息服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并且还可以这些信息来生成更多更新的信息资源。4.及时性。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可以做到即时,加速信息传播的速度,减少传播等待周期。同时,可以对信息动态进行及时跟踪报道,不断深化,进行背景资料的深挖和整合。此外,新媒体能够实现信息平等传播,传统媒体由于版面有限,只能报道重大事件,而新媒体则能够对各种事件,无论大小,都能够进行报道。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计算机、手机等方便的智能终端接收和信息,有效地打破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提供更快、更多的信息,可以及时提供交互式信息和服务,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实时变化和更新。人们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和分析重大突发事件和具体情况,随时随地跟踪和关注事件的进展[3]。

二、新媒体与消防宣传工作的联系

在消防宣传工作中,运用新媒体将是未来宣传工作的主流趋势,新媒体能够被消防宣传所使用,成为消防宣传的工具。消防宣传利用新媒体的各种特征和优势,可以开展不同渠道、不同形式的消防宣传工作。消防宣传工作的核心是引导公众了解和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新媒体以其多方面的优势、速度快、受众多,作为宣传媒介,为消防知识和火灾事件的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帮助让受众能够及时直观的、全面的了解消防知识,认识到火灾事故的危害性。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平板等移动智能终端的功能运来越强大,新媒体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传统媒体的宣传效果将越来越小。公众成为信息传播的者和传播者,而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因此,新媒体对于消防宣传工作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新的发展机会。在消防宣传中,积极合理使用新媒体,不仅可以提高宣传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受众的参与兴趣。

三、消防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形式单一。在传统的消防宣传形式中,多以说教式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不利于受众接受,而且可能会给受众带来一定厌恶情绪。传统的消防宣传方式主要以电视、报纸、宣传栏、讲座、广播、悬挂标语、横幅等为主,形式比较简单,缺乏创新性和生命力,对人民群众吸引力不大。公众参与消防教育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从长远来看,会降低观众的关注度,降低公众参与消防宣传的兴趣,影响消防宣传的效果。对于消防宣传工作者来说,宣传形式有待于更新和改进。(二)对消防宣传工作不够重视。当前,消防宣传工作做得不够好,各级各部门对利用新媒体开展消防宣传工作不够重视。在新媒体时代,大部分地区仍然沿用传统的消防宣传模式,没有将新媒体作为宣传载体。从宣传战略上看,消防宣传人员没有进行统筹规划和长远考虑,资金投入有限,导致新媒体利用率低,将新媒体资源闲置[4]。消防部门从事宣传教育培训的人员年龄较大,缺乏宣传教育培训。不能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准确把握群众需求。他们的工作往往肤浅,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也有一些人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或不专业。因此消防宣传教育工作需要一批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具有先进的专业知识,加强和做好新媒体消防宣传工作。(三)宣传内容保守。在火灾事故方面,传统的媒体报告模式是先简要描述火灾事故,然后主要报告灭火过程,最后提醒公众注意消防安全。这种报道既不能让观众学会自救逃生的手段,也不能让观众切身感受到火灾事故的危险性。如何评价消防宣传工作的成败,取决于受众对消防宣传内容的接受程度。消防宣传人员需要考虑不同的宣传内容和形式,否则很难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四、新媒体在消防宣传工作中的应用

(一)丰富形式。新媒体时代,要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和价值,兼顾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合理有序地开展消防宣传工作,确保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协调发展。在新时期,我们可以积极利用现有的工具,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实施消防知识宣传,推动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以新的宣传方式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利用新媒体,可以让日常的消防知识讲座中更加丰富,保证宣传效果更加显著。借助新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受众广、传播快的特点,保证宣传工作的时效性。例如,设立官方微信公众号,并举办知识竞赛等各种活动,了解公众的消防安全知识水平。也可以创建短视频账号,直播消防演习,或者一些消防知识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我们也可以通过微博举办劝诫、评奖活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营造全民参与消防、学习消防的优质局面,达到消防安全宣传的目的[5]。(二)转变理念。在消防宣传的开展过程中,各部门要积极重视,认识到消防宣传的作用和意义,了解消防宣传的作用,明白消防宣传的内容,明确消防宣传的重要性,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使他们具有最基本的意识和主观能动性,适当改变固有的观念,顺应时代潮流,了解新的发展和新的变化,我们应该优化宣传模式,保证新媒体在消防宣传工作中的占比和投入,在利用新媒体上投入资金,宣传人员需要学习和掌握使用新媒体的能力,了解新媒体的应用优势,积极利用新媒体做好宣传工作,优化消防宣传模式,以新带旧,大规模开展群众普及工作,增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三)优化宣传内容。要转变消防宣传工作内容,突破原有模式,实现宣传内容和模式有效转型,展现消防宣传的吸引力。开展宣传工作,必须明确消防宣传工作的重点和宣传意义,了解新时代消防宣传工作的宣传内容,转变宣传角度,把握宣传重点。宣传工作者要积极学习,从众多的信息资源中找到宣传灵感,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性,了解重点,让报道更具活力,同时突出特色,吸引受众眼球,为宣传实效积累力量。此外,要密切关注身边的日常生活和消防宣传工作的落实。要把日常生活实践与现实生活案例相结合,让群众更加直观地认识火灾危险,教育群众掌握自助预防能力,缩小消防宣传与群众的距离,在帮助下实施宣传和舆论引导新媒体平台更多的人可以参与消防知识的普及,掌握消防安全知识。

五、结语

借助多种渠道,普及消防知识,增强群众防火意识,让群众领悟消防宣传工作的价值。宣传人员要加强学习,善于应用新媒体,明确理解和掌握新媒体宣传模式,推动其更好地为消防宣传工作服务。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将会动摇传统的消防安全教育模式,作为消防宣传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不畏难、不畏新,广泛涉足新媒体领域,并以其为载体,构建消防宣传新模式,着力提高宣传效果,敢于开拓进取,才能真正开展好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最终实现全民消防安全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夏添.新媒体在消防宣传工作中的应用探索[J].今日消防,2022,005(001):78,80.

[2]管丹.新媒体技术在消防宣传工作中的应用策略[J].今日消防,2022,005(005):4-5.

[3]王璐晨.浅析新媒体在消防宣传工作中的应用[J].消防界,2019,005(008):22-23.

[4]刘文锦.新媒体传播在油田宣传工作中的应用与探索[J].卷宗,2019,009(008):266.

[5]王培元.运用短视频开展消防宣传工作的探讨[J].传媒论坛,2019,002(010):69.

流体力学在消防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消防;灭火救援;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

《消防法》在2008年10月28日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并于2009年5月1日正式实施。《消防法》中第三十七条规定: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这一规定表明消防队伍在公共安全服务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当前,在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消防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提高,如何解决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消防部队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1当前消防灭火救援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当前消防部队各级指挥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目前,大多数灭火指挥员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少实践经验。因此,消防部队的各级指挥员的专业素质还有待加强和提高,消防部队在对基层干部的培养方面,要建立一个科学化、合理化的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在消防部队中有一些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业人才由于年龄、二次就业等原因选择了退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消防部队整体作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2消防人员流动过快,难以保留人才

我国现有的消防体制以现役编制为主,也有个别地区没有设置现役消防队。因此,在各级政府机关的组织下,部分没有现役消防队的地区,设置了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但是其中大多数消防队员是合同员工,以挣钱养家为目的,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合同制消防队员的工作热情不高,再加上工资待遇受限等因素,部分合同制消防队员缺乏工作积极性,而且流动性也很强,制约了消防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现役体制的因素,很大一部分专业技术过硬的消防战士到了规定的年限后必须退役,这样造成了很大的人才流失,影响了消防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1.3消防人员的训练水平还有待加强

当前,消防部队的临时性工作越来越多,影响了基层部队的专业训练时间,难以保障人员和场次,甚至有部分单位的训练长期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消防战士对辖区的情况没有做到深入了解,没有熟练掌握消防器材的操作方法,消防部队干部也难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灭火救援方案,事发后也没有认真、真实、积极地进行经验教训总结,称赞多于自我检讨,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避重就轻,没有吸取经验教训。

1.4当代消防部队的消防器材难以打恶仗、灭大火

目前,我国消防部队的消防器材对于应对普通的灭火救援工作绰绰有余,但是对于一些重大、环境恶劣的火情和灾害事故,现有的消防装备还不足。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消防部队面临的任务越来越严峻,形势也日益复杂,仅仅依靠现有的消防装备,其装备性能难以适应打恶仗、灭大火的要求。

2当代消防灭火救援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加强消防指挥员队伍建设,提高指挥能力

消防部门应当加强消防指挥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指挥能力,确保灭火救援任务的成功。要提高消防指挥员的实际作战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加强基层指挥员的指挥作战能力。基层指挥员是作战指挥的中坚力量,面临火灾第一现场,其指挥作战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灭火救援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第二,为青年干部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青年干部是消防部队消防指挥员的人才储备,对青年干部要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训练。第三,进行实战演练,并进行战例研讨。进行实战演练是加强消防指挥员的指挥作战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战演练,可以有效地提高消防指挥员的综合能力。

2.2完善合同制消防队伍

目前,部分地区建立了合同制消防队伍,并进行了完善。合同制消防队伍也是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的重要力量,在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合同制消防队伍目前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合同制消防队员具有很大的流动性,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保障合同制消防队员的福利待遇,并要加强消防装备的配置,同时也要加强对合同制消防人员的训练。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能更好地提高整个消防队伍的作战能力。

2.3加强消防人员专业能力的训练

在消防部队的日常工作任务中,应该把加强训练消防队员的专业能力放在首位。要以“练为战”为指导思想进行严格训练,训练过程中要从实战方向出发,做到真正的“练为战、战必胜”。在训练过程中,消防战士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消防器材的操作能力等基本功,同时也要加强对辖区单位情况的了解。消防人员的专业能力得到加强,才能在可能出现的火灾事故中发挥出高水平的作战能力,完成任务。

2.4加强装备建设,提高实战能力

目前我国消防部队配置的消防装备都具有较好的性能,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训练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不能很好地掌握消防装备的知识性能。因此,在消防部队的日常训练中,应该加强消防队员对消防装备知识性能和实际操作掌握的训练,以此来提高消防部队在实战中的作战能力。在当前的火灾事故中,消防装备的性能固然很重要,但是没有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也是徒劳。因此,加强装备建设是提高消防部队作战能力的重要前提。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公安消防部队在处理公共安全事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部队。根据目前的状况,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消防部队的整体战斗能力,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当前消防部门首要的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张青婵.当前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10(04):72-75.

流体力学在消防中的应用范文篇4

主要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辅助检查、治疗、转运要求和转运流程等方面进行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如下:

一、病原学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virusa)。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敏感;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三、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4天。

(一)临床表现。

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二)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2.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口腔含漱液、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2)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合并病毒性肺炎时肺组织中亦可分离出该病毒。

3.血清学检查:动态检测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三)其他辅助检查。

可根据病情行胸部影像学等检查。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斑片状炎性浸润影。

四、临床分类处理原则

(一)疑似病例:安排单间病室隔离观察,不可多人同室。同时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检查。及早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二)确诊病例:由定点医院收治。收入甲型h1n1流感病房,可多人同室。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五、治疗

(一)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

(二)抗病毒治疗。

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初步药敏试验提示,此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oseltamivir)和扎那米韦(zanamivir)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奥司他韦应尽可能在发热48小时内使用(36小时内最佳),疗程为5天。

(三)其他治疗。

1.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的情况,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吸氧、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等。

2.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3.对病情严重者(如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考虑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推荐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4.合并细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抗菌药物治疗。

六、转运要求

(一)转运救护车辆车载医疗设备(包括担架)专车专

用,驾驶室与车厢严格密封隔离,车内设专门的污染物品放置区域,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剂。

(二)医务人员、司机穿工作服、隔离衣,戴手套、工作帽、防护口罩和防护眼镜。

(三)医务人员、司机接触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要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四)救护车转运时应当开窗通风。

(五)医务人员和司机的防护、车辆、医疗用品及设备消毒、污染物品处理等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及相关规定执行。

(六)转运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救护车辆必须返回急救中心(站)消毒后再转运下一例患者。

七、有关工作流程

(一)转运流程。

穿、戴全套防护物品出车至医疗机构接患者患者戴口罩和手套将患者安置在救护车将患者转运至接收医疗机构返回车辆及设备消毒人员防护消毒。

(二)穿戴及脱防护物品流程。

穿戴防护物品流程:洗手或手消毒穿工作服戴防护口罩戴工作帽戴防护眼镜穿隔离衣戴手套。

脱防护物品流程:摘手套洗手或手消毒摘工作帽摘防护眼镜摘防护口罩脱隔离衣洗手或手消毒脱工作服。

(三)医务人员、司机清洁消毒:手消毒淋浴换干净衣服。

流体力学在消防中的应用范文篇5

关键词:消防;人员现状;影响因素;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42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082-03

消防是一门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多元综合性边缘学科。消防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合理性与否,是衡量消防发展的标准之一。为了实现消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把消防纳入中石化发展的大系统,做到整体的协调统一,并改变过去单纯的以4项指标来衡量消防工作好坏的片面观念,确立以消防实力水平、消防基础设施、消防社会化程度、驾驭火灾能力等综合指标来衡量企业消防发展状况的新思路。

在人类跨入21世纪门槛时,不仅灭火的格式在变,防火内涵在变,消防的目标和手段在变,消防的力量和对象也在变。因此,从事消防管理、监督、灭火救灾、抢险救缓的专业人员,如果不具备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消防科学知识,就不可能做好消防工作。所以,从企业消防与国际接轨、适应知识经济中高科技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应加强企业消防教育体系的完善,加快消防科技向消防工作的应用性转化,增强消防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推动企业消防事业向高科技化、专业化、多功能化方向的快速发展,更好地承担消防、救援等任务。纵观集团公司消防教育及专业人员的培养,存在着集团公司资金投入、院校培训、科技转化等多方面的问题,这既与集团公司经济实力有直接关系,也与国企人员综合素质有关。这种现状只能通过集团公司经济的逐渐增长、国企员工素质的提高得以改观。因此,消防教育事业完善、提高与国际化接轨,还需要一个过程。

一、主观因素

“人是社会的主体”。所以从事消防工作的消防专业人员,是消防工作的主体,但消防专业人员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消防教育的发展和消防专业人员素质综合的提高。

(一)文化层次不均衡

目前,石化系统消防队伍的人员构成基本上实行退伍兵安置,从职工子女中招收劳务工。文化层次相对较低,造成“文化层次不均衡,分布不均衡”。低文化层次人员主要集中在灭火、抢险第一线。而文化层次高的人员都在机关,使消防工作的重心发生了偏移,造成了消防工作人力资源配置失衡,工作重心及价值取向失衡。消防专业人员价值取向及工作责任心的失衡,应当引起消防发展的关注。

(二)对专业人员重视程度不一

文化层次的制约,势必影响消防专业人员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取向的转变。灭火重于防火;社会热门的专业如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等的选择势必影响消防专业人员对本职工作的关注程度[1]。企业消防专业人员既是专业管理、军事化整体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因此,随着经济发展的调整,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更加关注经济问题。因此,消防人员的社会意识、价值取向、公德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漠视消防教育,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则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消防专业人员转岗年轻化就成为趋势之一。造成专业人员短缺,后备力量不足,严重影响消防工作的长期有序发展,也同样制约消防发展的进程。

(三)吸纳人才渠道不畅

消防事业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参与消防事业的发展。但由于吸纳人才渠道不畅,造成人才缺乏。一是与消防相关及领先科技领域的人才无法进入消防部门从事前沿工作,造成某些领域的专业人才匮乏。二是有些人才即使想进入消防部门,消防部门也无能为力引进,从而挫伤了专业人才的积极性,阻塞了人才流通渠道,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专业高素质人才短缺严重。三是消防人员值班时间长,待遇低、军事化管理程度高,留不住人才。因此,制约企业消防事业发展的“人”的因素困难较多,只有拓宽吸纳有关科技人才的渠道,从政策上扶持吸引高科技人才进入消防部门,加强以院校为源头的各种形式培训,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消防专业人员的素质。

(四)接受培训途径有限

消防作为多种科学的边缘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进步;而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更新频率深化过程加快。有人测算,全世界的知识总量,每7―10年翻一番。在知识爆炸咄咄逼人的今天,知识老化问题也越来越对消防专业人员提出了挑战。因此,专业人员就必须经常学习,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术。然而,能够参加培训的机会是非常的少,再培训也只能满足很少一部分专业人员的需要,其他社会形式的“充电”也难以满足消防事业发展的需求,这必然使专业人员在科技大发展的今天,缺少再“充电”、再培训的机会,而落后于科技发展。

(五)与国际学术交流有限

随着中石化能源战略发展,消防与国际化接轨这是必然的趋势,而集团公司的消防事业同国外先进国家的发展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借鉴吸取国外消防工作的先进经验,便成了集团公司缩短同国外先进国家发展趋势的有效途径之一[2]。但这方面的国际化学术交流,仅限于高层次的消防学术交流,而未能使交流的层次、内容及方式呈现多元化,在缺少国外消防事业资料的情况下,想缩短与其之间的差距,这本身就困难较多。因此,加强国际化的学术交流,消防专业人员能够从客观上认识存在的距离,以加快消防事业的发展进程。

二、消防专业人才分析

(一)消防专业人才现状

消防专业人员是组织开展消防工作的主要力量,从广义角度分析,泛指从事消防工作理论研究、教学活动,从事消防产品研究,开展防火和消防实战的人员;从狭义角度分析,仅指从事消防管理、监督、灭火指挥、实战的人员。我国消防事业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因此,在消防专业人才的培养、储备及应用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些都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的,所以也是具有阶段性的。随着我国国力增强,到21世纪中叶,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些问题也会随之缓解。但研究消防工作专业人才素质现状却令人堪忧,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综合素质人才匮缺

消防事业本身具有的综合性质,要求从事这一工作的专业人员必须具有如下四种学科的知识结构,即与消防学科知识相关的学科知识;与消防学科应用特点有关的学科知识;与消防学科转移作铺垫的基本素质性学科知识;与丰富专业人的生活而纳入的一些学科知识。因此,只有建构博与深的知识结构,掌握知识结构的前卫性和应变性,同时立足现在又着眼未来,才能成为具备消防综合素质的人才,但此类人才匮缺。

(三)创新人才匮缺

创新或创造力量是一个完整的个性素质系统,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心理性质和创新人物性质诸多方面,而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在消防专业人员中匮缺。

三、消防专业人才素质的构成

(一)21世纪的个人素质要求

素质,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头特点;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它是指人的平素表现、气质、风格、修养、才华、常识等方面的基本品格。

联合国教科事业组织的官方文件认为,21世纪的个人基本知识应具备以下方面要求:高等数学(一些基本概念,例如,微积分工程);在高科技某一领域中的实践(至少5年)计算机基础知识(例如,关于算法语言基本概念);现代管理方法(例如,应用系统分析,矩阵管理法);外语知识(阅读英语的能力对高科技产生领域的任何工作都是不可少的);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特别是法律、经济、本国历史和科学史)。

(二)消防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消防专业人才是从事消防管理监督、灭火实战的人员,从其军事化的管理、高度专业化、技术化角度而言,其应具备如下几方面素质[3]:职业观念――自立意识;敬业精神;理性思维;奉献精神;积极的行动;自信的生存;知识结构――工具知识(中外语言及写作,计算机原理及操作);人文知识(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社会知识(经济、法律、管理、公共关系);专业知识(消防理论、消防应用);心理健全――独特个性;刚毅意志;情绪控制;创新意识;合作精神;体能健康――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的体魄。消防专业人才只有从以上4方面全面努力结合自身固有的优势和特点,方可提高内在素质,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做好消防工作而立于不败之地。

四、消防专业人才培养的构想

我国消防事业走的是一条社会化消防道路,因此,培养消防专业人才也势必依托社会力量构建培训平台,依靠消防院校专业基础,借鉴科研厂家的科技优势,服务消防实战工作,即地方院校打基础,消防院校学专业,科研厂家传、帮、带,基层工作练技能。从而,创造出一条现阶段培养消防专业人才的新思路。

(一)借助社会力量构建消防培训平台

消防的工作对象涉及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依据区域、人口数量、质量、规模分布及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又各具特点。因此各地消防部门可依托本区域的地方院校、科研院所采用多种形式的助学方式,有针对性地选派专业素质较好,年轻且具有本专业发展前途的人员接受长期或短期的培训,以弥补相关专业知识结构的不足,从而从个体方面提高综合素质,进而结合消防管理实际,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完善整体的知识结构,以达到消防工作的素质要求。

(二)依托消防院校和科研厂家的专业优势

消防院校和科研厂家以服务消防,发展消防为目标。各地消防部门可依托其固有的消防专业优势,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院校教授、厂家的专家实地调研,提供可行性发展方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授和指导,使消防部门现在人力资源及装备效能有质的飞跃;也可选派优秀人员到院校进行2―3年的专业技术学习和短期培训,选派有潜力的干警到生产厂家跟踪学习,以期达到装备、人力的最佳组合。同时,消防院校和科研厂家发挥专业优势,开拓前瞻性的专业和科目,更好地为专业技术优势转化为战斗力服务。

(三)创建高级模拟训练和培训基地

地震、毒气事件和化学危险品泄漏、爆炸事故以及井喷、雷击火灾等各种灾害的不断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引起了政府和人民的极大关注。消防队伍是油田救灾的主要力量,必须配备必需的专业装备,着眼于21世纪消防发展趋势,立足于本部门、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相应的训练措施和训练手段,创建高级模拟训练和培训基地,可很好地起到预防灾害,处置灾害的作用[4]。因而,中石化应加大创建高级模拟训练和培训基地的力度,苦练、巧练、高科技练兵,以达到提高消防专业人员的综合消防理论、消防应用实力的目的。

五、消防教育及专业人才发展展望

(一)消防教育呈现终身教育趋势

终身教育不仅在国际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各国政府改革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而且必将成为接受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挑战的最好回答和最佳选择。消防教育体系必须针对高科技环境下的消防工作新课题,逐步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创新教育体系和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消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不但要重视消防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要求培养消防专业人员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去发展和解决消防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消防专业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习惯。只有如此,对消防教育的投资才是真正的战略性、生产性的投资,才是社会效益最高的投资,这也是解决集团公司对消防投资有限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消防教育呈现网络教育趋势

因特网的高速发展,使作为知识经济的发动机和充电器的大学,无论是规模上或是形式上,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实现远程教育的网络大学应运而生[5]。网络教育以它的方便、快捷、国际化、信息化、低成本等诸多优越性,受到世人的瞩目,是传统大学无法比拟的。消防教育及专业人才培养可通过网络得以轻松实现。届时,可以在工作单位,以鼠标点击所需的内容,就可随时学习,而没有时间、空间限制;也可把消防教育授课内容制成光盘等软件,在电化教室里全天连续不断地反复播放,随时可以学习消防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同时,消防专业可以方便、快捷的摘取信息,了解、研究国内外消防动态,加快消防科技的掌握和应用。

通过网络教育可以培养综合型创造性人才,使消防专业人员具备善于观察、敏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完善的人格,从而具备自己获得知识、辨别知识的真伪性,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三)消防教育国际化趋势

随着通讯技术和交通网络的发达,消防国际化将取得新进展。消防技术合作各国之间互派消防研究生、互派消防技术专家参加讲学活动,培养消防人才,将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国际间消防技术情报交流,国际间的灾难互助活动也趋于增多。在消防器材产品市场的竞争中,需要较高的专业人员素质;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和运行离不开高素质的消防人才;电子计算机、高科技在消防事业中的应用,尤其需要高素质人才。因此,消防人力资源、消防教育培训必须适应国际化的需要,走国际化培养人才之路,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消防人才。

(四)消防教育目标多元化趋势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进入21世纪后火灾之外的灾害事故越来越多,并形成规律性。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消防队伍都承担着抢险救援和战时救急任务,消防队是本地区救灾的主要力量,并配备有必需的专业装备,所以,着眼于世界消防发展趋势,学习借鉴国外消防先进经验,吸收利用人类消防文明成果,积极做好抢险救援工作势在必行。因此,消防教育应针对地震、毒气事件和化学危险品泄漏、爆炸事故以及井喷,雷击火灾等各类特种灾害,进行多角度研究,以适应灾害多元化的消防、救援、抢险等艰巨任务。

火灾是各种灾害中发生最频繁且最具毁灭性的灾害之一,其直接经济损失约为地震的5倍,仅次于干旱和洪灾,而其发生的频率则居各种灾害之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引起火灾的因素和场所在不断增加并越来越复杂,因此,火灾在总量上呈上升趋势,火灾次数越来越多,且大火常常不期而至。根据世界火灾统计中心以及欧洲共同体研究的结果,许多发达国家每年火灾直接损失占国民经济总值的2‰;而火灾代价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人员死亡率在2/10万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火灾起数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比较低,而我国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数却是较高的,这一方面与我国人口较多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社会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较低有直接的关系。

消防专业人员是预防和消灭火灾的重要力量,是构建社会整体抗御灾害体系的中坚部分。中石化经济要发展,实力要增强,全民素质要提高,必须重视消防教育体系的构建,消防专业人员素质的增强,这是社会向前进步的大势所趋。因此,关注火灾、关注消防事业、关注消防专业人员的培育,是维系人类生命安全和共同的利益所在。

参考文献:

[1]方正,陈大宏.略论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定位与人才培养[C]//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3:162.

[2]肖学锋.浅谈“消防工程”学科的设置与分类[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1998,(6):19-196.

流体力学在消防中的应用范文篇6

关键词:免疫鸡群疫病流行原因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养禽业生产由原来分散零星粗放型的放养转变为现在的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由于综合防制技术跟不上,监测手段滞后,免疫程序不当,老病未消灭,新病又不断出现,严重威胁着禽业的健康发展[1]。

一、免疫鸡群疫病流行原因

1.疫苗免疫方法不当,免疫剂量混乱

一是母源抗体过高及首免时间选择不当。当雏禽母源抗体正处于高峰值时接种疫苗,疫苗病毒会被雏禽母源抗体中和,影响抗体产生。二是数种疫苗同时接种。三是被免疫鸡群由于受到某些传染病侵袭时,都会引起免疫抑制,影响疫苗免疫力的产生。四是随意加大和减少疫苗免疫剂量。免疫剂量过大致免疫机能麻痹,还可诱发该病的发生;同时破坏了病毒和机体免疫之间互相制约的平衡关系,加速了毒株的变异。免疫剂量过小,不能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2]。五是随意改变免疫程序。六是接种疫苗期间错误的使用消毒药或抗病毒药,或抗球虫药,致使这些药物杀死活疫苗、菌苗和破坏苗的抗原性。七是疫苗选择不当。疫病严重流行地区,却选用安全性好,免疫力较低的疫苗。八是在应激状态下接种疫苗,消弱免疫能力。饲养密度过大、炎热、通风不良、舍内氨气过高,断啄,都会造成鸡抵抗力降低。

2.疫苗质量存在问题

一是疫苗储存、运输环节中的冷链问题没有解决,或根本就没有冷藏储运设备,使疫苗在运输过程中温度过高或在阳光下曝晒,致使市场流通中的疫苗有效价降低和失效。有的经销商甚至出售过期疫苗。二是疫苗保存不当。冻干疫苗反复冻融,油乳剂灭活疫苗冷冻保存。三是疫苗稀释浓度不符合或稀释液不当。或稀释后的疫苗免疫接种时间过长。

3.消毒不严格,防疫措施不力

一是野毒严重污染,疫病的传播媒介众多,散毒范围广泛。如果养鸡户综合防疫措施不力,病毒就传入免疫力不强的鸡群[3]。二是引起种鸡苗导致疫病流行,经蛋垂直传播。三是鸡群限饲或更换饲料时,由于某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类的缺乏,鸡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饮水免疫中使用重金属离子含量超标用水,使用金属器皿;鸡群疫病流行时使用非SPF鸡胚来源生产卵黄抗体治疗;没有消毒制度,或消毒方法不当。四是霉菌毒素的影响。五是免疫用器具被污染,免疫器具使用前应清洗、消毒,每注射50~100只鸡换1次针头。

二、防治措施

1.合理选址

鸡场址选择在地势高燥、向阳、通风,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排水方便,电力、交通方便,避开兽医站、集市、屠宰场,有良好的自然隔离条件,远离工业区、化工厂和居民区。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要分开,注重场区绿化、改善环境,注意鸡舍的距离,尤其育雏舍与成鸡舍之间的距离。建立“全进全出”制度,即在一栋鸡舍不允许饲养不同日龄鸡[4]。

2.科学用药

选用针对性强的中成药或中西结合治疗方案。采用拌料和饮水双管齐下。病毒疫病除选择抗病毒药外,配合使用抗继发感染的药物。细菌性疫病通过药敏试验,选择用敏感性强的药物。少数病鸡可采用注射,投服方法给药。用药时间一般3-5d,最好5d,因为病情好转后有个巩固期,以防反复。疫情稳定后,停药48h,然后再接种疫苗。药物治疗中,应选用抗药敏,保肝、护肾、修复黏膜上皮细胞的药物。

3.加强卫生消毒

生产区入口处建宽于大门,长于车轮胎周长1.5倍的消毒池,其消毒液每周更换1次,保持消毒液的有效作用。同时,设更衣和紫外线消毒室。出入生产区的生产用车,必须经消毒后准许入内。非生产区人车辆禁止进入场区。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衣、更帽、穿工作服,紫外线照射以后方可进入场区;生产区工作服不许穿出场区。严禁非生产人员入内,特殊情况经消毒后允许入内。栋与栋之间的人员不得相互串岗,更不允许育雏人员与成鸡舍饲养人员串岗。引种鸡苗前对鸡舍及周围环境彻底消毒1次,转群、转舍前对圈舍彻底消毒1次。通常情况每周对鸡舍、清扫、清洗和消毒1次(也可带鸡消毒)。用具每周清洗消毒1次,周围环境每15d清扫消毒1次。必要时生产区主要道路可用火焰消毒器重点烧灼消毒。回场的蛋盘、蛋箱经消毒后进入场内。免疫医疗器械用前清洗、消毒。疫病流行期首先封锁,隔离病区或病区生产人员,防止疫源扩散;每天消毒1次,直到疫情解除。生产区内应设病畜隔离室、焚尸炉。严禁从疫区购进鸡苗饲料,应从信誉好的厂家进。做好鸡舍防鼠、灭鼠工作。确保鸡舍保暖、通风,光照、温度和湿度适宜。

参考文献:

[1]陈立华.农村养鸡生产中疫病流行特点和防制策略[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5):68-70.

[2]王洪芬.鸡舍带鸡消毒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32.

流体力学在消防中的应用范文

Abstract:Fromtheaspectsofclassification,selectionandotheraspects,Firewatermonitorisanalyzedandtheoverviewofthecomposition,features,designrequirementsandinstallationrequirementsofFirewatermonitorisgiven,.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Firewatermonitor,itsapplicationinrailwaystationsisdescribedwhichprovidedsometheoriesandexamplesinthepracticalapplication.

关键词:消防炮;消防水炮;站房;工程实例

Keywords:firemonitor;firewatermonitor;stationhouse;projectsexample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6-0162-01

1消防炮系统

消防系统一般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消防炮系统、自动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防火卷帘门系统和消防事故广播及对讲系统等等,本文重点阐述消防炮系统。

1.1消防炮系统的分类消防炮系统按喷射介质可分为泡沫炮系统、干粉炮系统和水炮系统。泡沫炮系统适用于甲、乙、丙类液体火灾和固体可燃物火灾场所;干粉炮系统适用于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可燃气体火灾场所;水炮系统适用于一般固体可燃物火灾场所。对于保护面积较大、火灾危险性较高的要害场所,如会展中心、体育馆、剧院、机场、火车站等,适宜采用水炮系统,水炮系统已经成为消防领域普遍应用的消防装备。

1.2消防炮系统的选型不同的喷射介质有不同的扑灭特性,水炮适用于扑灭一般固体可燃物,干粉炮适用于扑灭可燃气体,泡沫炮适用于扑灭液体、固体可燃物。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遇水或泡沫马上发生化学反应的可燃物,有可能引起剧烈的燃烧或爆炸,在选型时要千万慎重。当遇到有爆炸危险、有毒气体、燃烧产生大量辐射、火灾蔓延面积较大、高度超过8m的场所,宜选用远程控制消防炮系统,既能及时有效地扑救火灾现场,又能保障人员的安全。

2消防水炮系统

2.1水炮系统的组成消防水炮系统主要由水源、消防泵组、给水管路、灭火装置、电磁阀、水流指示器、信号阀、电源装置和控制装置等组成。

2.2水炮系统的特性和优点水炮系统采用高新技术,通过图像传输画面、红外传感探测、信号处理、机械控制、微控、计算机等技术获取现场的火灾信息和图像信息,将火灾安全监测与自动定位技术相结合,实现大空间内火灾自动报警与空间定位联动灭火的统一。一旦检测到火灾信号,消防水炮进行扫描并锁定着火点,发出报警信号,并能与其他消防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操作,自动启动消防水泵和电动阀门,系统自动控制水炮进行定点扑救,从而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水炮系统的优点:具有流量大、射程远、空间定位精确、反应快速、灭火效率高、保护面积大等特点。

3工程实例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新清远站站房共两层,建筑面积为10450m2,中部两层均为候车室,两侧为各类辅助用房,进站集散厅、售票厅及出站大厅为两层通高。

3.1消防水炮系统布置范围二层大空间候车厅高度超过8m,两层通高的进站集散厅、售票厅及出站大厅高度超过14m,普通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已不起作用,考虑站房主要扑灭一般固体可燃物,故这四处大空间采用消防水炮灭火系统。这些大空间区域同时按消防规定设置了足够数量的消火栓和灭火器具。

3.2消防水炮设计参数按设计规范要求,站房用水量不应小于40L/s。二层候车厅及进站集散厅各设置2台PSZS8/20-50系列自动寻的智能消防水炮,单台流量为20L/s,炮口工作压力为0.80Mpa,最大射程为50m。售票厅及出站大厅各设置2台ZSS-25A系列的微型自动扫描装置,单台流量为5L/s,保护半径为21m。消防水炮均带雾化装置,两门水炮水射流同时到达被保护区域的任一部位。

3.3水泵的选型大空间消防水炮灭火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在消防泵房内设有消防水炮泵两台,水泵选用卧式恒压消防泵,规格型号为XBD12/40-QW,出口压力1.2MPa,流量40L/s。屋面设有消防水箱间,同时设一套水炮系统专用增压泵和气压罐设施,增压设备型号为QX4.6-0.3。

3.4管材选用水炮系统环状干管管径为DN200。埋地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管,胶圈连接;明管道采用无缝钢管,焊接。管道的安装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球墨铸铁管敷设的弯头部位必须加固牢紧,以防脱口;二是球墨短管、三通尽量采用带法兰配件,方便连接;三是焊接钢管长度超过40m时需设置波纹伸缩器。

3.5远程控制考虑站房保护面积大、高度比较高,同时要保护人身安全,系统采用远程控制。在消防控制室能通过图像传输画面、红外传感器、信号处理、机械传动等技术对消防水炮进行自动操作,并能与其他消防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操作。一旦发生火灾,灭火装置立即启动,对火源进行扫描确定着火点,消防控制室发出信号,自动启动水泵,打开阀门,准确地进行射水灭火。在消防控制室能显示消防泵组的运、停和故障,电动阀门的开、关和故障,同时能显示消防炮的俯仰和水平回转动作。系统采用单体控制系统,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现场应急控制三种启动方式。

3.6重要设施的设置(1)泄压阀。因消防水炮系统流量大,相应水泵功率也大,故每台消防水泵出口必须设置泄压阀。泄压阀出口水应回流至消防水池,避免水资源浪费,同时也防止出口水排放不及而淹没水泵房。(2)减压设施。消防水炮的额定工作压力为0.80MPa,工作压力上限为1.60MPa,消防设施应根据工作压力设置减压孔板、减压阀等减压设施,以保证消防设施的安全和消防给水系统的均衡供水,达到节水和消防水量合理分配的目的。售票厅及出站大厅的消防水炮管网均经减压阀减压后才能接微型自动扫描装置。(3)放空阀。消防水炮系统和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一样,应在管网的最低点设置放空阀,并尽量就近排放到排水管或室外排水井内。(4)排气阀。为保证管网的供水能力,管网上应设置自动排气阀。自动排气阀的设置应根据整个管网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在每一上坡最高点设置。

结语:消防炮集合了多种高端技术,能对火灾场所进行自动监控,做到自动报警、准确定位、快速扑救、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这正是消防工作者的愿望。目前国内不少具备市场竞争力的生产企业致力于消防炮核心技术的应用与研发,不断扩大应用领域,消防炮将成为消防系统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GB50338-2003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S].

流体力学在消防中的应用范文篇8

[关键词]行为安全理论;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问卷调查;建议

高校一旦发生火灾,影响力大、涉及面广,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进入21世纪以来,各地高校屡发失火事件,造成一定损失。通过对高校火灾事故原因的了解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知识的不足是导致高校火灾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加强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目前,我国关于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研究大部分还是基于工作经验的总结,对现状展开分析,然后指出存在问题和原因,最后通过个人思考提出对策,缺乏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撑。本文尝试将行为安全理论引入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深入大学生生活、学习实际,获取第一手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期望能更加科学、准确地找到问题关键,提出针对性对策,为更好开展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提供参考。

一、行为安全理论概述

(一)行为安全的定义

行为安全理论(BBS,BehaviorBasedSafety)的基础是行为分析理论,是基于行为科学、安全管理科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能够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培养安全习惯和安全意识,促进安全氛围的形成,进而提高组织的安全水平的较为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1]。目前,业内对行为安全的含义、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应用效果的看法很不一致,总体认为行为安全理论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对行为人不安全行为进行观察统计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安全的关键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逐渐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帮助行为人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习惯,进而提高组织的安全水平。

(二)行为安全理论的运用

1.作用范围

根据行为安全理论,造成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动作”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而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的不安全动作”。因此,预防事故发生的关键策略是消除人的不安全动作,但这在实际中较为困难,因为不安全动作的产生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与动作产生者的安全意识、行为习惯和所掌握的安全知识都密切相关,这些相关要素又与动作产生者所在组织的教育管理有关。行为安全理论将行为安全当作一整套事故预防的理论与方法来看待,它认为人的行为具有可观察性,可以通过组织行为对其进行管理,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2.实施流程

行为安全管理的实施模式是建立在前因—行为—后果的基础上的,旨在改变人的思维习惯以及行为方式,使这些“不安全”的行为不再发生[2]。行为人表现出的行为的前因是导致行为发生的个人习惯和思维等要素,后果是行为所导致的具体结果。行为安全管理的实施流程具体分为识别关键行为、收集行为数据、提供双向沟通、消除不安全行为四个步骤[3]。

二、行为安全理论在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中的应用

根据海因里希的事故统计,88%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10%的事故是由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仅有2%的事故是由不可控因素造成的[4]。这些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大部分物的不安全状态都可以通过安全管理来避免,这一统计结果也适用于分析大学生消防安全事故,因此,运用行为安全理论指导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大学生消防安全事故致因链模型

笔者根据行为安全理论,结合大学生消防安全事故成因,提出大学生消防安全事故致因链模型(如图1)。如模型所示,大学生的不安全动作直接导致火灾事故,或者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而导致火灾事故;引发大学生不安全动作的根本原因包含两个方面:即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和消防安全知识不足,消防安全意识是指对消防安全事故可能造成自己或他人受伤害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消防安全知识是指与消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处理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什么是消防安全隐患、如何扑灭初起火灾、如何进行逃生疏散等,这些知识的掌握与否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如何发现、处理消防安全隐患和在突发火情时的应急表现。

(二)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实施流程

结合大学生消防事故致因链模型和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方式、目标,笔者提出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实施流程图(如图2)。根据流程图,首先要确定教育的重点环节,即找到大学生在检查消除火患、处理初起火灾、应急疏散逃生等方面的意识和知识上的薄弱点;其次,通过研究分析,找到解决这些薄弱点的方法,并在教育过程中不断进行沟通、优化,最终达到减少大学生不安全动作,从而遏制高校火灾事故的目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形式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使论文更具科学性和广泛性。

三、问卷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通过网络问卷形式,在福建省内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中随机发放1028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11份,有效率为98.34%。其中男生608人,女生403人;一年级390人,二年级312人,三年级255人,四年级54人。调查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笔者在查阅有关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行为安全理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并与相关专家和管理老师交流,编制《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情况调查问卷》,选取反映大学生在检查消除火患、处理初期火灾、应急疏散逃生等方面的意识强弱和知识掌握情况的问题,并单独设置考察学校宣传教育实效方面的问题。

(二)结果分析

1.检查消除火患方面

在“是否会判断灭火器属于有效状态”、“是否会留意宿舍或其他校园场所的逃生路线”、“是否知道宿舍或其他校园场所消防设备的摆放位置”等问题,分别有25%、30%、20%的大学生选择“会”或者“知道”。通过访谈发现,较大部分学生认为自身不会遇到火灾事件,没必要关注这些设施设备,也有部分学生反映校园内很少见到疏散路线图、灭火器标示等指示性标牌。在“是否会关注身边的消防安全隐患?”一题中,只有15.33%的大学生选择“经常关注,并要求别人注意”,绝大部分大学生选择了“偶尔留意”或者“不懂如何关注”。通过访谈发现,大学生普遍对哪些是消防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后果不甚了解。在“您对在宿舍内使用违章电器的看法”一题中,有66%的大学生选择“存在隐患,不应该使用”,可是,在“是否在寝室使用过违章电器”一题中,高达62%的大学生选择“使用过”。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大学生使用违章电器是为了烧水、做饭等,他们也反映学校存在诸如开水房偏远、食堂定时关闭等后勤保障方面的问题,同时,学校对于使用违规电器的惩罚力度没有构成一定威慑。以上结果说明大部分大学生火灾忧患意识不强,对消防安全隐患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什么是消防安全隐患认识不足;部分学生侥幸心理较强,为图一时方便,依然使用违规电器。同时,通过对调查数据交叉分析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关注身边消防安全隐患的主动性呈现下降趋势,而使用违章电器的和对此行为存在错误认识的人数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说明高年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较淡薄。

2.处理初起火情方面

在“发现初起火情时,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电器或线路着火,您认为应该首先做什么?”、“发生火情时,您对报119火警的态度是什么?”等问题中,80%左右的大学生都能够做出正确选择。但是,在回答“面对初起火情时,您认为自己是否会使用消防栓、手提式灭火器灭火”、“是否会正确报火警”等实操层面的问题时,高达56%、42%的大学生选择了“不会”或者“可能不会”等否定性选项。这说明大学生了解处理初起火情的基本知识,但缺乏实操技能,一旦遇到初起火情,很难在第一时间予以正确处置。通过交叉分析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认为自己会正确使用灭火器灭火和报119火警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这与大学生在校时间越长,所参加的实操演练和教育活动越多有关系。

3.应急疏散逃生方面

在“逃离火场时,突然想起遗漏某个重要物品,您会怎么做?”、“您觉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哪个?”、“若所有的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您认为该怎么办?”、“您认为哪些是火场逃生的正确方法?”等问题中,75%以上的大学生都能够做出正确选择。但是,在“若遇到火灾,您觉得您是否能够运用疏散逃生知识从火场逃生?”一题中,高达58%的大学生选择“不能”或者“不好说”。通过交叉分析发现,各年级大学生对疏散逃生知识的掌握水平相当。当今社会信息传播媒介丰富,大学生在入校前获得这方面的信息渠道较多,一旦形成潜意识就会固定下来;另一方面,大学生虽然能够在理论上掌握应急疏散逃生知识,但是需要在演练实践中提升运用能力,否则他们没有信心运用这些知识处理消防安全突发状况。

4.宣传教育效果方面

在问卷调查中,88%的大学生认为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重要,大一学生群体中有92%选择“重要”,其他年级学生选择“重要”的比例都在84%左右。但是,仅11%的大学生知道消防“四个能力建设”和“三个应知应会”这些基本消防安全知识。说明大一时期是大学生对消防安全最重视的阶段,同时,可以看出大学生能够普遍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在消防安全概念和内涵上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没有形成认知体系。大学生认为大学最需要加强的消防安全教育内容前三位依次是面对火情时候如何处理、哪些行为存在消防隐患、灭火器材如何使用。大学生最愿意参加消防安全教育的形式前三位依次是参与消防实战演习、以消防宣传为主题的学生活动、案例警示教育。在开放式问题中,“多开展实践操作性的演练”是大学生为改进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所提最多的意见,可见大学生最愿意接受实践性强的教育活动。

四、对策建议

根据行为安全理论,结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在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方面需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是:火灾忧患意识较差;检查火患能力较弱;处理初起火情实操技能不足;随年级升高消防安全意识降低;消防安全教育实效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紧抓新生入学关键期,强化教育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在入学阶段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和知识接受程度都处于最高水平,在这一阶段接受的教育效果将有效辐射大学生未来的校园生活。高校应大力提高这一阶段的消防安全教育投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开展新生入学消防安全知识考核;在新生教育读本中加入包含消防安全教育的部分;通过辅导员、班主任、新生联络员在新生入学阶段,为新生讲解防火安全知识;在新生集会中播放相关教学视频或典型案例;还可以利用易班网、校园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和载体开辟新生消防安全教育专栏。在教育内容方面,既要体现对消防安全的压力传导,又要侧重于帮助大学生掌握“面对火情时候如何处理”、“哪些行为存在消防隐患”、“灭火器材如何使用”等具体知识,促进新生尽快形成消防安全认知体系。

(二)加强宿舍消防安全检查,消除侥幸心理

学生宿舍是高校火灾高发地点,也是加强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场所。从实际情况看,新生的纪律性较强,在宿舍内使用违规电器的现象较少,但大学生使用违规电器的比例随着年级升高而明显提高。因此,在规范宿舍日常检查的基础上,保卫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宿舍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应加强高年级学生宿舍消防安全检查,发现学生使用违规电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情况的都应及时处理,同时,对拒不改正和多次违规的学生也应给予适当处分,通过日常检查和纪律约束形成震慑,促进大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识。相应的,学校后勤管理部门也应多深入基层,了解学生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尽力解决学生反映的实际问题[5]。

(三)丰富校园教育形式,做到理论结合实践

结合调查统计发现,大学生知道消防安全理论知识,并不等同于能够把这些知识变成消防安全实操本领,要实现从“知道”到“会做”的过程,最重要的还是增加实操演练。学校职能部门可以利用每年新生入学阶段、安全教育月、119消防日等关键节点,将灭火演练、疏散逃生演练等融入教育活动,并邀请公安消防部门进行现场指导,通过“以点带面”的效应传递,带动二级学院结合实际有效开展类似演练,加强学生的“实战经验”。同时,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例如针对化工类学生、美术类学生、机械类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和需求,开展危化品防火、画室防火等专项消防安全实践教育。

(四)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参与积极性

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不能仅依靠学校职能部门,还需要依托学生群体自发开展活动,提升教育效果,从而达到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一方面,可以依托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其他学生社团,指导他们结合实际需求,开展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活动,作为学校正式教育或演练的有效补充[6],例如,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手抄报比赛、消防设备现场观摩、模拟火场疏散路线设计比赛等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大力发挥学生志愿消防队、班级安全委员的作用,通过对他们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组织他们开展消防安全自查、消防知识宣传等活动,完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带动更多周边学生关注消防、了解消防、重视消防。

参考文献

[1]王哲,白云杰.基于行为安全模式的煤矿安全管理研究[J].经济师,2010,(3):72~75.

[2]任玉辉,秦跃平.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2012,(12):138~140.

[3]余昌才.行为安全管理在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管理学家,2014,(2):284~284

[5]何爱霞,苏海民.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现状调查——以宿州学院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1,(12):110~112.

流体力学在消防中的应用范文篇9

一、工作原则

猪流感疫情应急处理的工作原则是预防为主、依法管理、属地负责、分级控制、快速反应。

二、组织管理

新城子乡各小学要建立人感染猪流感防控相应机构,中心小学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和部署全乡小学猪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体卫艺处,具体负责监督、协调和联络、控制疫情的措施、落实猪流感防控的各项具体工作。各村小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校的防控工作。

三、疫情监控

1.全乡各学校要坚持晨检制度和报告制度,明确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班主任老师每天都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出勤和身体健康情况,对因病缺席的学生,要确定掌握病因,学校要掌握全体师生的身体状况,对体温超过37.5℃或身体异常及有可疑症状者要密切观察,实行疫情快报制度,及时上报中心小学,再由中心小学报告教育局。对缓报、瞒报、漏报者,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密切关注与国外来访人员(回归人员)有密切交往的师生。学校要掌握相关相关师生情况,做好登记调查。对国外(特别是疫区)邮寄物要认真消毒和监控。

四、应急处理措施

1.中心小学成立以两位校医为主的紧急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如有疑似病例,立即到达现场处理及协助教育局保健所、卫生部门进行有关工作。

2.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教育局报告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疫情的单位名称、地址、时间、人数等有关内容。

3.立即停止学校群聚活动,停止可能造成流行的一切活动。

4.在上级各部门未达到前,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将病患人员隔离。

5.积极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学生,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报告、人员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

五、其他

为了防止传染病的流行,学校还应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搞好健康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普及猪流感和其他相关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师生员工卫生防疫的意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对学校校医进行人感染猪流感和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监控与报告等方面的培训。

2.改善环境卫生和做好应急准备。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免疫能力;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教室、图书馆、厕所等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的通风与清洁卫生,消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要有专人负责。保证消毒药品与消毒器具的够用有效。

3.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制度和措施。切实落实各项卫生防疫措施,消除疾病发生与传播的隐患。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有关食品卫生法规文件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制度和措施。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水源的管理,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流体力学在消防中的应用范文1篇10

[关键词]河套灌区水闸

中图分类号:TV66文献标识码:A

河套灌区处于西北干旱地区,年蒸发量1800-2441mm,降水量130-220mm,无灌溉即无农业。水利在河套地区起着重要作用。从解放初开始,河套灌区灌排体系逐步形成,完善配套,形成了现在灌溉面积800多万亩的全国最大一首制灌区。

河套灌区干渠、分干渠上共有公管中小型水闸605座,是灌区灌排体系的枢纽。其中大部分建设于六七十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运行,水闸老化破损严重,大部分带病运行,每年都需要进行维修,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影响正常运行,而且使工程寿命大大缩短,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益,严重制约着河套灌区的发展。如何在现有工程条件基础上用最小投入,改善水闸老损现状,发挥其最大效益是水利管理工作的一大课题。经过在实践中分析总结,河套灌区水闸病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冻胀破坏、消能不足、冲淘破坏及管理措施不完善等几个方面。

冻胀破坏成因分析及防治

河套地区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5.4℃-8.8℃,最低气温-31.4℃,冻结指数636.2-1739.8度日。冻结深度在0.5-1.2m之间,冻害破坏严重。内蒙古水利科学研究院于1987-1988年,在河套灌区做了较全面系统地下水建筑物冻害调查研究。在灌水渠上调查水闸253座,遭受冻害破坏的占70.8%,从中可以看出冻害的严重性。我们在日常观测中发现遭受冻害破坏最普通、最严重的是水闸的上下游翼墙,其次是上游铺盖和下游消力池。

河套灌区水闸的翼墙大多是重力式浆砌石墙,一般基础埋深在冻深以下,可以不受基础底面法向冻胀力的影响,但不能消除切向冻胀力和水平冻胀力。冻土的融化使地基承载力降低,致使翼墙前倾,翼墙墙体后回填土的含水量较大、地下水位较高,产生较大的水平冻胀力,使墙身受到破坏。水闸不同部位受到的冻胀力也有所不同,受到的冻胀力不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综合的,在设计中就作具体分析。为了防止翼墙的冻害破坏,可采用深埋基础和换填墙体后回填土的方法,将基础底面深埋于冻层以下一定深度,以避免冻土法向冻胀力的破坏。一般要求埋于冻层以下25cm,这种方法结构简单,效果好,但费用较大,同时深挖、排水等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换填即将墙体后容易冻胀的土挖除,换以易排水不易冻胀的材料,如碎石、砂、风积沙等,目的是消减墙体后水平冻胀力。另外有翼墙上设排水,降低墙体后地下水位也能起到较好的防冻效果。例如黄济干渠一闸、沙园分干渠口闸下游翼墙因冻害破坏向渠中倾斜,严重威胁闸室安全,经拆除重建,墙体后换填风积沙,设置排水等措施,减少了冻害破坏。另外采用扩大式基础可起到很好的抗冻效果,而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在河套藻区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在冻胀防治中应用土工复合材料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越来越受重视。

由于本地区水闸消能设施一般为挖深式消力池,秋浇后消力池中的水无法排出,到了冻结期结冰,破坏消力池,特别是浆砌石消力池的混凝土保护层。闸前积水对上游铺盖的破坏也很严重,在新修水闸时,应采取选择抗冻性强的水泥,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在常年积水的部位加强防冻保温措施,做好排水设施,尽量减少闸体的积水,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等措施,增强抗冻能力,防止冻害发生。

冲淘破坏及防治措施

水闸泄水时,部分势能转化成动能,流速增大,冲淘闸体及渠底,不危害水闸安全的冲淘是允许的,但对于有害的冲淘,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河套灌区水闸的消能工一般为挖深式消力池内设消力墩等辅助消能工,消力池后设浆砌石或干砌石海漫与渠道衔接。由于河套灌区水闸大部分建设于六七十年代,流量设计是按照当时的灌溉面积进行设计的,随着灌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新开垦了许多高地、荒地,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复种、套种指数增加,加上受上游水情的影响,大流量、高水位运行时间延长,单宽流量较大,原有的消能防冲设施已不能满足实际运行的要求。主要是水跃不能发生在消力池内,引起海漫及渠底的冲刷破坏,造成闸后消能设施、护坡被冲坏,闸后形成冲坑,威胁闸体安全。据不完全统计,河套灌区水闸的90%闸后有明显的冲坑。例如97年秋浇结束后对杨干一闸闸后冲坑测量结果显示,冲坑长65米,最深处达4.5米。海漫末端基础已被淘空、塌落。与历年测量资料比较发现,冲坑不断加深而且在向上游发展,影响闸体的稳定。在进行治理后,消除了隐患。经过统计分析,大流量运行是导致冲坑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原因。对于大流量运行导致消能不足造成的破坏,比较好的办法是增设二级消力池。选择适宜的最大单宽流量进行校核,根据相应的流量和下游水深设计池深和池长,使水跃再发生在二级池内,减小水流对海漫及闸后渠底的破坏。

对消力池底、海漫因抗冲能力差而引起的冲刷破坏,可进行局部修补,必要时增设一层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以提高抗冲能力。

当闸下形成冲坑,为防止冲坑向上游发展淘空海漫基础,可在海漫末端设置铅丝笼抛石保护。

除采用上述措施外,利用柔性消能也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例如在杨干一闸改建治理工程中采用了内蒙古农牧学院试验成果,在海漫上面设置废旧轮胎,利用轮胎在水流冲击下来回摆动来调整垂直断面的流速达到消刹能量的目的,经过一年的运行,效果良好,而且施做简单造价底,经济合理,值得推广。

科学管理,延长水闸使用寿命。

由于目前河套灌区的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还很落后,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为因素造成水闸的破坏也占很大比例,不按运行指标执行,不按规程操作,盲目蛮干的现象还存在。为此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十分必要。

根据水闸设计过流能力制定运行指标(正常流量、水位;警戒流量、水位)严格遵守,避免因超指标运行而导致的冲淘破坏;

严格执行闸门启闭操作规程,经常保养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做好日常观测检查,对裂缝、沉陷、位移及时发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措施改变和消除引起损坏的条件,本着“防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拟订合理的运行方式,严格按规定操作运行,实行管护责任制,加强管理。

总之,水闸病害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观察发现,总结其规律,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的新技术,消化吸收。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水闸病害将会逐步减少,河套灌区的管理水平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简介:

流体力学在消防中的应用范文篇11

主要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辅助检查、治疗、转运要求和转运流程等方面进行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如下:

一、病原学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virusa)。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敏感;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三、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4天。

(一)临床表现。

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二)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2.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口腔含漱液、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2)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合并病毒性肺炎时肺组织中亦可分离出该病毒。

3.血清学检查:动态检测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三)其他辅助检查。

可根据病情行胸部影像学等检查。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斑片状炎性浸润影。

四、临床分类处理原则

(一)疑似病例:安排单间病室隔离观察,不可多人同室。同时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检查。及早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二)确诊病例:由定点医院收治。收入甲型h1n1流感病房,可多人同室。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五、治疗

(一)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

(二)抗病毒治疗。

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初步药敏试验提示,此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oseltamivir)和扎那米韦(zanamivir)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奥司他韦应尽可能在发热48小时内使用(36小时内最佳),疗程为5天。

(三)其他治疗。

1.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的情况,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吸氧、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等。

2.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3.对病情严重者(如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考虑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推荐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4.合并细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抗菌药物治疗。

六、转运要求

(一)转运救护车辆车载医疗设备(包括担架)专车专

用,驾驶室与车厢严格密封隔离,车内设专门的污染物品放置区域,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剂。

(二)医务人员、司机穿工作服、隔离衣,戴手套、工作帽、防护口罩和防护眼镜。

(三)医务人员、司机接触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要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四)救护车转运时应当开窗通风。

(五)医务人员和司机的防护、车辆、医疗用品及设备消毒、污染物品处理等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及相关规定执行。

(六)转运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救护车辆必须返回急救中心(站)消毒后再转运下一例患者。

七、有关工作流程

(一)转运流程。

穿、戴全套防护物品出车至医疗机构接患者患者戴口罩和手套将患者安置在救护车将患者转运至接收医疗机构返回车辆及设备消毒人员防护消毒。

(二)穿戴及脱防护物品流程。

穿戴防护物品流程:洗手或手消毒穿工作服戴防护口罩戴工作帽戴防护眼镜穿隔离衣戴手套。

脱防护物品流程:摘手套洗手或手消毒摘工作帽摘防护眼镜摘防护口罩脱隔离衣洗手或手消毒脱工作服。

(三)医务人员、司机清洁消毒:手消毒淋浴换干净衣服。

流体力学在消防中的应用范文篇12

禽流感病毒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它属于一种禽类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自从人类受到禽流感病毒侵袭以来,给人类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稳定人心,有效预防及控制禽流感病毒,本院门诊部采取有效措施对禽流感进行预防,并加强消毒隔离,让患者安全就诊,减少禽流感传染率。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预防;消毒隔离

【中图分类号】

R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93-01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发现首例禽流感病毒给人类造成感染以来,到目前为止,禽流感已爆发流行了很多次,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大的负担,也给人们生命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禽流感病毒中,当前发现的主要有两种病毒,即H5N1与H9N2,由于多例禽流感患者发生死亡,医学界对此类传染疾病非常关注[1]。禽流感病毒一旦爆发流行,给群众带来了极大的恐慌,也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因此,本院门诊为了维持稳定的工作秩序,防控传染病流行,加强了门诊的预防工作,并加大消毒隔离工作强度,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相关知识宣传,减少禽流感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1禽流感预防措施分析

1.1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禽流感预防知识培训。工作人员要先学习相关的禽流感知识,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掌握传染病的鉴别诊断能力、禽流感疫情的临床症状、预防及治疗措施、流行病学特征等。待禽流感来袭,才能保持镇静,要稳定群众慌乱情绪,积极面对疫情。

1.2对门诊预检分诊制度进行完善。要设置一个专门的就诊区,患者感染到禽流感病毒,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鼻塞、流鼻涕、头疼、咳嗽等。因此,门诊护士在接诊时发现存在有感冒症状的,要先测量患者的体温,尤其对于发热患者,要仔细观察临床体征及症状,若患者曾和禽类动物或者禽流感患者有过密切接触,一个星期内发现有禽流感临床症状,而且持续高热,就应考虑到是否发生禽流感。这时应马上为患者戴上口罩,立即带他到医院在禽流感流行期专门设置的发热门诊部就诊[2]。

2门诊消毒隔离措施分析

2.1对普通门诊主要的消毒隔离措施:(1)对发热患者进行预检筛查。当前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性传播,其他方式的传播途径还不十分明确。因此,一旦发现疑似禽流感患者,要立即帮他戴上口罩送至专门的发热门诊就诊,若有在普通门诊进行诊治,要严格消毒;(2)对门诊进行严格清洁和消毒。门诊室在早晨开诊前要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消毒,消毒后打开门窗让其通风,晚上下班前再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诊区所用的物品、地板及医疗器械等,尤其是对疑似禽流感患者诊治过的位置,要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两个小时后再开窗通风;(3)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洗手消毒制度。在诊室要设置自动洗手设施,旁边应放置专门的洗手消毒剂供使用,医务人员在每次完成诊治后都要严格、规范洗手;(4)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凡是和禽流感患者皮肤直接接触的物品要专人专用,医疗器械诊治每一例患者后都要进行清洁消毒,并定期检查消毒效果。

2.2对发热诊区的主要消毒隔离措施:发热诊区更要加大消毒隔离工作力度,专门设立无交叉的半污染区、污染区及清洁区。保证患者每人一室,戴上口罩,患者之间避免接触。要对患者进行化验或者检查时,应在诊区内进行,若通过确诊为禽流感病毒患者,要立即隔离进行治疗,对于确定不是禽流感病毒感染者,再分流到其他科室就诊[3]。

3建立健全的疫情登记报告体系

在每个诊室都放置门诊日志,以便登记每例患者的具体资料,同时在每个诊区分诊台设置一个抽屉,放置传染病疫情的登记薄、及发热患者的病情记录卡,方便查询和使用;对疫情报告流程加以规范。首诊医生一旦发现疫情,要马上向感染办公室报告,再由感染办公室负责上报上级部门,最后报告本地防疫站再逐级上报。

4宣传传染病健康知识,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

患者一旦感染上禽流感,必然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因此,医院要设置相关知识及健康手册,向患者及家属加强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教育。教导患者尽量不和禽类动物直接接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旦接触禽类动物要规范、认真洗手。要食用禽肉时应煮熟,因为禽流感病毒在高温下不能生存。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加强营养,保持乐观的心态,提高抵抗力,防止感冒。居住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通风,一旦感到身体不适,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综上所述,在禽流感病毒流行期间,本院通过采取门诊预防措施及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及时、有效地控制了传染源,阻断了传播途径,从而保证无院内感染,医院医务人员也无人受到感染的可喜局面。

参考文献

[1]安丽,王蕻磬.对甲型H1N1流感医学观察病例的管理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9,9(7):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