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
拼音:zhǒng
注音:ㄓㄨㄥˇ
部首:冖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上下
五行:火
统一码:51A2
笔顺:丶フ一ノフノノ丶ノ丶
名称:点、横撇/横钩、横、撇、弯钩、撇、撇、点、撇、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冢
zhǒng(ㄓㄨㄥˇ)
⒈ 坟墓:古冢。荒冢。衣冠冢。青冢。丛冢。
⒉ 长(
zhǎng
):冢子(长子)。冢嗣(嫡长子)。冢妇(嫡长子的妻子)。冢息(长子)。⒊ 大:冢君(大君,对列国君主的敬称)。冢祀(帝王在宗庙举行的大祭礼)。
⒋ 山顶。
汉英互译
grave、tomb、tumulus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burial mound, mausoleum; grand
※ 冢的意思、基本解释,冢是什么意思由365作文网 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冢
塚
zhǒng
〈名〉
(1) (形声。从宀(
mì
),豖(chù
)声。冖,表地覆盖。将死者覆盖于墓中,故从冖。本义:高而大的坟)(2) 同本义 [burial mound]
冢,高坟也。——《说文》
掌公墓之地。——《周礼·冢人》
冢,秦晋之间或谓之陇。——《方言十三》
乃立冢土。——《诗·大雅·緜》。传:“大社也。”即祭土神的高大土坛。
项羽烧 秦宫室,掘 始皇帝冢。——《史记·高祖本纪》
其下两冢。——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野冢(荒郊野外的乱坟);疑冢(古代富贵之家所设的假坟,为的是与真坟相混,不让后人认出真坟);冢人(古代管理墓葬的官吏);冢土(墓土;又指大社,天子祭神的地方);冢田(墓地);冢宅(坟墓,坟地);冢舍(墓旁守丧人的住所)
(4) 山顶 [top of hill]
山顶,冢。——《尔雅》
华山冢也。——《山海经·西山经》。注:“冢者,神鬼之所居也。”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诗·小雅·十月之交》。郑玄注:“山顶曰冢。”
夜防抄盗保深山,朝望烟尘上高冢。——元稹《蛮子朝》
词性变化
◎ 冢
zhǒng
〈形〉
(1) 大的;地位高的 [eldest]
冢,大也。——《尔雅》
冢者,大也。——《白虎通》
我友邦冢君。——《书·牧誓》
乃立天官冢宰。——《周礼》
王乃召冢卿。——《周书·大匡》
冢子则太牢。——《礼记·内则》
(2) 又如:冢臣(大臣;朝廷重臣);冢司(宰相的别称);冢祀(古代天子在宗庙里举行的大祭礼);冢卿(上卿,孤卿);冢君(大君,对列国君主的敬称)
(3) 嫡生的。正宗的,不是旁支的 [of the wife]
冢嫡欲废夺,骨肉相忧疑。——白居易《答四皓庙》
(4) 又如:冢嫡(嫡长子);冢子(长子);冢息(长子);冢孙(嫡长孙);冢妇(嫡长子之妻)
康熙字典
冢【子集下】【冖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知隴切《集韻》《韻會》展勇切,音塚。《說文》高墳也。《徐曰》地高起,若有所包也。《釋名》腫也。象山頂之高腫起。
又大也。《周禮·天官》乃立天官冢宰。《註》冢宰,大宰也。《爾雅·釋詁》冢,大也。《疏》冢者,封之大也。
又山頂也。《爾雅·釋山》山頂,冢。《疏》小雅山冢崒崩。毛傳,山頂曰冢。
又封土爲社。《玉篇》大社也。《詩·大雅》乃立冢土。《註》大社封之高于他社,故曰冢土也。
又墓之墳者亦曰冢。《周禮·春官·冢人註》冢,封土爲丘壠,象冢而爲之。《疏》山頂曰冢,故云象冢而爲之也。《玉篇》鬼神舍也,高墳也。《正韻》通作塚。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冢【卷九】【勹部】
高墳也。从勹豖聲。知隴切文十五重三
说文解字注
(冢)高墳也。土部曰。墳者、墓也。墓之高者曰冢。周禮冢人掌公墓之地是也。按釋山云。山頂曰冢。鄭注冢人云。冢、封土爲丘壟。象冢而爲之。此從爾雅說也。許以冢爲高墳之正偁。則不用爾雅說。引伸之凡高大曰冢。釋山及十月之交傳。山頂曰冢。乃借冢偁耳。釋詁曰。冢、大也。太子曰冢子。太宰曰冢宰。从勹。墓取勹義。豖聲。知隴切。九部。按豖聲本在三部。此合音也。古音冢必可讀如獨矣。
- 冢的词语
组词
- 冢的成语
shī lǐ fā zhǒng
诗礼发冢mǎ zhǒng
马冢pò zhǒng
破冢zhǒng zhái
冢宅gōng zhǒng
公冢bǐ zhǒng
笔冢zhǒng bì
冢嬖zhǒng táng
冢堂fēng zhǒng
封冢zhǒng kuàng
冢圹zhǒng xī
冢息qiān zhǒng
迁冢
bǐ zhǒng yán chuān
笔冢研穿shī lǐ fā zhǒng
诗礼发冢zhuī niú fā zhǒng
椎牛发冢zhǒng mù yǐ gǒng
冢木已拱zhǒng zhōng kū gǔ
冢中枯骨lián zhī gòng zhǒng
连枝共冢shī shū fà zhǒng
诗书发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