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范文篇1

【摘要】建筑室内空气环境(iae)与人们的舒适、健康及工作效率密切相关,人们对建筑环境的关注程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室内环境。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由室内环境引起的病态建筑的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简述了室内空气品质问题产生的原因、空气品质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并提出了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综合措施。

【关键词】室内环境;空气品质;评价;改善措施

【abstract】constructionofindoorairenvironment(iae)andpeople'scomfort,healthandworkefficiencyiscloselyrelatedtothebuiltenvironmentofincreasingconcern,especiallyintheindoorenvironment.withthedevelopmentoftheconstructionindustry,causedbytheindoorenvironmenthasbecomesickbuildingstudyofthehotspots.thisarticleoutlinestheproblemofindoorairqualityreasons,theairqualityevaluationmethodsandevaluationcriteria,andproposedtoimproveindoorairqualityofthecomprehensivemeasures.

【keywords】indoorenvironment;airquality;evaluation;improvementmeasures

1.问题的提出建筑室内微气候对人的影响已研究了近一个世纪。最初人们关心的是热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等)的影响。现在已认识到一个卫生、安全、舒适的环境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它涉及到热舒适、气流组织的分布、空气品质、采光性能、、照明、噪声、环境视觉效果等。室内空气环境(indoorair)是建筑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室内热湿环境(indoorclimate)和室内空气品质(indoorairquality)。而其中空气品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室内空气品质不仅影响人体的舒适和健康,而且对室内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显著影响。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能够使人感到神清气爽、精力充沛、心情愉悦。室内空气品质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不良的主要原因包括:(1)强调节能导致的建筑密闭性增强和新风量减少。(2)会散发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如有机挥发物)的新型合成材料在现代建筑中大量应用。(3)散发有害气体的电器产品(如复印机、打印机、计算机等)大量使用。(4)传统集中空调系统的固有缺点以及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的不合理。(5)厨房和卫生间气流组织不合理。(6)室外空气污染。据美国等发达国家统计,每年室内空气品质低劣造成的经济损失惊人。现代建筑室内空气品质恶化,引发了以下三种病症:病态建筑综合症(sickbuildingsyndrome,简称sbs),与建筑有关的疾病(bri),多种化学污染物过敏症(mcs)。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统计,美国每年因室内空气品质低劣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00亿美金。实际上,我国室内空气品质问题较发达国家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室内空气品质问题已成为

2.3.1保证必要的通风量。据调查,实际工程中,集中空调系统在运行时不引入新风;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中新风系统经常不开,更有甚者,空调设计者在设计系统时忽略了新风。现在已普遍认为,这类缺少新风的建筑将导致居住者易患“病态建筑综合症”。因此,从设计到运行管理,必须充分重视室内空气品质,而保证必要的新风量是保证室内空气品质合格的必要条件。

2.3.2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在对房间通风系统进行规划时,应尽量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例如使新风的送风口接近人员停留的工作区,排风口接近污染源,安装有效的局部排风系统等,都是有效提高通风系统总体效率的措施。置换通风可使室内工作区得到较高的空气品质、较高的热舒适性,并具有较高的通风效率,其是一种能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节能方法。

2.3.3加强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管理。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根本任务是创造舒适与健康的环境。但应认识到,管理不善的通风空调系统也是传播污染物的污染源。通风空调系统中容易成为污染源的地方有过滤器、表冷器、喷水室、加湿器、冷却塔、消声器等。过滤器阻留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在温暖湿润条件下滋生繁殖,而后带入室内。空调处理设备和冷却塔等凡是潮湿或水池的地方均容易繁殖细菌,再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室内。阻性消声器的吸声材料多为纤维或多孔材料,容易产生微粒或繁殖细菌。电加湿器或蒸汽加热器因温度太高有烧焦灰尘的气味,也污染室内空气。空调系统的回风顶棚积有尘粒和微生物,也会互相传播造成污染。因此,必须加强对通风空调系统的维护管理,如定期清洗、消毒、维修、循环水系统灭菌等。

2.3.4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不论是工业还是民用建筑,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是改善空气品质最有效的措施。工业生产中改革土艺过程或工艺设备,从根本上杜绝或抑止污染物的产生,例如有大量粉尘产生的工艺用湿式操作代替干式操作,将可大大抑制粉尘的产生。在民用建筑中,吸烟的烟气、某些建筑材料散发甲醛、石棉纤维等都是常见的污染源。禁止室内公共场所吸烟,不用散发污染物的材料无疑是从源头上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手段。

2.3.5注意引入新风的品质。用室外空气来稀释室内的污染物的通风手段,其必要的条件是室外空气的污染物含量必需很低或无与室内相同的污染物。但目前城市的室外空气质量并不理想,大部分城市的大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或三级标准,在城市的局部地区,各项污染物浓度会超过规定的指标。因此,通风和空调系统的新风吸入口应尽量选在空气质量好的位置。室外污染物浓度高时,应在系统中装相应的处理设备(如空气过滤装置)。

3.结束语室内空气品质不仅影响人体的舒适和健康,而且对室内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显著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已成为建筑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关于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已有30多年,产生了大量文献,一些国家制定出一些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政策和标准。

目前,室内空气品质已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暖通空调、化学、生物学、(计算)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学、建筑设计、材料、医学、卫生学、心理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很多研究要求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协同攻关。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室内空气品质领域,通过学科交叉,会取得一些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范文

关键词地下铁道车辆,空调客车,空气参数

目前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没有现成经验可以遵循,尤其缺乏车内空气参数的相关标准,给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设计带来一定难度。这样容易造成车内温、湿度等参数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乘客的热舒适性要求。车内通风效果差、低浓度污染物长期存在以及低劣的室内空气品质,严重威胁乘客的身体健康。如不重视车内空气环境品质的综合研究并制定相关标准,必然会出现与病态建筑综合症类似的严重问题。本文就地铁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参数标准涉及的内容和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室内环境品质评价指标

1.1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

热环境是对人的热损失影响的环境特性。热舒适是人对热环境满意与否的表示。热环境是客观存在的;而热舒适是人的主观感觉。

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iso7730以丹麦fanger教授的pmv(predictedmeanvote)模型为基础,运用pmv-ppd(predictedpercentageofdissatisfied)指标来描述和评价热环境。WWW.133229.cOmpmv-ppd指标综合了影响人体热感觉的6个因素,即:空气温度、湿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速、衣服热阻和活动强度。目前,这些指标已经成为主要的热环境评价指标。

1.2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指标

在美国暖通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标准ashrae62-1989r中,首次提出了“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空调空间中绝大部分人(80%或以上)没有对室内空气表示不满意,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浓度达到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浓度”。

随着对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的深入,室内空气的内涵不断扩展。目前,室内空气中发现所含污染物种类繁多,对空气品质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选取的各项评价指标必须具有代表性而避免重复。除新风量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外,一般还推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性微粒(ip)、二氧化硫、甲醛、室内细菌总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12个指标。

1.3室内气流组织评价指标

室内气流组织是指气流的流型与分布特性。室内空气龄、新鲜空气的利用率、室内的换气效率、空气的排污效率等指标可用来反映所选择的气流组织是否恰当。

合理的气流组织,不仅可以将新鲜空气按质按量送到工作区,还可以及时将污染物排出,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由于对室内气流组织问题的重要性认识较晚,因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室内气流组织的评价指标至少应包括室内空气龄、新鲜空气的利用率、室内的换气效率和空气的排污效率、空气流速、质点空气变化率等。其中室内的换气效率、室内的排污效率是从排除污染物的角度对气流组织进行评价的指标。

1.4综合评价

从热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出发,不应将室内环境品质仅仅等同于一系列污染控制指标,并简单地判断这些指标是否合格;而应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室内空气环境品质进行综合分析。

2地铁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参数选取

过去,室内空气参数标准主要以温、湿度为指标的热舒适性为主,涉及空气品质的也只有二氧化碳含量、含尘量、新风量,对其它低浓度污染体的认识不够。随着空气品质的深入研究及对低浓度污染物认识的加深,发现其对人体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因而在制订地铁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参数标准时,要考虑将这些低浓度污染物控制在卫生标准允许的范围内。

地铁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参数可根据建筑空调室内空气参数研究成果,从地铁车辆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热环境、空气品质、气流组织等三方面评价的各项指标来选取。

2.1热舒适性指标

(1)温度

温度是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重要指标。有效温度(et3)是一个等效的干球温度。et3值把真实环境下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平均辐射温度规整为一个温度参数,使具有不同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平均辐射温度的环境能用一个et3值相互比较。它综合评价室内的热环境的状况。

(2)相对湿度

对静坐者的舒适性来说,湿度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不大。虽在有效温度指标也包含了湿度的作用,但由于湿度对呼吸的健康、霉菌的生长和其它与湿度有关的现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将湿度又单独作为一个指标。

(3)空气流速

空气流速是车内热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车内空气参数的一项重要指标。大量研究表明,空气流速对人的热舒适感有很大的影响。气流速度增大时,会提高对流换热系数及湿交换系数,使对流散热和水分蒸发散热随之增强,加剧人的冷感。气流速度过小,且衰减快,风吹不到地面,容易造成车内垂直温差过大,有头凉脚热的感觉。

2.2空气品质指标

(1)新风量

新风量是车内空气品质的一项重要基本指标,其作用是调节车内空气质量,使车内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浓度保持在卫生标准所容许的浓度值以下。人们对新风的研究已从仅仅注重其“量”转变到更关注其“质”的问题上来,强调新风的利用效率和新鲜程度。传统观念认为,新风仅是为清除人体所产生的生物污染。而ashrae62-1989r中认为用以确定新风量的污染物来自人体和室内气体污染源两方面,对最小新风量提出了新的、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在空气参数标准对新风量的要求仍不能忽视。

(2)二氧化碳(co2)

co2是车内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它由人呼出,其发生量与人数及活动量有关。人们在呼出co2的同时,身体其他部分也不断排出污染物,如汗的分解产物及其它挥发气体(异味产生的主要因素)。在以人为主要污染源的场合,co2浓度的高低基本上能完全反映人体污染物散发的情况。因此co2浓度指标可以作为车内异味(主要是人体体味)或其它有害物质的污染程度的评价指标,也是可以反映室内通风情况的评价指标,是判断空调列车污染程度最主要的参数之一。

(3)一氧化碳(co)

co作为主要的燃烧产物,往往被作为室内环境烟雾的评价指标。ashrae62-1989r认为,只要室内出现环境烟草烟雾(ets),就不能达到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据此,一旦车内有吸烟现象发生,地铁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品质肯定达不到要求。因此将co选为车内空气参数的目的是防止co浓度过高而危害人的健康。

(4)可吸入性微粒(ip)

地铁在隧道内运行,运行中因电刷、闸瓦制动产生的粉末及隧道内灰尘,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车内。人员的庞杂及其上下流动性较大,对车内尘埃浓度有很大的影响。再加烟雾中含有大量的烟尘微粒,使可吸入性微粒也成为车内空气品质必要的衡量指标。

(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地铁车辆为保证车体气密性及车内装饰和节能的要求,车内使用了大量的装饰材料和保温材料。这些材料释放的voc,造成车内污染物的增加,影响室内空气品质。voc的浓度过高会直接刺激人们的嗅觉和其它器官。其主要代表物质为甲醛。在空气参数标准中应将甲醛作为一项控制标准。

(6)二氧化硫(so2)

室内空气中含有的so2成分主要来自室外大气污染渗透和吸烟产生的烟雾之中,虽然so2浓度不是很高,但由于其危害性较大,也将其选取为空气品质指标之一。

(7)空气微生物

客车内空气中细菌的来源很多,必须选定一个指标来反映空气微生物的污染情况。室内空气细菌学的评价指标技术一般多采用细菌总数。我国仿照日本采用层降菌法,以菌落数判断空气清洁程度。

(8)空气负氧离子

根据人体卫生要求,在每立方米的空间负氧离子含量不少于400个,否则人就会感到不适。当负氧离子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可降低车内的漂尘、co2含量、细菌数目等,也可消除悬浮的微生物、车内有害气体、霉菌,并抑制细菌滋生,改善车内的空气品质。考虑到空调客车人员密度极大的特殊情况,有必要将其作为衡量车内空气品质的指标之一。

2.3气流组织指标

换气次数是一项传统的通风设计参数。室内空气龄定量反映了室内空气的新鲜程度,可以综合衡量车内的通风换气效果。地铁空调客车虽然车内限界低、空间狭小、人员多且站立,但车辆到站频繁、车门多且宽、开关门频繁、乘客停留时间短,因此只要保证一定换气次数就可获得较好的通风换气效果,无须具体地研究空气龄等指标。

3地铁空调客车的特殊性

3.1地铁车辆与铁道车辆

地铁车辆从某种程度上可视为“移动的建筑物”,与地面铁路客车有许多相似之处。地面铁路客车车内空气参数标准经过长期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也为地铁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参数标准的研究提供了经验。但地铁车辆空调与地面铁道车辆空调在运行条件和舒适性要求方面有很大差别,因而两者的车内空气参数标准也应有所区别。

3.2地铁车辆运行特点

地铁空调客车虽然室内空间狭小、人员密度大,但运行区间短、乘客逗留时间短、上下乘客相对多,乘客对车内温、湿度感受十分明显,但对空气品质敏感程度相对较低。可见,乘客对车内热舒适性的温、湿度的指标要求较高,对车内空气品质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因此,建议车内空气参数标准中仍然以热舒适性指标为主,而空气品质中某些指标可适当降低,其中co2含量和含尘量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3.3空气流速

空气流速不仅是室内热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室内空气参数的一项重要指标。地铁客车室内限界低、空间狭小,顶高仅为2.1m左右,且乘客人员多(定员为6人/m2,严重超员时可达8人/m2,多数人处于站立状态),因此不能直接把风送到地板上,会有头凉足热的感觉。此外,由于工作区离送风口较近,给送、回风带来一定难度:若送风的平均风速低,乘客就会感到不凉爽,且由于风速低、衰减快而排风困难,容易造成送风短路(即风刚出送风口未经人体热交换就会从回风口又回到机组);若风速过高,由于出风口温度低(仅15~20℃),又会使人有吹冷风的感觉。因而,地铁客车室内的空气流速指标应充分考虑上述影响因素,与建筑空调及铁路客车标准有较大区别。道内的空气主要是通过隧道通风设备摄取的地面空气,在通风过程中可能出现二次污染,其“质”有所下降。

3.4新风问题

同时地铁运行时产生大量灰尘,也将污染受地铁车辆限界影响,制冷机组的选型受到限隧道内的空气。在地铁车辆的新风问题上,不仅要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车内新风量的摄取。新风清注重“量”,更要注重“质”的要求。特别是地铁客车洁度近年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地铁空调客车内新新风量受到各种限制时,新风利用率更加显得重风的质量也应该引起重视。特别是地铁车辆在隧要。道内运行,客车吸入的新风是隧道内的空气。

参考文献

1ashraestandard62-1989r:ventilationforacceptableindoorairquality.1989

2abdouoa,loschhg.theimpactofthebuildingindoorenvironmentonoccupantproductivity-recentofindoorairquality.ashraetrans,1994:902

3persilyak.evaluatingbuildingiaqandventilationwithindoorcarbondioxide.ashraetrans,1997:193

4沈晋明.室内污染物与室内空气品质评价.通风除尘,1995,24(4):10

5李先庭,杨建荣,王欣.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现况与发展.暖通空调,2000,30(3):36~40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范文篇3

1.空气质量我国一些地区的室外空气质量不佳,有些人认为室内空气比室外空气质量好,只要待在室内就没问题了。其实不然,许多办公室空间内的空气质量并不如看起来那么好。室外空气的灰尘、颗粒物等让人容易分辨空气质量的好坏,办公室室内空气质量却不容易分辨。在肉眼看来,办公室室内的空气没有多少灰尘,然而,有些办公室室内空气中隐藏的有害物质甚至会高于室外。现在办公室普遍采用中央空调,大多是密闭式设计,使得办公室内部空气进行室内循环,这无疑有利于细菌等微生物的滋生。

2.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几乎无法被我们感知。电脑、手机以及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都会带来大量的电磁辐射。尤其是当今自动化的办公环境,高科技产品充斥着办公室空间的各个角落。这些设备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但也使人体长时间处在电磁辐射的环境下,对人的身体是不利的,有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性失调、心悸、白细胞变化,甚至损伤眼睛、引发白内障等。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长期盯着电脑屏幕所造成的眼损伤。如何合理利用电子产品,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3.办公家具办公家具是必不可少的,办公室家具如果设计得不合理,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疾病的产生。比如长时间处于不正确的坐姿状态,会让人腰酸背疼,严重时会引起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因此,办公家具设计得不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办公室室内设计中以人为本的四个方面

以人为本,是对办公室设计所提出的重要的指导思想,室内设计应该考虑各层次人们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在设计中兼顾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需求,使设计趋向个性化、智能化和生态化。当然,以人为本并不是肤浅地追求工作的舒适性,而是有理智、有节制地实现办公环境的优化,铺张浪费是不可取的。地球资源在持续减少,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当前人类发展所应该关注的重要因素。在室内设计方面同样如此,如何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做到以人为本,是当前办公室设计的关注点所在,也是难点所在。

1.物理环境物理环境本质上是一个办公室内各种物质所组成的环境,包括光、声音、空气甚至热量等。良好的物理环境是一切环境的基础。办公室室内设计的物理环境主要由光环境、声环境和热环境三部分组成。如何合理选择和布置,是以人为本的关键所在。首先是光环境,舒适柔和的光环境会让人们心情愉悦。一般来说,办公室的光环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人工照明需要考虑根据工作性质决定照明强度,不同的工作性质对光照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此前提下,光线的投射形式以及光线的分布是需要考虑的方面。当前,许多办公室的光环境采用的是公共区域低强度光照和个人区域高强度光照相结合的方式。在低光照环境下,人们会感到舒适,有放松和消除疲劳的效果。而在个人区域,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工作需要调节光照的角度和光照的方式,从而满足不同个体对光照的不同需求。自然采光是必不可少的,自然光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能使人放松,更加舒适。因此,有效结合自然光和人造光是现代办公室设计的重点。声环境主要在于降噪。可以采用吸声、隔声、掩声等方式消除声音或者使噪声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状态。热环境不仅指热量,还包括湿度和空气流速。办公室室内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的流速构成了室内热环境。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合理的空气流速能够使处于该环境中的人感到舒适,如恒温恒湿的办公室,处于其中的人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利于身心健康。

2.生理环境物质需求是人们需求的一方面,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应该追求一种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上面提到的物理环境的营造较为容易,合理的设计布局,投入现代设备,可以使工作环境优化。然而,仅仅做到这样是不够的,以人为本要充分考虑人们的个体差异。恒湿恒温容易做到,但是室内空气的流通和循环如何考虑?长期处于封闭的环境中,对身体健康是有害的。有些人的身体比较虚弱或者有过敏症状等,这些都是在办公室室内设计时应该考虑的。既然是以人为本,那就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大到空气如何流通,小到空气清新剂的选择都要认真调研、仔细安排。在室外空气质量比较差的情况下,首先要考虑如何消除有害气体,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情况下,考虑空气的流通和再净化。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也可以考虑生态的方法,注重绿化,达到增加氧气、净化空气的目的。

3.心理环境外在的物质需求和本身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心理需求了。心理需求是建立在物质和生理需求基础之上的,对办公室室内设计而言,没有良好的物质和生理环境做铺垫,心理满足也就无从谈起。心理需求是复杂的,但并不是不可归类的,基本可以分为六类: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受尊重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办公室的室内设计应该在满足物质与生理需求的基础上,考虑人们的心理需求。只有满足了人们心理层面的需求,才算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4.视觉环境视觉环境包括室外景观和室内环境。视觉环境的好坏是人们接触室内环境最直接的感受。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当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温馨舒适的办公环境,从心理上就很容易接受,哪怕它存在一些不足。反之,一个环境即使各种现代设备齐全,但是设计得十分杂乱,很难让人有认同感。现代办公室环境整体而言是良好的,因此需要考虑景观。良好的景观能让人们感到心情愉快,如果没有好的室外环境,就要把室内环境设计得美观大方,让身在其中的员工能够感受到环境的和谐与温暖。

三、结语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范文篇4

【关键词】住房;通风;污染

【中图分类号】TU148【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172-01

住房是人类基本需求之一,住宅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是提高人民素质的物质条件。随着综合国力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人们对住宅的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舒适性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室内外空气质量等方面。现在热、光、声都已得到解决,室内外空气质量的问题日益突出,而影响室内外空气质量的因素除室外大环境空气质量外,主要是厨房、卫生间通风不利所带来的污染,现在人们为了追求尽可能大的使用面积,除了立管竖井,厨房、卫生间设置排风竖井的问题也几乎被所有的住宅设计所忽略,舍不得为改善住宅室内空气环境而占用一点建筑面积。现代住宅的厨房、卫生间正日益受到居住者的重视,但这里又是室内空气卫生环境最差的地方,所以改善住宅厨房、卫生间通风是保障室内良好空气质量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一、厨房通风

现在家用燃料是以天燃气、煤气为主,气体燃料燃烧产生的油烟以及做饭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对住宅的污染很强,它既污染室内空气,又污染家具、电器和室内墙壁,使室内环境遭到破坏。抽油烟机的产生为人们解决了这一难题,但是抽油烟机的排烟管伸向何处?这又成了一个新问题。笔者对部分地区的住宅做了调查,发现现在最普遍的做法是将厨房抽油烟机的排烟管直接伸出室外。笔者认为这仅仅是现有住宅解决厨房通风问题的权宜之计。因为,第一:众多的排烟管直接伸出室外,严重影响了建筑立面效果。第二: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排烟管排出的油烟会给排烟管附近的墙面造成较大污染。第三:此排烟法排出的油烟会对周围环境(如阳台、楼梯间等)以及小区空气环境造成影响。

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有二,其一:设置竖向烟道将油烟排至屋顶,六层以下住宅设置500x300竖向烟道;七至九层住宅设置560x300竖向烟道;高层住宅排风道截面应根据计算确定。有一种变压式共用排油烟道系统(单井),其竖井截面小,又可以有效防止各抽油烟机非同时运行时相互干扰。(也可以设置子母井将油烟排至屋顶,以避免烟气倒灌和住户间串烟、串味、串声)。

其二:由于从抽油烟机排出的油烟温度不高,可设置硬塑料管代替排烟竖井,即在厨房阴角处设置不小于DN200的硬塑料排烟立管,此法优点是占用厨房空间小,立管安装方便,对厨房结构和布置也无任何影响,另外还可考虑将排烟立管置于冷藏室或室外。

另外,抽油烟机其空气动力特性,即排风量与静压值应满足其与排风道工作状态配套运行的要求,也就是保证其多工况运行的稳定性要求。在必要排风量排风量不小于250m3/h的前提下,安装于多层住宅的抽油烟机的出口静压值不小于90Pa,安装于高层住宅的抽油烟机的出口静压值不小于150Pa。

二、卫生间通风

现有住宅对于卫生间有外墙或于楼梯间相邻的,大多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及设置外窗或开向楼梯间的高窗,此为排风口;在卫生间门的下方设百叶,此为补风口。此通风方式,受建筑物本身热压和室外风压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因为,我国地处北半球,为满足日照与采光需要一般将住宅的起居室、卧室等主要房间朝南,将卫生间、厨房及楼梯间朝北。然而根据我国气象资料统计表明,我国城市(尤其北方城市)的年主导风向和冬季主导风向,以北向或偏北向为多,卫生间开在北外墙上的窗往往成了进风窗而非排风窗,门下部的百叶口则成了污浊空气进入其它室内的通道。

开向楼梯间的高窗,因楼层、季节和室外风向风速的不同,其通风效果也大不相同。在冬季,由于热压作用使楼梯间产生“烟囱效应”,下层卫生间排风效果好而上层则常常形成“倒灌”气流,卫生间的污浊气流反而进入其它室内,使高窗排风的目的与效果相反。室外北风进入楼梯间后,风压的作用使楼梯间内侧中和面下移,更多楼层的卫生间高窗成为进风窗,“倒灌”现象更为严重。另外将卫生间的污浊空气排入经常有人上下的公用楼梯间,此做法也不文明,同时也不能保证卫生间的私密性。

因卫生间的使用特点与厨房使用特点相似,即一:间歇性,二:一旦需要,排风量大;鉴于此特点,笔者认为最理想的解决方式就是机械排风,解决途径为设置排风竖井,或设置不小于DN200硬塑料管代替排风竖井,多层住宅卫生间排风道截面应不小于240x380mm;中高层住宅卫生间排风道截面应不小于300x500mm;高层住宅排风道截面应根据计算确定。在每户卫生间内设置小型排风器,功率约为30w,排风器的空气动力特性要求为在满足卫生间必要排风量110m3/h的前提下,出口静压值不小于80Pa。

另外,设计、施工当中地漏的选用对室内空气质量也有一定影响。现在市场上的地漏大多水封高度达不到要求,还有一些为无水封型地漏,水封因干燥蒸发或排水管内气流波动、压力变化而很容易遭到破坏,致使臭气不断逸出,污染室内空气。所以笔者认为在设计及施工中也应该注意,采用水封高度有保证的地漏,或在无水封地漏下加设“S”形或“P”形存水弯。

通过以上解决方式,将大大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及小区空气环境,住宅内平面布局及朝向也可不再受到限制。当然,以上方法还不尽完善,如防火措施、节点大样等,笔者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得到有关专家的重视以及和有关同行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耿世彬,等防护工程通风,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2000.3

[3]马仁民国外非工业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研究动态,暖通空调,1999,29(2):38-41

[4]冯雅,等室内空气质量及研究进展,第九届全国暖通空调技术信息网大会论文集,1999.7

[5]李先庭,等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现状与发展,暖通空调,2000,30(3):36-40

[6]许钟麟,等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手段新风过滤处理的新概念,暖通空调,1999,27(3):5-9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范文篇5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环保节能技术;应用

引言:

我国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较大,所产生的电能消耗主导方向也有所不同,寒冷气候的区域主要是采暖,而炎热地区就主要是利用暖通空调来进行制冷。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观察来看,炎热时间段较长的区域,其空调的电能消耗在夏季占了整个建筑工程消耗的55%,甚至其空调的电能消耗已经占到了全社会电能消耗的20%。所以,加大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减少空调系统自身的消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且能够切实有效的缓解我国所出现的电能紧张问题。

1.暖通空调的作用及产生的效果

1.1暖通空调的作用

建筑工程安装暖通空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住宅内部的生活环境进行改善,而在改善的相应气候条件中主要包括了湿气、温度、气流、洁净度等等。也就是要保持居住空间的舒适度居中,不至于过热也不会偏冷,使得住宅内部的人体温度能够达到平衡即可。而在一些有着恒温要求以及情节性的空间内,使用暖通空调的目的则主要是为了对生产工艺的需求进行满足。

1.2暖通空调对人体的影响

由于建筑物的密闭性逐渐增加,装修档次也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室内污染物的滞留量增加及延长停留时间。如烟雾、病菌及从家具、墙面、地毯和油性漆中散发出的多种致病化学物质,加上通风换气量的明显不足,空气在室内循环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严重不合格。

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空调房间存在的空气品质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通风换气向室内提供大量新鲜空气,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但同时意味着增加新风负荷。利用增加新风量和排风进行热交换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减少空调的运行耗能。

2.暖通空调目的及其影响

2.1暖通空调的目的

暖通空调的目标是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和生产室内热环境,主要包括: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以及人体与周围环境(包括四壁、地面、顶棚等)之间的辐射换热(简称环境热辐射)等。在一般的舒适性空调中,以能够使人体保持热平衡而满足人们的舒适感觉为目的;在恒温恒湿或有洁净要求的工艺性空调中,一切以满足生产工艺为目标。

2.2暖通空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据国外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平均88%的时间在室内,7%的时间花费在交通上,5%的时间是在室外。从这方面来说住宅的空气质量品质对人体的健康更加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由于建筑物的密闭性逐渐增加,建筑物装饰越来越多样化,从而导致室内污染物的滞留和增加,例如:烟雾、病毒以及从家具、地毯和油漆中散发的多种危险化学物质,加上新风量的明显不足,空气重复循环,会造成室内空气质量品质严重下降,空调房间的空气污染物指标会远远超过国家安全标准。

所以,如何科学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研究人员在进行大量的研究之后,明显发现利用提高建筑内部的通风率,能够使得建筑内部的污浊空气更好的排除,而向建筑室内提供更多的外部空气,也是改善建筑内部空气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从设备的耗能来说,要提高通风率,就必然会提高空调负荷,这也就使得空调运行过程中的耗能更大。

3.加强暖通空调节能环保的措施

3.1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

暖通空调、建筑工程、周边环境这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起来的,而要对暖通空调自身的节能环保性质进行提升就必须要不断的对建筑工程自身能源使用的利用效率进行提升。例如,使用当前建筑工程自身已经具备的相应条件,来减少建筑工程室内的所出现的热能消耗以及逸散现象;在建筑墙面的外层加装上外保温材料,并且起到对建筑防护结构进行防护加强的目的;房屋自身的采光、造型设计、群落规划等因素都是建筑在进行节能的过程中所能够利用到的重要因素。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的结果来看,如果针对建筑工程来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使得建筑结构获得减少能量逸散的防护层,如果说该项工程的改造占到了整个工程投资造价的4%-7%,那么,其防护层所嗲来的节能效果便能够减少至少20%-40%。并且在对建筑主体的外墙进行相应的防护层加装之后,其建筑室内的温度便能够极大的减少能量逸散,也避免了外部温度直接侵袭到建筑之内,这也就达到了对建筑内部制冷消耗和热能消耗节能的目的。

3.2大力推广热泵技术。热泵技术新兴的建筑节能技术,它是利用少量的热能来提升其它能量,如,空气、土壤、水中、太阳能中的热能,最终,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热泵以热能能量源的性质不同主要分为空气源、地热源(水源、土壤源)以及太阳能。目前,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空气源热泵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它有着操作简单,运行可靠的特点。地源热泵由于主要依赖于地下水,近年来,随着地下水资源的短缺,地源热泵的应用呈逐年下降趋势。相对前两者而言,太阳能热泵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由于太阳辐射能具有周期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太阳能热泵的使用始终没有达到产业化。

3.3应用蓄能、热回收技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逐年扩大,城市居民用电大幅度攀升。特别在夏季,我国南方城市的空调用电使城市商业生活用电的峰谷差异进一步拉大,而我国的电网自身调节能力严重不足,造成了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蓄能系统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这一现象。建筑节能在目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具足轻重的作用,建筑节能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针对目前空调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现状,我们应该关注科技的发展状况,根据实际情况以及节能减排需要选用适当的设备和技术以便于达到节能的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环保节能技术正在暖通空调领域中加大应用的范围和力度,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暖通空调自身耗能便是属于较大的,因此,还应当从空调自身的运行、设计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全面深入的考虑,以此来使得空调系统自身的节能水平能够获得相应的提升。无论是从现代环境保护还是从资源资源节省的角度来进行考虑,都必须要采取合理的节能措施,以此来减少系统运行的耗能和实际费用。只要整个暖通行业能够针对节能环保问题来进行努力,就必然能够使得暖通空调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姚灵锋.地源热泵热平衡问题的研究及工程应用[j].节能技术,2009(03).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范文篇6

关键词:装修;室内环境;污染;检验

0引言

国内外大量调查资料都证实了这样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往往比室外还高。现代人平均有90%的时间生活和工作在室内,而现代城市中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则比室外高出许多倍!尤其是那些儿童、孕妇、老人和慢性病人。特别指出的是,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而儿童生活在室内的时间在80%以上。

1室内空气污染对社会产生的危害

室内空气污染对社会产生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1室内空气污染会危害人身体健康。国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室内空气污染会引起“致病建筑综合症”(SBS),症状包括头痛、眼、鼻和喉部不适,干咳,皮肤干燥发痒,注意力难以集中和对气味敏感等。这些症状的具体原因不详,但大多数患者在离开建筑物不久症状即自行缓解。

目前由装饰材料所造成的污染成为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市场上80%的装修材料都含有大量的有机有害物质。这些建材一旦进入室内,在通风环境不好的环境中浓度会很高,从而危害人的健康。例如,用做室内装饰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中都含有甲醛,即使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甲醛也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高浓度的甲醛对神经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长期接触较高浓度的甲醛会出现急性精神抑郁症,国际癌症研究所已建议将其作为可致癌物对待。其它如苯、甲苯、二甲苯等都是已证明是毒性极强的物质。

1.2室内空气污染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室内空气质量与劳动效率和出勤有着密切关系,由此造成了缺勤和医疗费用的巨大损失。国际经验表明,加强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通常情况下所增加的费用并不多,就可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因此,控制和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可以保护人的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2建筑装修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实施两年多来,对建筑物室内环境污染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该标准仍未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部分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受诸多因素限制,尚未在工程建设环节中开展相应工作。部分已经开展这项工作的地区,在污染物判定方面易受某些不确定的因素影响,使该标准难以灵活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设计前准备工作不足。在开始设计前,还要熟悉将要进行室内装修设计的建筑物的现有状况,特别是对已使用过的建筑物。它的通风情况如何?现有的室内环境污染状况如何(哪怕是直观感觉)?有无必要对现有情况进行测试?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考虑如何着手工作,以便在新装修中去除原有污染,并避免新的污染。通风是消除室内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因此,装修设计中,一定要按照建筑设计通风的规范要求进行。特别是在大开间改为小开间的装修设计中,对小开间的通风状况要进行重新计算,凡达不到建筑设计通风要求的,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小开间的通风需要。

2.2材料使用控制不到位。选材是室内装修设计中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的中心环节。在明确了建筑物类别后,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要求进行选材。

建设工程中建筑材料的使用,各地区均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控制。有些地区实行材料准用证制度,有些地区推行材料备案证制度。尽管材料管理的名称各异,其目的却大致相同。都旨在控制本地区建设流通领域中的建材产品质量,确保可能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责任方的单一性、明确性。

如何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目前仍需要国家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控制,在“正本清源”的同时,也应该在最后的应用环节中进行一定的管理控制,方能达到“清流”的目的。所以,材料在建设环节上的管理控制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实践说明,只要供需关系存在,就会有市场行为存在。伪劣产品的层出不穷,除去经济利益方面的原因外,也是因为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就建筑材料而言,材料的使用备案、认证制度并不能够真正消除这种需求的存在;与之相反,它在客观上为地方保护提供了依据,为自由贸易设置了壁垒。比如,在甲地方进行备案的产品,到乙地还要进行备案。而备案后的产品,受产品批量或其它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并不一定总以合格品的身份进入工程现场。所以,进场后的产品质量检验,才是材料使用控制中的唯一、核心依据。因而要杜绝致污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控制工作真正把关的重点,最终集中在进场材料的产品质量检验资料上,集中在材料使用过程中的供需双方上。

2.3污染物的检验手段存在一定局限。污染物的检验通常是在工程完工7天以后,交付使用前进行。这部分采样或检测工作通常在现场进行。虽然标准对采用的相关测试方法做出了说明,但受现场条件的影响,大规模、大体量的检测设备不便用于现场检测。而当前能够满足标准中检测精度要求的现场检测设备,其功能还不尽完善,其精度还不能完全达到标准要求。比如污染物苯的标准要求是:含量不得大于0.09mg/m3,换算为浓度指标,浓度不得大于0.027ppm。而市场上测苯的便携式产品的精度在±0.1ppm,无法达到标准要求。这样,该类污染物的测量仍需依赖现场采样后用实验室设备来完成,客观上给污染控制工作的普及带来不便。

2.4现场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的差别。污染控制检验的核心在于评定,评定工作的重点则在于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技术条件通常比较到位,有较好的技术环境。而现场检测受场地条件限制,数据结果中的干扰因素较大,准确判定存在一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设备适用的环境温度差别。实验室检测通常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工程现场检验则在现场温度下进行,存在较大的温度判别范围。对于气体检测来说,检测点的温度、气压都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指标,通常均在计算中予以考虑。但实践表明,部分检测设备受环境温度影响,会造成误判情况。以XXXX-201S甲醛测定仪来说,工作环境9℃下的甲醛比色法测试,比色瓶反应颜色深蓝,人体有头痛、喉痛等症状,浓度测定0.04mg/m3,标准判定为合格;室温21℃下测定,比色瓶反应颜色浅蓝,人体无不适感觉,浓度测定为0.29mg/m3,标准判定为超标。这样与比色法原理、人体反应情况相矛盾的测试结果,说明在现场化学分析检测过程中,在严格操作、消除偶然误差的同时,应注意避免系统误差的产生,宜采用其它手段对数据结果进行比对。②空气质量中的干扰因素。在现场检测时,受环境因素影响,气体采样、检测工作中常会发现样品或测试房间有灰尘、杂质等情况。对于精度较高的化学、电化学检测而言,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是确保检测数据精确的必要条件。此外,在检测过程中,偶然产生的烟、酒等气味均会对测试结果产生不良影响。这些方面的问题除了在检测过程中予以相应告知、注意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从技术方法上加以明确、解决。

2.5缺乏整改处理方案。

鉴于当前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工作刚刚起步,还需进一步加强推广、普及工作。室内环境污染超标后的整改问题,相对于其它方面的工程质量问题,处理手段较为单一,可行性、经济性方面的适用性不强。

此外,标准中仅对饰面人造木板要求施工时采用密封处理的方法避免污染,而对其它材料未予说明。这样客观上给整改工作的方案制定、实施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于装饰材料致污的,可以局部拆除;对于砂、石、混凝土等材料致污的情况,就不能采用这样简单的方法来整改。对这类问题适用何种整改方案,也是目前工作的难点。尽可能地减少经济损失,在前期“预控”加强的基础上,可收到一定效果,但后期处理措施仍缺少较好的处理办法。

3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结合实际情况,应当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严格控制材料进场使用环节中应提供的材质证明,在材料特性、批量的基础上,加强对材料进场检测报告的核查工作。室内装修必须采用相应的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否则室内甲醛浓度很难达到验收要求。一般的室内装修,宜采用E1类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当采用E2类人造木板时直接暴露于空气的部位应用涂饰等表面覆盖密封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实验表明,经处理后的板材,其挥发甲醛的量要减少许多。

3.2取消易产生消极市场作用的材料认证和备案制度,将工作重点放到材料市场供需双方的行为核查上。

3.3结合标准要求,完善检测手段和检测设备,充分发挥中介性检测机构在行业中的技术优势,确保检测数据、判定结果的真实有效。

建筑装修工程中所采用的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必须有放射性指标检验报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不同产品的出厂检验报告有一定的时效性,按生产配方、生产批次的不同应分别提供出厂检验报告,检测方法也应符合标准要求。

目前,从全国调查的情况来看,天然花岗岩石材的放射性含量较高,超标时有发生,而天然大理石材料放射性超标的较少,并且不同产地、不同花色的天然花岗岩石材放射性含量各不相同。因此,民用建筑工程室内饰面采用的天然花岗岩石材,当总面积大于200m时,应对不同产品分别进行放射性指标的复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中所采用的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必须有能代表该批产品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检测报告。当面积大于500m2时应进行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进行复验。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中所采用的水性涂料、水性胶粘剂、水性处理剂必须有总挥发有机化合物(TVOC)和游离甲醛含量检测报告;溶剂型涂料、溶剂型胶粘剂必须有总挥发有机化合物(TVOC)、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氨酯类)含量检测报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的规定。当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检测项目不全或对检测结果有疑问时,必须将材料送有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环境污染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墙面上的装修材料在挥发污染物时,总是造成贴近墙面的地方浓度要高一些,如果现场检测取样时,取样点距内墙面太近,结果将失去代表性。现场取样时,取样点应距楼地面高度0.8~1.5m。0.8~1.5m是人的呼吸高度,在这一高度取样检测,可以代表人吸入污染物的真实情况。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通风道中的空气是混合气体,会与本房间的气体有很大差别,因此,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取样是为了对某一个被测量的房间来说有更好的代表性。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当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当房间使用面积50~100m2时,设2个检测点;当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m2时,设3~5个检测点。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3.4加强验收工作。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天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一项工程建成后,尽快验收并投入使用,应当说是建设各方的一致愿望。但是,使用大量人造木板、涂料、胶粘剂等材料装修后的房间,挥发出来的各种污染物此时正是浓度最高的时候。如果此时进行验收,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指标很难达到,况且,此时的室内环境污染状况正在迅速改变,一般7d以后将降低到稳定状态,而只有降低到稳定状态以后的室内环境污染状况才是工程交付使用后的实际情况。因此,验收在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是适宜的。另外,在考虑验收时间问题上,无法考虑人造木板散发甲醛的因素,因为人造木板散发甲醛的过程较慢,相对于涂料等挥发有机成分来说要慢许多。

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资料:①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地点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工程地点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含量检测报告;②涉及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工程设计变更文件;③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污染物含量报告、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复验报告;④与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有关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记录;⑤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记录(不做样板间的除外);⑥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报告。

3.5丰富室内环境污染整改工作的方式、方法,同时加强新型环保建材的推广、应用工作。

3.6加强后期处理工作。①加强通风换气。消除室内空气污染,最有效的方式是通风换气。在室外空气好的时候打开窗户通风,有利于室内有害气体的散发和排出。对于依赖空调系统的密闭空间,必须改善空调系统,就是对新风首先有量的要求,同时还要有质的要求,即使用低污染的新风。这一技术正是目前暖通专业致力解决的问题。因此,应该参考国际标准,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清理全过程的详细规范与管理制度。②采用空气净化装置。可选用有效的室内空气净化器和空气换气装置,保持室内空气的净化,这是清除室内有害气体行之有效的办法。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有机械过滤、静电除尘和吸附剂等。活性炭是常用的吸附剂,其寿命由室内环境中气体浓度、空气流速、活性炭量及吸附效率等决定。一旦吸附饱和,就需更新或解吸处理,但判断吸附饱和和穿透在实际工作中是较困难的。此外,吸附剂对不同气体吸附能力的差异也使决定更换和维护吸附剂的时间难以确定。进一步开发研制新型净化剂。例如: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有特殊“胃口”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将空气中的烟雾全部“吃掉”。据悉,这种物质是由用于制造化妆品和染料的二氧化钛与活性石墨混合而成,将混合物加到建筑材料中,再由这种建筑材料建成的建筑可以吸收掉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③改进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可通过工艺手段对建筑材料进行处理,以减少污染。例如:对木制板材表面及端面采取有效覆盖处理措施,控制室内木制板材在空气中的暴露面积,从而可以减少板材中残留的和未参与反应的挥发性有机物向周围环境的释放等等。

4结束语

在装修工程中,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超标现象较为普遍,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应对污染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特别应注意把好材料关;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过程;把好工程验收关;进行必要的检测,做好验收的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P.WPhotocopiersandindoorairpollution.Atmosphere.Environ.1999.

河南省建设厅.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NathansonT.IndoorAirQualityinOfficesBuildings.AtechnicalGuide,Ottawa,HealthGanada,1993.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范文篇7

《GOOD好主妇》生活消费系列调查

85%担忧室内空气污染

近日,《GOOD好主妇》携手人民网、中国妇联新闻网,就“室内空气污染”话题在线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5%认为室内空气存在污染,其中选择“比较严重”的占35%,选择“稍微有些”的占50%,认为“不存在”污染的只有3%。

92%持续待在室内超过5小时

你每天持续待在室内办公或活动的时间是多久?调查中,51%选择“5―8小时”:41%选择“8小时以上”。

不管是白领还是家庭主妇,每天会持续待在同一个空间内工作或生活,如果室内空气质量有污染,比如家具中释放有害气体、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过多、空气流动性差滋生病菌,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49%最看重室内的空气流速

调查结果显示,人们最关心的还是室内“空气流速”(占49%),害怕长时间待在不对流的空气中。

排在第二位的是“可吸入颗粒物”(占40%),以前人们更多知道的是室外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实际上室内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更可怕,长期吸入身体内,对肾脏、肺等器官会造成严重的损伤,调查中人们还看重的要素包括:相对湿度(39%)、温度(37%)、细菌总数(36%)。

83%装修后未进行空气检测

装修后,你请专业机构对室内空气进行过检测吗?调查结果显示,只有8%的家庭进行过检测,选择“没有检测过”的人数占83%,还有8%根本“不知道要检测”。

很多室内空气污染都是因为装修引起的,如果装修后能够进行专业检测,入住时会比较放心这些年,室内空气检测受到过一些质疑,是否专业?是否有效?会不会骗钱?专家建议,最好找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服务会有保证?

81%因空气差生病或过敏

媒体曾经报道过,白血病患儿呈低龄化趋势发展,有些孩子四岁多就患有白血病,究其原因,与室内空气污染有着很大的关系。还有一些成年人,长期患有上呼吸道方面的疾病,也与室内空气不健康有关。

调查中,30%调查者“有过”空气污染带来的呼吸道疾病、过敏症状;51%“虽然自己没有,但周围人有过”空气污染带来的呼吸道疾病、过敏症状。

打算购买空气净化器

你会采用哪种方式净化室内空气(多选)?排在前三位的是:经常通风换气(88%)、搞好室内卫生(58%)和养绿色植物(57%)、实际上,经常通风换气受温度影响,并非是解决室内空气污染的好办法,而后两项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调查中,人们对空气净化器的认知度并不高,只有13%的人愿意采用购买空气净化器来提高空气质量,这种家居科技技术虽然日渐成熟,但普及率并不高。

调查中的其他点

你家里有孕妇、孩子或老人吗?

A、有58%B、没有42%。

你会购买几台空气净化器?

A、1台就够了75%

B、2台以上,每个房间都需要使用25%

有必要每天使用空气净化器吗?

A、视情况定,无所谓47%

B、装修后有必要,让室内空气变得更新鲜37%

C、随时都需要,为了更加健康20%

D、特殊时期有必要,比如家里有孕妇或者孩子6%

室内环境比室外还糟糕?

1、颗粒物污染

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灰尘,一般来说,漂浮在空气中的灰尘都小于100微米。10微米的灰尘可以被人吸入,如果小到只有2微米,那它很可以直接进入人体肺部。更可怕的是,当灰尘小于1微米时,足以进入血液,达到人体各个器官。颗粒物与血液结合发生反应后会毒害身体,比如肾脏、肝脏。

有资料显示,全球每年因为颗粒物危害导致死亡的约有100万人。实际上,人们每天待在室外的时间很短,呼吸可吸入颗粒物的量非常有限,反而待在室内,因为空气并不流通,可吸入颗粒物会对身体造成更多的伤害。

2、有害气体污染

多发生在装修后,室内空气中存在大量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一个人每天工作和生活在室内的时间大都超过5小时。特别是夏季,室内空气密闭、空气流动性比较差,如果装修后的家具始终释放有害气体,室内空气比室外更糟糕。专家称,现代城市室内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早已超过室外污染。

3、微生物污染

很多家庭都会在室内直接养花、晾晒被子,因为室内空气不流通,存在着很多病菌和病毒,比如螨虫、花粉等,这些病菌独立存活的时间非常短暂,需要依附在动物或植物身上。

主妇心中的那些“隐忧”

夏小树准妈妈、全职主妇

怀孕后,我经常坐在屋里感到憋闷,咨询医生才知道这是孕期的正常反应。但我意识到,室内空气如果不好,同样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于是,老公经常为我开窗通风,还在卧室增加了加湿器。

我和老公已经给宝宝准备了各种必需品,包括一台空气净化器。之所以有这个决定,是因为考虑到宝宝出生后,几乎24小时呆在家中,室内空气质量对宝宝来说简直太重要了。刚生下来的宝宝,抵抗能力比较差,室内不可能长时间开窗通风,灰尘和细菌很可能让宝宝不适应,增加一台空气净化器,期待给宝宝一个新鲜的“小气场”。

苏菱媒体人

我的一个朋友,装修时一直强调设计感和实用性,就是对装饰材料的环保性没有考虑太多。结果,装修之后“杯具”了,房间连续通风一个月后,关上窗户室内依然能闻到一种刺鼻的味道,我曾劝朋友请专业机构上门检测一下,他嫌麻烦拒绝了。

像这样的情况,我不止一次听说,有些更加严重。如果我结婚后装修新房,肯定非常注重环保这一环节,不能因为装修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很多新婚夫妇如果算要宝宝,更要注重室内空气,长时间在不健康的空气中生活,对自己和宝宝的身体都有影响

柳跳自由职业者

以前在写字楼工作的时候,我就觉得办公室的空气特别糟糕。七八个人围坐在一个小区域里,虽然打着隔断,但空气根本不流通,也不能开窗通风。

时间久了,我和同事一到下午经常出现头疼脑涨的感觉,上网一查这叫“办公楼综合征”,直接原因就是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严重时会出现头痛、恶心、气喘、咽部不适等症状。

所以,我们有时会到楼道里溜达一下,呼吸点新鲜空气。办公室常年使用中央空调,但很少见物业进行过清洗,真不知道室内空气中藏着多少细菌。

中国家庭空气净化器普及率低

有些家庭也许有害气体污染的问题不明显,只想提高室内空气的洁净度,因为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器官损伤很大,特别是肺部,所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很有必要。

Q:“全民室内环境意识”指什么?

A:首先,工作、生活中要有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很多家庭都在关注,特别是有儿童、孕妇的家庭,非常关注房间的湿度、清洁度。现在国外空气净化器卖得特别好,美国占到了28%,日本、韩国占到了17%,在中国,城市普及率约不到1%,所以市场空间特别大。中国人对空气质量的重视度还不够。其次是要做到室内空气无毒。现在室内经常出现甲醛、苯、放射性污染等问题。第三是防止各种除了家具、装修、材料以外其他的污染。我们在北京做过一些抽检,窗帘、儿童小玩具、有香味的橡皮,有些含有甲醛等污染元素。

Q:室内环境污染都是装修造成的吗?

A:这可能是人们的一个误区。事实上,室内环境污染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如建筑污染、微生物污染、电磁污染,但被消费者普遍重视起来的还是装修污染。这要追溯到十年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买商品房的人数不断攀升,精装修后产生了很多环保问题,人们才开始认识到室内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Q:装修后,必须检测才能入住吗?

A:我的建议是,有条件最好进行检测、很多人认为,我们买了环保家具,使用了环保的墙漆或壁纸,装修过程中也很注重环保,是不是装修后室内环境就不会出现问题?其实不然。因为有些装修污染是不断累加的过程,可能每件家具的释放量都符合国家标准,但是当所有的家具摆放在同一个空间里,有害气体累加的量很可能会超标。从各地的家庭检测统计数据看,甲醛超标的态势正在回升,全国新装修房甲醛超标率平均达到69.7%,比5年前的60%明显上升。

Q:绿色室内环境,有哪些标准?

A:绿色建筑标准中对室内环境有4个要求:隔声,不能有噪音;通风,室内污染其实比室外污染多,经常通风可以降低室内污染;采光,好的居住环境要有充足的阳光,这对室内细菌能起到消毒的作用;控制有害物质,比如甲醛、苯等有害气体。

Q:改善室内环境污染,什么最重要?

A:一定要有针对性的治理。如果是精装修后出现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可以找专业的治理公司上门服务,针对不同有害气体对症下药,也可以买带有祛除甲醛功能的空气净化器、有些家庭对生活品质要求比较高,家里可能不存在有害气体污染问题,只是想减少颗粒物污染,提高室内空气的洁净度,因为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器官损伤很大,特别是肺部,长期吸入过量可吸入颗粒物的人,年老时的肺部比吸烟的人损伤还大。你可以经带开窗通风,也可以购买专业的空气净化器。

Q: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哪些方法?

A:最简便和常见的方法就是开窗通风,也有一些其他方法,比如种养绿植、使用空气清新剂、空气净化器,也可以找专业的治理公司。

空气质量清新“计”

怎样使室内空气变得清新,传说中的那些方法,真的有效吗?专家将逐一为你点评优缺点,帮你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最简便-开窗通风

都说开窗通风是最有效的净化空气方法,但一定要讲究科学性。通风要看天气,天气比较好、适宜通风时再通风,如果有沙尘、雾,或者室外空气污染比较严重,最好少通风。

温度越高,甲醛释放越高,如果室内温度在20度以下,装饰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很难释放,开窗通风根本起不到作用。所以在冬季,室内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通风效果并不明显。

最养眼-种绿植

很多人在家种绿萝、吊兰等植物,特别是在气候干燥的北方。如果室内空气污染非常严重,绿植很难养活,更不能起到治理空气的作用。

室内种绿植,一定程度上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但专家指出,绿植对治理空气污染只能起辅助作用,真要指着绿植彻底解决问题,不切实际。

最快速-空气清新剂

空气清新剂是由乙醇、香精、去离子水等成分组成的,通过散发香味来掩盖异味,减轻人们对异味不舒服的感觉。

单独使用空气清新剂,只能起到遮盖作用,对真正治理没有任何作用。另外,专家建议过敏体质的人不要使用空气清新剂。

最专业-治理公司

邀请专业治理公司上门服务,比较适合因为精装修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据较早进入室内空气污染的专业治理专家曲灵波介绍,新居污染,对症下约比较重要。检测后,如果污染程度达到3倍以上的家庭,建议请专业治理公司服务,服务前一定要签订正式的工程合同。

目前,市场上专业治理公司的收费标准,与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处理面积成正比假如你家面积在100平方米,污染程度为4倍左右,只需治理甲醛和苯两种有害物质,费用约为两千多元。

最见效-空气净化器

空气净化器是通过高效过滤的方式,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比如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一种产品。

在国外,很多家庭使用空气净化器,认可度非常高,比如日本,空气净化器已成为第五大家用电器。不过,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很多家庭对此还不了解。

目前市场上,有两种功能的空气净化器,一种是专门带有除甲醛功能的净化器,适合刚刚装修过的家庭使用,但这种产品比较少。如果你在购买时是奔着祛除甲醛的目的,一定要看说明书,里面明确写着“除甲醛功能”,检测数据和效果的机器,才会是你需要的。

这些年,中产家庭比较注重生活质量,为了提高室内空气洁净度,也会选择净化器。这种净化器的功能就是高效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对身体各个器官起到保护作用。

改变生活小细节

拒绝“三手烟”

“三手烟”是烟民“吞云吐雾”后残留在衣服、墙壁、地毯、家具,甚至头发和皮肤等表面的烟草残留物,当这些残留物与室内空气污染物反应后,会对身体产生极大危害。

进屋一定脱鞋

家里有客人时,女主人往往不好意思让客人换鞋,“脏鞋”进出房间都会带来细菌,造成微生物污染,特别是经过街道、停车场后,鞋底会附着铅等物质,带到家里对身体有害。

减少干洗次数

干洗过的衣服上面,会残留一些化学物质,干洗后最好先挂在通风的地方,平时尽量减少干洗衣服的次数,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经常开加湿器

有数据显示,相对湿度在40%-70时,经空气传染的感染性细菌会减少,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浓度及流速会降到最低。

空气净化器推荐榜

飞利浦空气净化器

参考价:4599元

最大亮点:

当需要更换过滤网时,健康空气滤网更换提醒指示灯会发出提示。

健康空气智能锁功能,可确保你持久的享受健康空气,当无法继续提供洁净的空气时,它会自己关闭空气净化器。

使用双空气质量传感器来测量和控制空气质量,在自动模式下可以选择相应的风速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拥有四级空气质量指示,可清晰地显示目前室内的空气质量级别。

安利逸新空气净化器

参考价:8800元

最大亮点: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范文篇8

【关键词】:通过建筑设计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室内空气污染构成及其危害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德、英、美、日等国就开始对室内空气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展开研究。各国先后在室内空气中检测出500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其中有20多种被认定是致癌物质。

1987年世卫组织(WHO)在发表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在新建和改建住宅中居住的人中有30%的人患有"建筑病综合症"。这是因为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为此欧美等国先后制定了室内空气的质量标准建议。

在建筑中,室内空气主要受到物理、化学、放射、生物四方面的污染。

1.物理污染:主要指空气中的粉尘、烟雾、油烟、悬浮微粒等。这种物理污染本身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但由于室内空气中CO,CO2,NOx,SO2以及细菌霉菌都可以吸附在悬浮微粒和粉尘上,当这种微粒和粉尘浓度高时,会引起严重的人体健康问题。

2.化学污染:这是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污染室内空气的主要化学物质有甲醛、苯、二甲苯、氨、CO、CO2、NOx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等。

其中甲醛是一种原生有毒物质,能对人的眼、鼻、喉、皮肤产生明显的刺激。当空气中甲醛含量超过一定浓度时,引起人的流泪和不适;含量再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疼等,含量更高会引起肺炎,甚至死亡。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污染室内的重要有毒物质。VOC浓度高时可引起人体麻醉窒息,神经炎,肺炎等。苯类物质能刺激呼吸道,破坏造血功能,长期接触会引起严重后果。

3.放射性污染:室内空气中的放射性氡气污染主要来自地下土壤和岩石。此外用工业废渣制造的建材如粉煤灰水泥,粉煤灰砖,磷石膏板等由于对放射性物质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对室内也造成放射性污染。普通建材中的花岗岩、页岩、砼、红砖、大理石等建材,都有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污染。

通常情况下,人一生中受到的天然性照射量有一半来自氡气。高浓度的氡可直接导致肺癌、白血病和呼吸道病。被美国科学家称为"小能量炸弹",国外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人类15%的肺癌患者发病与其摄入的氡及其子体的量有关。

4.生物污染:室内空气中的生物污染主要包括细菌、霉菌、尘螨、病毒、花粉、生物体皮屑等。目前已知的能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包括"非典"病毒在内有200多种,这些感染大部分是在室内通过空气传播的。加拿大的调查认为,室内空气质量问题中有21%是因生物污染引起的。从各国的调查资料看,生物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

霉菌:能引起恶心、呕吐、哮喘、痢疾等呼吸道和肠道疾病、法国专家认为霉菌导致的哮喘比花粉和动物皮毛导致的皮肤过敏要严重的多。

尘螨:是空气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尘螨能引起过敏性疾病如皮炎、鼻炎等。地毯和室内空调的普遍使用为尘螨的滋长繁殖创造了条件。根据室内环境监测中心调查,不洁的空调吹送出的螨虫至少在万只以上。

军团病:是一种可以寄生在人工管道水中的细菌。在自来水中可存活一年,军团病表现为发热、肌疼、头疼、咳嗽、呼吸困难,病死率达15%-20%,我国调查的资料表明军团病占成人肺部感染的11%,占小儿肺部感染的5.45%。军团菌经空气的传播性很强。

生物体皮屑:近年来家庭喂养笼物曾多,笼物皮屑及其产生的毛发、唾液、尿液对空气的污染会给人体带来哮喘,过敏性皮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二.建筑中污染室内空气的主要因素

建筑物内的空气品质是很多复杂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至今对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很不够,对各种因素作用的认识也很有限,就目前研究情况看,污染建筑物室内空气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项:

1.建筑场地

一般情况下室内空气中的放射性氡气主要来自场地的土壤和岩石,各地土壤氡浓度是不一样的在地质断裂带,从土壤和岩石中析出的氡气浓度往往比较大。

2.建筑材料、家俱、设备系统

对室内空气形成化学污染的有毒物质,大部分是从建筑材料、家俱和设备系统中释放出来的。在目前常用的涂料、人造板材,壁纸、油漆、石棉板、石材、矿棉等建筑材料以及施工中使用的稀释剂中含有大量的醛类、酯类、醚类以及苯等芳香烃化学成份,在施工和长期使用中可释放出气味,微粒以及甲醛、苯、氨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构成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质。VOC往往是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和。

如果有足够的湿度和温度,又能为细菌、霉菌的生长提供养料,便会形成新的挥发性微生有机化合物MVOC,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3.通风系统

供热空调和通风系统中的设备和管道的保温隔音材料,如纤维材料等会象建筑材料一样,释放有毒物质。并且其上容易聚积灰尘,滋生细菌、霉菌、污染室内空气。特别是不良的通风系统往往加剧了细菌和霉菌在室内空气中的传播。

4.建筑围护结构

这是室外空气渗入室内的主要通道,影响着室内温度、湿度的控制。对室内空气的灰尘、烟雾、悬浮微粒的浓度都有影响。

5.人和宠物,是室内微生有机物和空气中的过敏源的主要发生源,人的活动和数量也会污染空气。

6.建筑维护

标准再高的建筑物,不进行清洁和维护必然会积累粉尘、微粒、气味,并使化学有毒物浓度提高,但清洁用具、用品选择不当也会在维护中构成对空气的污染。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其危害程度可以从轻微的不适到造成死亡。

室内空气污染后主要引发的病症有三种:

6.1建筑病综合症:主要症状是疲劳、喉咙痛、昏睡、眼晴痛、呼吸道疼痛等。这种综合症短期较多,一般离开建筑物一段时间会自动消失。

6.2大楼并发症:这是由建筑物内的特别污染源或污染物引起,并可治疗诊断的疾病,如军团病、癌症及这次在室内通过空气等介物传播的非典型肺炎。

6.3多种化学物质过敏症:对这种病症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手段,目前都认识的很不够,从调查资料看,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人体吸入VOC或暴露在VOC中引起的,这种疾病可能影响人体多种器官,并能反复出现或消失。

三.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技术措施

在建筑设计和使用中,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可以通过控制污染源、完善通风、严格维护、控制人和宠物活动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1、污染源控制

场地、建材、家俱、设备系统内部都可能产生污染物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如果控制这些污染源,就有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室内形成相对清洁的空气和健康的环境。建筑物污染源的控制,会受到投资、工程进度、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其可行的控制次序如下:

・场地氡浓度调查,根据场地放射性资料确定工程防氡设计。

・确定优先控制的建筑材料种类(一般为在建筑中将被广泛使用并且有挥发性的材料)

・检查优先控制材料和产品的安全数据,如化学物质成份、物理化学特性、健康危险数据、危险成份等。

・按voc释放量评价材料、产品、家俱。

・评价排放量测试数据。

・确定材料、产品、家俱的气味特性。

根据上述资料确定被检查材料、产品、家俱是否可以采用,或仅在特定的场合下可以采用。有些材料也可以仅在施工过程中临时采用,对于不能采用的材料、产品可以采取"谨慎回避"的办法。

对于挥发性微生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下列技术设计进行控制:

・将有助于微生物生长的材料如管道保温隔音材料等进行密封。

・对施工中受潮的易滋生微生物的材料进行清除更换。

・建筑物使用前用空气真空除尘设备清除管道井和饰面材料的灰尘和垃圾。

2、完善通风。

对于受到污染的室内空气可以采用杀灭、吸附、稀释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杀灭的方法代价很高而且难于用一种药物清除室内上百种的有毒有害物质和细菌;吸附是将有害物质吸附到某种物质上,此方法需经常更换吸附材料,并且只能降低一点污染物浓度;稀释是用室外新鲜空气送入室内稀释室内有害物质,并将室内污染物排到室外。相对而言,稀释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在抗"非典"中,十分强调开窗通风,实质上是用稀释办法,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因此完善通风设计和调节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加强自然通风的通畅性,合理设计门窗位置和大小,可以利用室外新鲜空气稀释室内被污染的空气,这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对于必须采用机械通风的建筑物,在设计中应注意采用以下措施:

・新风进口应远离停车场、冷却塔、排风口等地方,尽量将新风进口设在空气清新处。

・设置屏障防止新风进口受到鸟污染。

・密封设备和管道中的保温隔音材料。

・安装气流监测系统,调节风量,保障室内良好空气品质所需要的新风量和循环风量。

・对有特殊污染源的房间,安装专用的局部排风系统。

・设计中充分考滤通风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清洁性。

・设计合理的新风量。

3、人和宠物活动控制

由于人和宠物不仅散发热量也会产生微生物和过敏源,当人的活动和设备散热超过设计容量时,就会出现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设计中可考虑采取如下措施:

・使通风系统容量可进行调剂控制。

・建筑物内人员聚集空间,安装CO2和VOC传感器监测室内空气质量,一旦接近或达到不许可标准时调整通风的新风量。

・限制抽烟,在可能产生油烟的空间里设置专用排油烟通风管井。

4、建筑维护

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必须对建筑材料、家俱、设备系统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检查,防止室内灰尘,及各种化学微粒的积累,防止细菌滋生。设计中可考虑采取的建筑维护措施如下:

・选择容易维护的建筑材料和系统。

・选择低排放率对环境亲和的清洁剂。

・予留出对设备系统进行维护清洁时的必要空间。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范文1篇9

在德国新风行业相关体系已经完善,如果房子没有安装新风系统,一旦被查出,将会被处罚。所以,德国的新风系统与建筑可以说是融为一体的,在建房时风道就全部浇铸进去,房子建好后直接安装新风主机就可以。因此,德国的新风产品就是很简单一个过滤,更看重的是新风机在节能方面的突出性能,新风系统会配很强大的热交换系统。其产品的设计理念是在享受了大自然的好空气时,要把室内的污浊的空气排到室外再处理,否则不环保,因此家庭室内空气向外排放时,在回风的过程中要加很多层过滤的装置。对进入室内的空气反而只是简单过滤。

净化单元国内技术更强智能化又让产品更强大

记者在德国造梦者主办的第二届中德建筑节能与新风应用技术国际交流大会之际,与新风行业的多位专家进行了交流。造梦者营销总监韩永强对记者说,德国的新风产品虽然质量很好,但并不适合中国,真正适合中国市场的新风产品,就要把德国的技术与中国的环境结合起来。企业承办这样的国际技术交流会议,也是希望为中国的专家搭建一个国际交流平台,把德国最先进的理念,包括新风发展、节能技术、制造工艺,包括其新风发展经历的过程介绍给行业,这将有助于新风产业的良性发展。

客观来讲,新风产品并不复杂,传统的新风产品只有三个主要部件:电机、换热器和过滤单元。电机的技术与新风的关系不大,全球最好的电机是EBM的电机。换热器最好的技术在欧洲,换热器有全热和显热两种,全热交换器使不同温度的介质进行冷热变换,可交换热量也可以交换湿度。显热交换器只可以交换热量,不可以交换湿度。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华为生产的换热器质量同样非常过硬。第三是过渡组件,国内的技术实力更强。

造梦者公司由造梦者德国总部、中国制造研发基地和杭州信息化事业部三部分组成。

位于德国的总部,承担新风核心技术的研发,楼宇新风设计和大型新风整机设备的生产。造梦者针对大型别墅用的新风机型都是在德国生产。

位于浙江永康的制造研发基地,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新风产品生产基地,单层车间每年可生产400万台的壁挂新风机。德国的空气环境与中国差异非常大,在德国研究中国的空气净化显然不接地气,因此,中国工厂承担净化单元的研发以及一部分室内机的制造。例如,推出的离子净化技术,可以达到无臭氧、无放电噪声、集尘净化能力强的效果。

设在杭州的信息化事业部,承担着物联网的研究,实现空气可视化。造梦者认为,物联网的应用会使新风净化产品更加强大,因此,在中国首先投资的是杭州的信息化事业部,然后才是产品的制造基地建设。

造梦者对于智能单元的研发基于四项功能。一是服务品质,所有生产线上的每一道工序都能够通过二维码控制。二是服务合作客户,让客户能够了解所销售安装的每台新风机在用户家中的工况,每个月都可以将数据的分析自动生成一张报表。当达到一定的用户群之后,可以用于管理服务人员。三是服务于营销,通过空气可视化,将产品的实际效果展示出来,造梦者会给经销商客户配备液晶电子屏,强化产品的体验感。四是服务用户,通过智能单元让新风系统变得更聪明,机器能够自动感知到室内空气环境的变化,自行进行运行模式的调整。另一方面用户装了新风机后,通过配套的空气贝贝与手机捆绑之后,就可以随时查看家庭的室内空气质量,不仅可以看到自己家空气的状况,还可以看到机器的耗材使用情况,需要更换时有提示。

目前,造梦者恒氧新风系统定位中高端,针对已经装修用户或室内管道不好处理的用户,在国内研发出壁挂式新风机。未装修用户则可以选择中央新风,复合式的空气净化。而除产品本身的性能特点以外,还包括高品质的服务。韩总介绍说,其他品牌是由安装工服务,而造梦者是派工程师为用户服务,携带的是售价8万多元的德国原装钻,会自己贴在墙上,墙体孔时用户家中没有任何的灰尘。机器耗材用户可自己更换清洗,如果不愿意自己动手更换,可以购买服务包,按年提供服务。更换清洗完过滤装置后,会把机器重新整理一遍,建立数据卡。服务人员配有APP,到用户家中服务时,APP固定在一定的位置,全程操作被系统锁定,可以看到具体的工作状况是否规范及符合服务质量要求。

通过附加功能满足应用空间的差异性需求

在门窗关闭的情况下,室内和室外是两个环境条件,室内污染物与室外污染物也不同,例如,室内的甲醛污染,不仅仅是装修材料,衣服的染色剂、羽绒服等可能都会有甲醛污染,而这种污染是持续释放,解决途径一种是暴晒,一种是持续通风。但室内不具备暴晒的条件,室内通风及空气净化是最佳的解决途径。

“室内空气环境质量控制”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刘俊杰先生介绍说,现在中国消费者室内空气质量面临着内忧外患,装修污染(甲醛、苯、TVOC),CO2是内忧,PM2.5(雾霾)等是外患。解决室内甲醛、苯等污染物浓度超标的最佳办法是引入新风,提供人体呼吸所需的干净流动的新鲜空气,稀释室内污染物。但是现有新风系统(传统吊顶新风机)不能带来干净的空气,反而会代入室内更多PM2.5。对于室外污染严重的区域,最好解决办法是新风加净化,只有不断的往室内注入干净的新鲜空气,才能减少装修污染对身体的伤害。

记者就新风净化产品的发展趋势进一步与刘主任交流时,刘主任认为,根据家庭的空间功能,有针对性的新风净化产品研发方面,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例如,厨房新风需求是风量大,但短期使用。客厅新风,则需要一些低噪音,持续净化效率强的产品。而卧室新风,则可能需要超静音的设计,而且卧室新风除能够解决新风及二氧化碳的问题以外,是不是可以有一些消毒的功能,例如被子的除螨。所以针对居室的功能还可以开发的一些附加功能。现在的新风只是把外边的污染去掉,没有考虑室内的一些净化。

而且由于中国的厨房与卫生间环境与国外差异也较大,在这些功能空间的净化方面,有很多需要研究的课题。例如,卫生间的新风系统,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补风不够,还要面对串味的问题。刘主任介绍说,以前卫生间排污都是U型弯,现在为了工程简单,很少采用U型弯,这就会造成卫生间的串味。如果卫生间有很大的抽风量,但室内补风跟不上来,可能抽的就是下水道中的风,很可能造成越排风越有味。而如果卫生间没有外墙,可能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如果你家安装了新风系统,卫生间的负压增大,在你上厕所时,其他住户家中都会有味。所以,针对中国式污染的新风系统,最终还是从建筑整体排风的角度来考虑。刘主任还提到,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螺旋式上升的,例如,在国内已经看不到的窗式空调,当前在美国却很流行,因为安装方便,又可以有新风,而且随着压缩机的技术升级,成本也在下降。也有可能未来空调和新风净化集中在一起产品又会受到欢迎。

有效解决最容易被忽略的室内污染

现代建筑耗用了约三分之一的世界能源,而建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占到了整个排放总量的近一半,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在城市的碳排放中,近一半多是来自于建筑本身。现在,绿色生态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的共识,中国也提出了新时期建筑业发展的两大关键词。

一是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中,“绿色”被放到了中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二是新时期的建筑方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其中,“适用”是前提;“经济”是必须把握的;“绿色”是时代的特征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新风系统的应用就是其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项。

在现实生活中,二氧化碳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室内污染。室内二氧化碳超标会让人出现昏昏欲睡、头痛、注意力无法集中、心跳加速、轻度恶心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永久性脑损伤、昏迷、甚至死亡。空气净化器可以解决空气净化的问题,但解决不了室内二氧化碳漏风的问题。邓高峰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低碳建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空气净化行业联盟秘书长,中国校园空气治理课题组副组长,也是北京十三五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新风系统调研技术负责人,她认为解决室内二氧化碳污染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让房子会呼吸,恒氧新风机已经得到很多消费者所接受,安装恒氧新风机之后,在室内氧气充足,注意力集中,孩子的学习成绩会好。而且空气中没有颗粒物污染,细菌无法附着,不会传播,更益于儿童的身体健康,也将是未来新风行业发展的趋势。

中国的新风产业才刚刚开始,虽然国内涉足新风领域的企业很多,但成规模的企业很少。在国外,新风并不是一个主要行业,产品的市场关注度也很低。因为,在房屋建造时新风系统管路就已经浇筑在一起,新风机就如同五金件一样,相当于建筑主材,是建筑物的标配,很多都已经实现拼装集成化的设计。记者在造梦者位于北四环的体验馆中看到,其新风系统采用德国的管网系统,全部为阻燃的无菌管,看起来是可以伸缩的,但实际上很硬,其材质在建楼时可直接浇铸在水泥中。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范文篇10

1引言

人防工程不仅要为战时功能服务,体现其战备效益,而且平时要开放,用于商业、娱乐、旅馆、存储、车库等公益事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随着人防工程的增多,其内空气品质问题已经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尤其是平时用作商业、娱乐及旅馆的人防工程内部空气品质更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性问题。本文着重对商业用途的人防工程(即地下商场)的室内空气品质(以下简称IAQ)恶化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2商场内空气品质恶化的原因

目前,我们已知的反映IAQ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风速、噪声、负离子浓度、含尘浓度、含菌浓度、氡及CO2、CO、SO2、NO2等气体浓度、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otal

volatileorganiccompounds

,以下简称TVOC)的浓度[1]。由于人们对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噪声、CO2、CO、SO2、NO2等气体浓度的直观感觉更为明显、检测手段也比较可靠,因此早期通风空调专业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取得成熟的结果。然而,随着七十年代能源危机以来,最早出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病态建筑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简称SBS),近十多年来在我国也出现了,国内对此课题也展开了研究工作。SBS不但能引起人们眼红、头昏、恶心、胸闷、身体乏力、困倦等不良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呼吸系统的感染、哮喘及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等严重后果,如今年4月,墨尔本水族馆发生了空调系统吹出军团病菌,导致4人死亡、99人生病的事件,因此,美国环保局将室内空气品质称为当代五大环境健康威胁之一也就不足为奇了[2]。

当前,不少地下商场的IAQ差,进入后常常有异味,有可能传播疾病,影响顾客、尤其是内部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其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含尘量、含菌量及各种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有关地下商场的IAQ的资料文献尚不多见,但是,我们可借鉴地面商场IAQ的结果对地下商场进行一定的评估和分析。文献[3]介绍了某地面商场在4月中旬客流量中等水平的某天,将机械通风系统关闭的情况下,测得商场内空气的含尘重量浓度比室外空气高出5~11倍、含菌浓度高出7~24倍,在10~14点室内空气的含尘、含菌浓度最高。我国尚无商场内空气品质的国家卫生标准可循,按日本“建筑物环境卫生管理标准”规定,室内浮游粉尘含量应小于0.15mg/m3,而该商场内的实测值较日本的限定值高出10倍以上。另外,上海某研究院对南京路上的某大商厦空气质量进行了数年的跟踪调研,该商厦的空气质量已劣于车流、人流都相当集中的南京路,常年工作在商厦内的营业员呼吸道传染疾病的平均发病率明显高于所在区域平均发病率。

与地面商场相比,地下商场的IAQ应比地面商场更差,因为地下商场空气自然流动和渗入均不及地面商场。

地下商场IAQ恶化的原因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

2.1人员

商场内的人员除散发热量和湿量外,会通过呼吸道、皮肤及汗腺排除大量污染物,如CO2、病菌等,。顾客进入商场时,还会将室外的尘埃一同带入室内。显然,室内人数越多,污染就越严重。

2.2建筑围护结构、装饰材料及商品

人防工程均处于地面之下,其周围的岩石、土壤及本身的围护结构能释放出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的放射性物质——氡[1]。商场内都要进行一定的装修,所用的装饰材料种类繁多,化学成分复杂;商场内商品,特别是服装、鞋帽布料、日用化学品及家电、家具等,这些商品与装饰材料一起散发出多种有害物质(如甲醛、苯、氯化物),其中大部分是VOC。TVOC组成成分复杂,单一成分的浓度低,难以测量。西方国家目前的研究结果[4]表明,室内发现的VOC成分有50~300种之多,且浓度大大超过室外。

2.3室外新风

地下商场大多处于城市的闹市区(如火车站、广场、商业街),这些地区本身的空气质量就比较差[3],例如:白天大气含尘浓度可达到0.18-0.39mg/m3,室外新风含尘浓度本身就高于日本“建筑物环境卫生管理标准”规定的室内浮游粉尘含量应小于0.15mg/m3的值,所以,如果新风不经过净化处理或处理不完善,必将给室内空气带来新的污染。

2.4通风空调系统本身

设置通风空调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改善IAQ,有时却事与愿违,很多通风空调系统的构件成为室内空气的污染源。笔者曾考察过,许多商场(地上及地下)及宾馆等公共建筑的通风空调系统中风管内壁、送回风口的表面及周围积满灰尘。目前,尚未有国内对通风空调系统污染状况的研究资料,文献[5]介绍,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曾调查过,529个建筑存在空气质量问题,其中280座建筑物通风不合格,占调查总数的53%,而建材污染仅为4%,由此可见,通风空调系统已为IAQ恶化的重要角色。

通风空调系统污染室内空气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2.4.1新风量不足或新风受到二次污染。除个别工程设计时新风量选定值偏低外,新风入口的面积偏小、风机性能下降而导致新风量降低;如果入室的新风净化处理措施不利、经过的途径较长受到二次污染,均会导致IAQ的恶化。

2.4.2室内空调系统气流组织不好,新风分布不均匀,形成死角,造成某些部位的空气年龄偏高。另外,由于室内很高的换气次数,使得室内空气中悬浮物增多(已沉淀的再被飘扬,已悬浮的不易沉降)。

2.4.3送风管道、空气处理机、过滤装置等设备肮脏、污染严重,不进行定期的保养维护和清洗。赫尔辛基大学对通风空调系统的各种构件做了实验测定[5],结果是,几乎所有组成构件(过滤器、表冷器或喷淋室、热回收器、风机、消声器和管道)都是污染源和臭味源,其中最严重的是过滤器(特别是无纺布纤维型)和表冷器,这是因为被处理的空气与过滤器和表冷器(及其上肋片)的接触面积最大,最容易将油、尘、菌等滞留在这些设备的表面上,同时会将过滤器的细纤维、绒毛等带入室内空气中。另外,表冷器的凝结水托盘由于排水不及时而十分潮湿,成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基地;喷淋室内的水循环利用、与空气接触时间长,其内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快,内壁肮脏不堪。目前,国内尚未有关于通风空调系统定期清理与消毒的规程,许多公共建筑内的通风空调系统运行多年后也不进行清洗与消毒,系统内细菌微生物丛生,成为IAQ恶化的罪魁祸首。文献[2]报道了美国俄亥俄州某宾馆1998年5月曾发生了霉菌孢子通过通风空调设备在宾馆里蔓延的事件,许多客房卫生间的天花板上挂满了黏糊糊、毛茸茸的霉菌,严重影响了宾馆员工的身体健康,部分员工由于经常吸入这种含霉菌孢子的空气而患上过敏性肺炎。据估测,我国目前地下商场的通风空调系统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这是因为地下商场终年无阳光进入、空气较潮湿,商场的管理人员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对通风空调系统的维修和清洗不够重视、甚至从不维护保养,通风空调系统的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培训,我国的卫生防疫及环保部门至今尚未将公共建筑物内的空气质量列入其监测和管辖范围内,恶劣的IAQ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潜在周期长、不易被发觉,短时间内人体无明显的症状,往往被忽略。空调系统中过滤器肮脏,不但污染所流经的空气,由于阻力大、过流面积减小还严重影响送风量[6],使得实际送风量尚不到额定量的50%,同样加剧IAQ的恶化。

3解决IAQ恶化的措施

3.1控制室内污染源

此处的室内污染源是指室内人员、建筑装饰材料及商品。要控制室内人员和商品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到的是选用无污染、低污染的建筑和装修材料,以便降低TVOC的散发量。

3.2加强室内空气的净化处理措施

目前,地下商场的通风空调系统对空气的净化处理大多采用粗效和中效两级过滤的措施,粗中过滤器只能过滤尘埃及附着在其上的微生物,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细菌却无能为力,而有害气体和细菌在室内空气中的的含量较高、正是IAQ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强研制和开发能够处理有害气体和细菌的生物化学洁净设备。空调系统的回风中VOC的浓度要远远高于新风,因此,在回风管道中安装具有吸附VOC功能的活性炭过滤器是降低VOC浓度的重要举措。

3.3适当增加新风量,提高入室新风质量

影响IAQ的主要因素并非人员产生的CO2和人体所产生的污染物,文献[6]于1999年8月测得上海某大商场地下商场在通风空调运转的情况下,其内CO2的浓度为679X10-6,该值低于美国和日本规定的1000X10-6。室内建筑和装饰材料、办公设备、通风空调设备对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室内人员的污染[7]。对于地下商场而言,其内商品(服装鞋帽、布料、家电及日用化学制品)散发出的TVOC等有害气体甚至要比其它材料高的多,因为这些商品均为新材料,最易散发有害物质。文献[8]中规定空调季节地下商场内新风量按其内人数确定,每人每小时为15立方米,该数值是按人员呼吸所需氧气及呼出有害气体的数量确定的,未考虑室内其它污染源,因此,这种方法是否合理,有待探讨。笔者认为新风量应根据室内所有污染源的综合影响因素(商品的污染绝对不能忽略)及IAQ所要求的标准来确定,这与“ASHRAE标准62-1989R中认为用以确定新风量的污染物来自人员和室内气体污染源两个方面[9]”是一致的,这样,地下商场内的新风量标准必将提高,新风量的提高也有利于氡的稀释与排出。入口处的新风质量同样不可忽视。我国大气中的尘埃浓度要比发达国家高的多[10],因此,选择和确定新风入口时要注意其周围的小环境和微气候质量,尽可能避开污染重的位置,保证入室的新风质量。清晨(4-6点)室外空气比较洁净、温度较低时,应采取对工程内部实行全新风的通风措施,把室内进行全面、彻底地通风换气,不但能够改善室内空气的卫生状况,还能充分利用室外气温低的自然优势来降低室内温度。

3.4改进气流组织,提高通风换气的效率

气流组织的设计至关重要,气流组织设计合理,不仅可以将新鲜空气按质按量地送到人员活动区(严格地讲应送到人员的呼吸地带),还可及时将污染物排出。由于地下商场的自身结构特点,气流组织大多采用上送上回(排)形式,送风口用散流器,而散流器大都是平送流型(射流的射出角度大于400),送风射流沿着顶棚横向流动,形成贴附射流,送风很容易经回(排)风口带走而短路,因此,选用散流器时应用射出角度小于400的直流型,此种散流器能较好地将风送至人员活动区,避免了短路,提高了人员活动区的空气质量;布置送、回、排风口时,应注意避免风口被遮挡。

3.5在通风空调系统运行时,应有专人负责管理,连续监测控制通风系统、室内温湿度及污染物指标,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测和调试等;对通风空调系统的所有构件均应定期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过滤器则定期更换或再生);对于有凝结水产生的换热器等设备,应在系统停止工作时,保持通风直至凝结水干燥,以免滋生微生物;暖通空调工程师在工程设计时,就应考虑到为今后设备的维护和清洗消毒提供便利的条件和措施。对于空调系统的清洗和消毒,目前来看,并不是困难的事情,所以,笔者建议我国应尽快制定有关通风空调系统清洗消毒的法规,以便有法可依,尽可能地降低通风空调系统本身对IAQ的污染。

4结语

由上可知,地下商场的IAQ问题是一项综合性课题,由于当前技术检测手段等方面的不足,对于物品(尤其是商场内的商品)散发到室内空气中的各种有害物质难以测量和分析,所以净化和处理这些有害物质也就无从谈起,但是,IAQ问题毕竟已经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因此,业内(尤其是暖通空调界)人士应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成果,与建筑学、卫生防疫学、环保学等方面的工作者一起对IAQ进行系统、完善、科学地研究,掌握其规律,对现有规范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把创建舒适性空调变为创建健康性空调,力争早日解决这一跨世纪的难题。

参考文献

[1]耿世彬,等防护工程通风,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2000.3

[2]办公室会杀人吗?美国《商业周报》,2000.6.12

[3]黄绪镜百货商场空调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9

[4]朱能,等空调系统在病态建筑中的特征分析,暖通空调,1999,29(2):11-15

[5]马仁民国外非工业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研究动态,暖通空调,1999,29(2):38-41

[6]潘毅群,等上海某大商场空气品质调查,暖通空调,2000,30(3):18-20

[7]冯雅,等室内空气质量及研究进展,第九届全国暖通空调技术信息网大会论文集,1999.7

[8]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5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范文

【关键词】室内环境;污染;监测

室内环境产生的问题不仅与建筑物本身的材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室内装修材料、家用电器的使用、室外环境、日常生活等因素也不容忽视。尤其是装修后室内空气的污染,更是危害居民人身健康的杀手。因此,做好室内环境的监测工作,是保证居民免受(或者少受)室内污染物侵害的关键前提。

1.室内环境污染的类型

1.1建筑物自身材质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现在没有绝对的环保材料,大部分的室内污染都是来自建筑材料,目前室内环境空气中以化学性污染最为严重,主要的有毒有害气体是甲醛、苯及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气体。在公共建筑中,氨气污染最为严重;办公室中,甲醛气体污染重,同时由于空气流通不够,造成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污染严重,所以高楼大厦的办公室要多开窗通风。建筑材料的。居室里,除了甲醛气体外,还伴有苯、甲苯等有机气体污染。

1.2装修后的室内空气污染

装修后由于没有经过有效的通风放味,空气中还残留着大量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装修后的污染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造成人体免疫功能异常、肝损伤及神经中枢受影响;对眼、鼻、喉、上呼吸道和皮肤造成伤害;引起慢性健康伤害,缩短人的寿命;引起致癌、胎儿畸形、妇女不孕症等;此外,由于甲醛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接触后会使皮肤变皱,汗液分泌减少,会阻碍毛孔内脏物的排出和人体的新陈代谢。

1.3家用电器产生的污染

家用电器一般有噪音,辐射,病毒。例如: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机、收录机、电脑、微波炉、电热毯、手机等等,都散发着看不见、嗅不到、摸不着的“电子雾”,不仅污染空气,也威胁着健康。科学家把“电子雾”称之为“恐怖的幽灵”,“可怕的电子弹”。目前,“电子雾”污染已被国际上列为人类环境的第5大公害,将对家庭生活产生潜在危害。

1.4日常生活造成的污染

日常生活造成的污染主要有气体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氢、氨气、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等,特别是室内通风条件不良时,这些气体污染物就会在室内积聚;还有是微生物污染物如:细菌、病毒、花粉和尘螨等,来源于死或活的有机体。室内潮湿的地方,容易滋生真菌,造成微生物污染室内空气。真菌在大量繁殖的过程中,还会散发出令人讨厌的特殊臭气。

2.室内环境监测的现状分析

2.1监测意识薄弱

多数市民对于室内环境防范意识不够。市民在购房、装修时没有向商家提出室内污染要求,在选购材料时仅一成市民会向商家索取检测报告(如材料放射性、有毒气体释放量);其次对室内污染存在许多误区,如认为通风就可解决室内污染问题,殊不知甲醛可释放10多年,放射性和氡气可以说是相伴终生的。并且对国家室内污染相关法规知之甚少,难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利。轻信商家和装修公司的绿色、环保宣传,真伪难辨。

2.2监测手段缺乏

目前监测家庭室内环境需要检测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TVCO等六种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由于多种条件限制因素的影响,导致监测手段只有少数几种。如在进行监测时需要提前关闭门窗十二小时以上,同时该封闭场所内打开所有橱柜,不能吸烟等,然后一氧化碳的测定用非分散红外法;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用气相色谱法;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用改进的Saltzman法。

2.3缺乏科学的检测标准

目前的室内检测标准只有如下要求:预先封闭居室12小时,封闭时不得使用空调换气设备以及空气净化设备等;室内环境检测人员现场检测时,室内人数最好不要超过三人;室内环境现场检测时,所有在场人员严禁吸烟;现场不要遗留残余装饰杂物,如板材、油漆、涂料,稀释剂等。以上要求并没有严格做到科学的标准化规定,最终将会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

2.4污染的治理存在漏洞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世界卫生报告中,明确将室内空气污染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之一。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装修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代污染时期。虽然当前治理室内污染的方法手段很多,但是很多治理方法都存在漏洞。如仅靠闻气味,污染难辨别;用了环保材料,仍有装修污染;建材市场混乱,原始污染严重;环保常识欠缺,认识不科学;病急才投医,临时抱佛脚。以上问题都是当前治理室内污染时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仍需装修部门及住户严加注意。

3.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3.1严格选择装修材料,提高室内环境监测意识

从目前一般家庭装饰装修看,重点应该注意以下三类装饰材料的选择:一是石材瓷砖类。这类材料要注意他们的放射性污染;二是胶漆涂料类,比如家具漆、墙面漆和装修中使用的各种黏合剂等。这类材料是造成室内空气中苯污染的主要来源;三是木质板材类,比如各种复合地板、大芯板、贴面板以及密度板等。这是造成室内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而且消费者不好把握。大家在选择时要注意品牌的选择和外在质量的选择外,也可以在价格上进行比较。

3.2完善监测手段,发展监测技术

室内环境监测治理是朝阳行为,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发展速度也十分惊人。我们离不开与我们朝夕相伴的空气,但是装修装饰的不当加重了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完善室内环境监测手段,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卫生,建筑,环保等行业共同面临的艰巨任务。

3.3强化相关的污染治理工作

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人的一生约8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特别是老、弱、病、残、幼、孕等体弱者在室内活动时间更长,室内环境质量的好坏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更加重要。现在仅有的几家环保单位远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随着国家对室内环境,环保,建筑建材及相关行业的重视,对这些行业的监督力度也越来越大,因此,我国应该强化相关的污染治理工作,从而保证人民的健康,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4.未来室内环境监测的展望

室内环境检测和治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新兴行业。而走入室内环境检测治理的经理人员面队新兴行业,无论是市场运作,还是检测标准、检测流程,行业的职业特点,以及治理产品或施工方法都要从头开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持续提高和室内环境质量标准的不断完善,我国室内环境治理的市场将继续保持上升态势。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建筑物室内的装修越来越重视,使得室内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但只要人们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做好室内环境的监测工作,不断完善室内环境质量的标准,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将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1]警惕室内空气检测陷阱-中国质量万里行,2012(10).

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范文1篇12

关键词:室内环境检测认识误区

1室内环境检测概述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消费观以及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当今社会人们对住房的装修要求很高,对室内环境相当重视。由于近几年室内污染造成很多健康问题,大多数人开始重视空气质量,很多住户还对室内环境进行了一些检测,为了满足这种要求,治理与防治室内环境污染的产生,我国专门出台颁布相应的一些环境检测标准,如《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等,为检测部门提供一种规范。

2室内环境检测内容

室内环境检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依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等规范标准,针对室内总体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相应评价。②如果发现室内环境污染问题,要及时追踪发现污染根源及污染程度,争取早日控制污染蔓延。③如果检测合格或是污染源被排除,还要在后续进行预测控制检测,防止污染源的反复出现,彻底解决室内环境问题。

但是,由于这是一个比较新兴前沿的检测项目,很多住户以及检测部门在检测过程中存在很多的误区,人们对于室内环境检测自身或是最后的检测数据及解决办法会产生很多疑问,检测部门对于一些环境污染的处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人们习惯以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判断,容易对一些结果不赞同或在落实处理方案的过程中不重视不信服酿成大错;而我们的检测部门,国内的大环境导致很多小的公司在检测过程中检测过程不完善,结果不准确,解决方法敷衍了事,工作人员的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很多时候处理方式对住户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因此,针对可能出现的一些室内环境检测的误区,本文将列举一些容易忽视或遗忘的方面进行阐述与讨论,分析和认识一下这些误区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让人们对室内环境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消除这些错误想法,正确对待有关问题。

3室内环境检测误区

最重要的还是谈一下检测的必要性,这也是人们的一个比较大的常识性误区,有些人家认为装修完只要保持通风一段时间就可以了,省钱又省事,甚至有些“着急”的住户在气味未完全散去就急于入住,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虽然我们上面说了很多现今检测存在的不足,但这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入住前的必要步骤,不注意空气质量会对身体造成相当大的危害,极端情况甚至会引起很多难以治愈的疾病,这个误区是我们必须要放在首位重视起来的。

我们有了检测的意识后,随着对这方面的了解,不少住户就会走进一些新的误区里去,比如很多人会认为新房污染全是因为那种可以闻到的气体,其余方面没有问题;再比如很多人认为老房比新房污染小很多,即使装修也不会有问题;或是有的人不懂仪器检测其中的科学依据,产生质疑;更有甚者觉得花钱多污染必然小。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错误认知,以下我们分别对这些误区一一解释:

3.1新房污染都是那些气味,我用环保材料就可以不污染人们对于搬入新家后得刺激性气味很是反感,如果着急入住甚至会产生头痛恶心等反应,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甲醛,新闻媒体对这方面的报道比较多,人们也就认为这才是室内污染的源头,所以大家会纷纷采用一些所谓的“环保”材料。针对这两点问题,首先甲醛虽然对环境危害很大,但其实另一种有毒气体氡气对室内空气危害更大,只是我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多,氡气无色无味,即使很多氡气存在的环境中人们也不会有任何感觉,但事实上氡气对人体危害相对于甲醛有过之而无不及,极易导致肺癌,是国际癌症机构的重点致癌物质之一,这才是真正的室内环境污染杀手,非常值得重视。其次,环保材料真的环保吗?这个其实很难界定,现如今国内检测体制为抽检制,这就代表很多厂商会有以次充好或是检测时送检环保产品而卖出不合格产品等挂羊头卖狗肉行为,同时,即使购买的是环保材料,它也仅仅是有害气体量很低,在安全范围以内,并不绝对安全。第三,也并不是所有的有气味的气体都是有害的,很多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大的危害,也不是安全检测范围要求之内,所以住户切莫以此去过分质疑检测结果。

3.2老房比新房污染小很多,即使装修也没有大问

题纵然现在去进行室内环境检测的主要还是一些新入住的住户,但是我还是要强调其实很多二手房住户在搬家入住的时候,由于认为老房比新房污染小很多,即使再装修也没有大问题,可能就会由于疏忽对家人的健康造成伤害。这里我要提到的是,很多以前的建筑房屋,所用到的材料于现在是大不相同的,在很多方面也没有现在的材料环保。比如以前的住户喜欢贴墙刷墙,用一些硬岩作为地板,殊不知很多岩石都是从山中采集,可能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放射性物质,而且如上述所说,老房子中也不一定就不存在有毒气体,只是你感觉不到罢了,所以老房子,二手房对于室内检测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