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根本途径篇1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教学有效性途径
初中时期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身体成长发育都非常重要的一个年龄段,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使其可以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1体育教学有效性概述
判断一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其教学有效性可以作为一个重要标志,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是衡量教学目标的完成质量的指标之一。简单的说,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学生对于课业的完成程度,也即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这里的学习目标包括了运动的技术、身体是否健康以及心理是否健康和运动参与性等。因此,也可以说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必须要把握好教学的目标,并且与时俱进,推进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2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2.1革新教育理念。已经出台的新课标显示,将初中的体育教学作为了一门促进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的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方式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学生的身体健康作为主要的目的,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并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进行差异性的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体育教学中受益。新课标里的教学思想注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倾向,使得学生可以自觉的进行学习和锻炼。因此,教师就需要革新传统的教学思维,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既注重学生的情感所需,又使他们学到了知识,并且激发他们对于学习探索的兴趣。
2.2培养兴趣。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是使得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学生能否产生兴趣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的选择,不论是教学的理论内容或者组织的活动,都要尽量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尽量以生动活泼,能够吸引学生的方式进行。举例来说,在活动中加入一些游戏或者比赛的形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或者是以暗示性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手段也是较为常用的,在田径教学中,因为这项活动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也没有什么器械,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还很严格,因此训练起来比较枯燥,不太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讲授田径课程时就可以语言暗示的方式,配以恰当的内容,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田径课程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规律,并且以一些名人轶事或者典故等来调动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力。
2.3改善教学方式。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提倡使用差异性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并且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活动组织形式的差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的安排,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掌握,寻求教学的突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此处分析两种教学方法,一种是探究式教学法,这种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前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仔细的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鼓励他们对体育现象和技术进行自我的研究,探索其中的秘密,也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还有一种是分层教学法。因为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所以在教学前要根据学生的这些差异进行学习目标和相关评价方法的确定,并且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标确定教学方式。努力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以及体育运动中的成功感。
创新的根本途径篇2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5-0190-01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在科技创新,关键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下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有关拔尖创新人才的比例问题和培养途径进行分析。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比例问题
通俗地来讲,人才就是在社会生产起重要作用的人,而在特定领域中起到拔尖创新作用的人才更要按所需比例来设定。
创新,即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或社会要素创造新的矛盾共同体的人类行为,或者如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说,创新就是实现新组合,是对旧有的一切所进行的替代和覆盖。在笔者看来,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两层含义,首先,作为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各项才能中最为突出的一项即为“拔尖”;其次,在人才聚集的群体中,同等能力比较突出的个人,即为人才群体中的“拔尖者”。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合理比例的设定,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应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水平而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一个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所应具有的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应该具有的合理配比。在处理人才所需的合理比例时,要充分考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时代特征。
2.从国家和地区具体的生产结构出发
不同国家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不同,比较鲜明的例子:经济发达的美国最为需要的是具有高精尖科学技术的人才与之发展相适宜,而经济欠发达的非洲国家可能对关乎人民基本生存的衣、食、住、行行业的相关人才更为需要。就我国而言,总体看来我国所需的是高级技术人才,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所需要的人才又不同,农业发展需要的是农业技术人才,工业发展需要的是高级技工,而作为服务业,管理型人才则是最欠缺的。因此,对于拔尖创新人才比例的设定也要从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结构构成出发、从具体行业入手。
3.拔尖创新人才的合理比例设定应统筹全局、合理规划
市场作为一只“隐形”的手,对经济总体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样,对人才比例的设定也具有自发的作用。笔者认为,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合理配比不能单靠市场或单靠政府,要统筹全局,在充分遵循客观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政府可以根据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宏观调控。政府要做出决策,对于急需和人才要拓宽政策、最优先培养,对于可缓、对经济发展促进效果不明显的人才可以滞后培养。
二经济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怎样利用既有效又经济的人才培养途径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是关乎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问题。经济合理的人才培养包括两个方面:(1)优质的人才培养质量;(2)经济的人才培养费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也关系到其培养的效果。从人才培养客体来看,人才培养可分为:学校培养和社会培养两种类型。学校培养是指通过学校进行的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包括:全日制培养、在职培养、成人教育培养等多种类型,是有关人才培养的主要类型。社会培养则是在学校之外的教育机构中进行的人才培养活动,是较学校培养较为次要的培养途径。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同普遍的人才培养途径类似,其学校培养是占主体地位的培养途径。与社会培养相比,学校培养之所以能成为主要的培养途径具有以下几点原因:(1)学校培养资金雄厚。学校一般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经营,每年国家和地区都会给学校进行拨款,培养的经费主要由国家和地区负担。社会培养多为个人或合伙经营,培养资金都来自接受培养的个人缴纳费用。(2)学校培养站位高,从国家利益出发。学校培养依据国情,从国家和地区所需人才情况出发,对人才培养有明确和关乎宏观大局的思考。而社会培养则大多以实现个人的某项发展制定培养计划。(3)学校培养人才的种类多、数量大、人才质量高。学校培养的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此为出发点,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地尽一切可能培养国家所需的各种人才。又缘于学校培养的系统性、规模化,学校培养出的人才质量更为可观。社会培养因为其目的性较为明确,其本质也是为了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因此,与学校培养相比,其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模、质量都稍逊一筹。但不可否认,与学校培养相比,社会培养具有周期短、目的性强,更接近实际培养目的优势。
基于以上特点的比较,笔者认为,学校培养更适合那些从事科学研究、高级管理和应用技术的人才,而社会培养比较适合那些为了满足基本学习需求和生产需求的人员。不能笼统地认为哪种培养途径更优质,两者各有所长,应该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在把握各自的培养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合理统筹和选用两种培养方式,以学校培养为主,社会培养为辅,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效率,节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费。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需要拔尖创新人才,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又能为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动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经济的支撑,同时,拔尖创新人才又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济效率高,就会加快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创新的根本途径篇3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新理论,构建新体系,拓展新内容,探索新方法,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时代背景
要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研究当前影响人们思想状况的客观环境及其基本特点;研究当前的国际国内背景的变化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1后现代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奇特文化背景。在对社会所进行的现代化改造中,我们正遭遇着奇特的文化交融与冲突。一方面,我们要完成由近代思维向现代思维方式的转换,提倡主体性,呼唤科学精神,以建立一个理性的社会;另一方面,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理性的反思和批判又使我们目睹了现性的危机。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这种奇特的文化交融与冲突表现在学校道德教育领域,一方面,我们要从近代走向现代,必须大力提倡理性精神和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对理性的过分强调又使人们走向了它的反面,它从根本上否定了道德教育中的情感号召,从而使道德教育失去了生动的特性进而演化为“僵死的思维游戏”。
1.2世界性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多元价值共存。随着全球各国家、地区与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传统的地域界限已逐渐被打破,各国家、民族与地域之间的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发生相互影响、碰撞和冲突。在我国,我们曾经历了由传统社会的“惟我独尊”到近代以来的以借鉴西方文化而图自强的“西方化”两种极端的道路。实践证明,固执于任何一端,都很难获得真正的成功。由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多元价值共存的局面也是必然的。
1.3以人为本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当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人的潜能和主体性的发挥。每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基础性的知识和一般能力,更需要有对环境变化的判断能力;在多种可能性面前的选择能力;把握时机,敢于迎接挑战的勇气和决策能力;积极适应环境变化,主动改造环境和不断超越自我局限性的意识发展与决策能力。可见,倡导人的主体精神是当今中国时代精神的最本质的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因此,通过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教育不断提升人的主体地位,已成为新世纪时展的主旋律。
1.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导向。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1]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原则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要的是首先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正如列宁所说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其次,是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切实掌握教育对象思想发展变化的脉搏,真正抓住根本,做到有的放矢。再次,还要注意解决受教育者的实际问题,如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人际关系、家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等。如果离开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关心和了解,不注意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和实际问题,许多思想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2.2教育者示范引导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施于人的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边作用的过程,其核心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教育者是“教”的主体和“学”的主导,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因此,教育者的示范引导极为重要,“人不率,则不众;身不先,则不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靠真理的力量,又靠人格的力量。邓小平对人格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威力感叹颇深,“那时,你打仗不勇敢,怕死,你不同战士心连心,不联系实际,不联系群众,做政治工作就没有人听。政治干部不能是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2]如果你言行不一,无论你说得再好听,也不会有多大的威力和效果。
2.3教育对象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发展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已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坚持教育对象主体性原则,进行主体性教育,就是教育者要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3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单调、雷同,这是制约创新的重要瓶颈,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任务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教育广大师生员工,切实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3.1努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
思想敏锐、接受新事物快的大学生是我国互联网主要的利用群,这些年轻的“网民”、“网虫”在思想、学习、生活交往各方面受其影响也日益显著,这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第一,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对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产生诸多不良影响;第二,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弱化了青年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意识;第三,网络交流自由性和平等性导致的网上各种思潮使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受到比以前更大的冲击。虽然,网络既不姓“资”,也不姓“社”,但客观现实是,与网络发展相伴随的是西方文化的侵略和渗透。因此,我们的网络应如何阐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并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和理论方式滋养青年人的主观世界,这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基于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网络平台的认识,我们必须调整工作思路,制定和实施适合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第一,主动出击,建立主流网站和网页,特别是要有目的地组织、帮助一些德育工作者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网页,提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与热心网友的沟通、对话、辨论、答疑、咨询活动。第二,合理利用技术手段,引导学生登录主流网站和网页,即通过对现有的、学生乐于登录的网站和网页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通过一定的程序设置,引导学生登录我们的主流网站和网页。第三,发挥人才优势,建立一支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快速的反应能力、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的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第四,开辟交流空间,让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进入“聊天室”、“BBS”或者公开他们的QQ号,让他们参与学生们的聊天,洞察学生思想脉络,因势利导。
3.2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复杂多样,大学生的压力特别是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多,这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思想政治教育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是新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当前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看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看作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看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精神,在理论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上有所突破,在建立工作制度、拓展工作途径和方法上有所进展,在研制运用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评估工具上有所推进,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向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3.3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公寓的有效途径和机制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一天中所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因此,学生公寓的氛围对他们的成长,对人格的形成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事实上,从目前学生管理的情况看,不少学生的违纪现象出现在学生公寓,或者是从学生公寓引发的。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公寓已是当务之急。
解决这些课题,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做好领导、管理机制、规章制度和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学校的统一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齐抓共管,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学生公寓的有力保障;健全的工作体制、创新的制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学生公寓的主要手段。
3.4适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公社团的新渠道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学生社团正以其组织的自发性、活动的自主性和符合青年学生重个性张扬、求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社团中学生思想沟通多、真实想法多、情绪波动多,这也对我们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我们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的新途径、新方法,为此,学校党委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工作的领导,把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规划,学校团委要切实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工作的管理责任,坚持“积极引导理论学习型社团、大力扶持科技服务型社团、监督保证兴趣爱好型社团”和“在繁荣中引导、在发展中提高”的工作原则,引导和不断满足青年学生的不同需求。
总之,适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的渠道,充分发挥社团在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中的独特作用,不断激发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动力,使社团成为学生坚定政治信念、提高道德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各种技能、培养综合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崭新天地,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新型的“四有”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创新的根本途径篇4
关键词:教育;高中;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2-0035-01
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有教育途径、社会途径、自我途径等。其中教育途径是覆盖面广、效率高的一种途径,也是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有创新意志品质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全过程。本文基于此主要论述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创新能力培养是时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探索、重统一轻多样、重继承轻创造的教育现象在我国广泛存在。基础扎实创见贫乏,高分低能屡见不鲜。在知识经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与科技水平的发展,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性人才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保证。因此,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以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己在全国范围实施。探索教育规律、革新教育模式己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因此,通过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重视学生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需求
创新教育从学习方式上反省传统教学过程,过去我们过多的应用了接受式学习,导致探究式学习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学生很少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没有或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切入口及基点。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一种改革与补充,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基础,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形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广泛的迁移到一切生活和学习领域之中去,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裂隙。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同时初步培植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品质和实践能力。
(三)创新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可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一个解放人性和挖掘人的潜能的过程。它可以为学生最大限度的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心灵思考周围的世界,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潜能得到挖掘,个性得以健全发展。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关键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创造从根本上来说是主体性的创造。没有人内在潜能的开发,没有外在文化知识的内化,人的创造是不可能的。在我们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教育的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把学生当成能动的人。事实上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有自尊心、自信心和主动意识的人,而且随着学龄的增加,这种自尊、自信和主体精神会更强。只要我们的认识正确得当,学生的潜能是会发挥出来的。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实验教学是该学科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实验课的成败不仅直接关系到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它关系着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创新思维的激发和探索精神的训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许多教师己形成了以验证实验现象和培养实验技能为目的的实验教学模式。在确定实验目标、选择实验教学方法和评价实验效果时,都以学生是否通过实验“掌握、理解”某一知识,学会或基本学会某一技能为核心。例如,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以往只注重是否掌握了该实验的提取和鉴定的技能,而忽视实验态度和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在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重讲授实验,轻实验过程的研究。
(二)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的根本途径篇5
【原刊期号】200301
【原刊页号】3~7
【分类号】B1
【分类名】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307
【标题】“三个代表”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历史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三个代表”
【作者】邓永昌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贵阳市委讲师团
【正文】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始终履行好执政兴国的神圣职责?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必然的历史性选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一、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马克思所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存在于一切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毛泽东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科学地概括为社会基本矛盾。执政党能否解决长期执政面临的社会基本矛盾,事关执政的前途和命运。因为执政的任务,归根到底,就是要努力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从而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进步,保持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唯其如此,执政党的地位才能巩固,执政才能长久。
需要指出的是,执政党所要解决的社会基本矛盾,主要不是马克思所指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的桎梏引发的那种剧烈冲突状态的矛盾。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的一面为主,相矛盾一面为次,是总体上的相适应与局部的不相适应的矛盾。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一面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相适应的一面下降为矛盾的次要方面,呈现出总体上不相适应与局部相适应的矛盾状态的矛盾。
可见,在生产关系没有完全成为生产力的桎梏,尚未导致社会基本矛盾达到最激烈的冲突状态之前,在执政的很长时期里,执政党所要解决的主要是这样两类较为缓和的社会基本矛盾。这两类状态的社会基本矛盾虽然相对缓和,它们却同样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如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生产关系就会最终演变成生产力的桎梏,从而引发社会革命,导致政权瓦解。所以对执政党来说,在执政的大多数时期,所要解决的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这两种状态的基本矛盾。在执政的实践中,执政党如何千方百计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如何尽一切力量不断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步,始终保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执政的永恒主题,也是执政党的永恒使命,又是一切执政党面对的共同难题。
二、共产党执政长期探索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
解决冲突最激烈的社会基本矛盾,马克思已经指出了解决的途径,即通过社会革命变革生产关系,为生产力开辟前进道路。显然,执政的共产党是不能通过社会革命的途径去解决较为缓和的两种状态的社会基本矛盾的。一是因为它们的矛盾没有达到需要用暴力革命的手段去解决的程度。所以,即便是发动“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准革命去解决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必定是一个错误。二是因为执政党倘若通过社会革命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等于自己起来搞垮自己的执政地位,推翻自己的政权。因此一般来说,只有与执政党尖锐对立的阶级和政党,才会采取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现存的政权,去达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目的。
那么,执政党应该通过什么途径,去解决长期执政面对的这样两种状态的社会基本矛盾呢?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难题。因为在不同形态的社会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内容、表现形式、冲突程度和范围各不相同。执政党对基本矛盾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基本矛盾的实践能力也各不相同。执政党如何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使它们始终处于相适应状态,这是中外执政党都大伤脑筋的难题。
共产党执政后,为了找到在执政条件下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在20世纪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不久,列宁便着手研究苏联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首开了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探索。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斯大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民族问题和文化问题的研究,实际上是这一探索的继续。到50年代和60年代,苏联和南斯拉夫进行了一些政治经济的改革,70年代匈牙利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一个改革的浪潮,以及80年代后期苏联再次进行改革,其实质都可以说是这些国家执政的共产党为解决本国社会基本矛盾进行的一些探索。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的这些探索因为走入歧途而惨遭失败。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同样为在执政条件下如何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而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探索。在建国初期,毛泽东率先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开始了这一探索的历程。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以发展生产力为主要任务的路线,是这一探索取得的初步成果。8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领导全党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把我们党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探索推向一个高峰。进入新世纪,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把我们党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探索推到一个新的更高阶段。
“三个代表”理论的产生,为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找到了一条根本途径,这就是党必须始终成为“三个代表”,坚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执政,通过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途径去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这样,党就能够不断解决中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断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进步,保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永保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政权长治久安。
三、“三个代表”揭示了人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规律
为什么按照“三个代表”执政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因为“三个代表”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与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是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遵循的实践规律。纷纭复杂的社会基本矛盾有其自身运动的规律。人解决基本矛盾的实践活动看似杂乱无章,无一定法,其实也有其必须遵循的基本实践规律,只是过去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对人的认识的制约,人们未能发现它的存在。“三个代表”理论的创立,将这一规律揭示出来,为人们找到了一条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对马克思揭示人类社会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人尽皆知。但是对社会基本矛盾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什么本质联系,人们却缺乏深入的探究。其实,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是天然的存在物。它们都是人的社会实践创造的产物。是人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创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创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是人的这些活动不断导致它们产生矛盾;又是人的这些活动不断解决它们的矛盾。所以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是制造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源,又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归途;既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决定性力量,又是阻碍解决基本矛盾的障碍性力量。总之,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载体,社会基本矛盾对立统一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过程中扮演着主要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人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的存在和发展。一旦人类停止了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基本矛盾也就停止了矛盾运动。
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发展,乃至解决统一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以,世界上不存在离开人的实践活动的社会基本矛盾。因此,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既要到基本矛盾的实际当中去寻找,又要到人解决基本矛盾的正确实践中去寻找。
从人的正确实践中去寻找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规律,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忽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制约。恰恰相反,尽管人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制造者和解决者,但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一经被人创造出来之后,它们的矛盾运动规律会反过来对人的实践产生制约作用。人只有从它们的矛盾运动规律中,找出解决它们的矛盾的实践规律,才能找到一条解决它们的矛盾的根本途径。
“三个代表”理论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刻认知,在于它揭示了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活动与基本矛盾之间存在的本质联系。即: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三大动因。因而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最根本的实践活动。在人类创造历史进程中,这三大实践活动尽管长期进行着,但只有当它们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它们才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的实践活动,才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历史进步。否则,人们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就会遭到失败。这是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规律。
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根本途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什么会产生矛盾?一般的看法,认为是由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造成的。这种认识虽然正确,但今天看来还需要深化。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多方面的。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范围看,有对科技的要求、对资本的要求、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对体制的要求、对教育文化的要求等等。从不同层次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看,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一般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落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只要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这些发展要求,就可能产生诸多矛盾。问题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众多要求中,什么要求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占主要地位?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众多矛盾中,什么矛盾是它们的主要矛盾?不认识清楚这个问题,只是一般地认为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导致它们产生矛盾,只是一般地根据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规律去解决它们的矛盾,并不一定能够凑效。我们只有抓住生产力发展众多要求中的主要要求,抓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才能有效地解决它们的矛盾。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命题启示我们,在生产力发展的众多要求中,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居主要地位的要求。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诸多矛盾中,生产关系不适应先进生产发展要求的矛盾,是主要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其他矛盾,都是由于这个主要矛盾的存在而产生的。
人们知道生产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生产力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层次的生产力都处于相同的活跃状态。在不同层次的生产力中,只有先进生产力最具活力,最具发展优势,总是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适应的平衡,总是最先被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从而引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其他矛盾。这是由整个社会历史的演变所证实了的真理。所以,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最重要的是通过不断满足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途径去解决。由此可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执政党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根本途径。
五、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根本途径
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上层建筑特别是意识形态文化的上层建筑却在不断发生变化。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变化,对经济基础起着三种不同的作用。一种是与经济基础同一性质的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将其所包容的先进成分充分发挥出来,能够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今天人们看到比较完善和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就是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几百年不断发展的促进下巩固和成熟起来的。所以,为了不断巩固和维护经济基础,执政的资产阶级要坚持独尊资本主义文化。另一种作用,是与经济基础不同性质的先进的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会唤起人们变革现存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如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与封建经济基础性质不同的新文化,中国“五四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与封建经济基础性质不同的新文化都起到了这种巨大作用。因此,历史上执政的反动阶级,为了维护落后的经济基础,总要压制和扼杀先进的新文化的发展。再一种作用,是当意识形态的文化与经济基础的性质不同,又落后于经济基础时,它会对经济基础起腐蚀破坏作用。所以,一切执政的阶级都要扼制落后文化,防止它对经济基础的破坏。
意识形态文化对经济基础的这三种不同作用,导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产生两大矛盾:一是先进文化与落后的经济基础的矛盾。如资本主义文化与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矛盾,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矛盾。二是落后文化与先进的经济基础的矛盾。如封建文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矛盾,资本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矛盾。
在建立政权时期不太长久的社会主义国家,从一般情况看,落后文化与先进经济基础的矛盾,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主要矛盾。这时说的落后文化,指两类文化。一类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文化。另一类是指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文化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矛盾,表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要巩固和完善,而这两类落后文化却对它起侵害和瓦解作用的矛盾。低水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矛盾,则表现为这种水平的文化不能充分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的需要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主要面临的是落后文化与先进经济基础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主要矛盾。六、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凝聚人民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通过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途径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需要有实践的主体来承担这一历史性的艰巨任务。显然,这一任务必须由执政党率领广大人民共同来承担。因为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实际上是亿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所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通过他们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创造历史的。无论是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还是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都是如此。我们很难想象,近代以来的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俄国十月革命,以及中国革命等一系列创造历史的伟大事件,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英勇奋斗能够取得成功。我们也无法想象,改革开放20多年,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中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能够创造出这一段振兴中华的辉煌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人民群众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主体。社会基本矛盾既是通过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来体现的,又是通过人民的社会实践去解决的。
因此,执政党能不能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并带领他们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这是问题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指出,工人阶级政党要能够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忠实地代表人民的利益。然而,怎样代表人民的利益,却是一个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是发展变化的。革命战争年代的人民利益要求,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的利益要求不一样。改革开放前广大人民利益要求,与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人民的利益要求又不一样。那么,作为执政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如何才能忠实地代表好人民的利益,将十几亿中国人民凝聚起来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命题,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创新的根本途径篇6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英语新途径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英语老师完成英语教学任务的工作量多少。在新形势下,小学英语需要对学生的教育进行多方面的提升,这样对于学生多方面发展是有利的,英语教育的开展会更扎实有效。
一、仔细研读教材内容,把握课程要求
如果想开展新的教研途径,对于所要教授的内容进行仔细的研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掌握所要讲授课程的精髓之后,才能在教学途径上进行一定的探索与创新,这对于新的教研途径的开展是有效的。
二、利用多种教学办法开展新的教学途径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方法在不断革新,新的教学方法对于开展新形势下小学英语教研的新途径很有帮助。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利用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途径。下面笔者以课堂实践经验为例,简要说明这一途径。
1.以教材的根本为本
我们施行任何教研新途径的根据与最后的归宿都应该是教材。探索任何的教学途径,根本出发点都是从教材出发,因此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应该仔细研读教材内容,把课堂上所要讲授的内容吃透,这样才能说是真正把握了教学的本质,才能真正使课堂高效。
2.提高实际对话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于知识的实际应用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课堂上多和学生交流,改变学生总是在课堂上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情况。这对于开展新的教学途径是很有帮助的。
例如,笔者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就会注意让学生和笔者一起互动,在每节课的课堂设计上都加上口语设计的成分,这是一种有效的授课方式。笔者在讲授小学一年级英语“Mybody”的时候,就让学生首先对课堂内容进行一定的预习,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让他们结合自己及同学的身体,开展“你指我说”等英语对话口语活动,课堂口语对话意味着改变向学生简单地传授知识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这样传授知识,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更发达,在以往单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为突出小学英语的现代化教学,可以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的途径。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施行的新的教学模式有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法对于现代工具的利用率是相当充分的,而这正得益于当前智能手机、平板等的普及,教师通过视频录制软件可以将要学的内容事先录制好,然后以家庭作业的方式发给学生让其预先学习,视频的长短控制在10分钟左右,这样就可以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加以提炼讲解,而且这些资料可以保存下来,随时观看。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适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有效提高授课效率。
4.给学生及时合理评价
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要给予正确合理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天性,给予他们更多的认可与鼓励,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课堂授课过程中,我们要给予学生具有激励性质的客观的评价。这样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采用肯定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感到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很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Let’sPaint”这一课程的时候,让学生就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自己的一些创作,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水平的不同,创作出来的东西也就不同,这个时候,笔者就针对那些可能不太好的学生的作品,对其进行一定的鼓励,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这种新的教学途径的开展对于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利的。
三、结语
我们在研究开展新的教学途径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其在课程上的主体性色彩,在对其进行指导的时候结合教材的主旨,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合理的评价。这样我们所开发的新的教学途径就是适合学生的,而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