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观后感1000字篇1
一、本片力图展示的内容:
《功勋》分为八个单元《李延年》《于敏》《申纪兰》《孙家栋》《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讲述8位功勋人物故事。阐述八位功勋人物取得成就的高光时刻,八位主人公来自于不同的行业领域,性格也不尽相同,通过多个方面,表现出八位主人公的默默无闻,对祖国的无私奉献,激励当代年轻人,去学习,进步。让我们看到了李延年在战斗中的英勇身姿,前仆后继的精神。看到了于敏、屠呦呦、袁隆平、孙家栋,献身于事业,为祖国默默无闻奋斗的精神。
二、对本片的感悟: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需要学习老一辈在行业领域内躬身入局的精神。八位主人公,在组织,在团队需要的时候,舍小家成大家的精神,让我们为之动容。在组织需要的时候,能够舍弃安逸的环境,积极投身到条件艰苦的生产一线,在一线默默无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榜样。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观看《功勋》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当公司组织需要我的时间,我希望能够像前辈们一样挺身而出,当需要舍弃目前的生活的时间,我需要能够做出决断。
三、精神做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剧中于敏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我要学习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抓稳打往前走。在企业内,我们需要这种默默无闻献身事业的榜样。在接到组织的'任务后,能够主动献身于一线事业,能够敢于抛弃安逸的生活条件,远赴一线。
面对美军的优良装备,我们取得胜利的关键,就是我们的团队精神。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我们看到了战斗英雄李延年通过对逃兵小安东的处理部分将战士们的爱国情怀,将战士们的血腥激发了起来。在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团队管理,团队激励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工作激情,影响员工的向心力。通过学习剧中李延年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很大程度上教会我们,如何管理,如何带领团队取得胜利。
四、后续工作中的启发及改进措施:
对于我们行业而言,行业起伏波动大,我们不能够被行业的波动所影响,从而滋生出浮躁的工作氛围。我们需要学习前辈们,对于事业的热爱,对于工作的专注,无论行业如何起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养好猪。我们只有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无论是基地内防非,配种,采样,检测等,还是职能中的后勤保障工作,那我们终将取得好的成绩。当我们沉下心来,躬身入局,慢慢的,我们就是行业内的先锋、是行业内的榜样。
功勋观后感1000字篇2
近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的具体情况。在发布会上,袁隆平又提出了自己短期内的两个“小目标”。袁老说,长期目标就是实现“禾下乘凉梦”,而短期目标一个是争取早日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2000公斤,一个是希望将目前实施的“三一工程”升级为“两一工程”,即“三分地养活一个人”变成“两分地养活一个人”。
“小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坚持。今年已90岁高龄的袁隆平说,“我会鼓起勇气继续干下去,从‘90后’一直搞到‘100后’(指100岁)。”长沙冬季寒冷,为了有更多时间进行研究,袁老每年冬天都要从长沙前往一年三熟的海南。他一年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农田里劳作、观察和研究。“小目标”不过是风趣之语,并非唾手可得,需要的是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沉淀与积累,需要的是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如果想的只是想着“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小目标,无异于痴人说梦。“行百里者半九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一定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小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理想”的指引。袁老曾经说过,他曾两次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他则和几个朋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袁老先是完成了1500公斤的小目标,如今又向着两个新的小目标继续前进。“大理想”指引着“小目标”,让大理想看起来没那么遥不可及。近期“十四五”规划即是我们的一个小目标,我们还有“两个奋斗十五年”的大理想,最终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因为有“伟大梦想”的指引,我们才一步步实现着一个个曾经看似困难的“小目标”。
“小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灵犀一指”的创新。袁隆平谈及自己和团队的小目标得以实现,“第一秘诀”就是不囿于现存结论的创新思维。倘若只是按部就班,那么“小目标”就会成为无法完成的目标。有了“灵犀一指”的创新,沿着创新之路前进,我们才能有所突破、有所成长。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讲“摸着石头过河”,正是对创新的大胆尝试。现实中遇到的困难,倘若只是下死功夫,固守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到头来很可能就“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过得去“时间”这一条湍急的河流,让国家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也能够解决越来越多从前从未遇到的难题。
希望袁老的“小目标”早日实现,也希望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能够树立自己的“小目标”,并早日完成自己的“小目标”!
功勋观后感1000字篇3
《功勋》这部电视剧以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为原型,通过深度挖掘和艺术再现他们的人生历程与卓越贡献,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心灵震撼和启示。
剧中的每一位主人公都以其独特的方式诠释了对国家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以及对人民的深情。邓稼先院士在荒漠戈壁中默默坚守,用智慧和生命铸就了我国核武器事业的辉煌;黄旭华院士深潜海底数十载,倾尽心血研发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捍卫了祖国的海洋权益;李延年同志在硝烟弥漫的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奋战,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铁血意志与无畏精神;申纪兰女士则扎根农村改革一线,倡导男女同工同酬,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剧中不仅呈现了他们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更深入描绘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和人格魅力。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誓言,他们的事迹是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注解。
观后,我深深体会到:每一位功勋人物的背后,都是对家国情怀的坚守,对民族复兴的追求,对人民幸福的奉献。他们的故事激励我们要坚定信念,勇担使命,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局之中,让自己的青春在为人民服务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总的来说,《功勋》不仅仅是一部展现英雄风采的历史剧,更是一部弘扬时代精神,激发国民奋斗热情的力作。它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己领域中的“功勋”,只要我们胸怀大志,脚踏实地,无论身处何方,都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功勋观后感1000字篇4
《功勋》绝对是近几年主旋律剧目中的佼佼者。自开播起,就掀起了一片叫好声。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八个单元故事,每一个单元都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其中申纪兰单元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那个质朴、热情、能干、胆大同时赋予时代感召力的功勋女性的事迹令人感慨万千。
《申纪兰的提案》单元开篇即不落俗套,引人入胜。初嫁人妇的申纪兰面对村里男人去打跑返乡团而庄稼无人收割的节骨眼,毅然决然地带领全村的姐妹们一起下地干活、收割庄稼,保住了全村人的口粮。看到西沟村的群众朝不保夕的生活状况,她把自己的纺花技术传授给姐妹们,自己亲自去县里凭借高超的纺花技能争取到纺花任务,带领姐妹们纺花换小米,向妇女解放迈进了积极一步。正如李队长所说“前方流血打仗的是战斗英雄,后方流汗的是劳动英雄”,从她担任西沟村妇救会主任起,这个有担当的人物形象愈发鲜活起来。她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从学认字、写字到在李队长指导下帮她接生,到她可以接过接生的衣钵,申纪兰在鼓励西沟村群众打破传统偏见的同时,也在不停提升自己。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彩虹,申纪兰后来说“女人不是天生生娃的,新社会男女都一样,女人就该走出家门,男人能干甚咱女人就能干甚”。最可喜的是这次身边的姐妹们不再半信半疑,而是欢喜地赞同地一致点头“嗯”!
从下地干活到纺花组再到妇救会,《功勋》以递进式的语态塑造申纪兰先锋人设,她犹如时代的火炬手照亮了千千万万暗夜中内心挣扎的旧社会妇女,在黎明之前拧成一股绳地奋勇向前。申纪兰是一个时代的'功勋之臣,但她又不止在那个年代,在我们繁华盛世,更需要她这样像光一样的火炬手,她是如此鲜活有血有肉,有自己的善良、执着,有自己的彷徨、痛苦,但更多的是勇敢、担当。新时代呼唤更多这样的火炬手,指引我们继往开来,在盛世繁华的路上勇往直前。
在单元片尾,看到现代女性就业率、女研究生占比、平均寿命等都有了质的飞跃,不由得泪湿眼眶。这是很多女性先锋一步步斗争起来的,她们敢于冲破偏见,闯出不一样的天地,作为新时代女性,我们更要挺起腰杆,要有自豪感,有勇气向不平等说不。申纪兰带领西沟姐妹们走出的一小步,就是全国女性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在此向所有为男女平等做出贡献的人致敬!
功勋观后感1000字篇5
《功勋》这部电视剧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光辉事迹和高尚情操。通过观看此剧,我深受感动与启迪,对他们的奉献精神、坚韧毅力和卓越贡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全剧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细腻入微的人物刻画和扣人心弦的情节设置,生动再现了这些在科技、医疗、农业等各个领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英雄们。他们身处困境而不屈,面对挑战而勇往直前,邓稼先院士为了国家核武器事业隐姓埋名,鞠躬尽瘁;黄旭华院士深潜于浩渺大海,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立下汗马功劳;李延年同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申纪兰女士在农村改革中的敢为人先,推动社会进步;张富清老英雄深藏功名,扎根基层服务人民……他们的故事,如同璀璨繁星,照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
《功勋》不仅是一部颂扬英雄的剧作,更是一堂深入人心的人生教育课。它让我深深体会到,每一位平凡岗位上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时代的脊梁,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坚守初心,勇于担当,就能够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同时,《功勋》也启示我们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无论面临何种困难,都要保持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热爱,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服务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的深度融合。
总结而言,《功勋》以其厚重的历史底蕴、鲜活的人物塑造以及深刻的主题内涵,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们的伟大人格魅力和崇高品质,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不仅仅是一部影视作品,更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精神风貌的一次庄重致敬,是对我们未来前行之路的一种激励与引领。
功勋观后感1000字篇6
《功勋》这部电视剧以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事迹为创作蓝本,通过生动详实的故事叙述和细腻的人物塑造,深深触动了我。全剧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情感表达以及对人物精神内核的深度挖掘,让我在观看的过程中深受启发与教育。
首先,《功勋》以史诗般的叙事手法,再现了这些国家脊梁在不同领域中的卓越贡献和无私付出。无论是邓稼先院士投身于我国原子弹、氢弹研发事业,面对困难坚韧不拔,用一生诠释“两弹一星”精神;还是袁隆平院士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解决粮食问题,惠及亿万人的民生福祉;或是屠呦呦研究员在青蒿素领域的重大突破,为全球抗击疟疾做出杰出贡献,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书写了壮丽的人生篇章,展现了高尚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屈的奋斗精神。
其次,《功勋》对于每位主角内心世界的描绘极为深刻,让人物形象鲜活立体,有血有肉。他们在追求科学真理、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如坚守初心、矢志不渝,无畏艰难困苦,始终将人民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这种崇高品质令人由衷敬佩。
再者,《功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还原,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那段峥嵘岁月中鲜为人知的.艰辛与挑战,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在逆境中奋发向前,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这不仅是对功勋人物的致敬,更是对我们每一个普通公民的激励,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前辈们的精神财富,为建设更美好的未来砥砺前行。
综上所述,《功勋》给我带来的震撼与感动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述的。它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也是一面照亮我们前行道路的明镜。观后,我对那些为祖国默默奉献、创造辉煌的功勋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仰,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功勋观后感1000字篇7
《功勋》用八个单元记录了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于敏、申纪兰、孙家栋、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的事迹。早在立项之初,《功勋》总导演郑晓龙就表示,八个单元的剧组有着一致约定:要尊重时代真实的逻辑,也要忠于功勋人物生而为人的情感。只有如此,才能拍出老百姓爱看的作品。
所以,观众看到的《功勋》人物,有“柴米油盐”,也有儿女情长。比如于敏,这是一个观众陌生的功勋人物,又从事着枯燥的氢弹理论研究,如此“隐姓埋名”献身国防的故事怎么讲?《无名英雄于敏》是从于敏与妻子孙玉芹的家庭生活讲起,于敏一离家便数月、对工作三缄其口,倪妮饰演的孙玉芹包揽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务,十月怀胎一朝临盆那晚,孙玉芹把熟睡的大女儿托付给邻居,独自一人提着脸盆、待产包步行去医院。单元最后一集,氢弹爆炸成功,大街上人群欢呼雀跃,依然要保守秘密的于敏只能借口发工资让妻子买一只烤鸭庆祝,而妻子则把工资做了各种生活分配,回到家中收听广播,于敏流下了泪水,他无法向妻子说明原因,只是要了一杯酒……在这个故事里,如果说氢弹理论研究是国家层面的.叙事,那么在国家命运宏大主题的背后,普通人情感的微观视角,便构建起了有血有肉的故事张力。
在《屠呦呦的礼物》中,观众看到了屠呦呦作为一位科学家视科研如命的一面,也看到了她作为妻子、母亲,在家庭生活中的一面。张颂文饰演的屠呦呦丈夫李廷钊,为了让妻子专注事业,一人包揽所有的家事。剧中用细密的情节与细腻的情感,来表现平凡细碎的“生活的毛边”。在夫妻之间,不仅有柴米油盐、鸡毛蒜皮,更有对事业前途、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剧作用观星象作为夫妻二人对话的场景,当两人在深夜仰望星空,畅想未来时,屠呦呦对李廷钊说:“你觉得人会老吗?我觉得不会,信奉科学和真理的人永远不会老!”这样的描写,既有科研工作者特有的浪漫情怀,又不显得刻意。
《孙家栋的天路》单元也没有忘记刻画“军功章的另一半”。妻子孕后期直到生产,孙家栋都在戈壁上与“东风二号”死磕。再进家门时,孩子已落地,妻子一人扛着家里全部家务。曾经,妻子也会为承受分离苦闹点小情绪,为丈夫不肯吐露工作的详情而气恼,但在偶然被告知那是一项“伟大事业”后,她从此成为丈夫事业的头号支持者、捍卫者。
一位位科学家的背后,是家人们义无反顾的奉献与付出。“其实这家,你是功勋。”这句台词是剧中于敏对妻子的心疼和抚慰,也是主创们对科研人员家属的崇高致敬。正是有了这些绵密扎实的生活化描摹,才拉近了功勋人物与普通观众的距离,英模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符号化形象,而是有着七情六欲、真实情感的平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