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经典诗4篇1
上篇
春天确实让人兴奋,让人喜悦。不说别的,就说早晨,每天晨光熹微,就有鸟声悦耳。孟浩然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确实。
对于鸟声,我平日里听得最多的当然是麻雀的叽叽喳喳了。而对鸟的认识,我也是肤浅得很,如果一定要我说出有关鸟的常识来,那肯定会让人笑掉大牙。但是,我还是忍不住要在这里说一说鸟。
我对鸟的认识完全来自少儿,来自父母和兄长,进入青年甚至中年后,这方面的知识几乎没有一点增加,并且很多时候同书上又很不相符。比如黄鹂,也叫黄莺,这是一种在唐诗宋词里到处飞的鸟,可是在我的生活中却根本找不到这鸟儿的影子。这是不是说我的生活中压根就没有这种鸟呢?也不是,而是说我至今都还没有把这鸟和名对上号。因此,我不得不在最近的一首跟鸟有关的诗里写道:至于那些高贵的鸟:比如朱寰/比如天鹅,甚至鹦鹉黄鹂/养在生物学的某个章节/或动物园的某个笼里/我至今都不认识/不像飞入百姓家的燕子。照说,黄鹂应该比鹦鹉更容易让我们看见,因为它毕竟不是一种什么高贵的鸟,而是一种在自然界和诗词歌赋中寻常可见的鸟,不然,从唐朝甚至更早的年代到现在,不会有那么多的文学作品提及到它,既然如此,那么我反倒认识鹦鹉,而不认识黄鹂呢?原因其实十分简单:看长安远,看太阳近。因为鹦鹉在电影电视里见过,在动物园里也有。而黄鹂,电影电视里没有,动物园里也没有,而在生活中,又没有人能指着那鸟对我说,瞧,这就是黄鹂。因此,即便一只甚或十只黄鹂从我眼前飞过,结果我还是不认识。这其实是一个认知的问题。我从我的父母兄长那儿,多认识的是一些在民间时常能见得到的鸟,对那些少见或一年里偶尔能见得到的鸟,不认识也就十分的自然了。
飞行于民间的鸟,最常见的而且一年四季都能见的当然是麻雀。这种鸟虽说“低贱”,但它的生命力却十分的强,它的生育力也十分的强。如果用它来比我们的人类,它很有点像我们的中华民族。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跳出来骂我,说我贬低了我们的民族。其实不然。一个再高贵的民族,如果生育力匮乏,久而久之,这个民族还能存在吗?即便勉强存在,那也不会壮大。因此,生育力和生命力其实是一个民族、一个种类能够世代相传,永立不败之地的根本。在这点上,麻雀的生育力和生命力很跟中华民族相似。我儿时所见到的好多种鸟,现在都见不到了,至少在我生活的区域里见不到了。有人把这归结为环境的破坏。的确,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和捕杀的无限度,儿时随处可见的比如喜鹊、乌鸦、灰喜鹊、护农鸡等等,不是少见,就是根本就见不到了。尤其是护农鸡,在我生活的区域里,简直完全绝迹。它就像爱斯基摩人,似乎已经成了世界上的稀有人种一样,而成了稀有物种。从随处可见到一年里难得一见或压根就见不着,之间也仅仅经历了短短的二三十年的时间。如果某一天,它真的成了这个星球上的稀有物种,而像朱寰、大熊猫、金丝猴什么的需要我们来保护时,那肯定是它的悲哀了。
关于护农鸡,我曾在诗里几次写到它。去年,我的一个诗友问我,护农鸡是种什么鸟?他这一问,也让我愕然,不知如何回答为好。我虽然还能依稀地记着它羽毛的颜色——灰褐色,它的个头和灰喜鹊差不多大小,但没有灰喜鹊的长尾,它咕哝咕哝的叫声,但要精确地对它进行一番描述,我却确实很难做到。首先,“护农鸡”只是一种民间的命名,只是我生活的区域里的人们对这种鸟的称呼,是不具有权威性的。或许,我们翻开生物学书籍,里面并不一定就有对它的记载。而我用“护农”两字,也只是用了这两个字的音。最初人们为什么给这鸟如此命名,我们也仅仅只能去推测猜想。十年前我在黄陂的木兰山看见过这鸟,当时,儿时的记忆一下子就涌上心头,并在内心里叫出了它的“名字”。是它的生活区间在缩小,还是它的数量在减少,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它在木兰山生活得还好吗?这就只有问它了。短短的三十年时间,它就从一种随处可见的鸟蜕化成鸟中的“贵族”,这到底是我的悲哀,还是它的悲哀呢?我想,这不需要我来回答。由此,我也突发奇想,其实高贵并不一定就是好,而是因为少。我们日常里说到“贵族”,其实可以理解为“数量少的一族”,由于数量少,如果一当少到快要绝迹时,则就需要被保护了。而凡是被保护的东西,其实是不自由的东西。我们常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可见自由比什么都重要。而护农鸡,蜗缩在木兰山这一狭小的区域里,根本就不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育力麻雀,能在广阔的田野和天空自由自在。
关于鸟,我还有一些要说。
在乡间,有很多种鸟的命名是根据它们的叫声来的。比如豌豆妈果鸟,比如布谷鸟,再比如苦哇鸟,等等。在这几种鸟中,布谷鸟可以说是一个公共的命名,不论在江南水乡,还是在中原大地,也就是说在一个相对广阔的区域,它的命名都得到了认同;同时,“布谷”这一名称,也确实是这种鸟的叫声。前几天我回老家,就亲眼看到一只布谷鸟歇在我家屋后的一株杉树巅上“布谷布谷”地叫。这种鸟我是近几年才看到,前些年我还曾把它与一种叫豌豆妈果的鸟混为一谈,以为那鸟就是布谷鸟。原因之一是它们都是只有在每年的谷雨之后才能见到;其二,是我那时根本就没有见到过布谷鸟,也没有听到过它的叫声。只有当我亲耳听到甚至是亲眼看到了它,我才知道布谷鸟不是豌豆妈果鸟。
相对布谷鸟,豌豆妈果鸟的这一命名可能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在我这儿叫它豌豆妈果,在别的地方则可能不是这样的称呼它。这一命名也是根据这鸟的叫声来的,有时,它一边快速地飞,一边脆亮地叫:“豌豆妈果”,声音很好听。有一句农谚:豌豆妈果,爹爹烧火。乡间豌豆妈果鸟叫的时候,也正是种田人农忙的时候,油菜成熟,豌豆成熟,小麦也跟着成熟,而秧苗也开始要插了。所谓栽秧割麦两头忙。这一时刻,即是上了年纪一向闲着的爹爹(老人),也要帮儿子媳妇烧烧火做做饭什么的,好让他们一心下地劳作,抢种抢收,不误农事。这鸟还有个特性,就是夜晚也叫。其他的鸟,在夜晚,除非是受了惊吓或特殊情况下才叫,而豌豆妈果鸟,夜深人静之时,只要细心,准会听到它连续不断的叫声。有好几个初夏之夜,我都听到了它清脆的叫声,响亮、孤独而幽远。
至于苦哇鸟,它多出现在七八月间的水稻田里,那时,水稻拔节、孕穗,薄暮时分,经常可以听到苦哇鸟一阵阵“苦哇,苦哇”的叫声。与苦哇鸟同时出现的在稻田里的,还有一种鸟,我们叫它“凳鸡子”,这一命名,也是模似它的叫声来的。它腿高高的,身子瘦瘦的,羽毛灰褐,整天在水稻田里叫,很少让人看到它的真面目。
对那些偶尔在我面前飞,而我至今都还叫不出他名字的鸟,最典型的莫过于那凤头、花翅膀的鸟哪,我把它叫着花翅膀鸟。前几天,我再一次用诗写到它:
我又想起了那花翅膀的鸟
我至今都还叫不出它的名字
我在诗里几次写到它
但我没有权力给它命名
而让他失去恒久之名
但我还是叫它花翅膀鸟
因为它打开翅膀的时候
那白亮亮的花
就会一闪一闪,飞进我的诗句
它不会因我的诗而存在
它是因它的存在存在
在五月的田野,一不小心
我就会看到它的身影
它的凤头
它们成双成对
或者我一样:孤独、寂寞
这种鸟也可能叫凤雀子,因为它头上的羽毛长成凤凰的形状。给事物命名,肯定应当抓住事物的特征,叫它凤雀子,或称它花翅膀,都是抓住了它的外形特征;而对布谷、豌豆妈果等,则是模拟了它们声音;当然,还有一种命名是能让人乍然间莫名其妙的,因为名与它的对象毫无关联。但我们又不能否定,说先人们的命名毫无理由。这种花翅膀的鸟,它们很少像麻雀那样成群结队,我好几次看到,它要么是孤独一只,要么也就那么一对,绝少看到它们三只甚至四只在一起的。这可能跟它们的生活习性有关。如果把它同十月间黑压压盘旋在田野上空的雪哇子比较,那的确是孤独得可以。
作文经典诗1篇2
我有一首经典诗,
走遍天下无人知。
只有我和笨蛋知,
笨蛋正在看此诗。
作文经典诗3篇3
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的心中满是激动和兴奋。为了这比赛,我每天晚上背得口干舌燥,嗓子都有点儿哑了,所以在这比赛上,不好好展示一下怎么行?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比赛规则:将全班同学分为两大组进行PK。老师来抽签,在报出诗或词或曲的题目后,看谁先站起来,就由那人背出,如背对加10分,如背错,扣10分,保底分100分。
比赛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开始了。老师把签牌打乱了,拿起了其中的一个,小心翼翼地拆开来,朝我们笑了笑,“这是一首诗,题目有四个字。”老师环顾了一下四周,用飞快的语速说出了“题都城南庄”我立马站了起来,看了看全班好多人已经站起来了。“是宇舸和一玮同时站起来的。”哈哈,居然第一首就有我背,一定要是个开门红啊!我在心里默默地背了一次,都会背,太棒了!这时的连宇舸用清晰的口齿流利地背了出来,搏得了另一组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我也不甘弱后,正确地背了出来,我们组同样是兴奋的没话说。目前的比分是110:110,平手。……第三首,老师想了想,说:“这样吧,要在我说出开始之后才能站起来,否则犯规,扣十分!”老师抽出了一个签“如梦令”。由于我太激动了,太紧张了,忘了老师刚才说的话,双腿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我环顾了一下四周,见没人站起,还在心底暗暗高兴。“喔——”对方同学叫了起来,笑嘻嘻地看着我,老师也笑呵呵地看着我,我立马发现了不对劲,一拍脑袋,哎呀,我怎么把这给忘了呀!老师才刚说呢……唉,真是的,我朝同学们苦笑了一下……
时间过得真快,就要最后一签定胜负了,此时的比分是150:150。全班同学心中满是紧张,为自己组最后一搏!这次,老师出乎人的意料,说话没有绕一大圈,而是一看标签就直接说出“浣溪沙开始!”全班同学都没反应过来,全愣在那儿,正当我屁股都已经离开椅子一半,正准备站起来的时候,可歆慢悠悠地站起来了,边站还边看看同学,看看老师,我一想:既然可歆已经站起来了,我也就想也没想屁股又回到椅子上了。
这时全班同学恍然大悟,另一组的同学后悔莫及,我们组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是结果却出乎我们的意料,向来聪明绝顶的可歆居然愣是背不出来,旁边的同学一直给她提示,可是可歆却还是背不出来。“五,四,三……”另一组的同学越喊越高兴,越喊越激动,可我们是越听越急,越看越急,急的直跺脚。直到最后一秒,可歆依然背不出来。结果令我们大失所望:我们输了!
这个比赛只是个游戏,游戏就有输赢,我们会乐观的去看待这个比赛结果,不会为了这比赛结果拼命,况且这比赛还给我们带来这这么多的欢声笑语!
作文经典诗10篇4
我最喜欢的一首古典诗文是唐朝诗人李商隐写的《无题》。这首诗原本是赞颂坚贞不渝的爱情,而现在多用来比喻教师的贡献,他们总是全心全意地为我们服务,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像春蚕吐丝,像蜡烛燃烧,发出光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我想到了自己的老师,他们为了教育好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而操碎了心。老师的爱,叫做师生情。这种情是人世间最严肃的情,也是最温暖的情。
当我犯错误而受到惩罚时教导我的,是老师;当我遇到一道难解的题,而汗流浃背的时候,总是为我细心讲解的,是老师;当我怀着惭愧的心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时,是您意味深长地教我做人的道理,您将我那颗幼小又无知的心灵带到了正确的道理中,带进了我日后要正确面对错误的信念中,也带进从错误走向正确的生活中;当我怀着喜悦的心对待成功时,您善意的提醒给我以谦虚。您将我那颗骄傲、浮躁的心带到了巍巍的“高山”上,带进了上进的“流水”中,也带进了自强不息的世界里。老师您那阳光般的笑容,给我最深情的安慰。从第一天进入校园起,您就将我那颗恐惧的内心世界带进了学校,带进了丰富多彩的校园,也带进了学习的殿堂!
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在空调中避暑,而老师却在蒸笼一般的教室里改着作业,汗水流了下来,滴在了作业本上,老师多么辛苦呀!我们应该热爱学习,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不辜负老师期望。
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应该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为当代小学生的我们更应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能让老师所流的汗更有价值!
作文经典诗2篇5
我们班准备了很久很久的诵读比赛终于来临了,我既紧张又高兴。紧张的是:我们会不会在这么多的同学、家长面前出丑。高兴的是:我们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为大家诵读我们准备已久的诗歌了。
吃完中饭,我们迫不及待地换上了准备好的演出服诗歌朗诵比赛。女孩子们是一条白色的连衣裙,穿在身上就像一群轻盈的少女。男生内穿一件白衬衫,外面有一件小背心,是黄色的,像宝石一样一闪一闪的,还戴了一个黑色的领结。我看他们一个个真是英俊潇洒。
我们在教室里又练了一遍,就去音乐厅了。表演前,我们把五角星都放在自己的位子上。正式开始比赛了,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微笑,精神抖擞地认真诵读了一遍《陋室铭》和《沁园春。长沙》。接着,402班、403班和404班也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他们都有歌舞表演,也非常好看。这一下,心里就更紧张了。比赛结束了,我们心想:我们会不会诵读的不好,是最后一名?
在老师和家长的评分下,我们班结果只得了编排奖。我们垂头丧气地回到了教室,心想:我们准备了这么久,还花了那么多的精力
童老师课也不上地给我们排练,结果只得到了编排奖,等于这些都是白白浪费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和委屈。好失望啊!但童老师却说:“你们在我心里就是第一名!”家长们也说:“只要你们努力了,就行了。今天我们看见你们的表现了,都非常帮!”
我们听了家长和童老师的安慰,心里好过了一些。明年我们要继续努力。认真对待每一次比赛,为我们小兔乐园争光!
作文经典诗8篇6
诗人死了。那个在花之前、月之下饱蘸了笔墨,挥毫题诗的人,已经死了。他死于一场瘟疫,这是一场可怕的、来势汹汹的瘟疫。据说这瘟疫所到之处,无人幸免。——连诗人也不能。
诗人死了,死后的诗人还是不得安宁。因为有人说这瘟疫来的实在蹊跷,于是就请法医来解剖与鉴定。最后竟得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结论:诗人是被谋杀的,凶手是一个叫“互联网”的家伙。“互联网”上泛滥了大量诗人的作品,这些作品被改头换面,冠以新的作者名称到处招摇撞骗。这还不算,“互联网”上还充斥了大量的无知漫骂,这些漫骂被称为是“群众的呼声”。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气势汹汹的逼过来。一直逼的诗人透不过气来,于是诗人就这样被活活的气死了。本来,诗人的死到这里应该可以告以段落了。可是那个“互联网”却偏偏不买帐:“你们不能把诗人的死强加在我的头上,我是无辜的!真正气死诗人的是那些使用互联网进行招摇撞骗和无知漫骂的人!而且,诗人自己也有责任,好端端的,怎么就被一口气给噎死了呢?他一定是有先天的疾病,而且多数就是心脏的毛病”。
诗人死了,他究竟是如何死掉的竟然引起了大侦探“富而磨丝”的好奇,于是这位“富而磨丝”大侦探经过了一番认真而仔细的走访与调查,洒出了大把的金钱,用尽了他软磨硬泡的螺丝钉精神,终于查明了原因。诗人死了,他是自杀的。因为读诗的那个人死了,诗人写的诗再也没人读了,诗人想不开,于是自寻了断了。
诗人死了,那个读诗的人也死了。这一连串的死亡事件招来了另外一个叫“好事者”的名人的关注。于是他找到一个叫“新闻”的朋友一起来挖掘这个死亡事件。因为他们知道,这里面一定可以挖出吸引眼球的头条来。——那可是名利双收的大好机会啊!经过两人的勤奋劳动,终于发现了读诗的那人是个女子。一个多愁的、善感的女子。她和诗人之间情思万缕,却只能相隔天涯。呵,多么伟大的发现啊。“新闻”经过孜孜不倦的挖掘甚至还找到了一首诗来见证他们之间的爱情。
我是皑皑的白雪,
在苍山的绝顶,
横卧了千年。
你是皎洁的明月,
在洱海中投影,
拨动了我心弦。
我夜夜的相望你,
我日日的思念你。
无论是初一的缺,
还是那十五的圆。
“好事者”被诗人的爱情感动了,他决定放弃这个成名的大好机会。为此,他特意去劝说他的“新闻”朋友:“诗人和她都已经离开这个喧哗的世界了,就让他们在天堂里面安静一些吧。”
“新闻”却执意不肯:“我是有职业精神的,我将本着客观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公布他们的爱情。”
于是更多的人都知道了,诗人死了,因为一个红颜而死。读诗的红颜也死了,因为一份执着的相思而死。许多人为他们惋惜,也有许多人暗自高兴:诗人死了,那个高高在上、万人景仰的神坛终于空了;我们是不是也有机会上去坐一坐,感觉一下神的体验呢?
诗人死了,就如同他曾经绚烂的爱情那般,划破了长河的寂寞,但最终还是,死了。
诗人死了,其实他还没死,他只是睡着了,安静的像一朵莲花般。读诗的红颜死了,其实她也没有死,她只是远在天涯,耐心的等待着那朵莲花的绽放。
作文经典诗5篇7
十一月的阳光照射着我们的面孔,滋润着我们的心灵。20xx年xx月xx日,濮家小学第二届“七彩虹”语文节《经典诗文,伴我成长》的诗词朗诵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两位主持人——陈昕宇和李天一的精彩主持,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了诗词盛行的古代。在悠扬的音乐中,濮家校区一年级的同学登场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稚嫩的童声使我们重新品读了这首我们5岁时就耳熟能详的诗,他们充满童趣的表演逗得我们脸上都挂着微笑。
万家校区的同学也毫不逊色,同样声情并茂的朗诵起来,配上精美的图片和音乐……它们两个团队的表演都赢得了我们的阵阵掌声!接下来几个队伍的表现也十分精彩,《月下雪峰》、《水调歌头》,《村居》……一首首朗朗上口的的诗词让我们翱翔在诗词的天空,奔跑在诗词的草原!
终于轮到我们队——濮家校区五年级了!齐颂的同学身穿蓝色的衣服,看上去十分的阳光!我们的主题是——“明月照酒”,主要讲述李白的故事。我和另外两位主持的女同学,还有齐颂的同学,快步走到台上,表演开始了!“中国——一个诗的国度……”大家为了能在这次评比中胜出,都朗诵的格外响亮,声情并茂!“与尔同消万古愁!”当《将进酒》的最后一句被吟诵出来后,观众席上响起了一片掌声!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心却依旧留在了诗词古代——诗词的魔力真是让人沉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