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影片观后感篇2
点映看过《被偷走的那五年》便曾跟朋友提过,这是今年在观影感觉上最接近于《失恋33天》的。果不其然,影片上映几天后,票房黑马的姿态已经完全展现出来了。是的,受制于投资和类型,《被偷走的那五年》会有局部地区出现冗长和煽情的成分,但是导演黄真真希望通过本片,让观众思考该如何面对爱情与生命中的那些不完美的目的显然已经达到了。在白百合和张孝全的引导下,观众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思考了这个问题。网络上大家对影片的热情讨论,证明了大家对爱情和生命中的不完美,有着各不相同的体悟。
在现实中,我们的爱情里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小瑕疵。而这些小瑕疵得不到妥善的溶解的话,便会日积月累成为毁灭千里之堤的蚁穴。《被偷走的那五年》用了一个巧妙的方法,现实中难得一见的方法,让女主人公去回顾了自己生命中的小瑕疵演变成崩口的过程。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这种戏剧化遭遇显然是陌生的,突然的。我们在生活中很少遇到这么奇葩的失忆,便难以因此而被刺激,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捋清自己的小瑕疵和崩口之间的演变。
这时,电影的造梦功能便被开启了。观众看到的是《被偷走的那五年》中女主人公小蔓的煎熬,油然而生的情绪依赖得却是自己爱情的遭遇。你有怎样的爱情遭遇,你的爱情中有哪类瑕疵和崩口,便会在《被偷走的那五年》的梦境中得到某一种独特的体验。也许,是令你舒服的';也许,是令你不舒服的。
比起《失恋33天》纠结于爱情中的不完美,黄真真在《被偷走的那五年》中的探索野心更大。她还想触摸生命中的不完美。比起爱情中的不完美具有普遍性,生命中的不完美降临在大家头上的几率和程度就是天差地别了。因此,每个人对这部影片的结尾的体会也会天差地别。尽管都用到了苦情戏码,但是《被偷走的那五年》和前几个月同是白百合主演的《分手合约》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后者以绝症作为赚取眼泪的交换物,前者则希望用绝症来让大家意识到生命的易逝和脆弱,从而激发大家思考该如何去面对生命中的那些不完美。黄真真想要的是观众走出影院后可以更加坚强地面对今后的人生,而绝不仅仅是在影片结尾用眼泪湿掉几张手帕纸。
从首周6580万的票房成绩可以看出,我们内地的观众的爱情和生命体验都还是相当丰富和敏感的。持续不落的上座率和不断攀升的排片量,也都说明了在内地电影市场,《被偷走的那五年》是被广泛接受的。大家需要这样一部影片,片子内剧情跌宕起伏,片子外观众内心翻涌。
影片观后感篇3
《中国机长》作为中国首部大制作的空中灾难救援电影,我们都明白,这部电影是根据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的:
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前往拉萨,当飞机来到9800米高度巡航时,机组发现飞机右侧内挡玻璃出现裂纹,立即申请下降高度并返航。凭借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机组成员驾驶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所有乘客平安。
经过这件事情,作为航空人我觉得要从以下方面完善自我:
精湛的技术:相信每个人都惊讶,刘传建机长凭借手动飞行安全着陆,没有了自动驾驶,自动油门,手动飞行要求飞行员对飞机的'性能十分熟悉,还有横滚,俯仰,油门的掌握,绕飞天气,颠簸,风切变不可预知的处变本事等等,就这一项,就够学一辈子。
心理素质:飞行这个职业,是锻炼心理素质的,仅有冷静下来,才能不错不漏不忘的把飞行程序完成,但光靠飞行锻炼心理素质,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压力和困难作斗争,建立自我坚韧的品质,临危不乱的果敢,仅有这样才能安全飞行,胜任机长,同时给人生也带来诸多好处。
身体素质:相信很多业内人士,都会感叹,应对如此极端的飞行环境,刘传建机长还能掌握飞行,释压,低温,氧气稀薄这些致命的条件,仿佛在告诉我们,没有身体的飞行,只会是纸上谈兵,这也警告我们,飞行员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身体锻炼的必要性,和拒绝不良嗜好,戒掉伤害身体习惯的重要性。
团结协作:任何一次飞行,都不是机长个人能完成的事,包括了太多太多,驾驶舱,客舱,安保,机务,签派,管制,餐食,排污,现场,拖车,机组车等等,飞行圈仿佛就像是一个大家庭或者小社会,它需要一环扣一环的合作,少了任何一环都不行,这就需要机长对运控的掌握本事,机组在飞机上的协同本事,而这次刘传建机长领导,从风挡玻璃损坏到飞机安全着陆,乘务,管制,地面都是完美的配合,完美处理,不得不佩服。
态度作风:飞行是一个严肃的工作,好比军人一般,保卫国家安全,不敢丝毫懈怠,但就飞行态度和作风而言,却是十分难以坚持的,就像刘传建机长,在航前依旧对熟悉的航线,机场天气,航路天气,油量,飞行通告,身体状况等都做到了具体了解,没有丝毫松懈,我想这是飞行一辈子需要坚持的品格,也是人生需要坚持的。
最终,感激《中国机长》,让我感悟学习到很多,十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