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除夕1篇1

今朝又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分外热闹。

夜幕降临了,好似黑色的墨汁洒在纯白的画卷上,又是除夕之夜了。家里早已忙得不可开交,烧饭的烧饭,掌勺的掌勺,各忙各的一摊子事,无暇顾及别人。看妈妈手忙脚乱的,顾到这儿顾不了那儿,我赶忙跑过去想加入她们的行列,但她仍专心做着自己的事,对我不理不睬,我嚷嚷,她也不闻不问,任由我唱独角戏。本来超好的心情为这一不和谐的音符搅乱,变得嘈杂又凌乱不堪。我一向任性执拗,此时更加大声地喊,可能声音真的震耳,妈妈二话不说把我拽了出去,继续她的工作。我只能暗暗憋着口气。

“开饭喽。”一道道诱人的菜肴,可口又美味,真让人垂涎三尺,细细咀嚼,柔滑清甜,带着阵阵家的气息,忍不住多尝几口。妈妈夹了一块我平时情有独钟的牛肉递过来,我不领情,就是不吃,她又舀了碗浓汤让我品尝,我冷冷地回绝了。妈妈不说什么,当然也不会特别高兴。

吃饱喝足,亲戚们聊上了天,不知怎么竟说到了妈妈的生日,哎呀,不就是今天吗?!我恍然大悟,又觉得有一些愧疚和不安,很想道一声“生日快乐”,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实在不知道惹妈妈伤心之后,该怎样弥补,心中充满了迷茫。我在屋里来回踱步,不知该怎么办。我本是不肯轻易低头认错的人,一句对不起很难说出口。我像迷路的孩子,只能傻傻地待着,无所适从。

过了一会儿,我的心情平静了许多,望向窗外的除夕之夜。繁星偎依着皎洁的月亮,编织成明亮的花边铺满了整个黑夜,照亮的不仅是夜。“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妈妈在不知不觉中已站在我身旁,望着月亮悠悠地说。好景好诗,交融为一体,真美呀!“今天是我生日。”妈妈冲我说了一句。“我知道,祝您生日快乐!”我连忙说。“谢谢。对不起啊,刚才因为太忙了没顾到你。”妈妈的话饱含了歉意,我有点儿不好意思。“我没理解您才是真的,抱歉。”

此时,“噼噼啪啪”一阵清脆的爆竹声,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烟花在漆黑的夜中绽开了笑脸,七彩的火花飞溅人间,五彩缤纷,给人以美的享受。

亲情包含着宽容与谅解,身处其中,往往温暖人心。她的芬芳怡人,她的平易近人,她的炫目缤纷,使我沉浸其中,享受爱的人生。

写除夕夜的作文,以描述欢乐场景的居多,小作者却独辟蹊径,选取了大年夜自己和妈妈闹别扭这样一件小事来写,而且写得有声有色:做饭时妈妈的不理不睬,吃饭时小作者的不冷不热,晚饭后得知妈妈当天生日的不安与忐忑,赏月时娘儿俩的真情告白,都显得那样亲切自然,水到渠成。在看似漫不经心的表述中,透露出小作者对亲情的深切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有时候,换个角度想问题,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话题作文:除夕2篇2

早上一起床,还睡眠惺忪,伸着懒腰,就听到家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讨论该准备什么年货,贴什么春联,这些对话让我精神为之一振,不禁开始期待除夕的年夜团圆饭有什么山珍海味,原来大家早已经磨刀霍霍的准备筹划晚上的珍馐佳肴,果不其然,下午看到的就是满满堆成一作小山的糖果和饼干,乐坏了我们这群只顾着吃的小馋鬼,更是期待晚上的除夕年夜饭的到来,忍不住想赶快大快朵颐一番!

傍晚时分,奶奶和姑姑忙进忙出,大展身手,折腾了一个多小时,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就此出炉,把鲈鱼褪去不讨喜的墨黑色貂皮大衣,炸出金黄色的新衣,外皮酥脆,里面却是绵绵带Q的嚼劲,使我们都目不转睛,视线再也离不开,恨不得把这尾鲜嫩多汁的鱼连皮带骨吃个精光,弟弟此时只恨‘手到用时方恨短’,只好连盘底的汤头都舔的津津有味,那热腾腾的火锅,更是加入了奶奶的独门配方佐料,平时兴致缺缺象征‘好彩头的’菜头此时也变得香甜好滋味,,更别说平时就口水直流却不能吃个过瘾的花枝和虾子了,被我们有如蝗虫过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扫荡一空,桌面上少不得红通通沾满喜气的香肠,使我们齿颊留香,看到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大家都忍不住笑了出来说︰‘你们是好几天没吃饭了吗?’,奶奶更是为我们夹了好几块萝卜糕,希望我们在学业上也能‘步步高升’,我吃到的不但是丰盛的年夜饭,更品尝到长辈对我们浓浓化不开的爱与关怀,饮料也是一杯接着一杯没有停过,平时难得一见的亲戚们都回来团聚话家常,画面是如此的温馨。

年夜饭我们家还有一个传统,要说吉祥话才能拿到引颈期待的压岁钱,孩子们展露毕生所学的祝贺语,什么‘长命百岁’、‘富贵临门’、‘升官发财’全部出笼,将大人逗的呵呵大笑,心甘情愿的奉上诱人的红包,孩子们个个乐不可支,轮到我时我只默默递上了红包,家人不知所以,我才开口解释,虽然我还不会工作赚钱,但这红包袋里写着我对家人的感恩和祝福,爷爷奶奶打开看到里面吉祥话的字条,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摸摸我的头说︰‘真是个懂事的乖孙女’,看到他们欣慰的笑容让我不禁感动的红了眼框!

吃饱喝足后,我们都在客厅吃水果看着除夕夜的特别节目,那我从下午就已经觊觎已久的草莓终于来到了我的眼前,鲜甜带酸加上那砂糖,幸福的滋味有如要从嘴巴溢了出来似的,电视主持人幽默的反应和精心设计的对白令我们笑声不绝于耳,呕心沥血的演出,增添了新年的气氛和欢乐,让我们这个年夜更加与众不同。接着我们便走上阳台燃放鞭炮和烟火,那璀璨的仙女棒和冲天炮烟火似乎像毕卡索再世,把原本漆黑一片、单调无奇的天空挥洒出色彩缤纷旷世巨作,弟弟更是迫不及待的点燃蝴蝶炮,只见他就像真正的蝴蝶般翩翩起舞,带着耀眼夺目的金粉,活灵活现的翱翔在天际,不禁忘了时间的流逝,直到家人催促着我们进去准备就寝才发现已经深夜时分了。

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陶渊明也有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感概,明年的这个时候迎接的就是自己初中阶段的除夕夜,期许自己能更加成熟懂事,带着家人和朋友们的殷殷祝福,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精进自己的学问和品行,才不会辜负了这顿充满着爱和关怀的年夜饭。

话题作文:除夕3篇3

除夕,在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就像西方的平安夜一样。除夕,是一年之中的最后一天,过了这一天,就迎来了新的一年。就宛若一场盛大的演出,演出前总要奏响那摄人心魄的优美乐曲,然后将精彩的演出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

我童年时的除夕是怎样度过的呢!。或许,现在许多年轻人想当然地认为,你们童年时除夕一定是热闹非凡,烟花礼炮装点着绚烂的天空。遗憾的是,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最后一天我们当地不叫“除夕”,叫“过年”。意思就是从旧的一年最后一天过度到新的一年开始的第一天。1970年的除夕是我最难忘的,那一年我刚满9岁,除夕的那天凌晨4点多钟,我就被我母亲叫醒,叫我赶快起来“过年”,(我家祖传的是凌晨天不亮过年)因为是要“过年”我特别兴奋,我母亲只喊了一遍我立马就起床了,要是平常即使在早上七八点没有三五遍是喊不起来的。起床后我发现堂屋墙角边早已发着了一个大树疙瘩,正冒红红的火焰,满屋子都是烟子。我们当地有“三十的火,十五的灯”之说,大年三十发堆火预示着来年生活红红火火。我立马帮忙“升对联”,那时不能说“贴对联”,因为“贴”有“贴本”、“赔本”之意。对联升好后开始端菜,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到门外放两角钱一挂的约两尺长的大鞭,点燃鞭立马进屋关好门并插好门栓。我们当地有个风俗,大年三十邻居之间是不串门的,也不能问邻居借东西。特别是吃年饭时最忌讳外人打搅,因此要插好门栓。即使万一有人打搅,也不能开门。因为年饭没吃罢若开门就预示着全家来年不顺。

吃年饭时也有讲究,由长辈坐上席,等长辈发话,我们才能开始吃年饭。年饭桌上一定要凑够八个菜,预示着全家来年要发财。只有猪肉、鱼是荤菜。猪肉掺萝卜是可以敞开肚皮吃的,但仅此过年这一顿而已,牛羊肉根本没有,若在当年腊月生产队里有病死的牛,每家才能分两斤。黄豆芽是一个星期前长好了的,豆腐是每年腊月二十六就推好了的。一条鲤鱼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但吃年饭时是不能动的,鱼要留到来年正月初八以后才能吃,意思是年年有余。前一天我母亲就给我们姊妹几个都交代过了,过年这一天不能哭,不能吵架、打架,不能大声喧哗,不能说“死”、“鬼”两个字,吃年饭时更不能吃鱼。但由于我嘴馋竟然把这事给忘了,我刚把筷子放在鱼身上,头上立马挨了一筷头,我马上缩回了夹鱼的筷子,扭头一看,我母亲手中的筷子还高高地举在空中,双眼直瞪着我。我这才意识到是怎么回事,我硬是把眼中快溢出的泪水又咽了下去,继续吃饭。吃完年饭,天才蒙蒙亮,预示着全家来年生活越来越亮堂,这时才能开门出去玩。

那时,与邻居小朋友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过年没?”若过年了我们才能在外面一起玩老鹰抓小鸡、跳房、踢毽子、跳绳等游戏。到了晚上,长辈门点着煤油灯围着火堆“守岁”,我们小孩早已进入了梦乡。不知不觉“除夕”就这样过去了。

看看我们现在的“除夕”,不管的生活水平,还是文化娱乐与我们童年相比强了多少倍那真是没法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