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学习心得篇1
今天有幸聆听了尹梅教授讲授的《有效沟通与团队建设》课程。尹梅教授用大量鲜活的事例、生动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阐述了有效沟通的要点、方法与团队建设的基础,其中让我受益最大的就是尹梅教授讲授的有效沟通部分。
一直以来,有时面对情绪激动的患者会产生沟通不畅的无力感,我一直在寻求沟通的技巧,希望以此来探究患者的情绪变化,从而缓和患者的激动情绪,达到有效沟通,解决问题,但是尹梅教授告诉我沟通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态度。做好沟通就要求我们摆正沟通的态度。掌握人心,把握人性,理解人性复杂多变,才能以同理心理解他人,以真诚的话语,尊重的态度达到有效沟通。人心虽多变,但让人开心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把他抬起来,二是把别人踩下去。这是人性自我的体现,无所谓优劣。了解了人性,发现人性共同点,我们才能更多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而不是批判的角度来理解他人的想法。
而真正理解他人,真诚以待并不是说要实话实说,更要符合语境,把握程度。尹梅教授说:“说对的话比说正确的话更重要。”尊重他人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人的差异性,接受他人的不同。这两点在工作中,我深有体会。患者的陪同家属经常会因为不了解医疗知识替患者选择错误的'科室。我们经常会遇到患者腰腿扭伤要求挂内科,感冒患者要求挂外科。而我们直接指出科室错误应该挂那一科的时候,家属经常会愤怒大声反驳。我一直不明白他们愤怒的缘由,今天才明白,虽然我们是真诚的希望患者可以尽快得到治疗,但是直接指出往往是踩了家属的面子,让人认为没有尊重他,引起了他的愤怒。更佳的做法应该是委婉解释选择的科室治疗范围,由他们自己更正,为家属留面子。
尹梅教授还指出沟通有两个基本要素:了解他人和表达自己。了解他人后,更要表达自己,正确解释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沟通时尽量使用上升语调,而不是下降语调,更有助于他人接受。
尹梅教授的讲课不仅在工作上,在生活中也对我很有启发。她说有两种沟通不容等待,就是表达亲情和表达感谢。表达亲情一定不要延后,。我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小时愿望是长大挣了钱要买什么好好孝敬老人,但爷爷没等到我独立挣钱就去世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我无法弥补的遗憾,也教会我孝敬不在于买的东西,而是时时的关心问候。在表达感谢方面,尹梅教授还教给我们一种送礼物表达感谢最佳方式感谢“2+1”,即对方喜欢的,对方需要的加上赋予礼物一个不同的故事。
除此之外,尹梅教授还讲解了沟通的四个效应、口头沟通的三种方法以及与领导、同事、下属沟通即上行、下行、平行沟通的注意事项。
培训结束后我仍然意犹未尽,尹梅教授说:“对没心的人,没有什么是有用的;对有心的人,没什么是没用的。”沟通要求我做一个有心人,用心去听、去想,理解他人,端正态度,主动交流,提高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做到有效沟通。
团队建设学习心得篇2
近日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为期天的学习培训,培训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现代企业管理创新;战略管理;团队与领导力;现代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等科目。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个人能够静下心参加学习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学习培训要树立为公司发展而学习,为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而学习的理念;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必要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和对待。我非常珍惜能有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因为它不仅是我职业生涯的新的奠基点、人生的又一起跑线,更是我服务公司,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条件。对于作为公司分管政工工作的我来说,既要有为公司服务的意识,更要有为公司服务的本领,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具备广博的知识理论、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个人素质,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人。
xx天的学习,对我来说既是工作的加油站,也让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新的形势下,随着用工、工资、医疗制度等三项制度改革与职工利益的冲突等复杂问题不断出现,政工工作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作为一名管理者,如何在政工工作中发挥团队作用,落实高效团队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谈谈我对高效团队建设课程的学习体会:
有人说: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将成为一盘散沙,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也将无所作为。可见团队精神无论是对一个企业、还是对一个国家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代需要英雄,更需要伟大的团队。举个例子来说吧,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出过一位历史人物项羽,他是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天下。论骁勇,十个刘邦不是他的对手。但是,刘邦知人善任,在利用和调动团队力量方面却比刘邦略高一筹。因此,把刘邦成为胜者,笑到了最后,建立了大汉政权。归根到底,刘邦胜利的原因,归结为他能识人用人,而项羽则不能识人用人。可以这样说,刘邦的胜利,是团队的胜利。刘邦建立了一个人才各得其所、才能适得其用的团队;而项羽则仅靠匹夫之勇,没有建立起一个人才得其所用的团队,所以以失败而告终也在情理之中。就当今社会发展的形式来讲,21世纪的竞争态势已经很明显,一个伟大的团队远远胜于英雄个人的作用。奥运会上梦六队的失利,NBA中巨星云集的湖人败给没有大明星的活塞队,都说明了这一点。
既然明白了高效团队对与一个企业发展的意义,那么塑造高效团队思路方法又有哪些呢?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为有一下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要明确高效团队建设的目标。高效团队建设实际运行过程中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常常让人感到无从下手。但是,团队要发展、要成功,不能束手无策更不能单纯模仿,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策划,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所以首先应该很清楚知道现在应该干什么,下一步应该干什么。一个共同愿景的建立,是把团队中每个人自己的愿景和企业共同愿景结合在一起。从某种角度上说,建立一个共同愿景的过程,其实就是进行团队成员间讨论和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互动,真诚地和对方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团队中建立共同愿景,这是提高团队凝聚力的最有力的举措。剩下的只需要认真分析、正确导向,发挥团队积极性,提高执行力,即可达成绩效目标。
其次要强化学习培训,提高效率。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完成绩效目标的前提和保障。如果团队从下到上,特别是管理人员基本素质不过硬,不强化学习、充实自我。不懂得不断充实自我那么,这个团队就不能在发展的社会中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因此,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团队内部才不会出问题,这个团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有战斗力。一个优秀的团队,应是个人与团队共同进步,个人在团队工作中,把自己的职业规划跟团队业绩相结合,团队给队员提供个人的发展平台和职业通道。
第三,要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加强团队的文化建设,就是要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让员工有归属感,在营造浓郁的团队氛围,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一是要通过放松员工工作压力,关心员工工作生活,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及时、有效解决员工思想上、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使员工真切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一份子,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认可感和归宿感。二是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团队活动,如员工聚会、户外郊游、蓝球比赛、卡拉OK比赛、演讲比赛、服务技能比赛等,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增进相互了解和同事间的感情,加强员工的归属感。
第四,要加强沟通,增进互信,倡导平等。团队的领导与成员、成员与成员、成员与环境、团队与团队之间都应架起沟通的桥梁,确立互信、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共同成长,才能共同创造辉煌的事业。团队的的领导特色首先体现在鼓励平民化的敞开沟通政策,强调开放的沟通、互相尊重、使团队内每一位成员感觉到自己在团队的重要性。团队的高层领导人率先身体力行,努力倡导平等文化。团队在组织机构上,不是上下级等级森严,而是很平等,有问题可以越级沟通。在这方面,我建议公司应当每年请第三方公司作一次员工意见调查,听取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和公司发展的看法,并和上年的情况做比较,看在哪些方面需要作改进或者公司每年有两次非常正式的讨论,领导和员工之间讨论以前的表现,今后的目标,除了评估员工的表现,也是沟通彼此的途径。
最后,要通过绩效考核引导团队员工。团队组织与传统组织在形态、权责范围、目标要求、动作方式、等很多方面有区别,所以在对团队进行绩效考核激励时,要区别对待。激励机制是整个团认发展、生存的关键。在考评激励时,要考虑团队的整体性。绩效考核是集体智慧的结品,是靠人家的力量共同完成的,要考虑集体智慧如何与个人考评相结合。不可以单纯看重对个人作的考评和奖酬。只有这样,才能使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地合作。同时,还可以将企业的期望、目标和价值观传递给员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以上就是我对“高效团队建设”课程的学习心得和高效团队建设思路的一点建议,如有不妥,请大家批评指正,我将虚心接受。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团队建设学习心得篇3
企业发展遇到瓶颈怎么办?企业发展如何再上一个台阶?企业经营者如何打造自己的精英团队,又如何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这几乎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这也一直困扰着企业经营者们。带着这些问题我迈进了上海交通大学,参加了EMBA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的课程。经过王毅捷教授的精彩授课,我似乎从中寻找到了答案,以下为笔者的学习心得,将从中所得的启发供大家参考。
我认为,一个企业首先要制定发展战略,制定发展目标与规划,即完成顶层设计,再将自己市场定位,进一步实现差异化、专业化与精细化。当然,这些会因企业的规模、行业、决策者与团队的智慧不同而不同。一流的企业建设平台,二流的企业建品牌,三流的企业注重技术,四流的企业注重产品。
其次,有了经营战略之后,便是如何组建自己的团队,建立怎样的企业文化。我认为团队的建设需要实现人性化管理,视员工为家人,在知道他们的类型之后满足他们的需求,不必完全用制度来约束。公司内部实行公司化管理不可取,因为这不但没有凝聚力,而且公司有被架空的危险,设法让员工视企业为家庭,让员工具有使命感、责任感、归属感、安全感,从而实现自我管理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团队的建设具体而言,除了从绩效、出勤、态度、团队精神予以考核及提供良好的待遇之外,对于不同的员工、不同的经理人可采取不同管理方式,区别对待。比如对于经理人可恰当的提供企业的股份以奖励,放下手足权力,设法满足他们的权力欲,让其辅导同事以满足其自尊感,以新的岗位满足其成就感。对于老黄牛的类型的`员工则不能亏待。对于旁观者、墙头草类型的则要争取、要把握、要团结,笔者最大的感悟在于尽量避免远之,甚至排除之。企业的根本在于人才,先发现其长处,恰当的利用之,以为企业所用。对于新的员工要不断的培训,满足其成长感,建立管理层的提拨以内部提升为主的管理制度以吸引之。不管怎样,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的管理关键在于管理人心,设法留住员工的心。一名优秀的经营者,不但会尊重客户,使视客户为伙伴,而且会尊重自己的员工,绝对不会辱骂的自己的员工,如有则必须向员工道歉,采取私下交流、面对面的交流、实话实说、共同分享沟通方式。除了关心他们,给他们假期、奖金外,还关心他们的家庭,比如他的妻子、孩子、父母,善用小恩小惠。
总之,企业的成功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这因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的规模、企业经营者的智慧、企业团队的能力不同而不同,因地制宜建立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不管建立怎样的发展战略、树立怎样的企业文化、组建怎样的企业团队最根本、最本质的出发点在于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让自己满意、让员工满意、让客户满意,视员工为家人、视客户为伙伴,实现各个层次的利益最大化;这既是企业经营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迅速的、可持续的发展,打破发展瓶颈。
团队建设学习心得篇4
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集团第一批素能提升培训班。本次培训涵盖范围广,内容多,非常切合实际,对我们所有学员来说都是一次非比寻常的学习。在短暂的培训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让我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对于此次培训我工作中也受益匪浅,让我更有信心干好自己的工作。
安全一直是我们化工企业时时刻刻都在强调的问题,本次培训老师通过分析我国的安全形势和安全事故造成的影响来为我们深入讲解了安全的重要性。近十年来,我国每年造成70多万人伤残,几百万人可能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这是多么震撼的数据。我想安全对我厂职工来说会更加深刻,因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7.12”事故对我们**全体员工就是一次非常惨痛的教训!人走了,那就是永远的'走了,前几天在我们召开全厂大会的时候,厂领导多次强调安全生产,提出了宁慢一分,不抢一秒的管理理念,这也与培训老师讲到的精细化安全管理不谋而合。
接下来的课程中,老师为我们讲了卓越团队建设,质量管理,传统文化,绩效考核等课程,都让我学到了很多,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也有了目标。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一直卓越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日常工作中,总有一些工作无从下手,一些同事不知道该怎办么相处,甚至有时候会感到很茫然。培训的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一支卓越的团队,一定是集思考力,学习力,凝聚力,执行力和创新力与一体的组织。我们知道有些事情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无论多么有本事,也不可能到西天取到真经,所以要懂得去融入团队,让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出各自的作用和长处来战胜突如其来的困难和挑战,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扬起生命风帆,达到成功的彼岸。在**集团担任了很长时间的班长,以前我还总骄傲的认为我自己的班组很优秀,但是通过这次学习,我发现我做的还远远不够。人非生而知之,虽然我现在的知识理论还很差,但我有信心用不断地学习来提升自己,带领自己的小团队来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团队建设学习心得篇5
通过体验式的团建活动,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首先是团队的力量。尽管有人谦虚的说今天不在状态,但依然从他的行动和脸上看到全情的投入,因为他说是看到了其他同伴坚持不懈的努力,激发了他的集体荣誉感,愿意尽全力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是包容和鼓励。尽管比赛结果不尽人意,但是我们在过程中却学到了坚毅不放弃,追求卓越的品质。我们不停的.挑战自己上一次的得分,不满足现在的成绩,虽然在屡次的挑战实践中不停失败,我们却不气馁,我们不停的总结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听到我们的团队成员不停地鼓励我们自己:“没关系,再来一次。”包容接纳每一个团队成员的氛围,让我们坚持不懈,挑战自己,不怕失败,从头再来。
最后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其中,为团队进步和胜利敢于讲真话,谏真言。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如何将建议说的有艺术,易于接受也是在这次团建中学习到的。这使我明白了在工作和生活中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和讲真话的友善氛围有多么重要。
感谢实验领导和工会,用心组织的这次团建活动,让我们知道了团结的力量和团队的作用。更在活动中亲身体会到了做人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