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的利与弊范文

同人华塑作为1995年实施国家“901”工程而组建的专业门窗生产企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中国最大、最专业的门窗生产企业。

公司总裁刘壮成感慨地说:“创新是企业生命的源泉,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他认为:“企业的每次进步都是创新的结果。作为公司的最高管理者,必须具备居安思危、不断创新的观念,而此观念是决定同人华塑是日益壮大还是被市场淘汰的重要元素。就公司而言,无论是产品设计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还是营销手段的概念创新,均会不同程度的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我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结合实际,重点就企业产业布局、企业资源配置、企业管理信息化这三个方面进行的创新思考以及付诸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产业布局的创新

同人华塑原有“建材”生产基地的布局突出了“盆地意识”,原有的成都龙泉生产基地与南充生产基地的间距不到300公里,而以这两个中心为圆心,相关产品的辐射范围也只有300公里,这样的布局的弊端首先是产品竞争的重叠;二是市场占有率没有提高的空间。

明确此种布局的弊端之后,公司管理层通过产业布局的创新,提出了新的“大建材”的产业布局。经过调研、论证、资本运营等手段,现在公司已经确立了四川南充生产基地和山东章丘生产基地,如果把这两个基地的布局形象的比作杠铃,那么公司生产中心的间距已经扩大至3000公里。产业布局的创新反而促使生产、管理等成本的大幅降低;同时公司产品的辐射能力既保证了原有市场的占有率,还有效的扩展至东部沿海地区。另外,此产业布局的创新与公司“大地产”着陆点(上海、天津、成都)的分布也完全一致,一旦“大地产”进入实质阶段,上述产业布局的科学性与威力就会显露出来。

资源配置的创新

企业资源的配置内容主要包括:人力、核心技术、生产原材料等。

自从大股东入驻同人华塑至今,在公司人力资源上的创新就从未间断。比如:健身运动、技能达标等,现在同人华塑的企业组织结构已经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式”成功转变。可以说在公司每个流程业务处理过程中,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员工的工作潜力与责任心。

在核心技术、生产原材料方面,目前还有不少的企业在遵循“垂直一体化”。但实际上,早在20世纪初期,汽车行业巨头亨利福特就想追求“垂直一体化”,即由一个以独立供应商组成的网络来提品和服务,而最终“垂直一体化”是以解体而告终,此例说明没有哪家现代企业能够自给自足。因而,同人华塑在“核心技术”上设立引入机制、在“生产原材料”上建立平衡机制。同人华塑先后与格鲁伯、杜邦形成了技术战略合作关系,确保了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原材料的供应首先采用集中采购制度,并在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上以价格为平衡中枢。

管理信息化的创新

随着企业信息化浪潮的不断涌动,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都在思考,企业究竟需不需要管理信息化的创新。对此答案首先是肯定的。

可降解塑料的利与弊范文篇2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可降解生物

我国目前的高分子材料生产和使用已跃居世界前列,每年产生几百万吨废旧物。如此多的高聚物迫切需要进行生物可降解,以尽量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污染。生物可降解材料,是指在自然界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及藻类作用下,可完全降解为低分子的材料。这类材料储存方便,只要保持干燥,不需避光,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地膜、包装袋、医药等领域。生物可降解的机理大致有以下3种方式:生物的细胞增长使物质发生机械性破坏;微生物对聚合物作用产生新的物质;酶的直接作用,即微生物侵蚀高聚物从而导致裂解。按照上述机理,现将目前研究的几种主要的可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介绍如下。

1、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概念及降解机理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下,能被微生物或其分泌物在酶或化学分解作用下发生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生物可降解的机理大致有以下3种方式:生物的细胞增长使物质发生机械性破坏;微生物对聚合物作用产生新的物质;酶的直接作用,即微生物侵蚀高聚物从而导致裂解。一般认为,高分子材料的生物可降解是经过两个过程进行的。首先,微生物向体外分泌水解酶和材料表面结合,通过水解切断高分子链,生成分子量小于500的小分子量的化合物;然后,降解的生成物被微生物摄入人体内,经过种种的代谢路线,合成为微生物体物或转化为微生物活动的能量,最终都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因此,生物可降解并非单一机理,而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协同作用,相互促进的物理化学过程。到目前为止,有关生物可降解的机理尚未完全阐述清楚。除了生物可降解外,高分子材料在机体内的降解还被描述为生物吸收、生物侵蚀及生物劣化等。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除与材料本身性能有关外,还与材料温度、酶、ph值、微生物等外部环境有关。

2、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类型

按来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和人工合成高分子两大类。按用途分类,有医用和非医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两大类。按合成方法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2.1微生物生产型

通过微生物合成的高分子物质。这类高分子主要有微生物聚酯和微生物多糖,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可用于制造不污染环境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如英国ici公司生产的“biopol”产品。

2.2合成高分子型

脂肪族聚酯具有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但其熔点低,强度及耐热性差,无法应用。芳香族聚酯(pet)和聚酰胺的熔点较高,强度好,是应用价值很高的工程塑料,但没有生物可降解性。将脂肪族和芳香族聚酯(或聚酰胺)制成一定结构的共聚物,这种共聚物具有良好的性能,又有一定的生物可降解性。

2.3天然高分子型

自然界中存在的纤维素、甲壳素和木质素等均属可降解天然高分子,这些高分子可被微生物完全降解,但因纤维素等存在物理性能上的不足,由其单独制成的薄膜的耐水性、强度均达不到要求,因此,它大多与其它高分子,如由甲壳质制得的脱乙酰基多糖等共混制得。

2.4掺合型

在没有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中,掺混一定量的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使所得产品具有相当程度的生物可降解性,这就制成了掺合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但这种材料不能完全生物可降解。

3、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开发

3.1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开发的传统方法

传统开发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包括天然高分子的改造法、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等。

3.1.1天然高分子的改造法

通过化学修饰和共混等方法,对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多糖类高分子,如淀粉、纤维素、甲壳素等能被生物可降解的天然高分子进行改性,可以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此法虽然原料充足,但一般不易成型加工,而且产量小,限制了它们的应用。

3.1.2化学合成法

模拟天然高分子的化学结构,从简单的小分子出发制备分子链上含有酯基、酰胺基、肽基的聚合物,这些高分子化合物结构单元中含有易被生物可降解的化学结构或是在高分子链中嵌入易生物可降解的链段。化学合成法反应条件苛刻,副产品多,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3.1.3微生物发酵法

许多生物能以某些有机物为碳源,通过代谢分泌出聚酯或聚糖类高分子。但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合成产物的分离有一定困难,且仍有一些副产品。

3.2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开发的新方法——酶促合成

用酶促法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得益于非水酶学的发展,酶在有机介质中表现出了与其在水溶液中不同的性质,并拥有了催化一些特殊反应的能力,从而显示出了许多水相中所没有的特点。

3.3酶促合成法与化学合成法结合使用

酶促合成法具有高的位置及立体选择性,而化学聚合则能有效的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因此,为了提高聚合效率,许多研究者已开始用酶促法与化学法联合使用来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4、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目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1)利用其生物可降解性,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以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常,对高聚物材料的处理主要有填埋、焚烧和再回收利用等3种方法,但这几种方法都有其弊端。(2)利用其可降解性,用作生物医用材料。目前,我国一年约生产3000多亿片片剂与控释胶囊剂,其中70%以上是上了包衣的表皮,其中包衣片中有80%以上是传统的糖衣片,而国际上发达国家80%以上使用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作薄膜衣片,因此,我国的片剂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国外片剂和薄膜衣片多采用羟丙基甲纤维素,羟丙纤维素、丙烯酸树脂、聚乙烯吡咯烷酮、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羟甲基淀粉钠等。

参考文献:

可降解塑料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形成相关站点;完整的知识体系;创设学习情景;自主学习

一、课题分析

本次学习内容源于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初中学生处在“半独立”的年龄段,他们对老师的说教不太感兴趣,却对生活中的很多事充满好奇,比较喜欢自己探索知识。由于这节课的内容与高二化学课本的有机合成材料单元相近,知识点又多又杂,而且多数内容只要求了解,如果仅用教材和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教学目的。根据这些因素和网络容量大的特点,我觉得采用网页形式比较合适,因为它既可以补充图片以较强地联系生活,还容易增加一些拓展性内容,扩大学生个体发展空间。

二、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1.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形成相关站点,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该网络课件主要采用Dreamweaver制成网站,网站由七个模块组成,第一模块是“网站首页”,也是“知识网络”。该页既像目录又像板书,导航条上是七个模块的名称“网站首页”“学习目的”“达标检测”“化学论坛”“给我留言”“探究实验”“学生作品”并建立了相关链接。首页内容如下:

其中,每个知识点都链接到有关网页。这样,学生在打开“网站首页”时就能对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一目了然,想要查找相关知识内容也就方便快捷。而且,教师在选学部分增加了大量的课外知识,既完善了本课题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2.大量相关信息和图片,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

计算机集多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多种信息呈现方式,可以引起学生高度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应用,还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关系。通过多媒体不断地给予学生以新的环境,也就不断地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刺激―反应”;同时也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发现式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由他们自己参与发现新的事物和新的知识,使其成为真正的课堂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这一节网络课中,关于“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用途”,教师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在学生查找时既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它们的用途,又可以联系到生活中的实物。而且,教师给学生准备料人手一份的学案,学案上是学生这节课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要解决的几个步步深入的问题,学生们就在教师的这些提问中自己不断的“疑问―查找资料―解答―小结―提高”。使得学生在自己创造的环境中变乏味的学习为轻松愉快的操作,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降低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例如:在讲到“塑料的结构与性质”时,学习塑料的两种结构:线型和网型,由于是微观世界,不太好描述,这时候,教师利用网络模拟图片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微机显示的画面以其清晰、色彩丰富、调用方便等优点,在效果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等方面,比以往常用的幻灯、挂图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由于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掌握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从而达到了调动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建立网上论坛,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协作学习

在学习了塑料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后,也就是塑料知识板块即将结束时,教师利用网络图片提出塑料使用带来环境问题“白色污染”这一社会关注热点,让学生们就“塑料使用的利和弊”进行讨论。学生们在进入“化学论坛”后,马上畅所欲言,有的自己打字来发表见解,有的到老师的网页中复制、粘贴……好不热闹!到教师通过论坛整理,找好主要论点和发言顺序了,学生们还觉得有话要说。然后,在老师的主持下,学生们整理自己的发言稿,进行了一场关于“使用塑料的利和弊”的激烈的辩论,而其中的很多材料是书上没有的,这就要求他们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快速处理,观点相同的同学必须互相协作,查漏补缺。

另外也有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在“化学论坛”上“发帖子”提出自己的疑问,而教师及时个别回复解答。所以,教师在这节课中通过建立“网上论坛”,达到了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

4.多媒体使学生自我评价成为可能,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在内容学完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一课题的知识点进行反思和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由其他同学补充完善知识体系。然后,学生进入“达标检测”模块,利用能自动评分的Flas让学生自我检测,自我评价,觉得成绩不够满意的学生还可以回头继续学习,较满意的可以多看看选学内容,甚至可以连接教师提供的外网。

最后,展示三个学生的作品,由全体同学在论坛上不记名发表评价意见,讨论后由他们自己选择接纳。这样在学生们通过他人评价、自我评价、评价他人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完善。

参考文献:

可降解塑料的利与弊范文1篇4

覆膜农作物收获以后,地面上的残膜不及时清理,被风吹起,常使道路、树木、建筑物及堆砌物旁到处是废旧地膜,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且这种清理在农村大部分靠手工拣除,而手工拣除废旧地膜不仅劳动质量差,而且费工费时。因此如何减少农田地膜残留,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㈡马铃薯深加工造成的环境污染随着庄浪县马铃薯淀粉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庄浪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淀粉加工企业布局不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工业废水治理研究不够,造成土地环境严重污染,制约了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庄浪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马铃薯深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这种工业废水是无毒的有机废水,主要产生于马铃薯的洗涤、淀粉乳的提取、淀粉的洗涤等工段。其中清洗马铃薯时产生的废水占总废水量的70%左右,其主要污染物是泥沙和薯皮等,其中COD浓度为1500毫克/升左右;淀粉乳提取工段产生的废水(细胞液)占10%左右,污染物浓度较高,COD浓度为35000毫克/升左右;淀粉洗涤工段产生的废水占20%左右,污染物浓度较低,COD浓度为2500毫克/升左右。据调查,庄浪县2012年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排放量327万吨,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为6540吨左右。

目前,受马铃薯产量和储藏技术的限制,马铃薯淀粉一般只生产三四个月(当年10、11、12月和翌年1月)。因此,马铃薯淀粉加工时产生的工业废水也在这期间集中排放,庄浪县的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主要表现一是马铃薯淀粉加工时产生的工业废水集中排入葫芦河,产生大量白色泡沫,使河水变浊发黑,散发恶臭,并且废水中的有机物腐败变质,降低水体的酸碱值,增大水体矿化度,引起河流下游地下水矿化度、氨、氮和硫化物浓度增大,严重时使地下水丧失饮用功能;二是引发跨界污染纠纷,庄浪县与天水接壤,而天水位于葫芦河的下游,庄浪县淀粉加工产生的工业废水排入葫芦河后,流经天水,影响下游的饮用水源,对下游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二、对策与建议

㈠政府高度重视废旧地膜和马铃薯深加工造成的污染首先,对于废旧地膜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问题,加强学校对学生和农民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各级政府、各涉农部门都要宣传引导,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废旧地膜的污染问题,搞好废旧地膜的回收、利用。教育群众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发动群众在覆膜作物收获后及时拣拾废旧地膜,建立废旧地膜加工点,进行加工再利用,生产再生塑料制品;规范废旧物资回收和加工利用体系,建立废旧地膜回收站,彻底回收废旧地膜,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其次,政府技术部门加强指导。指导将马铃薯淀粉加工时产生的工业废水再次农业利用,做到废水资源化利用,减轻污染程度。马铃薯淀粉加工时产生的工业废水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在进入土壤后经发酵变为有机肥料,改善贫瘠的土壤条件。所以环保和农业部门要积极指导农民和企业做好适时、适量、适作物,切实做好淀粉废水资源化再利用,降低污染,服务农业。

㈡加强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可降解膜的使用推广首先,加强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系统研究不同作物,不同生态条件下地膜覆盖栽培的优化组合,为科学地利用土地、光、热、水和肥料资源,以及为生产不同类型的塑料薄膜提供理论依据,最大效益地发挥覆膜栽培技术的效益。其次,在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重视和清除使用农膜所带来的污染,兴利除弊的同时,抓好降解塑料地膜的开发应用工作,积极推广环保型可降解地膜。近年研制成功的草纤维地膜、纸地膜、液态地膜等为解决废旧地膜污染问题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降解塑料地膜在自然阳光或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分解成无污染的物质,避免土壤与生态环境的污染。生物农膜是较好的无污染农膜,但由于其薄膜强度不够或成本较高而难以推广,应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生物农膜的性能,逐步降低成本,以利推广和应用。大力推广一膜多茬、旧膜覆盖技术,充分提高旧膜利用率,减少大田用膜总量。

可降解塑料的利与弊范文篇5

关键词:公路施工;便捷;施工质量;注意事项;防范措施;

前言:近些年来,一些质量不合格的公路不断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有些“豆腐渣”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安全带来了隐患,也为国家的财产带来了损失。我们经常发现题为“某某公路,仅修半年,惊现填坑”的新闻标题。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不正当的施工造成的。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对原有传统的施工技术进行相关的革新,将新的技术和施工理念应用到施工当中,规避就方法的施工弊端,为高质量的公路建设保驾护航。

1.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公路的路基施工同其他施工一样,有以下方面的质量要求。首先,公路路基的施工要能够保证一定的稳定性。稳定性是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前提,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保证稳定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只有路基具有稳定性,才能保证车辆行进的稳定性。对于不同天气和不同地质状况对施工状况的干扰,我们必须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来进行施工,以防引起不必要的公路变形。其次,公路路基的施工一定要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一定要保证路基能够有足够的强度来应对不同气温、路基上以及路基下不同压力对路基造成的破坏。在海边、冰川地带、严寒地区的公路路基施工都有不同的要求。

2.公路路基施工各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

路基是道路的基础,又是路面的基础,它和路面共同承担着行车荷载的作用。没有一个坚固的路基,就没有一个稳固的路面。好的公路路基的施工是工程设计与地貌的完美结合,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和地貌的影响,施工难度较大。

2.1公路路基施工准备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公路路基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人员需要对公路路基施工做总体的部署,研究调查施工的范围、施工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并通过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方案和对策,设定相关的进度目标,对施工人员进行部署。这些环节看似简单,但却是每一个工程所必不可少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和施工质量,不可小觑。为了避免施工中出现盲目施工的状况,要在施工之前细致的了解路基基底以及土质的液限、塑限以及含水量的状况。

一般来说,水是影响路基施工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很多不合格的公路在刚刚修建不久后就会出现问题,一般都是排水系统不合理造成的。在潮湿的施工条件下,对路基进行压实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压实的标准一定要根据相应试验资料来确定,或者将表列数值降低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左右,同时,改善填料的性质,比如在土中掺加一定量的生石灰即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潮湿条件引起的施工困难状况。对于含水量较大的道路表面来说,虽然晴天时黏土表层较为干爽,但实际上的含水量依然较高。对于这种地质条件,应在施工前将该土层翻拌和晾晒,并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来降低其含水量。路面积水较为严重的,可先挖出排水沟,防水后再进行施工。

2.2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考虑到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在地质上、工程上和天气上的问题,在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其一,要注重道路路基的排水设计。水是公路路基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排水系统的规划一定要与当地的排水规划相协调,要本着保护环境和节约材料的原则,将路基路面的排水设计设计的尽量合理。

其二,在公路路基压实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压路机的使用。大吨位的压路机能更好的体现压路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基土的压实度。但是在不同的土壤结构上,也需要采取其他的辅助办法。比如,在过湿的路基上进行路基的压实是十分困难的,就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黄土路基的压实施工中,要充分考虑到黄土容易受水侵害的因素。其他的地质条件需要具体研究。

其三,要注重路基的防护设计。路基的防护主要涉及三个主要方面。首先是坡面的防护设计。坡面的防护主要是为了防止地表水的冲刷和风沙对公路路面的破坏。当今最为普遍的就是种草防护技术,在边坡较高的位置采取砌石种草防护,这不但能够改善生存环境、增加植被覆盖率,还能起到对坡面进行防护的双重效果。破裂的或者易于风化的岩石路嵌边坡采用锚杆挂铁丝网或高强塑料网络喷浆或喷射混凝土以及喷射纤维混凝土防护也有较好的效果。其次是冲刷防护设计。一般来讲,大多说的冲刷防护设计主要是通过砌石、抛石和挡土墙防护来实现的。但针对不同的路基施工条件,传统方法具有一定的弊端。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来做石笼能摆脱一定的弊端困扰。最后是支挡防护,挡土墙仍然是支挡防护的重要形式。

第四,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恶劣的天气状况,一定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遇急降雨,一定要抢压,用上层土封住下层土,与此同时,加强项目的排水功能,可制作临时的水沟以防大雨产生的水流冲毁边坡。若雨量不及,来得及进行准备的情况下,要提前将防雨布覆盖到路面,以防雨水对路面造成的破坏。天气一旦晴朗,马上将防雨布收起来,并进行复压。但是对于已经加入生石灰,还没有进行碾平处理的路面,也应该进行防雨布的覆盖,雨停后,立即进行翻晒。

第五,在温度较高的季节进行施工时,这时降雨相对较少,因此土壤中含有的水分也相对较少,则没有必要继续添加其他类似石灰石的干燥物。这种情况下,应该利用机械重复的进行翻土工作,翻土完毕后,要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反复进行操作,制止土地密度均匀。

结束语:要想有效的改善公路施工的工程质量,就必须从公路的路基施工着手,一个好的路基才能铸就好的路面,才能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输。公路的路基施工尽量要选在晴好天气进行,这样可以简化施工的操作,缩短工期,节省施工的开支。但如果没办法避免天气对施工的影响,我们就要利用相应技术手段,完成施工。在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利用相应的经验防微杜渐。

参考文献:

1.何炎芳;浅谈混凝土公路路基施工注意事项;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年06期

2.刘美玉;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成因及处治措施;硅谷;2010年01期

可降解塑料的利与弊范文篇6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与其它暖方式相比,它具有许多显著的优点。

1、舒适卫生。地板辐射采暖和其它采暖方式相比有明显的舒适感,传热快,稳定性好,蓄热时间长,房间温度均匀,温度梯度小,消除了散热设备和管道积尘及其挥发的异味,减少了空气中有害病菌的蔓延。

2、美观安全。首先室外不在需要整体管网,不在像以前尤如蜘蛛网,到处都是管道。而地板辐射采暖由于管道全埋在地上,根本看不到管道。以往的暖气管道容易因温度高,散热设备暴露于室内容易伤人。其次是因为室内看不见明管及散热设备,增加了室内的有效使用面积,便于布置家具,给人以宽敞协调的感觉。

3、高效节能。(1)、地板辐射采暖的辐射传热方式比对流方式加热室内空间可降低热损耗,提高热效率。(2)、采用地板辐射采暖本身已经降低了供热的能耗,况且地板辐射采暖管中的热水流动达到50℃时,室内

1.5m以下即可以达到20℃以上,大大降低了采暖供水温度。(3)、地板辐射采暖散热均匀,热量损失少、利用率高。地面辐射采暖可比散热器采暖节能20-30%。(4)、利用水源热泵或地源热泵进行地板供暖、供冷,每平方米装机电量不大于15W/,比空调低30~50W/,可有效缓解夏季供电紧张状况。(5)、由于人体对温度的感受度不同及在室内活动的时间长短不同,因此地板供暖、供冷的自动调节功能,人为控制的方便性也能产生相应的节能效果。(6)、由于地板本身是热辐射面,因此减少了围护结构近五分之一的冷面吸热耗能。

4、使用寿命长。地板辐射采暖,采暖管埋入地下,如无人为破坏,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不腐蚀,不结垢。系统采用盘管回路技术,暗敷管道系统中无接头,节约维修和更换费用。而一般的金属暖气片8—10年就更换一次。

5、使用安全。地板辐射采暖所使用的PE-X管材,具有耐酸耐碱性,而且耐热耐久性也特别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腐蚀和水垢,可连续使用50年以上,使用寿命是普通散热器的3-5倍。且除与集分水器的连接外,地面辐射采暖的管材无接口,彻底消除渗漏隐患。地暖管被保护在混凝土中杜绝了人为损坏的可能性,维修费用很低。

6、保温隔音。目前我国楼板一般选用预制板或现浇板,其隔音效果极差,楼上人走动,就影响楼下,采用地板采暖增加了保温层,可以有效防止冷气沿楼板和外墙流失,也能防止室外热量的入侵。保温层还有很好的隔音效果,可降低噪音污染,给您创造一个清馨的居住环境。

7、温度的可控性。地板辐射采暖能更方便地实现国家节能标准提出的“按户计量,分室调温”的要求。可以彻底解决商品房收费困难的问题。可采用数字锁定式平衡阀,或者采用智能热力表控制供、回水,即可解决取暖收费难的问题。

四、地板辐射采暖的缺点

由于所用采暖盘管为塑料管,使房间地面装修时受到一定的限制,当使用木地板时,由于木地板传热系数小,房间温度不易达到设计温度,且地面装修施工时,若使用铁钉,管道易受到损伤。

五、地板辐射采暖选用的管材

将镀锌钢管、普通塑料管、UPVC管、铝塑复合管和交联聚乙烯管(PEX管)在性能、价格等方面做了比较,详见表2。从表中看出使用PEX管可以实现地板辐射采暖的目的。

PEX管具有以下特点:(1)无毒无味,不锈蚀,不结垢,不堵塞水流;

(2)耐温耐压性能好,长期使用温度范围为-70~110℃,工作压力0.6~

1.0MPa;(3)耐老化,使用寿命50年以上,与建筑物同步,免除了暖气片采暖的“堵、冒、滴、漏”弊病,免去了拆墙换管的麻烦;(4)安装简易快捷,剪切轻便,弯曲随意,免除攻丝,用管件少,经济实用,综合造价与暖气片采暖基本相同。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板辐射采暖是一个较好的供暖型式,它无论从节约能源,室内温度场的分布,还是从舒适度,室内美观等各方面都较传统的供暖形式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可降解塑料的利与弊范文篇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6-0056-03

1引言

现代城市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都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将废弃物再造可以发掘废弃物原本价值外的隐含价值,同?r还能提升废弃物的经济价值。城市废弃物在艺术设计中也被广泛应用,废弃物再利用及艺术再造使得社会大众以长远的眼光重新看待资源的利用并对艺术设计有新的思考。

2废弃物和资源

资源与生态环境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材料的研发与利用是连接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纽带。构建人类和谐社会需要正确使用材料,在合理、适度,尽可能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开发利用废弃物使之成为艺术材料,赋予废弃物新的价值,从材料本身来看,可以保证材料在利用过程中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同时减少或不对生态造成破坏,从社会层面来看,废弃物的艺术再造,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能倡导社会大众绿色消费,建立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绿色设计理念。

2.1废弃物的概念

废弃物是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非产品性物质,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废热和固体废弃物等,通常人们所称的废弃物主要为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来自人类活动中以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为主的许多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产品废料、报废产品、丧失实际利用价值或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所有人抛弃的固态、半固态、液态或者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物品、物质[1](表1)。

2.2废弃物的材料化

在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资源将在自然环境、城市和建筑物的每个环节进行流通,使用由可循环材料制作的设计产品一方面可以体现出对环境的关注,另一方面极大的降低了制作成本(图1)。绝大多数固体废弃物中仍存在不同程度地含有可利用的物质,如可燃物质、金属物质、营养成分等,一些城市废弃物还可以转化为填充材料、建筑材料等,通过艺术手法将废弃物材料化融入设计中,可以消除或减轻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赋予废弃物艺术价值。

与政府和社会对废弃物进行亡羊补牢式的“末端治理”手段相比,将废弃物进行再造使之成为新型材料是人类主动地进行环保行为,与其任废弃物自然稀释、降解,通过设计手段、科技手段使废弃物材料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生产活动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是一种循环的方式。

以冶金废渣中的钢渣为例,钢渣是炼钢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弃物,废弃钢渣现已在建筑材料、农业利用、回填等几个领域广泛利用(图2)。

废弃钢材在艺术品中也作为艺术材料被广泛应用,英国雕塑家PtolemyElrington通过重组、焊接、涂色等艺术手法,将创意融入建筑材料以及废旧汽车中的废弃钢材中,对废弃钢材进行艺术再造,制作出形态各异的机械宠物。这些由废弃钢材经过艺术家的加工再造,成为了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可循环材料制作的艺术品也逐渐成为设计展览中的主要元素,雕塑艺术家赵成民曾在首钢雕塑艺术馆中展出了取材于废旧钢材的大量雕塑艺术品。

传统的设计大多强调技术性能、经济指标和审美因素等,将废弃物材料化,运用到艺术设计中,也是将节能环保的理念融入到艺术设计中,不仅给使用者或观者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更能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3废弃物的艺术再造

能源和资源危机促成了生态设计和再利用设计的产生和发展,通过对废弃物的回收、加工、再利用,从而再造废弃物衍生产品,使得废弃物转化为低能耗的环境友好材料。同时废弃物也成为新型的艺术材料,设计者通过特定的艺术手法使用废弃物等可再生材料设计的产品、建筑、装置已逐渐进入社会大众视野,成为一种新的设计潮流。

3.1废弃物的再利用

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纳克在其1977年出版的《为了真实世界的设计――人类生态学和社会变化》中提出:传统设计过多考虑了美观和形式等方面,而忽略了功能、用途和产生的环境与社会影响。帕帕纳克1955年出版的《绿色诫命:设计和建筑中的生态学和道德规范》中也强调了生态因素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废弃物的再利用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

(1)对废弃物本身进行提取改造。例如利用工业废弃物产生的废弃矿渣、粉煤灰,提取其中可燃废弃物用于垃圾焚烧或运用于水泥配料。

(2)对废弃物进行再设计。如上文提到的英国雕塑家PtolemyElrington通过重组、焊接、涂色等艺术手法对废弃钢材进行再设计,制作机械宠物艺术品。

(3)再造废弃物的概念革新。通过艺术手法对废弃物进行再造,赋予废弃物新的价值,即艺术价值,使之成为艺术品,或生态设计产品。

废弃物再利用也被广泛运用于人类生活中,2007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群众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mm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限塑令”的实施引发了废弃物再生环保袋的兴起,多家品牌推出了个性定制环保袋,这些环保袋多以可再生材料制成,结合艺术手法设计为简洁大气的造型并以“个性定制专属环保袋”为噱头吸引消费者,是废弃物艺术再造与商业的巧妙结合。

3.2废弃物艺术再造的实例

再造――“remade”,也可理解为再生,也就是废弃物经处理后再次使用,想要将废弃物再造成为艺术品,则需要通过艺术手法的加工。艺术品的再现不是对客观现实的机械反映,也不是纯粹客观的复制现实。而是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通过一定物质媒介(如线条、色彩、声、光、电等)来表现他所认识的生活。真正的艺术品是通过提炼、概括等艺术手法,把隐藏在生活和自然中的美集中起来,并使之升华成为艺术美。

台北的都市酵母设计团队与西班牙的Basurama团队共同打造了一个由废弃物为主要材料的“秋千公园”(图3),公园位于阴暗窄长的桥下,所用的所有材料均为废弃物,设计者将废弃的旧路灯和泠却塔重新喷漆、一根一根焊接起来,玩转结构,制作成大型悬荡的秋千,并在内部设计了四种不同尺寸的秋千,旁边焊接横放的灯杆,设计成多动能的休憩平台和吊床样式的休息区,让男女老少都能尽情活动身体,同时形成阻隔道路噪音的音墙。除此之外,团队也将“色彩”加入改造重点,将大型秋千漆成亮眼的黄色,点亮观者的视觉目光,彻底颠覆对桥下空间的利用与想像。

布莱顿大学内由建筑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建造的WasteHouse(废品之家)(图4)也是采用废弃物作为艺术材料的艺术品,废品之家使用了航空公司乘客废弃的2万根牙刷、2t牛仔裤的丹宁布、4000张DVD塑料盒、2000张软盘、2000张块式地毯等废弃材料。房屋构架采用废弃木材加工后重新焊接、组装而成,采用4000盒VHS录像制成墙壁的隔热层,100张废弃胶合板作为地板、托梁、支柱等,窗户的密封条和隔音材料由500个废弃自行车内胎制成,房屋外层由2000张废弃地毯覆盖。完全由废弃物制作的装置艺术品让废弃物利用再造体现到了极致。

通过艺术观念的革新,采用艺术手法,发挥创意,对废弃物进行艺术再造,一方面使物质的生命价值得以生长延续,另一方能挖掘其中的艺术、生态及文化价值。废弃物艺术品的产生也是对现实社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行为的一种批判。

4废弃物艺术再造的价值

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都伴随大量能耗和排放等弊端,现代化城市进程中过度的开发和开采资源与低下的资源利用率成为主要矛盾,形成了消耗型的线性物质模型,进而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废弃物的再利用与艺术再造手法的结合在建筑、景观、装置艺术、生产活动等领域都具有一定价值,废弃物转化的新材料的产生推动了科技的不断进步,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生态文明、文化建设的进步。

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自然资源从开采被制成产品后就被赋予了使用寿命,使用寿命终结之后就变成了废弃物。这种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只关心产品的属性,产品是否达到应该有的技术、功能、工艺和市场需求,产品设计的任务就大功告成。产品失去使用价值变成废弃物的后续处理则不在设计的范畴中,这类设计导致自然资源被一次性消费,最终归属为废弃。产品生产需求越大,资源消耗越大,废弃物总量越大,进一步造成资源稀缺、环境污染,形成恶性循环。通过对废弃物再利用,一方面充分发挥资源本身的使用价值,对产品本身的实用性、美观性、寿命等最大化利用,赋予其新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转化废弃物为艺术材料,通过艺术手法对其进行再造,运用于景观设计、建筑设计、装置艺术等领域,提升了废弃物本身的经济价值,同时赋予了废弃物艺术价值,是对废弃物本身的一种升华。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废弃物的产生量也急速增加,如何将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能源化利用已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及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废弃物的再利用,如废弃钢渣重新提炼进行制钢,可降解废弃物代替部分传统化石燃料等,将废弃物通过科技手段转变为新的可循环利用的资源,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由传统废弃物填埋导致的环境危害。通过艺术手法对废弃物进行再造,将废弃物转变为艺术材料,保留一部分废弃物的本来面貌,运用艺术手段对其进行加工、重组、再造,是一种新颖、主动的艺术化环保手段,通过对资源的减量使用、重复使用、回收和循环利用,结合设计手法,使得废弃物焕然一新,成为新的建筑物、游乐设施、装置艺术、生活用品,是符合环境学、生态学、工程学原理的生态设计。

可降解塑料的利与弊范文篇8

关键词:财务舞弊;董事会;公司治理;可操控性应计数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9)02-0100-08

众多研究表明,公司财务舞弊与董事会特征显著相关[1];但是,对于曾经舞弊的公司在被谴责公告后,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发生变化,目前国内外这方面研究很少,主要是AnupAgrawal[2]和Farber[3]。为了丰富该领域研究成果,本文从这一主题出发展开探讨。,以1999―2004年期间因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陈述而被证监会、上交所和深交所谴责的64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舞弊被公告的前一年到公告后第三年为研究区间,重点从董事会角度考察舞弊公司是否采取行动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从股权结构角度探讨舞弊事件的公告是否会产生经济后果,然后从审计意见类型和可操控应计数角度检验舞弊公司财务信息质量是否有所提高,通过面板数据模型探究舞弊公司可操控应计数的变化是否与董事会特征的变化相关,是否通过审计意见类型反映出来。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董事会联结着股东大会和经理层,是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假定在因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陈述受谴责后,公司在董事会制度层面都会积极地采取措施来挽回诚信形象。

(一)独立董事比例与财务舞弊

董事会能否有效发挥功能,独立性是一个关键因素,其一般通过独立董事比例来反映。Fama[4]和Jensen[5]都认为,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其发挥有效治理机制的必要条件,独立董事出于声誉成本与避免法律诉讼的考虑会竭力代表股东利益。Beasley[1]以美国1980―1991年间的75家舞弊公司为样本,发现较高的独立董事比例会降低财务报告舞弊发生的可能性。Dechow等[6]以美国1982―1992年间被SEC申请强制执行判决诉讼的92家公司为样本,发现它们的独立董事比例较低。Sharma[7]以澳大利亚1988―2000年间的舞弊公司为样本,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Farber[3]以美国1982―2000年间的87家舞弊公司为样本,发现它们的治理机制较弱,其独立董事规模和比例均较小,而在舞弊被公告后的3年内,独立董事规模和比例均显著提高。GongmengChen等[8]以我国1999―2003年间的169家舞弊公司为样本,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舞弊发生的可能性成负相关。吴世农和蔡志岳[9]以2001―2005年间因违规行为被监管层公开谴责、公开批评或公开处罚的195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公司违规频率越低。陈关亭[10]以1999―2004年间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较低的独立董事比例会为财务报告舞弊提供机会。并且,独立董事比例的增大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11-12]。

鉴于此,本文提出假设一:在舞弊事件被公告后3年内,舞弊公司独立董事比例有提高的趋势。

(二)董事会规模与财务舞弊

团队生产理论认为,大集团容易产生成员之间的相互推诿。董事会规模越大,越容易造成对董事偷懒的激励和削弱每位董事的权力,而较小的董事会可以有效地治愈董事的偷懒问题,并赋予董事更大的治理权限。相关研究也支持较小的董事会规模有助于抑制财务舞弊发生。Lipton和Lorsch[13]指出,许多董事会功能紊乱是由董事数量上升所造成,建议将董事会规模限制在10人以内,首选8人或9人。Jensen[14]指出,太大规模的董事会不是管理层行为的有效监督者。沈艺峰和张俊生[15]以1998―2000年间被列为ST的82家公司和1999年开始被PT的公司为样本,发现这些公司的董事会规模比控制组的大。蔡宁和梁丽珍[16]以1998―2002年间的45家财务舞弊公司为样本,发现董事会规模与财务舞弊显著正相关。张翼和马光[17]以我国1993―2003年间被监管部门所处罚的160家公司为样本,也证实了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发生丑闻的可能性越高。GongmengChen等[8]和吴世农、蔡志岳[9]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并且,Farber[3]发现舞弊公司在被谴责公告后的3年内,董事会规模有缩小的趋势。另外,较小的董事会规模一般能够带来更好的公司业绩[18-21]。

鉴于此,本文提出假设二:在舞弊事件被公告后的3年内,舞弊公司董事会规模有缩小的趋势。

(三)董事会会议次数与财务舞弊

董事会每年召开会议的次数是其活跃程度的一个指示器。Lipton和Lorsch[13]指出,独立董事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他们缺乏时间执行职责,增加董事会会议时间是提高董事会有效性的重要来源,认为董事会会议次数越多,表明其越积极、越有效。但是,也有研究认为董事会会议次数越多,表明公司存在的隐患就越多。Jensen[14]指出,董事会行为可能相对被动,其经常在出现问题时被迫从事高频率的活动。沈艺峰和张俊生[15]发现ST、PT公司的董事会平均每年开会次数都大于控制组公司,其中PT公司董事会平均每年开会次数大于5次,而控制组平均每年开会次数不足5次。并且,公司被列为ST的当年与前一年度相比,董事会通常有较高的会议频率。GongmengChen等和吴世农、蔡志岳都发现,与控制组相比,舞弊公司在舞弊年份,董事会开会的频率较高,并指出可能是因为公司出现问题较多,需要开会讨论,而不意味着董事越勤勉。公司在发生经营困境以后需要召开相对频繁的董事会会议来解决相关问题,而在度过经营困境之后是不是也需要通过较频繁的会议来提高公司业绩?NikosVafeas[22]以美国30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1990―1994年为研究区间,发现公司业绩越差,董事会的会议次数就越多,而随着董事会会议频率的超常增加,经营业绩会上升。谷祺和于东智[23]以我国1996年12月31日以前上市的366家A股公司为样本,以1996―1999为研究区间,发现在公司绩效下降之后,董事会的活动通常会增加,且董事会在非正常活动频率较高的年度及其以后年度,经营绩效会得到微弱的改进。同理,舞弊公司在被谴责公告以后,既需要通过召开董事会会议来解决相关问题,又需要这种方式来监督经营管理,防止以后出现类似问题,并希望改善绩效。

鉴于此,本文提出假设三:在舞弊事件被公告后3年内,舞弊公司董事会会议次数有增加的趋势。

(四)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与财务舞弊

委托―理论积极主张“两职分离”的领导结构。Jensen提出CEO兼任董事长时,董事会就不是管理层行为的有效监督者。Dechow指出,在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中,CEO同时又是董事长的占多数。AnupAgrawal等以美国1978―1992年间的舞弊公司为样本,发现舞弊在被谴责公告后的两年内,董事长兼任CEO的比例显著下降,但仍高于控制组公司。AnupAgrawal等[24]以美国2000―2001年间159家会计丑闻的公司为样本,发现当CEO同时为董事长时,发生会计丑闻的概率较高。Farber也发现在舞弊公司中,CEO同时又是董事长的占多数,且在被谴责公告后的3年内,董事长兼任CEO的比例显著下降。Skousen等[25]以美国1992―2001年间86家舞弊公司为样本,发现当CEO兼任董事长时,公司更容易发生舞弊。GongmengChen等和陈关亭都发现,在中国上市公司中,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与财务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呈正相关。并且,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将降低公司业绩[20-21]。

鉴于此,本文提出假设四:在舞弊事件被公告后的3年内,舞弊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比例有降低的趋势。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选择

本文选取的样本是1999―2004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于1998年才提供现金流量表;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对有舞弊嫌疑的公司进行立案调查一般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因此,本文对舞弊公司的研究时段由公告年份向前延长1年,向后延伸3年,在5年的时间区间研究舞弊公司治理机制的变化,故本文选择1999―2004年之间的存续舞弊公司为样本,即1999年向前延长至1998年,2004年向后延伸至2007年。年间因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陈述被证监会、上交所和深交所谴责的A股上市公司,共82家次,其中对多次受谴责的公司以第一次的年份为研究年份,样本中有2家受过2次谴责这两家分别是锦州港(600190)和博瑞传播(600880)。,并剔除了12家已退市和1家于上市年份被谴责的公司这家是新中基(000972),因其上市前一年的相关数据无法获取,故删除。,剩下67家,并对每家公司配对一个控制公司,具体依据是:(1)交易所:与样本在同一家交易所上市。(2)行业:在满足前1条的前提下,与样本同行业,行业的规定标准按照证监会的分类标准。(3)规模:在满足前2条的前提下,与样本在谴责公告前一年的资产总额最接近。(4)上市年龄:在满足前3条的前提下,与样本的上市时间最接近,允许3年的时间差。(5)时间区间:在满足前4条的前提下,所有样本需要的数据,控制公司在相应的年份也能公开获得。(6)公司声誉:在满足前5条的前提下,未被证监会、上交所和深交所因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陈述而谴责。

在同时满足以上6条的前提下,67家公司中有3家无合适控制公司分别是四川湖山(000801)、渝开发(000514)和旅游(600749)。,因此本文以64家样本和64家控制公司为研究对象,两者的总资产和离公告前一年的上市年限的比较见表1,所有的控制公司都符合要求。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Wind咨讯和CSMAR数据库,部分是由金融界和新浪财经中公司资料整理所得。

(二)样本的描述

1.样本按公告年份和交易所的描述统计

从表2可知,2001年和2004年的样本比例最大,分别占了21.88%和20.31%,与GongmengChen等统计的相似。

2.样本按行业的描述统计

制造业――机械、设备、仪表和制造业――石油、化学、塑胶、塑料在样本中所占比例较大,这与这两大行业的特性是紧密相关的,它们的业务复杂,技术程度要求高,行业环境多变。并且,这也已得到证明[26]。

(三)变量的设计和描述

从研究主题出发,本文构造以下研究变量,见表3。

图1是样本变量的均值比较,与公告前一年相比,公告后第三年的独立董事规模2001年8月16日,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规定在2003年6月30日前,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1/3的独立董事。因此,为避免因指导意见产生的直接影响,该处以及独立董事的配对样本T检验中都只取了公告年份是2004年的13家样本。明显增大,董事会规模明显缩小,董事会会议次数也明显增加。

注:InitialYear表示公司舞弊被公告的前一年;FinalYear表示公司舞弊被公告后的第三年。(下同)

图2是样本变量的比例均值比较,与公告前一年相比,公告后第三年的独立董事比例明显上升,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比例、高管持股比例和非标审计意见比例都明显下降,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无明显变化。

(四)研究方法的设计

1.配对样本T检验

运用SPSS15.0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研究样本和控制组从公告前1年到公告后第3年,独立董事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次数、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是否合一、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审计意见类型和可操控性应计数的均值差异。

2.面板数据模型

运用Eviews5.1进行面板数据检验,通过可操控性应计数来衡量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加深入地分析舞弊公司盈余质量的变化是否与董事会制度的完善相关,是否通过审计意见类型反映出来。

三、实证检验和分析

(一)配对样本T检验

1.董事会特征配对样本t检验

注:Initiala表示公司舞弊被公告的前1年;Finala表示公司舞弊被公告后的第3年;b表示相对于公告前1年(Initiala),变量在后面4年中所发生的变化(下同)。

从表4可知,董事会制度层面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1)舞弊公司独立董事规模和比例均有所提高。在公告前1年,样本的独立董事规模(OutDir)显著低于控制组;在公告后第3年,两者已不存在显著差别,这也支持了Farber的结论。独立董事比例(OutDir%)在公告前1年的均值是31.454%,而在随后的4年中,样本的比例逐年提高,在公告后第3年达到了32.466%,但仍和控制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舞弊公司希望通过提高独立董事比例和规模向外界表示它们在不断地改善公司的治理状况,有信心重新塑造诚信形象。(2)舞弊公司董事会规模逐渐缩小。从公告前1年到公告后第3年,样本的董事会规模(Dirs)有缩小的趋势,均值从9.5减少到8.955,与Farber的结论相似。这说明舞弊公司在舞弊事件后有精简董事会的举措。(3)舞弊公司董事会会议次数逐渐增加。在公告前1年,样本的董事会会议次数(Dm)显著高于控制组,验证了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董事会会议越频繁并不意味着董事越勤勉,更可能是公司隐患越多的观点(GongmengChen等)。在随后的4年中,两者的会议次数都逐渐增加,但并没有显著差异,这也许是说明舞弊公司在被谴责公告以后,既需要通过召开董事会会议来解决相关问题,又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防止以后出现类似问题,并希望改善经营业绩。(4)舞弊公司两职合一比例较高,但也有降低的趋势。从公告前1年到公告后第3年,样本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是否合一(Dual)的比例逐渐降低,均值从0.188降为0.156,但均高于控制组,这不仅验证了两职合一更有可能导致公司舞弊发生的观点[24-25],同时也支持了Agrawal等和Farber的结论。

2.股权结构配对样本t检验

表5是公告前1年至公告后第3年的股权结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从表5可知,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和高管持股比例均发生了变化:(1)舞弊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逐年降低,且均小于控制组的比例。在公告前1年,样本的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Top10)显著低于控制组;从公告年到公告后第3年,两者的比例逐年降低,且控制组的降低趋势比样本更明显;在公告后第3年,两者之间已不存在显著差别。这只能表明高度集中的股权有利于抑制财务舞弊发生,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愿意适度降低股权集中度。(2)舞弊公司高管持股比例逐年降低,且均小于控制组的比例。在公告前一年,样本的高管持股比例低于控制组,验证了高管持股比例越低,公司发生舞弊的可能性越大的观点;从公告年到公告后第3年,两者的比例均逐年降低,而样本的降低趋势比控制组更明显;在公告后第3年,样本的比例仍显著高于控制组。这可能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舞弊公司以前持股的高管受到处理离开职位所致根据对64家舞弊公司相关年度年报的阅读,发现高管持股比例的变动主要原因是持股高管的离职变更所引起的。笔者认为离职的内部原因可能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高管因舞弊事件的处理而离职;另一种是高管了解公司舞弊情况,主动请辞。,另一方面可能是高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大打折扣,更不愿意持有公司股票。

3.审计意见类型配对样本t检验

从表6可知,在公告前1年,样本的非标审计意见比例(Opi)显著高于控制组;从公告年到公告后第3年,样本的非标审计意见逐年减少;在公告后第3年,样本的比例仍显著高于控制组。并且,在对应年份,发现样本的非标审计意见比例均显著高于控制组限于篇幅,未列出公告年、公告后第1年和公告后第2年的检验结果。。因此,这不仅验证了我国的非标审计意见具有信息含量的观点[27-29],而且也表明舞弊公司在努力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4.可操控性应计数配对样本t检验

已有研究发现,截面Jones模型估计出的可操控性应计数能够有效地衡量公司盈余管理程度[30-31]。同时根据夏立军[32]对多个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及其调整模型在中国证券市场使用效果的比较研究,本文采用调整后的Jones模型来估计可操控性应计数(DAt),变量的描述见表8。DAt的计算过程是:首先计算出(1)式的α1、α2和α3;再将其代入(2)式中,算出NDAt;最后将NDAt代入(3)式求出DAt,从而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GAt/At-1=α1(1/At-1)+α2(ΔREVt/At-1)+α3(PPEt/At-1)+εt(1)

NDAt=α1(1/At-1)+α2(ΔREVt/At-1)+α3(PPEt/At-1)(2)

DAt=TAt/At-1-NDAt(3)

从表9可知,在公告前一年,样本的可操控性应计数的绝对值(|DA|)显著高于控制组;在公告年和公告后两年,样本的|DA|均有降低的趋势;在公告后第三年,样本的|DA|仍显著高于控制组。由于可操控性应计数的正负值分别表示公司的正负向盈余管理的程度,因此,以舞弊公司公告前一年的可操控性应计数为基准,将可操控性应计数按正负值分组检验。对于正的可操控性应计数(DA+),在公告前一年,样本显著高于控制组;而在随后四年中,样本的DA+逐年降低;在公告后第三年,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别。对于负的可操控性应计数(DA-),在公告前一年,样本显著低于控制组;而在随后四年中,样本的DA-逐年提高,且每年都与控制组有显著差别;在公告后第三年,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别。

可见,在公告前一年,样本和控制组的可操控性应计数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公告后第三年,样本和控制组的正、负可操控性应计数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舞弊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有改善的趋势。

5.小结

可见,舞弊公司董事会制度确实得到了改善,非标审计意见的比例也有所降低,正、负可操控性应计数在公告后第三年与控制组也已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下面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可操控性应计数来衡量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探究舞弊公司盈余质量的变化是否与董事会制度的完善相关,是否通过审计意见类型反映出来。

(二)面板数据检验

1.变量的选取

(1)因变量:可操控性应计数的绝对值(|DA|);(2)自变量:独立董事比例(OutDir%)、董事会规模(Dirs)、董事会会议次数(Dm)、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是否合一(Dual)和审计意见类型(Opi);(3)控制变量:总资产报酬率(Roa)、现金流量(Cfo)、资产负债率(Lev)、流动比率(Liq)、总资产周转率(Tra)、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Gw)、上市年限(Age)和公司规模(Size),具体描述见表7,依据的文献主要有Watts和Zimmerman、Becker、夏立军等。

2.模型的判定

面板数据模型有不变参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参数模型三种,首先必须依据协方差分析来判断样本数据适合哪种模型,见表8。

注:S1、S2、S3分别表示变参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和不变参数模型的残差平方和(Sumsquaredresid),T表示每个截面成员的观测数,N表示截面成员数,k表示自变量和控制变量数;***表示在1%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0%水平下显著。

3.变参数模型的检验

表9是样本变参数模型的检验结果。其中,独立董事比例(OutDir%)在公告年和公告后第1年与可操控性应计数(|DA|)均在5%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这说明舞弊公司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确实有利于改善盈余质量;董事会规模(Dirs)在公告后第2年与可操控性应计数(|DA|)在5%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这说明董事会规模为9人如表4,公告前一年董事会规模的均值为9.5,公告年的均值为9(9.5-0.5=9)。时,有助于抑制盈余操纵,与Lipton和Lorsch[13]结论基本一致;董事会会议次数(Dm)在公告后第1年与可操控性应计数(|DA|)在5%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而在公告后第3年与|DA|在10%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这说明舞弊公司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增加既是董事会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也是公司出现财务困境的一个反映指标;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是否合一(Dual)在公告后第2年与可操控性应计数(|DA|)在10%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我国的董事会领导结构更支持现代管家理论;审计意见类型(Opi)在所有年度与可操控性应计数(|DA|)均不显著相关,这说明,从公告前1年到公告后第3年,舞弊公司|DA|的显著变化并没有通过审计意见类型反映出来。

注:Initial表示公司舞弊被公告的前1年,Detect表示公司舞弊被公告的当年,Detect1表示公司舞弊被公告后的第1年,Detect2表示公司舞弊被公告后的第2年,Final表示公司舞弊被公告后的第3年。

四、结论

1.“谴责”有助于促进财务舞弊公司完善董事会制度

在公告前1年,样本和控制组在独立董事规模、董事会会议次数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从公告年到公告后第3年,样本独立董事规模和比例均逐渐增大,董事会规模逐渐缩小,董事会会议次数逐渐增多,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比例逐渐降低,支持了本文的四个假设;在公告后的第3年,样本和控制组在独立董事规模、董事会会议次数方面已不存在显著差异,董事会规模也基本相同,但独立董事比例仍存在显著差异。这既说明舞弊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完善董事会制度,也体现出积极落实监管部门政策建议。

2.“谴责”使财务舞弊公司高管持股比例呈现降低趋势

在公告前1年,样本的高管持股比例低于控制组;从公告年到公告后第3年,两者的比例均逐年降低,而样本的降低趋势比控制组更明显;在公告后第3年,两者之间仍存在显著差别。这可能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舞弊公司以前持股的高管受到处理离开职位所致;另一方面可能是高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大打折扣,更不愿意持有公司股票。

3.“谴责”有助于财务舞弊公司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在公告前1年,样本和控制组在审计意见类型和可操控性应计数方面存在显著差别,而从公告年到公告后第3年,样本的非标审计意见比例逐年减少,且两者在公告后第3年的正、负可操控性应计数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根据面板数据检验,发现舞弊公司精简董事会规模、提高独立董事比例的举措确实有助于抑制盈余操纵、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Beasley,MarkS.AnEmpiricalAnalysisoftheRelationBetweentheBoardofDirectorCompositionandFinancialStatementFraud[J].TheAccountingReview,1996,(71)(October):443-465.

[2]Agrawal,Anup,Jaffe,JeffreyF,Karpoff,JonathanM.ManagementTurnoverandCorporateGovernanceChangesFollowingtheRevelationofFraud[J].JournalofLaw&Economics,1999,(42):309-342.

[3]Farber,DavidB.RestoringTrustafterFraud:DoesCorporateGovernanceMatter?[J].TheAccountingReview,2005,(80):539-561.

[4]Fama.E.F.AgencyProblemsandtheTheoryoftheFirm[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0,(88):288-307.

[5]Fama,E.F.,JensenM.C.SeparationofOwnershipandControl[J].JournalofLawandEconomics,1983,(26):301-325.

[6]Dechow,PatriciaM.,Sloan,RichardG,Sweeney,AmyP.CausesandConsequencesofEarningsManipulation:AnAnalysisofFirmsSubjecttoEnforcementActionsbytheSEC[J].ContemporaryAccountingResearch,1996,13(1):1-36.

[7]SharmaVineetaD.BoardofDirectorCharacteristics,InstitutionalOwnership,andFraudEvidencefromAustralia[J].Auditing:AJournalofPractice&Theory,2004,23(2):105-117.

[8]GongmengChen,MichaelFirth,DanielN.Gao,OliverM.Rui.OwnershipStructure,CorporateGovernance,andFraud:EvidenceFromChina[J].JournalofCorporateFinance,2006,(12):424-448.

[9]吴世农,蔡志岳.董事会特征影响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吗?[R].第三期财务与会计学术论坛,2006-03-17.

[10]陈关亭.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因素的实证分析[J].审计研究,2007,(5):91-97.

[11]Brickley,J.A.,Coles,J.L.,Terry,R.L..OutsideDirectorsandtheAdoptionofPoisonPills[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94,35(3):371-390.

[12]王跃堂,赵子夜,魏晓雁.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否影响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6,(5):62-73.[13]Lipton,M.,LorschJ.AModestProposalforImprovedCorporateGovernance[J].BusinessLawyer,1992,(48):59-77.

[14]Jensen,M.C.TheModernIndustrialRevolution,Exit,andtheFailureofInternalControlSystems[J].JournalofFinance,1993,48(3):831-880.

[15]沈艺峰,张俊生.ST公司董事会治理失败若干成因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2,(3):21-25.

[16]蔡宁,梁丽珍.董事会构成、所有权结构与财务舞弊关系的经验研究[R].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

[17]张翼,马光.法律、公司治理与公司丑闻[J].管理世界,2005,(10):113-122.

[18]Yermack,David.HigherofCompanieswithaSmallBoardofDirectors[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96,(40):185-211.

[19]何卫东,张嘉颖.所有权结构、资本结构、董事会治理与公司价值[J].南开管理评论,2002,(2):17-21.

[20]李常青,赖建清.董事会特征影响公司绩效吗?[J].金融研究,2004,(5):64-77.

[21]周国林.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经营绩效的相关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8,(8):18-22.

[22]NikosVafeas.BoardMeetingFrequencyandFirmPerformance[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99,(53):113-142.

[23]谷祺,于东智.公司治理、董事会行为与经营绩效[J].财经问题研究,2001,(1):58-65.

[24]AnupAgrawal,SahibaChadha.CorporateGovernanceandAccountingScandals[R].Workingpaper,2004,September.UniversityofAlabama.

[25]Skousen,ChristopherJ.,Wright,CharlotteJ.ContemporaneousRiskFactorsandthePredictionofFinancialStatementFraud[R].Workingpaper,2006,August24.

[26]Bell,TimothyB.,Carcello,JosephV.ADecisionAidforAssessingtheLikelihoodofFraudulentFinancialReporting[J].Auditing:AJournalofPractice&Theory,2000,Spring:169-184.

[27]李增泉.实证分析: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J].会计研究,1999,(8):16-22.

[28]章永奎,刘峰.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相关性实证研究[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2,(1):1-14.[29]宋常,恽碧琰.上市公司首次披露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研究[J].审计研究,2005,(1):32-40.

[30]BartovE.,GulF.A.,TsuiJ.S.L.Discretionary-accrualsModelsandAuditQualifications[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0,(30):421-452.

[31]Kothari,S.P.,AndrewJ.Leone,CharlesE.Wasley.PerformanceMatchedDiscretionaryAccrualMeasures[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5,39(1):163-197.

[32]夏立军.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应用研究[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3,5(2):94-154.

[33]Watts,Zimmerman.AgencyProblems,AuditingandtheTheoryoftheFirm:SomeEvidence[J].JournalofLawandEconomics,1983,(26):613-634.

可降解塑料的利与弊范文篇9

关键词:锥阀球阀板阀组合阀性能对比

0引言

目前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现场主要采用的是胜利油田总机厂生产的3ZJ型三柱塞注聚泵。通过几年来注聚泵的运转情况看,影响泵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液力端,而液力端的锥阀密封主要为接触密封,在接触密封的应用中,造成泄漏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密封面的间隙及两侧的压力,在改变密封面的粗糙度后,泵阀两侧的密封力就成了直接影响锥阀的密封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而泵内的压力是固定的。因此,改变泵阀结构,就成为提高泵效的必然选择。

组合阀是注聚泵应用的一种新的密封方式,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已在多种类型的泵上加以应用。注聚合物驱油技术经过近20年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已日臻成熟,成为改善老油田提高采收率较为理想的驱油方式,而注聚泵正是完成这项工作的直接载体,改变其泵阀结构,提高泵效,增加驱油效果,就成为注聚驱油工艺流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1三柱塞注聚泵的构成

三柱塞泵主要由动力端和液力端两大部分组成。动力端由电机、皮带、皮带轮、曲轴、连杆,介杆等组成。液力端由泵头、液缸、吸排液阀、进排液管线、填料盒、柱塞、缓冲器、安全阀、压力表等组成。

2注聚泵泵阀的主要构成及特点

2.1注聚泵锥阀的构成特点

锥阀的特点:锥阀是由可上下移动的锥形阀芯对流体流过截面进行控制的阀,阀口关闭时,阀芯与阀座之间为线密封,密封性好,动作灵敏,阀口开启无死区,具有流道平滑,流量系数大,过流能力强,不论介质粘度高低都能输送的特点。

锥阀的缺点:锥阀关闭的瞬间阀芯与阀座有相对运动,产生磨擦,阀杆易断裂,密封面易损坏,制造修理困难。在密封状态下,锥阀阀芯与阀座的接触为线接触,接触面积小,阀口应力高,虽然在静态条件下,阀口应力很高而没有引起明显损伤,但接触引力往往具有周期性,可能会引起疲劳破坏、点蚀或表面脱落,进而导致密封效果降低。

2.2注聚泵球阀的构成特点

球阀特点:流动阻力小,结构简单、互换性强,体积小、重量轻、维修、使用方便,阀球在启闭及运动中伴有旋转运动,磨损均匀,且阀球与密封接触面粘附的杂质容易被清除,即所谓“自洁”作用,密封接触面小,密封效果好,泵的容积效率高,阀隙流道较平滑,水利阻力小,适合输送高粘度液体。

球阀的缺点:球阀长期以来受物料冲刷,产生摩擦,造成较为严重的冲击磨损,同时也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周期,如果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球阀的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

2.3注聚泵板阀的构成特点

板阀特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运动平稳,减荷作用强,导杆与阀体通过螺丝连接,所以有很强的互换性。由于板阀是聚甲醛材料制作的,这种材料是一种热塑性结晶聚合物,被誉为“超刚”或“赛刚”,因而在很宽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有很好的自性和耐疲劳性,此外,还有较好的耐化学品性。

板阀的缺点:密封性不如球阀和锥阀,适用于低压部分。

2.4组合阀结构特点

该阀组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球阀部分和板阀部分。排出端由球阀密封,球阀由阀架、阀簧、导向杆、阀球、阀座组成,吸入端由板阀密封,板阀由阀架、阀簧、导向杆、阀板、阀座组成。

当注聚泵的电机带动曲轴做连续不断的运动时,曲轴带动介杆、柱塞做往复运动,柱塞后行,板阀打开,球阀关闭,液体被吸入;柱塞前行,球阀打开,板阀关闭,液体被排出,这样,通过柱塞的连续不断运动,完成排液目的。

3组合阀与锥阀结构异同点

相同点:组合阀和锥阀都具有流道平滑,流量系数大,过流能力强,不论介质粘度高低都能输送的特点。锥阀最大的缺点是,锥阀关闭的瞬间阀芯与阀座有相对运动,产生磨擦,阀杆易断裂,密封面易损坏,制造修理困难。

在锥阀密封过程中,造成泄露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密封面的间隙及两端的压差,前者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则更为显著,因此,密封性能的提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密封面进行精细加工,降低粗糙度。二是加大密封的接触力,使接触面产生弹塑性变形,将密封面上的微观轮廓峰压平,以至于接触面间的间隙小到流体无法通过。一般来说,在密封面不至于粗糙的情况下,接触密封力的大小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则更为明显,在相同条件下,密封力太小,容易引起泄露,密封力太大,又容易引起密封的损坏。密封力的大小直接影响泵阀密封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原因,在密封力是确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改造泵阀结构来达到密封目的,所以我们选择了组合阀。组合阀中的球阀,它的导杆与阀球是分体的,所以就避免了锥阀导杆断裂的弊端,组合阀中的板阀采用了面接触,从而也避免了锥阀线接触造成的点蚀。

4应用实例

4.1锥阀、球阀、板阀的实际应用

2012年2月20日,孤岛采油厂油藏管理一区注聚站的2#泵,泵效降低了30%左右,电流表波动过大,泵腔有撞击声,经过检查,泵的锥阀导杆断裂,阀座有点蚀,选择更换球阀后,由于球阀的导杆与阀体是分体的,避免了锥阀导杆断裂的弊端,泵效达到89%左右,运行1个月后,泵再次出现了撞击声,经检查,球阀阀簧断裂,导致了泵效又一次下降。选择更换板阀后,由于板阀运行平稳,阀簧受力均匀,阀簧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运行3个月后,泵效下降了10%,经检查发现,排液阀的板阀密封效果不理想,所以,决定调整泵阀结构、发挥各阀特点、扬长避短、选择组合阀解决这一系列难题。

4.2不同结构的组合阀的实际应用

2012年6月,在注聚站选择了12#、13#、14#三台注聚泵进行试验,该三台泵其液力端泵阀结构均为锥形阀,其中,12#泵经常发生泵阀断裂现象,泵效降低30%左右,粘度保留率保持在70%左右,13#泵、14#泵泵阀经常发生磨损严重现象,泵效降低20%左右,粘度保留率保持在80%左右,经过改造,将12#泵装入球阀和锥阀(进液阀为锥阀),13#泵装入锥阀和板阀(进液阀为板阀),14#泵装入球阀和板阀(进液阀为板阀),到2012年9月,三台泵的运行情况统计如下:

根据统计结果,13#泵的泵效最低,清阀次数最多,主要是由于锥阀阀芯导杆断裂,阀芯端面出现点蚀所造成的,而14#泵的效果是最理想的,凸显了球阀和板阀的优点。

5几点结论

(1)由于锥阀导杆易断裂,阀芯端面容易出现点蚀,清阀频繁,所以调整了泵阀结构,应用组合阀达到提高泵效的目的。

(2)板阀的密封为面接触,密封效果不如锥阀和球阀,多作为进液阀使用。

(3)应用高分子材料制作阀体,因为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越的粘着性能,超强耐磨性能,安全的解决了金属经常磨损的弊端。

参考文献

可降解塑料的利与弊范文1篇10

论文摘要: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及塑料制品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产品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也对专业设计人员的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塑料制品模具设计时制品材料的选择是决定产品性能的重要因素。还有制品壁厚等问题是辅助设计软件所不能解决的,要需要专业设计人员长时间经验的积累才能做好的。因此本文就塑料制品模具设计中若干重要问题做以简要的讨论。

在我国塑料工业发展中,计算机的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计算机技术在模具设计领域的应用,大大缩短了模具设计时间,尤其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的大规模推广,解决了塑料产品开发、模具设计及产品加工中的薄弱环节。更在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体现出现代科技的优越性。但是现代技术并不能替代专业设计人员的经验,在塑料模具设计时制品材料的选择是决定模具设计时模具材料选用的重要因素。怎样选用合适的材料,是模具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塑料制品材料的选用对模具设计的影响

一般来说,并没有不好的材料,只有在特定的领域使用了错误的材料。因此,设计者必须要彻底了解各种可供选择的材料的性能,并仔细测试这些材料,研究其与各种因素对成型加工制品性能的影响。本文只就传统的热塑性材料进行分析以说明问题。在注射成型中最常用的是热塑性塑料。它又可分为无定型塑料和半结晶性塑料。这两类材料在分子结构和受结晶化影响的性能上有明显不同。一般来说,半结晶性热塑性塑料主要用于机械强度高的部件,而无定型热塑性塑料由于不易弯曲,则常被应用于外壳。这是材料选用的大框,其次,还要根据填料和增强材料继续选择。

(一)根据填料和增强材料进行选择的分析

热塑性塑料可分为未增强、玻璃纤维增强、矿物及玻璃体填充等种类产品。玻璃纤维主要用于增加强度、坚固度和提高应用温度;矿物和玻纤则具较低的增强效果,主要用于减少翘曲。玻璃纤维会影响到成型加工,尤其会对部件产生收缩和翘曲性。所以,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不能被未增强热塑性塑料或低含量增强材料来替代,而不会有尺寸改变。玻璃纤维的取向由流动方向决定,这将引起部件机械强度的变化。试验(从注射成型片的横向和纵向截取了10个测试条,并在同一个拉力测试仪上对它们的机械性能进行了比较)表明,对添加了30%玻璃纤维增强的热塑性聚酯树脂,其横向的拉伸强度比纵向(流动方向)低了32%,挠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分别减少了43%和53%。

在综合考虑安全因素的强度计算中,应注意到这些损失。

在一些热塑性塑料中加入了一系列增强材料、填料和改性剂来改变它们的性质。由这些添加剂产生的性能变化必须认真地从手册或数据库中查阅,更好的是听取原材料制造厂家的专家的技术建议。以选用最为合适的材料。

(二)考虑湿度对材料性能影响

一些热塑性材料,特别是PA6和PA66,吸湿性很强。这可能会对它们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进行设计时,应特别注意这种性能,考虑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模具材料的选用取决于制品材料,细致分析制品材料后,才能在模具设计时选用最为合适的模具材料。

(三)塑料制品模具材料选用

细致分析塑料制品使用的材料后,选取最为合适的模具材料。目前我国市场常见的、适合热缩性材料的模具材料有:非合金型塑料模具钢(即碳素钢)、渗碳型塑料模具钢、预硬型塑料模具钢、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整体淬硬型塑料模具钢、耐腐蚀型塑料模具钢几种。在模具材料选取时,根据制品材料是否改性和增加填充剂,添加何种添加剂来选取适合的模具材料。例如:制作形状复杂的大、中型精密塑料制品时,其模具材料可选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制造复杂、精密且生产时间较长,需要高寿命模具时刻采用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具体选用时主要还是要针对塑料制品的材料和模具预计使用情况选取。适宜的材料加上合理的设计将极大的提高模具使用周期,同时也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二、壁厚及相关注意事项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在工程塑料零件的设计中,还有一些设计要点要经常考虑,其中对于壁厚的设计尤为重要,壁厚设计的合理与否对产品影响极大,改变一个零件的壁厚,对以下主要性能将有显著影响:零件重量、在模塑中可得到的流动长度、零件的生产周期、模塑零件的刚性、公差、零件质量,如表面光洁度、翘曲和空隙等。

(一)塑料模具设计工艺中的基础要求

在设计的最初阶段,有必要考虑一下所用材料是否可以得到所要求。流程与壁厚比率对注塑工艺中模腔填充有很大影响。如果在注塑工艺中,要得到流程长、而薄,则聚合物应具有相当的低熔融粘度(易于流动熔解)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深入了解聚合物熔化时的流动性能,可以使用一种特殊的模具来测定流程。

增加壁厚不仅决定了机械性能,还将决定成品的质量。在塑料零件的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尽量使均匀。同一种零件壁厚不同可引起零件的不同收缩性,根据零件刚性不同,这将导致严重的翘曲和尺寸精度问题。为取得均匀的,模制品的厚壁部分应设置模心。此举可防止形成空隙,并减少内部压力,从而使扭曲变形减至最小。零件中形成的空隙和微孔,将使横截面变窄,内应力升高,有时还存在切口效应,从而大大降低其机械性能。不同壁厚塑料制品的模具设计时,模腔的要求也不同,根据制品的要求,设计模具的模腔及脱模斜度,斜度要与塑胶制品在成型的分模或分模面相适应;是否会影响外观和壁厚尺寸的精度。

转贴于

(二)热塑性塑料设计中的指标分析

热塑性塑料一般具有高的延展性和弹性,不需要像具有高刚性、低延展性和低弹性的金属一样指定严格的范围。设计者在决定热塑性塑料模具制品的成本方面起了关键作用,合理且不影响产品性能的、缩小公差,较少成本是可以实现的。一般商业上可接受的产品与标准尺寸的偏差不高于0.25-0.3%,但这还需要与应用时的具体要求相结合来判断。精确的模具可以有效的缩小制品公差,从而降低制品成本。因此,模具精密度对制品生产厂家具有重要意义。

三、塑料模具设计时对收缩值的考虑

为了不对塑料部件制定过分严格的范围,必须要注意一些影响塑料制品尺寸准确性的因素。模具制造的标准必须严格遵守,同时要特别注意脱模斜度的重要性,因为它决定了脱模容易与否及防翘曲性能。

还有一个与产品设计相关的重要问题是,当成型品是由不同材料或不同壁厚制成时,其模后收缩值与方向和厚度相关如果复杂的成型对加工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要获得模具原型有关收缩值和翘曲行为的准确数据玻璃增强材料的这一性质最为明显。玻璃纤维的取向性可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产生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收缩,从而导致尺寸不准确。塑料制品的几何形状对收缩也有影响,进而影响到产品的性能,这也是设计者值得关注的一点。因此在此类制品模具设计时要注意制品脱模收缩后的尺寸是否为产品要求尺寸,否则因制品模后收缩值的影响,极有可能导致产品尺寸不符合标准。

结论:

与产品模后性能相关问题还有许多,设计人员可以参考手册进行设计。总之,在塑料制品模具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制品尺寸、性能、外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利弊,选用适合的材料,合理的设计,才能保证产品的性能。

参考文献

[1]张国栋.模具设计概述[J].中国模具设计,2003,6.

[2]李海龙.注塑模具设计[J].模具前沿,2005,12.

[3]肖海燕.模具设计之材料选用[J].西安机械设计,2006,1.

[4]吴利国.塑料模设计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可降解塑料的利与弊范文篇11

在我国建国初期,才初步开始发展城市的居住区公共设施建设,对公共设施的设计、选材和规划还没有显确的要求,仅能满足简单生活上的需求。从1950年到2003年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发展,从初期简单的功能布局和要求,到中期1978年改革开放后《城市规划法》的出台促进城市居住区公共设施深入改革,再到后期《全国2000年城镇发展布局规划纲要》的完成,使城市居住区公共设施建设逐渐成型走向成熟。面对人们对新生活不断需求,公共设施的功能也在一步步的趋向完善。从2003年至今居住区公共设施的建设没有太多的创新和改善。以辽宁省鞍山市为例,作为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其经济发达程度及城市化水平均为中等,是可作调查研究的典型城市。同时,选取典型城市的三个典型居住区进行调研,即绿色智慧城、九星花园、永缙学府,它们均建于2000年左右,公共设施的建设基本满足人们生活的要求,比较准确反映我国绝大多数居住区的公共设施水平。经过实地调研,部分社区公共设施的老化,在功能上失去其本身的使用价值,而且大多数的设施,都是用一些不节能环保、不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没有太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加上后期维护的不当,一些公共设施的存在基本上就是摆设,逐渐被人们慢慢的淘汰。

二、低碳环保设施引入的重要性

在一个工业和生态矛盾突出的城市,低碳设计和低碳生产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和谐共处的重要途径。低碳设计,不仅仅体现在对环境资源的缓解和抑制,更重要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和改善所在地区城市的环境需求,从根源上解决环境和资源的问题。城市居住区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区域,居住区的低碳公共设施设计对当前的环境来说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对于居住的环境与资源的平衡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三、城市居住区公共设施的低碳改进策略

1.居住区公共设施使用材料的环保性

现今公共设施多使用金属、硬性塑料作为主要的材料,在满足一些硬性设施的基本要求之后却存在着一些弊端。金属满足硬度和稳固的同时,在后期会出现腐蚀现象而不易维护。金属结构的设施外表主要用油漆进行保护,油漆的使用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而且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材料本身会出现锈蚀,降低其强度和稳固性,如不及时维护会造成很大安全隐患。而硬性塑料成分,虽然避免了金属材料的易腐蚀现象,但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硬度会下降,脆性加强,同样存在安全隐患。大部分的公共设施老化后,由于部分零件不易拆卸且材料的不可回收,难以实现低碳环保。因此,在公共设施的选材上应考虑使用一些硬性高、可循环、可再生、易降解的材料,如木塑复合材料(WPC)和热塑性弹性体(TPE)等。木塑复合材料是用塑料和植物纤维加入少量的化学添加剂经过专用配混设备加工制成的一种复合材料,适用于室外长椅、木塑花箱、标志牌等。由于原材料使用自然界中的可再生资源,可以减少对纯木材的需求,减轻资源对环境状况的影响。热塑性弹性体其环保无毒和舒适的手感是适用于居住区公共设施的标准性环保材料。比如运动器材的把手、凳椅座垫及园艺细节等。这些新型低碳材料的使用不仅满足公共设施的硬性要求,也符合低碳设计理念。

2.居住区公共设施的节能性

以电能为例,作为居住区公共设施的最主要能源消耗之一,居住区的路灯、景观灯、广告灯、交通指示灯、草坪灯和音响等设施均是以消耗电力能源才得以使用,而在维护环节这些设施还受易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出现雷雨大风、电路老化等情况,都会对线路、照明和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电力资源主要以火力发电这种高碳排放的方式进行生产输出,所以选择低碳的电能消耗方式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可以将清洁能源太阳能和公认的第四代照明技术LED节能灯广泛利用到居住区的照明设施中。太阳能电池板将白天储蓄的电能供应到路灯、草坪灯等采用LED节能灯具的公共设施中国,减少对资源的消耗,且遇到停电等紧急情况也能正常应对,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同时也节约了能源、实现低碳设计。

3.居住区公共设施的循环利用

居住区一些到使用年限的公共设施,其材料的无法回收利用造成资源和环境的浪费与污染。面对不可回收性、不可重复利用的问题,我们应在选材和结构上设计成可拆卸、可回收的部件。可拆卸还可以降低产品运输的成本,减少运输中对能源的消耗和碳的排放,将低碳理念贯穿始终。例如公共座椅的坐面、展面易磨损,可以在设计始终,全面考虑做到拆卸、维修、回收、循环、再利用等各个环节。在回收后,能够对部件进行二次加工或者多次加工使用,实现可重复利用的低碳要求。

4.居住区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与全周期规划的低碳性

实现低碳设计策略,还应将公共设施与绿色植被结合起来配套建设,用增加植被面积及层次的方式来增加植物叶片面积,从而增加对工业、汽车尾气等的碳排放的吸收,将低碳做到每一个细节。全周期规划的低碳性,不仅表现在居住区公共设施产品的全部设计流程上,更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公共设施的合理使用。以正确的使用方式减少对公共设施的损害,这样就可以减少设施的维修、更换,从而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减少后期维护的碳排放。

可降解塑料的利与弊范文篇12

关键词:原型构建;设计应用;产品设计

一个成功的设计,在其设计初期,我们需要的是探索更多、更全面、更适合的设计方案,而不是仅仅关注于提供最好、最完善的设计产品。因此,以发现新想法和检验设计创意为目的诞生的原型构建,在设计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原型构建相对于广泛运用的设计模型,制作更加快速,简单,预算也更加少,效果却十分显著。设计师之间,设计师与工程师、管理者之间通过构建原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改进设计,或者提出更准确,更适合的设计想法。

一应用在工业设计领域

在一些国际著名设计的公司里,原型构建已经有了较广泛的应用。这个事例是IDEO里人人熟知的。2001开始IDEO设计公司与佳乐(GyrusACMI)公司合作,研发一种可以进行精细鼻组织手术的新仪器。项目一开始,IDEO的设计小组成员便和六位耳鼻喉外科医生碰面,了解他们如何进行手术,以及目前的手术仪器存在哪些问题,还有希望新的仪器能有什么功能。在交流过程中,一位医生描述了他所希望的新仪器有类似手枪的把手,设计小组的一名成员便随手抓了一只白板笔和一个三十五毫米的胶圈盒,把他们跟塑料晾衣夹接在一起(如图1所示),做好后便拿给那位医生。医生们都对这个原型产生了兴趣,便开始了更进一步的讨论和改进。经过几轮的改进和完善,最后IDEO终于设计出了新的手术仪器(如图2所示).在这个设计实例中,IDEO将设计概念以原型构建的形式呈现,使模糊的设计概念强化,帮助设计者与用户之间进行沟通,及时获得反馈,给设计产品和项目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在像苹果、SONY、NTT、三星等国际著名工业设计公司里,原型构建也为设计带来了积极作用。

二原型构建的优点

(1)便于团队内的交流沟通

“如果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那么一个原型则胜过千张照片。”相对于利用文字和图片进行设计沟通、团队交流,原型构建将可能的解决方案实体化,由抽象到具象更加直观有效。帮助设计师最大限度的探索设计创意的其他可能性。

(2)节省时间、降低成本

制作原型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只要做到可以用来确定想法并且进一步推动设计即可。材料上可以利用便宜又好用的材料:白纸、泡沫塑料、木头、马克笔等等,甚至是手边拿到的任何材料,任何可以把想法诠释出来的东西。也许有人会说,这个过程耗费了时间,但相对于开始就追求完美的原型而导致的设计失误,在之后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进行修改的设计来说,通过构建原型对整个设计过程来说,既缩短了设计周期,又降低了设计投入的成本。

(3)改进设计、降低风险

以往的设计一般遵循“分析—设计—实施—测试—”的过程,直到设计后期的测试部分才有用户参与进来,一旦发现问题,却为时已晚。通过在设计过程的前期,使用原型,可以随时让用户参与讨论,及时有效的改进错误的地方,为产品的下一步发展做好铺垫,也为新想法的提出提供有力证据,降低了产品开发的风险。

(4)应用于其它领域

原型构建不仅适用于工业设计领域,在其他领域也可以有广泛应用。在建筑设计领域,建筑小组“空间设计师”在旧金山湾景区的一间旧仓库里,用塑料泡沫建立了全尺寸的门厅和标准客房,用以探索各种设计的可能。在影视制作领域,脚本也可以称作一种原型,只不过它属于非实体经验制作原型。脚本利用文字和图片,向观众叙述虚构的故事,描述可能的事件。除了为实物、虚拟项目等制作原型,原型制作还可以在更抽象的领域应用,就是企业策略制定、产品策划、以及公司组织等等。Stiles说过“Strategymodelshelpstrategydevelopersbymakingstrategyvisibleandbykeepingtrackofthecomplexityofinteractingrelationshipsthatourmindscannot.”(stiles,2006)

三原型构建的弊端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原型构建也不例外,具备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缺点。虽然原型构建降低了、转移了一部分设计风险。但是它依然是一种预测可能的工具,不能为产品的成功提供百分之百的保证。除此之外,设计前期,涉及的参与用户数量较少,也只能反映一部分人对设计的想法。所以,我们还是要看到它的局限性。但是也不必因此而全盘否定,通过与其他工具结合使用,依然可以为产品设计的成功发挥重要作用。

四原型构建在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