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窗外为话题的作文
春
家中有许多个窗户,我独独喜欢坐在阳台的藤制摇椅上看外面的风景,很多时候耳朵里塞着mp3,凝眸于窗外一草一木。那时余晖尽洒,身边自家的鹦鹉一声洪亮的鸣叫,便仿佛同我送别了一个世界。
春天快要到了,不过应该还要地下那些动物等待个把月。清晰地记得,三月末的时候,园子里开出了稀稀拉拉的几种花,小狗这朵去嗅嗅,那朵去咬咬,免不了遭到花主人的责骂。真正姹紫嫣红的是晚春,我却不甚喜欢,莫名其妙的觉得晚春像大观园里的姨太太。春天的叶子必然比花可爱。窗户右侧有一株杨树,没有笔直的躯干,没有参天的树冠,平日不大起眼,春天却分外出彩。新叶才长出一点儿,阳光透过叶尖照下来,嫩绿里透着金,只让人觉得那叶子薄到了极点,一碰就破。有过冬的枯叶深深埋在树下的草丛里,小孩子的脚踩上去一声脆响,枯叶粉身碎骨的声音,恁的惊心动魄。
夏
或许是因为我姓夏,又或许是因为夏季有一个好长好长的假期,我一直对夏有一份独特的偏爱。夏天可不敢再像冬天那样躺在藤椅中晒太阳了,正午的阳台简直像蒸笼。暑假时我和妈妈达成了有偿家务的协议,于是每天早上我在阳台上晾衣服。大多时候可以从窗户中看到邻家三岁的小胖子在院子里玩耍,可能是因为我日日的注视,有一天我在楼上看他玩的时候,他忽然抬起头冲我笑了一下,脸上粉嘟嘟的肉攒成一团,亮晶晶的眼睛弯成一个好看的月牙。
也许鸟儿是知道时间的,有几日早上七点左右,总是有一群欢唱着的雀从我家窗前迅疾的飞过,常惹得我的鹦鹉一阵喧闹。早上太阳还很柔和,懒散的从东边找过来。阳光淌过对面人家的窗户檐,淌过老人窗前的花草,淌过梁上新筑的鸟巢,在雪白的墙壁上,涂抹一层浮光掠影。
秋
最爱早秋和中秋,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秋。院子里有一处种着一片枫树,一到秋天,叶子赶集似的变黄,像早春时节的油菜,合着落日折返的缕缕金光,满目都是灿烂灿烂的金黄。秋天的天气晴得通透,晚霞满天,半边天上绯粉,橙黄颜色交杂,煞是好看。
古人说的“秋风秋雨愁煞人”应该是晚秋。那时连风都带着点冬意。冷雨滴到人身上凉的人直打颤,倒不如直接变成雪来的痛快。窗户外面的绿色一夜之间全部被绑架,光秃秃地只留下伶仃的枝干,似乎连小猫小狗都受不了这铺天盖地的冷清,一个个不见了踪影。
冬
现在是隆冬,我正坐在窗户前写下这个冬。窗外有实景,笔下自然不愁没有对象可写。昨天是元旦,空气中还残留着新年的气息,不知是谁在院子里放鞭炮。好像还放了烟花(可现在是白天)。噼里啪啦地在阳光的亲吻下炸响,喧闹到了极处。前后左右的汽车,摩托车也都不甘寂寞地伴唱,一时间声音响遏行云。天空泛着苍蓝色,有冬季特有的高远。
下雪时,窗外的风景最美。居民楼的雨棚上都覆着薄薄的积雪,细小的雪花随风而起,舞出一曲曼妙的华尔兹。信阳好久都没有下大雪,只能看见这般轻缓温婉的小雪。虽然如此,院中的花花草草亦如粉雕玉琢,别有一番风韵。是因为雪太薄了吧,花园里没有堆雪人的孩子,偶有几个打雪仗的。灰色的麻雀在雪里啄食,土黄的枯草裸露出来,从窗户上看去,像一片苍茫中绽开的黄花。这景象,有些像老舍《济南的冬天》所写的那般,纯美,安详。
以窗外为话题的作文篇2
外出旅行,在漫长的行车途中难免枯燥乏味。不过如果你留心观察,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哟!
双休日,我和爸爸妈妈乘坐高铁去绍兴游玩。
外面下着中雨,我们一家三口登上火车,小心地收起雨伞。我坐在靠窗户的位置,定定神,往车窗外望去,只见外面被一层雾气笼罩,什么都看不见。用手擦一擦玻璃,能抹开一些雾气,但还是看不清景色,倒是能听到雨水打在玻璃上细微的声响,这吸引了我。
高铁开动了。刚开始,高铁速度慢的时候,雨水打在窗户上像瀑布一样向后流淌。随着速度越来越快,瀑布渐渐变细拉长,变成了顽皮的小蛇,从窗外左上角向右下角俯冲下去。接着,小蛇越来越短,变成了长尾巴的大蝌蚪,自由自在地在玻璃上游来游去。最后,“蝌蚪”好像累了,越游越慢,尾巴渐渐缩短,身体越来越小,脑袋显得越来越大,最终成为了一颗颗亮晶晶的小露珠。
过了一会儿,雨突然停了,窗户上的小露珠也渐渐没有了。因为还没有干透,玻璃不是很透明,窗外显得朦朦胧胧的。近处,平静的池塘像一面镜子,金黄的油菜花仿佛镶嵌在“绿海”之中,呈现出迷人的油画般的效果。细细一看,铁轨边的电线上站着几只麻雀,它们好像五线谱上一个个快乐的音符。远处,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隐隐约约,既壮观又神秘。
窗外的景色真是变化无穷,美丽迷人啊!
窗外作文篇3
绿绿的草,红红的花,蓝蓝的天,高高的楼房,一切都多么美好……
终于放学了,劳累的我回到家中,一点儿也不想写作业,于是便开始看小说书。看了大约半个小时左右,感觉眼睛有点酸了,便望了望窗外……
窗外,那么多绿色的植物,很美。一眼望去,一大片绿色的草地,碧绿碧绿,颜色看上去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这样的草地,好像只有公园才会有的吧!
窗外,两个女孩,一个男孩,很淘气。两个女孩子,漂亮的衣服把她们的脸蛋衬托得更美,更可爱了。一个小男孩,跑跑步,停下来。突然,他跳到了草地上。弯下腰,低着头看着草地。“你干吗?”高个子女孩问。“捉虫子!”男孩响亮地回答。一会儿,男孩的双手猛地往地上一按,随即传来他那兴高采烈的叫声。“捉到了!蚱蜢!我最最爱的虫子!”然后,三人一起你追我赶地跑开了。望着他们,我想到了自己。我已经读六年级了,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毕业班了,别玩了,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吧!”哎,我太苦了!
窗外,我家左边就是新南环,那一幢幢楼房就要有三十三层呢!而且楼房和楼房之间很紧,所以说,住在十楼以下的居民根本没有阳光。看着它,我很害怕。我想,如果以后城市里都是那样的高楼,那绿树会越来越少,鸟儿也会越来越少,没了绿色和生命,不恐怖吗?
我喜欢我现在注视的窗外,是如此的美好,真希望它永远这样……
以窗外为话题的作文篇4
冬天来了,我再一次期待天空漂白,地上雪白;
冬天来了,我又一次敞开心扉呼吸那一丝凉意;
冬天来了,我将在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再次写下思索。
窗外,冷风萧萧,小雪日子里,伴随我们的依旧是北方冰冷的风,城市里树上的叶子似乎才慢慢渐黄,也慢慢开始掉落。由于冬天脚步的停留,地上的叶子比平时多了很多。
每天早上起来,透过窗外,总希望惊喜的看到外面白茫茫一片,松树也穿上厚厚的白色大衣,伸出大衣外,那一根根、一针针的手上也戴上了厚厚的手套,可是每一个清晨的期盼,都变为视野里灰白的天空。突然意识到,环境、温室气体、臭氧层一连贯几个词,这才深深感觉到,现在的冬天已经没有儿时那种享受漫天飞雪的感觉,也不曾遇到冬天里经常飞舞的雪花,伴随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冬季的是晨幕冰冷,中午时分温存的阳光。
此刻,我的视野仍然停留在窗外的松树上。松树在北方非常常见,特别是混凝土的都市里面,栽植的很普遍,人们总喜欢让他使人似乎感觉到春色永驻,也把最绿色与阳光的一面展现在我们的视野里面。也许当我们经常看到漫漫白雪的时候,最渴望看到的就是松树的绿色。不光因为它不畏风霜,依旧生气勃勃,傲然屹立;品性坚强不屈,严寒也冻不坏它;虽无婀娜多姿之妩媚,却正直、朴素、坚强给人一种力量。当然,这句寓意引自于政治学家陶铸关于松的描述,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觉悟很高,写的文章也激昂、特别有力量,文章更加富有思想和动力,那是因为他们都有一种信仰,而我自觉我们最为缺乏的就是信仰。也许那种信仰如松数的根,万丈危崖上,根深百尺中。
没有雪花的冬天,不算冬季,希望有一天她可以慢慢飘落在我手心,希望有一天,清晨起来,屋外是白野茫茫。那时,我们不觉得冷,有雪才有四季分明的感觉,有雪才算是北方,也会听到更多小孩子玩雪的笑声,也会看到更多的家长带着孩子去看:那是雪。
窗外作文篇5
那一缕阳光就是你积极乐观又不甘落后的种子,它播种在肥沃的土地中,也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加油,宝贝!
期中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成绩出乎意料得差。眼中霎时充满苦涩的泪水,我不由得把视线移向了窗外……
透过明净的窗户,一棵饱经风霜的老杉树跃入眼帘:弯曲的树干,干枯的树枝,零乱的叶子,多像一个老妇人——穿着褐里透红的外套,晃动着瘦得可怜的手臂,那头发被瑟瑟的秋风吹黄了、吹落了、吹散了……
视线跃过一道长满苔藓的墙,跳出去了。方形的稻田一块连一块,它们有的已披上绿装,有的裸露脊背,深一块,浅一块。田间散落着几栋简陋的农家小屋。细瞧,那农家小屋里升起的缕缕炊烟,轻轻地飘向远方……最显眼的要数那方田里的白房子了,那是间用于抽水灌溉的房子。它把水无私地献给每一寸田地。屋边,有一棵小树茁壮地生长着,偶尔从旁边走过几个扛着锄头的农民。
远处,就是连绵的群山了,一座座盛气凌人。山上那成片的绿色,已被烟雾环绕,宛如身着白衣的天使,在大山之中翩翩起舞。几缕阳光照在天使轻柔的洁白纱衣上,为它镀上了片片金色。啊,多美呀!此时,真不知那是人间还是仙境?
大山挡住了我的视线,它成了我观赏更多美景的障碍物,山那边的景色肯定更加迷人!
回过头来,才觉得脖子酸酸的,看着那“伤痕”累累的试卷,心里一阵阵酸痛。忽然,一缕阳光透过明净的窗户照射在我的试卷上,我不禁一颤:是的,我一定要奋发努力,翻越大山,去拥抱山那边的美丽景色!
以窗外为话题的作文篇6
我有一本好看的书,介绍了世界各地风景,还配有精彩的照片呢!睡前,总要翻一翻它,我看见书上的一张照片,那里有一间小木屋,透过窗户,窗外是无边无际的沙漠。那窗户似乎在动,格吱格吱地对我说话:小朋友,跟你说吧,以前从这里看出去可不是这样的……
那时,这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森林里住着好几户人家。阳光明媚,人们在林中小路上散步,空气中弥漫小草的清香,他们听小鸟歌唱,孩子们在森林里捉迷藏……下雨的时候,那怕是下暴雨,这里也从不积水,雨水滋养着树儿、草儿,它们才长得这么绿油油的,非常好看。
不知什么时候,迁居来这里的人多了起来。他们兴高采烈地说:“这地方真好,我们砍树盖房子吧!”森林里响起大树轰然倒地的巨响,这里很快盖了许多小木屋。消息很快传开去,到这里来的人越来越多,被砍伐的树也越来越多。砍下的树不光用来盖房,甚至把它们运到其它地方,为居民们带来巨大财富。从此,森林变得光秃秃的,也听不到小鸟歌唱。下雨以后,雨水很快地流走,这里再也留不住它。
这里的人们开始打井,从很深的地底下打水上来。但是井里的水越来越少,风不知从哪里刮来好多沙子,也常常钻到井里。慢慢地,屋子的四周已堆着沙子,进出都很困难,土地再也长不出小树、小草,人们只好离开这地方。
这里只留下一棵树,不过早已枯死了,最后一口井,也快被沙子淹没了。我从窗户里向外张望,看见枯树边上的那口井,好像它在述说着什么。我的双腿沉重,还是忍不住向它走去……
以窗外为话题的作文篇7
今天上午第二节,我正在给学生讲《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教学正有序的进行着,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述,将同学们带进了课文主人翁练习拉小提琴的寂静的花园里。
忽然,“砰……”的一声响,打破了宁静的教室,大家不约而同站起来,把视线转到走廊硕大的玻璃窗。是“什么东西掉下来?”我纳闷着。
望着同学们期待的目光,我离开讲台来到走廊看个究竟。哦。原来是一只钓鱼郎,已经在地上不动了。我望了望操场,没有别的,依然是那样的寂静。这时,有几个同学已经把头探出窗外,“哦,好漂亮的鸟。”“是一只鸟。”他们叽叽喳喳,就像躺在地上的是他们相处多年的老友,以至这样的关心它。
“这确是一只漂亮的鸟。”我喃喃的说,不知是对自己,还是对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它羽毛的颜色十分美丽:头顶到后颈蓝绿色,有密的横斑;前额至耳羽栗棕色,飞羽黑色;颏喉白色,胸、腹、尾下覆羽栗棕色,脚红色。这种蓝、绿、棕、红、白相间的羽毛像穿了一件翠生生的花衣,强烈地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多漂亮啊!”有学生轻轻地赞叹。
我小心翼翼的把地上的鸟捡起来,捧在手心里,走进教室。把它扬起,让学生们一睹为快,然后,小心地把鸟放在讲台的隔板上。我想:这只叼鱼郎可能是刚才没在意,飞得太快了,撞到教室的玻璃窗而晕过去了……
教室再次安静下来,同学们再一次陶醉在我的叙说中。时间过得也真快,四十分钟的时间转瞬即过,我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理了。这时,那只在讲台隔板上休息的小鸟,倏地飞起来,在教室的上方盘旋了两圈,留下了两道漂亮的弧线,“唧”地一声,便从我们惊愕的表情中消失了。
“铃……”下课了,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我快步走出教室,去追寻两度打断我讲课的窗外来客……
以窗外为话题的作文篇8
夜,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几只乌鸦在哀嚎,只有几棵枯树在摇曳。雷电撕裂了天空,留下愤怒的咆哮,雨水穿过了天际,只为悲伤的人哭泣。这些原本的寂静都被驱赶,留下的只有长鸣的咆哮与悲伤的雨滴,窗外,显得那么冰冷无情。
转过身去,背对窗棂,比重充斥着刺鼻的xx,这种味道让人不寒而栗。这是人间的交界处,这是死神的寄居地。我走在冰冷的地板上,看着这些人垂死挣扎在死亡线,其中,就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冰冷的呼吸机盖在他苍老的脸庞,上下曲折的心电图让人不住揪心。浑身被管子覆盖着的他,一动不动,连眼睛都不舍得睁开。滴滴的心电图声让人恐惧。
我慌忙走出房间,来到长廊。只看见舅舅倚在墙边,抽着一根接着一根的香烟,云里雾里的他也可以让人看出他的哀伤,妈妈和外婆坐在座椅上,红肿的眼已告诉人们一切。
昨天,还和他一起吃饭,他虽步履蹒跚,但依旧可以和我们坐在一起,唠着家常,吃着便饭,虽不是什么美味佳肴,但依旧有滋有味。如今,看着那黑白色的,被撕的粉碎的病危通知书散落在垃圾桶旁,我的心要停了。
回到房间,依旧是那张熟悉的脸,看到他,我感到惧怕,怕他在我一转身,就离我而去,怕他在我一眨眼,就被死神轻轻挽起。我依旧看着窗外,依旧是那雷,依旧是那雨,只是人却快已不复等待。
我所能做的,只有双手合十,祈祷,悲伤,哭泣。
忽而,雨停了,天晴了,太阳出现在了地平线,窗外的阳光渐渐地,慢慢地,照射在他惨白的脸上。。。。。。
窗外作文篇9
我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写得累了,便放下手中的笔,伸个懒腰,起身靠在窗台上——
我会先一把拉开窗户,眯起眼睛,等一阵香风拂过脸颊,撩起几缕发丝,仿佛带走了烦恼。我欣然睁眼,望向窗外。先是看到那辽远的天空,无边无际,湛蓝得仿佛能滴出水。有时,还会飘着几朵白云,如轻薄的纱,在空中飘转舞动;又似细腻的颜料,泼洒在一张碧蓝的画纸上,轻轻晕染开来。如果天气好,白云后还藏着一颗圆圆的太阳,透过一层洁白的纱幕好奇地窥探着人间。
可惜看得久了,不免眼睛有些酸了,只好将目光移下。这时,我会看到一大片草地,生机勃勃的小草挺着细嫩的腰杆,娇艳欲滴的花儿绽着明丽的笑脸,一齐享受着舒适的日光浴。即使隔了很远,我仿佛也能闻到清新的花香。如果天气不好,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也不用担忧,草尖儿,花苞儿上都沾着晶莹的雨珠,更显得楚楚动人。有时娇嫩的草儿托不住雨珠了,弯下腰,那雨珠就坐滑滑梯一样滑下来,落到泥土中,再也找不着了。
偶尔还会在这里发现意外的惊喜。这里曾经是养马场,晴天,会有人牵着几匹爱马,带着一只狗,来这里放马。那马来到草地,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一路小跑着,尾巴在身后晃来晃去,不时低头嚼几棵草,或是和同行的好兄弟聊聊天,累了就直接坐下来,连耳朵也一动一动的;那只狗也不知是看马的还是单纯和主人一起出来遛弯儿,这时摆脱了缰绳的束缚,虽然草地上没有吃的,也快活地跑来跑去;主人呢,就在边上的小摊买几个桃子,一边吃一边看着。
草地中间还有一条曲折蜿蜒的马路,在那儿,可以看见一老一少骑着自行车,慢悠悠地向前;可以看见一家人边走边说笑;可以看见几个孩子在路边奔跑打闹……
收回目光,又一次坐到书桌前,眼前还是无垠的天空,诱人的草地,蜿蜒的路和悠闲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