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的优缺点范文篇1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中图分类号:U664.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对环境进行保护的时候,城市生活上的污水处理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中国的城市排水体系与管道的铺设中出现了问题,这严重影响到了水质,并且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企业、人口等逐渐的加多,排放的污水越来越多。因此城市的生态环境高低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挑选低耗高效的节约资金的方式,对城市的污水进行管理也是如今污水治理工作的重心。

一、工艺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

1、不均匀的水量,使得昼夜的变化十分大

夜间没水的可能性高,在排放上要具体的测量确定水质,对处理目标的确定才能正确,污水处理要求的技术十分含量高,但是城镇的工作者普遍素质低下,所以在选择污水工艺的时候要选择简单的,便于管理的,尽量降低建设资金和运行资金,才能够确保污水处理工艺的顺利进行。

2、对城镇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和污水要进行妥善安排

在对城市的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污水与污泥,处理污泥这个步骤很多的单位并不给予重视,这一方面还是没有做好,因此必须重视污泥的处理。假如对城市的污水进行处理的时候,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很可能导致污泥遍地都是的现象,这样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中小城市的污水处理场地就大城市来说小很多,处理污泥的数量也比较小,对其进行处理的时候,必须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处理。在使用污水处理工艺的时候,应该选择污泥产生量少的工艺技术,这也是节省资金的方法之一,选择这样的工艺技术方法和工艺运行条件才能保证污泥处理稳定的进行,污水处理工作也能够顺利进行,对产生的污泥,要全面系统的化验分析气成分,因此,运用科学论证达到污水处理的要求。

二、适合城镇污水处理的工艺

1、污水自然净化处理系统

(1)稳定塘

稳定塘又称为氧化塘或者生物塘,具有投资少、运行管理简便、节省能耗的特点。稳定塘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处理成本低。稳定塘的结构简单、施工周期短、处理耗能低、运行维护方便且成本低,因稳定塘的污水处理成本低。其次,抗冲击负荷强。稳定塘一般具有较大的容积,能够承受污水水量的波动,适应能力和抗冲击负荷强,满足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工艺要求。同时,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现有的湖泊、池塘等,可以因地制宜,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最后,污泥产量少,从而减少二次污染,降低了污泥的处理处置费用。然而,氧化塘也有一些缺点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占地面积大,处理的效率相对来说比较低,可能产生臭味滋生蚊蝇,不宜建在居民区的附近。

(2)土地处理系统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是指利用农田、林地等土壤―微生物―植物构成的陆地生态系统对污染物进行综合净化处理的生态工程。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优点有:一是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可以促进污水中植物营养素的循环,污水中的有用物质通过作物的生长而获得再利用。二是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基建费用少,能够充分地利用土地和洼地等。三是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方便,而且能耗低。四是污泥得到充分地利用,二次污染少。同时,土地处理系统也有一些缺点,如果设计不当,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特别是造成重金属污染、有机毒物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也会散发臭味、滋生蚊蝇,甚至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目前应用最广泛、研究最成熟的就是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人工湿地系统由不可缺少的五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具有透水性的基质、在饱和水和厌氧基质中能够生长的植物、水体、无脊椎或者脊椎动物以及好氧或厌氧的微生物种群。它具有土地处理系统的优点,操作简单、投资省、能耗低。但其占地面积相对来说较大,比较适用于用地不太紧张的农业区小城镇。

2、2SBR工艺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又叫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它通过在运行上的间歇操作,实现了对有机物的有效降解。SBR工艺主要优点有:一是工艺处理设备少,无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运行操作简单、管理方便。二是不受污泥膨胀的困扰。三是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四是可以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出现,脱氮除磷的效果好。由于以上特点,SBR系统更适合水量小、分散点源、污染物间歇排放的小城镇污水处理。但同时,SBR工艺也有一些不可忽略的缺点,由于滗水深度一般是1~2m,因此污水提升的说水头损失比较大。设备对自动化控制要求严格,因此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同时由于SBR工艺不设初沉池,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浮渣。由于采用的是在时间上形成的缺氧、好氧环境,脱氮效果不好。

3、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工艺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在结构上是一种首尾相连的循环曝气沟渠,污水处理按照厌氧、兼性厌氧、好氧的组合方式进行。其特点在于混合液循环流动的沟状生物反应器和机械转刷曝气。该工艺具备以下几个优点:一是构筑物少,可不建初沉池以及污泥消化池,因此处理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二是能够承受水质水量的冲击负荷,克服了高浓度工业废水抑制活性污泥菌活性的缺点。三是当需要进行脱氮除磷时,相对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氧化沟具有降低运行费用以及能耗的优点。四是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但是,由于一般不建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氧化沟工艺增加了反应池的负荷,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部分能耗,同时由于氧化沟的曝气装置比如表面曝气器或者曝气转刷等机械部件需定期维修,因此检修工作量较大。

4、A/A/O工艺

A/A/O工艺是常规的典型除磷脱氮工艺。通过在生物反应池中人为的造成厌氧、缺氧、好氧的生物环境。该工艺不但能有效的去除磷和氮,而且COD、BOD和SS去除效果也优于常规的活性污泥法,还可以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其主要优点:一是出水水质好。池内经缺氧、厌氧、好氧处理,处理效率提高,净化效果好,能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二是运行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运行稳定。三是高效脱氮除磷,节省化学药剂使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剩余污泥含磷量高,肥效好,可利用作污泥堆肥。四是没有固定池型,可满足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然而,由于设备数量较多,其管理运营较为复杂,设备检修维护要求较高。

5、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

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是近年来为了适应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特点而产生的处理工艺。该工艺主要是将预处理工艺由传统的初沉池改为厌氧水解滤池,同时在传统高负荷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对其工艺构造进行了重要的技术创新。改造后的工艺既具有高负荷、高效率的优点,又通过采用具有高空隙率、高附着面积和高二次布水性能的新型塑料模块填料,取消了滤池出水回流系统,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操作运行的能耗以及建设投资费用。作为新型工艺,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首先,与普通的活性污泥法相比,该工艺的产泥量大大减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污泥处理、处置费用,也降低了二次污染。其次,由于该工艺处理系统集初沉池、曝气池、污泥回流设施以及供氧设施等与一身,因此污水处理流程简单,管理运行简单。最后,工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比较强。这些优点都决定了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能够适应我国小城镇污水的要求。

结束语

城镇污水处理应从节约成本和管理方便入手来选择污水处理工艺,将经济、环境、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实践证明,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不仅投资省、处理效果好,而且有助于美化生态环境,是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最优方案之一。从成本出发,氧化沟工艺以及SBR工艺设备简单,规模在5000m3/d以上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可优先考虑。

参考文献

生物质能的优缺点范文篇2

1.“花艺软装”的内涵

“花艺软装”的内涵,可以从“花艺”、“软装”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首先,“花艺”指的是以植物本身具有的器官,如根干、枝叶、花果等为基本的素材原料,然后按照一定的目的进行花卉装饰品的制作,让植物素材的观赏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软装”指的是所有室内装潢中可以移动、易于更换的装饰元素,它属于一种陈设装饰。而“花艺软装”的内涵则是两者之间的叠加组合。“花艺软装”指的是在进行室内空间软装饰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使用花卉装饰艺术来进行室内居住环境的优化,以较为灵活、实用的花艺软装饰作业,让人们的居住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花艺软装”的特点

“花艺软装”与普通的室内空间软装饰手法相比具有个性化、自然化和艺术化的显著特点。首先,“花艺软装”中可以使用到的植物类的材料较为多元,既有水生植物,也有陆生植物;既有能开花结果的,也有能四季常青的。因此它可以配合不同室内装饰的风格,满足不同客户个性化的要求;其次,“花艺软装”中使用的原材料本身就来自于植物中具有观赏价值的器官,它与自然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能够在由钢筋水泥构建成的城市住房中,营造出自然化的人文倾向;再次,“花艺软装”的艺术性体现在,它不是对自然植物的随意放置和陈列,它需要符合一定的审美倾向和一定的软装饰要求,其本质是一种艺术性的室内装饰方式,具有美观、雅致的特征。

二、花艺软装在室内设计中应用要点

1.装修风格方面

花艺软装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首先应该考虑到室内整体的装修风格,要以整体的装修风格作为参考,来进行相应的花艺软装设计。花艺软装的个性化设计不能跳脱出整体的室内风格倾向,要以实现室内装饰的完整、统一为目的,营造出更为舒适、和谐的室内环境。同时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进行花艺软装的设计过程中还要对不同花卉植物产生的不同软装饰效果进行有效的把握,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选择出最适宜室内风格的花艺软装,提升室内装潢的整体质量。中式风格和西式风格是花艺软装中最为常见的两种风格模式,它们两者之间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色彩应用方面也存在差异。中式风格中的花艺软装强调贴近自然,在色彩的使用方面偏向淡雅、清新,以纯白、淡绿为主,其目的是为了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意境;西式风格中的花艺软装重视营造氛围,在色彩的使用方面偏向自由、热烈,以红、黄、蓝等明色调为主,其目的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惬意、浪漫的居住环境。

2.空间布局方面

相同的花艺软装内容在不同的空间布局形式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应用效果,不同的花艺软装内容在相同的空间布局形式下也出现不一样的装饰影响。因此设计者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要把花艺软装和空间布局进行有效的结合,对室内空间的不同布局进行充分考虑,依照不同的空间布局,进行相应的花艺软装设计,以达到优化空间结构、提高居住质量的目的。例如在室内玄关花艺软装的设计时,要考虑到整个玄关的整体布局,玄关最为室内的第一道屏障和开门的第一道风景,它除了起到视觉阻隔和视线引领的作用之外,还起着放置拖鞋、雨伞、钥匙等杂物的储物功能,因此在进行玄关花艺软装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较为高大的花卉植物,来起到室内空间分隔的作用,同时可以在鞋柜上方进行小的花卉植物的点缀,让整个玄关空间变得灵动、活泼。

3.花艺材质方面

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对花艺的材质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以实现最优的室内装潢目的,最大限度的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当前最为常见的花艺材质有三种:鲜花、干花、人造花,鲜花的优点是极富生命力,色泽鲜艳、形态优美,还能起到一定的空气净化作用,它的缺点是花期较短,需要经常进行更换,后期的维护成本较高,在无形中会加大户主的装修成本投入;干花的优点是在能够保持花卉外部形态的同时实现长期的花卉装饰效果,同时干花易于保存,不需要进行经常性的更换,会相对的降低整体的装修投入,其缺点在于缺乏生机和色泽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的装饰效果;人造花的缺点在于缺乏生命力,其优化在于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人们可以依据不同的装饰需求,来进行人造花的选择,同时随着制作工艺的进步,人造花现在已经变得品种繁多、物品精良,它在室内装饰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对花卉的材质进行综合的考虑与分析,以选择出最优的花艺材质方案。

三、结语

生物质能的优缺点范文篇3

关键词:小城镇污水处理;SBR工艺;A/A/O工艺;

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我国小城镇人口增加、经济迅速发展,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许多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成为区域性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头,对城镇居民饮用水安全及生存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制约了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对这些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势在必行。需要根据它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当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因素,经过分析比较,选择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

1小城镇污水厂的特点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一般小于20000m3/d,进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由于水量较少,存在以下特点:

①水量不均匀,昼夜变化大。相对于城市而言,小城镇人口少、社会分工简单,人民的生活规律较一致,污水的产生时段集中在白天,晚上水量较少。

②水质受工业废水影响较大。由于生活水平和习惯的差异,较之城市而言,小城镇生活污水水质较为稳定,且有机物含量相对较低。因水量较少,若当地工业废水量较大,进厂污水水质将随着工业废水水质的变化波动。

③经济效益不明显。相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而言,其吨水处理费用相应较高,经济效益不明显。

④管理水平较低,要求设计工艺流程操作简单、便于维护。

2适合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工艺

针对小城镇污水处理的以上特点,结合对现有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选择的调查,介绍几种适合小城镇污水处理的方法,并提出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

2.1污水自然净化处理系统

常见的污水自然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稳定塘和土地处理系统。

2.1.1稳定塘。稳定塘又称为氧化塘或者生物塘,具有投资少、运行管理简便、节省能耗的特点。稳定塘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处理成本低。稳定塘的结构简单、施工周期短、处理耗能低、运行维护方便且成本低,因稳定塘的污水处理成本低。二是抗冲击负荷强。稳定塘一般具有较大的容积,能够承受污水水量的波动,适应能力和抗冲击负荷强,满足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工艺要求。三是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现有的湖泊、池塘等,可以因地制宜,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四是污泥产量少,从而减少二次污染,降低了污泥的处理处置费用。然而,氧化塘也有一些缺点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占地面积大,处理的效率相对来说比较低,可能产生臭味滋生蚊蝇,不宜建在居民区的附近。

2.1.2土地处理系统。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是指利用农田、林地等土壤—微生物—植物构成的陆地生态系统对污染物进行综合净化处理的生态工程。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优点有:一是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可以促进污水中植物营养素的循环,污水中的有用物质通过作物的生长而获得再利用。二是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基建费用少,能够充分地利用土地和洼地等。三是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方便,而且能耗低。四是污泥得到充分地利用,二次污染少。同时,土地处理系统也有一些缺点,如果设计不当,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特别是造成重金属污染、有机毒物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也会散发臭味、滋生蚊蝇,甚至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目前应用最广泛、研究最成熟的就是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人工湿地系统由不可缺少的五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具有透水性的基质、在饱和水和厌氧基质中能够生长的植物、水体、无脊椎或者脊椎动物以及好氧或厌氧的微生物种群。它具有土地处理系统的优点,操作简单、投资省、能耗低。但其占地面积相对来说较大,比较适用于用地不太紧张的农业区小城镇。

2.2SBR工艺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又叫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它通过在运行上的间歇操作,实现了对有机物的有效降解。SBR工艺主要优点有:一是工艺处理设备少,无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运行操作简单、管理方便。二是不受污泥膨胀的困扰。三是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四是可以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出现,脱氮除磷的效果好。由于以上特点,SBR系统更适合水量小、分散点源、污染物间歇排放的小城镇污水处理。但同时,SBR工艺也有一些不可忽略的缺点,由于滗水深度一般是1~2m,因此污水提升的说水头损失比较大。设备对自动化控制要求严格,因此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同时由于SBR工艺不设初沉池,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浮渣。由于采用的是在时间上形成的缺氧、好氧环境,脱氮效果不好。

2.3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工艺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在结构上是一种首尾相连的循环曝气沟渠,污水处理按照厌氧、兼性厌氧、好氧的组合方式进行。其特点在于混合液循环流动的沟状生物反应器和机械转刷曝气。该工艺具备以下几个优点:一是构筑物少,可不建初沉池以及污泥消化池,因此处理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二是能够承受水质水量的冲击负荷,克服了高浓度工业废水抑制活性污泥菌活性的缺点。三是当需要进行脱氮除磷时,相对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氧化沟具有降低运行费用以及能耗的优点。四是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但是,由于一般不建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氧化沟工艺增加了反应池的负荷,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部分能耗,同时由于氧化沟的曝气装置比如表面曝气器或者曝气转刷等机械部件需定期维修,因此检修工作量较大。

2.4A/A/O工艺

A/A/O工艺是常规的典型除磷脱氮工艺。通过在生物反应池中人为的造成厌氧、缺氧、好氧的生物环境。该工艺不但能有效的去除磷和氮,而且COD、BOD和SS去除效果也优于常规的活性污泥法,还可以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其主要优点:一是出水水质好。池内经缺氧、厌氧、好氧处理,处理效率提高,净化效果好,能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二是运行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运行稳定。三是高效脱氮除磷,节省化学药剂使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剩余污泥含磷量高,肥效好,可利用作污泥堆肥。四是没有固定池型,可满足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然而,由于设备数量较多,其管理运营较为复杂,设备检修维护要求较高。

2.5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

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是近年来为了适应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特点而产生的处理工艺。该工艺主要是将预处理工艺由传统的初沉池改为厌氧水解滤池,同时在传统高负荷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对其工艺构造进行了重要的技术创新。改造后的工艺既具有高负荷、高效率的优点,又通过采用具有高空隙率、高附着面积和高二次布水性能的新型塑料模块填料,取消了滤池出水回流系统,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操作运行的能耗以及建设投资费用。作为新型工艺,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一是与普通的活性污泥法相比,该工艺的产泥量大大减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污泥处理、处置费用,也降低了二次污染。二是由于该工艺处理系统集初沉池、曝气池、污泥回流设施以及供氧设施等与一身,因此污水处理流程简单,管理运行简单。三是工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比较强。这些优点都决定了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能够适应我国小城镇污水的要求。

生物质能的优缺点范文篇4

关键词:有效网销;有效网购;三网工程

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人才紧缺,电子商务专业团队协同度和匹配度低下,网络资源共享率低,特色农产品“产量短板”,优质农产品价格低廉,生鲜农副产品运不出去,优质工业品网络消费率不高等问题纷纷凸显出来。为了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在充分对市场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对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寻求解决办法提供参考。

作者通过对安徽等地开展市场调研,对相关因素进行深入系统的归纳总结,总体上上述诸多问题可以归咎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建设,优质农产品有效开发与高效整合和优质工业品高效率下乡三个层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才紧缺,电子商务无法在农村落地生根

1.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输出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求

通过调查显示:有意向而放弃开展电子商务的人群中,42.31%因为技术难题,29.49%因为缺乏团队。不少人因技术难题,无法从事电子商务。7.5%的网民开了网店,但是因为技术问题,运营效果不明显。

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紧缺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人才输出量上远远不足。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对于工业化电子商务发展而言,原本就显得极为紧缺的人才输出,随着农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起来后,人才数量上的紧缺就显得突出;二是人才培养质量低。由于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不平衡,课程开设不合理,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技能需求严重脱轨,岗位群不明确,教师缺乏真实的实战能力等,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严重缩水,绝大部分毕业生难以胜任电子商务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输出的专业人才中,80%以上的毕业生无法从事电子商务工作。因此,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人才输出相对市场需求而言更是九牛一毛。

2.社会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质量不高,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近年来,各地区农委、商务局、农委、人事局等各大部门纷纷组织开展个体户、农民工的电子商务项目培训,从量上看虽然以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参训人员参差不齐,有初中生、高中生、大专生、也有本科毕业生,有开店人员、有从未从事过网上开店人员、甚至还有从没有进行过网络购物人员,同时培训承办机构五花八门,培训内容不是专业性太强,就是理论太过,类似的一揽子培训方式培训方式单一,导致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层次不分明,培训时间不能保障,导致整体培训质量不高,参训人员无法胜任农村电子商务工作。

因此,由于人才紧缺,没有专业人才和专业团队注入,农村电子商务无法落地生根,电子商务在农村将缺乏实质性的发展基础。即使“村淘”“邮政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等搬到每个农户家中,也只能是一种摆设而已,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农民形成农产品网络销售转化。虽然偶尔看到一些农产品的网络销业绩报道,但这也只是个案甚至是炒作,而不能成为一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新常态,更不能将这种个案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等同视之。

二、网络“有效网销”难突破,大大降低了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可度和参与度

由于农村资源缺乏有效开发与整合,物流w系不健全,农副产品进城难度较大等诸多问题,农民网络“有效网销”很难突破。

从生产、加工、运输与配送环节看,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凸显出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农特产品产业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难以形成优势竞争品牌,缺乏市场竞争力

农特产品生产环节缺乏有效整合:①绝大多数农特产品生产属于个体农户家庭式生产,产业规模小,生产网点相对分散,“收购难”问题愈发突出,无法形成规模效应;②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散户在种养方面,从种子、肥料、饲料到种养殖过程,都是凭借自己的经验随心而行,产品质量无法保障;③农户的分拣专业水平低,层次分拣意识欠缺,大小不一、好坏不分,导致产品缺乏市场卖相和品质层次感,严重影响网络销售价格。④产品质量监测、监督难以控制,质量溯源体系缺失,消费者没有质量保证。⑤普遍农户缺乏品牌意识,加之产业规模小,农特产品缺乏优势竞争品牌。上述诸多因素导致农特产品无法形成较好的市场附加价值,使优质产品普遍出现“白菜价”,农民增收受限,对电子商务发展兴趣不高。

2.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生鲜农副产品没法有效销售出去

虽然我国物流业在飞速发展,但是农村物流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偏远山区、落后地区),生鲜农副产品没法运出去。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运输途中容易腐烂变质,不仅造成巨大损失,优质生鲜产品贬值现象严重,网络消费需求大大缩水,生鲜农副产品电子商务无法获得有效发展。

3.电子商务技术受限和监测体系缺失,优质农产品往往在价格战中死于非命,农民参与积极性严重受损

一方面,电子商务与生俱来的信息相对对称、透明化程度高,整个市场竞争激烈,众所周知,电子商务不是在个性化、特色化竞争中发财,就是在价格战中死去。而当前受农民的文化水平、电子商务的业务能力、无品牌竞争优势、无质量溯源体系缺失、产业规模受限等诸多因素影响,决定了农村电子商务很难突破重围,实现特色化、个性化竞争,留给农民的只有价格战。

另一方面,很多农产品又非某个地区特有生产,同种产品在不同地区的产量和成本又不尽相同,从而出现即使是打价格战也往往是一场不公平的价格战,不少真正的优质产品往往死于价格非命。

另外,即使少数农特产品具有地域标签,但是由于质量监测体系缺失,加之在网上真假难辨,网络市场鱼龙混杂现象严重,优质农特产严重失去市场公信度,很难促使网络转化,如霍山石斛,原本享有九仙至尊美誉的优质产品,由于身份显贵、权威监测体系缺失等因素影响,导致高仿品层出不穷,在网上大家都在冠霍山石斛之名,这样一朵中华瑰宝就这样在外地高仿品中慢慢凋零。类似霍山石斛被网络市场所抛弃的案例举不胜举,农村电商发展很难突破。

三、工业品下乡受阻,农村“有效网购”市场推广很难深入

要能实现工业品全方位下乡,必须改变农民的消费习惯,要实现农民消费习惯的彻底改变,必须解决农民愿意买、放心买、买得起、懂得买等诸多几个问题。虽然全国多地也陆续开创了新模式、新方法力图破解电子商务进村难题。如浙江遂昌赶街模式,在每个村依托商业小店或卫生所建立服务站点,为服务站点免费配备电脑,并与电信运营商合作解决上网问题。同时,在每个村培训兼职的站点服务员,通过返利模式让年轻人帮村民在赶街网上代购。还有天津乡镇驿站模式、村淘模式、中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模式,同时也开始推出旺农贷等农村金融服务项目等。不得不说大家的这些努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得起、懂得买等问题。但是大家却忽视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各大电子商务巨头和村名在对待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问题上,根本是存在着交易目不统一问题,各大电子商务巨头进驻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其目的更多是为了瞄准农村电子商务蓝海市场,从农村索取新的流量注入来填补城镇网民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长缓慢的空缺,从其动机和目的性上就决定各大电子商务巨头的竞争焦点是如何以不同的加盟模式吸引各县区、各乡镇、各乡村加盟,以便快速、更大范围地铺开整个农村市场网点,将产品卖到农村市场。而村民的电子商务交易目的更多是如何通过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将农产品很好的卖到城市去,从中获得比线下收购还要高的利益。因此,由于存在目的上的不统一,一方面即使是淘宝农村电子商务其主要精力和投入并非放在如何帮助村民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上,另一方面当村民在农产品销售上看不到希望时,他们对发展电子商务兴趣自然就不是很高,参与度也不深入。从而不仅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进程的难度,更是严重阻碍了工业品下乡的进程,推广很难深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迟缓。

四、电子商务产业园功能单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各地为了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了搭上国家政策的快车,都在纷纷争夺投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但是多数园区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产业园功能单一,不具备也不可能具备很好的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营服务能力,不能很好地解决传统农业信息互通,没有起到让买家看到好产品、让村民看到好市场的效果,没有相应的农村实体经济与之对接,导致不少电子商务产业园难以为继,最后沦落为一座座空置的“鬼园”。另一方面,由于严重缺乏专业的运作人才和电子商务精英团队,不少电子商务产业园没法胜任引领本地农村电子商务冲出重重技术障碍,走出一条独具地域特色的发展道路的重任。因此往往陷入前期招商理想,后期运营困难的尴尬境界,有的甚至刚建起来就面临关门的窘境。精心的划建设最后变成“政策落实”和“实地运营”两张皮,产业园也仅此昙花一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秀花园”。

因此,要能很好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瓶颈,需要从线上和线下两条线齐头并进,从电子商务人才如何打造,网络“有效销售”如何突破,工业品如何有效下乡,电子商务产业园如何有效整合等问题入手。作者凭借多年的人才培养改革经验,经过深入的实地调研分析,在《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中提出了“三网工程”解决策略:线上着手构建“农村电子商务线上交易网络”,线下扎实打造“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服务网络”和“农村优质资源整合网络”。并协同各主管部门,加大对三网的正确引导,有效管控、有机协调,使三网能高效率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不断进行系统内自我优化,从而构建一个集“三网”于一体的一体化的运营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刘智勇.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业电子商务模式构建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28)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2015-7-23.

[3]郭佩,闫利叶,王颖.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2(02)

[4]翟春霞.“互联网+”下的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现状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16)

[5]张鸣峰.句容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15(09)

[6]张签名.2015:电子商务巨头瞄向农村市场[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4(50)

生物质能的优缺点范文

生物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眶底缺损的修补重建,主要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异体骨过去偶尔使用,随着现代生物材料迅速发展,它也逐渐被绝大多数外科医生放弃,本文将不再对其详述。(1)自体骨:自体骨的移植被许多外科医生认为是重建骨组织的“金标准”。具体来说,上颌骨或下颌骨移植似乎是重建眶底的最好的选择[7]。自体骨的优点包括良好的强度、刚度以及形成血管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它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不会造成因移植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8]。2009年Rudagi等[9]报道了11例用自体下颌骨移植重建眶底缺损,眶底重建术后效果良好,眼球内陷及复视得到纠正,眼球运动无影响;只有1例术后9个月感染,对症治疗后并发症消失。Sakakibara等[10]报道了采用1mm厚的自体髂骨移植重建眶底缺损101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显示移植骨与眶周骨连接良好,并指出自体髂骨易于塑形、取材方便、移植骨吸收较少。然而,自体骨移植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不可预知的骨吸收,根据供骨区位置的不同骨吸收程度可能有很大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骨松质比皮质骨更不容易吸收,原因是因为骨松质有更好的渗透性[11]。另一个明显的问题是,自体骨移植常常需要开辟新的供骨区,这对患者来说是新的创伤,增加了手术与麻醉时间以及术后额外的疼痛与瘢痕。此外,一些特殊的并发症也偶有报道,由于颌面部血运丰富且不易止血,颌面部取自体骨可能会导致颌面部较大量的出血[12]。(2)同种异体骨:异体骨是指从另一个人或尸体上取移植骨。其优点较自体骨移植也很明显,即减少了手术时间,有足够的供骨以及术前可根据缺损情况预制移植骨形状。然而,异体骨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移植物可能传播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13]。脱矿异体骨是目前常用的异体骨移植材料。Sallam等[14]使用脱矿异体骨重建眶底缺损12例,指出脱矿异体骨强度效果较差,不足以承担眶内容物压力。Chowdhury等[15]也观察到异体骨的吸收速率明显高于自体骨。

2.金属材料:

常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指钛。近几十年来,钛早已广泛用于骨替代品等领域。钛的生物相容性高,具有高强度、刚度等优点,就重建眶底而言,钛网特别适合重建眶底大范围缺损的病例。Gear等[16]报道了55例钛网重建眶底缺损大于2cm的病例,显示钛网重建眶底效果良好且术后并发症少。除了上述优点,Kozakiewicz等[17]还认为在CT辅助下,外科医生可以在术前预制钛网模型,分析钛网固定位置,缩短了手术时间。Lieger等[18]报道了近年来发展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应用于钛网重建眶底缺损收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Essig等[19]发现,在满足适应证的复杂眶底骨折病例中应用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预制个性化钛网,眶底容积显著增大,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眶底容积和眶底形状的重建。许多报道也一直在强调,钛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与生物相容性,术后效果也十分满意,但也偶有报道钛网重建眶底引起较严重并发症。Schubert等[20]报道了8例由于钛网重建眶底,3个月时引起急性炎症,经对症治疗后直到31个月才消除并发症的病例。

3.生物陶瓷:

生物质能的优缺点范文篇6

烹调时,人们最担心营养受损的莫过于蔬菜了。蔬菜可以炒,可以煮,可以蒸,可以凉拌……到底哪种方法更有利于保存其中的营养,有利于多吃蔬菜,以及预防各种疾病呢?

烧热油,炝锅,加入蔬菜翻炒,熟了立刻盛出。优点是各种蔬菜都可使用,炒后蔬菜体积大幅度缩小,能帮助一天吃到一斤蔬菜,营养素损失率相对较低。缺点是需要较多的油才能达到较好的口感,对健康不利。如果烹调时没有控制好油温,油脂过热会产生致癌物。

烧热油,炝锅,加入蔬菜,翻炒后再加少量水,盖锅盖把蔬菜焖熟。优点是蔬菜比较进味,质地柔软,体积缩小,适合大量吃蔬菜。缺点是只能用于耐煮的土豆、胡萝卜、萝卜、豆角、冬瓜等,营养素损失率偏高,有油烟污染问题,用油量也偏多。

蔬菜直接上锅蒸,或用米粉、玉米粉、小麦粉、黄豆粉先拌一下再蒸。

蒸的时间按不同蔬菜的质地,从3分钟到30分钟不等。优点是没有油烟,营养素损失最少,烹调后体积缩小适合大量吃蔬菜,非常少油,只要在调味汁中加一点香油或芝麻酱就可以了。唯一的麻烦是需要熟悉各种蔬菜蒸制的最佳时间,比如绿叶菜,三五分钟之内就要取出,绝对不能久蒸,否则口感不好。

焯煮

蔬菜直接放入沸水中,按照蔬菜质地、数量和火力大小,半分钟到两三分钟后捞出,摊在盘子上晾凉,然后用自己喜欢的调味汁拌着吃。无论蒜泥香油,芝麻酱汁,腐乳汁,还是辣椒酱,均可。

优点是没有油烟,蔬菜体积缩小适合大量食用,少油,还能去掉一半以上有机磷农药和草酸。缺点是一半以上的可溶性营养物质溶解到水里,包括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B2、类黄酮、硫甙类抗癌物质等。此外,蔬菜熟后颜色较暗,如果菜叶比较老,焯后吃起来比较塞牙。

白灼

白灼和焯煮类似,但餐馆做法是在水里先加少量油和盐,让菜颜色保持油亮。它和焯煮的区别是要起油锅,烧热油和豉油、生抽等,然后一起淋在焯过的菜上面、比如白灼芥蓝、白灼菜心等。

白灼法的营养素损失率和焯煮法一样,可溶性营养物质损失大,而不溶性营养素保留率高。至于吃进去多少油,要看最后浇上的调味汁中放了多少油。

油煮

(包括用各种肉汤鸡汤):先放一小碗水(200~250克)煮开,加一勺香油(8克),然后把绿叶蔬菜(300克)放进去煮两三分钟。水不多,不能淹没蔬菜,但蔬菜只要翻两下就能受热,本身还能出水,所以无需太多水。煮好之后,按自己的喜好加点调料就行了。优点是煮菜时最后放盐可减少营养素损失;汤全喝掉,所以溶在汤里的营养不会浪费,只有少量的加热损失。只要控制煮菜时间不过长,营养素损失率低于焯煮法。和无油焯煮法相比,油煮菜放了少量油或使用肉汤鸡汤,使蔬菜口感滋润,颜色明亮,牙口不好的老人孩子都容易接受。

和油炒菜相比,这种方法完全不产生致癌物,也能省油。因为只需放一小勺油就可以煮一大锅菜,而一小勺油无法炒出一盘好吃的菜。因此这种方法很值得推荐。

生吃

生物质能的优缺点范文篇7

2006年底,地奥集团本着致力于人类健康的宗旨,推出了地奥心血康的又一新剂型――地奥心血康软胶囊,地奥心血康软胶囊采用优质的分散介质和先进的配方以及现代的制剂工艺精制而成,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认定为四川省高新技术创新产品。

优质的分散介质――聚乙二醇-400(PEG-400)

药物分散介质的选择是研制软胶囊的关键之一,它应能保证含量准确和制剂的稳定性,从而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美国药典》(USPXXII)已明确规定,PEG-400作为软胶囊新的分散介质,说明美国对其已进入应用阶段,处方药越来越多的改良为以PEG-400为载体的软胶囊制剂。

国内所生产的软胶囊剂型大多采用植物油、鱼油及其衍生物,这些分散介质只适用于疏水性药物,而中药软胶囊内容物大多是亲水性。因此,地奥心血康软胶囊采用优质的分散介质PEG-400,使药物的有效成分以分子状态均匀地分散于其中,该剂型具有吸收更快、生物利用度更高、药效更好等特点。

内源性心肌保护的证据

天津医科大学与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设计细胞水平及动物水平一系列实验,旨在探讨地奥心血康抗心肌缺血机理,论证其内源性心肌保护机制。

地奥心血康软胶囊有效成分甾体总皂苷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显示,缺氧/复氧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减慢、幅度减弱、节律不齐,部分停搏;地奥心血康干预组与缺氧/复氧组比较,心肌细胞搏动明显增强而规则。缺氧/复氧组心肌细胞严重受损,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地奥心血康干预组心肌细胞受损较缺氧/复氧组明显减轻。缺氧/复氧组损伤后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地奥心血康干预组使心肌细胞降低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钙超载明显减轻。由此可见,地奥心血康软胶囊直接对缺血心肌细胞产生重要的保护作用。

磷酸腺苷(ATP、ADP、AMP)是生物组织内生物能量转换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是心肌保护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生化指标,心肌组织腺苷酸的含量可直接反映心肌能量代谢的状况。甾体总皂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能量代谢影响的实验表明,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ATP含量及腺苷酸池水平均较正常明显下降,而经甾体总皂苷干预的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ATP含量及腺苷酸池水平较缺血再灌模型组显著增高,表明甾体总皂苷对缺血再灌注的能量代谢障碍有明显改善,说明甾体总皂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起到重要保护作用,提示地奥心血康软胶囊可能对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生物质能的优缺点范文篇8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建筑工程;钢结构;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我们国家在不断地发展壮大,最近几年,建筑行业伴随着经济的高速进步而发展到全新的阶段。钢结构是一项自身的重量不是很大,而且有着较高的强度,能够抵抗地震的构造,被用到很多种的建筑体中,尤其是那些层数较高的建筑中。不过其品质不良现象伴随着建筑体朝着较高的层次,较大的跨度的发展而被非常多的群体重视,此时全新的检测科技就发展开来了,为其品质监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措施,进而确保了该构造的稳定性,确保了它在品质监管中发挥非常关键的意义。文章分析了无损检测措施,讲述了具体的特征,对于其适合是用的领域等开展了细致的分析,确保了该项技术能够在构造中得到有序的发展。

2技术的特征简述

该项检测工艺在最近的时间中获取了非常优秀的发展,其工艺已经达到了国家上的优秀的能力,其领域不断的发展到很多区域的检测站。有关的检测规定的落实为该项检测活动带来了一些品质规定等,同时还为该项检测工艺的落实提供了法律维护条件。该项检测科技是经由合理的技术方法来明确一些物理数,进而明确结构的品质体系,分析其是不是合乎规定,其有一个非常显著的背景就是不影响其使用。当今的钢结构的关键连接措施是焊接法,所以对缝隙的检测是该项检测的关键点。缝隙的品质是不是良好关乎到整个构造的稳定性是不是合理。

该项检测措施具有一般的措施没有的特征。第一,其不会对要检测的物质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其只是经由物理措施来获取物质的内在的一些材料等。第二,该项活动是随机开展的,所以其非常的精准,有着显著的代表意义。第三,获取的信息能够被有效地存放,而且经由有效地运算措施计算为项目品质的具体状态,此时获取的检测信息更加的具有威信,而且更加的精准合理。其在很大的层次上避免了过去的检测措施在判断的时候出现的不精准性等特点,此时监督活动更加的易于开展。

3用到钢结构中的该项检测措施

3.1射线探伤检测技术

射线探伤检测技术是射线在通过被检测物体时的强度衰减,来检测出结构的缺陷。常用的射线是x射线和γ射线。该方法的具体点来讲就是射线在穿过被检物体后,受到不同程度的衰减,被投射到x或γ射线的胶片上,通过显影技术,得到物体厚度的变化和内部缺陷情况的图像,然后就可以根据图像上的缺陷尺寸大小、形状以及数量,对结果进行评价。

射线探伤检测技术随着电子成像技术的发展,在钢结构质量检测中的应用优势非常明显。通过成像技术,能够直截了当的反映出钢结构材料、焊缝缺陷的物理性质,形状、大小、数量,还可以直接获得永久性记录,供日后检查。但是该方法的最大缺点就是危害人体健康,射线具有放射性,设备投入较大,携带不方便。

3.2超声无损探测技术

超声无损探测技术是利用超声波在钢结构焊缝缺陷中的传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使得声时、振幅、波形等参数改变,来检测材料和焊缝缺陷的性质,超声检测的常用频率是0.5-5MHz,常用的超声检测是A型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技术的优点是对平面型缺陷的检测敏感,能够非常迅速的检测出未焊透、未熔合等缺陷。检测速度快,超声检测仪器方便携带、价格优势使得成本低廉。该检测对材料焊缝表面的粗糙程度有一定的要求,且只适合厚度在8mm以上的板材、管材对接焊缝,缺陷的表达没有射线探伤直观,同时受到检测人员的操作水平和熟练程度影响,对焊缝根部的缺陷检测比较困难,主要受表面焊缝的形状影响。

3.3磁粉探伤检测技术

磁粉探伤检测技术是根据被检铁磁性材料在磁化后内部产生强烈的磁感应强度,当钢结构材料中有缺陷或者材质、形状造成非连续性时,磁力线会发生变化,而透出材料本身的范围,形成漏磁场,此时磁粉受到磁力线的作用在材料表面或近表面进行重新堆积,可以宏观现实出缺陷的情况。

该方法的优点是检测速度迅速、稍微有点缺陷或者裂缝就能检测出来,灵敏度高,检测的投资成本较低。该技术只能对表面或者近表面缺陷进行检测,要求被检测材料为铁磁性,对一些材料的内部或者较深的缺陷无法检测出来。只适合8mm以下的板材和管材对接焊缝的外观检测。另外,对某些要求严格的钢结构材料还需要进行检测后消磁。

3.4渗透探伤检测技术

渗透探伤检测技术是在一些零部件表面进行涂抹含有荧光材料或者染色材料的渗透液体,待一段时间就能渗透到表面具有开口的缺陷中,一直渗满整个缺陷。待去除材料表面的渗透液后,再利用涂抹的显像剂的吸引作用,将缺陷内的渗透液反吸回显像剂中。通过光源的照射,可以是紫外线也可用白光,显示出缺陷的形状和大小尺寸。

它的优势非常显著,比如检测装置简便,易于携带,不需要电源就可以开展,能够用到多种金属或者是其他的材质之中,其活动领域非常宽泛,对于问题的表现很明显。不过,针对那些较为小的问题,其液体无法有效地流到其中,此时就无法有效的获取问题,所以,它适合用到表层。而且检测之后还要认真的进行清理活动,不过很多的工作者都忽略了这个问题。上述的检测工艺在钢构中使用的比较的频繁,对接焊缝、角焊缝多存在于构件的连接,熔透焊缝一般是钢柱、翼缘板与端板或者腹板的角接、拼接焊缝。对焊缝进行抽样检测,首先是进行超声波内部缺陷检测,当无法使用超声波检测时,进行射线检测,我国建筑行业对非特别重要的材料结构检测一般不用射线检测。

结语

钢构的无损检测工艺目前的使用范围非常的宽泛,建筑领域的钢构带动了该项工艺朝着更为先进的层次发展。在品质监督以及测评的时候,该项工艺的优劣会干扰到项目的测评信息,对于所有的建筑项目来说,品质是单位进步的关键要素,经由品质监督等能够时刻的意识到,品质是建筑行业的关键追求。积极地发展该项工艺,有关的工作者要在持续的努力之中不断的发展追求,切实的提升检测的稳定性以及精准性,进而保证该项检测活动能够朝着更加精准合理的方向发展迈进。

参考文献

[1]邹斌.建筑钢结构工程及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09(2).

生物质能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性能,影响因素,优点和缺点

1概述

人工湿地根据水面的位置可分为两种类型: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也称为淹没植物床),潜流人工湿地(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s,SSFCWs)分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HSSFCWs)于20世纪60年代由德国的KätheSeidel开创。当前,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最普通的设计是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但目前垂直潜流人工湿地(VSSFCWs)越来越流行。

2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性能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利用植物、土壤、微生物等自然作用过程对污染物进行自然净化作用而达到去除污物的目的。它模拟自然湿地具有去除污染物的性能设计,但同时,人工湿地更受人工控制。

2.1有机物和悬浮物的去除

有机物质在人工湿地中降解既能发生在好氧环境中,也能发生于厌氧环境中,且很难界定其比率。潜流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以BOD5、COD为指标)和TSS去除效率非常高,JanVymazal根据Vymazal(2001a)修改的世界各地正在运行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COD、BOD5、TSS的处理效率值分别为75%、85%、83%。

2.2N、P的去除

潜流人工湿地中N的去除机理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挥发、氨化作用、硝化/反硝化、植物吸收和基质吸附、细菌转化过程。废水中有机氮在生物作用下转化成氨(可能是好氧的,也可能是厌氧的),氨在有氧环境中在硝化细菌作用下生成硝酸盐。硝酸盐的去除机理有两个:(1)植物的摄取;(2)反硝化,反硝化被认为是长期的和主要的机制。

潜流人工湿地对P的去除主要通过基质吸附、微生物转化和植物吸收作用来完成。基质吸附和滞留能力由氧化还原电位、pH值、Fe、Ca、Al等矿物所控制。这之中,最重要的P截留机制是配位交换反应,在该反应中磷酸根从Fe,A1水合氧化物中取代水或羟基从而在水合氧化物配位层中形成单原子螯合配位体或双核配位化合物。如在好氧条件下,中性到酸性环境中,Fe(III)与P络合成稳定化合物,但在厌氧条件下,Fe(Ⅲ)被还原为Fe(II),这样P就会被释放出来。

3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性能的影响因素

3.1植物对系统处理性能的影响

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是重要的,它是人工湿地的一个要素之一。国外最常用的植物种类是芦苇、香蒲、灯心草、凤眼莲、黑三棱、水葱等。国内采用的植物还有香根草、茭白、苔草、大米草、小叶浮萍、菹草、池杉等。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过程中,植物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三个重要的方面:(1)直接吸收污水中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吸附和富集重金属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2)为根区好氧微生物输送氧气;(3)增强和维持介质的水力传输。除此之外,植物根系能分泌多种有机复合物,为微生物提供碳源。ChristosS.Akratos等在研究温度、植物、HRT及渗透介质对小试规模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效率影响一文中比较了相同条件下的三个不同的湿地,一个种植芦苇,一个种植香蒲,一个不种植植物。他们的处理效率分别是:84.6%、88.3%和85.7%。种植香蒲的湿地比种植芦苇的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要高,但种植芦苇的湿地却比不种植芦苇的湿地要低。所以,他们分析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中有机物的去除主要是靠微生物的作用来完成;对于种植香蒲的湿地比种植芦苇的湿地要高,则是因为香蒲比芦苇具有更活跃的根系这个事实存在。

3.2渗透介质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

Christos,SAkratos等指出基质的选择对N和P的去除是一个重要因素。他们在对温度、HRT、植物和渗透介质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小试试验中去除效率方面的影响中得出:来自河床的细小渗透介质(火成石)具有更高的除N和P效果,TKN的去除表现出对介质粒径尺寸和类型的很大依赖。细小沙砾(82.5%)比鹅卵石(74.1%)更有效。P-PO43-和TP去除效果受渗透介质尺寸和类型的主要影响,因为除P的主要机理是吸附和沉淀。与鹅卵石介质和不同渗透介质(粗沙和碎石)的湿地相比,更细的渗透介质在P-PO43-的平均除效果更高(88.%)。这暗示基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基质的粒径对于脱氮除磷的影响是重大的。

3.3进水策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依赖于氧化还原环境和系统内氧化还原梯度。进出水策略可以分为连续进水连续出水、连续进水间歇出水、间歇进水连续出水和间歇进水间歇出水四种。目前研究进出水策略一般集中在进水这方面。AracellyCaselles-Osorio等在研究不同进水策略和植物存在对浅层水平流态潜流人工湿地性能的影响中指出:出水中氨的剩余质量,间歇进水湿地要比持续进水湿地更低,他们的研究结果清晰的说明间歇进水策略提高了氨的去除效果。,优点和缺点。。间歇进水方式提供了比持续进水方式更高的氧化处理环境,进而促成了更高水平的氨去除效果。

3.4构筑物结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潜流人工湿地的构筑物结构设计对污染物去除有重要影响。长宽比影响到BOD、TSS和N的去除,一般为4:1;床体深度是人工湿地设计的重要参数,它的取值取决于所用植物的种类,通常是60-90cm。但AracellyCaselles-Osorio指出:最近研究表明水深影响系统的氧化还原环境和SSFCWs的去除效率,Garciaetal.发现小型浅层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在水深为0.27m表现出比水深为0.5m更高的氧化还原电势值,较浅的湿地具有更有效的COD和氨的去除。

4潜流人工湿地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所运行的潜流人工湿地在脱氮除磷方面并不理想。,优点和缺点。。由于氧供应不足而导致氮在硝化方面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到氮的处理效率低下;磷则由于主要靠基质的吸附去除,当系统运行几年后,基质出现饱和,而使系统磷去除大幅降低。,优点和缺点。。除此之外,潜流人工湿地还面临着另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堵塞。莫凤鸾等从1997年10月开始运转到1999年5月对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进行小试和中试实验研究。他们指出:在运转期间,当进水负荷达到50m左右会发生渗透性能下降,进而出现系统堵塞现象。除了以上两点之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还存在一个难以克服的不足,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它的单位污水处理所需面积比较大,若去除BOD5、COD和SS,它需要5m2/PE,若要有效去除N和P则需要的面积更大。

5展望

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做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实践证明,是一种集环境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于一体的污水处理新方法。潜流人工湿地的优点是: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廉、运行维护方便以及污染物去除效果好。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传统基质脱氮除磷效果不理想,且易于堵塞。目前,国内外广大科研工作者正在研究提高脱氮除磷和解决湿地基质堵塞的办法,而且已经取得了相应的进展;由于人工湿地在分散处理方面具有的优势,我们将看到人工湿地系统将在中国广大农村、乡镇等不能被城市管网覆盖的地方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金卫红,付融冰,顾国维.人工湿地中植物生长特性及其对TN和TP的吸收[J].环境科学研究,2007,20(3):75-80

2.宋铁红,尹军,崔玉波.不同进水方式人工湿地除污效率对比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12(3):46-49

生物质能的优缺点范文1篇10

关键词:多溴联苯醚,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

Abstract:Polybrominateddiphenylethers(PBDEs)isaglobalenvironmentalpollutants,Itsenvironmentalproblemshasbecomeahottopic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italsohasdiversedetectiontechnology.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isthemostpromisingmethod,whohasthehighsensitivityandselectivity.ThisarticledescribesthenatureofPBDEs,applicationandenvironmentalbehavior,focusesonthepre-treatmenttechnology,sampletestingandanalysis,,anddiscusstheproblemsofexisting,whichtoprovidereferencetocarryoutresearchonPBDEsinthefuture.

Keywords:Polybrominateddiphenylethers(PBDEs),GasChromatograph-MassSpectrometer(GC—MS),Detect

中图分类号:O643.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多溴联苯醚(PBDEs)属于溴系阻燃剂(BFRs)的一种,由于其阻燃效率高,热稳定性好,添加量少,对材料性能影响小,价格便宜,因而作为一种添加型阻燃剂被广泛地应用在电子、电器、化工、交通、建材、纺织、石油、采矿等领域中。

PBDEs具有一定的挥发性、亲脂性强、化学性质稳定,可以随着食物链生物富集和放大。研究证实,多溴联苯醚已经在各种环境介质(如大气、沉积物、土壤、室内空气以及各种生物体等)和人体中检出,妨碍人类和动物脑部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目前,人们在关注环境中多溴联苯醚的化学行为和环境行为时,也在积极探寻简单、快速、准确定量测定环境样品中痕量多溴联苯醚的分析方法。

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气相色谱-质谱(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联用法是一种高效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分离分析方法。GC—MS结合了色谱、质谱两者的优点,使样品的分离、定性及定量成为连续的过程。质谱检测器作为理想的色谱检测器与传统检测器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样品用量少,只需10-9~10-12g;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在选择合适电离方法的前提下,一般化合物都能被电离;能获得更多的化合物结构信息,弥补了传统检测器的不足。随其商品化仪器设备及分析检测技术的日益完善,GC—MS联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环境保护等需要进行化学成分检测的各个领域。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多溴联苯醚的步骤主要包括:样品的前处理(分离和净化),进行定量和空白实验,样品的测试与分析。下面重点介绍其前处理技术,样品的测试与分析。

2.1前处理技术

(1)液液萃取法

液液萃取(Liquid—liquidExtraction)常用于液体和生物样品的分析测定。

优点: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使用量仅为50mL),检出限很低,操作简单,易于使用。

缺点:溶剂界面处容易乳化,需要大量溶剂,多步转移,重复性较差。

(2)索氏抽提法

索氏提取(SoxhletExtraction)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壤、沉积物等固体样品的PBDEs提取,亦用于大气、鱼类和人体组织中PBDEs的分析测定。

缺点:索氏提取技术存在提取时间较长,溶剂消耗量大等缺点。

(3)超声波辅助萃取法

超声波辅助萃取(Ultrasonic—AssistedExtraction,UAE)常用于固相物质的PBDEs提取。

优点:该法能够满足快速灵敏的要求,有机试剂用量比索氏提取小。

(4)搅拌子吸附法

搅拌子吸附萃取法(StirBarSorptiveExtraction,SBSE)是一种新型的样品分离富集技术。

优点:与固相微萃取(SPME)相比,SBSE可提高大约500倍的富集效率。

(5)固相萃取法

固相萃取(Solid—PhaseExtraction,SPE)是一种吸附剂萃取方法,常用于液体样品的PBDEs提取。

优点:能更有效地从干扰物和基体中分离待测物,回收率高;可处理小体积试样;便于样品的储存和运输;分析时间短,一次可同时处理多个样品,易于实现与GC等仪器的自动化在线分析。

缺点:对许多样品产生的空白值较高。

(6)固相微萃取法

集萃取、浓缩、解吸、进样于一体,不用溶剂洗脱。

优点:该法提取效率接近100%,成功应用于众多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测定。

缺点:萃取涂层易磨损,使用寿命有限,从而造成分析成本较高。

2.2净化技术

环境样品(如生活污水、动物组织等)组成较复杂,经初步处理后仍存有相当量共萃取的腐殖酸、脂肪或其他杂质,不能直接进行色谱分析,需要进一步的净化处理。沉积物和土壤中的硫化物影响GC的测定,常加入活化铜或叔定醇/亚硫酸盐去除。但有学者通过比较实验发现,加入活化铜对实验有一定的影响:加铜实验中十溴联苯醚(BDE-209)含量明显低而八、九溴代联苯醚浓度明显高于不加铜实验。由于高溴代联苯醚能够光降解,推测加入的铜对BDE-209的降解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类脂物的去除方法可分为破坏性和非破坏性去除两种,最常用的破坏性方法是使用浓硫酸(直接加入样品或注入凝胶层析柱),该法脂肪去除量大,但需要更多步骤的萃取和过滤,增大了试验强度。非破坏性去除常用方法有吸附剂层析柱,二者皆能有效去除脂肪和大分子化合物,但难以分离有机卤素化合物。进一步的净化可利用硅胶、氧化铝、硅酸镁等中性吸附剂。凝胶渗透色层柱(GelPermeationChro—matography)是根据被分离物质分子量的不同,通过具有分子筛性质的固定相(凝胶),使物质达到分离[4]。

2.3.GC—MS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综合了气相毛细管色谱的分离性能和质谱高度的定性能力,是分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最准确可靠的技术之一,在PBDEs分析中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

可与GC联用的质谱仪有扇形磁式质谱仪、四极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ITMS)、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等。分析中常用的是EI模式下的四极质谱仪,它具有灵敏度高,定性和定量结果准确,保养费用低等优点。

3.结论

由以上分析,介绍最简单的预处理为:将样品冷冻后制成粉末,称取1.0g左右的样品,用30ml的甲苯浸泡过夜,超声20min,然后用滤纸过滤,并用甲苯洗涤烧杯和滤纸3次,每次10ml,将收集的甲苯溶液在旋转蒸发仪上蒸发至干,加入5ml甲苯溶解,进行GC-MS分析。

参考文献:

[1]刘汉霞等,多溴联苯醚及其环境问题.化学进展,2005,17(3):554-5622]

[2]魏爱雪等,环境中多溴联苯醚类(PBDEs)化合物污染研究.化学进展,2006,18(9):1227-1233

[3]任金亮,王平,多溴联苯醚环境行为的特征与研究进展.化工进展,2006,25(10):1152-1157

[4]刘晓华等,GC/MS法测定生物样品中多溴联苯醚类化合物.环境科学,2007,28(7):1195-1199

生物质能的优缺点范文篇11

关键词钾肥;利用率;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S1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4-0213-02

绿色植物在合成有机质以及代谢过程的维持和调节中,必须从土壤中吸收所必需的无机物质,才能满足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主要是一些矿质元素,其中钾是作物必需的三大元素之一。土壤有效钾主要指土壤中的交换性钾和水溶性钾,作物体内的钾在植物体内不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而以离子状态存在,钾能激活多种酶的活性,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二氧化碳的同化率,能促进作物体的物质合成和运转,能维持细胞的膨压,促进植物的生长,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缺钾植物的机械组织不发达,细胞壁薄,茎秆不坚韧,最初生长减缓,活力下降,植株矮化、弱小,抗逆能力较差,根系发育不良,呈褐色;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老叶和叶缘先黄化、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叶脉间出现坏死斑点。植株若缺钾,其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但我国大多数对钾肥的利用率仅在35%~55%,利用率高的可达70%~80%,利用率低的仅有10%~20%。因此,提高钾肥利用率尤为重要。

1根据土壤肥力合理施用钾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土壤质地的不同,调节钾肥的施用量,将钾肥重点分配在肥力中、低等的田块,才能更好地发挥单位肥料的最大增产效果,高肥力田块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少施,只有这样钾素才不会被浪费。特别是酸性土壤要重点施用钾肥,分期施钾,以提高钾肥肥效。

2根据土壤供钾水平合理施用钾肥

根据土壤中钾元素的丰缺程度、产量指标,确定钾肥的施用量。由于普遍重视氮肥和磷肥的施用,导致土壤有效钾的含量不足,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钾肥应优先施用于严重缺钾的地块。在轻度缺钾的地块,尽量施用有机钾肥;化学钾肥能少施则少施,能不施则不施,以保证钾肥用于最需钾的地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根据作物的特征特性合理施用钾肥

3.1不同的作物种类对钾肥的需求不同

钾肥应优先用于需钾量大的喜钾作物上,例如油料作物、薯类与糖料作物、棉麻作物、豆科以及烟草、瓜果等,禾谷类作物一般需钾量相对较少,在相同的土壤地区,施用钾肥的效应一般不如上述作物明显。

3.2同种作物不同品种对钾的需求也有差异

不同品种的同种作物对钾的需求有差异,如水稻矮秆高产良种比高秆品种对钾肥反应更为敏感,粳稻比籼稻较为敏感。试验证明,杂交水稻对钾的吸收总量多于常规稻。杂交稻耐土壤低钾能力较弱,因而要有较高的土壤有效钾。因此,在水稻的生产中,钾肥应优先用于杂交稻。

3.3不同的作物要选用不同类型的钾肥,才能达到高产、优质、高效

对耐氯能力弱、对氯敏感的作物,如烟草、马铃薯等,一般不用或严格控制含氯离子肥料的用量,尽量选用含硫酸钾的各种肥料;对大多数耐氯力强或中等的作物,如禾谷类作物、纤维作物等,尽量选用含氯化钾的肥料,以提高钾肥增产效益。

3.4作物不同生育期对钾的需要差异显著

应根据作物的不同生育期需钾肥特点,选定最佳施肥时期,才能使作物高产质优。将钾肥用作基肥,可满足农作物全生育期对钾元素的需求,对生长期短的作物和明显缺钾的土壤尤为重要;对生长期较长的作物,如棉花等,除施足基肥外,还应根据作物的需钾特点进行分期追肥和叶面喷施[1];作物在最初阶段主要利用贮藏在种子里的养料;作物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对钾素的需求相应多些,在开花结实期达到高峰;但小麦进入灌浆时期后,不仅不能从土壤中吸收钾素,并且还存在钾素倒流现象,所以在此期要搞好叶面喷施,补充钾素营养,以满足小麦对钾素的需求而获得高产。一般禾谷类作物在分蘖至拔节需钾较多,其吸收量为总需钾量的60%~70%,开花以后明显下降。棉花需钾量最大在现蕾至成熟阶段,如果此期缺钾,棉花易得红叶茎枯病,导致棉花早衰,降低产量和品质。梨树在梨果发育期、葡萄在浆果着色初期,也是需钾量最大的时期。

3.5作物的不同部位,吸收钾的能力不同

作物体内的钾十分活跃,易流动,再分配的速度很快,再利用的能力也很强。通常是随着植物的生长,钾不断地向代谢最旺盛的部位转移,因此在幼芽、幼叶、根尖等幼嫩部分,钾的含量最丰富;所以施钾肥要以基施为主,才能满足作物幼嫩器官的吸收和利用[2-3]。对一般作物来讲苗期对缺钾最为敏感。但与磷、氮相比,其临界期的出现要相应晚些。

4钾与氮、磷等其他肥料配合施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钾与氮、磷肥和有机肥的配合施用是提高钾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能明显提高钾肥利用率。在一定氮肥用量的范围内,钾肥的肥效会随着氮肥施用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高氮水平下,钾肥的肥效尤为明显;磷肥供应不足,钾的肥效也受影响。因此,应因土壤含钾的水平以及不同的作物,测算分析确定氮、磷、钾的比例。根据土壤条件的不同来确定钾肥的施用量;氮、磷、钾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某种元素的丰缺可影响其他元素的吸收利用,三要素之间具有相互协调促进作用,可以以磷促钾、以氮促钾;由于土壤长期大量施用氮肥、磷肥,而钾肥的施用相应不足,养分供应失衡,明显影响钾肥肥效的发挥;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将钾肥与氮、磷等肥料配合施用,既可满足作物对养分的全面需求,又能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使之供肥均衡,提高钾肥的利用率和肥效。

值得注意的是要考虑有机肥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施或少施有机肥的情况下,钾肥一般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而在大量施用含钾丰富的有机肥料时,钾肥一般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尤其是在轻度缺钾土壤地区更是如此[4-5]。

5根据土壤的田间持水量科学施用钾肥

为提高钾肥的利用效果,还必须考虑土壤的田间持水量。如果含水量不足,施入钾肥后必须补充水分,才能被作物充分吸收和利用;如果田间持水量过多,又逢雨季时施用钾肥,钾素会大量流失,作物来不及吸收而造成浪费。

6结语

综上所述,要有针对性地合理施用钾肥,即针对确实缺钾土壤,针对确实喜钾作物,合理配置钾肥的用量及其氮、磷配比,讲究钾肥的施用技术等,才能提高钾肥的利用效率。

7参考文献

[1]毛知耘,周则芳,黄建国,等.肥料学[M].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157-183.

[2]郑莉荔,张振宇,田多稼,等.植物及植物生理学[M].2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186.

[3]王中良,杨小红.部分蔬菜作物缺钾症状及其矫正[J].长江蔬菜,1988(4):40.

生物质能的优缺点范文1篇12

关键词:zno;模板制备法;pvd;pld;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

随着科学和商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纳米半导体材料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其在光学器件和电学器件方面的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初人们在研究znse和gan等短波长纳米半导体材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gan制备蓝绿光led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由于znse稳定性较差,一直使之无法商品化生产。在长期的对宽带半导体材料的科学研究中,人们发现zno半导体纳米材料具有更多的优点。zno是一种新型的宽禁带半导体氧化物材料,室温下能带宽度为3.37ev,略低于gan的3.39ev,其激子束缚能(60mev)远大于gan(25mev)的激子束缚能。由于纳米zno在紫外波段有较强的激子跃迁发光特性,所以在短波长光子学器件领域有较广的应用前景。此外,zno纳米半导体材料还可沉积在除si以外的多种衬底上,如玻璃、al2o3、gaas等,并在0.4-2μm的波长范围内透明,对器件相关电路的单片集成有很大帮助,在光电集成器件中具有很大的潜力。本文阐述了近年来zno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技术,并对这些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zno是一种应用较广的半导体材料,在很多光学器件和电学器件中有很广泛的应用,由此也产生了多种纳米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模板制备法

模板制备法是一种用化学方法进行纳米材料制备的方法,被广泛地用来合成各种各样的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管等。此种方法使分散的纳米粒子在已做好的纳米模板中成核和生长,因此,纳米模板的尺寸和形状决定了纳米产物的外部特征。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孔径为40nm和20nm左右的多孔氧化铝模板得到了高度有序的zno纳米线。郑华均等人用电化学阳极氧化-化学溶蚀技术制备出了一种新型铝基纳米点阵模板,此模板由无数纳米凹点和凸点构成,并在此模板上沉积出zno纳米薄膜。此外,李长全、傅敏恭等人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模板制备出zno纳米管。该方法优点:较容易控制纳米产物的尺寸、形状。缺点:需要模板有较高的质量。

2物理气相沉积(pvd)

物理气相沉积可以用来制备一维zno纳米线和二维zno纳米薄膜,原理是通过对含zn材料进行溅射、蒸发或电离等过程,产生zn粒子并与反应气体中的o反应,生成zno化合物,在衬底表面沉积。物理气象沉积技术已经演化出三种不同的方法,它们是真空蒸发法,真空溅射法和离子镀,离子镀是目前应用较广的。离子镀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一种新技术,将真空蒸发法和溅射法结合起来,在高真空环境中加热材料使之汽化后通入氢气,在基体相对于材料间加负高压,产生辉光放电,通过电场作用使大量被电离的材料的正离子射向负高压的衬底,进行沉积。张琦锋、孙晖等人用气相沉积方法已经制备出了一维zno纳米半导体材料。优点:所得到的纳米产物纯度高,污染小;薄膜厚度易于控制;材料不受限制。但是这种方法对真空度要求较高。

3脉冲激光沉积(pulsedlaserdeposition)

脉冲激光沉积也称pld,常用于纳米薄膜的制备。其工作原理就是用特定波长和功率的激光脉冲聚焦光束,溅射真空状态下特定气压中的加热靶材,激光束与靶材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粒子团喷射到衬底表面,通过控制气流速度控制材料在衬底表面的沉积速度。牛海军等人用一种新颖的垂直靶向脉冲激光沉积(vtpld)方法,在常温常压空气环境下,在玻璃基底上得到zno纳米薄膜。该方法优点:制备的薄膜物质比例与靶材相同;实验控制条件较少,易于控制;衬底温度要求较低。缺点:薄膜杂志较多;单纯溅射产生的粒子团密度不易控制,因此无法大面积生长均匀的薄膜。

4分子束外延(molecularbeamepitaxy)

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可以制备高质量薄膜。mbe技术可以在特定超高真空条件下较为精确的控制分子束强度,把分子束入射到被加热的基片上,可使分子或原子按晶体排列一层层地“长”在基片上形成薄膜。分子束外延设备主要包括超高真空系统、分子束源、样品架、四极质谱计qms和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装置rheed。周映雪等人利用分子束外延(mbe)和氧等离子体源辅助mbe方法分别在三种不同衬底硅(100)、砷化镓(100)和蓝宝石(0001)上先制备合适的缓冲层,然后在缓冲层上得到外延生长的zno薄膜。该方法优点:生长速度极慢,每秒1~10;薄膜可控性较强;外延生长所需温度较低。缺点:真空环境要求较高;无法大量生产。目前常用于生长高质量的zno薄膜分子束外延有两种:一种是等离子增强,另一种是激光,两种方法均已生长出高质量的zno薄膜。

5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metalorganicchemicalvapordeposition):

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mocvd)是一种利用有机金属在加热衬底上的热分解反应进行气相外延生长薄膜的方法。反应室是mocvd的核心部分,它对外延层厚度、组分均匀性、异质结界面梯度、本底杂质浓度以及产量有极大的影响。按反应室形状的不同,可分为水平式反应室和立式反应室,同时根据反应室的压力又可分为常压mocvd和低压mocvd。刘成有利用mocvd方法制备出高质量的zno薄膜。在一定衬底温度及压强下,制备出zno纳米管。该方法优点是:薄膜可控性较强;适合大批量生产。其缺点有:需精确控制;传输气体有毒性。但目前不仅利用mocvd法已生长出较高质量的zno薄膜,而且还获得了mgzno三元系薄膜。

除上述纳米材料的常用制备技术,还有很多其他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高质量纳米产品的需求,人们对纳米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会更加深入,对其生长机理理解的更为透彻,随之纳米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高质量纳米半导体产品会不断出现,并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1]谢自力,张荣,修向前,等.gan纳米线材料的特性和制备技术[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4,2(3):187-192.

[2]张利宁,李清山,潘志峰.模板合成法制备zno纳米线的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06,(4).

[3]李长全,傅敏恭.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模板制备zno纳米管新方法的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6,(9).

[4]张琦锋,孙晖,潘光虎,等.维纳米结构氧化锌材料的气相沉积制备及生长特性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6,26(1).

[5]牛海军,樊丽权,李晨明,等.垂直靶向脉冲激光沉积制备zno纳米薄膜[j].光电子•激光2007,18(3).

[6]周映雪,俞根才,吴志浩,等.zno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及性能[j].发光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