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篇1

一、共同体信念:适合的教育就是适合学生生长的教育

具有共享的价值和观念以及共同的信念是共同体的核心特征,也是共同体的文化标志[1]。学校作为一个共同体,也有其共享的价值和观念以及共同的教育信念。学校要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适应学校[2]。学校要适应学生,就是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更进一步说,就是为学生提供“适合生长”的教育,亦即尊重人的差异性,激发人的自主性,呵护人的独特性,引领人的关系性和发展可能性。

1.适合的生长源于生命生长的内源性特征

适合的生长必然是内源性的,它基于学生内在的成长机制,顺应儿童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儿童成长的自然天性为依靠,强调自然的、主动的、自由的、在生活中的成长。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本质的内涵就是促进儿童的生长,这种生长必定是儿童自己的、是个人面向自身的不断改进[3]。适合生长的学校共同体信念就是要确定这种以人自身为目的内生的成长与发展。

2.适合共同生长是适合生长的应有之义

共同成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无时无刻不处于生活之中,处于社会或类社会的情境之中,时时、处处与他人、社会产生关系(互动合作)。适合生长不只是适合个人的生长,更有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的共同生长。一个儿童的生长不是学校文化使命,全体学生共同生长才是学校的文化担当。所以,“适合生长”的教育就是要强调生长的共同性与全体性。当下,我们的教育已经有意无意地把教育的主体――儿童架设在一个经验的、物化的世界当中,在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学生孤僻、封闭,没有合作意识,没有奉献精神,没有责任感,只见自足的本我,哪有社会关爱与家国情怀?只见“我―他”的功利关系,哪有“我―你”的审美交互,更遑论共同生长的使命与职责。这种教育文化里走出来的孩子是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共同进步的。

3.适合变化情境下的生长是适合生长的时代要求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特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我们自然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但也有时代的召唤和担当。我们一面要不断循着历史的脚步去发现学校的“文化基因”,一面要时刻把握时代的脉动,去聆听学校的“现代声音”。在传承、融合、不断变化的情境中求得生长的真谛:“适合生长”的教育不是要培养各级各类拔尖人才,而是尊重差异、尊重规律的教育;“适合生长”的教育不是人人都求“成才”,而是个个都能“成人”的教育;“适合生长”的教育不是“死学知识”、“学死知识”的教育,而是张扬个性、“无用之用”的教育。“适合生长”的教育文化就是发挥儿童的自主性、理解力和认同感,共同创造变化情境下属于儿童的“教育生活”。

二、共同体责任:同心合力构建适合学生生长的课程

“适合生长”的课程建设应聚焦于儿童的核心素养,由注重知识核心走向素养核心,在学校的生本、班本、师本、家长课程等方面“共筑适合生长的教育生活”。

1.生本课程――内源性生长的必然要求

生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主体,也是内源性生长的最好载体,它是基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工具”三大主题关系,以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审美的情趣、独到的思维等核心素养为价值目标,按照儿童成长的规律、需求“为每一个儿童设计适宜的课程”。首先,作为重中之重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要围绕“整合与拓展”下功夫:一是学科内(学科间)的整合,二是基于学科并围绕学科间关系搭建的主题拓展。其次是学校个性化(特色化)课程,要在“兴趣和特色”上着力:有的学校也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分门别类地开设了各种个性化课程,但从参与的学生、指导的师资看,还是有选择、有重点的,并没有顾及全体学生。学校所谓的“特色课程”也只是特色项目,只是少数学生的展示。“内源性生长”的生本课程,一要用足教材、用足教材之间的联系,用足教材与人的关系(教材是工具)、与本土的关系、与时代主题的关系等,突出“整合性”、“主题化”;二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尊重全体学生的兴趣、尊重不同学生兴趣之间的互动等,突出“个性化”、“实践性”。“适合生长”的生本课程既要有“本”,更要有“生”。

2.班本课程――另一种形式的“生本”课程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体现,班级生活离学生最近,它不仅是教师传授学科知识的场所,更应成为学生构筑梦想的舞台。所以,要构建主题化的班本课程,让学生过一种好玩的有梦想的童年生活。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只要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的都可以作为班本课程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在学校文化语境中充分感受时代的主旋律,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人性的真善美等,激发爱学习、爱他人、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和强烈的责任感。

3.师本课程――为了更好的“生本”课程

“教师是最好的课程。”适合生长的师本课程研修,首先关注的应是教师的幸福教育、师德修养,其次才是专业模块。只有激发每一位教师的内驱力,唤醒他们的教育梦想,才能慢慢引领教师过一种有研究的专业生活,才能真正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所以,适合生长也应是适合教师的自由、快乐和幸福生长的。一旦老师自我生长的激情被点燃,定会呈现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师本课程”。

4.家长课程――为了差异的“生本”课程

当下家长的“共同体责任”是缺位的,教育价值目标是错位的。要转变家长行为,学校须有所作为。一是组建半日制家长学校,对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等进行引领,切实转变他们的教育诉求。这里强调的是解决问题,加强互动。二是建立学校开放日。开放日不是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或是家长通过听课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而是整合家长中的不同职业、身份、成就等资源优势,为孩子提供一个复合型教育场,引导孩子倾听、互动、感受,形成一种社会化教育与角色认同。三是建立家规校规通联制。一个孩子在家要懂得家规,在校要遵守校规,但作为家长只强调家规、作为老师只强调校规,两个“规矩”之间没有互动。所以,做家长的还要知道校规,做老师的还要知道家规。只有彼此监督、相互影响,孩子走上社会才能做一个自律的合格的好公民。

三、共同体在场:相互合作开展适合学生生长的教学

基于自主、合作与互动的“适合生长”的课堂文化建设是内化“适合生长”教育理念、落实适合生长体系化课程的重要平台,也是评价“适合生长”的教育文化之最终成效的重要依据。

1.激发学生自主性的教学

“适合生长”的教育表现在课堂上首先是自主性教学,这也是学生内源性生长最真切的表达形式。应凸显自主研学和合作互学两个环节。自主研学体现从预学到研学(以自学为主)。预学走向研学更具有明确的目标(学什么),更注重方法的渗透(怎么学),还有学科思维的引领(为什么这样学)。“自主研学”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课前的预学性研学,整体感知、质疑问难等;二是课中互学性研学,教师提炼整合核心问题,在教师点拨下进一步自主研学;三是课后的拓展性研学,让学习向问题、主题、生活打开。合作互学主要体现从独学到群学(以互学为主)。教师依据研学识判学情,及时把握学习差异、理解关键点和价值生长点,找到未知学习的“慧根”(已知与未知的连接点),生发独学的冲动,在“愤悱”状态下进入群学。这里也应关注三个层面:一是自主研学后的初始交流,二是教师进一步引导后的再度合作,三是课后的主题性的、综合性的线下互学。这里关注客观的“学科素养”的同时更注重主观的“学习素养”(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学习关系)的全面提升。当然教师的点拨、启发无处不在,应适时在“关键处”、“矛盾处”、“核心处”引领深度学习,甚至跨学科研究,真正提升自主性课堂学习的品质。

2.呵护学生独特性的教学

每个学生的生长都是独特的,“适合生长”的教学也必定是独特性教学。为此,课堂教学的整体安排与具体活动设计都应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性与独特性,开展“三个具体”的教学。即以每一个具体的学生为主体,以每一门具体学科的学习为本位,以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素养和学科素养为核心,追求适合生长的学习氛围,打造适合生长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机制。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针对每门学科的特点,设计出课堂上的“个性模式”、“个性环节”、“个性过程”、“个性方法”、“个性空间”等,丰富学生的个性想象力、独特的创造力、完善的个性人格,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为学生提倡个性化学习的机会与平台。利用不同时空,线上线下相统一,构建“线上交互”、“线下关系”的学习生态。独特性的生长性课堂聚焦的是每个学生“学力发展”,关注的是“学科素养”和“学习素养”提升,通过教学上的独立、独有、独创之“独”来实现特色、特性、特效之“特”的效果,最终实现每个学生独特性的适合性生长。

3.尊重学生差异性的教学

全体学生的共同性生长并不排斥每个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差异性,差异本就是人的社会性常态。故学校教育不能一味求“同”,更要求“异”,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着眼于学生的真正成长,通过关照不同学生的不同目标,实现不同的教学效果。差异性教学既考虑“差”,结合学生个体学习情况针对性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经历“真学会”,还考虑“异”,让更多的学生实现“在学习”,在“不同的学习”。差异性教学既考虑“分”,实行“分层教学”,照顾到课堂中的每个不同的群体,更注重“合”,通过“合作”达到普遍提升与全体生长的效果,从而让所有的学生体味到差异的幸福与快乐,不因差异而受到歧视,达到乐群、乐学、合学的成效。

4.引领学生发展可能性的教学

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人的诸多心理特征早在儿童时期就已基本形成,而这些心理特征对于儿童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适合生长的课堂教学立足于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以未来的成长为目标,通过设计教学内容、环节、程序、方法、评价等,处处体现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考量,为学生未来发展与成长负责。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自主学习都要基于挖掘隐藏于学生身上的无限潜力,发现与创造更多的“最近发展区”,由近及远,逐一实现,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获得长足发展。

四、共同体道德:民主协商确立适合学生生长的规范

学校共同体的精、气、神源于学校的文化引领,而这种引领一是依靠学校文化本身的力量,二是依靠学校文化集体认同的组织力量。要想将生长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要想有效地进行“适合生长”教育的各种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要想高质量地实现生长教育的课堂效果,必须要有科学、民主、规范的学校管理作为保障。

1.规范学校管理流程

科学、规范、标准、精致的管理流程是实施“适合生长”教育的保障。共同体理念召唤下的组织建设一定是一个合作的团队,一个积极奉献、彼此欣赏的团队。针对每个部门的性质与职责,制定“适合学生(教师)生长”的管理流程与制度规约,充分考虑学校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基于共同体信念处理好层级关系,形成全面为“适合生长”的教育理念服务的管理哲学。

2.促进师生自主管理

促进师生自主管理是适合成长的教育实施有效与否的前提。在学校管理中,会有不同形式的“共同体组织”,因此,学校要明确权力(责任)共同体、项目共同体及利益共同体等的职、责、权及彼此的“欣赏与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建立一个既能自主管理又密切合作、既能自行规划又共同发展的组织团队。

3.倡导多元的管理评价

适合生长的教育要求学校评价制度的制订要突出学生生长(综合素养)这一核心。就评价管理的形式来说,有学校统一组织的,也有教师与学生自发组织的。就评价主体来说,不只是学校行政,学生、家长都可以参与。就评价内容来说,必须科学严格地制定学生素质提升或学生生长的具体指标,按一级、二级、三级指标要求制定,严格按指标体系进行考评。就评价方法而言,有过程性评价,也有结果性评价,有定量评价,也有定性评价,还有团队合作精神评价等。

4.强化学校道德领导

美国教育管理学家萨乔万尼认为,只有实行道德领导才能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领导者要用领导之脑与领导之手来表达领导之心[4]。“适合生长”的教育需要学校领导者实施道德领导,做一个德性的校长,用自己的美德武装自己的领导行为,构建“适合生长”的管理机制,科学、民主、平等、协商,激发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仅仅正确地做事,还要做正确的事,从制度管理走向文化引领、从教育管理走向道德领导,实现合而共兴、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健.学习共同体的建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成尚荣.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J].人民教育,2010(20).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篇2

从世界大学的总体发展现状看,公共艺术教育在西方很多大学已经十分完善,具体实施形式有如下几种:开设艺术课程、组建艺术社团、举办艺术节、设立艺术博物馆等。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简称MIT,即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自20世纪40年代起,正规的艺术课程纳入学科体系已有60多年的历史,开设有视觉艺术导论、艺术史、现代艺术和大众文化、西方音乐、和声与对位、爵士乐等15门课程。英国牛津大学的业余艺术社团多达一百多个,涉及各种艺术类型,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哈佛大学设有3所艺术博物馆,是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1]。

中国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始于清末民初,改革开放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堂,新成立的大学堂参照西方,开始发展公共艺术教育,如北京同文馆、两江师范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等,设立“图画手工科”。民国时期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有了更进一步发展,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最具特色。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提倡美育,他在全校亲自开设《美学》课程,并积极支持设立画法研究会和音乐研究会等公共艺术社团[2]。清华大学常年开设“昆曲与绘画”课程,根据1926―1937年国立清华大学时期,全校开设课程门次数的统计,1929―1930学年度,1930―1931学年度,全年开设“昆曲及绘画”课程3门;1931―1932学年度,1932―1933学年度,全年开设“昆曲及绘画”课程2门次;1935―1936学年度下半年开设“昆曲及绘画”3门[3]。改革开放后,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真正得以蓬勃发展。1978年清华大学最早设立公共艺术教研室,成为“文革”以后最早面向所有学生开设艺术课程的学校。此后随着教育部一系列指令性文件的相继出台(详见下表),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尤其是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了公共艺术课程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全国高校得以全面开展。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办得十分有特色、有实效。以开设艺术课程为主,并积极成立艺术社团,定期或不定期通过艺术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每三年举办一次的全国大学生艺术节更是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亮点[5]。部分国家重点大学,其公共艺术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发展较好。如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开设40门课程,覆盖了音乐、美术(视觉艺术)、舞蹈和戏剧四大类,每一类课程又兼顾了基础知识与名作赏析、艺术实践与表演、艺术美学三个层面,要求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选修13个学分的人文科学与文化艺术类课程才能毕业[6]。综观全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尽管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总体现状仍不乐观,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观念上不够重视。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广义的艺术教育。教育对象为非艺术专业的全体大学生,教育目标是提高艺术素养,不是培养艺术家,很多学校的师生从观念上对其不够重视。

(二)师资力量薄弱。

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由艺术学院教师兼职,或者聘任校外专业教师兼职,专业教师擅长技法教学,达不到侧重人文素养和人文价值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要求。

(三)艺术课程单调无特色。

自2006年教育部公布了高校应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相关文件后,全国大多数高校陆续开设了相应的八门课程,但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单一、特色性不明显等客观问题。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关键,从目前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反映的情况看,普遍感觉课程内容单一枯燥,或者存在教学内容太过专业,没有突出“公共性”,与学生预期的教学内容有较大落差。

(四)学生兴趣不高。

就学生而言,部分学生眼中视公共艺术教育为“鸡肋”,存在学生选课只为拿到学分的普遍现象,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较差,兴趣不高。

鉴于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学者们进一步反思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体系构建问题,结合地方大学的教学实际,构建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成为主流趋势。

三、整合地方艺术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资源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地方文化等多元文化源泉的滋养。公共艺术教育课堂作为艺术文化播布的重要阵地,把地域性艺术资源运用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技法实践中,一方面使地方艺术资源可以进一步得到传承,为地方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使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更丰富,提高学生兴趣,从而推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构建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

首先,国家教育政策注重地方艺术资源引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指出:“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和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形式的现代化、多样化,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201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该文件指出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有自己的发展特色,积极开发各地区的区域性艺术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课程,这为地方艺术资源引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区域特色性建构提供了制度保障。

其次,中国区域广阔,历史文化悠久,通过近些年对于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地方艺术资源丰富。以河北省为例,其依托燕赵传统文化,拥有丰富悠久的地方艺术资源,目前所收录的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艺术文化资源多达290余项,涉及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各艺术门类,为公共艺术教育区域性特色构建提供了丰富资源。多数的民间传统艺术目前普遍面临因缺乏有效的继承和保护,逐渐濒危甚至消亡。通过把民间艺术融入课堂,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起本土区域文化的高度认同感,使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成为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重要载体和发展平台,从而使民间艺术资源结合大学生群体的力量,在传承和保护上迈出重大一步,这是一种公共艺术教育和非遗保护两层面的双赢之举。

(二)整合地方艺术资源,构建大学公共教育的地域性特色体系的实施对策。

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是传统艺术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发展阵地,把地域性艺术资源运用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技法实践中,将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地转换为新的文化理念和表现手段,这是地方艺术发展和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特色性发展的共同诉求。

地方艺术资源中的民间艺术,传承记载了民族文化的发展演变史,具有信息丰富和文化价值突出的特点,蕴含丰富的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内容,从具体实施层面而言,地方艺术文化资源可按照不同艺术门类的特点,通过如下几条途径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第一,民间艺术引入课程教学。民间美术或民间音乐等纯欣赏性的艺术,可以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倾听,感受民间艺术的特色和魅力。如民间年画、农民画、剪纸、泥塑等,首先通过田野调查,收集相关作品丰富的图片资料及民间艺人访谈的视频资料,制作成课件,结合幻灯片的播放和讲解,让学生直观性地感知民间艺术的审美性、文化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间艺术家的平民智慧和审美情趣。

第二,开展民间艺术的专题讲座。请民间艺术家及相关研究专家学者共同举办民间艺术专题讲座。民间艺术家在讲座现场直接展示其手工艺,再现工艺制作的现场,使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民间艺术,生动而直观,增强讲座的趣味性,使大学生直接感知民间艺术的发生发展、创作方式及其艺术特质等方面内容,对民间艺术有更直观的感知。相关研究专家和学者可以就现场的艺术作品,为学生展开民间艺术相关文化学术价值的理论性导入和讲解,提升专题讲座的学术水准。上述二者的巧妙结合,使民间艺术专题讲座既感性直观,又不乏学术理性探索,可以使学生对民间艺术有更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第三,开辟公共艺术教育第三课堂,即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民间艺术的实践基地或民俗博物馆,到第一现场亲自接触、亲身感受各种地方艺术文化,通过与民间艺术大师的近距离接触和交流,了解其艺术创作思想,使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和领略民间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表现程式。

第四,举办民间艺术文化节。每年或每学期,定期举办民间艺术文化节,通过学校与民间及部分文化部门的合作,邀请个地方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家,包括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多种艺术类型,可以设置多个学生可以与民间艺术家互动的环节,如剪纸、泥塑、面塑、糖人等,让学生亲手参与制作。对学生而言,这种活动的教育意义较为深刻,且影响较为广泛。

(三)除注重本民族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也应该注重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除了注重本土本区域的文化资源,同时应积极关注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国外很多大学对于地方艺术资源十分重视,在注重本土本民族的文化同时,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艺术亦高度重视。如美国大学公共艺术课程既体现出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的关注,又体现出对其他国家及民族的文化艺术的重视。哈佛大学“文学和艺术”课程中不仅有《美国的文学与美国的环境》,还有诸如《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日本古迹》、《非洲艺术中的王权与神话》;哥伦比亚大学开设有《中国唐代绘画》、《南北朝绘画与佛教》[7]等。因此,在整合本土艺术资源的同时,亦应重视对其他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借鉴和引入,丰富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充实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以多元化的公共艺术教育形式,构建出具有区域性兼特色性的教育体系。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学通识性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高等院校中的公共艺术教育在当今已经成为人文教育领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通识性核心价值理念则直接涵盖促进人的全面综合发展和培养塑造人的性格的作用。因此,公共艺术教育等相关课程在高校开设,其目的是旨在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审美情感的感知能力,同时也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洞察能力、对深层次事物的理解能力、以及激发学生交流表现能力和切实能解决事物关键核心问题的能力。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各方面具有现代“意义”进程在不断加快,教育教学改革作为现代社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国内的一些高等院校有序进行着,所以在这种大的背景和环境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正越来越被大众所广泛重视。与此同时,通识性价值理念也在不断被人们所熟识。当今世界变化飞快,信息技术正在被全球所共享,而通识性价值理念被运用到教育领域,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和“时尚”。赋予它一个新的专业名词为通识性教育价值,这种教育价值的核心理念在于把知识传授给大学里面那些非专业、统修或普修的、需要艺术知识的学生,它的最终教育目标在于适时培养学生的能力。

此外,高校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主要教育内容的公共艺术教育,其培养人才中的核心意义和首要价值主要是体现在教育性艺术的功能上面,这是因为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人文素养上的教育,它首先需要面对的是青年在校学生,这就和英语、政治、体育教育一样,都是针对全部在校学生所必须施行的一种非主修专业的艺术通识性教育,它作为高校综合全面素质教育的一种类别,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学校所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来不断提高自身对艺术作品的赏析、鉴别以及洞察审美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取得可以使自身性情逸趣和心灵感悟得以陶冶和净化,并能使个人的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可以说,公共艺术教育在精神教育这个层面与通识性教育核心价值理念相一致。

但是从目前的前期调研的情况来看,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的实施情况并不容乐观,很多院校即使在实施也是流于形式,这种现状究其原因是理念和观念没有得到很好的疏通和解决。

因此,让高校能真正实现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条路走下去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难题需要去破解,如何解决这些的问题,又如何能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与通识性价值理念结合起来去构建研究,真正做到人文与艺术教育相融合后,使“全宽通”的教学理念,能在艺术类课程中开创出新的教育实践意义,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深思的问题和研究的焦点所在。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展开研究。

第一,我们来详细例举些国内外关于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首先在国外,比如在美国的哈佛、麻省理工、耶鲁大学、普林斯顿等世界著名的一流高等院校都对艺术教育十分重视,这些知名的老牌院校不单是对艺术专业教育的重视,更是对所有学生在公共艺术教育的普识性上尤为重视。

全面发展人的自由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所在。伟大的教育学家纽斯特在《大教学论》一文中提出了普智教育的思想体系,他的主张是把所有事物教授给所有人们的所有艺术,这个主张其核心思想在于寻找一种能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学到知识的教学方法,实在的希望人们都可以得到完善的教育,这些教育可以使人们能力和精神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早在十八世纪,席勒作为一名德国美学家第一次完整全面地提出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的概念。他把审美教育作为一种特定专门的理论来进行深入研究。到了二十世纪开始,西方学术与理论界对艺术教育的研究发展进入了“快速路”,其中重要的现象在于许多高校开始极其重视开设或增设艺术类等相关教育课程,以达到着重培养学生艺术人文素养的目的。

美国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颁布《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这个标准提出后,明确规定艺术教育适用对象为所有在校学生,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平等地享有艺术教育的权利,并切实保证了每一位学生艺术学习过程中所享用的资源和各种软硬件条件。还有在英国,大到各级政府教育和相关各个部门,具体管理细化到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方案的实施,都能充分展现出普及艺术教育在院校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再比如德、意、荷等西北欧诸国也都将艺术教育作为评估本国教学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参考和考核指标。如柏林大学共有十几个学院开设各种艺术类相关课程供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的需要来进行选择。纵观所述,在国外,教育培养的各个年龄阶段艺术教育所构建的体系已经相对比较完备了,它的地位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也真正得到确立。

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下国内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这些年来国内有比较多的专家学者对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开展了各种不同层次的研究、实践和探索。比如,中山大学的程廷良在《在高校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一文中提出,艺术教育是培养高校学生综合素养能力和个人全面发展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中南财经大学赵毅在《通识性思维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其功能性的展现》一文中明确指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高校教育的实现途径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作用对大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艺术情操的提升都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可以说国内教育专家们对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人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对其它一些学科的直接和间接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个过程既要追求艺术自身的价值,还要追求艺术教育外在的价值和内涵,只有将这里外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才能真正符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价值的体现。

第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问题主要根源所在。

首先,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其目标宗旨在于让学生获得更多自由的教育的机会。然而当今高校在公共艺术课程讲授质量偏低,主要是因为其通识性价值理念没有很好地具体运用到课程中去。没有摆正通识性中这个“通”的内涵与专业讲授中这个“专”的关系。毕竟很多学生几乎不懂艺术,教师如果还拿专业课程的教授方式来教公共艺术课程,这样对非专业学生来说,其各种能力的提升是起不到实质作用的。

其次,公共艺术教育的所开设的课程数量较为缺乏。以前期调研的本省数所本科院校情况来看,公共艺术课程主要集中在音乐和美术类专业,具体课程的开设门数也是屈指可数,这和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公共艺术教育指导意见,出现较大的出入,而且对学生选择公共艺术课程的条件也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并且在有限的开课数量的前提下,只要修完2~3门艺术类课程就可以获得学分,且不能超过这个数量的上限,这些规定的制定就使得那些对公共艺术感兴趣,渴望学习艺术的学生的学习机会被限制了。

再次,在公共艺术师资配比上也普遍存在不尽合理的现象。调研中发现,许多院校专职公共艺术教师占所在学校专业教师比例缺口教大。同时,许多院校在招聘教师时候并没有将公共艺术老师作为一个特定教育人才来招聘或引进。所招入的教师在专业上面是比较专业的,但是“通性”教学能力不足的局面,这样在公共艺术课程讲授的时候,课堂教学就会相对刻板,不能很好地将艺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专业进行融合讲述,自然也就无法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的理想教学效果了。

因此,高校教师在讲授公共艺术课程时候,要尽可能全面考虑接受这门课程的学生的特点,关心和考虑这些学生对课程理解和接收的能力,及时掌握其接受的程度,切不可以按照给艺术专业学生授课时候的思路和理念来讲授公共艺术课程,如期不然,其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性价值结合的拓展研究理念也会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

第三,以上这些是公共艺术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可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国内院校可以较好地吸收和借鉴国外在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性教育价值理念成功结合的经验,并根据中国自身的国情对这些经验进行有效的合理的转换,并最终上升到立法的层面来加以严格贯彻和执行,这样才能将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与通识性价值理念构建结合的设想真正变成现实,让广大学生能真正从中受益。

其次,高校要切合实际地完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设置并保障其正常运行。这就需要高校的专家和行政机构的决策者们更新观念,不断丰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方式,比如研究和讨论结合的方式。因为研讨式教学方式,能使得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良性互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将通识性价值理念落到教育教学的实处,使得课程讲授内容朝着多元化的目标不断迈进。同时,这些目标在迈进过程中还需要建立配套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机制来对其成效的优劣进行检验。

再次,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将专业和通识融合的师资队伍发展起来,这是保证公共艺术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前提之一。同时还要将师资的专职性因素考虑进去,因为非专职的公共艺术教师其责任心和敬业程度都会大打折扣的。

最后,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专长来发展校园艺术文化建设,这样可以从侧面来支持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促进隐性课程的发展,比如说各种类别的艺术文化艺术社团、话剧社等。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可以学到很多平时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这样既有效促进了校园文化发展,又可以繁荣校园艺术文化创新,可谓一举多得之举。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高校在这些年在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上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公共艺术课程在实现通识性教育理念构建和综合运用上还是有较大差距的。虽然实际情况暂时如此,但我们坚信,随着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发展,我国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与通识性价值结合的理念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注:本论文为2014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高校),课题名称:基于通识教育理念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构建与研究,结题成果。课题立项编号:2014SCG215

参考文献

[1]赵毅.通识性思维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其功能性的展现.中国教育学刊.

[2]朱新宏.公共艺术实现价值对现代高校教育的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教育发展研究.

[3]程廷良.在高校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教育理论与实践.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高校家长联系制度体系构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社会共同参与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家校合作”逐渐成为教育体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1]在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经强调学校教育的有效开展必须依靠“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络”[2]。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3]。2015年初,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再次强调,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4]。学生日常管理与学生家长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发展与稳定。构建高校与家长联系制度体系,是指二者在共同教育理念指导下,围绕共同教育目标展开的沟通与合作。推进家长联系制度,确立“以人为本,服务成才”的合作教育理念,形成双方教育合力,不仅能有效提高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而且对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校构建和推进家长联系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而家校联系是这项工程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构建家长联系制度,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对当今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有重大意义。

1.1构建和推进家长联系制度,有利于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大学生尽管生理年龄已经成年,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并且个体之间的特点也存在明显差异。随之而来的心理等多方面问题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这些问题与校内外环境及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有直接关系。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交流,而家长更加熟悉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教育,积极主动地对其进行引导和鼓励。因此,通过构建家长联系制度,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从而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实现因材施教,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

1.2构建和推进家长联系制度,是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举措。

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让其顺利融入社会、主动服务于社会。同时,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学生因学习环境、个人发展、未来定位等因素,面临多方面压力。学生自身的成长,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效果,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5]。对于学校来说,通过与家长联系,明确家校双方在社会化教育中的各自责任,让家长更多关注孩子的思想、心理动态,及时纠正他们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误区,从而使学生在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开阔视野的同时,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1.3构建和推进家长联系制度,是维护和谐家校关系的重要保障。

家长联系制度是家校双方的信息渠道,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畅通的家校联系机制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和教育的必要手段。近些年,因各种问题导致家校纠纷甚至引发非理性维权现象日益增多,给学校、家长和学生本人都造成了严重伤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家校之间沟通不及时、不畅造成的。大多数学生工作者都是在学生出现挂科较多、违规违纪等严重问题时才被动地联系家长,而家长除了感到事情突然之外,已经没有办法改变学校做出的处分、留级或退学等决定。因此,构建及时有效的家长联系机制不仅是学生家长对高校管理责任的分担,更是减少家校纠纷、维护学校形象、促成家校和谐的重要保障。

1.4构建和推进家长联系制度,是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也日趋复杂,思想的多元化、文化的多样性、信息的冗杂性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新要求。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肩负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基本原则,推动校内外协同配合、全社会支持参与,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4]。高校和家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素,构建和推进家长联系制度,加大教育合力,已成为当今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

2.目前我国高校与家长联系方面存在的不足

所谓家长联系制度,是指对大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元素――家庭和高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高校在教育学生时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学生时也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6]。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大众化,特别是在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与支持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必要性,建立有效的家长联系制度也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但现阶段,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在家长联系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篇5

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已成为方方面面关注的热门话题,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忧患,促使学者与企业家不断思考:如何能够从校企合作要素的互动中铸造院校与企业之间更大的合作凝聚力?如何奠定我们合作育人的文化认同,促进校企合作更加有序、长效?

一、形成社会需求为核心的价值认同

校企合作、共育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表象上看,院校与企业是两类完全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肩负着不同的社会责任与工作任务,所面临的工作对象、生产要素以及活动方式截然不同。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企业,都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就形成了校企合作的共同基础。从理论上说,这一共同基础的实质就是人才培养所需的社会价值认同。

这种认同揭示了校企为何合作办学、怎样合作育人、如何同谋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基本共识,也决定了校企在各自理念和具体行为中,用什么的价值观来规范自己、判断别人。尽管某些价值观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但是,校企合作培育人才的价值观,尤其是人才辈出的成就感、人才紧缺的忧患意识,会保持相对的稳定,只要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各类高技能人才,校企共育人才的价值观一定会逐步上升为社会认同。

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价值认同要长久维持,对校企合作模式的认同也不容忽视。当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以后,教育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自然不能独善其身。经过较长时间的校企合作实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校企合作、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其优势显而易见,其作用不可替代。所以,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模式的认同,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价值观的认同,是社会需求价值观的认同。

二、建立利益共享为核心的科学认同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与企业虽然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承担着不同的社会任务,而且运行体制迥异。但是,两者在利益方面却有着诸多的共同点与交叉点,或者说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这个共同点,就是都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可以说,培养社会经济发展的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既是学校的本职,也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同样,高技能人才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市场的竞争,从表面上来看,是产品成本、质量、价格、营销手段和服务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创新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

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不仅高职院校责无旁贷,而且企业也应从人力资源的源头抓起,积极参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这是校企合作最大的利益基础,也是双方的核心利益所在。

除了这种战略利益以外,企业与院校在人才、技术、场地、设备、资金、管理等方面还有多方面合作的利益基础。近年来,上海市先后建成的几十个不同专业性质的公共实训基地,不仅满足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训教学需要,而且也为企业提供了研发的条件,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作为校企合作、利益共享机制可供借鉴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进行的改革,更加注重企业的实质性参与,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利益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国家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或模式,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该模式是以能力为本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由企业和院校在职业教育中共同发挥作用,又以企业为主(每周学生在企业实践3~4天,在学校学习理论l~2天)。这种模式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用以培养高水平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主要标志是学校和企业共同负责人才培养工作,共同开发专业、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制订教学计划,全过程参与教学计划的实施以及效果评估,建立起一套较为成熟的科学运行机制,企业因此得到优先录用学生的权利,为企业发展引进了优秀的人力资源。

三、探寻文化弥合为核心的社会认同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共同的价值基础、利益的共享机制固然重要,文化认同更为迫切。从形式上看,校企的合作内容、合作途径,合作模式、合作手段、合作评估等均属操作层面,具有微观性特点。这种具体合作的实施效果、深度与广度,从本质上说取决于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这一目标上的文化认知。因为文化认知具有宏观和统领性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对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方向性的制导作用。

所以,解决校企合作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实现文化的认同问题,即缩小认知差异,消除文化上的分野。校企双方不能仅仅在教育层面做文章,更应该通过具体的政策、创新模式来消除认识差异问题。反之,一旦文化认同模糊,校企内部主流意识对合作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校企双方应在校企合作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将校企合作在文化上的认同转化为近期和长远的现实利益共识,这样才可能确保校企合作的有序、健康、可持续。

作为一种文化认同,企业要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观,并融入长远的企业发展战略之中,要意识到企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直接服务对象,是高职院校教育产品的第一受益者,不能把与高职院校的合作简单地功利化。企业要主动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积极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兼课,参与学校教学改革,与职业院校共建专业、实训基地,在校企合作中共享职业院校人才资源和设施设备资源。企业要消除重视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将人才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样,作为文化认同的内化,院校应牢固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办学理念。高职院校作为办学主体,要克服校企合作中的短视行为,大力转变办学思想和观念,特别是改革封闭式教育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企业需要的开放式教育理念,要充分认识企业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对保证职业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把合作伙伴的兴衰看作自己的事情予以关心和重视,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职工培训、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的合作。

说明:本文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高职高专房地产类专业‘四个合作’校企互动运行机制研究》(建人专函﹝2011﹞22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课题(2011-A-27)”经费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陈锡宝.探寻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内涵式发展;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3)1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数量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以扩大规模为主旨、强调数量增长的高职院校,在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渐凸显,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教育部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要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1]教育部教高[2008]5号也再次明确:“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旨在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2]而高职院校如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3-6]

1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概念界定

“内涵”与“外延”是逻辑学的一对范畴,原义指概念的两种基本属性,概念的内涵是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而概念外延则是所指对象的范围[7]。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在办学硬件改善的基础上提高领导能力与管理水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出特色,造品牌,提升学校的整体“软实力”,从而使学校的管理、质量、水平、效率、效益等产生“质”的飞跃。

高职院校的发展模式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为外延式发展,其实质为“量”的扩张,强调的是“改变形象”,主要表现在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资金投入的增加、教师队伍的扩大、校园面积的拓展、教学设施的改善等;另一种是内涵式发展,是一种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以追求是“特而精”为最高目标,强调的是“脱胎换骨”,主要表现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学校规模适度,专业设置合理,文化底蕴增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等方面。内涵式发展是量的科学发展,外延式发展为内涵式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2医药类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模式的途径探索

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模式具有其建设的动态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等特点,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在课程体系改革、产学研结合、文化建设、办学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是高职院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下面以笔者所在单位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阐述医药类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模式的主要途径。

2.1办学理念个性化

办学理念决定学校发展,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大学之大,首先在于精神之大,品位之高,在于至高至大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与人类精神。[8]高职院校在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进程中,不能忽视精神文化的内涵,一定要更新观念,以开放、宽容、理性、创新的胸襟和精神,秉承学术自由、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必须科学、准确定位,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以保证高职院校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对医药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与内涵的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对六十年的办学传统进行了较好的传承与创新,理性设计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十分注重办学特色的打造,强化重庆医药高专人精神家园的培育,学校形成了七个办学共识,即先进的办学理念是灵魂,科学的办学定位是前提,专业建设是核心,队伍建设是关键,打造特色是生命,强化创新是动力,政策支持是保障。

学校秉承“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弘扬“笃学求真,懿德善能”的校训,发扬“求同存异,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知难而进、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负重自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敬业精神、懿德善能、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遵循“弘德善教、爱生律己”的优良教风和“修德勤学”的优良学风。

我校坚持紧贴重庆和西部地区(办学区域定位)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药品生产经营行业、健康相关产业发展需求(办学面向定位),培养具有良好医学人文素养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重点办好普通专科教育,积极开办继续教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药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专业为主体,带动相关专业群发展,主干专业优势比较突出,行业特色比较鲜明,西部领先,国内知名的示范性高职院校。

2.2办学体制机制制度化

办学体制机制制度化是指积极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承担高职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机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政、校、企(院)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办学体制机制制度化为推进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要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的积极性,建立起有效的校企合作、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多年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联袂153家国内知名职业院校、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成立了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该集团是由政府、医疗卫生单位、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药类学校和行业协会等单位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集团发挥成员各自优势,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的办学格局,形成了政府、行业、企业(医院)、学校等各方面合作办学,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跨专业协同育人的合作平台,在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章程框架下,采取理事会的运作模式,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模式的互惠互利合作,实现深度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职教集团组织机构,先后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团队建设委员会、实训基地建设委员会、招生就业指导委员会、社会服务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职教集团的框架下,分别制定了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办法、社会培训服务管理办法等11个管理办法或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校企合作的长效体制机制。

2.3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是高职院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意识、就业本领和社会适应能力。[9]创新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修订和完善了顶层设计,固化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办学模式及与之相匹配的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2.3.1“校厂一体”模式,走产、教、研、开发和社会服务等“五结合”的发展道路。自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就开陆续办了重庆渝生制药厂、重庆医学检验试剂研究所、重庆市明泰医药器械有限公司等校办企业。明确提出走产、教、研、开发、和社会服务等“五结合”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出了一条“校中厂、厂中校”的“校厂一体”的办学路子。具体做法:一是师生依托校办企业的生产车间、经营场地和设备,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提高职业技能素质;二是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以教师科研项目实施带动学生实践培养;三是把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的生产现场紧密结合,缩短学生从学校到生产实际应用的距离。近年来学校投资近1000万元建成了重庆市首家校内GMP模拟药品生产实训车间,生产实训车间总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余名学生进行高仿真实训。同时也可为企业提供粉末直接压片、干法制粒压片等中试试验的服务。实现了教学、生产、科研、开发、社会服务的五结合。

2.3.2“引企入校”模式,增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企业化元素。学校与职教集团常务理事单位联手,成立“太极学院”、“迈克学院”、“康曼学院”。在大一新生中,学生自愿报名,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学生进入学院。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实纲。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和学生管理团队,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实行共同执教、共同管理。学生完成理论课学习后,直接进入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和就业,并免试用期。合作企业设立奖助学金及特困生帮扶基金,并给予每生一定金额的安家补贴。

2.3.3“办校进院”模式,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校院合作新格局。近年来我校与部分医院(如九龙坡区第一人民医院、渝北区人民医院、璧山县人民医院等)开展了“1+2”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指第一学年在校内完成基本素质能力模块课程、职业基础能力模块课程的教学。第二学年办校进医院,进行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课程及部分职业拓展能力模块课程的教学。第三学年在联合医院进行临床顶岗实习。其核心是:校院共同组建专业教学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共同搭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专门机构,共同制定管理制度,共同组建课程组,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及集体备课;共同组建由行业、医院、学校、毕业生及家长参与的多方质量评价体系。该模式实现了“病房里建课堂”,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衔接,实现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校院合作格局。

2.4课程体系改革特色化

课程体系改革特色化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它是指根据专业自身的内在要求,对课程的体系、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突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技能性与职业性的特点。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职业需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构建或更新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强化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注重工学结合教材、精品开放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等项目等的建设。

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为例,本专业以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充分利用行业办学优势,改革传统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院校共育“1+1+1”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段实施的模式,构建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五个对接,即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学习环境与工作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对接、知识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按照职业性、技能性、实践性原则,探索教学内容无缝衔接的系统化课程改革。以器官系统为基础整合课程内容,打破学科界限,探索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联合行业专家编写特色教材,并开设“系统化教学”改革试点班,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学校通过近几年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与探索,在人才培养、招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家长和社会反响较好。如2012年我校新生一志愿录取人数率为98.7%(重庆市、四川省为100%),分别高于2010年1-7个百分点,2012年新生三本线以上为34.5%,分别高于2010年7-14个百分点。2012年新生报到率为86.69%,分别高于2010年1-3个百分点,名列全市高职高专院校前茅。2012年我校招生情况在中国教育在线和中国教育网全国高职高专报考热度调查中排名第六。2012年年终就业率为95.33%,分别高于2010年5-7个百分点。2012年度,我校在二级以上医院就业人数,占医院就业率的42.97%,分别高于2010年3-12个百分点。就业对口率均超过95%。社会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均超过90%。重庆市各大医院现任护士长中有50%以上为我校毕业生,如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21名护士长中有15名为该院与我校联合培养的学生,西南地区医疗机构药学、检验技术业务骨干70%来自我校毕业生。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校友,有担任国家部委、市级部门重要职务的管理精英,有获得国家政府津贴专家,有领衔学术研究的博导,有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专家等。在企业界,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和药房销售总监、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迪康药业董事长等均为我校毕业生。

3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想要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想有较强的竞争力,就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

求,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生为本,转变学校发展方式,由以前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内涵式发展上来,坚持内涵式改革与发展,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内涵式发展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重点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以“特而精”为最高追求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并以竞争力高低和能否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

我们深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将得到社会及学生、家长的认可,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也一定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美丽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R].2006.

2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R].2008.[8]

3黄保德,康思琦,李桂霞.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7,(17):12.

4谈松华.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选择[J].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5李忠华.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4年10月号(下).

6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17期.

7董刚,杨理连.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模式的要素解析与途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