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双龙洞优秀作文
一路郁郁葱葱,不时有几只鸟儿哼着欢快的曲调儿迎接我们的到来。山上映山红都谢了,只留下几棵色彩各异的灌木丛。沙土也不再是粉红色,而是棕色,我们大为失望,因为这和叶老作家写的路上的景色真是天差地别。
来到双龙风景区人口,迎面扑来的是一块大岩石,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字,仔细一看,哇!原来是叶老作家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再往里走,气温越来越低,和外面艳阳高照比,里面像掉进了一个冰洞,似乎血液都要被凝固了。这冷气是从哪儿来的呢?我们随着冷气,向前大约走了10来米,就来到双龙洞口,洞口有一左一右两条龙,导游说:“左手这条酷似龙的石头是有生命的,它还会不停的生长,还会不停地滴圣水,而右边的这条石龙,它已经死了,所以它不会再死滴圣水了。”我左右看看,果然是这样。
随后我们跟着导游排队等候在内洞的入口,和哥哥妈妈一起仰卧在小船里,慢慢地进了内洞。
记金华双龙洞优秀作文篇2
金华双龙洞坐落在海拔100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最高的朝真洞。双龙洞分内、外两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
双龙洞最奇趣的是外洞与内洞之间,有一块巨大的岩石覆盖在一流清泉之上,水道宽丈余,岩底仅离水面一尺左右,进出里洞,只得用小船,人直躺在船底,小船从岩底的水面穿引而入,当穿到岩底中间时眼前一片漆黑,似乎周围的岩石一齐朝身上挤压过来,岩石几乎擦着鼻子。进约二三丈,又豁然开朗,被誉为奇观。内洞约有2200多平方米,岩洞深邃。在小船上岸处,抬头仰望,有一条青色钟乳石自东北洞顶蜿蜒而来,另有一条黄色钟乳石自西北俯冲而至,人们称为“双龙”,龙状清晰可辨,形象逼真。洞内钟乳、石笋奇形怪状,纵横交错。
双龙洞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文化遗产博大丰厚,不少诗人来这里写过诗。双龙洞的美景令我终身难忘!
记金华的双龙洞篇3
“哇,你看这“倒挂蝙蝠”真好玩啊!”“嗯,来来,靠近一点,一起拍个照”……
这个十一假期,我被课文《记金华双龙洞》里情节吸引,索性兴致勃勃地到双龙洞游玩,与课文中说的一样,一路盘山而上,然而这季节已经没有映山红,着实有些让人可惜。我趴在车窗前观景,嗯,金华的山果然高,一座座突兀森郁,很有气势。虽然已是夏末初秋但蝉鸣不减,听久了就像一首小曲。白云团团拉着手,难道他们也要去郊游?
车从杭州到金华开了两个小时,下车再从半山腰往上走,走个几十分钟便到了洞口。与书上说的十分相像,洞口很宽,有二龙守护,再走进去就微微窄了一点,需用小船进洞,因为石壁太矮无法撑船,所以船两头都系上了绳子,洞内机器在里头拉绳子,船就缓缓入内,我紧张地躺在船角,生怕擦没了鼻子。大约行了30丈水路吧,就上岸了,我们一上岸,船就被拉了回去。这就到了洞内。
到了内洞,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过了这么多年,满分作文网洞内早已不是用文中的汽油灯照明了。绚烂的霓虹灯与各种各样的钟乳石相映成趣,构成了幅幅协调的画卷,这些怪石也被人给予了名字,有奇怪的“天狗望月”,有飘逸的“天马行空”,有粗壮的“将军腿”和“倒挂麒麟”……,连洞中的暗流也打着快乐的漩涡与我们一起前进。天上地下,各种石钟乳、石笋都巧妙地蜿蜒在洞中,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再向前走一段距离,导游在一块巨石面前驻足而立道:“30多年前,叶圣陶来这儿游玩因被此石挡住,只得坐小船原路返回,20年前这才被劈开,再往前就是冰壶洞了。”进了冰壶洞,果然冰如其名,虽然室外有36度的高温,但在洞内穿两层衣服,却还是让人起了好几层的鸡皮疙瘩,为什么会这么冷呢?
经过几番蜿蜒曲折的山路,我们便出了洞,这次旅行不仅让我饱览了金华双龙洞的岩溶奇观还让我明白了“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听我说了这么多,你也动身来这瞧瞧吧!
记金华的双龙洞读后感篇4
与大自然为伴
“干天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入回溪。”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总是充满无限的惊满分作文网喜。叶圣陶爷爷的名篇《记金华的双龙洞》带我走进浙江省金华市北山的双龙洞。
叶圣陶爷爷笔下的双龙洞实在是妙不可言!山路盘曲而上,溪流伴随,时宽时窄;洞口如虹似桥,周边森郁,令人神往;外洞空旷平坦,千年石壁,惹人遐想;内洞地貌神奇,双龙蜿蜓令人震憾!
最令我向往的还是那洞中狭窄的孔隙。那孔隙只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坐在船中,必须仰卧,若是把头抬起一点儿,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多有趣的人生体验啊!我也好想仰卧在小船之上,穿梭在孔隙之中,与双龙洞近亲密接触。
双龙洞的内洞更是别具洞天,洞中一片漆黑,工人们提着汽油灯向游客逐一指点洞内景物。这让我想到“繁星”,这汽油灯如同黑夜里的星星,指引着我们走向光明。光明之处,便是那蜿蜒在洞顶的双龙——黄龙、青龙。昏黄的灯光下,洞里的石钟乳,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非常值得观赏。我想这就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礼物吧!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祖国的大好河山雄伟壮观。我也好想去看看!想亲自去金华北山的双龙洞看看。想与大自然为伴,和叶圣陶爷爷一样感受大自然的奇特美景。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文篇5
学了《记金华双龙洞》这篇课文以后,我非常想去金华双龙洞,刚好爸爸、妈妈要去金华的,我便央求他们带我去。
3月6日,我们冒着雨,开车沿着盘曲而上的公路来到了双龙洞。我们兴冲冲地买了票,来到了双龙洞口,却被告知由于雨太大了,洞被水淹了,不能乘着小船入洞。我有点失望,但我们还是走山路去冰壶洞,到半山腰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赶紧躲进亭子里。这时我看见树木好像浸在牛奶里一样浓浓的白雾里,真是“人在雾中游”。雨稍小了,我们继续登上山顶,来到了冰壶洞。还没入洞,我就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我迫不及待地跟着导游进入洞内,走了几步,就看见一条大瀑布从天而降,使我情不自禁地吟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听导游说,这是她在这上班以来,看见过的最大的瀑布。
出了双龙洞,我们又来到了桃源洞。桃源洞的景色真美呀,美得令人感到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洞里石钟乳从洞顶上挂下来,仿佛要掉下来一样。有些石笋从地上冒出来,形状千奇百怪,让人忍不住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次来双龙洞,虽然没体验到乘小船入洞的感受,但我看到了从天而降的瀑布和千奇百怪的石钟乳和石笋,也算不枉此行,有机会我一定要再来双龙洞。
记金华双龙洞优秀作文篇6
四年级时,我学了叶圣陶老先生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国庆那天,我有幸亲眼看到了双龙洞美丽的景色,让我大饱眼福。
因为双龙洞在山上,所以我们还要排队做车上山。那人多得,都快把我挤成肉饼了。还好我最后顺利地做上了车。
到了入口,买完门票,又经过了漫长的排队时间,终于到了双龙洞口。那洞口,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龙张着大嘴在欢迎我们呢!进了入口,就是外洞。外洞很大,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我在这里四处张望,不一会儿便找到了叶老先生所说的“孔隙”。随着队伍慢慢向前推进,我看得越来越清楚:在“孔隙”旁围着很多人,突然出来了几只小船,然后躺上去了十几个人,每只船上躺六个人,躺完后船“滑”了进去,不过很快就出来了。
轮到我们了。刚开始我有些害怕,听到里面的人在尖叫,我更加惊恐地盯着那只小船,死活不肯上船,这时旁边一位看船的老爷爷说:“没事的,两秒钟的事情。”不过我还是不肯上去,这时后面的一位叔叔说“要不你就别去双龙洞了,让我们上去吧。”我一听急了,一下子蹦上了船,大人们都松了一口气。我很快找好一个位置躺了下去,其他五个人也躺好了。船开了,我的眼前一下子暗了下来。我上方的山石离我很近,似乎下一秒钟就会把我压扁,于是我大喊大叫,像一只受了惊的小鸟,直到登陆我还有点惊魂未定呢!
终于进内洞了,里面很黑,但工作人员们放的日光灯照得我睁不开眼睛。我一边用手挡着光,一边看洞内的景物—石钟乳和石笋。有“老寿星望仙桃”、有“海龟探海”、还有“彩云遮月”等美丽的景象。内洞有很多彩灯,把内洞的景物照得理漂亮了。
最后,我们经过冰壶洞的两条瀑布出了洞。
记金华双龙洞优秀作文篇7
双龙洞是金华著名的景点,小时候,外公外婆经常带我去游玩。这是一个神奇的天然溶洞,我一直对它情有独钟。
一走进洞口,我们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巨大无比的碗口,让人豁然开朗。泉水一直“叮咚,叮咚”地在耳边低呤,那么清脆,那么动听。山洞两旁的柳树姑娘在风中梳理着长长的秀发,摇曳多姿。山上的野花这里一丛,那里一簇,点缀着整个山野。双龙洞就像一位身着盛装的少女,热情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接下来,我们即将乘坐一种奇特的交通工具——小船进入洞内。最让人吃惊的是,大家必须躺在船上才能进去。我小心翼翼地学着大人的样子,躺进船内,小船慢慢地驶入洞中。这时,抬头看两边,黑压压的石壁仿佛正向我压下来似的,我不由得有点害怕,不过小船马上就来到了一片开阔的地方,这里就是双龙洞的内部了。这里到处都是交错的灯光,到处都是奇形怪状的钟乳石:有的像喷香的烤鸭,有的像巨大的火腿,有的像香脆可口的酥饼……这些数不胜数的“美食雕塑”真是令我垂涎欲滴。洞的顶壁上盘旋着数条青龙,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在双龙戏珠,有的正破云而出,难道九重天上的神龙也曾到此一游?这真乃奇观也!
我们沿着泉水的叮咚声,不断地往深处走去,水声越来越大,一条银练就出现在我眼前,哦!原来是一条瀑布。这条瀑布从几十米的高空倾泻下来,水花四溅,一些调皮的小水珠不断地轻吻着我的小脸,有的甚至躲到了我的脖子里。瀑布上空雾气蒙蒙,周围的景物好像披上了一层轻纱,犹如童话中的仙境。这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金华的双龙洞是大自然神奇的产物,我每去一次都有新的发现,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