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事美文:寂静的校园—期待的心1
1、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夕阳跳过山头,余晖笼罩群山,整个山村都沐浴在夕阳下。静默中有几声狗叫,零零星星,暮归的鸟儿在枝头呢喃,村口的李大爷又在期盼儿子的归来。儿子是本村小学教师,离开学校去南方创业五年有余,年年说回乡任教,年年都没有回来,老人是多么希望他回来啊!这个心事,村学老师兼校长王桂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3、张淑兰,天水市秦州区牡丹镇中学老师,文学爱好者。
4、记事美文:寂静的校园—期待的心
5、从小张家出来,校长的心一直沉甸甸的,小张两口子的话萦绕在心头,他们说的确实是事实,要留下这些青壮年,农村必须要有让他们施展手脚的天地,要改变农村现有的种植模式,调整土地种植结构,将土地有效利用,发挥土地用之不竭的价值。政府这几年在这方面也想了很多方法,比如,大力投资让村民承包荒山搞种植业,尤其是药材,搞养殖业﹙养羊,牛,猪﹚,可成效不显著,除了能套国家补贴以外,经营的结果不尽人意,不能吸引更多的人留下来,乡村的人们依然纷纷外出。
6、王校长决定去小张家。他家有两个孩子都留在爷爷奶奶身边,可听说小张两口子今年准备要带去新疆上学,现在学校环境改变了,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校长决定去碰碰运气。
7、王校长嘘寒问暖后,就进入正题,他试探性地问:小张啊,你闺女今年三年级了,学习很不错,是我们学校的标兵,儿子也快上学了吧!;嗯,校长,您这一说,我也觉得我女儿是块读书的料,可我们一走啊,怕留在这里耽搁了,;话没说完,校长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小张意识到话说重了,于是解释说:是这样的,按理说,现在学校环境好,食宿方便,留在这里我们不担忧,可是爷爷奶奶年龄大了,难免管教不严,我们不是怕学坏吗!;。小张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可你们能考虑留下一个家长陪读吗?;校长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小张却说:不行啊,我们两口子去新疆做餐饮,缺一人忙不过来。;校长点点头,继续试问:钱这东西可多可少,孩子教育是大事。;小张媳妇在厨房大声说:可没钱,怎么过呀,你们是吃皇粮的,月月有供应,那知道没钱的滋味呢!;难道你们就不能在这里挣钱吗?;这里,穷乡僻壤,种庄稼买不出去,变不成钱用啊,你说说我们留下来能干什么呢?;小张媳妇伶牙利嘴,说的确也是事实。校长一时语塞,老人见状缓和说:我们也希望他们留下来,孩子在这里上学,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多好!;小张听老人这么说,也退了一步:王校长,这样吧,我们要能找到合适的出路,就不外出了,让孩子在这里上学,老人也好有个照应。;校长点点头,忙说:嗯嗯,这样最好,这样最好!;
8、王校长和老人的儿子李军是同一年分配到斜湾小学的,来的时候都是二十几岁小青年,如今快奔四十了,他们辛辛苦苦在学校任教很多年,眼看着学生们一个个转走,老师们一个个离开。王校长心急如焚,可是谁又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9、晚上,校长桂芬怎么也睡不着,想自己近二十年留在此地,知道以前虽是土坯房,土墩做的桌椅,但师生多,校园里尽是欢声笑语,师生士气高,教书得劲。现在学校条件好了,可农村留不住人,农民没有经济收入,纷纷外出,大人小孩全家走。而今全村也见不到几个人,谈什么教育。哎!迷迷糊糊,她被这些问题纠结着,时醒时睡,直到一声鸡鸣结束夜的寂静,一缕曙光透过窗户直窜室内,校长突然觉得:学校这种状况不会永远这样,国家开放了二胎政策,就有很多的新生儿,城市的建设趋于饱和,新农村的建设改变了乡村环境,缩小了城乡差距,相信不久的将来,山村里依然会生机勃勃,村头李大爷的儿子也一定会回来,还会有很多很多的年轻教师,嗯,一定会是这个样子的。她要快点起床,把这个消息告诉李大爷,她要和李大爷一起等待阳光爬上山头的那一天。
10、作者简介:
11、漫长的暑假就在王校长焦虑与期待中结束了,开学的第一天,王校长着一身蓝西装,挺精神,她一心要改变学校目前的状态,就迎着朝阳,集合了全校师生,面前二三十名学生,四五位老师。她特意看了看三年级小张的女儿,没有来,心一下沉得很深很深。她刻意地拉了拉衣襟,开学讲话就在简而又简中结束了。
12、一进小张家,就看见俩孩子围着老人在院子中捉迷藏,老人悠闲地看着孩子,眼里满满地全是爱。小孩银铃般的笑声,充满在这个农家小院。厨房里年轻的妈妈正在做午饭,香味飘过厨窗散落在各个角落,也钻进了正在收拾水管的小张的鼻孔,他夸张地吮吸鼻子,高声说:媳妇,好香的饭!;媳妇应道:香了你就多吃点。;话音未落,就看见王校长进门了,小张羞红了脸,忙招呼校长坐。
13、小王继李军后又离开了,这所本来也不到百人的学校,现在连一半人都不到。五个年级,每个班上就几个学生,要开齐小学所有的学科,需要十几个老师,可现在留下来的老师只有四五人。学校留不住师生,不是环境没有改变,而是改变了又能怎样。这几年国家提倡教育要均衡发展,要缩小城乡差距,对农村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硬件设施:学校旧貌换新颜,楼房代替土坯房,学生宿舍,食堂一应俱全,学生食宿方便,国家对农村学生免费供应营养早餐﹙鸡蛋,牛奶,面包﹚营养搭配合理,满足青少年儿童的生长需要。连厕所都是沼气的,干净,卫生。可是,洁白,宽敞,明亮的大教室里只有几个孩子,能留下来坚守的老师,看着这寥寥无几的学生,教好书的热情和信心也大打折扣。
14、想到这,校长无奈地瑶瑶头,她希望其他老师能给她带来好消息,也期待下学年,学生们不要再流失,那怕是一个。
15、校长决定动员老师们进村进户劝返学生,老师们不辞劳苦,各自行动。
16、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面对泥泞的土路,面对有些麻木的村民,她再也不会对流着鼻涕,冻红双脸的孩子有热情了。不是她没了同情心,而是自己也似乎麻木了。衣着随意,行动邋遢,有时也跟着孩子骂几句脏话。如此,一个二十几岁的姑娘像是老大妈。男朋友来了又走,劝小王离开,可小王似乎已经融入到这片土地,欲走不能,男朋友在她的犹豫徘徊中离开了。这下可好,近三十的人了,还不成家,急坏了父母,下了最后通牒,再不回城就不认女儿。小王不是不着急,是看着学校的学生一天天流失,辍学,她束手无策,除了劝返,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犹如挽留她的男朋友一样,希望在心头略过,失望就瞬间而至。农村教育有了弊端,农民纷纷外出务工,子女有的随父母离开,能留在爷爷奶奶身边的少之又少。这些孩子缺乏关爱,任性,孤僻,野蛮,要教育好他们,仅凭她的热情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不了,自己已近三十,想想也该成家。所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她敲开了校长王桂芬的门,表明来意后,校长惊得张大嘴巴,但终于没有说出能挽留小王的理由。
17、这不,前几天调来不到三年的小王老师也执意要走,校长不得不送她离开。她来的时候是下了很大决心,准备为农村教育做贡献的。还记得第一次校长接她的情景,也是斜阳洒满山坡的时候,从山的那边一蹦一跳走来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姑娘,长长的头发随山风飘扬,额头上微微浸出汗珠,笑容在她漂亮的脸上洋溢,黄土脏了她白色的长裙,但她信心满满。虽然校长一路都在歉意地诉说这里的实际情况:村民素质低,交通闭塞,信息不通畅,生活艰辛。但初来咋到的'小王老师却不以为然,她看到一株小草,一颗小花都面带微笑,对山村充满了好奇,她表示再大的困难都要扛起来,要为山村的孩子挥洒她的青春。
18、【本文作者:张淑兰。(公众号:拾穗corn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