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作文篇1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家家户户都要包青团,我家也不例外。

那天下午放学回家,我来到厨房,看见盆里有一大团看上去发霉了似的绿东西,觉得很奇怪,便去问外婆:“这是什么呀?”外婆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回答说:“这是用面粉搓合一种草,再加上一点水做成的面团。别看它这么难看,其实是用来制作青团的。”听到包青团,我就来劲了,一定要帮外婆一起包。

我和外婆每人各取出一半的面团来反复搓揉,使面团变软。搓着搓着,我的`手都要没力气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但看到外婆还是那么用力地搓,我也就坚持了下来。

我看见外婆把包好的青团贴上几片叶子,再把叶尖剪掉,觉得很好奇,就问:“为什么要贴上叶子呢?”“这样蒸起来才不会黏着锅,方便拿出来。”外婆边贴着叶子边说。我见外婆这么忙,也过来帮忙。

最后,是把青团放入锅里蒸。我又想起了一个问题,就问:“外婆,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外公听见了,抢着回答:“吃青团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传统习俗。就拿我们这些农民来讲,青团又称苦团,吃了青团后,就要开始耕田、插秧了,苦日子就要开始了。”听了外公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青团蒸好后,揭开锅盖,一阵清香扑鼻而来。凑近一看,个个青团晶莹剔透,就像一块块碧玉,我看得直流口水。外婆说:“青团要凉一会儿吃才香。”我只好耐心地等待着。凉了一会儿,我们全家人就聚在一起吃青团。我尝了一口,真是又软又香,有一种吃了还想吃的感觉。

这次包青团,不仅让我尝到了自己做的香甜的青团,还了解到了关于青团的知识和传统,真是令人难忘啊!

清明时节作文篇2

清明时节,常忆起杜牧的杏花春雨。丝丝又柔柔,纷纷而下,牧童、垂柳、老牛以及那“行人”……洋洋洒洒好一幅水墨丹青画!

近日的一场春雨,让清明这个节气变得更有意境。

北方的第一场春雨,依旧清冷,行人纷纷穿上了棉衣御寒。但总有人默默地收起了伞具,任雨丝轻柔的穿过发梢,滴落到衣衫……我便是其中一个。没有被春雨淋过的人,永远体味不到春雨带来的欢欣。那密密的雨丝,像针尖、似牛毛,斜斜的坠落,偶然有几簇落在唇边,仿若棉花糖一般瞬间弥散开来,转瞬又了无踪迹,留给人无限遐想。我总觉得这丝丝细雨里,和着樱花的芳香,桃花的甘甜。雨中待久了,难免打湿衣裳,但这种清冷,不同于秋雨的`冷冽。春雨,总是略带柔情的,清冷中使人精神一振,尽是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和憧憬!

村外的桃花已开数日,桃树上方的空气仿佛都被花儿浸染成了红色,一片片迷蒙,树下落红满地,不知是过了花期还是被春雨催落的?园外,是主人筑起的篱笆墙,湿漉漉的。旁边的空地长满了夫子草,浓密的叶子在沾上雨珠后,一片白蒙蒙,待到雨停,这些叶子好似被洗去了积攒多日的灰尘,绿葱葱、娇嫩欲滴。昔日的玉米地,主人栽上了桃树苗,一棵棵不及小指粗的桃苗却开出了花朵。我惊讶于这小小的树苗需积聚多久的养分才能开出小花?有些细脆的苗儿甚至只开了一朵!我怜惜的看着它们,毕竟,它们都太小了,说不定哪一刻就掉落在泥土里,被深深埋葬。但它们也是幸运的,在最美的季节,绽放了最美的自己!这是生命的凯歌,更是春天的力量!

春雨,就像春天一样,总会带给人无尽的希望。清明过后,待春雨完全融进土地,人们就会纷纷踏进自己的地里,播种、耕作,怀着对今秋的憧憬,期待着下一场春雨的降临……

清明时节作文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名诗一样,每年的清明都是伴着蒙蒙细雨而至,它给人的感觉总是忧愁的。

这不,一年一度清明节又伴着蒙蒙细雨到来了。

这天早上,又是浓郁的天,徘徊了一会了,感到分外忧愁,仍是不适宜!被老爸拉去吃了早饭,拿起香纸,扛起锄头扫墓去了。

踏着路上的荆棘,顺着泥泞的小路,我们来到了老爷爷、老奶奶的坟前。老爸把坟四周杂草除掉之后,我在上面贴黄纸,插上香就离去了。

众多亲人的坟前都去过了,我们又冒着小雨,准备去爷爷奶奶的坟前。一路上,花呀,草呀,我无心欣赏;鸟叫声,虫鸣声,我无心聆听,只顾着早些来到坟前。一会儿,我们到了。望着孤零零的坟墓,我不禁满腹忧愁。待老爸锄完草,贴完纸后,我们又拿出纸钱跪在坟前,将它们全部撒在坟上……

雨越下越大,花草被打得东倒西歪,周围一片死气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他们生前对我的关爱,带给我的欢乐,想到他们临终前的遗嘱,我不禁一阵惆怅,顿时泪流满面。此时,老爸也流泪了。雨势并不减退,我们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好久才站起来。

这时,我看见了远处火红的.杜鹃花。听老妈说,杜鹃花又称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时节开放,是因为它是纪念和安抚亡灵的最佳物品。于是,我跑了过去,摘了几束插在爷爷奶奶的坟前,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安抚……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忧愁。这忧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向往在这雨中的忧愁,所以我向往清明节的光临!

清明时节作文篇4

清明时节上苍派来了许许多多的云朵,因为今天是我们子孙祭拜先辈的日子——清明节。今年,我们一家也抽出了时间回老家祭拜我最敬爱的,但已经过世的奶奶。一清早,我们匆匆洗漱后,带上供品,怀着那可沉重的心出发了!沿着公路一直走,在一个湖的旁边,长满了竹子的地方我们停住了步伐,因为目的地就在眼前了。这里已经被野草占据了,我用手将野草拨开,沿着小路一步一步很艰难的走着,终于,终于,一座坟墓出现在我眼前,还有一块墓碑,上面刻着奶奶的名字,看到这块墓碑,我再也压抑不住泪水了,脑海里不断播放这自己与奶奶曾经一起的幸福画面:在炎热的黑夜里,奶奶坐在床边,为我唱这歌谣,轻轻哄我入睡……在这个时候,爸爸的喊声唤醒了我:“女儿,快来给奶奶上柱香。”我听得出,爸爸说话时的声音也哽咽了,我接过爸爸已经点燃了的香,学着爸爸刚才的样子,跪在地上,把腰弯下,给曾经最疼爱我的奶奶送去了三个响头,在我准备上香之前,我将香举高在胸前,闭上双眼,向奶奶许了一个愿望:奶奶,我希望大家都快快乐乐的`,没有灾难,没有痛苦。说罢,我将那柱香小心翼翼的插在奶奶的坟头上,然后又给奶奶敬上了一杯酒,眼望着洒在地上的酒立刻被泥土吸收了,我似乎看到了奶奶很豪爽地将我敬给她的酒喝精光了,我的心里也得到了抚慰。按照家乡的礼节,我们最后还给奶奶烧去了鞭炮呢!在回去的路上,我禁不住回头一望,那个地方很安静,有湖又有植物,环境还不错。但愿奶奶能在那里过上平静又安详的生活。

清明时节

清明时节作文

清明时节作文【推荐】

清明时节作文

清明时节作文[实用]

清明时节作文篇5

转眼又到清明,烟雨腔蒙,思念的季节渐次滋生。说不出的情与念,画不完的恩与爱,那一处才是黄莺鸣嘹啁啾的陌上桑?

留一处浅草没马蹄的踏春,泻满人间的痴念。随这腔潆的烟雨,乱入红尘的一脚门槛。

一脚门槛?红尘茫茫的大千世界,何其渺邈?深一脚,浅一脚,都是人间无尽的纷繁杂谈。如同一幅画不尽的人生画卷悲喜由已,苍凉自品。

真的是悲喜由已,苍凉自品?在这苔痕上阶绿,黄纸随风乱飘荡的季节,能不能少却那一幅多余的悲伤,在你我的原始心灵不必有那伤情脉脉的记忆。如同水的'奔流,川流不息。

可是,怎么不见逝者如斯夫的深深叹息?如同野草与黄纸相碰撞迸燃的火花,一张张,一根根,燃烧成思念的铁索,迂迥成腔蒙的清明烟雨。

清明的烟雨啊,你镌咏了岁月的仓桑,你涂抹了人间的希望,你平复了岁月的沟壑。只匆匆一影又积溺其中,往复循环,生生不息。

青山袅袅新雨色,柳芽尖尖嫩黄鸦。残烟缕缕摧人泪,乱痕浅浅野草拆。

不是天涯重回首,月到清明半中圆。赊却美酒随君尽,未见故人入梦来。

是啊,青山雨色,清明寥寥,野草浅浅,未见故人入梦来。这何其不是又一撮摧拆人心的伤情画面?如果春也有知,是不是应该也迟迟归了?

迟迟归吗?如同在外四处游荡不羁的悻悻浪子,怀着对家的一片眷恋,怀着对亲人的一心挚爱,怀着对故乡的一把痴心。岁月不能忘首,人间不能弃愿。

多情的烟雨总是沾湿思念的翅膀,飞翔着,归来吧。在村入口的东头,总有那么多守候回归故土的眼睛把冰冷的心灼热成滚汤的火球。

让爱无处不在,让情延绵不息。

清明时节作文篇6

匆匆返家,却执意提前返程。也许因为父母安好,总觉得在家中的过多逗留,不如安静的一个人呆着,将要做的工作提前做好。然后,一个人享受静默的时光。

清明时节雨纷纷。未到长沙城,雨水倾盆。巴士上的玻璃被雨水洗刷的淋漓尽致。水滴不知道从哪个缝隙流到脖子里和衣服上,于是,我醒了。不知从何时起,只要一回到家,也只有回到家中,才会有肆无忌惮的睡意,才会有什么也不入梦,即使入梦也无恙的安眠。也许,外面的生活,着实让自己需要休息。

一晃,我们已到以五年十年计数的年纪。

一晃,祖母已经过世七年,外祖母过世已经近六年,外祖父已经足足九十。回家时总不忍心看到老人家见到儿孙辈时的喜悦,因为短暂停留之后,就是别离。

我总是很悲观的看一切,因而总是在想避免许多状况。然而,突然有一天,才发现,自己的力量竟然是如此薄弱。我改变不了任何事情,甚至自己的任何事情。天性使然,不愿强迫他人,亦不愿他人强迫自己,因而人生反而许多被动。

陷入过许多僵局,和困顿,方才明白一些道理。

如何不卑不亢,的过好自己,其实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总有一种办法,不违背他人期望,也不违背自己意愿。总有一种活法,不颓废,又不轻松,但也自由。

作为一名成年人,能够遵纪守法,有份养活自己的工作,生活还有在追求,家人安好,其实已经够了。

许多人累,是因为被动的“想要的”太多。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不过衣食住行,和在意的'人,安好。衣,冬暖夏凉,简单洁净。食,不过一日三餐吃得下,还有想吃的,吃得到。住,斗室,遮风避雨,安静或热闹。行我们处在一个发达的时代,偶尔步行,反而是最好的状态。

安静的在住处敲下文字。总是习惯毫无章法的闲言乱语。

说声晚安,说声想念。

清明时节作文篇7

几年前的四月,又值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在岭南地区,我们通常都会去扫墓,吃乳猪,而在我的老家——江南地区,人们不仅会去扫墓,还会弄一种“美味”——青团,岭南地区也叫“艾糍”。每逢过节,我们都会去到奶奶家,而那年清明节,又正赶上姑妈准备做青团,我这个吃货自然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首先,把制作青团的原料:糯米粉、粘米粉、豆沙馅还有最重要的艾草准备好。第一步,把艾草洗干净,然后把艾草放入锅内焯,加水,用搅拌机把艾草打成艾草汁,闻着这散发出来的清香,我们开始进行最关键的.一步。

终于开始包青团了,首先把粉和艾草汁活成碧绿的面团,每次截取适量大小,摊开,放入豆沙馅,再包成拳头大小,这样,一个碧绿诱人的青团就大功告成啦~姑妈心灵手巧,飞速地包着青团,成品一个个大小均匀;而我包的青团则“一瘦一胖”,东倒西歪,心中默叹姑妈的手艺,心里倏忽燃起了胜负欲,更加仔细认真地包青团,起初还是不大好看,但我越包越上手,很快掌握了门道,不知不觉包的越来越快,青团也越包越好看,不一会儿,一盘子的青团都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青团拿去蒸,青团散发出的艾草清香,惹得一屋子的人都“口水直流”。

经过不长时间的蒸制,青团终于蒸好了,我等不到青团完全凉透,八成凉时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自己包的青团,一口下去,满嘴都散发着“春天的味道”,青团不甜不腻,不黏牙,艾草的清香仿佛融入了豆沙馅中,散发出清淡悠长的味道,看着大家吃着我包的青团赞不绝口,我不仅享受着美味,更有一股幸福与自豪感。

长大后,我每年清明节都会吃青团,但无论是买的,还是别人送的,我再也没有吃到过像那年那样好吃的青团了。

清明时节作文篇8

清明节是个传统的节日,人们在清明时节会选择踏青、扫墓等一系列活动。周末我和我的爸爸、妈妈一起回到了老家施集,给去世的祖辈们扫墓,顺便也出门踏踏青。

随着春天的到来,施集也越来越美。天变蓝了,草也绿了。大伯家屋后的油菜花全开了,油菜擎着金灿灿的花,花儿张着小嘴倾吐芳香。真不知道春姑娘是怎样调出这迷人的黄色来的!如果黄色再浓一点点,就不会这么嫩,不会有透明感;如果稍微再淡一点点,就不会这么灿烂,就没有这么新鲜。

大片大片盛开的油菜花是春姑娘的杰作。仔细一听“嗡嗡……”小蜜蜂在辛勤的劳动,蝴蝶在油菜花之间翩翩起舞。弟弟在田埂上追逐着蝴蝶,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了杨万里的名诗《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除了油菜花,还有一片鲜艳的桃花,池塘边还要无数的蒲公英花。山上的'空气非常新鲜。山上除了绿色还是绿色,在这绿色之间还有许多五彩斑斓的小花,有白色的,黄色的,红色的……我最喜欢黄色的。黄色的像小菊花,小巧玲珑。

我们来到了爷爷、奶奶的坟前扫墓,爷爷和奶奶在我的记忆里是那么的模糊。爷爷活着时我记得他是那么的慈祥和蔼。奶奶在我没出生时,就已去世了,所以我连奶奶的面都没见过。奶奶的坟有许多树,树下有许多灵芝。我还是第一次看见灵芝呢!红红的,可爱极了!

今年的清明节过得十分有意义,既有祭扫祖坟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清明节真是个丰富有趣的节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