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语文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多方面。从目前社会对高职学生综合能力需求调查中得出这样的数据:作为一名高职毕业生,在与人交流能力中,听、说、读、写所占的比重是:说(占87.1%)、写(占44.3%)、听(占34.3%)、读(占14.3%),而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满意度不高,72.7%的企业的对毕业生的整体印象是口头表达能力“普遍欠佳”;76.1%的企I对毕业生的整体印象是书面表达能力“普遍欠佳”;88.4%的企业认为有必要在大学期间对高职学生进行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86.2%的企业认为应该在高职毕业生毕业前进行书面、口头表达等语文能力的测试。因此,在进行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时,我们不能把它仅仅作为一门写作课,而是要紧密围绕学生就业需要,以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为高职毕业生毕业求职及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必要帮助。

一、优化课程内容,构建以培养能力为主要框架的语文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同培养目标之间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可以说,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和基础,为构建以培养能力为主要框架的高职语文课程体系时,我们应努力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做好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需求分析,掌握最新的职业需求动态,按照岗位的实际需要整合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二是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方式,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实施方案,实现社会需求与课程建设的有机统一,实现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的有机统一,并依据市场需求变化,对课程体系做适时调整,逐步建立起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动态调节机制。

二、以说话训练为载体,通过多说多写、说写结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高职语文课堂多是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主体参与,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从长远发展来看,更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如何通过多说多写、说写结合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1、写作课上,采用由学生先讲、教师后点拨纠正的教学方式。课前布置任务,课堂上轮换发言,学生的自学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很好的训练;再通过教师的点拨与指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大大提高。课前布置预习任务,给出几个需要由学生讲解的问题,班级里每个小组自己选择讲解题目,并选派一名代表作为主发言,其他学生做补充发言,等到下一次课,就轮换其他同学作为主发言。这样一学期下来,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上讲台做“先生”,不仅学生的自学能力、判断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再通过教师的点拨与指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大大提高。

2、为提高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兴趣,课堂上除了采取学生全员参与讲解理论的方式之外,还可通过分析案例、情境模拟、诊断病文及学生作业互评互改等方式,特别是口头对其他同学的书面作业进行分析、评价,做到说写结合。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也会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转化

首先,通过课堂活动,将理论知识展示出来并进行消化,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应用写作中“会议纪要”一节的课堂教学,可安排一次主题班会,会前分设几个小组,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到会务组、发言组、记录组等等,记录组的同学对同学发言做记录,通过展示比较,选出较好的会议记录,全体学生在此基础上完成会议纪要的写作。整个活动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训练,对知识的记忆也会更牢固。同时,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学校召开运动会、学代会时,指导学生承担开幕词、闭幕词、会议通知、会议讲话稿等撰稿工作,锻炼了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核心能力。

其次,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亲自搜集材料,完成写作任务。如学校召开运动会、学代会时,可鼓励并指导学生承担开幕词、闭幕词、会议通知、会议讲话稿等撰稿工作。这些活动需要学生不仅具有较好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这些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谢超韫,陆季春.基于就业能力本位的高职应用写作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科普,2011(02).

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范文篇2

一、调查目的

清远市莫艳辉语文教师工作室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已成功立项,为了深入了解山区初中语文教学情况,工作室在2014年11月份设计了《初中学生语文学习调查问卷》和《初中语文教师调查问卷》,并发放给连南民族初级中学和所有乡镇初中学生代表与语文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初中学生学习语文和语文教师教学的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便更好地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二、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XX县部分初中学生和初中语文教师。

三、基本情况

《初中学生语文学习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其中县城学生发放160份,乡镇学生发放140份),回收XX份(县城学生回收155份,乡镇学生回收102份),回收率XX.6%(县城XX.9%,乡镇72.9%),县城学生共提出了135条建议,乡镇学生提出了62条建议;《初中语文教师调查问卷》共发放XX份,回收54份,回收率为XX%,语文教师共提出了32条建议。

四、结果分析

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归纳出以下结果: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问卷调查中有XX.4%的学生对学习语文“有浓厚的兴趣”或“有些兴趣”。

2.“幽默风趣”成为学生比较喜欢的课堂语言。问卷调查中,XX.6%的学生认为最喜欢的语文教师应当是“幽默风趣”,57.6%的学生最希望语文教师拥有“幽默风趣型”的教学语言风格。

3.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语文课堂。问卷调查中,77.8%的学生认为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课堂“影响很大”或“有些影响”。

4.“教师在讲授中提问交流”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教学形式。问卷调查中,76.3%的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教学形式是“教师在讲授中提问交流”。

5.语文教师应当多些研究“导入”“总结”等课堂语言。问卷调查中,40.1%的学生最喜欢语文教师“导入语言”,其次是“总结语言”,占24.5%,再次为“评价语言”,占19.8%。

(二)语文教师方面

1.“语言生动”成为学生喜欢语文课的主要原因。问卷调查中,40.1%的语文教师认为学生喜欢语文课的主要原因是“讲得生动,语言富有吸引力。”

2.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语文课堂教学。问卷调查中,XX.3%的语文教师认为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课堂教学“影响很大”。

3.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问卷调查中,66.6%的语文教师“偶尔”或“没有”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9.6%的语文教师最希望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4.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问卷调查中,语文教师认为课堂效果“非常好”的仅为1.8%,“一般”的占XX.8%。

5.开展本课题研究对语文教学有促进作用。问卷调查中,96.3%的语文教师认为,工作室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对语文教学“有较大作用”或“有些作用”。

五、调查总结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连南县初中语文教学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达到预定目标,为工作室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作了铺垫,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课堂影响很大,语文教师应当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学生喜欢的教学语言风格。

2.学生喜欢“提问交流”的语文教学形式,语文教师应当在导入语言、评价语言、总结语言等方面下功夫,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观课;议课;策略;科学;理性

观课就是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而议课则是在观课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和评价。观课议课是促进教师业务成长、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目前,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在一些地方得到大力推广,但课堂教学改革中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此,观课议课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凸现出来。科学有效的观课议课能作出客观的课堂教学评价,为改革中的课堂教学把好脉、开好方,从而帮助一线教师在改革的路上少走弯路,增强教师课改的信心。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行动性研究,教师的实践反思是通向改革成功的有效途径。实践是理念的体现,反思则是教学思想的提升。教师的反思常常是建立在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上的,而观课议课的目的便是为课堂教学作出客观理性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发展趋向的风向标,因而观课议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观课议课是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本人在工作中的体会谨提出以下几点拙见:

一、明确观课的维度

为了克服观课“粗线条”“整体感”的弊端,明确观课的维度就显得很重要。一节课总的来说包含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但要细致分析会有很多维度。比如教师的教学行为方面,可观察的维度就有: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语言(包括肢体语言)的运用等。而学生的学习行为也有很多维度,比如:学习的方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质疑等)、学习的时间、参与的程度、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学习效果、精神面貌等。观课之前就要确定好维度,设计好表格,观课时进行准确的记录,为后续的数据分析、课堂教学评价做好准备。

二、采用先进技术手段

目前一些学校的观课多采用传统的方式,一支笔和一本观课议课记录本。这些只能保证对课堂基本情况的记录,很难保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课后也无法再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情景。而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则能够更为客观真实地记录教学过程,以便采集更为有效的数据。比如,使用录音笔可以记录下教学过程中的有声语言,可以采集教师问题的设置、提问的次数、理答的方式等方面的数据。而录播教室功能更强大,能全程记录下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课后,可反复观看,以便从不同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分析。这样既丰富了观课的角度,又提高了观课的客观性。

三、科学定量分析

一般情况下,教师观课后,凭自己的主观理解和经验会对课堂教学作出评价,诸如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内容是否适当、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得当、教学方法使用是否恰当等。经验丰富的教师还会提出这节课的亮点和不足。其实,仅做到这些还不够。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是科学的、理性的,最好能引进教育测量学的方法。首先,要基于观课采集的数据对课堂教学进行量的分析,得出结论,进而作出评价。做到客观真实、科学有据。其次,可以将课改过程中不同时期采集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对课堂教学的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动态,以便明确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四、突出评价要点

课堂教学评价包含很多方面,但要突出要点。本人觉得要关注四点:“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学得怎样”。“教什么”要对应课堂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来考量;“怎么教”和“怎么学”体现了教师的课改行为;“学得怎样”则对应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品质的提升。把握住这些,评课会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改革顺利进行,最终实现“教得有效、学得自主、考得满意”的目标。

五、客观理性议课

议课要在细致观课的基础上进行,以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性;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既指出问题所在,又要提出改进的建议。议课要有针对性,切中肯綮,不能大而化之,亦不能流于肤浅。这就要求议课者既要认真观课,又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另外,议课还要关注授课教师的具体情况(性别、年龄、性格等),采用得体的语言,使授课教师易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