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

摘要:从运动训练实践的周期性特征、竞技状态的客观存在性及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等角度论证了传统“训练周期”理论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指导地位的续存性,并指出“板块训练”模式在本质上与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统一性,是对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完善与补充。

关键词:竞赛与训练;训练周期;竞技状态;周期定律;板块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1-0092-05

Onthecontinuousexistenceoftheguidingpositionofthe“trainingcycle”theoryinsportstrainingpractice

――Alsoaqueryaboutthe“trainingcycle”theory

JIANGGuang-he

(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ShaoguanUniversity,Shaoguan512005,China)

Abstract:Fromsuchperspectivesastheperiodicalcharacteristicsofsportstrainingpractice,objectiveexistenceofcompetitiveconditionsandthepatternsofformationofcompetitiveconditions,theauthordemonstratedthecontinuousexistenceoftheguidingpositionofthetraditional“trainingcycle”theoryinsportstrainingpractice,andpointedoutthattheessentialunificationofthe“blocktraining”modewiththetraditional“trainingcycle”theoryistheperfectionandsupplementationtothetraditional“trainingcycle”theory.

Keywords:competitionandtraining;trainingcycle;competitivecondition;lawofcycle;blocktraining

“训练周期”理论是前苏联著名运动训练理论专家马特维耶夫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1]。这一理论,对世界竞技体育水平的快速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但是随着世界竞技体育的产业化、商业化发展,运动竞赛的次数越来越多,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训练周期”理论是否还能继续指导现代运动训练实践产生了极大的质疑[2-7]。这些质疑不仅认为理论基础支撑的不足,而且认为训练实践中存在不合理性。但是笔者认为,“训练周期”理论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在运动训练理论中仍然处于核心地位,对竞技运动实践继续起着并将长期起着指导作用。它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指导地位的续存性是由运动训练自身存在的客观规律及对运动训练实践高度总结的必然结果。对其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是否能够继续存在的质疑恰恰是对“训练周期”理论的完善和补充。

1运动训练实践周期的客观性决定了“训练周期”理论的续存性

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实践是一种促进及必须符合竞技体育水平变化的社会现象,其存在目的是为了运动员提高竞技水平、创造理想的运动成绩。随着运动员竞技水平及竞赛环境的不断变化,相应地形成合理安排和有效控制运动训练实践是适合运动训练目的下变化的组织形式,也是使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的必然途径,也是训练分期的目的。很显然,运动训练的目的在训练组织形式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多次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出现所经历的运动训练实践时间就形成了一个周期[8],因此,运动训练实践也必然具有周期性,遵循着周期的一般规律[9-10]。通过对运动训练实践的周期规律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回答对“训练周期”理论的质疑,并且可以进一步论证“训练周期”理论的时效性及其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核心指导作用。

1.1运动训练实践周期的变化规律决定了训练存在不同分期

所谓变化就是指周期的增减速。就现代科技而言,理论――实践――理论加速循环,技术――科学的相互转换之周期缩短都满足周期变化规律。从竞技体育本身来看,世界竞技体育水平越来越高,运动员的训练调节能力越来越强、参赛能力也越来越高,使得传统的分期理论已不能满足现代运动训练需求,但正是因为形成于当时背景之下的“训练周期”理论经过“理论――运动实践――理论”这一过程,从而使得现代背景下训练周期缩短,而从周期科学角度来看,运动训练周期的缩短是符合周期变化规律的,同时运动训练周期的缩短也是“训练周期”理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的必然结果;从运动员个体竞技水平发展来看,随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机体对外来新异负荷刺激的适应时间缩短,从而使得其训练周期的缩短也是必然。但是运动训练实践周期的变化始终是围绕着在竞赛中获取优异运动成绩这个目标而实施的,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经历赛前训练、赛中训练及赛后训练这一过程,而它正是“训练周期”理论的核心贡献。因此,运动训练实践的周期变化特征决定了实践过程的变化,即分期,从而也决定了“训练周期”理论在运动训练实践指导地位的续存性。

1.2运动训练实践周期的决策规律是运动员参赛取舍的依据

人类认识周期规律的目的是为了驾驭周期,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周期理论与决策体系有着天然的“姻缘”关系[10]。因此,运动训练实践周期理论与运动员参赛的级别与次数的制定决策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依存性。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运动训练才能够实现,而这个运动训练的过程往往是通过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变化表现出来,竞技水平的变化情况也就决定了运动员参赛的级别。在当代竞技体育发展的背景下,运动员,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参赛的次数越来越多,但不可否定认的是,这些比赛的级别往往是与他们训练水平相称的,也就是说一个高水平运动员决不会参加一个非常低级的比赛,而参赛的次数也必须要考虑到自身的训练特点。尽管现代竞技体育向着职业化、商业化方向发展,但竞技比赛是为了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特质还从未改变过。近年来,国内外频繁的比赛使运动员的系统训练受到冲击是不争的事实,但高水平运动员在全年仅突出1~2次重大比赛,这也正是由运动训练实践规律所决定的,教练员、运动员在决定参赛时不会去违背竞赛本身的规律,使这些规律成为运动员参赛量和质决策的依据。因此,训练实践证明了传统“训练周期”理论存在的合理性。

1.3运动训练实践周期的演化规律决定了机体承受负荷结构属性的变化

事物的周期演化过程是事物在运动中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它合乎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到繁的演化哲理[10]。运动员在运动生涯的训练过程中,其竞技水平也将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地变化。特别是随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教练员施加给运动员的训练手段与方法也逐步地由基础训练转向专项训练,同时专项训练的负荷及内容也会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不断地改变。因此,高度总结运动训练实践规律下的“训练周期”理论也必然存在演化过程,遵循着演化规律。而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在现代高频赛事背景下,运动员接受的训练内容是专项内容,强调的是高强度训练,从而质疑或否定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对于此,延烽教授[11]认为,不存在没有身体训练的专项训练,也不存在只有强度的运动负荷。在运动员竞技能力周期变化的演化过程中,只不过是运动员承受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一般训练手段也随着自身竞技能力的提高而变得与专项训练内容无明显的界限。正是由于运动员竞技能力周期演化规律的客观存在,从而掩盖了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相关内容的实质。

2竞技状态周期性的客观存在是“训练周期”理论续存的起点与终点

“竞技状态”概念的含义是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改变必须遵循机体对运动训练活动过程适应的生物规律[5]。机体在这个适应过程中有提高训练水平――竞技状态――训练水平下降3个连续的阶段。在此基础上,马特维耶夫将这3个阶段总结为竞技状态的获得――竞技状态的保持――竞技状态的消失,同时他认为竞技状态的阶段性是运动训练分期的自然基础[12],竞技状态获得阶段的训练决定竞技状态的高度及保持的时间[13]。实践证明,竞技状态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是确实存在的[14]。形成竞技状态的首要条件在于运动员机体必须通过训练产生定向的生物学改造。尽管在很多质疑者看来,“训练周期”理论只不过是在教育学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竞技状态的3个连续阶段,这3个连续阶段的确立缺乏运动生理学理论的支撑,但质疑者却忽略了任何理论的诞生均来自于实践,马特维耶夫提出竞技状态3个阶段时,除借用了教育学原理之外,还高度总结了当时的运动训练、竞赛实践规律,并通过了实践的检验。一直以来,竞技状态的获得必须来自于运动训练,竞技状态的形成是运动员参赛的基本前提。但不可否定的是,竞技状态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当训练进程符合这种规律,才能产生良好的训练效应,才能使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步入正常的轨道。因此,在当今高频赛事背景下,出现以“集中负荷效应”板块(Block)训练模式来增加“竞技状态”的高度或延缓、巩固“竞技状态”保持的时间就不足为奇[2]66,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加入这种模式训练只不过是根据竞赛需要及结合运动员当时的竞技状态进行定向的生物学改造,但此种训练模式的运用也要遵循运动员“竞技状态”变化的周期规律;其次,有质疑者认为,当今随着运动员比赛的次数越来越多,比赛已取代了训练,运动员已不可能拥有较多的时间去为备赛而进行训练,因此,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已不再适合用来指导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但是纵观我国乃至世界优秀运动员参赛的记录就不难发现,真正高水平运动员的名字只出现在世界锦标赛、洲际比赛或奥运会等重大赛事上,这说明许多国家高水平运动员只是把频繁的比赛纳入训练的范畴,在全年仅突出一至几次重大比赛。这一方面表明了高水平运动员同样会受到“竞技状态”形成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表明实践已证明了传统“训练周期”理论存在的合理性。

当今随着竞技体育及其环境的变化,训练的分期也必然会发生改变,但是无论在何种赛制下、何种类型的训练分期,偏离了“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的规律,都是不可取的[11]。由于运动员参赛的目的是为了在竞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想要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使运动员拥有一个良好的竞技状态是关键,而“训练周期”理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所涉及内容的出发点及最终目的是为运动员竞技状态获得而提出来的。因此,只要运动员竞技状态变化具有周期性规律的客观存在性就决定了“训练周期”理论的续存性。

3不断被完善与补充是“训练周期”理论续存的必然过程

“训练周期”理论与其它理论一样,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其发展也将会受到社会实践的制约[15]。由于传统“训练周期”理论形成时体育学科研究条件较落后,一些相关学科及研究方法还未大规模地运用于体育研究,从而导致该理论还有一些不够完善或有待补充的内容。因此,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形成的“训练周期”理论也必须经过不断的完善与补充。不断完善与补充的“训练周期”理论是其继续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一个必然过程。

3.1对“训练周期”理论提供生物学诠释有利于对其精髓的辩证理解

由于传统“训练周期”理论是在没有经过原始数据的采集、试验,尤其是缺乏生理、生化理论支撑的条件下形成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理论不断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质疑、拷问,甚至是否定。但笔者认为这些质疑没有充分的依据。

首先,作为“训练周期”理论核心内容“竞技状态”的概念是在1950年由苏联莱图诺夫在实验条件下提出来的,其中的含义就已揭示了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改变必须遵循机体对运动训练活动过程适应的生物规律,这已初步为马特维耶夫所提出竞技状态周期变化3个阶段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16];其次,“训练周期”理论不仅是来自于运动训练实践,并且为当时竞技体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而至于质疑者所提到的该理论缺乏生物学诠释,但质疑者并未提出质疑或否定该理论的相关生物学数据及生物学理论;最后,对于“训练周期”理论的存在与该理论的生物学诠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先后关系的问题,笔者认为,既可以先在运动训练实践中高度总结出某个规律,进而形成某种理论,也可以先在有力、有利、有据的生物学基础上得出某种理论,理由就是这种生物数据的得出本身就是一种实践。但是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先后顺序的角度来分析就不难发现,马特维耶夫对“训练周期”理论的提出就尤如发现了这个问题,而运用生物学基础去支撑这个理论恰恰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因此,质疑者以“训练周期”理论不是来自于生理、生化数据及手段的分析而对其产生质疑或否定的逻辑显然是本末倒置的。

但不可否定的是,传统“训练周期”理论需要得到生物学的进一步论证或支撑,这样,“训练周期”理论在运动实践中才会更加容易被理解及辩证地运用。因此,从生物学角度的质疑尽管从逻辑学上来说属本末例置,但生物学诠释有利于对“训练周期”理论精髓的辩证理解,同时质疑声音将会为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完善指明方向。

3.2板块训练模式的出现是对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本质上的对立

尽管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欧一些学者对马特维也夫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就提出了质疑[17],而这些质疑或否定的正式出现源自于板块训练模式的产生[18]。1988年,前苏联著名的训练学专家博伊科和维尔霍山斯基提出了新周期训练理论[19]。博伊科和维尔霍山斯基没有在该训练模式中强调从“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和“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角度概括训练过程,而是根据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特点提出了“集中负荷效应”的训练方法,即将一些对专项成绩具有关键影响和运动员相对薄弱的素质以板块的形式集中插入训练当中,达到专项成绩的突破。因此,国内外一些专家就开始了对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质疑[16,20-21],认为该理论已不再适合于指导竞技体育发展新形势下的运动训练实践,板块训练模式是取代传统训练周期模式的一种新的训练模式。但笔者认为,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最大贡献不在于从微观上限定训练内容及负荷间的比值,而在于确定了竞技状态的客观存在性及竞技状态形成的训练规律[14]。而对于传统“训练周期”理论中所提出的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关系及负荷间的比值是对当时训练实践规律的总结,是建立在当时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及赛事环境基础之上的,更重要的是,当时这种训练实践模式产生的原因及目的是为了促进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而这一点与板块训练模式产生的原因与目的一样,都是为了促进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所不同的是,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最大价值在于揭示了“竞技状态”形成的客观规律,强调了“竞技状态”是一个来自于训练,不是与生俱来、自生自灭的东西,而板块训练模式的形成始终没有偏离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一个与竞技体育发展的运动训练实践时代背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板块训练理论在本质上并未与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相悖,而是对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补充,是对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4竞技状态形成规律决定了“训练周期”理论在实践中仍具有指导性作用

随着世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及运动员参赛次数的增加,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马氏理论已不再适合指导高水平运动员及高频赛事背景下的运动训练[22]。但是笔者认为,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竞技状态形成的高度上,运动员连续参赛次数的多少从侧面反映出了运动员的参赛能力,而运动员的这种参赛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竞技状态保持更长的时间上,但是无论是竞技状态形成的高度,还是竞技状态延续的时间都必将经历获得――保持――消失这3个阶段,且周而复始,而这3个阶段的确定是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核心[23],因此,传统“训练周期”理论在新赛制下的运动训练实践中仍具有指导性作用。

4.1高水平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仍需要一般性身体训练

对传统“训练周期”理论持质疑态度者认为,随着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越来越高,高水平运动员对一般性练习不能产生专门性应答,只有极强的生理刺激才能打破运动员原有的平衡且建立新的平衡,周而复始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但是笔者认为,传统“训练周期”理论也特别强调了竞赛期突出训练强度的重要性,这一点与当今训练实践是相吻合的,且在新形势下的运动训练实践中也并未表现出高水平运动员不进行一般性身体练习的实例。再者,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也决定了高水平运动员也需要一般性身体练习及较低强度的运动负荷。竞技状态形成的目的是为了比赛,但如果运动员始终处于高强度、专项化训练的状态,这种训练本身就是对机体竞技状态的消耗,同时,竞技状态尽管是一个“面”的概念,但这个“面”并不能无限制地延伸下去,它会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不同而在不同的时间消失,这也是“以赛代练”训练模式在运动训练实践从未完全取代训练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其承受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的能力也逐步增强,而当其进行相对的大强度且与专项内容相似的一般身体练习时,较易掩盖高水平运动员进行一般身体练习内容训练的本质。事实上,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突出专项训练是正确的,但同时也证明了仅依靠狭隘专项化是不够的[11]。

4.2高频赛事背景下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仍需要一定的训练时间

传统“训练周期”理论认为,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获得需要一个较长的训练准备期,但是,随着运动员,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每年参加比赛次数的增加,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从容的准备,因此,国内外一些学者就认为马氏理论已经过时。如有学者以刘翔为例:刘翔在2003年6月27日至7月13日参加了奥斯陆、洛桑、巴黎、萨格勒布、罗马和盖茨海德6站黄金联赛和大奖赛的比赛,在这种情况下,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目前赛制的变化[3]。对此,笔者认为,由刘翔在不到1个月之内参加6次比赛并不能否定刘翔竞技状态的获得不是来自于较长时间的训练准备,同时竞技状态所表示的不是1个“点”概念,而是一个“过程”,据相关资料显示,高水平运动员经过一个合理的训练过程,竞技状态可保持长达1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也就是说竞技状态形成后将保持一段时间,并且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越高,则越有可能保持更长的时间[22],这也是竞技体育水平越高的运动员连续参赛能力越强的原因。资料还显示,刘翔在2002年10月9日至2003年备战黄金联赛前之间近9个月时间内,仅于3月16日参加过一次比赛,其余时间均处于训练状态。另外,运动员并不是参加所有可能参加的比赛,而是将最佳竞技状态调整到最重要的比赛阶段,这个调整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竞技状态的获得过程,同时这个调整过程甚至有可能是一个比赛的过程,也就是在现代运动训练中出现的“以赛代练”。“以赛代练”也是一种训练形式,是一种为促进更加重要比赛竞技状态形成的训练。因此可以说,在高频赛事背景下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仍需要一定的训练时间,仍需要经历准备期。

由于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于揭示了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阶段的周期性规律,为运动员全年训练过程周期划分提供了依据,而在任何赛制下,任何竞技水平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实践都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因此,它不仅适合于用来指导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并且也符合新赛制下的运动训练规律,在运动训练实践中仍然处于核心指导地位。但任何一个来自于实践的理论,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实现实践的自我超越,同时在竞技体育的动态变化中,对“训练周期”理论的理解与运用不能机械化、教条化,而应该辩证地、能动地去对待它,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训练周期”理论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少丹.“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冲突――训练理论变迁的哲学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679-681.

[2]陈小平.当代运动训练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李元敬,杨合适.运动训练周期理论与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及实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5):697.

[4]郑晓鸿.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发展回顾[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4):32-36.

[5]许琦,黄海涛.对马特维耶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质疑――维尔霍山斯基的运动训练理论观点[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4):10-11.

[6]ЛПМатвеев.Заметкипоповодунекоторыхновоцийв

овзглядахнатеориюспортивнойтренировки[J].Теор

ИпрактФизКульт,1995(12):49-52.

[7]张建华.对当前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反思[J].体育学刊,2009,16(10):6-10.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8:1504.

[9]张巍,维思.周期学的研究[J].社会科学动态,1999(9):20-22.

[10]贺长元.论周期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0(4):32-33.

[11]延烽,陆峰.对训练分期问题研究的认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3(1):35-36.

[12]张广林.周期训练理论新探索[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2):117-120.

[13]孙波,种静萍.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进展[J].体育与科学,2005,26(4):66-68.

[14]王卫宁,熊焰.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内核――竞技状态“公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2):57-60.

[15]肖天.重视训练学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6(7):3-5.

[16]李庆,李景丽.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思考和讨论[J].体育科学,2004,24(6):52-55.

[17]YuriVerhoshansky.Theendof“Periodisation”inthetrainingofhighperformancesports[J].ModernAthleteandCoach,1999,37(2):14-48.

[18]过家兴.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166-172.

[19]陈晓英.对训练周期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再审视[J].体育学刊,2008,15(11):88-91.

[20]倪俊嵘,杨威.从运动训练周期的“板块结构”理论看刘翔的训练特点[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25(2):60-63.

[21]陈小平.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4):6-9.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

关键词: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思考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识码:A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的创立、发展和深化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突进和提高。一门成熟的学科,必有一套规范的学科名词和成熟理论作支撑。以过家兴教授为主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工作,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本《运动训练学》专著,该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到现在只有25年的历史,而世界上第一本内容体系较为完整的运动训练学专著《训练学》诞生于1969年,可见运动训练学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其中的许多问题尚待人们进一步探索,但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仍存在一些分歧,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竞技体育理论的深入研究。因此,我们在此就对竞技能力的定义、同一性、差异性及构成要素等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以期为完善竞技体育理论体系及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基本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与论述。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竞技能力的演变。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曾经使用“训练水平”替代“竞技能力”来描述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本领,但在训练实践中,训练水平这一概念有时也用它来指代“运动员所达到的竞技水平”、“教练员组织训练工作水平”、“运动员所具有的运动能力”等,存在着一定用词混乱的现象,可以说,训练水平是一个多义词。而训练水平是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竞技能力的含义则专一而明确。当训练水平被用于表达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时,则比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更为具体地表述所达到的程度。1984年田麦久教授首次对“竞技能力”这一概念的科学涵义及其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了探讨。随后,体育界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练员开始逐步使用。1986年我国第一部全国体育院系统编教材《运动训练学》中,使用了“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标志着竞技能力概念在我国的使用走向了深入和普及。

(二)竞技能力的定义。竞技能力的定义长久以来一直存在分歧和不同的见解,目前广泛使用的定义多集中于“参加比赛”而剔除“参加训练”的表述。“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有效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1994年版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1998年版的《项群训练理论》均引用了此种概念。下定义的规则中“定义项不能包括含糊不清的概念和隐喻的词语”,“有效地”这种含糊不清的词是欠妥当的。在1988年版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1994年版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和1998年版的《项群训练理论》中均把“有效地”去掉了,将“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能力。

而“竞技能力”中“竞”是“竞争、竞赛”之意,“竞技”是指“体育竞赛”,“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所以,竞技能力是表现在“体育竞赛”中的能力。训练学家徐本力教授认为“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为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具备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的综合体;张洪潭教授对“竞技能力”的定义是运动员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训练而积聚的参赛夺标的主观条件。2000年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对“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郑念军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将竞技能力系统定义为: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身体形态、技能、素质、技战术等组成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实现竞技能力状态转移而表现出一定训练和参赛能力的有机体。田麦久教授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中指出,对概念下定义时,应遵循“中性定义”的原则,不能对所定义的概念持有“理想的期望”。显然,徐本力和张洪潭所下的定义中“取得优异成绩”、“参赛夺标”是不适合的。

(三)竞技能力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运动训练方法是为提高竞技能力而采用的途径和办法,要提高什么样的竞技能力,就应有什么样的运动训练方法。1986年过家兴教授等人提出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是“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到1990年徐本力又提出了“体能、技能、战术能力、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的观点,2000年田麦久主编的《运动训练学》中提到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为“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但这些运动训练方法中,除比赛训练法这种综合提高各种能力的方法外,没有专门提高运动智能的方法。循环训练法还能提高对抗能力,而对抗能力不在五种竞技能力中。所以,有必要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进行梳理,这样在运动训练中要提高某种竞技能力才能采用相应的运动训练方法。

1、竞技能力的同一性。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个体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赛场上所展示的综合素养,身体练习是竞技能力的基本特征。因此,从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运动员个体必须具备身体能力,没有身体能力,竞技能力将无从谈起。以前常听说搞体育的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从侧面也反映了要想从事体育活动,四肢一定要发达,要具备一定的身体能力。身体能力是其他竞技能力的基础,在很多项目中还起到了主导作用。

完成体育动作需要有方法,这种方法即是技术。技术是体育的核心,不学技术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成绩,比如跑步,但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要经过多年系统科学的训练,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早期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力量+技术”,可见技术早已被人们所重视。运用技术的能力即技能。在田麦久的项群理论中,把技能主导类作为一大类提出,也充分显示了技能的重要性。没有技能,就无所谓体育竞赛。竞技能力发展到高级阶段,技能的一点点提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运动成绩。

运用技能将身体能力充分发挥,必须有心理能力的参与和配合才能得以实现。心理能力是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奥运会赛场上从没有出现过弱智的运动员。一个心理能力不强的运动员,很难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要不就不会有“克拉克现象”一说。比赛法的目的就是训练心理能力,确保在实战中技战术的稳定发挥。如果说身体能力是竞技能力的“硬件”,那么心理能力相当于竞技能力的“软件”。

战术能力只有在球类等项目中才有作用,对于跑类就没多大意义了。运动智能属于心理学范畴,综合体现在其他各种竞技能力中。思想作风不属于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所以,竞技能力的同一性是指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体育竞赛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则能节约身体能力,更合理地利用身体能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心理能力是身体能力和技术能力正常发挥的精神保证。

2、竞技能力的差异性。不同体育项目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是不同的。比如,100米跑与健美操、足球来比较。从竞技能力的同一性可知,这三项运动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都包括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100米跑除了这三种能力外战术能力可以忽略不计。

健美操是一项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身体练习。在竞赛中运动员要表现出健、力、美,要抬头挺胸、面带微笑。对于100米跑的竞赛,观众不会去看运动员跑姿好不好看、有没有面带微笑。崔云霞、杨里平在提到“健美操专项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培养”时提出“表演能力的提高与选材”,2001~2004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与1997~2000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之一是“不断提高创新和艺术表演能力”。由此看出,表演能力是健美操不同于100米跑的一种竞技能力。

足球运动是以脚为主支配球,两个队相互攻守、互为对抗,力争将球射入对方球门的集体运动项目,足球运动是集体运动项目。100米跑是个人项目,不存在与其他队员的配合,只管自己往前跑。一个有凝聚力、团结的集体中各成员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才能实现1+1>2的效应。一个足球队中的队员不光要有身体能力、精湛的球技,还要顾及与其他队员的合作。北京足球现代队外援恩里克评价中国足球队时说:“中国不是弱队,队员之间配合有问题”;孙雷鸣提出:“足球球星所具有的特质主要表现为敏锐的感知能力、协同能力、捕捉战机的能力、个人绝招等”。这种配合、互助的协同能力在集体项目中是不可缺少的。足球的特点之一是对抗性。100米跑在自己道次上运动,跑到其他的道次属犯规行为,所以不存在对抗。但在足球场上,队员之间会有合理的身体冲撞。“现代足球运动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在越来越快速的激烈对抗条件下,熟练而准确的运用技战术进行比赛,随着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对于球员的训练质量和比赛中对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邹秋华、王君指出中国青年女子足球队存在的问题是:“其防守的主要问题是后场队员的个人对抗能力不强”。众多资料中显示,对抗能力作为一种竞技能力在对抗性的运动项目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100米跑是个体两腿快速的交替重复运动,足球则显得复杂得多。足球场上情况复杂多变,竞赛结果更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足球运动员要采取计谋和策略,即战术。荷兰队教练米赫尔斯说:“全面化的队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机智,根据场上攻守情况,需要他到哪里起什么作用他都能承担,这样把所有的力量加起来才是总体战术”。合理的足球战术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运动员个体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即战术能力。运动员要在全面扎实的技术基础上,熟练应用战术,不断提高战术能力。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个体在先天因素基础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训练形式,在体育竞赛赛场上所展示的综合素质的集合体。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竞技能力的同一性表现在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方面;竞技能力的差异性表现在表演能力、协同能力、对抗能力和战术能力等方面。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为基础竞技能力、核心竞技能力和辅助竞技能力,三者在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中都不可缺少,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高职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持续发展观[J].沈阳体育学院报,2005.24.1.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篇3

关键词:教练员;角色定位;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1―0132―03

投稿日期12006―09―01

作者简介:刘伟光(1962-),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基础理论。

教练员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致使我国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工作潜力和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本文采用献资料法、座谈法等研究方法,选择部分国内优秀教练员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教练员角色定位问题的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及教练员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教练员队伍素质得到改善,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

1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1.1教练员是优秀运动员的塑造者运动训练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教练员和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运动员能在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使运动员具备高超的竞技能力。然而,运动员能否成为高水平运动员,除了自身的运动天赋和努力外,更重要的是离不开教练员的精心培养。运动训练的实质是对运动员机体不断的改造过程。运动员从启蒙训练至成为优秀运动员的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相当长的过程中,教练员主导着对运动员运动能力发展的调控,教练员的作用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运动成绩与教练员的水平是相匹配的。

1.2教练员是竞技体育的研究者随着运动训练的发展,科学研究在运动训练中已显示其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代运动训练已不再是运动训练几个要素的简单总和,而是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有机体。科学技术在训练中的应用与推广,而实现了运动训练理论的更新、手段方法的改进、运动训练组织安排的科学化、合理化。运动训练实践表明,竞技体育的竞争说到底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这是作为运动训练实施者的教练员不能回避的问题。当今乃至未来的竞技体育客观要求教练员具备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是其运动训练质量的关键。

1.3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管理者教练员不但是运动训练过程的主要设计者、组织和实施者,也是重要的管理者。运动员作为社会的人,必然形成人与人相互的关系,正确地把握运动员的日常训练情况与心理状态,是影响教练员提高运动训练水平的重要因素。教练员通过组织训练、指挥比赛、思想工作等大量的外在行为对运动员的身心的影响,最终使运动员达到个人的竞技运动水平颠峰,并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我国现有的运动训练体制决定着教练员工作对运动员赋有全面的管理的职能。由于各个运动队的项目特点不同,运动员的个性、年龄、运动技术水平等存在着差异,教练员必须针对这些方面,充分运用管理的理论知识进行设计、策划、创造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全面管理,从而促进运动员训练、比赛水平的提高。教练员要及时的摄取管理方面的信息,深入研究运动训练管理的各种原理与方法,是保证运动训练适应未来竞技体育发展的条件。

综上所述,教练员应具备训练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并使其三者有机结合体现在运动训练实践工作之中,这是2l世纪竞技体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2教练员应具备与角色相适应的条件

2.1创新的训练理念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要求教练员要具备创新的训练理念。竞技体育的发展史表明,每当一次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都标志着运动技术的创新和运动训练理论的更新,都是运动训练领域中的一次革命。科学训练的目标是要不断发现新的训练理论、方法,因此,取得运动训练的成功重要的是具有匠心独运的思维方式,具有突出的超前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了解社会发展对竞技体育的要求,把握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创新的训练理念会带来一系列行为、态度和方法手段的改变,从而实现运动训练实践的飞跃。现代竞技体育越来越依靠科技创新,其中技术创新、训练手段的创新、战术的创新尤为突出;同时,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对运动员进行创造能力和意识的培养,这要求教练员首先在训练内容、方法选择上应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从而引导和感染运动员积极思维,创造性地选择和应用训练方法,提高技术水平。

2.2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有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教练员成材最主要的因素分别为: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勤奋工作、勇于创新、训练与科研相结合、注意学习他人先进的训练方法。由此可见,是否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对教练员能否真正成材是至关重要的,也关系到竞技体育的发展。教练员工作是一项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复杂艰苦的职业,运动训练活动规律要求教练员多年如一的倾注于枯燥单调的训练工作之中,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身于探索人类竞技能力极限的永无止境的训练工作之中。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是教练员做好运动训练工作的首要条件。

2.3深厚的理论知识多学科的综合性是运动训练显著特点之一。做一名优秀教练员必须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教练员的基本任务是指导运动训练,运动训练主要是一种生物改造和生物适应的过程。因此,运动训练科学与生物科学知识必然成为教练员知识结构的核心。当然,运动训练的对象是人,社会科学知识在教练员的知识结构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运动训练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是衡量教练员角色的主要标准。只有具备了深厚的运动训练知识,才能成为训练有素的、能够引导运动员攀登竞技体育高峰的教练人才。教练员要想将所掌握的运动训练理论和专业技术内化到运动员的心理结构中去,转化为运动员所拥有的运动技术和精神财富,赋予他们训练的动力,都有赖于其掌握的运动训练理论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需要创造性地利用所具备的知识,指导训练实践,这体现出教练员的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的获得需要专业领域的知识做积淀。

2.4高尚的人格魅力精神境界高尚、德才兼备的教练员,对运动员成长的影响,要比其他人更多、更深远。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对运动员是一种训练动力和精神财富,甚至影响到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教练员的高尚人格主要体现在事业心、敬业精神、人生观、世界观、文明程度、是否尊重运动员、对运动员是否公平等。我国女排之所以能有获得5连冠的佳绩,其动力来源主要是当时的女排教练袁伟民先生的人格魅力极大地激发了女排队员们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教练员高尚的人格魅力对运动员、运动队乃至竞技体育事业具有强大的影响作用。

2.5善于学习、思考、研究竞技体育实践的发展,使运动训

练理论日臻丰富,而且训练知识不断更新,一些原有的专业知识已经陈旧、老化,被现代知识所取代。同时,高新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出现,大大加快了运动训练科学化的进程。当今的竞技体育客观要求教练员要通过运动训练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思考、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才能在训练中不断的完善与提高自己的运动训练水平,才能推进我国竞技体育向更快、更完善的方向发展。运动训练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不断学习、思考与研究,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并找出科学解决问题的途径。

3影响教练员角色职能发挥的因素分析

3.1专职教练员队伍年轻化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我国优秀教练员成材一般需要22~24年,其中包括10年左右的运动员精力,从开始执教到成为优秀教练员,一般要经历适应准备期、适应发展期、创造提高期和稳定发展期等4个阶段,约12~14年。也就是说,过于年轻化的教练员队伍不利于形成训练优势和潜力的发挥。而根据1999年《体育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我国25861名专职教练员中40岁以下的年轻教练员占64%,显示出现在我国教练员队伍年轻化状态。3.2教练员学历水平偏低目前我国25800余名专职教练员中有61.2%具备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分别有11.5%和8.4%的专职教练员是高中和初中以下学历,而具备研究生学历的教练员几乎是凤毛麟角。虽然近年来我国制定并实施了教练员培训制度,但由于主客观原因,还仍然有部分教练员的学历不能达标,而且实际水平与其文凭之间存在明显不相符现象。

3.3现代信息技术和外语水平不容乐观随着竞技体育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教练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不断融入运动训练、国际比赛日益频繁、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对教练员的计算机技术和外语水平提出了挑战。中国未来竞技体育能否快速发展,决定因素之一就是教练员能否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熟练的外语来创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训练理论与方法,进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我国教练员的科学文化素质结构中,计算机技术和外语水平显得尤为薄弱。通过座谈了解到,教练员对自身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和外语水平缺乏足够的可以驾驭现代运动训练的信心。

3.4部分教练员缺乏责任感和敬业精神随着竞技体育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家相继制定了鼓励政策和激励措施用以提高教练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其主要目的在于极大地调动广大教练员的积极性,发挥教练员的训练潜力,提高竞技体育效益。但是仍有少数教练员学历、职称提高了,而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对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加强不够,缺乏职业道德。更有甚者,把教练员职业当作“摇钱树”,严重影响了教练员队伍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4实现教练员角色职能的主要对策

4.1教练员的学历教育应追求高效,避免流于形式首先,高等体育专业院校中的运动训练专业作为承担教练员学历教育的主要单位,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朝着适应教练员职业要求方向发展;二是撇开经济利益,在招生渠道上使生源的质量得到良好控制;三是多方面疏通关系,拓宽渠道,将具有较高素质的本科毕业生输送到教练员队伍中。其次,加大教练员培训的管理力度,避免函授教育中“混文凭”、“要文凭”、“送文凭”的不良风气,充分利用岗位培训的机会使教练员的素质得以提高。

4.2大力加强以计算机理论与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外语水平的培养和提高一方面,高等体育专业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教练员函授教学内容中可增加计算机和外语的学时;另外,应鼓励教练员学习计算机理论、技术和外语,为他们创造学习的条件。

4.3建立相应等级的教练员培养体系教练员队伍的建设要突出教练员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直接为竞技体育最高层次目标服务的教练员,其战略构想可以考虑培养多种类型的教练人才。

4.4构建科学化的教练员考核系统对教练员实施定期考评,是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的必要途径,也是实施科学管理的需要。教练员管理也要注重科学化。因此,应将教练员的德、勤、绩、效全部纳入所构建的考评系统中,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对于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将在晋升、晋级、进修、奖励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引进竞争机制,形成竞争意识,加强教练员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5结论

1)教练员的职责、工作特点以及与运动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成了特定的角色定位,那就是教练员是优秀运动员的塑造者,是竞技体育的研究者,是运动训练的管理者。

2)教练员应更新观念,具有高度责任感与敬业精神、深厚的专业训练理论知识、创新素质、善于学习、思考、研究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等条件,使之与自身的角色定位相适应。

3)目前从我国教练员队伍结构看,存在队伍年轻化、学历水平低且与实际水平不相符、计算机技术和外语水平不容乐观以及缺乏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等问题,成为限制教练员角色职能发挥的因素,需要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