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ēn

注音:ㄓㄣ


部首:月部

总笔画:9画

结构:左右

五笔:EWET

五行:金

统一码:80D7


笔顺:ノフ一一ノ丶ノノノ


名称:撇、横折钩、横、横、撇、捺、撇、撇、撇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ēn(ㄓㄣ)

⒈  鸟类的胃:鸡胗。鸭胗。

造字法

形声:从月、声

English

pustules of any kind, a rash or eruption.measles; various kinds of fever


※ 胗的意思、基本解释,胗是什么意思由365作文网 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zhēn

〈名〉

(1) 嘴唇溃疡 [ulcer of lip]

胗,唇疡也。籀文从疒。——《说文》

胗,肿也。——《三苍》

胗,创也。——《广雅》

中唇为胗。——宋玉《风赋》

(2) 鸟类的胃 [gizzard]。如:鸡胗

词性变化

zhēn

〈动〉

同“诊”。察看;诊察 [attend to a patient;feel a patient's pulse]。如:胗治(诊断治疗);胗视(察看病情);胗脉(诊脉)

康熙字典

胗【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之忍切《集韻》止忍切,音軫。《說文》脣瘍也。《廣韻》癮胗,皮外小起。《博雅》胗,創也。《宋玉·風賦》中脣爲胗。《註》胗,音軫,脣瘍也。

《廣韻》居忍切《集韻》頸忍切,音緊。義同。或作疹。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胗【卷四】【肉部】

脣瘍也。从肉㐱聲。疹,籒文胗从疒。之忍切

说文解字注

(胗)脣瘍也。宋玉風賦曰。中脣爲胗。从肉。㐱聲。之忍切。十三部。

(疹)籒文胗。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