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研究报告范文篇1

公司对外担保效力的裁判规则

论公众公司控股股东的信义义务

欧盟要约收购指令评估报告节选

2011年中国证券市场法制研究报告

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制中信托的定位

2011年中国公司法理论研究综述

集合投资计划概念、特征与性质研究

职工持股的信托管理模式研究

日本公共企业的民营化改革及其启示

域外LLC制度分析及其在我国的引入

公司清算救济程序中的若干问题

证券公司破产退出方式的法律研究

流动动产担保在破产程序中的处理

经济衰退时期的破产政策研究

2013年中国证券市场法制研究报告

2012年中国证券市场法制研究报告

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担保合同的效力分析

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国美控制权争夺背后的公司治理之辩

国美控制权争夺:发生机制和法律困境

公私两宜——中国公司法一体化的挑战

多数股东之权力界限与少数股东之保护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公司法的走向

CIS产品销售时点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我国企业债券融资的制度困境与变革

公司型基金制度的历史考察、比较和借鉴

证券虚假陈述中揭露日之确定问题刍议

金融机构破产案件终结标准的认定规则

国有股转持中国有股东界定的困惑与反思

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原则导向监管析

论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

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托管登记制度研究

日本破产程序中私的整理制度评述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投资顾问绩效薪酬

破产重整启动阶段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探析

欧盟公司法发展报告:公司的跨境迁移

金融工具市场法案评价报告:交易后透明制度

家族企业的得与失:对国美黄陈之争的若干思考

“国际板交易市场”制度建设若干问题探讨

借鉴美国LLC制度之利弊分析及过渡性安排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及其法律制度的完善

金融危机背景下保险公司破产的制度构建

关于加强美国公开交易公司治理的核心原则

证券错误交易撤销的适用条件与处置程序

“管理人怠于行使撤销权”的法经济学分析

股权投资估值调整协定的法律效力及适用探析

破产重整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法律分析与完善

证券市场研究报告范文

本土研究的话语权危机

感谢支持本专题调研的所有基金管理公司及其投资总监、基金经理、研究总监、专户理财负责人、企业年金负责人、金融工程总监和研究员,社保基金,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部)、养老保险公司及其投资、研究代表,QFII,银行,私募基金券商资产管理部,各证券公司及其董事长、总裁、副总裁,各证券研究机构及其负责人、分析师本届评选由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德勤。担任独立审计机构。

2006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与A股市场步入牛市,本土分析师的话语权开始强大,定价权开始上升。然而正如当年《新财富》编者的预言:“中国的分析师行业还只算是雏鹰,需假以时日,在大市场大机会大震荡之后,他们才会成长为真正的金鹰。”2008年,本土分析师正遭遇了这样一场大震荡。在牛熊的急剧变换之中,在金融危机的影响突然放大之时,大部分分析师因为没有预测到自己所研究行业的拐点、未及时提醒投资人防范风险而面临信任危机。

分析师的失语,具体表现为“不会说”与“不敢说”。“不会说”源于分析师队伍的不成熟、缺乏全球视野、研究中有浮躁情绪与羊群效应;“不敢说”则反映出分析师因顾忌所在券商、上市公司、基金公司的压力,即使看空也不敢表达,同时,国内市场缺乏做空机制也制约了分析师看空。熊市背景下的分析师失语现象,凸显了分析师的独立性问题,显示市场需要坚守职业操守的“勇敢者”。同时,本土研究机构如何从制度设计上保证研究的独立性、增加研究服务的价值,也值得探讨。

不同于2007年牛市中的心态浮躁,2008年的熊市中,分析师们在研究服务上作出了更多创新努力,国际视野下的宏观研究、草根调研备受重视,研究方法的改进、服务模式的创新迭出,本年度“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一名中,超过六成因为把握住了宏观和行业的趋势而受到机构投资者认可。

对于分析师的失语与误判,机构投资者表现了理性的宽容,他们对具有前瞻性、反应及时、观点新颖、服务积极主动的分析师给予了良好的评价;对误判但及时修正观点的分析师给予理解,一些分析师虽然名次滑落,但依然榜上有名。

近两年的牛市和熊市挑战,为本土分析师带来了快速积累成长经验的机遇,2009年,将是考验分析师真正水平、造就“金鹰”的关键年代。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开展的六年来,中国本土研究地位不断提升,本土分析师的话语权日益增长,然而,这一势头却在2008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在全球金融海啸、实体经济增长放缓、流动性萎缩、大小非减持等国内外多重不利因素的作用下,A股市场2008年以来经历了连续三个季度的快速下跌。与2007年分析师“点石成金”相比,2008年大部分分析师没有预测到自己所研究行业的拐点,未及时提醒投资人防范风险。因此,分析师,尤其是新人行分析师,2008年面临的一大指责就是失语。失语背后:不会说?不敢说?

2007年,股指一路走高,一些研究机构也豪情高涨,提出了“黄金十年论”、“万点论”,分析师对行业、个股的估值同样水涨船高。然而,2008年市场突然“由牛转熊”,令他们陷入了尴尬。一些投资人怨声载道,一些媒体不断刊发质疑卖方分析师的文章,从“金手指”到“千夫指”、“集体失语”、“拷问分析师”等不一而足。这一方面反映出本土分析师如今的影响力巨大,另一方面也表明年轻的本土分析师队伍,在研究水平上与投资者的期待存在一定差距。

失语了吗?

如果将失语定义为对宏观、行业走势的误判,那么以2008年初甚至年中各家券商研究机构对宏观及行业走势的报告为依据,分析师的确失语了。从2008年初各“第五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的年度投资策略报告看,给出行业中性或审慎评级的仅占17%,其余83%均给出强于大市或增持评级。这种乐观情绪甚至延伸至2008年中期,数据显示,2008年各家券商的中期策略报告中,中性评级的报告较年初有所增加,但也仅占36%,减持评级的报告仅占1%。

如果以面对市场突然“由牛转熊”时分析师是否能及时修正观点、不断撰写相关研究报告为标准,那么《新财富》的调查显示,七成左右分析师在熊市中较以往增加了报告撰写数量,因为机构投资者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更需要分析师的服务。并且,一些年初看错的分析师也勇于承认错误,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这一意义上讲,至少是部分分析师并没有失语。但是,也有一些分析师因为行业缺乏投资机会等原因,确实减少了研究报告数量,在机构投资者面前失语。还有的分析师虽然看到了自己对行业的误判,但认为分析师的责任是将上市公司基本面一五一十呈现在投资者面前,告诉他们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而不是帮助投资者选时,下判断是机构投资者应该做的事情。

在调查中,也有分析师向《新财富》指出,所谓集体失语,是因为舆论过多关注那些比较会推销自己的分析师,而判断正确的分析师本来就少,加之不善于推销自己的观点,因此自然就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

不会说

《新财富》的调查显示,分析师自己认为,出现集体失语和误判背后有两层原因,其一是在金融风暴演变成金融海啸的过程中,未能对市场和行业走势作出准确预测,即确实看错了、“不会说”,占40%;其二是提前作出了看空的预测,但鉴于内外部压力不能表达,即“不敢说”,占60%。

分析师的“不会说”,首先与中国处于新兴资本市场阶段、分析师队伍不成熟有关。调查显示,尽管57%的分析师具有所研究领域的从业经验或学历背景,但任职年限短是突出特征,接受调查的分析师中,工作年限在3年及以内的占40%,大部分分析师未经历过一个完整的市场周期。有52%的受调查分析师是在牛市时进入市场,入职以来首次经历市场大跌。对熊市没有足够深刻的认识,况且本次金融危机猛烈程度百年不遇,的确超出大多数人预期。

其次源于缺乏全球视野,仍把中国作为一个孤立的经济体来分析。分析的全球视野虽然早就开始作为券商研究的战略方向,并且部分大券商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但2008年的全球市场巨变及其对国内A股市场的直接冲击,才让很多人真正体会到全球视野的重要性,海外市场研究已经从过去研究报告的分析背景,变成现在报告中的重要分析对象之一。

第三源于浮躁情绪与羊群效应。在牛市惯性下,一些分析师研究趋于浮躁肤浅,前瞻性欠缺,整体惯性思维的现象比较严重。再有就是羊群效应,大家观点趋于一致,抱团取暖,研究的独立精神缺失。

不敢说

分析师的“不敢说”则与其独立性有关。事实上,独立性问题一直困扰着分析师群体,即便在市场比较成熟完善的美国也不能避免。网络泡沫破灭之后。全美证券商协会和纽约证券交易所2002年分别制定出针对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的新规定,美国证监会随后也一致通过新规则,要求证券分析师披露更多与其评估公司的关系,以避免作出任何带有偏见性的评估报告。这主要包括:限制分

析师的个人交易和投资;提高信息披露标准;强化“中国墙”;规范分析师投资建议用语;鼓励更多的“卖出”建议;强化投资者教育;扩大独立研究机构队伍。2003年,纽约地方检察官斯皮策(EliotSpitzer)更逼迫华尔街十大投行承认误导投资者,并以缴纳高达14亿美元的和解金终解这场分析师利益冲突诉讼案。不过,即便如此,分析师的独立性问题至今仍无法根本解决。

今时今日再回首这场讼案,也许更能触动国内证券从业者,华尔街上演的证券分析师信任危机如今不同程度地在中国重现,本土研究的独立性原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些分析师虽有专业能力对市场及所研究行业走势作出预见性判断,但鉴于内外部压力不能表达。

令证券分析师丧失独立性的利益冲突主要产生自三个方面:首先是来自分析师所在公司的内部压力;其次,来自外部的上市公司高管层以及机构客户的压力;最后是分析师个人投资所带来的冲突。

内部利益冲突。越来越多的券商认识到研究的价值。努力建立高水准的研究队伍,以对内部的投资银行、经纪业务和自营等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新财富》对研究部门负责人的调查中,有67%的负责人认为,研究部门在券商内部的地位不断提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研究对于各业务部门的业绩和风险管理帮助很大。而与此同时,研究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关系越紧密,“中国墙”正常发挥作用就越难保证。

比如,在经纪业务方面,分析师普遍倾向于“增持”报告,提供买入建议,一般“持有”建议已经等同于“卖出”信号,对不看好的公司,分析师宁可选择不撰写报告,也不会撰写“卖出”报告,这已经是业内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美国对近3000名分析师所做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这些分析师作出的26451个买卖建议中,仅有213个是“卖出”评级,占1%,这与前述对2008年以来国内分析师的评级统计数据如出一辙。而“买入”建议有助于交易量的增加,从而令券商经纪业务获得更多的佣金。

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分析师,特别是投行业务较多的大券商机构的分析师,很多都是投行业务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协助公司投行部的IPO、增发、重组并购等业务,并且,承担这部分工作的薪酬构成分析师薪酬的重要部分。在上海财经大学的原红旗、黄倩茹撰写的《承销商分析师与非承销商分析师预测评级比较分析》一文中,对2003-2004年有过融资经历的国内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得出的结论是:承销商分析师较非承销商更乐观,前者盈利预测和投资评价均高于后者;承销商分析师并没有因为拥有更准确的信息优势而作出比非承销商分析师更准确的结论。在我们的调查中,近两成分析师承认,参与投行业务过程中很难保持独立性,另外有近6成分析师表示基本可以保持独立性,但常常受到压力。

在自营业务方面,分析师所在券商可能持有大量分析师负责分析的股票。在2008年“由牛转熊”的行情中。有些券商表现得非常明显,某券商研究部门在2008年一路看多,其自营部门相应地也是一路做多,但最终评判者是市场,该券商中报显示,自营部门巨亏十几亿元,其研究部在本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也滑落严重,投资者用脚投了票。

外部利益冲突。外部利益冲突首先来自上市公司。分析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及时获得所分析公司的最新信息,因此,与公司高管层的关系相当重要。从今年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也可以看出,“与上市公司关系密切”是机构投资者投票的重要理由,一位自首届评选至今蝉联过四届第一名、一届第二名、一届第三名的知名分析师,其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就是近30年的行业相关从业经历和掌握的丰厚上市公司资源。因此。分析师们不可避免地需要和公司管理层合作,否则就很可能会失去和公司管理层交流的机会。学者Boni和Womack(2001)发现,69.3%的买方分析师认为,来自公司管理层的压力通常是卖方分析师乐观研究报告的一个重要因素。2002年爆出的分析师丑闻中,曾经的华尔街通信行业王牌分析师格鲁伯曼凭借与重要电信公司高管的密切关系,一言九鼎,但最终丑闻证明,格鲁伯曼的“买进”建议有失独立性。

券商研究部门和分析师的地位提升,离不开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发展壮大。据中信证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于军估算:“2001-2002年,全市场基金所能产生的佣金仅2亿元,最多可以养活几十到上百名分析师,因而研究作为券商内部的成本部门,地位低下。现在,全市场基金创造的佣金量已经可以与投行业务相提并论,研究部门价值已经凸显。”然而,来自机构客户的压力也成为威胁分析师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分析师服务的机构客户可能拥有大量分析师研究领域内的上市公司股票。因此,券商可能出于争取机构客户业务、增加分仓量的目的,不允许分析师影响机构投资者证券组合的负面报告。而分析师,特别是知名分析师,平时与机构投资者交流很多,在撰写负面报告时也会主动规避机构客户重仓的上市公司或行业板块。《新财富》的调查显示,当分析师的观点与其外部客户利益发生冲突时,有六成分析师表示将继续与客户进行协调,或者直接选择不撰写相关研究报告表达观点。

自身利益冲突。目前,我国《证券法》禁止证券公司从业人员持有、交易证券。但通过各种曲线方式间接投资证券的分析师并不鲜见。有的分析师私下发展个人客户,通过签订协议约定好提成比例,利用客户的账户运作。还有一些分析师在咨询公司或者私募基金兼职。多重身份的存在不由得让人们对证券分析师的独立性产生质疑与联想。

做空制度和监管缺失。国内市场没有做空机制,也是投研报告“一边倒”唱多的重要原因。调查中,很多分析师都表示,卖方分析的唱空言论所带来的收益与风险完全不匹配,看空报告无人关注,更不受投资人欢迎;假如市场有做空机制,可能会很好地提高分析师的独立性。

勇于唱空方是熊市“英雄”

有人认为,在国内牛市看多并不困难,但是真正的业界英雄,却是在熊市初期敢于冒各种风险、公开站出来表示应该卖出的分析师。中金公司研究部负责人邱劲就表示:“建议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增设‘最勇敢分析师’奖项。在美国,最勇敢的分析师都出现在上世纪30-40年代,当时上市公司造假、虚报业绩等违规行为被一一揭露出来,证券分析师功不可没。今天,这些事情不论是中国内地还是香港市场,已经没人敢做了,而这恰恰也是市场最需要的。”

分析师帮客户赚钱的同时,如何保持职业操守、维护资本市场规范运作的问题,在熊市中更加凸显。而分析师的独立性问题。最终要回归分析师的职业道德和利益取向,能否独立,归根到底取决于分析师自己,唯有客观公正才能获得长期尊重。

与此同时。本土研究机构如何从制度设计上保证研究的独立性、增加研究服务的价值,也值得探讨。从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看,一方面,研究日益受到各方重视,研究部门在券商内部地位提升;另一方面,对研究独立性的认识不

足,信息隔离监管规范缺失,对相关部门与人员利益冲突的监管力度不够。不过目前,国内部分券商已开始着手相关的制度建设,如中信证券、国金证券等,在研究部下已经专门设置合规部门,负责审核分析师全部报告以及流程再造,同时还参考中国香港、美国的分析师监管机制,在调研、写报告等细节上加大了规范研究员行为的力度。

2008年,失语现象不仅出现在本土分析师身上,面对次贷危机的失控,被本土研究机构奉为学习榜样的华尔街大行同样失语,由此甚至带来它们自身的倒闭与分析师的失业。如今,美国监管机构已经开始调查金融风暴中的研究与中介机构的失职问题,本土研究机构同样需要把2008年的研究生态作为样本进行审视、反思,并对华尔街大行在研究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扬弃,从而提升中国证券研究行业的水平。

分析师的熊市生存

2008年的熊市之下,本土分析师虽然存在失语现象,但仍有不少人看准了市场,本年度“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一名中,有超过六成的分析师是因为把握住了宏观和行业的趋势而受到机构投资者认可。与此同时。分析师与研究机构在熊市中体现了比牛市更为进取的精神,他们一方面积极检视错误、修正观点,一方面不断拾遗补缺,根据形势要求拓展国际视野、改进研究方法、提高服务质量。这些不懈的努力将成为本土分析师重夺话语权的基石,体现着中国本土分析师的未来。

重视国际视野下的宏观分析

“熊市中重国际视野下的宏观研究”在2008年表现得十分鲜明。大部分大中型券商研究机构负责人在反思本轮下跌的启示时,普遍认识到应该更加重视宏观研究,并将本土经济与全球视野更好地结合起来分析。

2008年以来券商研究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外资背景的券商受到投资者较高认同。这与其拥有国际视野的先天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有很大关系。典型案例便是高华证券。其自2007年底开始就看空中国宏观经济,因为宏观领域的准确把握,高华证券在基金公司的分仓量大幅提高,在本年度评选由机构投资者投票的“新财富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评选中,名次也有所提升。

在本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的31个研究领域中,宏观经济的候选人数高居榜首,达到30人,表明各家券商研究机构对宏观分析空前重视,基本都配置了宏观分析师,这同时也呼应了2007年开始各大券商对宏观分析师的人才争夺。从需求方看,2008年基金中报显示,57家基金公司的105只基金认定未来投资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来自于宏观经济,而业绩下滑比较严重的基金自认很大程度是对宏观经济的误判。本年度宏观经济第一名中金公司研究团队能够“从全球视野准确判断中国经济”。是其获得投资者认可的重要原因。

在本土研究的国际视野问题上,尽管目前国内很多研究机构都从彭博、路透等机构购置了大量海外资讯,但是数据代替不了研究分析工作。从目前的情况看,本土研究机构在国际视野和国际化研究方面仍然满足不了国内机构投资者的需要,中信证券认为,未来本土研究的国际化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宏观经济研究,中信证券已经从华尔街招聘了宏观经济分析师专门从事H股及海外市场分析,目前中信证券宏观经济团队已经达到7人,并且还将进一步扩充;另一个则是全球可贸易商品的研究,尤其是中国可能占据绝对优势的领域,如钢铁、煤炭和航运,本土研究机构将最有可能首先在这些行业拥有全球话语权。

有实力的研究机构也已经开始向国际化迈进,本刊调查显示,七成研究机构负责人表示要“走出去”。国际化步伐最快的可能要数中金公司、中银国际等具有海外战略投资者的券商,一般其行业分析师都会兼顾A股、H股和海外市场,宏观、策略以及重点行业还会有不同分析师分别覆盖特定市场,研究海外市场的团队一般设置在香港。国内有实力的研究机构如申银万国、中信证券等也都已经开始国际化进程。如申银万国自2007年8月正式组建海外市场研究部,现有团队成员17人;且于2008年以来组织日韩之旅,与当地券商和机构投资者交流经验;到加拿大、巴西考察资源国家上市公司并和当地券商交流观点。通过加强与国际投行的交流合作,准备参与国际竞争。

草根调研渐成潮流

“草根调研”,可算得2008年券商研究报告中最常见的词语,对券商2008年发表的研究报告粗略统计显示,主题围绕草根调研成果撰写的报告多达500余份。

研究机构根据自身或所在券商的实力选择了不同的调研方式。具有外资背景、在香港拥有子公司或实力雄厚的大券商,以强大实力做后盾。组织机构投资者走出国门,近至日韩,远赴欧美进行海外联合调研,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接二连三有券商组织机构“美国行”。中小券商则利用地域优势,在本地上市公司调研中彰显独一无二的优势,一家券商研究所的所长就表示:“我们属下的煤炭行业研究员在基金公司中颇有名气,就是因为我们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以及与当地煤炭上市公司的良好关系,研究员可以拿到一些第一手消息,同时,基金公司想来这些企业调研,也都通过我们的研究员去联系。”

各个研究领域同样重视调研。就连人们印象中只需关注国家政策和一系列宏观、产业经济数据的宏观经济研究也不例外,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在年初就开始筹划深入地方的调研活动,通过中信证券庞大的营业部网络联系各地从地方政府到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了解情况,并在本刊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文章。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同样提到,非常重视调研中收集的基层金融机构信贷投放量与企业资金面数据,这对研判宏观形势极为重要。而一些过于依赖统计数据的经济学家,2008年的预测则出现了较大偏差。

分析师对调研的重视程度,从本刊对分析师调查的结果反馈中可窥一斑。接受调查的分析师中,2008年度平均前往跟踪上市公司2次,每次历时约2天。同时,有54%的分析师表示2008年调研频率较以往提高,主要是因为担心公司受到宏观经济影响,更加关注公司资产质量的变化。在调研次数减少的分析师中,有部分表示虽然实地调研少了,但因为与上市公司比较熟,并且公司业绩稳定,所以电话会议和电话沟通增多,也可以达到实地调研效果,相当于调研还是增加了。

研究方法创新

在市场重大转折之时,不同行业分析师也开始在各自研究领域探寻新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全球视野下宏观架构的搭建以及海外数据和海外同类上市公司的对比;利用更广阔的视角,如行业历史数据、全球同类数据和过往从业经验,研究建立新的估值模型和指标体系等。于军认为目前分析师,特别是行业分析师的共性问题是对行业供给把握得比较好,而对行业的需求把握不足,分析师应该更注重在调研、研究方法改进上的探索创新。

在研究服务模式上,大部分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已经不止局限于中报、年报和公司调研报告,因为市场瞬息万变,为了体现分析师对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服务,分析师自

己主动或在机构要求下设计推出行业周报、月报和区域市场调研报告,整合成报告系列。此外,利用短信平台即时传达全球及国内宏观和行业重要数据并附带点评,也不再是销售服务经理的专利,很多分析师开始采用这种方式与重点客户保持经常性沟通。

持续服务,营销观点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开展以来,中国本土研究的定位与服务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研究定位从服务内部为主转向服务外部机构客户为主;其次,研究和销售专业化分工趋势明显,很多券商建立了专门的研究销售队伍。但在熊市的非常时期,千股同涨同跌,分析师的观点也容易趋同,因此,个人的服务营销就显得相当重要,分析师们不仅要研究上市公司,做观点生产者;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营销能力,成为自己观点的推销员,这对其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调查显示,2008年度分析师平均基金路演次数为50次(每路演一家上市公司记一次)。如果按照年底和年中两次大型策略会之后分析师们集中进行大规模路演为计,那么,每次分析师路演三地(北京、上海或深圳)共要跑25家基金公司。调查中,2008年度路演次数最多的分析师达到150次,大致算下来,除了两次大规模集中路演以外,其余时间大约每个月都要跑10家左右的重点基金公司。无怪乎许多分析师表示:“到了路演密集期,一个地方呆上一个星期是常事,这还要紧赶慢赶,一天至少跑2-3家基金公司。”

路演之外,分析师目前对基金公司的全面服务还包括完成基金提出的各种个性化定制报告、组织联合调研、对基金公司研究员的培训等。《新财富》的调查中,“对基金服务要求的提高”、“频繁的基金服务”已经成为分析师压力的重要来源。有基金经理就曾开诚布公地对一位分析师表示:“因为你今年来我们这里做服务太少,所以这次我们不会投票给你。”可见,分析师观点营销的重要性。

买方认可什么样的分析师?

2008年市场的跌宕起伏中,卖方分析师们尽管有误判,有短暂的“失语”,他们的报告中也不乏持续的反思与修正。而他们的表现究竟如何,最终还要由其客户,即机构投资者来评判。

以机构投资者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一公募基金来看,2008年以来,基金投资损失惨重。从2008年1月1日到10月31日,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基金份额加权净值跌幅达到了58%,两类基金合计净值账面缩水达到15405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缩水10212亿元,混合型基金缩水5193亿元。虽然如此,《新财富》对机构投资者的调查显示,基金经理们对分析师失语的判断仍比较理性与宽容。

首先,他们给予正确判断宏观及行业拐点、及时提示投资风险的分析师以高度评价,并且对分析师的相关研究报告了然于心。这一点从基金经理对分析师的点评中可见一斑,“准确预测A股和美国市场走势”、“对行业趋势把握准确”、“最早提出行业景气可能下滑”、“具前瞻性”等字眼屡屡出现在机构投资者对分析师的评语中。

其次,对误判但及时修正观点的分析师则给予了理解。不断修正自己,跟上市场的分析师,买方依然重视其观点和推导逻辑的参考价值。虽然有些分析师在年初明显看错,但后面及时根据市场情况修正观点,依然得到投资者的肯定。体现在评选中,一些知名分析师虽然名次有所滑落,但依然榜上有名。

再次,对误判固执己见或面对复杂市场环境失语的分析师,机构投资者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一位基金经理批评:“作为分析师如果连行业拐点都判断不准,又何谈价值发现?”而分析师在行业缺乏投资机会的情况下,如果疏于报告,也会令机构不满。

证券市场研究报告范文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发现,在根据iFinD统计的2011年共计24154次对上市公司股票的评级中,“卖出”评级(本文的“卖出”包括“回避”、“弱于大市”等类似明确不看好的评级,下同)仅有76次,占比0.31%。

而这一年,是举世皆知的A股大熊市,上证综指全年下跌了21.68%,深证成指下跌了28.41%。在评级报告的展望时间一般都不超过半年的情况下,券商分析师们还是更愿意用“买入”、“推荐”等激励人心的字眼给股票们戴上“高帽”。

内地资本市场缺乏“卖出”评级的现象并非2011年所独有,它由来已久,且到了2012年仍旧如此。

截至5月24日,今年以来iFinD公开的14818次上市公司评级中,仅有25次“卖出”评级,比例比去年更低,仅占评级总数的0.17%。

本来,资本市场上的“买”和“卖”是孪生一对,券商分析师的评级本也应该成对出现,既然呼吁了“买入”,总该会有“卖出”的时候,但用一位受访的不愿具名的内地某券商研究所研究员的话说:“在利益的驱动下,券商分析师即便知道了需要卖出,也不会以报告的形式对外‘卖出’”。

去年仅0.31%报告喊“卖出”

“券商分析师就是个最不负责任的导游,从入口带你进去了,就再也找不到他的踪影了,需要游客自己寻找出口,安排出园的时间。”笔者参加私募投资圈聚会时,一位资深的股票投资者如此看待券商分析师这一职业群体。

从他们给上市公司的评级中,的确能看到这些不负责的导游的影子。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显示,有99%的分析师只会作出“买入”评级,仅有极少数分析师作过“卖出”。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目前内地券商基本都有自己的研究所,每个研究所均有各个行业的分析师,这些分析师定期或不定期地推出研究报告,并对行业和上市公司的投资进行评级。

目前市场上的评级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买入”评级,同等级评级用语还有“强烈推荐”、“推荐”、“强于大市”等,第二类是“中性”评级,同等级评级用语还有“观望”、“与大市同步”等,表示既不看好也不看坏,第三类是“卖出”评级,同等级评级用语还有“回避”、“弱于大市”等。

理论上说,在一个中长期时间段内,“买入”评级和“卖出”评级的数量应大体相仿,因为市场交易是相对的,有买就有卖,就如市场有上涨也会有下跌一样,在上涨的年份可能会出现“买入”评级多些,而在下跌的年份应该出现“卖出”的评级多些。

但统计数据显示,现实并非如此,不论是股市牛气冲天的时候,还是近些年沪指从6100点杀奔1600点的惨烈年份,券商分析师作为一个整体始终没为投资者提供与市场走势吻合的投资建议。

以2011年为例,在iFinD上,有1196位分析师发表了24154次对上市公司的股票评级,主要为“买入”类评级,其中“超强大市”、“强烈买入”、“强烈推荐”等这类强烈推荐买入的评级共有1331次,普通的“推荐”类买入评级共有19087次,两类合计20418次,占报告总数的84.5%。

而当年给予股票“卖出”评级的仅有76次,占评级总数的0.31%。这里所说的“卖出”评级包括所有明确不看好的评级,如“回避”、“弱于大市”等。另外还有3660个中性评级,占比15.15%。

渤海、高华最敢唱空

“哪家券商给了卖出评级,他们不担心得罪机构吗?”一位券商研究所所长在得知这个数据之后反问记者。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共有19家券商在2011年作出了“卖出”评级。作出“卖出”评级最多的两家券商分别是渤海证券和高华证券。

渤海证券共作出了27次“卖出”评级,值得注意的是,这少见的以至于有些惊人的“卖出”评级均来自一份名为《寻找能源、民生、粮食、出口主题:引领的新一轮投资热点》的报告,其署名作者为任宪功。但当记者联系该作者时,该作者称实际作者应为杜朴,因为后者为该公司入职不满一年的新员工,因此不具有署名资格。

报告的刊发日期为2011年6月22日,该日杜朴对晋亿实业、广船国际、太原重工、昆明机床、中南重工、中国船舶、巨力索具等公司给予了“回避”评级。在渤海证券的研究报告末尾,附注了对上市公司的评级说明,“回避”指未来6个月内绝对收益率小于10%。

《投资者报》对这27次评级在满6个月时的股票表现进行了验证。数据显示,共有25次评级符合股票收益率低于10%的限定,如果再结合大盘检验,有20次低于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其中跌幅最大的依次是巨力索具、中国船舶和中南重工,半年内跌幅均超过50%。

如果持有上述股票的投资者恰好阅读了这份卖出报告,且按其操作,那么或可避免一笔巨大损失。

推出“卖出”评级第二多的是高华证券,共有25次“卖出”评级。不同的是,这25声“卖出”来自多份报告和多位研究员之手。

高华证券的评级相对简单清晰,该公司只给出三类评级:买入、中性和卖出。买入和卖出是相对于所在行业的潜在回报率决定,低于潜在回报率的即为卖出。潜在回报是指当前的股价与未来一段时间的预测价之差。

数据显示,这25次评级中,半年之后有16次被评价股票低于同期大盘涨跌幅。

除了这两家公司外,上海证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和国金证券分别也作出了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卖出”评级,其他公司分别作出一次“卖出”评级。

总体来看,在76次卖出评级中,共有61次喊“卖出”的股票在评价后的半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共涉及58只股票,其中中国远洋、光明乳业和海普瑞分别被评价了2次;此外的15次被喊“卖出”的股票,在低迷的市场中逆势上涨。

市场需要“卖出”评级

作出“卖出”评级真的就那么难吗?

正如本文开篇那位研究员和上述研究所所长所言,喊“卖出”的难处并不在研究技术上,而在经济利益上。

对于一位长期跟踪某个行业的分析师而言,“买入”和“卖出”评级在技术上完全是相同的。

因为在评价一家公司的投资价值前,一位负责任的研究员需要走访上市公司,了解上市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情况,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增长情况,同时考虑当时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股票市场状况,然后给出合理估值,再根据该股票估值与同行业公司股票的估值比较,最后作出相应的评断。

显然在评级前,分析师不知道应评在哪一档,而是在研究之后才能确定评在哪一档上,但在评级展望时间一般都半年的情况下,理论上,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被评在“买入”档的会多些,而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情况就会相反,如在2011年市场全年整体走跌的行情中,应该会出现众多的“卖出”评级,而不是有高达84.5%的“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