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初中
历史的车轮跑的快,转眼就到新时代,祖国是我心中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步伐,祖国是我自信的源头,赋予我们无穷的力量。聆听杰出人物故事,感受凡人传奇。2023年《开学第一课》又要正式开始了,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祖国强,我强,祖国富,我富的精神涵养吧!
今年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从古至今,无数中华儿女都通过勤劳的双手,诠释浓厚的家国情怀,让中华之魂长存:你可曾记得,初鸣之时,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怀着报国之志刻苦钻研,终成为一代农技专家时代楷模;你可曾记得,80后新农人代表魏巧在烈日炎炎下,她鼓励自己不要放弃,终脱贫致富......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开学第一课》中的奋斗者们告诉我们,无非就是要有家国情怀,要有进取心,要深知、要铭记:强国有我,不负所望。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是神州十六号航天人载荷专家桂海潮的志气;“宁死不让祖国的领土少一寸”,这是北部战区空军飞行员张威的骨气;“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是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马方舟的底气。从科技强国到卫国戍边,从航天航空到脱贫攻坚……时代楷模们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人是有志气的、有骨气的、有底气的,是我们国家的英雄。
对于我们新时代的少年而言,新征程的号角己经吹响,青春的誓言响彻四方,我辈少年定当迎头赶上,勇往直前,承先辈之光荣传统,展少年之蓬勃气象,用实际行动书写“强国复兴有我”的壮丽篇章。
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初中
九月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我们踩着阳光走进了阔别已久的校园。在每年的开学第一天晚上,中央电视台都会播放《开学第一课》的节目,这是一档很有意义的节目,它所讲述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有感动的、也有令人敬佩的,今年的主题讲的是强国复兴有我,看完之后我不由发出感叹: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人民的灵魂,百姓的脊梁,中华民族大有前途。
回想近几年来,国家非常注重航天事业的发展,都相继为我们普及航天航空的知识,像天宫课堂一系列节目,还有《开学第一课》必不可少的节目太空课堂等,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事业的成功,体现了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以及相关的尖端科技,是我国发展软实力的集中体现,表明了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底气,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经常听到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我要当航天员”!但是他们知道航天员是国家多么艰难培养出来的吗?这就体现《开学第一课》的意义,要让学生知道成为航天员的道阻且长,要立志成为航天员,就要从小开始努力学习!
追梦之光今日降临,愿新时代的你我代代相传,不负所望,强国复兴有我!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愿我们的年轻人用追梦的光芒照亮前进的道路!
21世纪,中华民族正处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重新回顾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源及其不断发展的历史,必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重要的作用。青春无边,奋斗以成。对中国青年来说,生逢伟大时代,更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青春有为,强国复兴有我!
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初中
2023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为《强国复兴有我》,从文化传承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的角度,呈现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盛景。这次的节目选择了三个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分别是国家版本馆、《儒藏》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通过这些工程展示了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的广阔范畴,贯通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儒藏》工程首席专家王博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了世代流传的典籍背后的守护故事。他回顾了《儒藏》编纂人汤一介先生皓首穷经汇聚《儒藏》的过程,让同学们更能感受到薪火相传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华文明的传承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奉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副主编金晓明带领同学们进入了绘画的世界,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绘画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代人们的智慧和情感。通过欣赏和学习绘画,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也激发了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考古学家高星通过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讲述了人类起源和演化历史,追溯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这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进一步坚定了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有责任和使命去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只有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的精髓,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这次的《开学第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中华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相信,在这个新的学年里,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传承中华文化的火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强国复兴有我,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初中
每年的9月1日,是中国孩子们开学的日子,也是《开学第一课》播出的日子。我今天晚上八点准时收看了《开学第一课》,深受启发。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为“强国复兴有我”。节目立足时代前沿,从传统文化、文明探源、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国防教育、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采取多地、多主题实景课堂全新模式,带领学生走入田间地头、国家公园、文化地标,纵览祖国大好河山,在“行走的课堂”中读懂中国历史、感知中华文明。
在众多嘉宾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的飞行员陶伟和首次驾驶歼-20飞机为第九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护航的飞行员张威,他让我感受解放军战士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无私精神。
在天地连线的太空课堂上,正在天上出差的神舟十六号乘组给广大青少年送出了开学礼物,告诉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要有不断探索的进取心、求知若渴的好奇心和坚如磐石的初心,鼓励我们树立志向,投身到全面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中。
2023年的《开学第一课》是一档非常有意义的节目。它不仅让我明白了学习的意义,更引导我探寻自己的梦想,并为实现梦想付出努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成为我们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建设更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初中
九月菊黄果香,九月天蓝气爽。在这流光溢彩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开学季,看《开学第一课》,悟强国有我情。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为“强国复兴有我”。节目立足时代前沿,从传统文化、文明探源、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国防教育、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也有实景课堂,让我们更加生动地读懂知识,感知中华文明,走入国家公园,田间野道。
在众多嘉宾中,我印象深刻的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飞行员陶伟和首次驾驶歼-20飞机为第九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护航的飞行员张戚,他让我感受到解放军战士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无私精神。而且我去过航天博物馆,见过歼-20的模型,是如此威严,让人心生敬佩!
在天地连线的太空课堂上,正在天上出差的神舟十六号乘组给我们青少年送出了开学礼物,告诉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要有不断探索的进取心,求知若渴的好奇心和坚如磐石的初心,鼓励我们树立志向,投身到全面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中。而我的志向不仅仅是航天,还有富强国家。自己先考一个好大学,为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把奋斗身影定格在乡村希望田野上的80后新农人代表魏巧,她与丈夫辞去工作,开始种地,如“清澈的爱,只为广袤的土地”。披星戴月,每天奋斗,用科技来书写一代新农人的传奇篇章。
2023年的《开学第一课》是一档非常有意义的节目,让我们追寻梦想,实现梦想。万年漫漫,百世沧桑,我们走过绿花溪水,也走过千里枯骨。一个世纪的现代历史是70年的风风雨雨,只要强国有我,青春有为,无论我们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我们的祖国依然能够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202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初中
当《开学第一课》结束后,我被节目内容深深地感动和震撼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当时的第一想法就是,作为一名新时代少年,一定要自立自强,努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我想说:强国复兴,中国有我!
这一堂课,分多个环节向我们展示了近年来,伟大祖国在各行各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涉及到文化传承、科技兴国、教育强国、青少年立志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其中关于一些科研工作者、先锋模范人物、优秀工作者的鲜明事例深深地感动着我,让我在由衷佩服他们的同时,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让我印象深的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飞行员陶伟和首次驾驶歼—20飞机为第六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护航的飞行员张威,带我们感受解放军战士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无私精神,“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向我们介绍了我国自主设计,独立建设的复合型高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的前世今生,为在宇宙观测领域有中国人自己的声音、智慧和话语权而感到自豪,在天地连线的太空课堂上,正在天上出差的神州十六号乘组给广大青少年送出了开学礼物,告诉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要有不断探索的进取心,求知若渴的好奇心和坚如磐石的初心,鼓励我们树立志向,投身到全面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中。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我们之所以不淋雨,是有人为我们撑开了一把伞,我们之所以眼中有光,是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和一个光辉的政党!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我们即将背上我们的青春的梦想,追光前行,就在中华民族强国复兴的道路上,让我们脚踏实地,不负韶华,追光前行,因为强国复兴,中国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