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诗词篇1
朱金华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贞元八年(792年)进士,自称昌黎先生,世称韩昌黎。历任京兆尹和兵部、礼部侍郎。
因进谏触怒宪宗皇帝,于元和十四年正月14日,接到诏命,被贬潮州刺史,即刻起身,只身离开长安。行至蓝田,阴云布合,天降大雪,侄孙韩湘追至同行,遂留下千古名篇《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爷孙二人由蓝天踏入上商於古道。就在韩愈离京第二天,妻儿老小以“罪人之家,不可留住”为由,赶往随迁。小女孥年方12,时卧病于床,惊闻爹被贬潮州,病情愈重。仓皇上路之际,沿崎岖山路,风餐露宿,受尽颠簸之苦。羸弱之躯再难支撑,于2月2日途中亡故,葬于层峰驿(今陕西商南城西皂角铺)南山脚下。
韩愈到潮州不久,又接诏书,迁谪袁州(今江西新余市)任刺吏。元和十五年正月,徽宗皇帝驾崩,穆宗新立。9月,韩愈被召回京,任国子祭酒。从袁州返回长安,又经商於古道,行至层峰驿,过亡女墓地时,韩愈悲痛欲绝,用血泪写下《层峰驿过亡女墓》诗:
数椽藤京木皮棺,草殡荒山白骨寒。惊恐入心身已病,扶舁沿路众知难。绕坟不暇号三匝,设祭惟闻饭一盘。
致汝无辜由我罪,百年惭痛泪阑干!
韩愈回到京城,官职不断升迁,可亡女之痛淤积心间,怎也挥抹不去。长庆三年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之际,命子弟到商南县层峰驿,为“女儿重易棺衾”,将骨骸运往河南河阳韩氏墓地安葬。
韩愈文学成就极高,散文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商南县地方官员出于对韩愈敬仰,在迁走亡女墓基之上,割茅建亭,曰“韩文公亭”,四时设祭,至今可寻遗迹。
韩愈的诗词篇2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珮鸣相磨。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作者:
韩愈字退之,南阳人。少孤,刻苦为学,尽通六经百家。贞元八年,擢进士第,才高,又好直言,累被黜贬。初为监察御史,上疏极论时事,贬阳山令,元和中,再为博士,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转考功、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又改庶子。裴度讨淮西,请为行军司马,以功迁刑部侍郎。谏迎佛骨,谪刺史潮州,移袁州。穆宗即位,召拜国子祭酒、兵部侍郎。使王廷凑归,转吏部,为时宰所构,罢为兵部侍郎,寻复吏部。卒,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愈自比孟轲,辟佛老异端,笃旧恤孤,好诱进后学,以之成名者甚众。文自魏晋来。拘偶对体日衰,至愈,一返之古。而为诗豪放,不避粗险,格之变亦自愈始焉。集四十卷,内诗十卷,外集遗文十卷,内诗十八篇。今合编为十卷。
注释:
张生:旧注多指水部员外郎张籍。
明堂:天子举行大典的场所。
蒐于岐阳:指周宣王打猎于岐山之南。
镌功:为了将功业镌刻在石上使它地久天长,于是凿破高峻的山石而石鼓文章。
隳:毁坏。
山阿:泛指山陵。
撝:通“挥”,指挥,引申为护卫。
不类隶与蝌:不像隶书和蝌蚪文(字形像蝌蚪的古文字)。
快剑斫断:言石鼓文的残缺。
蛟鼍:即蛟龙,为押韵而用“鼍”(俗称猪婆龙的爬行动物)字。
古鼎跃水:《水经注。泗水注》载:周显王时九鼎沦没于泗水,后龙咬断绳索而水出。
龙腾梭:《晋书。陶侃传》载:陶侃少时,于雷泽网得一梭挂于壁,后而雷电大作,梭化为龙破壁而去。
陋儒:指当时的采风`者。
二雅:指《诗经》中的大雅、二雅,其中多为歌颂宣王征伐之作。
委蛇:同“委佗”,庄重而又从容自得貌。
羲娥:日神羲和与月里嫦娥。
故人:旧注多指郑余庆,他曾将石鼓文移至凤翔,也曾为国子监祭酒,只是未有“右辅”之记载。
从军在右辅:指任凤翔(今属陕西)节度府事。
度量掘臼科:谋划挖掘埋藏石鼓文的坑穴。
祭酒:即国子临祭酒,主管太学的学官。
荐诸太庙比郜鼎:进献给皇家祠堂,也比得上郜的大鼎。郜,古国名,故址在今山东成武东南。
期无佗:希望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老干事:老谋深算。
讵肯:岂肯。
媕婀:依违阿曲,见风使舵。
牧童敲火牛砺角:石鼓被牧童敲石取火,任意玩弄,被牛磨角,任意毁损。
摩挲:抚摸,引申为爱惜。
日销月铄:一天天损坏,一月月熔毁。
就:终归于。
六年四顾:指此诗写于元和六年(811)
八代:泛指秦汉以来诸朝代。
则那:那么又奈何?
其蹉跎:意谓将是虚度光阴,即枉费心思。
赏析:
石鼓文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秦代刻石,书体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石鼓起勇气原在天兴(今陕西宝鸡市)三峙原,唐初方被发现。杜甫、韦应物、苏轼等名家均有诗作咏赞。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并非诗中所写的周宣王狩猎之记,当时诗人是弄错了。全诗从石鼓的起源到论述它的价值,曾建议运至太学保存而遭到否决,不禁感慨系之。写这首长诗记述了石鼓文的起源、经历和价值的目的,仍然是在呼呈应该引起重视。诗人为保护文物而大声疾呼,没有人读后不为之所动,对官场陋习的讽刺也是很深刻的。
韩愈的诗词篇3
韩愈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文,但其诗亦有特色,为一代大家,对后代有较大的影响。就思想内容而言,韩愈为诗,亦如为文,对于国计民生,多所关切。例如《龊龊》一诗有云:
秋阴欺白日,泥潦不少干。河堤决东郡,老弱随惊湍。天意固有属,谁能诘其端?愿辱太守荐,得充谏诤官。排云叫阊阖,披腹呈琅玕。致君岂无术,自进诚独难。
这样的作品,与他的《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一文,思想倾向基本一致。这样的思想内容,与安史之乱前后元结、杜甫的某些作品,一脉相承。
但韩愈为诗的新的特点,还不是表现于这类作品,而在于他那“以文为诗”的一些篇什。例如《山石》一诗发端有云: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又如《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有云: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对于这样的作品,前人多所评论,方东树《昭昧詹言》谓前篇乃“古文手笔”,后篇亦“古文笔法”。这样的“手笔”和“笔法”,和初唐、盛唐的前辈诗人相比,显然有不同者。因此,叶燮《原诗》认为“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所谓“大变”,正是韩愈之诗新的特点。
韩愈《石鼓歌》诗词鉴赏
韩愈的古文主张
韩愈《早春》原文、注释、赏析
石鼓歌韩愈原文3篇
韩愈师说原文及赏析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