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效益范文
关键词:改进灰色局势决策法;河北省生猪;成本效益
近年来,由于国内生猪市场需求的扩大以及饲料价格的逐步上升进一步加剧了猪肉价格的持续攀升,农户养殖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与全国养殖水平比较来看,河北省生猪养殖处于全国前列,但与湖南、四川等生猪调出大省仍存在较大差距。环保压力的增大和散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导致了规模化养殖已成为生猪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养殖效益是决定未来生猪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养殖效益以及生产效率的有效性,不同省份由于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等存在的差异,最佳生猪养殖规模也存在差异。所以应从成本效益角度深入探究适合河北省生猪养殖的饲养模式。
一、河北省生猪养殖成本效益比较分析
生猪养殖成本中物质与服务费用在总成本中的比重为90%,物质与服务成本主要是指生猪饲养消耗的饲料以及兽药医疗等构成。物质与服务费用70%由精饲料构成,因此精饲料的费用是决定生猪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净利润是生猪养殖效益的直接表现形式。通过对河北省以及全国年平均规模的成本效益指标比较,可以得出不同规模下河北省成本收益具体情况(详见表1和表2)。
成本利润率和产值成本率都是生猪不同养殖规模的效益指标,成本利润率主要从净利润角度来反映生猪养殖业的盈亏,而产值成本率主要侧重于从产出角度来比较不同规模下生产效率。产值成本率越低代表生猪经济效益越好,能够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饲料转化率以及每核算单位用工数量主要反映生猪养殖的成本高低。通过比较全国平均水平以及河北省的成本效益指标,说明河北省无论哪种规模下养殖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北省的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盈利状况良好。从河北省不同规模下的具体成本效益指标来看,河北省大规模生猪养殖经济效益比较好,河北省小规模和中规模养殖水平较为接近,散养模式下无论人工成本还是饲料消耗都不具有优势。因此从成本效益指标值来分析,当前河北省的大规模生猪养殖是最佳养殖模式。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的结论,通过利用客观合理的改进灰色局势分析法的来进一步分析河北省的适宜生猪饲养模式。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生猪产业逐渐由传统落后的农户散养模式转变为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生产。然而生猪产业由于自有的生产滞后性以及固定的生猪价格波动周期,导致养殖效益变化幅度较大。有一些养殖户认为生猪养殖规模所带来的收益增加值远大于成本增加值,并且生猪养殖规模越大,效益越好。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规模才能产生效益,但规模达到一个临界点后其效益呈反方向下降,因此最佳养殖模式才会产生最大效益。科学合理的生猪养殖不仅能带来最大效益,而且更能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地控制生猪养殖成本,促进效益增加,因此以河北省生猪养殖业为例,运用灰色局势决策法从现有的生猪养殖模式中寻求最佳模式。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所选取数据来源于2010年-2015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以及《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按照河北省畜牧业年鉴中不同生猪养殖规模的划分标准,分别选择年出栏50以下、50-100头、100-1000头、1000头以上的养殖户进行调查,并以此作为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成本效益划分的依据。具体成本收益指标包括主产品产量、产品产值、生产成本、净利润、精饲料量、仔猪重量、每天用工数。
2.研究方法
灰色局势决策法是现代管理学中灰色理论的一种方法,灰色局势决策法主要包括事件、对策、局势、目标四大要素。该方法主要通过针对不同的目标进行局势效果评价,从而在决策中选择最佳对策。由于传统的灰色局势决策法在计算不同对策的综合效果时对各目标进行等权赋值,导致评价效果出现一定的偏差,影响了决策的客观性。不同目标针对各决策的影响程度不同,应根据不同目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进而赋值。
基于熵权法的灰色局势评价法通过引进熵权来确定权重,避免了主观确定权重的随意性。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以数据有效提供信息程度为量度,代表各指标在该问题中提供有效信息的程度,当评价对象在某项指标上的值相差较多时,熵值较小,说明该指标提供的有效信息大,该指标权重也应较大,因此,将熵权法引入到灰色局势决策法,计算各指标决策矩阵的权重,进而综合评价。
首先标准化原始矩阵X,建立新的权重矩阵:
R=(Pij)m×n
上式中Rij为第j个对象在第i个指标上得标准值,对于大者为优的收益性指标而言:
Rij=(X-min{Xij})/(max{Xij}-min{Xij})
对于小者为优的成本性指标而言:
Rij=(max{Xij}-{Xij})/(max{Xij}-min{Xij})
将得到的标准化数值进一步处理计算其指标的i熵权值:
Hi=-k∑fijINfij
fij=rij/∑rij,k=1/INn,当fij=0时,令fijINfij=0。
计算熵权:Wi=(1-Hi)/(m-∑Hi)其中Wi在0到1之间。
通过利用熵权法计算出河北省不同养殖规模下各生猪成本效益对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而利用灰色局势决策法对不同规模下的生猪养殖局势效果进行测算,得出河北省近年来适宜的养猪模式,进一步明确了河北省生猪养殖的发展方向,为减少生猪养殖价格波动,增强其养殖场效益和养殖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河北省生猪饲养模式实证分析
利用灰色局势决策法并结合excel软件分析生猪饲养规模,生猪适合的饲养规模是事件a1,相的对策为散户b1,小规模b2,中规模b3,大规模b4。所对应的目标为不同条件下的成本效益的最优值。生猪的饲养规模依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进行划分。
1.构造局势
各个事件与对策的组合构成局势。
S11=(a1,b1);
S12=(a1,b2);
S13=(a1,b3);
S14=(a1,b4)。
2.确定生猪饲养最佳目标
根据2010年-2015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以及《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中,得到河北省生猪四种饲养规模的年均值。详见表4。
影响决策的目标衡量因素:
(1)主产品产量代表了不同饲养规模下猪场的产出能力,主产品产量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在同时考虑猪肉品质以及重量的因素下,该目标值不宜过大,因此选取90kg为适中值。
(2)产品产值是猪场效益的直接体现,代表了猪场的收入水平以及猪场盈利的关键因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养猪户的生产积极性以及生猪市场的价格波动状况。因此,该目标值越大越好。
(3)能生产成本是猪场饲养生猪所耗费的人工、饲料以及兽药等成本,既包括了固定成本以及变动成本,同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养猪场的技术水平,因此该目标值越小越好。
(4)净利润是判断猪场盈利亏损的直接依据,当净利润≥0时,猪场才能盈利,养猪场才持续经营下去,进而养猪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因此,该目标值越大越好。
(5)仔猪重量是刚出生时的小猪重量,仔猪饲养环节是生猪养殖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未来生猪的经济效益,仔猪的重量影响到仔猪的价格,也影响着生猪的饲养成本,该目标值适中为好,因此选用10Kg仔猪作为该目标值。
(6)精饲料量是生猪饲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精饲料量的消耗数量越多,说明猪场的养殖成本越高,同时也反映了在某种饲养条件下饲料转化率的高低,因此该目标值越小越好。
(7)每天用工数量反映了反映了在每头生猪上消耗的工时数,也是人工成本的一部分,进而反映了生猪饲养技术条件和现代化发展水平,因此该目标值越小越好。
3.给出不同目标的白化值(U)
由表1可以得知:目标1的白化值为:
U111=111.55,U112=108.23,U113=106.20,U114=101.66。
U211=1599.0,U212=1556.99,U213=1526.95,U213=1469.62。
U311=1524.49,U312=1352.98,U313=1285.88,U314=1197.10。
U411=74.51,U412=201.66,U413=238.76,U414=270.36
U511=16.95,U512=18.30,U513=17.73,U514=17.53
U611=278.65,U612=261.29,U613=256.70,U614=240.91
U711=5.56,U712=2.72,U713=1.79,U714=1.14。
4.计算该目标的效果测度,写出决策矩阵
(1)对于目标1,按照适度效果进行测度,取U0=90,可得如下决策矩阵:
M1=(r111/s11,r112/s12,r113/s13,r114/s14)=(0.807/s11,0.832/s12,0.847,/s13,0.885/s14)
(2)对于目标2,按照上限效果测度,可得如下决策矩阵:
M2=(r211/s11,r212/s12,r213/s13,r214/s14)=(1/s11,0.974/s12,0.955/s13,0.944/s14)
(3)对于目标3,按照下限效果测度,可得如下决策矩阵:
M3=(r311/s11,r312/s12,r313/s13,r314/s14)=(0.785/s11,0.885/s12,0.931/s13,1/s14)
(4)对于目标4,按照上限效果测度,可得如下决策矩阵:
M4=(r411/s11,r412/s12,r413/s13,r414/s14)=(0.276/s11,0.746/s12,0.883/s13,1/s14)
(5)对于目标5,按照适中效果测度,取U0=10,可得如下决策矩阵:
M5=(r511/s11,r512/s12,r513/s13,r514/s14)=(0.59/s11,0.546/s12,0.564/s13,0.57/s14)
(6)对于目标6,按照下限效果测度,可得如下决策矩阵:
M6=(r611/s11,r612/s12,r613/s13,r614/s14)=(0.865/s11,0.922/s12,0.938/s13,1/s14)
(7)对于目标7,按照下限效果测度,可得如下决策矩阵:
M7=(r711/s11,r712/s12,r713/s13,r714/s14)=(0.205/s11,0.419/s12,.637/s13,1/s14)
5.计算各目标值所占的权重系数
通过根据熵权法的计算公式,采用excel软件计算各目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W1=0.16,W2=0.14,W3=0.14,W4=0.13,W5=0.15,W6=0.15,W7=0.13,∑W=1。
根据各目标的权重系数可知,主产品产量、仔猪重量以及精饲料量是影响生猪不同饲养规模综合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猪场既要保证猪肉的品质下,尽量降低生猪的饲养成本,增加生猪的养殖效益。
6.计算多目标的综合局势决策效果
根据灰色局势决策法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多目标的综合局势决策效果测度,rij=(i=1,j=1,2,3,4),其相应的综合决策矩阵为:
M1p=r11p×W1+r21p×W2+r31p×W3+r41p×W4+r51p×W5+r61p×W6+r71p×W7,p=1,2,3,4
M=(M1/S11,M2/S12,M3/S13,,M4/S14)=(0.6598/S11,0.7650/S12,0.8225/S13,0.9093/S14)
7.进行决策
通过上述计算,散户饲养的综合效果测度为0.6598,小规模的综合效果测度为0.7650,中规模的综合效果测度为0.8225,大规模的综合效果测度为0.9093,因此河北省生猪的最佳饲养规模为大规模养殖。
四、结论与建议
1.主要结论
通过改进的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河北省不同饲养规模的不同时期的成本效益进行比较分析。河北省大规模生猪养殖效益最高,说明大规模生猪养殖模式是河北省现阶段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生猪的发展方向。中规模与小规模养殖的综合效果值远高于散养模式,这也说明散养模式由于技术以及饲养管理水平落后导致养殖效益最差,散养模式应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河北省生猪养殖效益随着规模的扩大不断增加,与小规模养殖相比,规模化养殖不论在规避突发疫病死亡风险,还是饲养化管理水平上都具有优势,因此河北省地方政府应出台更合理的不断促进生猪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策略,未来的生猪饲养规模有可能朝大规模发展的趋势。
2.建议
(1)创新生产组织模式,建立生猪养殖小区
由于河北省正处于规模转型的关键阶段,生猪生产方式的转变需要配套的组织形式。由于河北省散养户在生猪养殖户中仍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应引导农户转变饲养模式,向中小规模发展,同时随着河北省生猪市场供需不平衡,猪肉供给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河北省应加快生猪养殖小区建设,确定合理的饲养头数,提高规模养殖的组织化程度。现阶段,扶持养殖专业合作社有助于饲养户共享生产资料和科技成果,提高市场合作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生猪规模化水平。
(2)稳定生猪产业政策,发展大规模生猪标准示范场
稳定生猪产业政策,着力发展大规模生猪养殖场,提高规模猪场的标准化程度。建立生猪标准场示范基地,推进规模化养殖项目,建设稳定的生猪生产基地,推进河北省生猪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地方政府重点加大对万头规模猪场建设扶持力度,确保规模猪场饲养管理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更好地提高养殖效益。
(3)建立生猪养殖业的风险防范机制
生猪养殖业是个高风险的行业,市场价格波动以及突发疫情导致的损失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为了更好地保证养殖场的持续盈利以及降低最小损失成本,应建立生猪养殖业的风险防范机制。地方政府应扩大监测范围以及信息推广渠道,方便养殖户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猪生产,稳定生猪市场。同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减少突发疾病风险,切实维护养殖户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王正新,党耀国,宋传平.基于区间数的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模型[J].控制与决策,2009,03:388-392.
[2]王叶梅,党耀国.基于熵的灰色局势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06:1350-1352.
[3]刘志斌,钟爽.基于灰色局势决策分析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01:129-131.
[4]江海旭,李悦铮,马慧强.对中国沿海“四小”经济区(带)产业发展方向分析--基于灰色局势决策理论[J].经济地理,2010,06:906-911.
[5]高t.涪江绵阳段水体水质现状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
[6]冯玉国.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局势决策法[J].环境科学学报,1994,04:426-430.
养猪效益范文
关键词中小规模猪场;饲养管理;效益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4-0250-02
随着养猪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三三三”养殖模式在我国快速推广,小型规模养猪场(即家庭牧场型)如何在当今饲料原料高涨、生猪市场行情变化多端的环境下参与竞争,立于不败之地,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提高中小规模猪场效益的措施。
1母猪群结构
1.1保持合理的胎龄结构,及时更新母猪群
许多养猪场经历了2年的生产高峰后,生产力下滑严重,主要原因是母猪老龄化严重,没有及时补充后备猪群。等到发现问题时,往往面临着大面积淘汰、大批量补充的局面,造成养猪场固定设施和人力资源的浪费。持续有效的保证后备母猪的均衡补充是保证生产周期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此,不同猪场应根据本场的淘汰更新率进行有计划的补充。
1.2减少能繁母猪的非生产天数
母猪的非生产天数是指繁殖群内任何一头生产母猪和超过适配年龄(一般是230日龄)的后备母猪没有怀孕、没有哺乳的天数。非生产天数造成饲料的浪费,成本的增加,为减少能繁母猪非生产天数,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后备母猪适时配种。后备母猪在5.5月龄左右,就要用公猪进行刺激诱情。在母猪圈内赶入旺盛的种公猪,利用种公猪的唾液、气味来刺激后备母猪,促使母猪生殖系统发育,提前进入期。公猪诱情可以调整后备母猪的内分泌,促使同批次母猪集中,并及时记录批次后备母猪的首次时间,为其第2或第3情期配种及配前的短期优饲做准备工作。后备母猪的适配日龄在220d以上,体重为130~150kg。二是返情母猪、空怀母猪及时复配。母猪配种18d后开始进行公猪查情工作,发现返情的母猪,找出原因及时处理。三是不母猪可通过合群调圈、每天短时间的与不同公猪接触刺激、与母猪混关在一起、饥饿疗法与催肥疗法相结合、运动疗法、激素疗法等刺激,300日龄未出现现象的后备母猪应及时淘汰。四是控制怀孕母猪的流产、死淘率。猪瘟、蓝耳、伪狂犬、细小病毒病、乙脑等疫病都能造成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造成巨大的损失。五是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缩短断奶至配种的间隔天数。六是淘汰母猪。连续2个情期未配上种的应及时淘汰;流产2次以上的立即淘汰;连续两胎产仔8头以下母猪要及时淘汰[1-2]。
2断奶仔猪的管理
2.1适时断奶
为了提高母猪的利用率,有21日龄断奶和28日龄断奶2种作法。但是断奶日龄不是越早越好,要根据养殖场的生产条件和气候条件决定。适当延后断奶可以减少弱仔,提高仔猪的成活率[3]。欧盟提出了不到28d就不得让仔猪断奶的保护动物福利的行动计划。延后断奶不但尊重了母猪的天性,还可以增加随后胎次的产仔数,能够提高养猪场的效益。
2.2提供一种适宜的断奶仔猪料
优质的乳猪料既要让仔猪断奶后迅速生长,又不能有任何后遗症。用复合酸代替普通的酸制剂,更有利于激活胃肠消化酶系统;利用微生态理论,采用益生素维持正常消化道菌落平衡,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保护小肠绒毛,防治腹泻的发生;采取屏障技术,按照消化道的不同生理功能,设立多处屏障,保证仔猪消化道的正常功能;选用酸结合力低的原料,并使其用量尽可能低。
2.3做好饲料过渡工作
保育期间饲料品种多,营养变化大,从转入到转出使用至少3种以上的饲料,营养成分变化很大,每次饲料变化都会造成仔猪消化系统的不适应,从而出现相关症状,如腹泻、水肿、生长停滞等,做好饲料过渡工作减少应激反应非常重要。
2.4分散应激,增加仔猪的抗应激能力
断奶后到保育舍,除饲料变化外,同时会出现许多的应激因素,如脱离母猪的应激、转群应激、抓猪应激、注射疫苗应激、换饲养员应激、调群并窝的应激、环境变化的应激、温度应激等。每一种应激都会降低仔猪的抵抗力,如果将过多的应激集中在一起会影响仔猪的生长甚至发病,但如果将多种应激分散在不同时期出现,单种或少数应激对仔猪的伤害会减轻[4]。
2.5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控制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
温度是环境因素中影响最大的部分,只有做好温度调节工作,才能确保猪群健康。断奶仔猪易因为温差大,身体抗病力下降,引发感冒和其他疾病,进而出现大面积呼吸道病。保育舍的温度要比产仔舍温度高2℃左右;温度计感温点的位置要与仔猪背部平行,以显示其真实的温度;靠近门口的保育床要有挡风设备,防止“贼风”;防止温度频繁变化,特别是冬天,昼夜温差大,会对仔猪产生非常强烈的应激。
湿度对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舍内粉尘的多少和仔猪对温度的感受。湿度过低,过干空气刺激猪只呼吸道,使其分泌大量黏液,鼻涕、痰液增多,呼吸系统负担加重,导致病原乘虚而入,引发呼吸道感染。湿度过高,伴随低温,往往诱发腹泻[5-6]。
空气流通不良,氧气浓度低,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含量高,是保育猪发生呼吸道病的主要原因,冬春季节,猪舍内外温度差异较大,一般开窗通风较少,为改善猪舍环境,加强通风是必要的。通风时应注意不能过急,特别是舍内外温差大时。
3参考文献
[1]刘宏.仔猪养殖应注意的问题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22):249.
[2]吴学军,时广明,刘广亮.中小规模养猪场应对市场低迷期的策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14):31-32.
[3]冯细钢.提高当前规模化猪场经营效益的相关举措[J].猪业科学,2013(7):49-50.
[4]王桂荣.提高母猪受胎率的措施[J].养殖与饲料,2011(12):13-15.
养猪效益范文篇3
物联网母猪养殖机械装备
1自动给料系统
韩国乾地农牧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自动给料系统,主要由计量筒、料线、驱动器、料塔等组成。该系统通过调节钮调整每头猪供料的数量,方便观察记录每头猪的供料情况。
2猪舍空气电净化自动防疫系统
呼和浩特市亿佳田环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空气电净化自动防疫系统,包括猪舍空气电净化自动防疫系统、粪道等离子体除臭灭菌系统和进排气电净化除臭灭菌系统等3个子系统。采用该系统后,舍内空气清新,粉尘含量平均下降70%以上,舍内恶臭气体浓度(氨气)下降60%以上,排出气体恶臭气体浓度下降90%以上,能够自动预防空气传播的突发群体性疫病的发生。
3猪舍通风温控系统
韩国乾地农牧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通风系统主要由电控箱、变速换气扇、进气口、温度感应器等组成;温控系统包括降温和加热两个子系统,降温设备主要由湿帘和负压风机组成,加热设备主要由智能化地暖设施组成。该系统可按需设置舍内温度和风速并自动运行,保证猪舍内的温度适宜和空气新鲜。
4猪舍视频监控系统
北京康联公司生产的猪舍视频监控系统,分生产区监控子系统和主监控室子系统。生产区监控子系统设备主要包括摄像头、增噪器、降噪器、支架、电源适配器、报警系统、光纤接入等,主监控室子系统设备包括16路硬盘录像机、监视显示器、报警主机、数字矩阵机、控制台等。该系统可在办公室通过监视显示器清楚地看到猪舍内猪只的活动情况和工作人员的操作情况,方便对生猪养殖进行科学管理。
5母猪电子喂养站
美国奥斯本工业公司生产的母猪电子喂养站由自动供料设备管理器、喂料猪舍、RFID固定式天线(读写器)等组成。固定天线通过RFID电子耳牌识别每头母猪提供饲料,饲料槽中同时投放饮用水,水量、饲料输送误差不大于0.5kg。适合70~80头母猪单圈养殖。工作流程:妊娠舍工作站让母猪从前门进入,后门离开。母猪通过工作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工作站通过RFID电子耳牌识别每头母猪,并为此向它提供与其怀孕进程和体况相适应的饲料量。工作站的进出门在母猪采食时关闭,确保母猪采食不受其它母猪干扰。饲料槽中同时投放饮用水,水量大小可调,使母猪缩短采食时间和清洁料槽。主要作用:可全面监控饲料采食量管理。每头母猪的日采食量根据其繁殖周期中的具体阶段进行精确调整,大幅度降低饲料浪费,母猪采食时受到工作站保护,消除采食应激,使得其变得更温顺和易接近。准确的饲料控制可使母猪达到最佳体况,能得到更多活仔数、更好平均窝重、更高仔猪成活率和创造更高利润。通过建设母猪精细饲养物联网平台,能提高精细饲养管理水平、繁殖率和服务年限。
6母猪电子鉴定站
美国奥斯本工业公司生产的母猪电子鉴定站由鉴定猪舍、自动喷墨管、RFID固定式天线(读写器)组成。通过RFID电子耳牌号码被鉴定母猪强度达到预定强度时,自动做喷墨标记,快捷便利的分离母猪,适合70~80头母猪单圈养殖。工作流程:在电子鉴定站中,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与诱情公猪通过鼻子对鼻子的接触而互相诱情,RFID电子耳牌号码被用来鉴别究竟是哪头母猪访问了电子鉴定站。
通过计算每头母猪的访问次数和每次访问的持续时间,系统将生成非常精确的“指数”,“指数”值直接反映母猪的强度。当强度达到预定强度时,自动做喷墨标记,工作人员可以快捷便利的分离喷墨标记母猪。主要作用:检查母猪和后备母猪的并监测怀孕母猪群中的复。通过每天24h,每周7d不间断的方式监视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状况,从而提高母猪的生产水平,系统管理软件能快速生成当天生产活动的查询报告,显示当天有多少母猪要进行检查,有多少头母猪要配种。由此可大大减少配种失败的概率和母猪空怀的天数。通过监视后备母猪的情况,还可以更好地安排补充后备母猪计划。
物联网技术养殖母猪的优点
母猪最科学的饲养方式为分阶段饲养,不同孕期、不同体重的母猪采食不同阶段的饲料,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才能与母猪生长相匹配,可极大地节约饲料成本和减少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群养的健康母猪都有特定的生活习性,如进食、排泄、行为等,通过监测母猪的这些行为,可及时确定疑似病猪和母猪指数。采用人工观察的方法监测猪只行为,不但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人工观察到的数据主观性较强,不利于精确、稳定、连续的记录。利用结合RFID的物联网技术取代人工观察监测猪只行为,极大的提高了数据的精确性、稳定性、连续性,是母猪智能化精准饲养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