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家乡的作文11篇1
有人说,我们家乡的夏天最美,有人说春天最美,可我觉得家乡的一年四季都是美的。
阳春三月,光秃秃的山上刚冒出一些新绿,天气就暖和了。人们脱掉笨重的棉服就开始播种了。四月,山上开满了映山红和紫兰,红的、粉的、紫的,漫山遍野煞是好看。半山腰的梨树也开满了白色的花,好像给披着花衣服的山姑娘系上了一条白色的腰带,格外妖娆迷人。
夏天,麦田里一片金灿灿。看到麦田,我不禁回想起老爷为了实现我的愿望而作的付出:那时,老爷知道了我想要一片月亮形状的麦田,不顾麦田减产的风险毅然把麦田改成了月亮的形状。结果,这浓浓的爱与汗水浇灌出来的麦子,获得了丰收。正想着,一片碧绿打断了我的思绪,那是一片西瓜地。细细的看,在碧绿的瓜秧里,藏着一个个圆溜溜的小西瓜,正对我笑哩!
秋天,稻子成熟了,苹果成熟了,葡萄成熟了。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湛紫,一片碧绿。秋风把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果香四处传播,吹进了我的心房。于是,小小的、馋嘴的我便不由自主地提起果篮,循着水果的香味,向着果园一步步走去。
冬天,树木都只剩下树干了,唯有松树和冬青依然挺立在风雪中,向人们炫耀着生命的色彩。下雪了,洁白的雪花从一片片云朵里飘落下来。地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踩上去咯吱咯吱的响,甚是动听。这时候,一群群孩子跑了出来,打雪仗,堆雪人,玩的不亦乐乎。
张家口,我的家乡,我爱您!但我更爱哺育了所有炎黄子孙的祖国母亲!
描写家乡的作文4篇2
初春的早晨,我漫步在东门楼上眺望蓝天飘荡的朵朵白云。火红的太阳从笔架山,山后升起来。翠绿的笔架山展现在我眼前,山腰丛林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韩文公祠。山脚下是一栋栋韩山师范学院的高楼。
清澈的江水从北到南,古老湘子桥从东到西横挂江面上,湘子桥也叫广济桥,故有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二十四洲,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江面上,客船、货船、拖船、美丽的游船,穿梭不息。
城墙下,是有名的滨江长廊。高大笔直的木棉树站立在江边,春天一到,木棉树开满了朵朵火红的花朵。一阵江风伴随着花的清香扑面而来。顺着花香,来到一处开满五颜六色的花圃。它们随着清风翩翩起舞。在凉亭边有几棵炮竹花攀爬在凉亭上,一串串橙黄色炮竹花垂下来,从远处望去像给凉亭挂上一幅珠帘,美丽极了!亭里有老人在聊天,旁边的草地上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打太极拳,江边有的在钓鱼,有的在散步。天空有小鸟在边飞边唱歌。构成了一幅光彩夺目的图画。
这就是家乡美丽的滨江长廊。
家乡的景物作文五
我有一个美丽的家乡!
那里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景物是:树林.因为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天空是那么清鲜,是多么的茂盛.
走进那片树林,既不会让你迷路,又不会让你轻易的走出去.因为那片树林十分的茂盛,路途也十分的短暂.在那个树林中,有一条小河.一到夏天,我就和爸爸一起在那里乘凉,在那里钓鱼.那里的鱼也十分的大也十分的好,有大有小的,有金鱼也有鲤鱼.有的时候,我就和妹妹一起捞小鱼,把小鱼放在一个小瓶子里.回到家把小鱼放在盆子里,和小鱼一起玩游戏,一起谈心事.和小鱼玩的快乐时光,我永远也不会忘怀!
在蓝天下,一碧千里.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好像在说:"今天天气好睛朗!"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描写家乡的作文14篇3
每个人都有家乡,我也不例外。我的家乡在东北,那里有肥沃的土地、漂亮的风景和清新的空气,既适合人们居住也适合粮食的生长,这里也是中国的大粮仓。
今天,我就带大家游览我的家乡-调兵山。首先,我们来到了调兵山的正前方。“为什么这座山叫调兵山呀?”我问妈妈,妈妈回答:“在很久以前的宋朝,宋朝的大将岳飞和辽国的元帅金兀术曾在这里激烈交战,几天几夜难分上下,金兀术就在这座山顶调兵遣将,这座山因此得名调兵山,这座小城也得名调兵山市”接着我们就来到调兵山脚下,我望着郁郁葱葱的树林,好似藏着金兀术的千军万马,我们开始了愉快的攀登。爬到了半山腰,望着山顶,我仿佛看到了金兀术挥舞着手中的帅旗指挥着士兵作战。回头再看深幽的山底,好似千军万马在呐喊、厮杀。这时我身上已经大汗淋漓了,我们继续往山上攀爬,终于到了调兵山顶!在这里,我挥动着登山棍,把它当成了令旗,指挥着爸爸妈妈,在这可以看到城里的楼房和川流不息的车辆。“啊,历史的变迁真大呀!”我赞叹道。我恋恋不舍的下了山。
黑土地是东北的“特产”,黑土地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种植提供了有利的帮助。回家待了一会我们又去刘老根大舞台看二人转。对了,东北还有好多“笑话大王”呢!比如说小沈阳、潘长江和最著名的赵本山。
东北有山有水,还有笑星为你演二人转,应有尽有,这里的风光真不错吧!欢迎你到东北来!
描写家乡的作文8篇4
我的家乡龙岩永定大溪坑头村,群山环绕,山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
有一座古老的桥,一头连着村子,一头通向外界。一条溪水从桥底下流过,溪边的岸上有人在玩耍。河里有几十只鸭子,它们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
村子里很多人们住的都是土楼。土楼像一朵大蘑菇,也像一个城堡。这些土楼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方形圆形的土楼,各有不同的建筑造型,一般都有三层楼高。它们具有很高的抗震强度。
我回到老家,住的也是土楼。
回到老家最大的乐趣就是打羽毛球了。从早上吃过饭开始,打到中午,吃过午饭又开始接着打。我打羽毛球,一整天都不会累。而我的对手们却一直换来换去轮流上场。
夏天的傍晚,我们还在打羽毛球,有一只蝙蝠从我的头顶上擦过去,似乎是在攻击我。再一看,蝙蝠满天飞舞,成群结队。有一只蝙蝠像箭一样的直冲进我们的羽毛球阵地,贴着我的羽毛球拍飞过去。它们在空中飞来飞去,好像是我们侵占了它们的地盘,它们要赶我们走。
除了打羽毛球,还有就是看戏了。村子里过节时会请人来演戏。我有时候也会去看戏。戏台上,演戏的人们穿着戏服走来走去地唱着戏,后台的乐队敲锣打鼓,“咣咣当当”的响着,震耳欲聋,吵得我受不了。我回家去看动画片了。看完动画片,我就上床睡觉。
乡村的夜晚多么宁静,我渐渐进入梦乡。早晨一醒过来,就听见哗哗的溪水声,潺潺的溪水,带着村子里人们的梦想,一直流淌向远方。
描写家乡的作文15篇5
独坐教室,随意浏览,杂志上一幅竹画,牵住了我的视线。面对翠竹清健的风姿,我不由自主地思念起我童年的竹林。春天的竹林孕育生命,夏天的竹林充满活力,秋天的竹林满载沉甸甸的丰收,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冬天的竹林。当寒风呼啸、雪花像蝴蝶漫天飞舞时,竹林默默容纳了这些调皮的精灵,任它们在自己怀里嬉戏。即便是压弯了腰,也毫无怨言。这时的我,总爱钻进竹林去寻冬季的乐趣。伸出手,握住冬竹使劲一摇,“哗啦”一声,雪花“簇簇”如天女散花般飘落下来,洒进我们的脖子里,凉丝丝的,滋润我“咯咯”的笑声。竹林里野趣横生。在竹林深处有一条小河沟,填满了厚厚的落叶。沟边,长着一裸粗而高的山楼树。每到山检成熟时,我们几个伙伴总爱趴在沟里寻找山检果。那可爱的山植,像捉迷藏似的,躲在落叶下,只露出半个笑脸。我们几个胆大的索性爬到树上,坐在上面饱食一顿。而胆小的只好站在树下可怜巴巴地望“果”兴叹了。在这条小沟里,有时也会找到几个白花花的鸡蛋,因为我家那只不听话的母鸡总爱在沟里下蛋。如获至宝的我,小心翼翼捧着鸡蛋,送到妈妈面前。这样,我在竹林里玩耍就不怕妈妈唠叨了。
有时,我们从家里偷出绳子,牢牢地拴在竹子上,做成秋千摇啊,摇啊,从秋千底下。摇出我心中的歌,荡圆我心中的梦。如果兴致来了,我就带领手下“蟹兵虾将”,找来几根枯竹竿,在竹林中盖起了只有顶的小屋,享受那份属于自己的片刻欢乐。
如今,我远离竹林来镇上求学。记忆中的冬竹和山检,落叶丛中的鸡蛋,孤零零的秋千,以及那只有顶的小屋,仿佛是一根根长长的绒线,一头系着我的心,一头牵着绵绵的乡情与童趣。闭上眼睛,我仿佛听见竹林又在“沙沙沙”欢歌。翠绿的竹林哟,你是否还如我这般时时忆起我童年娇小的
身影呢?
描写家乡的作文12篇6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宣城,一座朴实小城。黄山脚下,秦淮河边,与浮躁绝缘,与喧嚣无关,宣城独拥一份淡泊与平静,独拥一份安详与质朴。生长在宣城,触摸宣城的气息,则知一方文化一方水土,一方水土一方人,宣城,这边风景独好。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山将无私留下,宣城将山留下,宣城的山没有"悬崖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巍峨,却有挺拔之姿和铺向原野的包容;宣城的山没有横空出世,万马回旋的雄奇,却有小如累土,大可遮无的坚定。敬亭山敦厚是它的本色;岿然不动,沉着稳健是它的执著。太白曾游于此,写下“相看两不厌”的千古绝句,敬亭绿雪又是另一份灵动之姿。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河将奋进,宣城将河留下,水河唱,九曲十八弯汇入了汪洋大海,苏皖从横交错的河网留下了宣城灵动的光泽。放眼望,“秦淮水谢花早开;”回头瞧,“红杏褪尽,绿水人家绕。”宣城用上天赋予的水,勾勒宛溪河“秋水日潺湲”的如诗;勾勒出水阳江“一水中分白露洲”的如画;勾勒出河岸溪畔“两岸垂柳淡如烟”的诗情画意,灵动的水造就了江南的宣城。
“红日初升,其光大道。”日将温暖留下,宣城将日留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宣城的山,宣城的水造就了宣城的人,小贩畅快的叫卖声,行人络绎的脚印,灶火与炊烟相伴起舞,公交车温馨如风般穿梭于车水马龙;经过一排排文房屋店铺,在鳞次栉比中遨游;经过一座座建筑工地,在人声鼎沸中微笑;经过一条条林荫小道,在郁郁葱葱中逗留。宣城是文化之乡,宣城人继承了徽文化的平和与质朴,给人亲切与温暖。“宣城人深知心安可静,心诚则灵”的朴实无华。
宣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素淡的风景,如尖啸的山风于谷口处收住,化为温暖的和煦;如湍急的河流于河口处放缓,化为宽广的浩瀚……凝眸文明宣城,风景这边独好!
描写家乡的作文13篇7
我的家乡龙都濮阳有许多好吃有名的特产:喷香诱人的牛肉耗辣椒,外焦里嫩的王五辈壮馍,金灿灿的糟鱼,皮薄馅多的范县大包子……但我认为味道最棒的,就属裹凉皮了。
在濮阳,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凉皮店,随便走进一家。里面都有食客在品尝这世间少有的绝世美味。特别是夏天,走进有名的凉皮老店中,还得排长队等待,可谓是人满为患。虽其他地方也有凉皮,但唯独濮阳有裹的吃法。所以,只要是在外地,只要是卖裹凉皮的,裹凉皮二字前必定有“濮阳”二字,来彰显自己裹凉皮的正宗。
裹凉皮也叫卷凉皮,顾名思义,就是把凉皮裹起来做成小吃,把黄瓜丝、熟花生碎、面筋、香菜等用芝麻酱和其他调料拌匀放入一大张凉皮中,裹成卷放入塑料袋中即可食用,吃起来方便快捷,是年轻群体和上班族的快餐首选。
走到一家凉皮店中,买一个裹凉皮,只见老板在塑料圆案上铺上一张晶莹剔透的凉皮,往盆子中放入翠绿的黄瓜丝和筋道的面筋,还有黄橙橙、香喷喷的花生碎,再浇上香浓的芝麻酱,拌完之后,倒在凉皮上,再往凉皮上浇上火红的辣椒,五颜六色,十分鲜艳,再小心的裹起来,不能让酱汁流出来。裹完后,便大功告成啦!透过凉皮过去,可隐隐看见里面的黄瓜、面筋。吃上一口,那叫一个爽,那叫一个香,嘴中凉凉的。充满了芝麻酱的浓郁气息和花生碎的喷香味道;黄瓜的清爽、面筋的香浓滋润你的心里,流入你的肺腑;辣椒使你感到肚中十分的温暖,如一股热流一般。这一口仿佛把你带入了人间仙境,久久不能自拔,有一种让你吃上一口还想吃第二口,停不下来的感觉。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裹凉皮,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绝世美味,来了濮阳可不要忘了品尝哦!
描写家乡的作文10篇8
我的家乡—河南省焦作市,有一种风俗习惯: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要祭灶。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吧!
祭灶是河南的传统节日,俗称“小年”“小年”拉开了春节的序幕,每到腊月二十三,我总是可以听见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这是新年的第一轮鞭炮,所以家家户户都要燃放。而人们也都开始忙于购买灶糖,火烧等祭灶食物。而在农村祭灶仪式则在鞭炮声中开始了。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据说鸡是灶王爷升天时所骑的马。人们不把鸡叫为鸡而称为马。红公鸡称为红马,白公鸡称为白马。这时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用天执酒浇鸡头。若鸡扑楞有声,就说明灶王爷已经领情。这就是农村的祭灶仪式,祭灶的食物也很特别,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在河南首选的祭灶食物是灶糖和烧饼。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小时候,我听大人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的神,为了不让灶王上天说坏话,就吃灶糖来黏住灶王的嘴。这种糖是小孩们的最爱,我却不喜欢吃,因为我觉得这种糖太黏牙了,而我又不喜欢吃甜食所以祭灶时我很少吃这种糖。祭灶这天除了吃灶糖外,还要吃火烧。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烧饼摊点的生意就非常兴隆。在河南,人们把祭灶看做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的人们都要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为的是吃到家里做的祭祖火烧。祈求来年平安无事。
朋友们,百闻不如一见,还是请你亲自来焦作看看祭祖仪式,尝尝灶糖和火烧吧!到时我一定会热情款待的。
描写家乡的作文3篇9
家乡,一个充满温暖的名字,一个充满温情的地方。
我的家乡在福建,离泉州并没有很远,虽然两岁时就离开了它的怀抱,但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却不可动摇。
十几年来,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约莫只有五次吧,或许更少。差不多三年回一次,把这个数放在城市中,或许已经够翻天覆地一次了,但放在这样的小山村里或许只是增几口人家,多几缕炊烟罢了,倘若把这几个三年放在那个庄园里,可能连一点变化也没有。
那个庄园,我很喜欢,每次回去都要缠着姐姐带我去,那里很美,无论是什么……
那片庄园建在一座小山坡上,庄园的围墙并不是用红砖来砌的,而是用篱笆来隔离,篱笆上有缠绕的藤蔓和可爱的牵牛装饰着,因为是在山上,所以常常会有蝴蝶在上面翩飞,蜜蜂在门口站岗,看来这些小生灵也喜欢那儿呢!
庄园里有一片果园,果园中有着各色各样的果儿,有的晶莹剔透,看,那枝上的梨!瞧,那树上的桃!;有的则形态怪异,活脱脱像极了石头。只有味道才略同,都是那么香甜!果园后边,是一片花海,红的黄的白的花,绿的草,点缀着这坡儿,中间有个亭子,坐在亭子里,闭了眼,尽情的嗅那不比香水浓烈却又别有一番风味的芬香,还微微混着点青草味,沁人心脾。
花海旁是一家农家乐,光光站在几十米外,就能闻到米饭的香甜,感到嫩笋的爽口。走近一点你便会看见它的全貌,这家店并没有用什么华丽的装饰,只是放了几块石桌,几把竹椅罢了,但是店主却将这仅有的一点家具放在了一块长方形的玻璃上,可只要一低头你便会发现其中的巧妙,原来底下是一个鱼塘!这样一来客人们便可以边赏鱼边吃饭,偶尔砸几口浓茶。惬意得很!
当然庄园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碍于时间我没有一一讲述,可只要一提及那里我便会升起一种深深的思乡情,思那美丽的风景,想那可口的饭菜。
有一种愁,叫故乡;有一种念,叫家乡,我爱家乡的庄园,但我更爱我亲爱的家乡。
描写家乡的作文5篇10
我的家乡在潮州,那里的美景如夏夜的繁星一样多,有湘子桥,有华美溪水……然而我最喜欢的却是那毫不起眼的一片稻田。
春天到了,春风姑娘温柔地抚摸着大地,禾苗宝宝们纷纷探出头来张望着这个陌生的世界,一个一个都长出了嫩绿的小嫩芽,你拉着我,我拉着你。但他们还是沉睡在混沌中,小鸟站在稻田上面,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别睡了,别睡了,春天到了,快醒来啊!”
夏天,太阳像一个红红的大火炉直射稻田,禾苗们已经长得又高又绿,郁郁葱葱。在炎炎烈日之下,它们穿着绿绿的衣服,好像都在喊着:“我们不怕热!”一阵微风吹过,禾苗随风舞动,知了在树上叫着,好像在说:“禾苗跳的舞真漂亮!”
秋天到了,稻田一片金黄,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稻谷为人们增添了许多快乐,农民们赶来田里来收割稻谷。一阵微风吹来,稻谷们在秋风中沙沙作响,好像一边跳舞一边唱歌,又好像在庆祝秋天的丰收。被割掉的稻谷们欢喜地走进脱粒机,他们期待着新的一年再长出来。
冬天到了,冬公公为稻田披上了一件雪白色的外衣。稻田里的小青蛙也躲回了自己的窝,耐心地等待下一个春天。帮农夫们耕田的牛,也纷纷回到了自己的牛棚里休息了,他们也等着下个春天来帮人们耕田呢。
我爱我家乡的稻田,更爱我的家乡。
描写家乡的作文2篇11
同学们,我们吃着上好的饭菜,喝着好喝的果汁,穿着好看的衣服,玩着漂亮的玩具,出行有汽车,学习有电脑……却不知道与三十年前的生活迥然不同,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到爸爸小时候住的房子参观,但却被路给挡着了,原因刚下过雨,门前都是土路,路面还没干,满是泥巴。爸爸那时候在下雨天回家,必定要踩上两脚泥。再一看,只要有路,一定要有上坡下坡,要是泥还是湿的而且很滑,有可能搞得全身上下都是泥。雨天,基本无法出行。这哪像我们现在,不是柏油路就是水泥路,方便极了!下雨天也没事,不会担心踩两脚泥。爸爸还告诉我,以前家庭的交通工具都是自行车,雨天不是人骑车是车骑人(人背着车)。那时候的汽车造型不好看,而且价格还非常高,所以能买得起的人寥寥无几。而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汽车也便宜了许多,许多家庭都拥有了汽车,无论什么时候想出行就出行,根本不受天气的影响。
现在,连人的穿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妈妈还告诉我,以前都是过年时才能穿上新衣服,而且还不可以全套穿,就是几个身高胖瘦差不多一样的伙伴约好你做裤子,我做上衣,他做……谁去串亲戚了就借来凑成一套穿,而且还只能穿着旧衣服,到半路了才换上新衣服。平常想穿没门。而现在,你到服装店里一看,衣服款式多,花色也多,名牌童装什么时候想穿家长就会慷慨解囊。
不光这些有了变化,我们的房子也由以前的土房子变成了变得高大美丽的楼房;以前靠家长手工制造的玩具现在变成了商店里机器制造千奇百怪的智能玩具;以前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尝到的肉味现在变成了山珍海味想吃就吃;以前小孩子没有零花钱,想吃零食偷偷拿个鸡蛋换了来吃,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存折……
怎么样,社会发展了,人民富裕了,家乡的变化大吧,你也要试着发现哦!
描写家乡的作文1篇12
路易·艾黎曾想全世界介绍说,中国最美丽的县城有两个:一个事湖南的凤凰,二为福建的长汀。现在,如果有谁要我在浙江境内也选出两个最美丽的县城,那么海盐是我的首选。她的美不仅应在海盐人民的脑海中还映在四季轮回的时间长河中。
春姑娘来到美丽的海盐城,她轻轻的吹拂湖滨路畔的杨柳,柳枝敲击这湖面的键盘,弹奏出一首首动听的交响曲,她用她的樱桃小嘴海滨公园绽放的春之花,用手温柔的抚摸刚探出脑袋的小草……温柔的春姑娘为海盐城做了不少好事。
夏爷爷带着一个大火球路过绚丽的海盐城,他在海边的大树下陪知了聊聊它的愿望;把金光洒向平静的海面,与大海交流一天的快乐;他和小朋友们嬉戏,和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
热情的秋阿姨,再视察秋天的收成时,发现了丰收的海盐城。只见金色的海洋中人头攒动,人们会撒了多少“珍珠”啊!果园基地沉甸甸的黄鸭梨如同一个个调皮的胖娃娃,不安分的挂在枝头,随时准备逃跑。热情的秋阿姨情不自禁地扇动她神奇的翅膀,胖娃娃们一个个获得了解放,唱起了欢乐的歌谣……
不久,冷酷的冬哥哥慕名来到了独特的海盐城,他用他的骄傲窥视盐城的冬景。他被雪孩子的天真,被人们的热情感动了,和他们玩起了各种游戏,在冰冷的环境擦出温暖的火花。
春的温柔,夏的慈爱,秋的热情,冬的顽皮见证了海盐城的美,让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浙江最美丽的县城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