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作文篇1

纵观现在的公开课,大家都非常注重教学拓展,适度地对音乐课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拓展是我们教学中应该提倡的。但是前提必须是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开阔视野,善于发现音乐与相关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的拓展教学设计才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才能更有效地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那么,什么时候拓展合适,怎样的拓展才是有效的?以下是我对平时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的剖析思考。

【案例描述】歌曲学习不充分,拓展成“表演”。

在一次我执教的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一课时,我让学生先学唱了几遍歌曲,在全班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歌曲的情况下就开始让学生表演,有的学生跳舞,有的学生用打击乐伴奏,看似很热闹,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可是,我抽查了几个学生,他们连歌曲都不会唱,这样的拓展真的就变成了“表演”了。

【教学反思】

唱歌教学主要解决的内容是让学生唱会歌曲,一切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当然会唱歌曲并不是最终目的',但是学生首先必须学会歌曲,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表演拓展。才能让拓展为进一步理解歌曲服务。我觉得教师只有通过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当学生内心产生情感共鸣时,课堂才能水到渠成地走向表演拓展环节。

音乐无所不在,一周两节的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教师不仅要抓住课堂,而且要借助课外拓展延伸这条渠道,达到真正开辟音乐天地的目的。只要我们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相信音乐课会越来越精彩。

音乐课作文篇2

在一堂音乐课上,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就是我们猜成语的趣事。当时我们有的人呆若木鸡,有的人演得很活泼,非常让我难忘。

老师来了,“同学们好!”“老师好。”“今天,让我们来复习一下《让我们荡起双桨》。”老师唱了起来,黄鹂鸟歌声般的嗓子,婉转动听。首先,音乐课上老师每一天都会教们先唱一首歌,然后就是有趣的猜成语游戏了。老师唱完了,接下来是我们来唱了,我们分成四组比拼,结果第一组获胜了。

歌唱完了,接下来就是有趣的猜成语游戏了。第一个开始猜成语的就是我们最厉害的成语大王小明,他开始表演了。他演的.是一只狗汪汪叫着,然后愤怒的眼神仿佛冒火一样,接着再跳起来老高,然后指墙。看到他惟妙惟肖的动作,同学们大声的说出“狗急跳墙”这个成语。游戏不断进行,有的表演的生动活泼,有的表演的僵硬牵强,大家笑得是前仰后合。下一个就是我表演猜成语了,我的心情似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紧张。老师给我的题目是鸡飞狗跳,我也像上一个人那样汪汪,这个动作是第三个字,我又学着鸡叫喔喔,同学们猜出了是鸡,猜成语大王猜出了是鸡飞狗跳,我对猜成语大王竖起了大拇指。

这节音乐课上的这件事即有趣又能提高智商,这件事我很难忘。

音乐课作文篇3

这个星期四的第四节是音乐课,这节音乐课让我十分难忘。是因为我们组被表扬了?哎,不是,我们组被批评了。是不是男孩子又淘气了?哎,不是,而是音乐组长——我,犯了点小错误。

“叮铃铃”,上课了,我们有序地排队来到音乐教室坐下,仵老师打开光盘,放出了一首优美的曲子。当我第一眼闪过大屏幕时,只看到了“致”和“春”两个字,便以为是王菲的“致青春”。我的脑神经一下子就被触碰了,要知道,我可是王菲的铁杆小歌迷。由于太过于激动,惊讶地说道“致青春!”我说完才觉得好像不太对,想:咦,不可能啊!音乐课怎么会听流行歌?我这才定睛一看,“哦,原来是致春天啊!”我恍然大悟,还忍不住扑哧一笑。“谁说的?”仵老师快速回过头,生气地质问,犀利的眼神在我周围穿梭。我边上一些知情的.人立马指向了我。我意识到祸从口出,世上可没有后悔药。我颤颤巍巍地举起手,认了罪。老师和同学向我投来了惊讶的目光。我的脸红得像一个红苹果,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老师狠心地下了判决书:“扣三十元!”虽然不是真的三十元,但是扣去了我们组宝贵的荣誉,我更羞愧了。

以前,我经常批评自己的组员,可今天我这个组长也犯了错误。我一定要努力改正错误,做一个以身作则的好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