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1
端午节快到了,我很高兴,因为我最喜欢吃粽子了。
我们家乡的粽子种类可多了,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吧,鲜肉粽、蛋黄粽、豆沙粽、蜜枣粽、赤豆粽……端午节那天,妈妈会找来一口大锅,舀一些水在锅里,然后放上蒸笼,把粽子放在蒸笼上蒸。二十分钟左右,带着竹叶香的粽子出锅了。热腾腾的粽子真惹人喜爱,我迫不及待地解开粽子的“衣带”,脱去粽子的“外衣”。白嫩嫩的粽子展现在眼前了,我靠近它,使劲闻啊,一个字——香!忍不住咬了一口,粘粘的,甜甜的,真好吃!
端午节临近,外婆还会在家门口插上艾草。听外婆说,艾草可以驱蚊呢!
家乡的端午节快点来吧!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2
端午节就要到了,让我告诉你,关于它的儿歌吧:“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等民族地区。
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叶,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端午节原来有这么多习俗,真是有趣了。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3
我的家乡在中宁县石空镇新渠稍村。那里的粽子很特别。奶奶是村里包粽子的高手。奶奶包的粽子有棱有角,一个粽子足足有半斤多,人们都称这种粽子为“羊角粽子”。
每逢端午节,奶奶提前到芦苇湖边摘好粽叶,到集市上买回糯米,精选出最好的红枣,就可以包粽子了。每次包粽子前,奶奶早早地把糯米泡上,然后把红枣煮熟就可以开始包粽子。奶奶先把粽叶卷成羊角的形状,然后放一点糯米,再添一个红枣,再放糯米,再添枣子,如此反复几次,再将粽子捆好就把粽子包好了。然后将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煮大半个小时就煮好了。远远就闻到粽叶的清香味。
吃了后不仅让人感到十分粘香可口,而且看到粽子的模样感到十分稀奇。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4
外婆说道,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母亲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上。长者们纷纷说,艾草,菖蒲都是一种寓意,只求身体上的安康。对艾草的印象不算深刻,却能清晰地记得所散发的是一种独特的幽香。青青艾叶,有花瓣那般润顺的质感;淡淡艾香,萦绕在心头令人陶醉。
我喜欢艾草的样子,很想知道它生长在原野上的样子,可是野外很难看到。听人说,现在的艾草大多都是人们种植的,野生的已经极少了。我知道,这又是生态环境变差导致的。随着大量乡村土地被征用,或者土地被污染,艾草的生长空间也越来越小。那青青的艾草,淡淡的艾香,也只能在人家的种植园里才能看见了。
家乡的端午节,不知何时才能回归原来的样子。我想假如那位为爱国而投江的屈原还活着,也一定是喜欢绿水青山的人吧!“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愿我的家乡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艾草飘香。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5
我的老家在福建,我记得有一首儿歌是这样的:“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龙船指得就是龙舟。每逢端午节,大家都要赛龙舟,一般是分成几队,每队都有一个鼓手,鼓手敲一下鼓,划手就向前划一下,最后看哪条龙舟先到终点哪队就胜利。
端午节还要吃粽子,以前都是外婆包,今年我要学着自己包。
我们先把竹叶、马莲、红枣、糯米准备好,我挑了几片大小刚好的竹叶,然后在外婆的指导下把竹叶包成三角形,把糯米和红枣放进去,接着把多出来的竹叶包进去,最后扎上马莲就大功告成了。我把粽子给妈妈看,妈妈夸我包得真不错,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家乡的端午节真有趣!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6
星期五晚上,妈妈和奶奶在一起包粽子。我看着包好的粽子,拿在手里,就像是披着绿衣服的姑娘,在围上白色的丝巾,就更漂亮了。
第二天早上,妈妈叫我和弟弟吃粽子,我看着那可爱的粽子宝宝,不知道从哪里拨开,看着缠在腰间的白线,我从它入手,慢慢的一点点抖开,花花的粽子露出来了。我连忙送到嘴边,淡淡的甜味流到我的心里。一个、两个、三个……我一连吃了好几个,真好吃啊!我就像一个馋猫一样,吃了还想吃,但是又怕吃坏了肚子,忍着不吃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粽子,心里默默地说:“粽子可真好吃啊!”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7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年的端午节,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不同的风俗,而我的家乡开了一场非常隆重的包粽子大赛,今年包粽子大赛是奶奶去参加,因为奶奶包的粽子很好吃,而且动作也很快。
比赛开始了,我拼了命的为奶奶加油,可是当时我有一种不详的预感,那就是我看见了一位年轻人,她包的比奶奶还要快,但是我还是在为奶奶加油,比赛结束了,奶奶拿到了第二名,不过,奶奶在赛场上包了很多粽子,我非常开心,在路上,我一边吃粽子一边唱起了歌,仿佛让我想起了一首儿歌,那就是我们这学期学的一首《传统节日》中的一句,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我把这一句读了出来,这时奶奶说,我的孙女真棒!这时,我心里甜滋滋的。
回到家后,我吃了非常多的粽子,今天晚上我们出去吃饭,在吃饭时,我对奶奶说,奶奶,你今天真棒!今天我在老家过了一个非常,开心的端午节!收获满满哦!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8
我的家乡有许多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等等。
但我最喜欢端午节。相传,古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反抗坏人的残酷迫害,于五月五那天投江自杀了。百姓们便组小船到江中寻找屈原的尸体,同时为了不让尸体被鱼虾吃掉,就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鱼虾,好让鱼虾吃饱不去吃诗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五月初五叫做端午节。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各种味道的粽子都有。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河面上,放下几十条龙舟,十几个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有机会来我的家乡吃可口的粽子吧!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9
我的家乡在宜良竹山,这里的山水非常的美丽。“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我的故乡在宜良,我们家里每年都要过端午节,端午节这一天,我外婆都会提前准备好很多包粽子的原料,时间一到,她就会把糯米饭和一些配料都放在竹叶里包起来,然后把它蒸熟,过一会非常美味的粽子就做好了。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外婆还会亲自做一些美味佳肴给我们全家人吃,吃饭的时候我们全家人都能吃上我外婆包的粽子和饭菜。
我想这是我外婆和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该自己亲动手做事,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就不用麻烦别人了。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10
今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我的家乡这一天会举行很多活动。比如包粽子、划龙舟等。
今天奶奶准备了各种好吃的食物,还会包一大锅粽子,有肉粽和红豆粽。我非常喜欢吃奶奶包的粽子,尤其是可口的肉粽,奶奶包的每个肉粽都会散发着浓浓的香味,非常诱人。奶奶把浓香的粽子送给亲朋好友,与大家一起分享粽子的美味,同时也是分享节日的快乐。
小小的粽子传递着节日的欢乐,情系着浓浓的情感。我爱吃粽子,更爱吃奶奶亲手给我包的粽子。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11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家家包粽子、煮鸡蛋,用这种方式来纪念这位爱国诗人。
早上妈妈买了粽子,有大枣馅的、水果馅的……又煮了好多鸡蛋,吃过饭,妈妈带我去井方超市,看,卖五彩线的小商贩一个挨着一个,五彩线的样式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有香包、小笤帚、葫芦、还有带小珠子的手链……,我精挑细选,选了个带小水晶的小手链。妈妈给我系在了手腕上。听老人说,下雨天时把五彩线扔到水沟里,灾难和疾病都会随着雨水溜走。
家家门上都挂上了葫芦,说是可以驱走鬼神,保佑平安。
家乡的端午节,真有趣!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12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要到来了。我们家乡可是一个传统乡,什么传统节日都要按古代留下来的这样做。
先来介绍一下我们家乡传统做法,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任何传统节日都要按古代传下来所说的做。
先来说说吃粽子。每次端午节我们全家人团聚的时候,奶奶都包了二十几个粽子,然后蒸起来,最后,不用猜你们也知道,当然是香喷喷的粽子登场了。等一下,我要去拿粽子吃了,我稍后再介绍下一个,“奶奶,给我留一个!”
吃完了粽子,我再来介绍赛龙舟。“咚!”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龙舟大赛开始了,这是比赛开始的响声。只见龙舟队员一个劲儿的往前划,每个龙舟都以飞快的速度划向终点。
这就是我们家乡端午节的习俗,我也想去赛龙舟啊!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13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唱着这首歌谣,不知不觉又一年端午节到了。
端午又称五重。这天儿童们手上、脚踝上都戴着红、黄、蓝、紧、绿五色丝线,脖子上挂着草绿的鸭蛋。家门口插艾叶、插菖蒲。传说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为了不让河里的鱼蛟虾蟹吃屈原的遗体,所以包粽子投进汩罗江喂鱼。
粽子的形状既不是方形,也不是圆形。奶奶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她拿出两片长长的芦叶,双手用食指和中指夹着芦叶,轻轻绕成一个圆锥形,接着用左手扺着芦叶底部,右手盛两勺糯米倒入里面,然后用多余的芦叶封住口,最后用竹套丝扎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的味道美味极了。有香肠味,有蜜枣味,有红豆味……我最喜欢吃香肠味,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馅儿肥而不腻。
吃着奶奶包的粽子,心里装满了甜甜的幸福。又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14
“端午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我的家乡瑞安,当然也不会冷落它。
这一天早上,河里就会出现七八条龙舟;岸边,几十个小伙子组成一个个小组,每个人一个船桨,在岸上练习着;河的另外一头,许多观众和亲友们都做好了为他们加油的准备。
比赛开始了。带头的人有规律的将手中的“指挥棒”左右挥动着,好似一个指挥家指挥着乐手们演奏;鼓手和锣手跟着他的节拍“咚咚锵锵”的鼓舞着;小伙子们听着鼓声,看着指挥,也奋力地向前划去。
岸上,观众个个都聚精会神地盯着比赛的一个个选手,仿佛“身临其境”了,疯狂的呐喊、加油。一些小贩也被这场比赛吸引了,干脆放下手中的活,跟着其他人一起看比赛。一时间,河边变得热闹非凡了。
比赛结束了,不管是输是赢,你都可以在他们脸上看到微笑。接着就食饱餐一顿了。他们在河边的小屋、小路上摆起桌子,送上一盘一盘的美味佳肴和那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粽子。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15
我的家乡在南方的广西,家乡的端午到处都是人们讨论包粽子的话题。总之人们都在忙着准备呢!我家也不例外,妈妈买粽子叶、婆婆切腊肉、剥花生,爸爸买糯米。
吃过晚饭,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开始包粽子了。我惊奇地问婆婆:“怎么会有紫色、红色、黄色的糯米呢!”婆婆说:“那得靠两种植物了,按照我们民间的说法,第一种就是羊咩咩花了,第二种就是小定叶,大家别看它的名字怪怪的,其实它还是个魔术师呢!你从外表看是看不出来是什么颜色的,要煮了才知道它的颜色是可以改变的,有玫红色、红色、紫色、还有的时候是紫红色的。”“这么神奇呀!”婆婆又说:“不一定,最关键的一点是,包好粽子后,一定要用水泡六、七个小时,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又香又好吃。”
第二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都在煮粽子,打开房门,到处都充斥着粽子的芳香,就连身上仿佛洗过粽子浴,带着淡淡的清香,这就是我家的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16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它虽然没有春节那么隆重,但是我听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我的家乡,过端午节这天,家居户户的门头上都插着艾草和菖蒲,以示驱邪。还有人家给小孩子的胸前佩戴上五彩丝线缝制成的香?,传说戴上这个,能驱除百病消灾。但是一提起端午节,我还是想去了美味的粽子。我最喜欢红豆粽子,因为它的颜色鲜艳而美丽。碧绿的芦叶里,裹着雪白的糯米和珍珠般大的红豆。咬上一口,清清的,粘粘的,别有一番滋味。所以大人和小孩都爱吃。
所以,每到端午节的时候,我们要牢牢记住屈原这个人,像他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17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兴和县。这里的人们也很注重过端午节。去年的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奶奶家,妈妈帮奶奶包粽子、煮粽子,杀鸡,炖鱼,包饺子……
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坐在一起吃着、喝着、说着。奶奶开始讲故事了:“传说,这过端午节是古时候人们为了纪念我国的一个爱国诗人屈原,他很有才华,怀着一腔报国之志。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屈原没能如愿报效国家。他很悲观失望,写下了一部《离骚》。最后竟然悲痛的'投河自尽。屈原的爱国热情和才气太令人敬佩。他有才、有德,还很高尚,很值得人们学习和敬仰,所以从那时候起,人们就规定每年的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妈妈对我说:“阳阳,屈原的精神和才志很值得我们学习。所以,你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家乡的端午节,让我立下了一个要好好学习的志向。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篇18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我还特意戴了一首儿歌给大家欣赏:“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种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就是描写端午节的小儿歌。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粽子的形状至多,品种各样,而且各地的风味也不相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的有白水粽,红豆粽,枣子粽等。咸味的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
五月五日端午节这一个节日,我们都很重视它,每当我一想起这件事,我都会想起我最爱唱的那首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