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铁篇1
[关键词]绵阳;历史名人资源;概况;价值
近几年名人故里争夺战愈演愈烈,对于名人旅游的开发,绵阳市并没有做出积极的行动,绵阳市历史名人资源的开发程度还处在初级阶段,有的历史名人资源破坏程度较大,亟待开发,在“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阶段。“名人”属于大文化范畴,是人文旅游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绵阳市在十二期间旅游规划当中也提出了要加大历史名人资源的投资力度,从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CCTV―1频道播出了绵阳市自己的城市形象宣传片,打出的旅游口号是“李白出生地,中国科技城”。而且宣传片当中画面由原来的5秒,增加到10秒,表现的内容有“北川羌族姑、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成就展馆、憨态可掬的王朗风景区的大熊猫、科技生产线、江油李白故里”这些鲜明的绵阳元素,表明绵阳要在中国或者国际打出自己的特色,北川从5.12大地震阴霾中走了出来,以良好的形象向世人展示北川的形象,绵阳应在“十二五”期间积极开发名人旅游资源,整合整体旅游品牌,打造部级主题型旅游目的地,本文从绵阳名人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况入手,分析其应该具有的价值。
一、绵阳市概况
(一)绵阳市交通情况
绵阳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是北向出川的主要交通走廊。城区总人口109万。距省会成都市98公里左右,东距重庆300多公里,北距西安700公里。市内交通便利,有绵阳南郊飞机场,据绵阳市中心8公里交通便利是四川人流量最大的支线机场,有宝成铁路贯穿全市,最近几年正在建设“乐山市――成都市――绵阳市”城际快速铁路,铁路是以成都市为中心城市,乐山市、绵阳市为两翼,从南到北整个城际铁路贯穿了乐山市、眉山市、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等四川重要的城市群;高速公路有成绵高速境内已有宝(鸡)成(都)铁路、成(都)绵(阳)高速公路及复线、绵(阳)广(元)高速公路、绵(阳)遂(宁)高速公路、成(都)绵(阳)南(充)高速公路,成(都)西(安)客运专线、成(都)兰(州)铁路,规划建设绵(阳)西(充)高速公路、绵(阳)九(寨沟)高速公路、绵(阳)苍(溪)高速公路。二环路建成通车、二环路三期和绕城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城市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国道G108穿过绵阳市。绵阳市交通辐射更加广泛。从而为绵阳的旅游市场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也为绵阳的旅游市场提供可靠的客源。
(二)绵阳市名人旅游资源概况
名人,顾名思义就是著名的人,有名气的人。即在某一领域崭露头角,在某一方而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起过重大作用,有着深远影响的那类人物。[1](p10-13)绵阳丰富的名人资源,为了便于研究,本文把绵阳名人分为出生绵阳的名人,和曾经较长时间居住或停留在绵阳的名人。
1.绵阳市辖区内出生的历史名人
绵阳古名“涪城”、“绵州”,这里是我国早期人类活动地区之一,边堆山遗址出土有45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绵阳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厚重,名人旅游资源众多,绵阳市下辖6县1市,分别是梓潼县、盐亭县、安县、北川县、平武县、三台县、江油市(县级市)。
绵阳市辖区范围内出生的名人按地域划分,可分为:
绵阳城区有蜀汉经学家、谏议大夫――尹默、蜀汉尚书仆射、平阳亭侯――李福、中医针灸鼻祖――涪翁、宋代文坛领袖、唐宋家之一――欧阳修、邓文原、尹辛如、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段文杰、刘吉成、北宋时期四川的第一个状元――苏易简、北宋诗人――苏舜钦与欧阳修并齐名,时称“欧苏”或“苏梅”、苏舜元祖孙三人等、早期红学家――孙桐生、川剧艺术家――薛月秋。
梓潼县有文昌帝君张亚子、东汉益州太守――景毅、东汉镇远将军――文齐、汉代名士--李业、薛义安、李有行。
盐亭县有人文始祖黄帝的元妃――丝绸之母的螺祖、中国传说时期最富有声望的医学家――岐伯、诗画巨匠――文同有诗、词、书、画“四绝”之誉、作家――王剑青等。
安县有蜀中才子――李调元、文学大师――沙汀。
北川有中华民族建立第一个国家――夏王朝的缔造者、治水英雄大禹。
平武有巴蜀奇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张秀熟、,米蒂
三台有西晋宁州刺史、龙骧将军――李毅、西晋经学家--王长文、东汉成都县令――冯颢、东汉汝南郡太守――王堂、唐代诗人――李颀、五代前蜀词人――李、当代作曲家――许可经、《高山青》(即《阿里山的姑娘》)的词作家――邓禹平。
江油市有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四川省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先驱和省党团组织的主要创始人――王佑木、武林奇人――海灯法师等。
2.外地名人跟绵阳的渊源
蒋琬墓、小麦育种专家――冯达仕、西汉大学者――扬雄(绵阳西山公园的子云亭就是为他而建),在文学史上被誉为“初唐四杰”中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都到过绵阳。两弹元勋――邓稼先、爱国将领――冯玉祥、抗日名将――宋哲元,工艺大师――曾斌如、书法家――童韵樵、考古家――郭明甫、伟大的诗人杜甫在绵寓居朝间,创作了《越王楼歌》等数十首瑰丽的诗篇。晚唐诗人李商隐、中国波斯籍诗人李峋等文人墨客也曾在绵长时间停留过,这些给绵阳带来了丰厚的外来文明和促进了绵阳文化的繁荣,其中不乏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二、绵阳发展历史名人旅游文化综合效益
旅游业被誉为“一业兴,百业旺”的产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和人们旅游需求的提升,深层次的文化体验游成为了旅游市场上的“新宠儿”。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占原市场份额较大的自然风光旅游产品增长率将下降,而文化旅游将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它将与探险旅游等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2](p107-109)而文化旅游当中“重头戏”就在于名人旅游的开发,“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力支持文化旅游的开发,“十二五”期间全国各地文化产业园遍地开花,例如:“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梓潼校区暨梓潼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项目”,这也表示在未来的社会发展当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力量,文化和旅游的密不可分的,文化离不开旅游,旅游离不开文化。绵阳市出生的当地的名人,就成为当地人民的财富,不仅要合理开发名人旅游资源,还要保护好资源,实现名人旅游的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珍贵的财富。
文旅是一对孪生兄弟,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拥有三国文化、文昌文化、大禹文化、嫘祖文化和历史名人文化五大文化资源的绵阳,以建设西部文化强市为契机,在《绵阳旅游产业总体规划(2010-2022年)》明确提出:“打造五大文化体验产品,撑起厚重绵阳”的发展规划。[3]但是在《绵阳旅游产业总体规划(2010-2022年)》当中只明确表示要开发和利用三国文化、文昌文化、大禹文化、嫘祖文化等重点的名人旅游文化资源,历史名人旅游文化在总体规划当中没有明确的阐述,拥有众多历史名人旅游文化的绵阳,还可以打造出文同文化,欧阳修文化、沙汀文化、李调元戏曲文化等名人旅游资源。
(一)社会效益
1982年秋,台湾同胞欧阳礼老先生,投书绵州市政协文史委,探询绵州六一堂,表明台湾欧阳氏宗亲会欲组团拜渴,一缕情丝,牵动了两岸骨肉情谊。1994年4月,欧阳礼先生又寄来元老陈立夫、黄少谷为绵阳“六一堂”的亲笔题字。绵阳“六一堂”是纪念唐宋家之一的欧阳修的纪念堂。因其诞生在绵阳,其业绩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不仅为欧阳氏后裔景崇,亦为炎黄子孙所共仰。虽时隔近千年,海内外炎黄子孙没齿难忘。绵州六一堂,经历代修葺,而今焕然一新,规模宏伟,正是说明炎黄子孙热爱中华文化,凡对中华文化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先贤,永远为人们崇拜。[4](p22)每年举行文化交流活动,这样会加强两岸的来往,形成大陆寻根之旅。对两岸名人文化旅游开发,应当加强涉台名人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景点的环境,提高旅游收益。台胞投资大陆名人文化旅游开发,可使台胞民众进一步了解名人文化旅游开发价值,可以给台胞投资提供优惠政策。[5](p82)开发利用欧阳修出生地、宋哲元将军墓,对于加强与台湾的往来合作,促进两岸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效益
绵阳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名人旅游的开发会拉动绵阳市经济的发展,会极大的促进各行业快速发展,会拉动旅游业整体的上升,促进酒店业的良好发展,娱乐、购物等行业的发展,据绵阳现在城区人口105万,市场潜力巨大,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文化的力量,将来的发展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6亿元、其中,全市实现旅游收入137.2亿元。
(三)文化效益
提高市民素质,传承名人优秀的事迹,提高了绵阳市的文化内涵,促进科教事业的发展,利用名人的自身的文化,在建成旅游景点的名人旅游资源对其学生群体免费开放,利用名人自身的影响力教导学生,促使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变成有文化,有知识,有内涵的新世纪人类。利用众多名人,打造出“文化绵阳、科技绵阳、智慧绵阳”,真正做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环境效益
近几年绵阳的城市居住有了很好的改善,名人故居及其越王楼的修缮完工,为绵阳的城市增添了许多亮点,富乐阁、越王楼势必会成为绵阳的地标建筑,绵阳的街景,城市的夜景更加绚丽多彩,居民可以在家乡就享受到高品质的旅游景区,就可以减少外出旅游机会,拉动绵阳的内需,又可以低碳环保,用走路代替交通工具,及健康又环保。
“文化内涵不深的旅游业,生命力难以持久,只有旅游和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旅游才能保持快速、健康的增长势头,形成旺盛的生命力”。[6](p114)绵阳名人旅游资源必须依照自身的特色打造名人故里、出生地等。绵阳位于祖国大陆的内陆,是四川北部的交通“咽喉”通道,居民建筑,在2200多年间形成了,自己的川西民居特色,在旅游发展中,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发展具有绵阳自身特色的名人旅游故里。绵阳是一个名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享誉国内外的名人很多,开发和利用任重而道远。希望绵阳的明天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李卓文.三峡名人文化与旅游开发[J].三峡大学学报,2003,(5).
[2]孙乃娟.黑龙江省县域旅游地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北方经贸.2006,10.
[3]朱丽.绵阳希望之旅――文旅产业互融互动打开新局面[N].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出版,2012.9.25(24).
[4]钟利戡,南治平.“六一堂“系海峡情[J].统一论坛杂志.1998,3.
[5]王彩琴.河南名人文化与旅游开发[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3).
[6]宿爱云.常州名人故居保护开发的意义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0,11.
海绵铁篇2
关键词:磁敏感技术成像;血管畸形
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是梯度回波序列之一,具有高分辨、三维及高信噪比特点,它是根据不同组织间的磁敏感性差异提供图像对比增强、应用于所对不同组织间或亚体素间磁化效应敏感的序列,故对血管畸形、小静脉结构、微小出血及铁质沉积十分敏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最近几年经确诊的25例患者,其中静脉畸形3例,海绵状血管瘤15例,动静脉畸形7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在19~70岁,平均年龄37岁,
常规体检6例,合并出血5例,头部不适5例,癫痫症状9例。
1.2方法所有患者行MRI检查,扫描机型为西门子公司的1.5T超导MR扫描仪。常规扫描技术如下:T1WI(TR=480ms、TE=15ms),T2WI(TR=3800ms、TE=100ms),FLAIR(TR=6000ms、TE=120ms),T1WI增强扫描(TR=480、TE=15ms),SWI(TR=35ms、TE=50ms、FA=15°)层厚5mm,层间距1.0mm,矩阵256mm×256mm。
2结果
SWI是一种长回波时间、3个方向上均有流动补偿的三维梯度回波序列,SWI利用磁场的局部不均匀性产生磁化率效应,并利用分子磁化率以及施加磁场的磁化率来决定感应磁化效应的强弱,SWI就是以磁场当中不同物质所具备的不同磁化率为基础,而具备不同磁化率的物质或组织则能够使感应磁场出现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了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能够使成像体素内的质子去相位,缩短T2*弛豫时间,进而降低信号并产生对比;另一方面就是改变质子本身的进动频率,让不同的组织能够产生相位差异,并得到相位图像。重建SWI的主要方法就是最小信号的强度重建。由于磁场所具备的不均一性会导致去氧血红蛋白产生两种效应:首先是能够缩短T2*时间,血液中的TI弛豫时间以及T2弛豫时间都是由血液中的红细胞压积、血氧饱和率和红细胞计数所得。在1.5T场强下,TI弛豫时间大约为100ms,而T2*弛豫时间大约为200ms。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长回波时间(TE),并结合去氧血红蛋白就能够对静脉结构进行细致观察。而另一种磁敏感效应主要是利用静脉当中质子的频移所产生的相位差异。也就是说,去氧红细胞与静脉、血浆以及周围组织能够通过选择TE值,同时利用周围容积效应,提高磁敏感性的周围容积效应,并使之最大化,从而使下级支静脉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显示。
3例静脉畸形中,MRI常规序列显示两例,SWI可以清晰的显示3例病变,且能比常规序列及增强扫描发现更多细小髓静脉,SWI表现为脑髓质内条带状低信号,呈放射状、星芒状排列,并可间增粗的中叶静脉向硬膜窦及室管膜引流,呈"海蜇头"或"蛇头"改变,3例中1例在桥脑内,2例在颞叶皮层下。15例海绵装血管瘤中9例在顶叶内,2例在左侧放射区,4例在枕叶内。SWI检查出数目多于常规序列,且病灶的范围较常规序列范围大,典型的的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为条状长T1短T2信号分隔而成的网格状或桑葚状混杂信号,周围环绕低信号带,SWI表现可总结为3种类型:①完全的信号改变,多见于早期病变,扩大的窦样血管内没有明显的血栓形成。②网格状或桑葚装改变,次类型最常见,病理基础是海绵状血管瘤中血栓形成及纤维化。③铁环征,病理基础是含铁血黄素沉着。7例动静脉畸形表现为1条或多条扩张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内见"蚯蚓"样静脉血管交通。
综上所述,SWI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脑血管畸形,尤其是在对血流缓慢的血管畸形以及微小病灶的诊断当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结合常规诊断方式提高临床诊断的效率。
参考文献:
[1]HUXing-yue,GEZu-feng,ZEEChi-shing等.Differentiationofwhiteandredthrombuswithmagneticresonanceimaging:aphantomstudy[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2,(11):1889-1892.
[2]杨志宏,菌延巍,武建林,等.颅脑海绵状血管瘤的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初步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8)L1087-1090.
[3],孙夕林.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血管畸形疾病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7):927-931.
[4]贺丹,陈德强,杨丽,等.3.0T磁共振SWI序列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1):1743-1745.
[5]彭旭红,张雪林,许尚艾.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3):206-209.
[6]李冰,许雅琴,张媛.多发性脑血管畸形1例报告[J].中国综合临床,2002,(02).
[7]盛晓莉.321例遗传性出血性毛细管扩张症脑血管表现[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2,(11).
[8]邹丽萍.儿科常见的脑血管畸形[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03).
[9]袁俊,孙永锋,尚传强.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17例诊治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5,(14).
海绵铁篇3
今天,我心血来潮,动手制作了一辆山地自行车”,而这辆自行车的主要部分却是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所作,一定不相信吧。现在,让我来介绍介绍这辆史无前例”的自行车吧。
首先,我从单车的轮子入手。单车的轮子是用废旧的CD所做,在CD反面画上轮子的图案,再用铁丝穿过CD中间的小洞洞,在尾端打一个结,另一个轮子也是这样。然后用铁丝圈出基本自行车的形状,再在铁丝上绕上漂亮的丝带,这样显得更加美观。然后再把勾勒好的自行车结构和两个轮子固定在一起。接下来就是车把手和车座了,车把手我用的是零散的长条旗子,照样用铁丝固定住。车座我用的是海绵和破布,把海绵剪出车座的样子,再用破布包上一层,再用铁丝固定在自行车中间的铁丝上。一切都完工了,可总觉得还差些什么,哦!一个车尾箱!于是,我又用剩下的铁丝围了一个小箱子!还可以放一串小钥匙呢!
终于大功告成了,不知怎么的,我总觉得这自行车不同一般的工艺自行车一般,因为它的材料是用废品做的,既节能减材,又时尚美观,真是两全其美啊!如果大家都动手做一做,拥有自己的低碳行动,那城市应该多美好!
厦门市梧村小学六年级:.落丶幕
海绵铁篇4
关键词: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指征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它并非真正的肿瘤,是一种缺乏动脉成分的血管畸形,一般DSA难以发现,故又称为隐匿性血管畸形。目前临床上治疗多以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安全、完整地切除病灶可避免瘤内反复出血和肿瘤增大,然而手术风险也应在脑干中存在许多神经束和神经核团而剧增[1,2]。我院为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和充分掌握显微手术适应症和,特选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33.33岁。病程6d~5年,平均16个月。病灶分布:18例患者以病灶破裂出血而急性起病,20例位于桥脑、延髓背侧交界区,12例位于桥脑背侧。主要临床表现:吞咽困难,头晕、头痛,复视,偏瘫,面瘫。
1.2影像学检查所有入选患者行DSA和MRI检查,其中MRI表现为低信号围绕的"桑椹"样和"爆米花"样混杂信号,与病灶内血液成分变化有关,T1加权和T2加权影像显示血管瘤边缘清楚,而瘤体中央提示血管瘤内反复出血。有明显不规则和环状的含铁血黄素沉积的低信号环存在于T2WI上病灶周围及内部,在肿瘤大量出血时,病灶边缘不会破入,但会突入第四脑室[3]。BCM在磁共振血管造影上为乏血管表现,有少数可见静脉池和局部染色,不能显示异常染色的血管。
1.3方法
1.3.1手术治疗指征①肿瘤出血,引起神经功能障碍;②肿瘤出血,脑干有显著占位效应;③出现进行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④肿瘤或血肿邻近约3mm以内脑干表面
1.3.2手术入路选择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的根本目的是在不干扰周围正常脑组织的去前提下清除血肿和异常血管,预防再次出血。在手术过程中用神经电生理实施监控,避开神经核团,从肿瘤距离脑干表面最薄处切开脑干表面。相关研究专家采用神经导航引导手术定位肿瘤,之后根据肿瘤和血肿部位制定手术入路方案。
1.3.3手术方法①做好术前常规降颅压处理,2次/d静脉推注甲强龙80mg。②术中先放出小脑延髓池液,轻轻拉动小脑半球内暴漏的第Ⅴ、Ⅶ、Ⅷ及后组脑神经。以纵形切开黄染桥脑组织,通过神经间隙进入血肿腔。③清除肿瘤周围陈旧性血肿后,使用显微吸引头在足够的操作空间内分离血肿壁周围黄褐色的含铁血黄素沉淀胶质增生带,整个操作过程应保证动作细致,采用低功率电凝切断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并不断冲水和降温,避免热损伤。先分离比较容易界面,在此过程中如果瘤体有松动现象,可重新分离黏连区域,可成功分离并切除肿瘤[4]。若分离困难,应及时终止操作,误强行牵拉或分离易造成周围脑干组织损伤。最后,在完整切除病灶后,可用速即纱覆盖少量渗血的创面。术中应将异常的纤维及血窦包膜彻底分离并摘除,保持瘤外含铁血黄素环的完整性,保护好肿瘤周围伴行粗大的静脉,如误伤会引发神经功能障碍,手术完毕后运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彻底清理瘤腔内血液,减少电凝次数。
2结果
术后经MRI检查,50例患者中成功切除有43例,占86%。手术过程中发生有25例脑干表面膨隆,25例含铁血黄素沉淀。出院1w前查体,有26例患者改善术前神经功能障碍,有17例神经功能与术前相同,具体表现为吞咽功能恢复及眼球活动改善。同时也有7例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加重,常表现为面瘫、肢体偏瘫及复视等症状重于术前。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为期9.7月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未见病变残留及复发,神经功能障碍部分改善,无再次出血病例。
3讨论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大部分因瘤内出血而发病,缓慢发病少见,MRI中其典型表现为有低信号的含铁血黄素环存在于脑干混杂信号周围。临床常见症状多为共计运动障碍,头痛,眩晕等。由于BCH是一种先天性血管异常,会呈现桑葚状或分叶状,由许多窦状扩张的血管腔组成,管壁应只有内皮细胞而缺乏平滑肌和弹力纤维,因而有较大的脆性。有相关研究认为,BGH出血并不是唯一的手术指征,如果出血较多或临床症状突然加重,则主张急诊手术治疗,反之,则主张观察或择期手术。年轻患者即便临床症状不明显或肿瘤内无出血,也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予以控制,避免出现瘤内出血症状。下属几种指征不需立即手术:①临床症状不明显,肿瘤体积较小。②MRI检查偶然发现,无任何BGM症状。③肿瘤未出血或及时出血也无临床症状。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不仅能充分暴漏BGM,还有利于全部切除肿瘤,根据肿瘤与脑干室管膜面的关系选择入路。本文所研究的手术入路方法是在肿瘤中心距离脑干表面最表浅点的肿瘤两点连线,并向外扩展,此种入路方法也称为"两点法"。所研究的病例中还出现含铁血黄素沉淀若干和脑干表面膨隆若干,由于病变原因造成局部隆起或脑干外观颜色改变,在没有脑实质覆盖病变的情况下就是在脑干表面进入肿瘤或血肿的最佳部位,有利于初步判断肿瘤的准确位置。
综上所述,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具有占位效应,具体表现为进行性神经功能缺失,正确选择手术指证和手术入路,以及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能保证切除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宫崧峰,蒋太鹏,李维平,等.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6):506-508.
[2]陈立华,徐如祥,魏群,等.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入路选择[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9):900-904.
海绵铁篇5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743.4;R81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8)01_0036_02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angioma,CA)属脑部先天性血管畸形的一种,是增生性血管畸形[1],其发生率仅次于脑动静脉畸形(AVM)。我院1996年至2007年间诊断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病例共23例,其中有1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9例作伽玛刀治疗,现就MRI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作一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3例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1~71岁,病程15天~20年,多数病程在3个月以上。主要临床表现;脑干部位的海绵状血管瘤以反复轻度中风症状为主;大脑半球的病灶以头疼、癫痫发作及轻度中风症状为主,尤其是颞叶、海马部位的病灶,癫痫发作症状比较重;小脑半球的病灶,临床症状一般都比较轻微。
1.2检查方法:采用GE0.5T和1.5T超导型MR机,对疑似有脑血管疾病的病人进行常规横断位:T1加权(450ms,15ms),T2加权(5000ms,90ms),矢状位:冠状位T1加权或T2加权等检查,增强检查(15mlGD_DTPA静脉推注),层厚5~7mm。MRA成像为3D_TOF序列,EPI弥散加权成B值=1000,方向为全部。
2结果
2.1CT和DSA表现:23例均作CT平扫,9例CT增强扫描,共发现20个病灶,CT平扫CA表现为略高密度病变,较小病灶呈等密度,1个病灶内CT可见极高密度钙化,呈斑点状或小块状,9例行CT增强扫描呈轻度到中度强化者12个病灶,5病灶未见强化,3个明显均匀强化,1例合并脑血肿者呈高密度,但其密度不均,并有周围水肿。8例脑行DSA检查者,未见增粗供养动脉和引流静脉,6例瘤巢未显影,2例瘤巢在静脉期轻度染色,4例较大脑CA见瘤巢邻近血管受压移位。
2.2MRI表现:23例病人单发19例,占83%,其余4例为多发病灶。共发现29个病灶,MRI检查明显优于CT。位于脑干1个,小脑5个,大脑半球23个。MRI检查行T1WI和T2WI、DWI、CRE序列。23例脑海绵状血管瘤6例位于颞叶,5例位于额叶,9例位于顶叶和基底节区,1例位于脑干,2例位于小脑。最多1例病人脑部可见3个病灶。病灶最小约0.3cm,最大约3.5cm,边界清楚,不规则,均呈类圆形或结节状。1个病灶呈T1WI、T2WI都呈高信号,13个病灶T1WI和T2WI均呈高、低混合信号,高、低信号比例和形态各异。T2WI28个病灶周围均可见黑色低信号环影,7个病灶呈线条状环,3个病灶呈条片状环。所做的病例DWI序列显示病灶7个呈均匀黑色低信号,2个病灶呈中间混有高信号的不均匀黑色低信号,病灶同周围脑组织境界较清楚。病灶内未见异常血管流空信号,15例做3D_MRA成像,未见有供血动脉影像,仅2例较大CA显示脑动脉移位及抱球状改变,瘤巢在3D_TOFMRA背景上仍呈高信号,而非动脉血流之高信号,这是因为3D_TOFMR不能消除图像背景上原瘤巢的高信号所致,不能明确诊断。
3讨论
3.1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病理基础:脑CA是脑血管畸形的一种,属先天发育性病变,近来研究证实脑CA属不完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异常基因在第7条染色体上,因此脑CA的发生可有家族性;但常在20~40岁时出现症状而被发现[2]。海绵状血管瘤由丛状、薄壁的血管样结构组成,其间有神经纤维分隔,周围为相对正常的脑组织,瘤壁缺乏弹力层及肌肉组织脑[3]。CA常为单发,少数为多发,多位于幕上脑内,少数位于幕下脑内。由于海绵状血管瘤的结构特点,瘤巢内反复多次出血,存留的正铁血红蛋白(MHB)、含铁血黄素沉积、血栓等在MRI显示出特征性表现:①瘤巢中心的血栓及反复少量出血,内含游离稀释的正铁血红蛋白,在所有成像序列中均呈高信号,每次出血高信号影可持续3月至1年以上。②血栓与出血灶外周形成的含铁血黄素环在所有成像序列中均呈黑色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最明显。③无脑水肿的高信号瘤巢伴其周围低信号环影是脑CA最常见最典型的MRI表现。本文结果显示DWI序列显示脑CA周围的黑环征更明显,与中心高信号瘤巢对比更鲜明,说明DWI对此种类型的病灶敏感性高于常规MR序列,无论是对影像诊断或临床判断均有很大意义。孙学进等[4]采用弥散张量成像对脑海绵状血管瘤进行研究,认为海绵状血管瘤体内有神经纤维束存在,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价值。此外,钙化是脑CA的常见表现,少数脑CA可完全钙化形成所谓的钙化性CA,对钙化的显示CT优于MRI。由于海绵状血管瘤往往反复多次少量出血,瘤巢内可见部分病灶T1WI或T2WI处于血肿信号状态,成为诊断本病必不可少的特征。在脑CA的MRI诊断中,T2WI优于T1WI,GRE序列优于T2WI,这是因为梯度回波序列准T2WI具有更强的磁敏感效应[5]。出血,含铁血黄素的沉着在T1WI、T2Wl中均可见到明显的低信号影,以T2WI加权像最明显,一般位于病灶的边缘部位,病灶中间亦可有明显低信号影。T2WI加权显示的病灶范围常比T1WI显示的病灶范围要大,因为含铁血黄素渗透到周围的脑组织内。病灶周围脑组织无水肿。因此,病灶大小形状无明显变化,但病灶内信号经常有改变,因为海绵状血管瘤内出血的时间、部位不同,在各个时期的表现不同。增强检查病灶内有轻度的不均匀强化,这点与其它部位海绵状血管瘤不同。
3.2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主要影像诊断方法:MR问世以前,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主要靠CT诊断,可以显示急性出血,呈高密度影,但无特异性,病灶较小的常常不能发现,大部分不能明确诊断,诊断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6]。本文8例做3D_MRA成像,5例做DSA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的供血动脉,所以MRADSA检查,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均不能发现病灶。MR多序列和多方位的检查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有一些特异性的征像,可以明确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部位、大小及形状。
由于海绵状血管瘤在MRI图像上具有的特征性表现,定性、定位诊断非常正确,使绝大部分患者免予做创伤性检查即可明确诊断疾病,所以MRI是检查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方法,为临床对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HaloupkaJc,HuddleDc.Classificationofvascularmalfor_mationsofthecentralnervoussystem[J].NeuronimagingClinNAm,1998,8:295-321.
[2]PolymeropoulosMH,HurkoO,HsuF,etal.Linkageofthelocusforcerebral
cavernoushemangiomastohumanchromosome7qinfourfamiliesofMexican_Americandescent[J].Neurology,1997,48(3):752.
[3]邦森,栾文忠,陈雁冰.磁共振诊断学图谱[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94.
[4]孙学进,戴建平,李少武.脑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10(20):1545-1547.
海绵铁篇6
关键词:大庙式铁矿床;矿质背景;河北承德黑山
一、成矿地质背景
黑山铁矿床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高寺台镇王营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51’39”~117。52’15”,北纬40。09728”~41。10728”。矿区地处华北地台北缘燕山台褶带与内蒙地轴的交接地带,区域上北有丰宁-隆化深断裂,南有古北口一承德-平泉深断裂;红石砬一大庙深断裂从矿区南部穿过。
矿区出露的地层以新太古界单塔子群变质岩系为主,古元古界变质深成岩类、中上元古界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岩、中生界侏罗一白垩系火山及陆相碎屑沉积岩、第四系冲洪积物均有分布。
大庙斜长岩杂岩于区内大庙、马营至上苍一带,是我国唯一的岩体型斜长岩杂岩体。其平面形态为三角形,东西长约40km,南北宽2~9km,侵位于太古宙单塔子群角闪斜长片麻岩中,因受到中生代侏罗-白垩系火山沉积地层的覆盖,出露不连续。大庙斜长岩杂岩体包括85%的斜长岩,11%的苏长岩和辉长岩,4%的纹长二长岩、石英纹长二长岩、花岗岩,以及少量的橄长岩,相互间呈侵入接触关系,赋存有丰富的Fe.Ti.P矿床。侵位年龄分别为斜长岩1726±9Ma(Zhangeta1.,2007)、苏长岩1693±7Ma和纹长二长岩1715士6~1742±17Ma
二、矿床地质特征
黑山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产于大庙斜长岩杂岩体中,矿化严格受基性岩体的控制。矿区内杂岩体主要由斜长岩和苏长岩两类基性岩组成。斜长岩根据蚀变作用可分为钠黝帘石化斜长岩、绿泥石化斜长岩、混染斜长岩。钠黝帘石化斜长岩呈白色,由钠黝帘石化的斜长石组成,半自形中粗粒等粒镶嵌结构,块状构造,部分发生硅化而致密坚硬;绿泥石化斜长岩与前者相比,常分布在苏长岩体和铁矿体周围,是铁矿体的近矿围岩,以绿泥石为主的暗色矿物多沿斜长岩后期脆性裂隙交代或充填,显示后期热液活动的特点;混染斜长岩的主要矿物成分除斜长石外,还有紫苏辉石、单斜辉石、钛磁铁矿、磷灰石等,岩石呈交代残余结构,斑杂状、似角砾状构造,普遍发生了蚀变作用。苏长岩体呈不规则脉状或透镜状,多为互不相连的独立岩体,以岩体群出现。苏长岩与斜长岩接触界面截然,为斜长岩固结后沿斜长岩体的构造裂隙侵入,苏长岩脉中可见斜长岩的捕虏体。铁矿体与苏长岩密切共生,苏长岩为矿源岩。
黑山铁矿区目前有Ⅰ号和Ⅱ号两个采区。Ⅰ采区有①、②号两个矿体群,分布于地表(约海拔800m)至地下约一300m海拔标高,由近百个矿体(盲矿体)组成,由于受压扭性构造控制,矿体向西偏南雁行斜列侧伏。地表出露矿体有①.1、①-2、②.1及②-2等,盲矿体有①-5及①-6等,大部分为致密块状铁矿石和铁磷矿石,矿石中TFe>30%。Ⅱ采区中矿体主要为③、⑥和⑧号矿体群,矿体多呈不规则脉状成群出现。与Ⅰ采区相比,Ⅱ采区矿石品位略低,磷含量更高。
黑山铁矿的矿石类型按主要组成矿物的组合形式可分为(1)钒钛磁铁矿石:主要由钒钛磁铁矿组成,粒状镶嵌结构、交代结构、填隙海绵陨铁结构,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斑杂状构造;(2)铁磷矿石:主要由钒钛磁铁矿和磷灰石组成,
粒状镶嵌结构、交代结构、填隙结构、海绵陨铁结构,块状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3)含硫化物铁矿石:由钒钛磁铁矿、磷灰石、磁黄铁矿、黄铁矿、少量黄铜矿等组成,浸染状结构、海绵陨铁结构,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TFe含量高低不定。脉石矿物主要为绿泥石、斜长石、紫苏辉石。围岩可分两类:一类是斜长岩类,它们多作为贯人式高品位铁矿石的直接围岩,矿体与围岩界限明显;另一类矿体围岩是苏长岩类。矿化蚀变发育,主要为绿泥石化,并常发育与绿泥石共生的石英。
三、热液成矿特征
黑山铁矿床成矿作用发生在斜长岩侵位固结后。前人认为成矿作用发生于岩浆期,或为含矿苏长岩质岩浆侵位形成具海绵陨铁结构、浸染状构造的铁矿石;或以岩浆活动晚期熔离的矿浆贯人,形成具有块状构造的矿石。
笔者研究发现,黑山Ⅰ、Ⅱ采区斜长岩中的铁矿化、铁磷矿化和含硫化物矿化均为沿断层或裂隙充填交代成因的热液型矿化:
(一)铁矿化:钒钛磁铁矿主要呈脉状分布于斜长岩中的断裂破碎带中,界线截然,脉粗细不一,分支多,产状复杂,断裂破碎带中可见磁铁矿透镜体。沿斜长岩裂隙交代的铁矿化与围岩界线截然,矿脉边部有淡青色蚀变边,为斜长石的绢云母化所致,具有热液成矿的特征。
(二)铁磷矿化:铁磷矿化与铁矿化密切共生,钒钛磁铁矿-磷灰石呈脉状发育于斜长岩中,为斜长岩固结成岩后沿脆性断裂裂隙进入,矿脉边部的斜长岩发生了蚀变,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矿脉中铁矿化和铁磷矿化具有明显的分带,一
般中心以钒钛磁铁矿为主,矿脉两侧为钒钛磁铁矿和磷灰石共生的铁磷矿化,二者界线较清楚,有人认为该矿脉为矿浆贯入成因,但笔者在该矿脉的磷灰石中只发现大量流体包裹体,没有找到熔融包裹体,说明是热液充填锄脉。该矿脉也符合热液阶段性矿化的特点:首先是富挥发分的铁磷矿化先发生,然后钒钛磁铁矿充填裂隙中心。③含硫化物铁矿化:斜长岩中可见含硫化物铁矿脉,硫化物(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均匀分布于钒钛磁铁矿中,边部有绿泥石化边及绿泥石网脉,该绿泥石也成网脉穿插于斜长岩中,显示热液成矿特征。
四、结论
(一)河北承德黑山铁矿床除发育岩浆结晶分异、熔离贯人型矿化外,还发育热液成因的铁矿化、铁磷矿化和含硫化物铁矿化。
(二)铁磷矿石的磷灰石中原生包裹体为流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虽然变化范围大,但盐度高、子矿物种类复杂,组成中富含CO:和CH。等,显示以岩浆热液为主。
(三)成矿机理可能与大气降水对岩浆热液的稀释有关,沸腾作用可能不重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