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1

丹心不改,寸许犹深,琴瑟一起,笙箫不默。为你,我只愿千千万万遍

——题记

今天,我们看了《来自地球上的星星》,剧中的小男孩有阅读听说障碍,尽管他十分努力但还是听不懂老师的指令。重读了两年三年级的他还是一点儿进步都没有,父母老师只会责怪他不够用心在考虑过后送他去了寄宿学校。可他万没想到,那是他改变的时候。伊夏被新来的美术老师,开始培养他拼写和表达能力,最终他取得了成功。这使我想起了初四的班主任。

犹记当年丝丝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四时流转,白驹过隙。转眼我已毕业,这年的`六月天,“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而那个“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她,温暖了我整个年华。

琴瑟一起,笙箫不默。

初见她,是在初一入学。那时的我们稚嫩的脸上洋溢着对新环境的欣喜与憧憬。在家里,对于没吃过苦的我们来说,军训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这不,军训刚开始站军姿就有几个女生低血糖晕倒,“慧妈”见我们“军心不稳”,没有选择和其他班主任一样躲在太阳照不到的树荫下,而是挽了挽头发同我们一起军训起来。原本以为看起来有些弱小的她不会陪我们太久,可今后的一周里军训场上总能看见她同我们一起沐浴阳光的身影。她说:“我也想感受一下青春的滋味。每天同我们一起跑早操、站军姿跑步,即使挥汗如雨但她却同我们一样开心。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2

近期看了一部较老的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相信很多老师应该已经看过了,但还是要把他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这部电影很值得我们新老师深思与学习。

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一个八岁的小男孩伊夏,他的世界里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可他父母对家庭作业、分数和次序更感兴趣,并且他与他哥哥两个极端,一个学习优异,一个却是捣乱者,而伊夏在学校,总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他在学校总是在捣乱,甚至逃学,并让哥哥写假请假条,当他惹出的麻烦已经超出父母能承受的范围后,他被送到了一家寄宿学校接受“教育指导”。在新学校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愈演愈烈,伊夏必须应对额外的与家庭分离的创伤。一天,学校来了一个新的美术老师尼克,他之前是在残疾学校教授,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群体,他用他的'乐观与独特的风格正在改变他的孩子们。很快他便发现了伊夏这个不说话的特殊男孩,他深深被感触到了,因为伊夏是他小时候的影子,他很想去改变他。然后他开始找寻原因,他发现伊夏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拼写和阅读,他是一位学习障碍的儿童,尼克对伊夏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辅导,从而最终帮助伊夏找回了自己,还有快乐。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3

今天寒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老师推荐的一部非常好看的影片《地球上的星星》。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一个八、九岁的男孩伊夏,由于阅读和书写很差,各科常常不及格,上了三年的三年级,被原来的学校开除,后来被爸爸妈妈送进一所寄宿学校,但是在一位美术代课老师尼克的引导下,渐渐地增强了自己的自信,进步越来越快,在一次全校师生都参加的.隆重的美术比赛中,他打败了尼克老师,成了冠军,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看着这部影片,我和妈妈几次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这两段:

一、当校长宣布伊夏打败老师成为美术比赛的冠军时,他在尼克老师的鼓励下,默默地走上领奖台时,他扑到尼克老师的怀里,一直激动地哭个不停。

二、放暑假了,当她得爸爸妈妈和哥哥都赖接他回家,大家都上了车,他走到车前望了一眼尼克老师,又跑向老师的怀里,老师也把他高高地举了起来。

最令我印刻深刻的是:尼克老师针对伊夏的特点,每天都帮他复习,伊夏也认真地学习,他得字一次比一直工整,口语说得一次比一次溜,在老师和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得进步越来越大,由此可见,他付出了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努力。

这部电影给我的启示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在平时的学习上,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还有,我们不能没有自信,更不能自己摧毁了自己。虽然有先天的不足,但是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4

前几天我又看了一部印度电影,名叫《地球上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大致讲了:伊桑是一个患有读写障碍的男孩,不过他的画画技术是十分的一流,因为他的想象力天马行空。他有一次考试,第一题:3x9=?。这位天天考一两分的伊桑先生又开启了“幻想模式”:想象自己是一个航天员,想象3是地球,9是冥王星。地球把冥王星炸毁了,从此世界上没有冥王星了,所以3x9=3。听到这儿,同学们都要笑疯了吧?后来,他瞒着爸妈让哥哥帮自己写请假条,被老爸发现。伊桑被送到寄宿学校。伊桑绝望了,他茶饭不思,连画画都抛弃了,上课更像听天书。终于他碰到一位善解人意的老师:尼康先生。尼康先生翻过他的作业本,改正他的'错误,最后使他的美术作品获得金牌。

一个老师,注定能改变孩子的一生。不论是怎样的孩子。当然,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他们有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而且,“牛不喝水强按头---办不到”,如果硬让伊桑拿好成绩,是不可能的,伊桑比较特殊,尼康老师正是利用伊桑画画的爱好,教他写字,读书……这样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让伊桑成为那所学校“最靓的仔”。遇上一位好老师,真是终身的幸福!不过我们班的老师都很棒哦!这也是我们的幸运!

推荐大家观看这部电影!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5

夜空深处的星星暗淡隐秘,常常被人忽视,但总有一个人会在漫天亮星中找到你,让你也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讲述一个阅读障碍小朋友伊桑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敞开心扉,夺得画画比赛冠军的`故事。

影片中的小男孩伊桑就像在黑夜中暗淡的星星,他发着微弱的光芒,却不曾被人发现;他就像一颗被沙掩埋了的钻石,还在种种践踏下,丧失了本有的光芒。他一直在等一个人,能在漫天星空中拨开云雾,找到他;能在茫茫沙海中划开沙子找到他。终于,他等到了,等到了那个在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人——他的代课美术老师尼库姆尔。他似乎有双慧眼,能在人群中找到伊桑,帮助他指引着他走出内心的阴影,找到自己的自信。如果没有他,伊桑或许一生都会活在阴影中,甚至郁郁而终。他不幸却又幸福,天生有阅读障碍,却遇见了人生导师。

在生活中,我们的老师们也像那位美术老师一样指引我们向前,他们能发现我们身上的优点,让我们大放异彩。老师们就是那个为我们拨开云雾,让我们闪亮在夜空中的人。有了他们,我们就有了光明,有了希望,有了未来。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6

其实整个影片最让我感动的是在画画比赛上校长宣布伊夏打败了尼克的时候,尼克从紧张到喜悦的心情都,他是真心希望伊夏能够得到冠军,倒不如说他希望那个小时候的自己也能够得到这样的嘉奖,他对伊夏的父母说的话,也正是他想对自己的父母说出口的话吧。虽然不知道他是怎样好起来的,是不是也遇到了看见他的`人,但是因为曾经经历过这样的痛苦,所以,再看到这样的孩子,就会很心疼。

这让我想起来我生命中的“尼克”老师,在一次偶然的谈话中,我和老师聊起来最近的生活和内心的一些困惑,老师说了一句话,她说“你看起来是个坚强的女生,但其实,你也只是有一个坚强的外壳而已,我以前也是这样,所以现在看到这样的女孩子会很心疼”。当时,听到这句话,眼泪差点就掉下来了。以前也有人这么说,但是,她跟其他人都不一样,她说得很认真,她让我知道,她确实经历过跟我一样的事情,也让我相信,她是真的明白我此刻的感受。

伊夏的父母也在这件事中深刻地反省了自己,他们也开始明白,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不同之处,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一颗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7

"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这是一部有关少年成长的电影,在成长中所经历的挫折,迷乱和不知所措。每个孩子都是被上帝亲吻祝福过才来到人间的,让人们善待彼此。并没有一个孩子生性是向恶的,人之初,性本善。这部电影恰当的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

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在一个八岁小男孩伊翔的世界中,充满了惊喜。这些,在别人眼里,显得那么不以为然,而他们在乎的,只有成绩,分数。在老师眼里,伊翔就是个淘气包、麻烦精。每个老师,甚至每个学校,都不接受他。无奈之下,父母只好给他转到寄宿学校。伊翔依然是以前的表现,单词不会拼写,数学不会计算,美术老师的'循规蹈矩和墨守陈规又使得他连最爱的画画都放弃了……他苦恼、沮丧,最后,他只能用一双充满害怕的眼神看着这个世界。而就在这时,一位新来的美术老师,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欢快乐观的美术老师来了,伊翔让他看到了年幼时的自己,一颗善良的心颤动了,于是决定帮助他。这个老师把游戏和学习巧妙结合到一起,原先充斥他大脑里乱七八糟跳动的字母音符都摆正了舞姿,伊翔进步了。最终帮助伊翔找回了自己,还有幸福和快乐。

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也只有爱能拯救与被拯救。永远别说放弃,生命的旅途中总有一些事情需要尝试。因为在人们刚刚出生的时候,都是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天赋的。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8

今日看《地球上的星星》这个电影一开始看见伊桑各种调皮。真的是特别的生气,从生气到反思再到结合自己的生活。在想自己以后遇到了这样的孩子怎么办呢?

慢慢的,随着电影情节的跌宕起伏,生气慢慢变成了感动。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上天派给我们的天使。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幸运的遇上伯乐。孩子有孩子的特点。教育孩子要真正的做到与孩子心理的沟通。很多时候我们只看着孩子的结果,而去责备他们,却忽视了原因。所以用我们要用自己无私的爱,去走进孩子的内心,帮孩子改掉一些坏习惯使孩子上进。

看到最后的时候,伊桑得了第一名,所有人都为他鼓掌的时候,他在后面却躲躲闪闪,我感到了非常的心疼。他是之前得受到了多大的伤害。

我突然在一瞬间明白了这句话:“世界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直到影片的最后伊桑的画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他的作品登上了学校的'封面!爸爸妈妈也高兴坏了,可能他们从来没想过自己儿子可以有这么大的改变!这都源于尼克姆老师的付出!时间真的不缺少美好,而是缺少发现美好的眼睛!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都会有自己的光芒,即使没有其他伙伴那样夺目,在某个特定时间里,也散发属于他们自己的光芒。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9

“在所罗门群岛,原住民要砍伐树木的时候,他们不会直接把树砍到,他们只会聚集在树木周围,大声咒骂,咒骂那棵树,过了几天,那棵树就会枯死了,它自己会孤独死掉。”

——《地球上的星星》台词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题目——《地球上的星星》。每颗星星都是孤独的。他们离群索居,并不靠近其他星星。这部电影的主人公伊夏就是这样一颗“星星男孩”。

······

尼克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步调”。我们应该尊重个体差异,奢求所有学生同等优秀是十分荒唐的。每个孩子都有着充分的'可能性,安抚永远比恐吓更具有力量。尼克查源溯本,找到伊夏心理的症结,并采用温和细腻的办法逐步治疗伊夏的内心。后来,尼克为伊夏举办比赛,并画下了一个活泼的小伊夏。伊夏最终也战胜自己,完成了一幅近乎完美的画作。

电影感动之余,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教育理念。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要有针对性的教育,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来对待孩子。或许,我们身边无法遇到一个像尼克老师这样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的老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并支持他们所感兴趣的爱好,我们要知道,分数,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10

伊桑是幸运的,尼克老师也是幸运的,彼此幸会的支点,来自两人同样的生活境遇和爱好,伊桑遇到了一个能读懂他的老师,而尼克遇见了一个美术怪才的学生,于是关爱与接纳,感应与共鸣,使得金石为开,厚积薄发。

我想,我是羡慕尼克老师的,因为他不需要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升学率,不需要深陷堆积如山的作业批改中,不需要整日辅导纠结于作业对错的学困生,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尼克老师没有来自上级学业成绩考核的各项指标,没有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规则约束,他的课堂是开放民主的,是多元发展的,以至于那个野外举办的全校美术大赛,也是那么的人文、平等与宽松……

我想,我是敬佩尼克老师的,因为他诙谐活泼的教学风格,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令孩子们兴趣盎然。他细致的观察,挖掘了伊桑潜在的绘画天赋,他用自己美好的师爱,撑起了自闭男孩的艳阳天。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尼克老师唤醒了伊桑的求知,他教育伊桑的成功案例,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楷模。从尼克老师的身上,找到了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老师的正确答案。

人世间,一花一草一世界,每一条生命都有着自己的'人生轨迹,每一个孩子都是这个地球上的星星。如果,我们的教育制度,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的上级,能少一点分数的硬性指标,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能够有时间亲切的掬一弯水月,那么,或许每一棵星星都能在浩瀚的人海中,熠熠生辉。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11

电影的男主角是八岁的小男孩伊桑,一个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男孩。在他眼睛里,世界神秘可爱、充满色彩,他喜欢天空、白云、飞鸟、河流、小鱼,甚至能够津津有味地注视小水坑,欣赏它被人踩出的水纹和倒影。伊桑的哥哥尤汗显然和他是两个极端,尤汗成绩优异,在成人以家庭作业、分数、整洁为标准的.世界里尤汗无疑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伊桑常常上课捣乱,然后他的家长被叫去学校,被老师一顿批。但他自我却一点也不害臊。最后,他竟然逃学!还谎编请假条,让哥哥尤汗来写。成功后,又一个人在街上闲逛。最后被爸爸发现了,骂了一顿,直接把伊桑送进了技术学校。他刚刚进去,十分害怕,还好有班里成绩最好的一个朋友和他一齐玩。之后,来了一位代课老师,这位老师出场是十分怪异。穿着一身小丑的服装,吹着我们中国传统的笛,出场了。他十分可爱、善良、顽皮。伊桑在他的开导下,渐渐变好,学习成绩也慢慢跟了上去。之后又展开了一次“画画比赛”。老师和伊桑的画不相上下,但最后还是伊桑的画,赢得了冠军!开家长会的一天,伊桑的父母以为又要挨批了,结果迎来的是老师们对伊桑的赞扬。当场伊桑父母高兴不已。

看了这一本电影,我明白了:一个人,不论有多差,只要你真心改过,就必须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