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雄作文篇1

世界杯刚刚结束,随之而来得“论英雄”大会也拉开了帷幕。

主要参会的嘉宾有:“犯规狂”吴宇,“金顶”范智,“矮脚虎”任刚,“肥猫”宁凯,当然,还有我。

会上,范智首先说道:“要说世界杯上的英雄,那时数不胜数呀!我看好的就有很多嘛,什么阿根廷的里克尔梅,他速度快,技术好,跟科特迪瓦的那场比赛中,进的那颗球多漂亮呀!还有荷兰队的罗本,和塞黑的比赛里,那个快速前插射门得分的动作真精彩!所以,我推荐里克尔梅和罗本。”

紧接着,任刚又说道:“里克尔梅和罗本再好也没把球队带进四强。我觉得还是法国的齐达内和亨利,两人凭借着精湛的球技和默契的配合,将球队带进了四强,拿到了亚军。我看,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哼,齐达内不过是个匹夫而已,不足挂齿。”吴宇嘲笑道。“怎么不足挂齿?”任刚反驳道。“齐达内是曾经辉煌过,但,决赛中还不是因为用头撞人被红牌罚下。”“那时因为马特拉奇侮辱他!”“侮辱他怎么拉?人家那叫战术,你不懂,我还挺欣赏他呢!”

“行了,别吵了,听宁凯说!”我嚷道。宁凯说:“要我说,还是意大利的每一位队员,他们兢兢业业,不坑不响地战斗,那才是英雄。意大利万岁!”

我说:“那好,我宣布,这次“论英雄”大会,最佳评论员是范智,激烈奖得主任刚,最终英雄是——齐达内!”

论英雄作文篇2

我不是一个球迷,但是6月5日下午的中哥之战,我仍然冒上班迟到之大不韪,观看了上半场比赛。并非是我对中国队存在着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不拥有球迷的狂热,所以使我可以在庆贺中国队“出线”的欢呼声中清醒地听到微弱的不同声音,明了中国队是在什么样的“机遇”之下才得以进军世界杯的。但是,大约还是受了媒体乐观诱导,使我认为和哥队的较量是我们惟一拥有胜算的一场赛事。所以出于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我这个往日丈夫一看足球都会让我喊头痛的外行,还是满怀激情地看了半场比赛。

上半场中国队毫无建树让我失望,但没有想到,没有来得及看的下半场更让我绝望。中国队0:2输掉比赛的消息我是在单位里听说的,听到这个消息的同事,没有人有过激反应,都是平静地接受了,但是却另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失望,深深的。

我们常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到底该以什么来论英雄呢?透过现场直播的镜头,我们可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国脚在赛场的笑意,解说员说球员们状态轻松,是的,看得出,他们“心态调整”得很不错,堪称“举重若轻”,相形之下,提着心坐在电视机前看球赛的几亿球迷,可就有点多余了:人家本来过得挺滋润的,你们偏在那里痛心疾首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不是“皇帝不急急太监”,午饭吃得太饱还是什么?!而在输球之后,电视里主持人和评论员改口大谈我们“技不如人”,言外之意是别太责怪我们的国脚,他们纯系“力不从心”,可我们的国脚们却不见得领情。就拿孙继海面对记者采访所言,哥斯达黎加队“一点也不强。说实话,在世界杯上能遇到这样的球队简直就是一种幸运。…我觉得他们的能力甚至整体实力都比我们差些…我被这傻子给废了,本来应该是我们2:0赢。”一副自我感觉挺良好“舍我其谁”的架势。

不过,这种结果、这种态度,我们听得多了,想必球迷们也看得惯了,哪次中国队意料之中或是出乎意外的输球之后,不是这样的反应呢?!不以成败论英雄?这话本不错,后人至今仍在吟诵“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可是,古语云:知耻而后勇。面对这样一支热衷于“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惯于文过饰非、不思进取的队伍,还论什么英雄,把那个“英”字去了也罢!

论英雄作文篇3

古有青梅煮酒论英雄,进有别墅打牌论英雄

——题记

公元265年,魏蜀吴三国均灭,司马炎建朝西晋。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千七百多年的时光如镜花水月般逝去,没有人知道一千七百多年的世界将这样,也没有人知道沉寂了一千七百多年的心会如何……

公元20xx年,北京王府井一豪华五星级酒店前。曹操腆着啤酒肚,剔着牙走将出来,跨上宝马车,向司机招呼道:“老地方。”随后掏出摩托罗拉,摁下了诸葛亮的电话:“猪哥,仲谋等已在老地方等候多时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此时的诸葛孔明除了智慧,皆已不复存在,此时虽已阳光明媚,却仍赖床懒睡,此刻被西门子欢快的铃声吵醒,摁下接听键,里面熟悉的狰狞声使其精神陡振。起得床来,已顾不上洗漱,提上密码箱,一溜小跑跨进奔驰,向司机道了声:“老地方。”方才整理仪容。

入得别墅雅间,却只见得曹孟德,孙仲谋,单单不见刘玄德,正待问时,曹孟德已知其意,道:“刘皇叔一个劲向我等抱怨如今着世道,赚钱甚苦,其子又吟着“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拚命读书,囊中羞涩,不肯再来呀。”孔明沉默不语,想曹孟德乃一世枭雄,眼珠陡转,又道:“不然,另寻一牌友。”“三人就三人,干脆来“斗地主”!”孙仲谋虽是寡言少语,却也一针见血。曹孟德一脸狞笑的应了下来——斗地主乃其强项。孔明碍于二人提出,不好回绝,私下又认为凭自己的神机妙算,小赢一把还不手到擒来,便也应了。

三人正斗至酣处,忽雅间门被撞开,一队全副武装的警察冲将进来,二话不说,拷了就走。

曹孟德仰天长叹:“看来世间真英雄非刘备莫属呀。”孔明,仲谋皆点头称是!!

论英雄作文篇4

古往今来的豪杰人物已有太多被捧上神台。他们真实的血肉或早被磨灭殆尽,只留后人苍白的赞美——英雄。那又何谓之英雄?我好像已从那句“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中听见那无韵之歌,无词之曲。

易水临行,荆轲终已不顾,去往强秦。前路里没有曙光,唯他心中的义如萤火自照。荆轲刺秦,是蜉蝣撼树。可他仍坚决地走向命运,刺出那一剑。所有的一切已在匕首出图那刻终止,他的义,已然完成。无论后人对他如何注解,于他而言,都是无他的圆满。那是一种孤独感,如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多义士,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使他们的生命丰满,并绽放出英雄的光采,璀璨于浩瀚的历史。

这份孤勇,不也是感染了他的知己高渐离?秦始皇仰慕他的音乐才华,他却不为所动,没有屈服于权贵。他两次用筑击秦始皇,选择反抗既定的命运,坚持自己的大义。行为虽是有局限性的,可是“义”却能超脱出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英雄,坚持自己的思想主张,或旁人无法理解的道义,都是以身为弦,奏出命运的悲壮与孤独。

而又有苏格拉底喝下毒药,以死捍卫自己的主张。他的弟子曾劝他逃走,他却拒绝了,接受他支持的“民主”作出的判决,坦然赴死。如同前二者,他们何尝没有逃脱一死的机会?但是他们终究是脱出了自身的生死,着眼于这个时代,选择为义而死。他们更不是天真的理想者,他们早见识了生活的磨难,发现世界也许并不值得他们以身殉道,但最后,还是画上了乐章的句号。

他们的人生,至今仍被人误读,以“失败”冠之。可如鲁迅先生所言“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失败,实在是太过粗暴的概括。但我想,特立独行如他们,也早抛下了他人的评判。

千万人追名逐利中,他们踽踽独行,又跨越时空的心灵里相接相契,孤独地奏响着英雄情怀。

论英雄作文篇5

有人同我说,中国人是不尚英雄的,在古有太史公贬损刘邦,在今有网友调侃郭敬明,都没有给他们与成就相称的好名声。我说不然,中国人乐见过程的英雄甚于结果的英雄,远如关于岳飞的被杀,近如刘翔的退赛,都比同时期的成功者要夺目得多。

为什么呢?就因为中国历来是不许有人成功的。在万世一系的朝廷里,人君既然是万年有道之长,自然见不得变革。我学过语文,知道中国比起四邻要多一样特产,是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的英雄诗赋。初时我也生疑,心想为何只有我中国盛产如此之多的壮志难酬的英雄?后来才逐渐了然:一旦有功业,变革势必随之,而变革既生,皇位就要坐不稳。英雄们所期盼的也正是皇帝们所忧惧的,而至不幸者当在于皇帝似乎总比英雄有力。自然也有例外,有英雄曾经战胜了皇帝的,但那时英雄往往一披身黄袍,转称自己为新皇帝了。我们常说乱世造英雄,其实恰恰相反,真实情况倒是治世的英雄往往过得不如意,君不见李广李将军乎?

人民乐见英雄,君王又怕见英雄成功,于是特殊国情下的产物应运而生,这就是所谓“过程的英雄”。其通法大约是先找一个英雄,有经天纬地之才,匡世济困之志,然后给他昏聩的上司,无能的同僚,狡诈的敌手,悲壮的血战,而后终于失败,或者至少是成功却不如意。我们只要看看诸葛亮和刘禅,孙悟空和唐僧,梁山好汉和宋公明,就能知道这类英雄在中国究竟繁衍得何其多。

但人民见多了过程的英雄,居然开始模仿英雄的过程,或者说,开始效法英雄的失败,这恐怕是君王始料未及,或者料着了而终于无可奈何的。自古以来,我们多有岳飞、文天祥、陆秀夫而少有如其他民族历史上能开疆裂土或是救斯民于水火的大英雄,恐怕也正出于此。大家都争着做烈士,国事也就终于不可收拾。鲁迅先生说,翻开每一县的县志,内里必有一大篇是本县贞节烈女的名字,叹服节烈之余,也不免要生出疑问:中国的男人们哪里去了?其实连这一问也是明知故问,我们只要看看中国的兵匪祸患连年而一直是如许多,大概也就能明白旌表节烈的人之多和平息灾乱的人之少这两事内里其实互为因果。只是不免又要恐怕起来,觉得灾乱于中国人竟不是祸,而是扬名立万的手段。

更有一种无聊人,借着“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古训为自己的失败开脱。说什么英雄失败,我亦失败,我与英雄何异;说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正应多多失败;说什么重视过程不顾结果,说什么保存实力欣赏风景。又是一轮月考过,保存实力的过程英雄们,怕是又要抬头了吧。

我们所以欣赏过程的英雄,是因为他们虽失败,他们在奋斗的过程中决不放弃他们的目标。自然也有欣赏风景的登山者,但他们的目标也本就不是山。任何心怀目标的奋斗都是可敬的,这种可敬与成败无关。可是如果有人在奋斗之前便已经以失败为目的,甚至根本不曾有过奋斗,这人其实不是英雄,懦夫而已。

论英雄作文篇6

蜷缩于壳的乌龟,不可强势威逼,唯有以温暖来引出;误入歧途的学生,不可声色俱厉,唯有循循善诱;坚不可摧的顽石,不可用火烧刀砍,唯有水滴石穿。人生在世,贵在悟出“柔”之真意,方能悟出软语论英雄。

柔是与人为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三国争雄,缘何曹魏能独霸一方?于我看,曹孟德是将柔践行于群雄纷争之中才得以立于不败之地。礼贤下士,甚至于赤足相迎,孟德正是以这种求贤若渴的一腔赤诚赢得了向来忠君不二的关云长的动容,终能在华容道逃过一劫。再反观西楚霸王项羽,连自己的亚父范增都不能以礼相待,生性残暴,也难怪最后落得个功败垂成的惨淡境地,可见处事待人应恪守柔的原则,善意真诚。

柔,是因势利导,不以刚克刚,以硬碰硬。三代先秦之前,百姓苦于水患,民不聊生。于是部落首领鲧耗尽一生致力于治理水患,他只知道简单地堵,结果毫无成效,最后抱憾离世。弥留之际,鲧将治水重担交给了儿子禹,儿子竟然很快治好了洪水。原来,禹治水,以疏导为主,顺势将洪水导向地势低洼之地,疏通河道,使洪水流入大海。这一堵一疏,高下立见。我们若想成功,不能简单粗暴地处理问题。以硬碰硬难免两败俱伤,以刚克刚会适得其反,唯有以柔处事待人,因势利导方能成就大业。

柔,是能够审时度势,当方则方,当圆则圆。《菜根谭》有言:处治世当方,处乱世当圆。明朝的张居正便是方的典型。他一生励精图治,厉行改革,却因为不懂方圆相济而得罪了不少人,就连他自己的学生万历皇帝都对他怀恨在心。所谓刚极易折,太方则过。而清朝的和珅就是圆的典型了。和大人最是处事圆滑,左右逢源,最后也不得善终。所谓圆极易衰,太圆也不好。至于柔则是介于圆与方之间最合适的处世态度,方圆相济才能善于处事待人。

柔之一字,虽很简单,却包含了为人处世的种种奥秘,处事当贵柔,软语论英雄!

论英雄作文

书籍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一本好书,就是在跟睿智和高尚的人交流!我,也是一个非常非常喜欢读书的孩子。

寒假,我多半时间都是在书店里度过的。《三毛》系列,《宝葫芦的秘密》,沈石溪系列等等,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才是我最喜欢的一本!

三国时代,战火纷飞,英雄辈出:英勇善战的关羽、以德服人的刘备、万人敌张飞、战无不胜的吕布、小霸王孙权、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持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书中的故事让我很震撼,特别引人入胜,像: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赤壁之战、三顾茅庐、诸葛亮空城退司马、过五关斩六将……

我印象最深的是草船借箭!刘备想打败曹操,天下归一。让诸葛亮去东吴找周瑜和孙策,想和他们商量一起打败曹操。经过谈判,周瑜答应了,但条件是让诸葛亮留下来,诸葛亮也满口答应。周瑜对诸葛亮说:我们擅长打水战,可是我军羽箭不多了,我给你十天时间,你得做出十万支羽箭。诸葛亮说:不必十天,三天就够了,并且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周瑜对甘宁说:你去盯着他。到了第三天,甘宁对周瑜说:老大,这几天诸葛亮和他的朋友一直在吃喝玩乐。周瑜笑着说:没事,他已经立下了军令状,如果做不到,就按军规处置!诸葛亮向朋友借了二十艘船,上面都用稻草人遮蔽起来。第三天大雾,诸葛亮让把草船开到曹军赛口,然后敲锣打鼓,曹军以为有人来攻打曹营,下令弓箭手向船进攻,不一会儿,稻草人身上就插满了羽箭,诸葛亮满载而归!这就是著名的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给了我许多启发,让我开始对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人要足智多谋,诸葛亮→←之所以借箭成功,是因为他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并且他还懂天文地理!以史为鉴,以史为例!读书可以明鉴,尤其是名著和经典。让我们博览群书,厚书读薄,在读书中成才,在读书中成就幸福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