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文言虚词


1.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连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7.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文言虚词


1.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3.疑问句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

(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

4.倒装句

(1)而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注释


1、逍遥游:没有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逍遥,闲适自得、无拘无束的样子。

2、北冥: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通“溟”,指广阔幽深的大海。下文的“南冥”和“冥海”都用此意。

3、鲲(kūn):本指鱼卵,此处借用为表大鱼之名。这符合庄子的《齐物论》本旨和庄子的独特的奇诡文风。

4、不知其几千里也: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大。一说“几”本义为极微小,引申为“极为接近”,此处当解释为“尽”;因为《庄子》一书中表数量的词都用“数”,如“数仞”“数金”。

5、鹏:古“凤”字,此处借用为表大鸟之名。

6、怒:通“努”,奋力飞举。

7、垂天:天边。一说遮天。垂,通“陲”,边际。

8、海运:海水运动,此处指汹涌的海涛。徙:迁移。

9、天池:天然形成的池子。

10、《齐谐》:志怪小说集。《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七卷,题宋散骑侍郎东阳无疑撰。《旧唐志》同,《新唐志》入小说家类。亡于赵宋,遗文散见于《艺文类聚》《法苑珠林》《初学记》《白孔六帖》等类书中,其中《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征引多。

11、志怪:记述怪异的故事。志,记载。

12、水击:“击水”一词的倒装,形容大鹏起飞时翅膀拍击水面的壮观景象。

13、抟(tuán):盘旋上升。扶摇:旋风。

14、去:离开。息:气息,指风。

15、野马:云雾之气变化腾涌成野马的样子。

16、尘埃:空中游尘。

17、以息相吹也:以气息相互吹拂所致。

18、苍苍:深蓝色。

19、其: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

20、邪(yé):通“耶”,疑问词。

21、其视下也:它(指鹏)向下俯视。

22、且夫:助词,无实义,起提示下文的作用。

23、负:承载。

24、覆:倒。坳(ào)堂:屋前地上的洼坑。

25、芥:小草。

26、置:放。焉:兼词,于此,在这里。胶:动词,粘住地面动不了。

27、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就没有力量托起鹏巨大的翅膀。

28、则风斯在下矣:风就在大鹏的下面(说明风有九万里深厚)。

29、而后乃今:“今而后乃”的倒装。相当于“这时……然后才”。培风:乘风。培,凭。

30、夭(yāo):挫折。阏(è):阻碍。

31、图南:图谋飞往南方。

32、蜩(tiáo):蝉。学鸠(jiū):斑鸠一类的小鸟。

33、决起:迅速跃起。决(xuè),同“赽”,迅疾。

34、抢:撞到,碰到。一作“枪”。榆枋(fāng):泛指树木。榆,榆树。枋,檀木。

35、时则:时或。

36、控:投下,落下来。

37、奚(xī)以:何必,哪里用得着。之:往。为:句末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呢”。

38、适:去,往。莽(mǎng)苍:草色苍莽的郊野。

39、三餐:指一天。反:通“返”,返回,下同。

40、犹:还是。果然:饱足的样子。

41、宿:隔夜,头一夜。舂(chōng)粮:把谷物的壳捣掉,指准备粮食。

42、三月聚粮:准备三个月的粮食。

43、之:指示代词,这。二虫:指蜩和学鸠。虫,古代对动物的统称,如大虫指老虎,老虫指老鼠,长虫指蛇。又何知:又怎么会知晓呢。

44、小知(zhì):小聪明。知,通“智”,下同。大知:大智慧。

45、小年:*。大年:长寿。

46、朝菌:一种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晦(huì)朔(shuò):月亮的盈缺。晦,每月的后一天。朔,每月的第一天。

47、蟪(huì)蛄(gū):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春秋:一整年。

48、冥灵:大树名,一说大龟名。

49、大椿(chūn):树名。

50、彭祖:传说中寿达八百岁的人物。乃今:而今,现在。久:长寿。

51、匹之:和他相比。匹,比。

52、悲:可悲。

53、汤:商朝的建立者。棘:人名,相传是商汤时的大夫。是已:就是这样,表示肯定。

54、穷发:草木不生的地方。发,草木。

55、修:长。

56、羊角:像羚羊角的旋风。

57、绝云气:穿越云气。绝,超越。

58、斥鷃(yàn):小池泽中的一种小雀。

59、仞:古代长度单位。周代以八尺为一仞,汉代以七尺为一仞。

60、翱翔蓬蒿(hāo)之间:翱翔在蓬木蒿草之间。

61、至:极致。

62、辩:通“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