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研总结篇1
学业情绪是影响学业进程展开和学业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理论推演,界定了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元结构,编制了成人在线学业情绪量表,并运用该量表在远程教育院校进行了抽样施测。结果显示,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元结构与实际观测数据适配良好;量表具有良好的项目鉴别度、信度与效度;成人在线学业情绪中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及学业情绪总体均处于中等水平,部分层面差异显著。本研究贡献了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本土量表,丰富了学业情绪研究对象和学业情境的多样性,也为提升学业情绪的积极水平提供了理论借鉴和调节干预的切入点。
【关键词】学业情绪;情绪倾向性基元;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成人在线学习者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58x(2013)06—0043—05
一、引言
学业情绪(academicemotions)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活动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1],具有多成分组成和多维量结构[2]。学业情绪伴随学习的全部过程和各个方面,是具有动机与知觉作用、唤醒与信号功能的积极力量[3]。积极、消极的学业情绪对学业分别具有促进、阻碍的作用,能够深刻影响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过程、学业成绩及其心理和生理健康[4]。
作为一种与教学和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学业情绪”自2002年为Pekrun[5]首次提出之后,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逐渐成为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热点。据WOK、ERIC、CNKI(检索时间:2013-3-20)等知名文献数据库的联合检索,国内外学业情绪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理论内涵、发展特点、影响因素、领域特异性、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量表编制、调节干预等方面,聚焦的具体情境集中在传统课堂教学,与学业情绪共现的高频词包括成就动机、归因方式、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学习、学业拖延、情绪智力、人格类型、学业求助、学业自我概念等,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青少年、大学生、小学生、学习困难生、高职学生、留守儿童等。对于处在职业发展阶段的成人在线学习者的学业情绪,仅见少量质性研究[6]、情感计算研究[7]。通过开发量表实证测评成人在线学习者的学业情绪,在本研究之前尚未见专题文献报道。
出于职业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需求,成人在线学习者同时面对学业、工作、家庭三重压力情境和在线学业情境。这些区别于传统的压力情境和学业情境,会给成人在线学习者带来哪些学业情绪体验?如何测量这种情绪体验?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整体水平和基本特征如何?对这些主题的关切和探讨,将有助于相关方对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深化研究和调节干预。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探究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倾向性基元结构,开发测评量表,实证揭示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本特征。
二、研究设计与过程
成人在线学业情绪与学业韧性[8]、学业自我概念[9]、学习行为同属课题“成人在线学习心理与行为的监控与评价研究”的实证研究内容。为了便于施测的组织开展和数据的整理分析,课题组对这四个主题的实证测评方案和技术路线进行了整体统一设计。
(一)操作定义、基元结构与量表编制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10-18],结合成人在线学业的一般情境,界定“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操作定义,明晰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倾向性基元与具体情绪类型。根据操作定义、基元结构,结合先前的“成人在线学习心理与行为”开放式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编制成人在线学业情绪测评量表。
(二)抽样与施测
以全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试点高校中在校生规模最大[19]的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员群体为抽样框,具体选择安徽、江苏、山西、北京、上海、大连、郑州等省市电大的20个办学单位,经济、理工、文法3个专业大类中在校生数最多的专业,同时尽量平衡学业层次、年级和性别比例[20][21]。参照有关经验值[22][23],确定样本容量为1000人。课题组将自编的成人在线学业情绪量表(题项按积极/消极间隔随机编排)与学习者基本情况组成调查问卷,依托专业问卷调查网站,通过合作伙伴,组织学习者在线参加测量。
(三)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本研究共回收问卷879份,其中有效样本量638(有效率72.58%)。根据研究需要,将有效样本按50%的比例,采用SPSS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n=322)和验证性因素分析(n=316)。采用SPSS19.0、AMOS1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操作定义、基元结构与测评量表
特定情境下的学业情绪具有和一般学业情绪相似的理论结构[24]。成人在线学业情绪是指在线学业一般情境下,与成人学习者学业活动相关的具体情绪体验。与其他特定情境下的学业情绪一样,成人在线学业情绪具有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的倾向性基元,其中,积极情绪包括自豪、放松、感激、满足、高兴、希望,消极情绪包括焦虑、无助、厌倦、沮丧、生气、羞愧。
根据情绪倾向性基元和具体情绪类型,我们编制了12个分量表,共同构成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总量表。总量表包含49个题项。采用Likert5点自评式,从“完全不符”至“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5分,各分量表得分越高,代表量表所指向的情绪水平越高。
(二)成人在线学业情绪基元结构的验证与量表的项目鉴别度、信度和效度
1.探索性因素分析(n=322)
首先对施测量表进行项目鉴别度分析,12个分量表49个题项均具有较好的项目区分度。接下来以各分量表的得分均值为观测值,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变量数与被试量之比达到探索性因素分析中被试量应为变量数5至10倍的经验值要求[25-27]。采用主成份分析、直接斜交旋转的方法,获得初始特征值大于1、累计解释总方差65.36%、因子载荷0.692-0.871(>0.40)、共同度0.495-0.760(>0.20)的分量表总分均值项目11个,即自豪、放松、感激、满足、高兴、希望、焦虑、无助、厌倦、沮丧、生气(删除同时在“积极”、“消极”上均存在高载荷的“羞愧”)。这11个分量表均与预设基元分类一致,组成基于积极学业情绪6个分量表、消极学业情绪5个分量表、共45个测量题项的成人在线学业情绪正式量表(AdultOnlineAcademicEmotionScale,AOAES)。
2.结构模型的验证
(1)因素间相关分析(N=638)。积极情绪的6种具体情绪类型之间,呈中等程度以上显著正相关(0.397***-0.721***,P
(2)结构模型拟合度分析(n=316)。采用AMOS验证理论结构,以χ2/df、GFI、AGFI、RMSEA、NFI、RFI、IFI、TLI、CFI等拟合度指数,检验量表的因素结构与理论结构的拟合程度。结果显示(表1),11种具体学业情绪的基元结构与实际观测数据适配良好,测量模型的收敛效度佳,结构模型整体拟合良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基元结构与观察数据相契合,说明实证数据未拒绝“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由积极学业情绪、消极学业情绪二维基元结构、11种具体情绪类型构成”的理论构念。
表1学业情绪二维结构的拟合检验结果(n=316)
[指标\&χ2/df\&GFI\&AGFI\&RMSEA\&NFI\&RFI\&IFI\&TLI\&CFI\&全部项目\&3.021\&0.941\&0.897\&0.08\&0.945\&0.92\&0.962\&0.945\&0.962\&适配标准\&0.9\&>0.9\&0.9\&>0.9\&>0.9\&>0.9\&>0.9\&]
3.量表的项目鉴别度、信度和效度(N=638)
(1)正式量表的题项鉴别指数D值0.204-0.515(>0.20),题项与总分相关系数0.622***-0.832***(>0.40,P0.20),说明该量表具有很好的项目鉴别度,能够鉴别出不同被试的反应程度。
(2)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系数)和分半信度,考察量表的信度。结果显示(表2)各分量表均具有较好的信度。
(3)课题组遵从规范严谨的编制过程,使量表题项能够反映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本特征,保障“测验目标界定内容范围内取样的代表性”[28]。因此,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模型拟合度指数(表2)显示,本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表2成人在线学业情绪11个分量表的信度(N=638)
[分量表\&放松\&感激\&满足\&高兴\&希望\&自豪\&焦虑\&沮丧\&生气\&无助\&厌倦\&Cronbach'sα\&.629\&.695\&.637\&.747\&.631\&.679\&.595\&.654\&.676\&.676\&.823\&分半信度\&.605\&.676\&.632\&.756\&.607\&.701\&.552\&.657\&.708\&.607\&.791\&]
注:分量表的信度判断标准,参见文献[29]。
(三)成人在线学业情绪基本特征的初步分析
成人在线学习者的学业情绪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不同群组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其在线学业情绪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次实证数据(N=638)对此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差异检验。
1.成人在线学业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及其学业情绪总体水平
表3显示,成人在线学业情绪中的积极情绪水平(3.967±0.474)、消极情绪水平(3.292±0.561)及其学业情绪总体水平(3.492±0.428)均处于中等水平,即成人学习者对自己在线学业情绪的自我评价一般。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11.91%的学习者自我评价学业情绪比较消极,其在线学业情绪评价总平均分M低于中等临界值(M
进一步的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取样本量N≥30)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学业层次、年龄段、专业大类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其在线学业情绪的积极水平、消极水平及其总体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在线学业时程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在学业情绪的积极水平和总体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P
2.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本特征
表4显示,积极学业情绪的6种具体情绪水平,均高于消极学业情绪的5种具体情绪水平。经Friedman双向方差秩次检验,成人在线学习者在11种学业情绪类型上的自我评价差异非常显著(P
表411种学业情绪类型的基本特征
[\&积极学业情绪\&消极学业情绪\&情绪类型\&放松\&感激\&满足\&高兴\&希望\&自豪\&焦虑\&沮丧\&生气\&无助\&厌倦\&均值\&3.94\&4.14\&3.92\&4.07\&4.19\&3.55\&3.49\&3.10\&3.06\&2.97\&2.40\&标准差\&0.56\&0.57\&0.57\&0.57\&0.52\&0.72\&0.82\&0.71\&0.81\&0.78\&0.83\&]
注:评分值域1~5分(3为中等临界值),得分越高代表所指向的特质水平越高。
进一步的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取样本量N≥30)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其11种在线学业情绪的均值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学业层次、专业大类、学业时程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在自豪、感激、希望、满足、无助、厌倦等情绪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本科生的“自豪”水平显著高于专科生(P
四、结论与讨论
(一)明晰了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元结构。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倾向性基元为积极学业情绪和消极学业情绪,其中积极学业情绪包括自豪、放松、感激、满足、高兴、希望,消极学业情绪包括焦虑、无助、厌倦、沮丧、生气。实证数据显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内部各具体情绪之间均呈中等程度以上的显著正相关。基元结构与实际观测数据适配良好,因素结构收敛效果佳,整体拟合良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二)成人在线学业情绪量表(AOAES)具有良好的项目鉴别度、信度与效度。题项鉴别指数、题项与总分相关系数、共同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结构拟合指数等,验证了本量表具有较为理想的项目鉴别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以用作我国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测评工具。
(三)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唤醒水平中等,部分层面差异显著。实证数据分析显示,成人在线学业情绪中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及学业情绪总体均处于中等水平,这与成人在线学习活动文本记录语料中所蕴藏的学业情绪倾向的实验测度结果一致[30]。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唤醒水平中等;不同在线学业时程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在学业情绪的积极水平和总体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业层次、学业时程、专业大类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在自豪、感激、希望、满足、无助、厌倦等情绪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四)本研究的贡献及后续研究。与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聚焦于迄今尚无专题深入的成人在线学业情绪,解析了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元结构,贡献了本土测评量表,实证揭示了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本特征。丰富了学业情绪研究对象和学业情境的多样性,也为提升学业情绪的积极水平提供了调节干预的切入点。学业情绪体验的发生与变化与具体情境、事件紧密相关,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利用自陈量表让学习者回顾在线学业情绪体验有助于我们事后了解学业情绪的唤醒水平,但与直接观察相比具有滞后性。这需要我们结合直接观察、实时在线文本语料的情绪倾向测度等多方位观测手段,提升对在线学业情绪的测度水平与干预效果。
(本研究的调查实施得到了相关省市电大30多位老师的无私帮助,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俞国良,董妍.学业情绪研究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5,(10):39-43.
[2]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5.
[3]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4):934-937.
[5][11]PekrunR,GortzT,TitzW,RaymondPP.Academicemotionsinstudents’self-regulatedlearningandachievement:Aprogramof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research.EducationalPsychologist,2002,37(2):91-105.
[6]ZembylasM.Adultlearners'emotionsinonlinelearning[J].DistanceEducation.2008,29(1):71-87.
[7][17][30]朱祖林,黄彩虹,李锐,洪婧倞.成人在线学业情绪倾向的测度方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6):55-60.
[8][20][26]朱祖林,安哲锋,汤诗华,毕磊.成人在线学业韧性的测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6):37-41.
[9][21][27]朱祖林,安哲锋,毕磊,汤诗华.成人在线学业自我概念的测评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3):3-8.
[10]RussellJA.Acircumplexmodelofaffect.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0,39(6):1161-1178.
[12]KleineM,GoetzT,PekrunR,HallN.Thestructureofstudents’emotionsexperiencedduringamathematicalachievementtest.ZDM,2003,37(3):221-225.
[13]GoetzT,FrenzelCA,PekrunR,HallNC,LüdtkeO.Betweenandwithindomainrelationsofstudents’academicemotions.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2007,99(4):715-733.
[14]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及应用[J].心理学报,2007,(5):852-860.
[15]马惠霞,张泽民.大学生学业情绪成套问卷编制的理论构想[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34-36.
[16]赵淑媛,蔡太生.大学生学业情绪量表(AEQ)中文版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4):448-450.
[18]朱祖林,安哲锋,毕磊,汤诗华,郭允建.成人在线学习心理与行为的四因素关联模型[J].远程教育杂志,2013,(1):29-37.
[19]阮智勇.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22]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3][25]杜智敏.抽样调查与SPSS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4]马惠霞,聂胜昀,苏世将.大学生考试情境下的学业情绪[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3):201-207.
[28]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9]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收稿日期:2013-04-30
线上教研总结篇2
一、基本情况
____下辖两办一镇,41个行政村128个村民小组,11个社区,总人口90753人,党员2275名,农村党员1595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中,我们认真组织,精心实施,在全区深入广泛的进行了调研工作,共发放各类调查问卷表、测评表、摸底表9000余份,走访群众800余户,走访企业职工700余人,召开座谈会40余次。目前,活动正在扎实进行中。
二、主要做法
1、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按照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体要求,我区结合发展实际,制定了____工委《关于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阶段工作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阶段工作的通知》、《关于成立工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文件,成立了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设立了4个专项调研组,明确了牵头领导和牵头部门,夯实了工作责任。同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工种,精心设计了问卷表、摸底表、测评表,各街道(镇)、各单位各部门也根据自身工作实际,扎实细致的开展了调研工作。
2、统筹兼顾、深入调研。按照“四个结合”的原则,即: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深化“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相结合;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狠抓作风、苦练内功”,整治“庸懒散”活动相结合;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提速转型发展相结合;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相结合,工委主要领导带头,班子成员积极行动,深入到党建联系点、帮扶村、社区、企业,察民情、听民声、访民意,带头进行调研;各专项调研组同时深入到41个行政村128个村民小组、11个社区、20个规模企业和28个部门,扎实细致的开展调研工作,全面摸排当前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干部作风建设的问题、群众对我区转型发展、实现“富裕____”目标的意见和建议。
3、严明纪律,树立形象。各专项调研组、各党委各部门在调研过程中,都能严格按照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和省、市委有关文件要求,做到轻车简从,减少陪同,进群众门,住群众屋,与群众交朋友,严格遵守“不干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不搞迎来送往层层陪同,不得吃请和收受礼品,不在基层单位报销任何费用,不在工作期间饮酒,不参与有损党员干部形象活动”的“六不”规定,把调研工作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转变作风的具体行动,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在调研中群众反映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及对活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一)群众反映亟需解决和期盼的问题:通过这一阶段的调研,共梳理出问题7大类:一是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二是创业扶持力度的问题;三是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商贸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五是食品安全隐患的问题;六是社区社会管理问题;七是干部作风建设的问题。
线上教研总结篇3
2015年,我担任了“国培计划”――河北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培训项目保定市曲阳县初中语文工作坊坊主的工作。这项工作历时一年,我带领坊内的参训教师完成了分阶段进行的线上研修任务,还组织了效果良好的线下送课到校活动。我们共同探讨了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一些典型疑难问题,在中考作文的训练和课堂教学的设计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我们这次工作坊网络研修由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承办方在工作坊网络研修平台投放了很多优质教学资源,还设计运行了具有实效性的工作坊研修学习模式。整个培训由承办方牵头,分学科进行精细化管理,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负责人,培训的每一项活动都有学科负责人发出指令,坊主结合本地教学实际进行具体操作,线上研修和线下实践相结合。
在学科负责人的导引之下,我们的工作坊首先确立了团队的名称、口号和理念。为了便于交流还创建了QQ群,要求各位参训老师加入本群,及时查看群文件和公告。我们教师进修学校还组织了培训会,在会上我对这次研修活动作了总体说明,并通过PPT的形式向参训教师演示了登录学习平台的全过程,会后把这个课件放到了群文件中,以备随时查看。经过一段时间的信息反馈,我又制作了一个《常见问题解决方案》的小课件,传到群文件中,把近期参训教师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汇总,提出解决办法以供参考。平时我都会密切关平台培训动态;并择要以公告的形式发到工作坊和QQ群。这样参训动态会随时传达给学员,以保证我们的网络研修顺利进行。
在网络研修的各个阶段,工作坊都按照学科负责人发出的指令按部就班地开展活动。坊主引领版块和坊内研讨版块是我们工作坊活动的主阵地。我在坊主引领版块公布了曲阳县初中语文工作坊的研修方案。这个研修方案是在北京大学有关人员的指导下,结合本县的语文教学实际制定的。出发点是可以使这次网络研修学习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这个研修方案会伴随我们整个学习的过程,需要老师们步步紧跟,密切配合。
针对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系统性较弱、训练针对性不强的作文教学现状,我提出了本次研修主题――中考考场作文训练。实施办法是通过对2015年中考真卷优秀作文分析,确立散文类、记叙文为作文的训练切入点,理论分析引领和作文教学实践相结合,达到切实提高学生应试作文的写作能力的目的。实施过程分五个主题研修阶段逐一进行。
在研修方案的统御下,我们工作坊结合研修平台创设了很多活动,坊主引领的坊内研讨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首先,我发了一个引领帖:“为了更好的解决老师们当前的教学问题和困惑,让教研更真实有效的发生,需要我们把在教学实际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予以整理归纳后,在互助研讨区,并请老师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我把坊内研讨版块中的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汇总成十个典型问题,进行了公布,并请老师们踊跃参加这次典型疑难问题大讨论活动,晒出自己的教学智慧。因为切实关系到老师们自己的教学实际,这个主题帖受到高度关注,老师们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智慧的火花碰撞激发,老师们都觉得受益匪浅。
我们工作坊还发起了许多其他活动,比如推荐美文,尤其是对我们的作文教学大有裨益的文章;推荐一本好书,并写出推荐理由;参加读书活动并写出读书报告;交流作文教学中的经验;搜集归纳中考作文考试的题材和题材;学生优秀考场作文选;春联征集活动等。
参训老师们态度积极,工作坊气氛热烈,尤其是读书活动和交流
作文教学中的经验方面都涌现出不少精品。但是由于我县是半山区,一些乡村中学的硬件设备不够,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一台办公电脑,导致部分教师学习滞后,不能紧跟工作坊的节奏进行网络研修,对于错过的精彩老师们深表遗憾。
教学设计版块中很多老师发了教学设计以供讨论打磨,经过反复修改,老师们把自己打磨好的教学O计提交到作业栏。我在批改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对一些教学设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些老师在这个基础上再次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又重新提交了一次。这种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令人敬佩,同时也把打磨教学设计的初衷贯彻得非常彻底。另外,我把在批改教学设计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发到坊内研讨版块,大家一起来讨论。对于这些典型问题,老师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通过交流研讨,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识。
工作坊网络研修要充分运用研修简报的作用。我们工作坊一共了14期研修简报。除了上交的5期正式简报,我还了开班须知,阶段性学情,研修总结,成果汇总等9期简报,涵盖了我们网络研修的各阶段内容,使老师们做到心中有数,以确立学习努力的方向。
工作坊网络要重视坊内资源建设。在坊内资源建设方面,以本次研修主题为核心,我投放了大量优质资源,设置了作文类、美文类、读史坊、文言文类、其他类等五个类别。这些坊内资源点击率非常高,很受老师们的欢迎。
线上教研总结篇4
关键词:冰冻;除冰;掌声;短路熔冰
作者简介:侯中柱(1981-),男,江苏宝应,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学一级教师,注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践,关注动态性物理习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等.课题:“动态性物理习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县级)研究过程中.笔者为了迎接本届初三期末模拟调研检测,在复习过程中专门安排了一节物理生活题课,通过“物理与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冲刺期末调研检测的信心.
下面是其中一节物理生活题课的具体内容,以2012年全国竞赛中最后一题为例,通过投影将试题展示给学生,下面是本节课师生共谈的具体展示:
【典例】如图甲所示,冰冻是造成高山地区冬季输配电线路倒塔(杆)断线的重要原因.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一方面电力工人要及时对输电线路进行除冰作业,另一方面要加强输电线的抗拉能力.一般高压输电线每根都是由一股位于中间的钢质线芯和六股相同粗细的铝质线芯绞在一起组成的,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这种输电线通常被称为钢芯铝绞线(代号LGJ).已知该钢芯铝绞线所能承受的最大安全拉力为其正常工作情况下拉力的5倍.下表是该种钢芯铝绞线的相关技术数据.
铝线
(股数×直径)mm钢线
(股数×直径)mm导线
外直径(mm)电阻
(Ω/km)安全载流值70℃80℃90℃6×3.801×3.8011.40.5194A228A255A1.该电力线路采用钢芯铝绞线而不采用与之同样结构尺寸的铝绞线,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2.输电线路结冰后,输电线(连同上面的冰)变粗、变重.为了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防止输电线被拉断,在冰冻的钢芯铝绞线(连同上面的冰,其横截面可以看作圆)的直径D增大到一定值时就必须进行除冰作业,试估算需要进行除冰作业时冰冻的钢芯铝绞线的直径D.(ρ铝=2.7×103kg/m3,ρ钢=7.9×103kg/m3,ρ冰=0.9×103kg/m3,取1141=107)
3.有种输电线路除冰作业的方法叫“短路熔冰”.所谓“短路熔冰”,就是在短时间内,输电线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通,输电线中通过比平时大许多的电流,利用导线本身发热熔冰以完成除冰作业的方法.短路熔冰时,若根这种钢芯铝绞线每米的发热功率为200W,刚短路熔冰时通过一根钢芯铝绞线的电流大约是多大?(取1032)
教师:这是一道“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生活题,主要是解决高山地区冬季输配电线路由于冰冻造成倒塔(杆)断线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边阅读试题、边分析问题,同时教师在引领学生分析试题时思考本题考查我们什么样的知识点.
学生:边阅读试题、边分析问题,如输配电线上的冰冻是怎么来的?为什么采用高压输电?有什么好处?高压电力线路采用钢芯铝绞线的目的是什么?“短路熔冰”为什么可以熔冰?……
教师:上面部分同学在分析问题时提出的问题,你们可以小组合作交流并解决:高压输电可以减小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提高电能的利用率,“短路熔冰”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输电线的电流,根据焦耳定律Q=I2Rt,产生较多的热量,从而对输电线上的冰进行熔化,……
教师:本题属于一道物理生活题,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紧密联系,综合考查了热学、力学、电学等学科间多部分知识,属于学科间综合题,在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这样的试题[1].为了验证上面所提到的考查知识点,下面就针对本题涉及问题进行分析:
奋进组中学生1:立即站了起来,我可以解答第一问:高山地区需要架设高压输电线,同时冬天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电线上凝华成冰冻,导致输配电线变重,达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输配电线断线,所以采用钢芯铝绞线可以增强输配电线间的拉力.
全班热烈掌声,学生1对这个问题分析较为到位,他高兴地坐了下来.
梦想组中学生3:他也积极站了起来,他说需要对上面的学生1进行补充,因为钢承受拉力的能力比X强,所以采用钢芯铝绞线可以提高输电线的抗拉能力,所以相邻两根电线杆的距离会增大,节约成本,同时这种电线也会增强导电能力,美观.
全部同学给予点赞、掌声,肯定上述两位同学的分析,全班气氛热烈.
教师:对上述两位同学的分析也给了较好的点赞,谁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总结归纳.
智慧组中物理课代表:这种电力线路采用钢芯铝绞线而不采用与之同样结构尺寸的铝绞线,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输电线的抗拉能力,从而可以适当地增大杆距,节省杆材及人工等.
教师:点赞,你总结的比较全面,能够从原理上分析出采用钢芯铝绞线的原因,全班给予热烈掌声,给予较高肯定,谢谢.第1问我们谈论的非常好,希望各小组再相互讨论,积极思考,完成第2问和第3问.
各小组学生积极分析教师提出的问题,找出达到除冰的临界条件,解决除冰时问题的突破口,怎样求除冰作业时冰冻的钢芯铝绞线的直径D,……,小组交流5min后.
创新组中学生6:他主动举手站了起来,要求上讲台同学生分析,(教师允许),对于要求除冰作业时冰冻的钢芯铝绞线的直径D,必须找出这个问题的突破口,我打算采用“逐渐逆推法”,即除冰时钢芯铝绞线的直径D除冰时的临界条件钢芯铝绞线承受的拉力达到其正常工作时拉力的5倍即导线上结冰质量为该段钢芯铝绞线质量的4倍m冰=4m导线m=ρv.所以我打算根据上面的关系式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取一根长为L的结冰钢芯铝绞线作为研究对象,其横截面积如图所示.当该钢芯铝绞线所承受的拉力达到其正常工作时拉力的5倍时,即该段导线上所结冰的质量达到该段钢芯铝绞线质量的4倍时,就必须对钢芯铝绞线进行除冰作业.
设单股线芯的横截面积为S,直径为d,长为L的结冰钢芯铝绞线中铝的质量为m铝,钢的质量为m钢,冰的质量为m冰,冰的横截面积为S冰;则有:
冰的质量:m冰=4(m铝+m钢)
又因为m冰=ρ冰S冰Lm铝+m钢=(6ρ铝+ρ钢)SL
所以有:S冰=4×(6ρ铝+ρ钢)Sρ冰=
4×(627×103+79×103)S09×103=1071S
该钢芯铝绞线连同上面的冰,总的横截面积为:S总=S冰+7S=114.1S
即S总S=1141又因为S总S=D2d2,
所以D=S总S×d=1141×38mm=406mm
即该钢芯铝绞线直径D增大到40.6mm之间必须进行除冰作业.
该同学6对问题分析完成后,全班响起雷鸣般热烈的点赞掌声,全班同学都向同学6投向敬佩的眼光、对同学6佩服的五体投地.
教师:同学6对问题分析的比较的全面,比较到位,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给同学6和他所在的创新组所有同学,这也是他们组所有同学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结果.其实我们班还有一些组,一些同学也是按照上面问题分析的突破口进行分析,最终计算出除冰作业时冰冻的钢芯铝绞线的直径D,我们也给他们一个大大的点赞表示祝贺.
此时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气氛达到最高潮,气氛活跃、主动学习.
教师:同学6对问题分析的方法是我们分析问题的一种常见方法(反向推理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难度稍大的问题,通过从问题开始入手,逐步推理到所给出的已知条件,分析过程清晰,容易理解、易于接受.好的,同学们对刚才的第2问是否全部掌握,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
学生:对问题分析的方法基本掌握,分析过程也全部理解,我们相信以后遇到相同的题型也基本会解决了,老师,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下面的第3问.
矫健组中学生4:学生4积极而快速地站了起来,对问题进行了分析,“短路熔冰”是输电线路除冰作业的另一种有效方法,就是在短时间内,输电线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通,此时输电线中通过的电流比平时大很多,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此时电流通过输电线产生较多的热量,从而使输电线上的冰冻快速熔化,即达到快速除冰效果,这就是“短路熔冰”的基本原理.下面介绍“短路熔冰”时通过一根钢芯铝绞线的大致电流:
取一根长为1m的该种结冰钢芯铝绞线作为研究对象,短路熔冰时通过的电流为I,其发热功率为P,对应的电阻为R,考虑到该种钢芯铝绞线表面为冰所覆盖,其温度与常温偏差不大,故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其电阻可以看作为R=0.5Ω/km×1m=0.5×10-3Ω
所以根据P=I2R可知:I=PR=20005×10-3=640A
即短路熔冰时通过一根钢芯铝绞线的电流大约为640A.
教师:学生4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也是正确的,他分析出了短路熔冰的原理,根据原理分析并计算出短路熔冰时的大致电流,请同学们对同学4也给予热烈掌声,还有同学们是否还有其它分析这个问题的方法呢?
智慧组中同学4:我有另外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大家请看题目中钢芯铝绞线的相关技术数据,其中电阻R=0.5Ω/km,所以我打算取1km这种结冰钢芯铝绞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原理、计算方法和上面一样,只是此时其发热功率P=200w/m×103m=2×105w,
也是根据P=I2R可知:I=PR=2×10505=640A′
即短路熔冰时通过一根钢芯铝绞线的电流大约为640A.
此时全班学生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上面两位同学对问题的分析方法,原理一样,只是对问题计算的途径,过程略有差别,最终两位同学对问题分析和计算所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非常好,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点赞上面两位同学,向他们学习.
教师:我们全班同学相互学习、互补互助,充分发挥了全班同学的智慧和能力,让这道物理生活题在我们同学的分析下逐渐、层层地展现在我们大家面前,使驮拥纳活问题变成简单的物理问题,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紧密联系,使我们解决物理问题的科学素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此时各个小组同学相互讨论,在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和学习本节课存在的疑惑?
创新组中班长总结:通过今天的课的学习,我学到了以下几点:①高山地区冬季输配电线经常结冰,学会怎样除冰,其中的原理分别是什么?②对于复杂问题的求解,可以采用“逐渐反推法”,这样可以使所求问题简单化;③在非纯电阻电路中,欧姆定律不再适用,此时导线的发热功率只能用P=I2R进行分析.
存在的疑惑:①短路熔冰可以除去输电线上的冰块,短路可以产生较大的电流,那么我们应该设置短路的时间是多长才不至于烧毁整个高压电路系统?②短路熔冰这项技术除了在高压输电线上除冰外,还可能在哪些领域有所应用?或者将来可能用于哪些领域?
教师总结:班长对本节课总结的非常全面,对问题分析的也比较的深刻,请同学们对班长提出的两点疑惑课后相互讨论,或上网查询进行解答[2].其实冬天路面结冰是常有的事,为了避免出现“夜冻昼化”的现象,常常在路面撒上大量的工业用盐,这样可以降低冰的熔点,使冰在低温下也能快速熔化,所以请同学们课后利用身边器材探究一下“在冰上撒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
参考文献:
线上教研总结篇5
关键词CAN总线;网络平台;卓越计划;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065-02
1引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概念是2015年同志提出的。他提出为了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需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1]。在经济学中,需求和供给是两个基本的概念。需求侧改革,主要体现在政府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对自由市场的强力干预;而与之相对的,供o侧改革,主要体现在充分发挥通过市场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要素的自动调节作用,来促进经济发展[2]。
与经济改革相似,CAN总线网络平台实验教学同样存在需求侧改革和供给侧改革的要求,虽然在具体方法和要素上有所差异,但基本原理和思路是一致的。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整体特征已由外延式发展转向为内涵式发展。从发展理念和思路而言,就要实现从需求侧改革向供给侧改革的转变[3]。具体到CAN总线网络平台实验教学改革,就是要重视内涵发展,从注重规模、数量的发展转变到注重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动手能力、认知能力等综合实力的提高上来。
2CAN总线实验教学平台
CAN总线网络化平台是一款集合CAN总线的综合性教学实验开发平台,它能够实现对温湿度的检测,可以检测空气中异常气体的含量,模拟电机的运转,用开关控制显示灯的明灭等。并且它的系统构建十分灵活,可靠性强,便于安装、运行与维护,如图1所示[4]。CAN总线网络化平台对不同的技术进行了融合,使分布式网络控制的优越性得到体现。同时利用CANScope总线分析仪,对现场CAN总线设备进行数据收集,从而对CAN总线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基于CAN总线的网络通信方式具有多主模式、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好、稳定性高等优点。
CAN总线网络化平台搭建涉及PLC编程模块和软件、iCAN-4050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iCAN-2404继电器输出模块、iCAN-4017模拟量输入模块、iCAN-4400模拟量输出模块、iCAN-5303热电阻输入模块、iCAN-6202热电偶输入模块、iCAN-7202频率模块、iCAN-7408计数器模块、iCAN协议、MCGS组态软件、力控组态软件、网桥、CANScope总线分析仪等技术内容。其中CANScope总线分析仪是一款综合性工具,它能够方便地实现CAN总线测试与开发,同时将示波器、网络分析仪、协议分析仪及测试可靠性的工具等功能完美地融于一体,并把各种仪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它可以改变原有的CAN总线的测试开发方法并重新定义,还能够对CAN网络通信可靠性、正确性、合理性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测评[5]。
3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的实验教学改革
立足于工科院校特色,推进专业培养计划的供给侧改革根据工科学生的身心特点,立足于工科院校特色推进专业培养计划的供给侧改革。充分利用CAN总线实验教学平台中的各类资源,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通过鼓励并培养学生在CAN总线实验教学平台上面搭建各种自定义开发,并以此参加江苏省普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实践项目等,提高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
立足于动手能力培养,推进教学模式的供给侧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培养,推进教学模式的供给侧改革。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一项一项“任务”,从而循序渐进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自定义CAN网络平台搭建为例,要想实现网络平台搭建后的通信成功,首先要用MCGS建立上位机通信控制窗口,完成主控窗口、用户窗口、设备窗口、运行策略、实时数据库五部分的创建以及属性的设置[4],具体界面如图2所示;
其次,完成CANalsyt-Ⅱ分析仪和CANET-E+的配置[5],保证其和上位机的通信和下位机的顺利连接;
最后,完成iCAN功能模块的设置,使其能够和执行机构正常通信。
创建好的通信效果图如图3所示。这样,整个平台的搭建就算完成了,再通过CANScope总线分析仪对搭建成功的CAN总线网络平台进行测试。学生可以按照操作说明进行自己练习,丰富他们的实践课程,提高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4结束语
通过展开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的CAN总线网络平台实验教学研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运行的操作过程。同时,因其涉及较多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能学习和巩固专业知识。搭建完成后,学生通过CANScope总线分析仪能够很直观地看出总线性能是否符合要求。这样从搭建到测试一体化的实践练习,让学生在实践的同时对教学平台也有更充分的认识,对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旭,郭菊娥,郝海斌.高等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推动创新创业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36(1):26-35.
[2]姜朝晖.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高等教育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6,4(1):123-127.
[3]张韵轩.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的技工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16(13):116-117.
[4]孙进,曹肖伟,宋爱平,等.基于iCAN教学实验开发平台的课程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6):
线上教研总结篇6
关键词在线学习;影响因素;学习平台;高职院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7)14-0036-05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在线学习逐渐成为信息时代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在线学习以其开放、灵活、不受学习时空局限以及支持个性化学习等特点获得了全球学习者的青睐。
关于在线学习,学者们没有严格的定义,大部分都是描述性的。泰瑞・安德森(TerryAnderson)指出,在线学习是通过因特网获取学习资料,学习者与学习内容、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互动,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支持,以此收获知识,建构个人意义,并伴随着学习过程一起成长[1]。约翰・巴格利(JonBaggaley)称在线学习为“一场新约运动”,不过是在线教育的升级版而已[2]。钟志贤教授则认为,在线学习(E-learning)也就是网络化学习,即在网上建立教育教学平台,学习者通过网络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的一种学习方式[3]。
在线学习的形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并不断演变出更多的学习形式与模式,如典型代表MOOC、SPOC等等,也有学者认为,网络学习、E-learning以及数字化学习等都属于在线学习的范畴。本研究中的在线学习取广义的范畴,既包括MOOC、SPOC等典型的在线学习形式,也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的各种E-learning学习形式。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完成学校专业课程安排的同时,也通过智能设备和移动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在线学习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对大学生在线学习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阐释和反思,将为未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启示和参考。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调查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线上调查的方式,分别选取了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珠海、东莞等地的15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实施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6年12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共发放问卷381份,回收有效问卷356份,有效率为93.4%,并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均符合要求,利用SPSS和Excel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本研究中问卷内容设计主要维度如表1所示。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珠三角地区职业院校大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弥补在线问卷调查数据的不足,选取了部分学校的大学生对其在线学习情况进行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访谈。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你学习过哪些类型在线学习课程?你学习的时间长度、媒体设备、参与的线上学习活动有哪些?你在线上学习感受是怎么样的,遇到过哪些困难,对在线课程或者平台有什么建议?研究结果的分析对应调查研究的目标,主要从职业院校学生对在线学习态度、学习现状、学习需求以及在线学习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
三、对在线学习态度与参与现状的分析
(一)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调查样本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如下:男生189人(53%),女生167人(47%);大一、大二、大三分别为98人(27%)、124人(35%)、134人(38%)。在专业分布上,以工学、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学生最多,占总人数的62.1%,符合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特点,年级和性别分布较为均衡,样本结构合理。
(二)对在线学习的认知与态度
在对在线学习认知与态度的调查中,样本总体上有68.0%的学生认为在线学习对专业学习和发展有明显帮助,有28.7%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认为没有帮助的占3.4%。研究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态度倾向进行了交叉统计,具体见表2。尽管各年级学生对在线学习作用的认识比例略有不同,但是总体上职业院校大学生对在线学习的积极作用基本形成了共识。
(三)参与在线学习的现状
1.对在线学习投入时间的分析
总体样本学生平均每周用于在线学习的时间在7小r以上(即平均1小时/天)的占65%,可见在线学习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已较为普遍,但学习时间在10小时/周以上的学生比例仍然较低,仅占29%;学习时间不足3小时/周的学生也有13%的比例,可见高职院校学生在线学习的时间方面存在不平衡状况,学习投入的时间总体仍然不足,这与高职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及自律性较弱有一定关系。
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学习投入时间的交叉分析发现,大一新生在线学习投入时间相对较短,投入时间在6小时/周以内的占较大比例,为62%,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在时间投入上总体多于大一新生,投入时间在7小时/周以上的学生分别占72%和77%。可见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们对在线学习时间有了更多的投入。
2.对在线学习类型的分析
分析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最多的在线学习依然是网络教学课程(占84%),而这些课程大部分由专业教师督促引导学习。其次是微课和视频公开课,分别有44%和26%。而如火如荼的慕课课程,表示学习过的学生仅占12%,可见幕课在高职院校的推广亟待加强。具体见图1。
究其原因可能有几方面:首先慕课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律性要求较高,而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自我约束力不够强;其次,当前的高等教育优质慕课课程与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吸引力不足。因此,未来开发面向职业教育的优质慕课课程或许可以吸引更多的高职学生加入慕课学习的行列。
3.对在线学习活动的分析
“从设计的角度看,在线学习活动包括学习任务、学习过程、监管规则、学习支持、评价规则和学习资源6个构成要素。”[4]关于在线学习活动的分析,可以视为是对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的研究的一部分。学生对在线学习活动的参与情况,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图2可见,在线学习中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最多的活动为“阅读教学课件PPT”,占85%以上,其次为“观看在线视频”(61%)和“完成在线学习任务”(51%)。而师生交流(21%)以及同伴交流活动(17%)较少,主动学习拓展资源的学生更少(16%)。可见,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在线学习主要以阅读课件和观看教学视频的自主性学习为主,线上学习师生以及生生交流较少,协作学习与交流尚不足。
四、对在线学习需求的分析
(一)对课程内容设计的需求分析
根据课程教学系统设计的要素: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将大学生在线学习课程内容设计的需求归为以下8项,对样本学生进行了调查并根据学生性别进行了交叉分析,见表4。
通过分析,样本总体上有78%的学生希望“教学课件或视频生动有吸引力”,在男生中该项比例高达83%。正如尼尔・安德森(NeilAnderson)等指出的,要发挥在线学习的优势,提高在线学习的兴趣和质量。学生有兴趣,才能更好开展学习[5]。样本中有63%的学生希望课程设计为“层进式教学内容”,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层进式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尹睿等的研究中也指出,当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不在学习者最近发展区时会使学习者的认知投入明显降低[6]。
另外,有56%的学生希望课程“学习任务明确”,这也符合麦克诺特等人(Mcnaughtetal.,2012)的研究结论,即良好的任务设计是促进学生投入和参与的关键。通过对性别的交叉分析发现,女生在线学习中对“层进式的教学内容”“教师的答疑辅导”“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清晰”等引导类课程设计更加依赖,而男生则更多的关注“多种课程考核方式”以及“多种媒体呈现知识”等方面。
从学生对课程内容设计的需求分析可以看出,在线学习课程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习而设计,激发学习兴趣,要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满足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及时辅导,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以维持在线学习的持续有效展开。
(二)对在线学习资源类型的需求分析
研究结合慕课、网络课程以及E-learning等多种在线学习的特点,将在线学习课程的资源类型概括为以下几种:计算机虚拟仿真环境任务,卡通动画等素材构成的多媒体课件,文本、表格等网页形式,课堂实录或其他教学长视频,微课视频及其他。值得注意的是,微课程是知识碎片化的结果,突出了知识学习的重点、要点和重要内容,成为微时代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的重要资源。因此这里将微课视频与其他长视频区分单列。
通过对以上5种在线课程资源类型的需求调查分析发现,微课视频和多媒体课件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在线资源形式,分别占71%和58%,其次是文本(27%)和虚拟仿真任务(23%)形式,而学生对课堂实录及教学长视频则兴趣不高。可见学生们需要的是灵活、生动的便于移动学习的资源形式。对在线课程资源类型的调查分析,可以为在线课程的教师及设计者提供参考,在线课程在资源媒体设计上要符合信息时代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在线学习。
(三)对在线学习平台功能的需求分析
目前在线学习的平台品类繁多,除了院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还有一些远程学院,互联网公司创办的在线教育以及全球高校优质MOOC课程等等。正如李雁云在研究中指出,网络学习平台的流畅性、易用性和稳定性对网络学习的效果有显著影响[7]。
在线学习平台功能需求的调查中,选择最多的为“移动端支持”,高达89%,可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端支持对在线平台来说非常重要;其次,为“学习进度提醒”以及“学习导航”,分别占56%和54%;再次,学生对在线交流(27%)和学习主题相关资源推送(17%)也有较多的需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习者对于平台的易用性和交互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设计良好、性能优良的在线学习平台可提高用户体验。
五、在线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在线学习影响因素的分析,笔者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内外在线学习影响因素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列举了部分关于在线学习影响因素的典型观点,见表5所示。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结果,本研究结合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相关理论,提取在线学习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学习者、学习平台、课程和环境四个维度,提取9个要素,如表6所示。同时针对这四个维度的因素,选取4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半开放式访谈,其中实地访谈9人,网络访谈11人,并对访谈内容进行了分析。
调查中样本学生根据自身在线学习的情况进行打分(影响很大,5分;影响较大,4分;一定影响,3分;影响较小,2分;毫无影响,1分),各要素平均得分情况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在线学习的影响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课程内容设计(4.4)、平台易用性(4.05)和网络流量费用(3.42)。排在后三位的因素分别是:信息技术水平(2.56)、学习习惯(2.01)和外界干扰(1.02)。
分析以上因素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首先,课程内容设计是学生在线学习的最大影响因素,内容设计是在线学习的核心,包括内容组织、资源呈现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线平台的易用性,也是关键要素,表现为交互友好、易用等。这两项因素的得分数据离散程度较低,可见样本得分情况一致性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在线学习的流量费用对大学生们来说也会形成一定的经负担,成为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之一。其次,学习支持、学习平台交互性以及学习评价的设计也是影响在线学习的较大因素。在目前的信息时代,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广泛使用,学生们信息技术水平对在线学习已不会造成较大影响。而外界干扰因素虽然在各因素中得分最低(1.02),但数据的离散程度较高。可见该因素对样本学生的影响差异较大,在线学习活动中也不容忽视,学生在线学习时可能会受到网络购物、网络游戏、影视娱乐等多种因素的干扰。
六、策略与建议
调查分析发现,尽管各种在线学习形式已经发展了多年,但在珠三角地区的职业院校中大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容乐观,以此管窥职业院校大学生在线学习的概貌,对于如何更好地让大学生们参与和开展在线学习,同时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从三个方面提出策略和建议:
(一)职业院校学校层面的战略支持
高职院校要重视在线学习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重要影响,要积极推动实施各项保障措施:一方面,加强在线学习课程数量和质量建设,增加在线学习资源数量;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技术力量如教育技术中心等,为学生在线学习提供技术服务保障。
(二)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数字素养”的培训工作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高等教育版)曾提出“阻碍高等教育技术采用的重要挑战”之一就是“数字素养”,并且主张“培养数字素养需要政策支持,既对职前和在职教师开展培训,也需要对在校学生开展培训”。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和对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培训。
关于教育技术能辅助教师开展变革型教学中,焦建利教授对一线教师的建议是,“第一,提高信息素养”,提高用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第二,对新技术保持好奇心”,“第三,做到率先垂范。”[8]这三点是对教师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非常中肯的建议。对学生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加强培训工作尤显重要。
(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推进在线教育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专业,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优质的职业教育在线课程,提高在线课程的实用价值和吸引力,其意义也在于推动优质职业教育在线教育资源在更广范围的推广。
参考文献
[1]TerryAnderson,RandyCarrison.TheroyandPracticeofOnlineLearning[M].2004:4.
[2]年智英,陈丽.约翰・巴格利:在线学习――一场新约运动[J].中国教师,2014(02):5-7.
[3]钟志贤,杨蕾.论在线学习[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2(1):30-34.
[4]李松,张进宝,徐b.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4):68-72.
[5]尼尔・安德森,卡洛琳・蒂姆斯,卡林・哈吉哈希米.使用设计思维方法提高在线学习质量[J].中国远程教育,2014(9):5-12.
[6]尹睿,徐欢云.国外在线学习投入的研究进展与前瞻[J].开放教育研究,2016(6):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