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美文朗诵稿篇1

岁月又那么轻轻地走过一季。北方已是漫天飞雪了,南方却还有丝丝阳光依依残留,或明或灰的变幻着脸庞,似乎想抓住夏的一角裙裾,渲染成最后的色彩,留给夜间那弯冷月扣锁清秋。

喜欢在这样的深夜漫步在城市街头,披上白月光,迎着扑面而来的微凉,静静地任思绪徜徉。像这样的独自漫步,在我漂泊的路上应该不是一次或几次的事了,大多的时候我都愿意这样一个人行走,独享这一份心灵的宁静。街旁树枝的叶儿已然在秋风中萧然飘落,只徒留光秃秃的枝干在冷月下落寞。一岁一枯荣呵,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聚聚散散,来来去去,道不出无情抑或有情,难料到何去何从。谁是谁的过客,谁是谁的宿命?只将满腹心事寄予一帘清秋消融。

冷月,清秋,原是这般催人心生惆怅,或者这种感觉只有像我这样的人才能体会。每当夜幕降临,潜在心底的怅然便拉开了帷幕,几乎在同一时间交错,夜色的美丽与心中的忧伤并存,无言中思绪笼罩清秋,蔓延到头上这弯冷月。也许人倦累了可以闭上眼睛,将一切美好的憧憬寄予梦中去虚幻的成全,将一切忧伤和痛苦在无知无觉中休眠。那么,这个无人痛惜的夜晚,这弯清寒的冷月,却又是如何孤独的离去?或许清秋或许冷月在亘古的变迁中早已淡定从容了,季节赋予它们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与人间不期而至,为这斑斓的世界涂上一层灰白的颜色,那么忧伤,那么仓促,只怕霜降一过冬将来临,朵朵嫣红片片落叶只能沉没在雪的静谧之下,静待轮回。

辗转到这个江南的小城刚刚月余,看不到那些念想中翠绿的风景,只有一种萧瑟映入忧郁的眼帘。或许这个城市的风景很优雅,又或许这个城市的故事很斑驳,灯火阑珊处也有一份温情慰藉漂泊的心灵。然而,城市的繁华和柔情却推开不了一道刻意设置的冷漠心墙,形色里依然想念的是故乡那条小巷,依然牵挂的是送我远行风中挥舞着两手的白发爹娘。

脚步不停穿梭在熙熙攘攘的尘世之中,不知道下一站是否有一盏为我彻夜燃守的灯火,或者我转身离去的身后是否有思念挂在酸楚的脸上。倘若可以,真的愿意回首来时路,且让时光与之一起驻留,静静地看着岁月流逝,追忆那些天真快乐的童真,祭奠那些不回的青春。那些没有忧愁的日子哦,那些用泪水打湿的欢乐和痛苦哦,闭眼一想,恍如昨日,可是竟再也抓不住远去的寸影,再也无法挽留微薄的片刻,唯有暗香的芳菲夜色在一旁静静地诠释着花开花谢潮涨潮退。

不知前面已走过多远的路,却明白将要再走的路依然漫长,于是只能挺起胸膛任凭风吹雨打,在跋涉中学会坚强学会固守寂寞。那些过往已然远了,未知像一团飘渺的云雾在前方笼罩,我不知道继续前行将之拨开会看到什么,其实,那又有何重要的呢?这些年跌跌撞撞一路走来不都是一样在面对与抉择么?不同的是,那时年少轻狂无所谓对错无所谓输赢,还有许多机会去改变和原谅自己。而今,不惑之年,曾经的万丈豪情已被岁月腐蚀得只剩下一副千疮百孔的身躯了,我还能一如当初那般沧海一声笑吗?

茫然间仰首又望头上这弯冷月,寂寥的天宇中愈发清亮,无言无语在云层里浮影浮现,一丝怅然又涌上心头。这些忧伤与心底的寂寞原是骨子里潜在的东西,即便不是在这个清秋,即便头上没有这弯冷月,流年依然无法焚化而了,像是一只折翼的蝴蝶,蹁跹了一生也放逐不出经典曼妙的舞姿,就算穷尽此生中一年年清秋,一弯弯冷月又怎能抵得过那游弋了千年岁月中滋生的悲凉?

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历,是不是每个人脸上都披着面纱活着?而我每天也在时间和生命里为着温饱为着念想疲惫的奔波,不知道在人海中算不算是一个故事?因为我曾经憧憬过太多美好的东西,比如名利,比如爱情,要知道不是每一个人都可能遇上或者长久的拥有,因为这些东西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只能顺其自然。或者,每个人能够不用苦争朝夕就可以怀揣杂陈一辈子的东西只怕就剩下忧郁和回忆了。或者,唯我如此。

世事知几何?谁也无法预测自己的未来,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舞台上演绎一场独角戏,每个人都是这场戏的主角,为自己写下故事,为自己导演情节。顺流直下,逆流而上,朝云看晨曦,暮雨伤清秋,悲中泣,喜中笑,聚也依依,散也依依,唯自己可知,唯自己能懂,任凭世事如何变迁,任凭人潮中如何拥挤,只望留下这一方小小的舞台供自己尽情挥舞,直到落下帷幕。

一路漫步,思绪也在意念中没有章法的飘摇。喜欢清秋更迷恋头上这弯冷月,不仅仅是可以享受这份清凉芬芳的味道,更多的是让我觉得这个季节符合我潜意识当中那份情怀所寄。没有哪一个季节象这清秋的夜晚让我可以静下心来,远离世间的纷尘俗念,还有心灵深处的晦涩和沉垢,没有人会窥探你的心事,没有人会打扰你在静处中修复经年残留的伤口,就这样踩在满是落叶的路上,把心里那些爱的,恨的,痛的,碎的,或捂在胸口痴想或丢在风里遗忘。且让夜风拂来,聆听那风中的声声叹息,叹韶华远去,叹落红无情,叹得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只将自己寂寥的身影藏在清秋的夜色中,满腹心事点点滴滴说与这弯冷月知道。

清秋,有些微凉却不寒冷,有些萧瑟却不颓废,在我这种痴人心里,它是四季中最美的景色。春有些明媚,载不动离愁,夏有些激情,静不了心灵,冬有些寒冷,禁锢了温暖。唯有清秋,半是空灵,半是轻盈,给人一些淡淡的忧伤却愈发清晰地洞悉着人生的深邃,把世间的生死荣辱一一看透。

痴了,痴了,红尘万般事,恰似一弯冷月锁清秋。

美文朗诵稿篇2

一杯酒,透过瓶子,清澈的液体摇荡,那浓烈的醇香,如燃烧的篝火,肆意挥洒。隔着精致的橱窗,刀剑的锋利划伤你的自尊。你像只逃亡的萤火虫,小心翼翼的飞舞,却不时想起一杯酒的温度。

酒瓶倾斜,朋友模糊的脸庞让你有些迷茫,你的手颤巍巍的端起刚刚被添满的酒杯,在那么一瞬间,一个小小的酒杯无比沉重,你慢慢的端起,直至你张嘴准备一饮而尽时,你都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真正需要喝这杯酒?

酒入愁肠,舌头上的酒香在弥漫开来,接踵而至的是丝丝微辣,你感觉自己的嘴里燃起了无数的小火堆。让你更为苦恼的是,那些酒在你的肠胃里翻滚,而后和着胃酸,一起把你推向昏暗的世界。

你的脸颊开始发热,头脑似乎陷入了一个无比漆黑的黑夜。这时,你的耳旁只有朋友们喧闹的起哄声和嘈杂的音乐声,没有人关心你被麻醉的小脑。你努力的睁开眼,刚腾空的酒杯又被热情的满上,耳旁再次响起一句句俗套的话语。

你甚至没有听清楚一句完整的话语,只看到眼前的人像鬼魅般若隐若现。餐桌上的大鱼大肉似乎在嘲笑你的酒量,你笑嘻嘻的伸出筷子,终于夹住一块凉拌的鸡肉,放进嘴里的那一刻,浓浓的醉意让你意识混乱。几只母鸡出现在你的脑海里。

这是个你儿时的场景,地点是外婆家的屋外,那时你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孩,耳边是松风阵阵,眼前是竹叶漫舞。你坐在光滑的石头上,几只母鸡在垃圾堆里觅食,不时的啄食着,偶尔得意的咯咯长鸣一声。那种悠闲纯真的一幕,始终占据着你的大脑,你想摆脱,但是记忆却像一杯酒,充斥你的整个记忆。等酒醒后,你却不得不依靠一杯酒的温度继续苟延残喘。

事实上,你是不会饮酒的,你甚至在上学路上因为一碗醪糟水醉倒路旁,酣睡过去。每当你看到酒,你提不起半点兴趣,那糟糕的味道还比不上一瓶碳酸饮料可口?

如今酒远了,酒的醇香味慢慢淡去,桌旁空无一人,可你依然醉意昏沉。每天早上从起床的那一刻开始,潜藏在你记忆里的自己,就开始提酒醉饮。阳光透过锈迹斑斑的小窗,落在你萎靡的脸庞上,毫无生气可言。你拿起镜子,镜子中出现一张惨白的脸,你笑了笑,用五根手指梳理了下凌乱的头发。

突然,你停顿了下来,表情被定格在镜子里。你的情绪一下子低沉了起来,这种莫名的伤感让你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是啊!数年光阴眨眼逝去,而你依然停留在某个记忆片段。

是啊!有时候连你自己都无法看清自己。你知道自己茫然,你选择了默认,但偶尔的情感冷漠让你痛心不已。实际上,你不会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给自己造成一种散漫的性格。有时你也会欺骗自己说:“这不过是种自己生活洒脱的姿态。”

酒不醉人人自醉。大千世界,喝醉的人何其多,但愿意醒来的又有几个?整日浑浑噩噩,为生活奔波,到头来却不知道为了什么?

酒入尘埃,诗意情怀。醉此生,换一轮明月,醒一时,添花好月圆。

到此时,酒瓶空空,一杯酒的温度渐渐冷却。你的灵魂顿感虚无,你像条金鱼游荡在一只空杯里。杯子沾满灰尘,偌大的房间里,你只听见了自己的心跳。你摇着尾巴,在干燥的空气中垂死挣扎。

屋外就是池塘,可你离池塘太遥远。院子里,孩子们荡秋千的嬉闹声传进你的耳里。你哭了,像个孩子一样哭了。因为你发现,你不过是个孩子。

曾几何时,你不过是想坐在院子里,种种花草,看看书,那番闲情逸致足够令你向往。但是一杯酒的温度太冷,人群站在河的对岸。游过去吗?不,你应该当着众人的面,喝下另一杯酒。

美文朗诵稿篇3

男领女领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男领: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的历史中,古诗文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生辉。

女领:又像是一股升腾了千年的香气,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弥漫、缭绕

男领:我们的古诗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犹如声声春雷,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启发我们去深思、去探索。

女领:它,就是我们千年的绝唱一直唱向永恒的未来。

男领:听,滚滚涛声,气魄宏伟。

女领:看,浩浩江水,似乎把我们引向对赤壁之战中一代名将周瑜的怀念之中。

美文朗诵稿篇4

男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男齐: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

女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女齐: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合: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男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女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男领: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更是名扬天下。

女领:下面请欣赏《虞美人》————李煜

男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女领: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合: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男领:诗歌可以使我们充实。

女领:诗歌可以使我们明智。

男领:让我们每个人都走进古诗文的乐园。

女领:颂中华诗文,扬爱国情怀。

男领: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朝气。

女领:让我们的心灵沐浴书香。

男领女领(合)七年级12班古诗文配乐朗诵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美文朗诵稿篇5

过了八月,便是秋天了,于是乎,八月,多了盼望收获美好的心情,添加了几分熬过夏天的坚韧。

八月,荷塘依旧清香四溢,那碧绿的荷叶,生长到了极致,挨挨挤挤,把整个水面都罩起来了,密不透风的样子,只有朵朵盛开的荷花,执着向往阳光,在夏风中摇曳。一些开得早一些的花,已经成了美味的莲蓬。荷塘边,孩子们眼直直地看着荷塘深处的莲蓬,成了八月天成的馋嘴图。

抬头看看天空,阳光耀得眼都睁不开,刚刚低头揉揉眼,一朵乌云飘过来,遮住了阳光,豆大的雨滴,打得人脸生痛。八月,夏天的威力越发膨胀,把东边彩虹、西边雨的乱象演绎到了极致。一阵雨、一缕阳光、一声闷雷、一溜狂风呜咽,它们之间,只是一个脚步的距离,好似孩子的世界——翻脸比翻书还快。

星光更加灿烂了,银河格外地明显,连河岸的牛郎织女都能看得清楚。还有月亮,皎洁明亮,愚笨的蝉总以为黑夜一直未到,一个劲地在月光下嘶鸣,即便被人逮住了,还不忘“知了、知了”,其实,它压根就不知道白天和黑夜的区别,导致自己成了人们的玩物,白白送了性命。

我所居住的小城,八月总是多彩的,像一本厚厚的精装书,封面是彩云,封底是蓝色的河面,内页是闪烁的霓虹和高高矮矮的房屋、纵横交错的街道和桥梁,还有顶着烈日讨生活的人们。清晨或者傍晚时分,阳光早早升起,迟迟不肯落山,于是乎,把白云的脸烤焦了,成了红扑扑的模样,云朵飘悠到穿过小城的河面上,再现了“半江瑟瑟半江红”的诗意。

八月里,我们还能看到老人们在树荫里舞蹈、聊天、打牌。那些害怕寒冷的耄耋老人,不饶人的岁月,迫使老人坐上了轮椅,还许用上了拐杖,也只有滚烫的夏天,才能出门走一走,浑身的血液才有了涌动的感觉,人也更加年轻了。

当然,最美的是,八月的爱情。男女衣裳单薄,女人们露出了长腿,还有性感的锁骨、脖子、美背,让男人遐想,有了更多对爱情的追求。夏天的裙子,是最美的花朵,一会儿“开”在公园,一会儿“开”在街头,一会儿“开”在心仪的男人心里。那句“我愿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脍炙人口的话,大概只有这个季节才展现神奇色彩吧。

不管怎样,八月里的夏,还是有些疲惫了,开始心疼被酷暑煎熬的人们了。季节的变化,也让世界看到了转机,庄稼开始结果,果园开始成熟,人们开始思考春夏季节自己做了什么,接下来又该做点什么。八月的时光,是一种警醒,给慵懒的人们一个失败的预告,给勤快的人们一个收获的提示。

站在八月的时光里,我仿佛听到了爱的呼唤——小河滋润着稻田;树影送给人们阴凉;阳光灌输果园甜蜜;月亮为爱情点灯;彩云愿作城市衣裳......

美文朗诵稿篇6

人,只有在最孤独的时候才会还原自己,才会暴露出他心底的渴念、欲求。不孤独或不会孤独的人,总是被一些浮名小利包裹着,总是处于热热闹闹的状态下,总是不由自主地表演着。

我一向以为孤独比寂寞高出一个境界。寂寞其实很容易不寂寞,找上几个朋友,喝上几盅浊酒,或吼几句流行歌、跳几曲劲舞,看一场通宵电影,打一夜扑克麻将,寂寞就不了了之;而孤独是脱俗的,俗人很少孤独,孤独的灵魂一般是飘于空中的,他或者思想起前、激进,或者行为怪诞、奇诡,或者情感至纯、极致,或者身体变异、受残,表现形式不一,内容千奇百怪,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不为身边的人所理解或身边的人理解不到那么深刻、全面。这种孤独像一把双刃剑,担当者有两种结局:要么冲上去,做英雄,精神国王;要么败下来,做凡人,生活奴隶。事实上,做英雄的少,做凡人的多。

这粒“孤独的雨,死掉的雨,雨的精魂”。

“质本洁来还洁去”,大凡真正的孤独者都是这样的。唯一与非孤独者迥异的是,他们“洁来洁去”,却留下了提升人类的精神资源及文化意义。托翁开辟的路是建立在尘世之上的,所以鲜有人效法。

孤独,注定常常要一个人上路。远方传来几声问候,几句鼓励,这个孤独的行人就算是很幸福的了。

美文朗诵稿篇7

老火了,一直就没人告诉毛孩,普洱李子早就熟透了。这样的消息一点也不亚于肯德基又做活动买二个送三来得惊喜。李子熟了,李子熟了,李子真熟了。对于吃货的毛孩来说,李子一直就是深爱的果子了。

以下所有故事来自真实回忆,请不要太在意。

故事还得从小学那会儿说起,上学路上就有这样一棵李子。从挂果到成熟,简直就是一个世纪那么长。每天下课回家路过都会站在树下盯着它看上一分钟,可它始终不见成熟,一直就没见它真正成熟过,只因差不多要红了就被我们含在嘴里了。那时候对于李子成熟这事,就好像当年外婆给了我一颗糖,我就把它藏在枕头低下,高兴得一晚上都睡不着做梦都在笑着那样。因此,记忆里,它熟得太慢。

那时每次路过那棵李子除了盯上一分钟以外,记忆最深的便是它长得太高,人又太小,爬树又怕被抓,索性一路上就捡好鸡蛋大小的石头揣在口袋里,路过那李子树的时候,就开砸。手不够准,但石头够多。打落下来的李子虽早已失去它那圆润光滑的外皮,但一点也不影响口感。因此,记忆里,它得来不易。

打下来的李子一般都是半熟的、绿绿的甚至是还未大定的。但唯一能保证的是到家之前一定能吃精光的。其实还是有说不出的苦的,之前我就已说明了这是偷来的李子,那时候胆小,为了不让别的同学伴发现自己偷食李子,一整个半熟的李子放在嘴里“泣马酸”,腮帮都会一紧,刺鼻的酸就从舌尖漫到口腔,再从鼻子里钻出来,你还得把它整个精华全部吸收。对于这种酸是又爱又恨。因此,记忆里,它酸得实在。

现在,虽是已经长大了,但那些记忆确是永磨不灭的。它就是那个味,没人会告诉你它是多么美味,但在每个人心里它有着特殊的味道。逛街遇到大妈们卖李子,人们总是习惯性的问:大妈,甜不甜?而我每次都会问着买酸的回来吃。因为酸的才够味呀!

好了,说句大实话其实写这些的时候,我嘴里正叼着李子呢,对于吃货来说,嘴里没有东西才是最可悲的。哈哈哈——

美文朗诵稿篇8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

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嫡子的声音,因为萧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人”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硬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摄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于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涛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座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于,有了风,竹于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

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明白了这一点,艺术家就难免兴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寂寞之感。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看美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

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

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美文朗诵稿

美文朗诵稿11篇

美文朗诵稿13篇

小学生美文朗诵

经典美文朗诵(精选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