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家训家风作文篇1
每个家都会有家规。家训。家风。当然我家也不例外。家规就是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指家庭的规矩,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讲规矩。我家的'家规就是绝对不能不能干任何触犯法律的事例如运毒。贩毒。。诈骗。恐吓等等。如果这个家没有家规那家里的人就会受到不好的影响。有可能会干触犯法律的事。如果一个家有家规,那家里的人也会健康的成长。长大。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除此外我还知道关于一些家训的小故事:
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把持朝政,打压有才华的官员,很多有识志士被关进牢里。政局混乱,民不聊生。有一位少年名叫陈藩,从小立有大志,决心长大后为国效力,为天下百姓谋福利。他独自住在一个小院里,每天闭门读书,其他什么都不管,就连自己的庭院和房间都懒得收拾。有一天,他父亲的好友薛勤来看他。见陈藩住的房间乱七八糟的,薛勤不禁皱起眉头问:“年轻人,为什么不把房间打扫干净再接待客人?”陈藩昂起头,不以为然地回答:“男子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以扫除天下为己任,怎么能做打扫房间的小事?”薛勤虽然为陈藩年少就有澄清天下之志感到敬佩,但他很不赞同不爱整洁的理由,反驳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藩一时无言以对,内心受到强烈的震动。他明白了凡事要从小处做起,懂得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后来,陈藩在朝廷做了官,历任太守、太尉、太傅等职;从政数十年,清正廉明,刚正不阿,被世人誉为“不畏强御陈仲举”。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立家规传。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如何做人。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一个家必须得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才能算一个完整的家!
家规家训家风作文篇2
家风是什么?家风就是一家子的风气,我们家的家规并没有成文的条列,但他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爸爸教育我鲜花虽好但还要绿叶扶持,一家虽好但还要邻里扶持,因此与邻里的相处要和和睦睦,互相帮助、互相尊重,遇到什么事都要想想邻里。
有一次,我刚刚回家发现妈妈不在家,而我却没有家门钥匙,可怜的我独自坐在走廊里等待妈妈回家。就在这时,邻居阿姨回来了,问我为何坐在走廊不进家门,我就把事情的缘由都告诉了她。她冲我笑了笑,“来我家里等吧”。我本不想去打扰,可奈不住阿姨的热情去了她家里,阿姨还热情的款待我。可想而知,如果没有融洽的邻里关系,在遇到困难时怎会出手相助。
百善孝为先,。我们家的孝不重大节,却重小节。我们家的饭桌呈长方形,爷爷坐在中间的椅子上,奶奶坐在右手边的第一位,爸爸坐在左手边第一位,妈妈坐在右手边的第二位上,我坐在左手边第二位。一个简简单单的座位安排中却包含着长幼尊卑和浓浓的孝义。吃饭的`时候,往往是爷爷先动第一筷,我们才捧起饭碗在浓浓的家和的氛围中吃饭。
孝敬老人也是我们家的传统。姥姥生命里的最后一分钟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在此期间,我爸妈经常带我去看望姥姥。每次去我们都会带些吃喝之物,尽心尽力的去照顾姥姥,让她走完生命里的最后一段时光。爸爸告诉我,孝敬老人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做。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才有我们这个幸福快乐的大家庭。爸爸的话让我明白,每一个人的辛勤付出都是为了自己爱的人……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贯穿一家上下,而家训又渗透其间。但家规又是什么?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要想兴旺发达,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讲规矩。俗语说:“家无规矩不和,人无良训不富”。从小到大,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我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处世。
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家规家训家风作文篇3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就重视家风和家规的教育作用。家风和家规对一代又一代的人影响是非常深远而长久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朱”和“墨”就是指所处的环境。接近什么样的环境,就会被什么环境所“熏染”。《三字经》里“孟母择邻”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当年孟母之所以带着儿子三次搬家,就是为了选择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进来听百家论坛《曾国潘家训》,我颇受震撼。曾国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潘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做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就是成大业缘由之所在。
于那些历史人物比起来,我只是个平常人,但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感受深重的就是家庭教育。“不做亏心事,不赚昧心钱,心里有盏灯,肚里能撑船。”这是我家的家训,也是外婆留给我们这些后人最宝贵的财富。外婆是一位慈祥、善良、勤劳、正直的老人。她虽然没读过书,但却很有智慧;虽然没受到过教育,但却很有思想。小时候我常常跟在外婆后面,看着外婆独自一人将小卖部打理得井井有条,对所有人都是一副和蔼的面容。外婆一生都光明磊落,从不和别人斤斤计较,在她的行为的感染下,我也学会了正直和豁达。
大年初二,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了外公家,这一间不大的房子里几乎随处可见外婆生前的'照片,每一张上的人都露出慈祥的笑容,那是她对所有事的态度,那双长满老茧的双手是她勤劳的写照,在外婆床前的抽屉里我还翻到了一本已经泛黄的册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载了外婆生前打理小卖部时的账目,一笔笔醒目详细的数字映入眼帘,脑海中又浮现出那一句外婆用她一生诠释的家训———“不做亏心事,不赚昧心钱,心里有盏灯,肚里能撑船。”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知道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同时也增进了我与家人之间的亲情,不再是整天沉迷于网络,我会多和家人做这样有益的活动,谨记家训,向外婆学习!
家规家训家风作文篇4
家风是一盏灯,照亮我前方的路。家风是一条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风是一面镜子,时刻发现自己的弊端。
在我家里的大厅里,端端正正的挂了一幅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每每看到这十个大字,心里总是有所感悟。爷爷说要把这句话铭记于心,它会使我受益匪浅。
步入初中后,学习压力象个巨大的包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到了初三以后这样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初三的我们不再象小学时候那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呆在温暖的被窝有更多的`时间去品味早餐。初三的我们更怕冬天的来临,寒风象个怨妇一样在我们的耳旁嘶吼着、咆哮着,它告诉我们你只能前进,尽管这样的学习很艰苦,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退缩。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那就是成功,为明天铺上一条美好的路。
我慢慢的闭上眼睛,脑海里象电影一样倒带重放,记得前一段时间我的英语成绩下降的很快,老师问我原因,我也答不上来,自己独自去好好思考。这天回家我心情很是不好。爷爷问了我情况,我便如实的回答了。爷爷听完慈祥的笑了。爷爷说:“最根本的原因是你最近没有认真,对吧?”我看着爷爷点了点头。“怎么回事,你能告诉爷爷么?”我低着头说:“其实我最近很累的,每日要完成功课很晚。”爷爷听完后,便指向大厅上那几个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呆呆地望了它许久,爷爷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把这幅毛笔字挂在这里么?”我摇了摇头。爷爷说:“这里的故事可多呢!”我便趴在桌子上听爷爷讲里面的含义。
爷爷说这个家风被传承了几十年,在他小的时候,老爷爷就告诉过他,如果你想得到甘甜的蜂蜜不穿过蜂林,一味的退缩你就永远达不到。如果你想成功,不吃苦拿什么积累经验,去体会生活的美好呢。听爷爷讲到他们过去的辛酸,相比之下自己是最幸福的。我也顿时茅塞顿开,我开始拿起英语书,认真地拼写单词,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回味爷爷说的每一句话。学习的动力也就回来了,好象浑身充满了力量。这次模拟考之后,英语成绩也提升到以前的样子了。
家风伴我成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会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吃苦是我们的美德,因为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白费的,它会给予你超出你想象的回报。家风牢记我心。也会伴随着我一直传承下去。
家规家训家风作文篇5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传统美德,每家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我的家风、家训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和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我家也有家风、家训。总结起来,我认为就是乐于助人、忠厚守信。这是父亲、妈妈经常教育我时说的话。他们不但这样教育我,他们也是这样做的。
有一次,我们一家准备去外地旅游,到车站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老爷爷带着一个小孙子在站台上焦急地徘徊着。妈妈似乎看出他们遇到了麻烦事,径直便走上去询问怎么回事。那个老爷爷无奈又心酸地叹了一口气,用十分浓重的口音说:“钱丢了,俺和娃回不去了!”看样子,他们应该来自很远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钱被人偷了,这可如何是好。询问了老爷爷家在哪里后,妈妈二话不说,从钱包拿出钱递给了老爷爷,并把我们刚买的饭也给了他们:“大爷,您先拿着吧!别推辞,这是我们对你的一点帮助,您买了车票赶紧回家吧!”“啊!”那个老爷爷惊讶极了。没想到在这种地方能够得到陌生人的帮助,他激动地连声向妈妈道谢。说完拉着小孙子的手去买票了。看着老爷爷他们渐渐远去的背景,妈妈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妈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乐于助人的家风。
还有一次,父亲带我们去外地开会。故事也是发生在车站。有一位叔叔托付我们看管一下他的东西,他有点急事不得不离开一下。我们便帮他看管着。过了一会儿,我们要乘坐的车开始检票了,眼看着车子就要开走了,我着急地对父亲说:“要不我们就把他的东西放那,也没人拿。我么再不走就赶不上车了!”父亲严肃地说:“这怎么行,答应别人的事,怎么能失信于人?宁可我们做下一趟车也要等他回来!”说着,父亲走到了售票窗口,把车票退了。过了很久天,那位叔叔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了,他不好意思地说:“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那么半天,你们要坐车去哪里啊?坐我的车走吧?”就这样,我们不仅没有误点,反而更快地到达了目的地了。父亲用实际生活教育了我忠厚守信的家风。
好的家风、家训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正能量,对于我来说,这些正能量能给我带来很多的快乐与感动。
家规家训家风作文篇6
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有很好家风的家庭中。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平时在家中妈妈也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关于“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时间久了我脑海里也会时不时出现这几句话,与其说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不如说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导师。
每次饭桌上的话题都是最多的,我总是觉得每天这个时候都是对一天的总结,当然饭桌上的礼仪是一定要遵循的,妈妈常常对我警告的有这几点:1.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要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2.吃饭时严禁边吃饭边大声说话。3.不能翘腿……虽然还有很多很多条规矩,但是正因为有这些束缚着我,让我更好的成长。而我和妈妈之间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法则。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母亲嘴里也总是这句话。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我和妈妈做了一个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无疑问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加上课外练习。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末都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这也算是“长了知识了”。
“孩子真有修养,看上去就很乖的样子。”我想之所以这个孩子会被人这么夸奖,是因为他长期处于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的修养是一时装不来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游手好闲的'人,他们何尝不是处于一个不好的家庭环境中,而且他们大部分家中都不会有良好的家风。相反如果他们的家人更多一点关爱他们,家中也不会有什么不好的风气,他们一定会有另外的一番景象。
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谆谆诱导,亲切教诲,热情鼓励,严格要求,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让大家都来关注家庭文明建设,给社会留下一片和谐、一片温馨。
家规家训家风作文篇7
今年暑假,老师布置了征文作业。刚看到征文主题,我一点儿也摸不着头脑,无从下笔。我赶紧去请教父亲,父亲告诉我,我们家的家风是尊老爱幼,尊敬长辈,关心他人;家训是不浪费食物,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听了父亲说的话,我脑海中出现了一幕幕的场景,原来平日里我们做的事正是被“家风、家训”这条无形的绳索所串联着,牵引着的。
记得有一阵子,我家在造新房,我们一家借住在别人家里。有一天,太太生病了,吃不下东西,没精神。父亲妈妈都出门务工了,而爷爷奶奶正在给别人家干活。当知道太太生病了以后,爷爷奶奶马上就请了假,带着太太去医院看病。到了医院里,爷爷奶奶带着太太挂号、看病、挂盐水、取药。挂盐水的速度很慢,可是爷爷奶奶始终陪在太太身边,不敢走开片刻。回到家,奶奶用温开水给太太泡了一杯药,这药很苦,光闻一下就能感受到一阵苦味。太太虽然是大人,但是老年的她就像小宝宝一样惧怕吃药。奶奶耐心地鼓励着太太:“妈,您要坚强,一口气咕噜咕噜喝下去就可以了。”太太终于像勇士一样拿起杯子把药咕噜咕噜喝下去了。药喝完了,太太去睡觉了,爷爷和奶奶就轮流守着太太。有了爷爷奶奶的悉心照顾,太太的病很快就好了。
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每顿都争多吃少。我非要盛一大碗饭,还会夹很多菜。但是我往往吃了一半就不吃了,有时还会让爷爷奶奶帮我吃剩下的。放假了,父亲妈妈回家看我,吃饭的时候,我还是和以前一样,盛很多饭,然后吃一半就不吃了,我把碗一放就顾自己去客厅看电视。这一幕刚好被正在吃饭的父亲看见了,父亲生气地对我说:“小夏,你不能这样浪费粮食,要能吃多少盛多少,要珍惜爷爷奶奶父亲妈妈和其他人的劳动成果。还有,爷爷奶奶平时照顾你很辛苦,遇上你有能力做的事情,例如洗碗、擦桌子等,你要努力去做,知道了吗?”听了父亲说的这番话,我想起了老师教过大家的《悯农》,这首古诗正是告诉了我们农民伯伯用汗水浇灌了庄稼,我们才能吃上又白又香的大米饭
父亲还告诉我,像洗碗、叠被子和其他自己会的事情都要自己来做。经过了暑假的两个月,我学会了好多自己能做都自己做的事情,能够很熟练的收拾自己的`房间和帮奶奶洗碗等等。但是我觉得只会做这些事情还不够,我还要学会做更多的家务,更多自己能做的事情。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家训,尊敬长辈,照顾老人,珍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我希望我家的家风家训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对更多人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家规家训家风作文篇8
在我的心里,家是菜园,我是菜苗,一个茁壮成长的苗,而陪伴了我十三年的家风则是甘露﹑雨滴.是家风耐心的历经春夏秋冬滋润我,没有家风的滋润,我就不能够茁壮成长.
家风伴我从懵懂无知坐向成熟,一步步在人生的阶梯上踏上脚印,是它塑造我的无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在模糊的记忆中,妈妈教我懂礼貌,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等.品质方面严格把关.
时间不紧不慢的流逝,事情一次一次的发生.外面闪耀的阳光直直的射进了窗户,我们家的争议声又一次直逼耳际:
“你说你都多大了,干什么都干不好.瞧瞧,让你给你倒杯水,干嘛倒那么满,撒的到处都是.”一向宠爱我的妈妈一边擦着桌上的.水,一边又开始唠叨了.虽然说,妈妈的“话匣子”有点烦人,但勉强算得上是“音乐”.就听下去吧.原来今天早上我家来了位做客的阿姨,妈妈命令我去倒一杯水给阿姨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料,我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水就倒满了.有点不小心,不过我不是故意的.阿姨走后,妈妈的“低音小喇叭”开始不停地的播放,做事稳重,不要三心二意.我只得改正.
“那么大了,连点规矩都不懂,客人来了也不知道打声招呼,只顾忙自己的.”妈妈一送走客人,回来就又“赠”了我一句.我怎么这么倒霉,“……!”长篇大论过后,妈妈竟然一点点也不累:“要知道尊重别人,得有礼貌.”从此以后,家里来客人我一刻也不敢怠慢,急忙左一声“阿姨好,”右一声“叔叔好.”
我在妈妈的话匣子里学到懂礼貌,尊重他人,做事专心……我伴着岁月,年龄不断增长,妈妈却毫不松懈.告诉我:“这些事情虽然微不足道,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可以直接影响你的成长.”我的家风由我的妈妈培养出来,一步一步,一件一件.
没错,无形中好的家风的养成,是正能量的传递,也是以后对自己教育的回馈,只要家风好了,国风才会好.
我们家的家风,愿它常驻我家.愿那不辍的改进之风飘在中国民族的上空,飘进千家万户之中.愿我的家庭会因它变得更充实,更美好.
家规家训家风作文篇9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家训、家规就是反映一个家庭的德行和品格,所以这三要素是至关重要的。我家的家风、家训、家规见证了我的一次次成长和蜕变。
首先是家风,家风反映了一个家的风气和作风。我家的家风是助人,这家反映在我们家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上的。我们向来都是礼貌待人、助人为乐。对于遇到困难的邻居和朋友,我们会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对于工作中的同事,我们会关心他们、互帮互助。对于受到挫折、情绪失落的.同学,我会敞开心扉,分担同学的一半忧愁,带给同学一半欢乐。其实,助人为乐的这种好家风会让你成为热情善良的人,会让你成为有能力帮助他人的人,会让你成为人际关系特好的人。所以,我喜欢我家的家风,它是我成长路上的美景。
其次是家训,家训是一个家的动力所在。我们家的家训会在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当我们做错事情时,它会严厉训斥我们,告诉我们错误的重要性,让我们从错误中明白了道理,学会了成长。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它会鼓励我们、安慰我们,它就像一个老师一样指引我们克服困难、战胜自己,让我们在一次次的挑战中完美蜕变。当我们因为一些不顺心的事而感到郁闷、烦躁时,它会帮助我们走出这种失落的情绪,向我们展现快乐的美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幸福。所以,家训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是家规,家规展现了一个家的规章制度。家规在我们家是源源不断的,许多的规则给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安全和帮助。正是因为这些规则让我们能行为的当、言谈得体,让我们养成了遵规守纪的好习惯,让我们成为一个彬彬有礼、遵纪守法的好少年。这些规则能让我们自我监督、自我反省、自我纠正。家规还能让我们在一次次的迷失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帮助我们向人生的理想无所畏惧、一往直前,而它正是你的人生向导、精神支柱。所以,家规是非常有利的,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和蜕变。
家风、家训、家规是我们家的象征。无论走到哪儿,走多远,直要想起这三个象征,就会想起温暖的家和自己的成长,心中是多么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