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上课制度篇1
上课时备课的实践,是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组织教学能力综合体现,应做到:
一、教学思想正确,既教书又育人,要激发学生的潜能,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歧视差生。
二、教学目的要明确,着眼于大好基础,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启发学生思维,要求是学生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教学重点要准确突出,每一节课都要有突破重点的.方法和分解难点的途径,使绝大部分学生能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觉得难点不难。
四、教学内容要体现新旧联系,由旧引新,讲新带旧,做到深浅适宜,易于掌握,学生是否掌握应通过课堂提问、当堂检测和作业等途径了解。
五、教学方法恰当灵活,要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位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真正达到教得自如,学得愉快,练得扎实。
六、教学步骤清楚,讲评正确,课堂容量适中,充分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尽量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
七、教学语言要清晰、规范、精炼、准确,通俗易懂,有节奏感,有逻辑性,有感染力,使用普通话。
八、教学态度自然打发,衣着朴素整洁,举止庄重,不穿奇装异服,不佩戴首饰,不化浓妆,不衣冠散乱。
九、板书要整洁,清楚、使用,有启发性,归纳性、条理性,便于学生复习、记忆和反馈。
十、以身作则,按时上下课,提前三分钟侯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中途离堂,充分利用没一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
学校上课制度篇2
1、教师在上课前应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凡需一切教具,都应在上课前5分钟准备好。没有备课不能进课堂上课。
2、自觉照课表上课,未经教导处安排,不准私自调课、换课,外出学习、听课或开会,其课可自行调整,但需报教导处备案。
3、教师应自觉养成“候课”习惯。应在预备铃响前一分钟时就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4、上课时不迟到,不早退,不中离,更不得“放羊式”上课,不拖课(延长5分钟及以上)。上课10钟后教师才到场视为旷课;中途无故离开课堂视为中离,无故离开课堂10分钟及以上视为旷课;未到下课时间提早下课视为早退,无故提前下课10分钟及以上视为旷课。
5、教师要自觉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规范、文明,教学用语要生动易懂、能充分表达教学内容。
6、教师应注意教学仪表端正,举止文明。不坐着上课(如遇特殊情况,应当向查堂教师说明),不准依门向外张望。女教师要打扮得体,不化浓妆;男教师不留长发,不准在教室里抽烟。教师上课时必须将手机设置到振动或将手机关闭,严禁在教室里接听手机。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衣、运动鞋上课。
7、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8、教师要按新课程标准,认真组织课堂教育教学,积极而恰当运用现代教学设施,能熟练操作各种电教器具。
9、精心设计教学板书,板书要体现完整性,条理性,要讲究规范化。
10、教师下课后应根据其自我感觉及时调整或修改教案,以便充实自己,要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11、课堂内如发生问题,应由任课教师为主负责在课后及时处理,并将情况通报给班主任及教导主任。
12、对于不在本班教室的'上课要求:(如体育、音乐、电脑课等)
(1)任课教师必须提前组织所有学生有序地进入上课地点,确保准时上课。
(2)上课期间,教师必须始终将学生置于自己的监管之下,确保任何学生都不得离开上课地点。
(3)下课时,教师要组织学生排好队,有序地离开课堂。
为确保以上制度的贯彻执行,各校教导处建立查课制,对检查情况作详尽记载,作为教师岗位考核的依据之一。
学校上课制度篇3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对十二岁以下儿童的教育来说,起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是何等的重要。一学期来,我校重视了家长学校的办学,将家庭教育列入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促进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健康发展。
1、组织落实,构筑家长学校教育平台。
家长学校的办学宗旨是:走开放之路,育文明之人,充分发挥家长在提高人口素质中的积极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教育和生活环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学毕业生。这学期来,家长学校的领导者们常常在一起研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商讨办好"家长学校"的措施和方案,及时反馈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协调并参与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实效。如有些家长建议增加家长座谈会的次数,便于学校经常地直接地了解社会、家长对办学的需求。通过座谈会,家长们也了了解到家长学校办学中的困难,他们会尽力帮助学校,为学校排忧解难。由于有强有力的领导,为我校家长学校筑起了坚实的教育平台。
2、措施落实,确保家长学校创成果。
办家长学校目的不是为了卸担子,推责任,而是为了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最佳切合点,使我们的学生成人成才的道路更宽广。利用全校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目标,了解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从而主动配合学校搞好教育。我们要求家长学习,作为我们的教者就应该先学习,了解我们的学生,了解学生家长,教师杨丽、陈益羽等老师能认真备课、查资料,分析研究寻找教育捷径,以热情、真诚的服务来建好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连心桥。家长学校一般每学期上课2次,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每次授课集中与分散交叉进行,老师们认真备课,力求课上得精彩、实用。参加学习的家长600多人次,获得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3、建立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
这学期,我们开展了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让低年级老师在这次活动中担任授课,学校请低年级的学生家长到学校进行听课,了解老师教的情况和自己的孩子学的情况,让学生家长给上课的老师评课。虽然大部分家长文化层次不高,评议能力还有待加强,但他们参与听课、评课的认真劲,以及在评课过程中提出很多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对我们办好家长学校很有帮助。我们观察到,家长们对开放日活动非常感兴趣,参与率非常高,有些家长是请假赶来参加活动的。一些家长对我们说:“这样的活动我们从未参加过,没想到在无锡这个城市还有让我们喜爱的家长学校,让我们开了眼界。我们宁可放弃一些赚钱的机会,也不丢失这样的活动。真要谢谢这所学校的老师,让我们学到了不少教育孩子的本领。”
4、实行制度管理,不断提高办校质量。
我校家长学校工作目标明确,建立了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家长学校工作管理体系。制订了《金海里小学家长学校家长上课签到表》和《家长学校上课制度》的考勤制度,家长到课率超过90%;对每学期所学内容,我们利用多种形式(座谈、问卷、家访等)对家长进行调查,有了对家长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考评制度;有教员认真落实学校家长学校工作计划,认真备好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的教员备课制度;制定征求家长意见表,定期发给家长,然后回收反馈的意见反馈制度,反馈意见让学校捕捉到了家长们的心声;制订《优秀家长评选条件》的评先表彰制度,每年逐步递增优秀家长的人选等,不断提高办校质量。由于学校狠抓了制度的管理,使家长学校工作在制度上有了可靠的保证。
5、尊重家长,确立家长的主体地位。
一般来说,广大家长大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有的文化程度应该相当高,他们对学校教育的内容、方法有自己的见解,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比较敏感。但对于我们这所学校的家长来说,就没有这种优势。家长们大都来锡打工,脑子比较活,文化层次相对比较低。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把家长看成是战友,相互信任,诚挚合作,以商量、探讨的口吻来开办家长学校,真诚地尊重家长,使家长乐于接受学校的教育,主动积极地配合、支持学校的'工作。学校的各种节日庆典活动、观摩活动,如开学典礼、五一庆典、"六一"节活动、课堂教学比赛等都请一些家长参加。通过这些活动,家长们深刻体会到他们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并主动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子女的工作。
6、家长学校打破了传统的办学形式和做法,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形势、目标、任务上,使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我们还在部分家庭开展了“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活动的试点,努力营造“书香家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重点放在加强家校联系和信息沟通上,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子女在校的思想、生活、学习表现,同时,家长学校的老师对创建活动的家庭上门指导,把现代科学育儿观和科学的家教方法及时传给家长,使学生和家长在参与创建中共同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家校配合教育也更加密切。
一学期来,我们在开展家长学校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满意的成绩,但我们会发扬成绩,戒骄戒躁,不断摸索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新路子,新方向,新动向,把家长学校办得更好。
学校上课制度篇4
1)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
2)每节课前,教师都应该充分地研究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材料、制定教学方案、思考教学手段。
3)精神饱满地上好每一节课,课后及时做好反思。
4)要清晰地让学生知道每一节课的学习任务与目标。
5)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例如:探究式、小组合作、概念驱动、因材施教、情境教学、以评促教等。
6)要多鼓励学生,欣赏学生取得的成绩,创造安全的学习环境,不体罚或语言侮辱学生。
7)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时,应该巡视、关注学生,并在学生需要时,积极给予帮助。
8)识别并认同学生的差异,给不同能力的学生,安排不同层次的问题、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取学业成就。
9)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并做好记录,当出现问题时,及时与学生、班主任、家长沟通与交流。
10)保证课堂处于高效、有序的`状态。
11)上课时,通讯设备处于静音状态,不接听电话,不收发信息。
12)教师至少提前5分钟进入课堂,中途不离开教室,按时下课。
13)做好每堂课的考勤,及时反馈与跟进学生的出勤情况。
14)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提电脑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15)欢迎其他老师的听课与观摩学习,遵守部门课堂巡查与推门课制度(巡查制度另有文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