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非遗传承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动漫
中国的动漫产业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动漫业走向产业化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将动漫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理融合,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源内涵,实现文化资源向动漫产业文化资本的转化,是有效促保护和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动漫产业发展、提高其文化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动漫产业面临的现状和对文化资源的开采
“多元化、应用型、高层次”的动漫人才培养,为中国动漫产业储备了大量的专业制作人才。国家对动漫业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以及动漫业向产业化的发展都说明中国动漫市场蕴藏着无限商机。
同时,中国动漫产业目前面临着很多问题。首先,“中国化”的原创动漫作品少,与之相应的衍生产品(音像制品、动漫读物、文具、玩具、儿童服装)更是稀少;其次,中国的动漫产业投入和产出所面临的矛盾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中国市场特征决定的融资匮乏导致大量动漫人才的外流;再次,中国的部分观念陈旧,将动漫的功能简单地等同于儿童教育的手段,从而导致我国动漫题材单一,内容缺乏吸引力;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动漫作品缺乏文化竞争力、缺乏对中国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开发创新,因此导致中国这样的文化资源丰富的大国,却缺少具有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动漫作品。
美国迪士尼公司的《花木兰》、日本的《三国志》等均是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其作品风靡全球,应该足以引起中国动漫产业对文化竞争力的认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民间文化,一直都是动漫发展的文化土壤和丰富资源,中国历史上的很多经典动画,如《大闹天宫》、《神笔马良》等,都是取材于中国传统名著或者民间故事;同时,中国传统戏曲、国画、杂技、木偶等各种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往往被运用于动画作品的创作;当今盛行的动漫游戏很多都是以中国的武侠、仙侠题材为背景,吸引了很多爱好者。这都说明,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采能够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文化题材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也能更好地增强中国动漫产业的文化竞争力,使“中国风”的动漫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二、动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
目前,我国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濒危,亟需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加强了保护力度,但是很多地方具体工作开展并不充分,保护手段与措施相对局限,青年人参与程度不高,这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很尴尬的境遇。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很多是口传身授的形式历代传承的,这并不利于保存,青年人中这一观念淡漠,导致很多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因此,将动漫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载体,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尝试。
动漫业作为21世纪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首先,动漫是一种夸张的艺术形式,在青少年中影响广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地使用动漫这种载体呈现,能够迅速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传播,可以迅速凭借网络、游戏、各种多媒体资源等进行有效宣传,提高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其次,动漫具有独特的表现优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难以由普通人来再现的一些技术或者流程,可以通过技术和动漫手法克服传统影视手法的局限和不足,达到生动再现的目的。再次,动漫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结合,如绘画、舞蹈、民间艺术等,更能够贴近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在传承的同时,更有效地宣传和发展。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也是动漫业能够很好地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利条件。国家对于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意见中提出“凡是表现中国特色、中国故事、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的合拍动画片,享受与国产动画片同等的政策待遇。”这充分说明国家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动漫业的支持态度。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动漫产业最有潜力的无形资本,只有在和相关产业的融合中,才能迅速实现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转化,成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动漫市场占有率极低,被称为“一流的画技、二流的故事、三流的经营”,因此加快动漫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形成新型的产业链模式、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产业,是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从经济文化视野来看,国产动漫经过创造性的现代转化,才能从传统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日本和美国的动漫形象在中国家喻户晓,动漫品牌形象几乎成为国家形象的最好的宣传,如日本的“阿童木”,美国的“唐老鸭”。而中国的动漫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并非文化一体化,而是多元化,要立足民族文化之本,民族文化的繁荣就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因此,强调国际视野的同时不能忽视民族个性,要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并加以现代化的创新。
从动漫技术层面来看,技术与情感艺术的结合才是赢得观众的重要保证。技术是动漫赖以存在的生命线,与传统影视相比,动漫更依赖于高科技,但是无论多么高超的技术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现代化的复杂的技术形式要依赖于情感化的艺术内容才能实现其服务目的。当前的国产动漫缺乏的是艺术而不是技术,赋予动漫更多的人文情感,加强人性色彩,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人类的情感是想通的,因此,国产动漫的人文关怀也是国产动漫走向国际的重要保证。
从经济视角来看,动漫产业具要实现文化资源到资本的转化,必须走与其他产业想结合的道路。动漫可以与传媒产业相结合,通过传媒的大量传播实现动漫的宣传与推广;同时,动漫与游戏产业的结合是迪士尼等动漫公司的成功给中国动漫产业的重要提示。除此之外,动漫还可以与日常娱乐相结合,将动漫元素渗透到休闲娱乐的各种文化层面。文化资源实现向文化资本的转化后,可以进一步扩大动漫产业的规模,文化资本整合其他产业的能力也会日渐凸显,经济向文化的反哺也成为必然。
综上,充分发挥动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坚持本土化与民族化的根基、高扬人文化的审美宗旨、瞄准国际化与产业化的发展途径,才能真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动漫的载体由“民族的”变成“世界的”,实现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化与本土化。
参考文献:
[1]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国家广电总局,2004.
[2]李慧芳.中国民间文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陈瑛.动画的视觉传播[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李常庆.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青少年非遗传承篇2
申报确定并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在认真统计分析我国部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和传承人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在少数非遗名录申报及审定中取得的重要成就,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发展实际提出了未来构建和完善少数民族非遗名录体系和传承人队伍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自2014年11月11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部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以下简称“非遗名录”)和部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以下简称“非遗扩展名录”)颁布后,我国已有四批部级非遗名录和四批部级非遗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①目前,申报确定并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成为保护非遗的重要方式之一,仔细统计和分析其中的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和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的基本情况,并不断完善少数民族非遗名录体系和传承人队伍,对于建设中华民族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一、我国部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及传承人基本数据统计
我国陆续颁布的四批非遗名录共计1372项,四批部级非遗传承人共计1986人,其中有大量的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和非遗传承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十大分类中少数民族非遗数量相差较大在文化部公布的四批部级非遗名录中,十大类的少数民族非遗数量相差较大。其中,民间文学66项,民间音乐72项,民间舞蹈②90项,传统戏剧13项,曲艺17项,杂技与竞技18项,民间美术31项,传统手工技艺61项,传统医药13项,民俗96项。从不同类别的非遗名录内部看,少数民族非遗名录的比重为:民间文学42.58%,民间音乐42.35%,民间舞蹈68.70%,传统戏剧8.02%,曲艺13.39%,杂技与竞技21.95%,民间美术25.41%,传统手工技艺25.31%,传统医药56.52%,民俗60.38%。(具体各类民族名录占整体民族类名录比重见表1)
(二)各个少数民族非遗数量相差悬殊文化部颁布的四批部级非遗名录中,虽然我国55个少数民族除门巴族外都有部级非遗名录,但各个少数民族所占的项目数量相差悬殊。四批次的部级非遗名录中,藏族68项,蒙古族45项,彝族30项,苗族27项,维吾尔族24项,土家族19项,哈萨克族14项,壮族13项,瑶族13项,朝鲜族13项,侗族12项,布依族和黎族都为11项,傣族10项,其他少数民族的名录数量都为10项以下。名录数量为1项的少数民族为基诺族、保安族、仫佬族、乌孜别克族、独龙族、普米族、东乡族、塔塔尔族和高山族。针对部分非遗名录为多个民族“共享”的实际情况,单独设置“综合”类,以彰显这些名录的复杂性与独特性。我国部级非遗名录中的综合类名录较多,为33项。③
(三)各个省份非遗数量参差不齐文化部颁布的四批部级非遗名录中,各个省份的少数民族非遗名录数量参差不齐,多集中于我国的西南、西北、东北以及东南边疆地区。四批次的部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中,云南79项,新疆69项,贵州63项,内蒙古53项,青海42项,41项,四川39项,湖南25项,广西、吉林都为24项,甘肃15项,黑龙江12项,辽宁和海南都为10项,湖北、宁夏、重庆、福建、河北、广东、浙江、天津和北京等省市的名录数量都为10项以下,其他省市都暂时没有部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
(四)非遗传承人分布不均四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986人,其中少数民族传承人为506人,占我国非遗传承人总数的25.48%。然而非遗传承人在十大类别、民族、性别和省份等层面的分布都不均衡。其一,在具体的类别中,民间文学的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为61人,占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总数的12.06%;民间音乐90人,占17.79%;民间舞蹈91人,占17.98%;传统戏剧48人,占9.49%;曲艺22人,占4.35%;杂技与竞技10人,占1.98%;民间美术40人,占7.91%;传统手工技艺85人,占16.80%;传统医药28人,占5.53%;民俗31人,占6.13%。(具体各类中少数民族传承人比重见表2)其二,从传承人的性别来看,不同类别的非遗名录中的传承人都呈现“男多女少”的情况。民间文学的女性少数民族传承人为10人,男性为51人;民间音乐女性少数民族传承人24人,男性66人;民间舞蹈女性少数民族传承人11人,男性80人;传统戏剧女性少数民族传承人9人,男性39人;曲艺女性少数民族传承人9人,男性13人;杂技与竞技女性少数民族传承人2人,男性8人;民间美术女性少数民族传承人16人,男性24人;传统手工技艺女性少数民族传承人19人,男性66人;传统医药女性少数民族传承人1人,男性27人;民俗女性少数民族传承人13人,男性18人。(具体各类别中女性传承人比重见表3)民族文化41其三,民族方面,怒族、门巴族、普米族、塔塔尔族、高山族、珞巴族、基诺族和独龙族等8个少数民族没有对应的非遗传承人。其中,藏族传承人为122人,蒙古族50人,维吾尔族35人,苗族33人,土家族29人,回族26人,满族24人,彝族22人,侗族21人,傣族12人,其他少数民族传承人均在10人以下。其四,各个省份非遗传承人数量多少不一。其中,为68人,云南63人,新疆60人,贵州60人,青海46人,内蒙古35人,湖南28人,四川20人,其他省份的少数民族传承人均在20人以下,部分省份甚至没有部级非遗少数民族传承人。一些以社会团体组织申报的少数民族传承人数量为1人,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等。④
二、我国部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的特征
通过对我国部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和传承人的统计后发现,名录中存在着较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对我国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造成了众多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仔细研究并了解这些特殊性与复杂性,对于顺利解决保护和传承非遗名录中的诸多难题有着多重的现实意义。
(一)单一型项目与复合型项目共存名录中有较多的单一型项目,也有较多的复合型项目;部级名录多为复合型项目,省级、市级、县级名录则多为单一型项目。如藏医药(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和藏药仁青常觉配伍技艺、甘孜州南派藏医药)入选我国第一批非遗名录,在第一批扩展名录中增加了藏医外治法、藏医尿诊法、藏医药浴疗法、甘南藏医药、藏药炮制技艺、藏药七十味珍珠丸配伍技艺、藏药珊瑚七十味丸配伍技艺、藏药阿如拉炮制技艺、七十味珍珠丸赛太炮制技艺,第二批扩展名录中又增加藏医骨伤疗法,第三批扩展名录中又增加山南藏医药浴法、藏医放血疗法。如此之多的藏医药疗法和藏医药制作技艺专门以一项复合型项目代之,显得尤为不合理。[1]毫无疑问,藏医药是复合型项目的典型代表。然而,该项目中各处名录之间的差别较大,属于藏族医学与药学中的单独的技艺、疗法或者诊法,不能以一项统概之。另外有较多非遗名录为单一型项目,如各个少数民族的婚礼的名录中,就体现出较大的单一性,不同的民族的婚礼分别形成了一个非遗名录。如第一批国家非遗名录中的土族婚礼(X-56)、撒拉族婚礼(X-57),第二批非遗名录中的朝鲜族传统婚礼(X-99)、塔吉克族婚俗(X-100),就属于单一型的项目。
(二)多个民族共享的非遗名录的存在部级非遗名录中也存在较多的名录为多个少数民族共同享有的特殊状况。此种情况的出现有三种:一是同一种非遗为多个少数民族传承和延续,但其具体表现形态大同小异。如花儿(Ⅱ-20)在第一批部级非遗名录中有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等8个地区的不同形态,陆续又增加了新疆花儿、张家川花儿等扩展名录,涉及了较多民族。据资料显示,花儿是广泛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及新疆四省区的回、汉、土、东乡、保安、撒拉、藏、裕固8个民族的山歌品种,[2](P.81)直至现在仍为多个民族传唱和流传,但他们之间的形态大同小异。二是同一种非遗为多个少数民族传承延续,其表演形式虽有极大的相似性,但其具体表现形态大相径庭。如第一批非遗名录中的傩戏(IV-89)中有武安傩戏、池州傩戏等汉族傩戏,也有侗族傩戏等少数民族傩戏,第一批扩展名录中又增添了仡佬族傩戏、恩施傩戏等少数民族傩戏。虽然他们都是傩戏的表演形式,但却姿态万千,民俗功能也不尽相同。三是与部分复合型项目一样,人为地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非遗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复合型项目。如第三批非遗名录民俗类中的婚俗(X-139)一项,内含朝鲜族回婚礼、达斡尔族传统婚俗、彝族传统婚俗、裕固族传统婚俗、回族传统婚俗、哈萨克族传统婚俗、锡伯族传统婚俗,在与第四批部级非遗名录一同颁布的扩展名录中,婚俗中又加入了赫哲族婚俗、畲族婚俗、瑶族婚俗,包含了较多少数民族的传统婚俗,属于较为复杂的综合项目,与复合型项目相似。由于以上三种情况的非遗名录其民族归属过于复杂,在具体的部级非遗名录统计中,根据其为多个民族“共享”的现实,统一将其归为“综合类”。
(三)非遗在流布和传承中出现的传承人身份变更非遗在区域间、代际间口耳相传时,出现了代表性传承人与非遗名录的民族归属不相统一的状况,这是民族交流与融合的结果,更是多民族国家共同创造了灿烂丰富的中华文明的例证。其中有汉族传承人继承少数民族非遗名录的现象,也有少数民族传承人继承汉族非遗名录的情况,更有一个少数民族非遗名录被另一个少数民族代表性传承人传承的现象。在非遗传承人民族归属的统计中,我们更注重的是传承人的民族成分,而不是依赖其非遗名录的民族属性来决定其民族归属,因此就出现了传承人与非遗名录民族属性不相同的现象。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咸中(非遗传承人序号为202)为第一批部级非遗名录传统医药类“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式”(IX-1)的代表性传承人,虽然是传统的汉族非遗,但吴咸中却为满族人。第一批非遗名录中传统医药类非遗藏医药(IX-9)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但第三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桑杰(非遗传承人序号为03-1459)却为蒙古族。第一批部级非遗名录中的传统技艺类非遗加牙藏族织毯技艺(VIII-22)为青海安多藏区和康巴藏区的藏族同胞制作藏毯的传统手工技艺,但第一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永良(非遗传承人序号为141)却为汉族人。
三、我国部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的重要成就
虽然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和传承人体现出了较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但我国非遗名录的保护方式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世界级、部级、省级、市级、县级的五级名录体系为保持我国优秀的非遗的有效延续和传承,我国自2006年起申请的30项世界级非遗名录中,有10项是少数民族非遗。除此之外,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根据非遗保护的现实需要,也颁布了省级、市级和县级非遗名录,由此形成我国体系较为完备的五级非遗名录体系。目前,较多省份的非遗名录大多也颁布了四批,另外一些省份颁布了三批,较少的省份颁布了五批非遗名录,如广东省。在一些地市,出现了六批及以上的非遗名录,如葫芦岛市颁布了六批非遗名录,温州市前后共颁布了八批非遗名录。各级地方政府在非遗名录的基础之上,积极评选出了非遗传承人,为非遗的全方位保护与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日趋增多的非遗名录数量同汉族非遗名录一样,少数民族非遗名录数量也在稳步增加;同时由于其特色鲜明,形态多样,成为我国非遗名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颁布的四批部级非遗名录共计1372项,其中少数民族非遗名录为477项,占总数的34.77%。⑤同样在四批部级非遗传承人中,1986名传承人中有少数民族传承人506人,占总数的25.48%。这些非遗名录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与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地状况基本吻合我国少数民族非遗名录虽然多集中在我国的部分地区,但这些地区基本都为我国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与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特征基本类似,这些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在我国的这些省份分布较多。在我国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西南、西北、东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每个省份都有较多的部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并有较多的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
(四)十大分类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我国在2006年颁布的首批部级非遗名录,将我国的非遗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为多年来困扰学术界的非遗分类问题提供了科学权威的分类标准。十大分类的确定为我国非遗的保护提供了有章可循的标准,更为采用现代化的数字化技术对非遗进行搜集、存储、保护、展示等提供了前期基础。
四、我国部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评审中存在的不足
在一些名录的评定中,我国部级少数民族非遗的名录的审定还存在有待完善的空间,亟待政府和学术界进行更深层次的创新研究。
(一)文化空间等非遗项目的缺失在部级非遗名录中的十大一级分类中,文化空间类非遗项目暂时处于缺失的状态。然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遗的定义之中就指出,非遗包含“文化场所”等类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5年也批准了哥伦比亚的帕兰克-德-圣巴西里奥文化空间为世界非遗项目,同一批次获批的还有马里的亚饶-戴高文化空间。这些文化空间内包含着独特的社会、医药与宗教习俗,以及音乐和口头传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设立文化空间类非遗项目,为维护这些地区的文化多样性、保持非遗的本真性提供了便利。因此,文化空间是相对重要的非遗项目,我国各个省份的非遗名录中也批准了部分文化空间为省级非遗名录,为各省非遗的整体性保护提供了范例,如贵州省的首批非遗名录中的六枝梭嘎箐苗文化空间。
(二)部级、省级等一级分类中名录体系不统一由于部分省份根据本省的特殊省情,在省级的非遗名录评定中,一级分类与部级非遗名录的十大一级分类不尽相同。如贵州省于2005年颁布的首批非遗名录的一级分类为13个,分别为民间信仰类、民间音乐类、岁时节令类、文化空间类、人生礼俗类、传统体育竞技类、民间手工技艺类、民间舞蹈类、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类、民间知识类、戏曲类、民向杂技类、曲艺类,与部级非遗名录的分类差别较大,而贵州省第二批非遗名录的一级分类则与部级非遗名录的一级分类完全吻合。黑龙江省于2007年颁布的首批非遗名录的一级分类也为13个,分别为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岁时节令、人生礼俗,以及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同样与部级非遗名录的十大分类不尽相同。部级非遗名录和省级非遗名录的分类不统一,将会对非遗的有效申报和管理带来较大不便。
(三)部分少数民族类非遗数量较少在部级非遗名录中,虽然55个少数民族除门巴族外都有自己的专属非遗名录,但部分少数民族的非遗名录只有1项,不利于这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有效传承,更不利于当地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应当在后续的非遗名录评审中适当增加基诺族、保安族、仫佬族、乌孜别克族、独龙族、门巴族、普米族、东乡族、塔塔尔族和高山族的非遗名录数量,以全方位地维护我国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完整性。
(四)名录归属过于单一部级非遗名录龙舞(Ⅲ-4)包含音乐、舞蹈、美术元素、扎制技艺、唱词等多个层面,其主体表现形式是舞蹈,就归至民间舞蹈类。然而,一些非遗名录虽然只归属为一类,但同时又与其他类别息息相关,单纯地将其归属为一类的做法未免有欠妥当,故而抹杀了个别非遗项目的多样性和展示的丰富性,因此归属问题又成为困扰非遗名录评审者的难题。
(五)传承人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队伍,但却存在着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四批部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少数民族传承人为506人,占总数的25.48%,低于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占整体名录的比重34.77%。在这些为数不多的传承人中,也存在着在十大类别(见表2)、性别(见表3)和年龄等层面分布不合理等问题。尤其是目前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队伍年龄偏大的问题,导致一些传承人相继离世,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非遗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
五、继续完善少数民族非遗名录体系的思考
随着现代化的文化转型过程加快,少数民族非遗赖以生长的文化生态环境也在迅速变化,[3]为更加完好地传承和保护我国的少数民族非遗,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我们必须将不断完善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及其相关评审制度,争取名录保护方式发挥最大作用。
(一)增设文化空间类一级分类名录在非遗名录十大分类的基础之上,针对一些少数民族非遗较为集中、亟需整体性保护的非遗可以增加文化空间类名录,以更好地为非遗的保护培育良好的文化土壤。尤其是我国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都需要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设置一些文化空间类名录可以实现整体性地传承和保护部分非遗的目的。
(二)重构科学权威的多层次的非遗分类体系在2006年我国颁布首批非遗名录之后,在之后的2009年、2011年、2014年先后颁布了三批部级非遗名录,各级地方政府也相继颁布了较多的省级、市级、县级非遗名录。面对越来越多的非遗名录,利用十大分类的方法对之进行统计显得越来越捉襟见肘,因此可以设置二级分类甚至是三级分类,针对少数民族非遗的特点构筑完善的非遗名录分类体系,从而为今后非遗的搜集、申报、评审、审批以至后期的数字化管理和保护等工作提供科学分类依据。[4]
(三)加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的申报和评审力度加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的申报和评审力度,对保护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扩大一些少数民族的专有非遗名录数量,以提高少数民族非遗在各级各类非遗中的比例。鉴于少数民族非遗在数量上严重不足的现实,为维护各个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可以对一些人口较少、名录数量较少的少数民族的非遗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并在申报和审批程序中给予更多特殊照顾,以保护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
(四)对较为特殊的非遗给予同属两类非遗的特殊优待针对一些非遗归属不清的问题,可以汲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评定人类非遗名录中的经验,对较为特殊的非遗进行同属两类非遗的特殊优待。鉴于联合国允许同时具备两项特征的非遗存在,我国也可以对较为特殊的非遗进行同属两类非遗的特殊优待。在世界级非遗中,就出现了单项非遗属于多个非遗类别的情况,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口头与非遗代表作名录中,第一批的“扎巴拉人的口头遗产与文化活动”就同属于“口头传统”和“传统知识技艺”两类;第二批的“中非阿卡•俾格米人口头传统”就同属于“传统音乐”与“口头传统”两类。
(五)构建结构数量可观、结构合理的非遗传承人队伍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是保护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目前我国部级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数量不足、结构不甚合理的情况下,一是要加大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的申报力度,在今后的非遗传承人审定中更加侧重少数民族;二是传承人的评选逐步由经验丰富、技艺娴熟的老艺人逐步向年轻人倾斜,保证少数民族传承人队伍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三是对一些已经评定为部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却没有传承人的非遗项目,一定要加快其申报进度,尽早解决“人亡艺绝”等威胁;四是在同等条件下,逐步向女性非遗传承人倾斜,逐步扩大女性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队伍。
参考文献:
[1]王伟杰.中国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3(11).
[2]周和平.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上)[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3]王琼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义重大———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N].青海日报,2008-06-16.
青少年非遗传承篇3
关键词:皮影;人文;教育;传承
一、海宁皮影戏概述
皮影戏盛于宋代,中国皮影分为南北两派,其中南派就是以海宁皮影为代表的。[1]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中,语言表达方面方面海宁皮影戏将官话与方言结合,唱腔方面保留了海盐腔和弋阳腔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曲调,流露着盐曲的影子,慢慢成为海宁的独特剧种。
而在影偶形象方面,海宁皮影保留了“少镂刻、重彩绘、单线平涂”的宋代“绘革社”影偶,绘画风格是中国画“工笔重彩”画法的直接运用。[2]鲜艳的服饰色彩,精细的表情刻画,灵活的人物关节衔接打造了海宁皮影人物栩栩如生的形象。
二、海宁皮影戏的教育功能
皮影戏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其强调的团队协作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力都是青少年阶段最需要接触和培养的几项能力,同时皮影戏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青少年艺术修养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
(一)有利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小组合作”以及“团队合作”。在青少年成长发育的这个关键时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一台皮影戏绝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单是负责皮影道具操纵的“灯底下”就需要两个以上的人员,除了道具操纵以外还有负责演唱的称为“前声”以及掌管各类乐器的“上档”和“下档”。一台好的皮影戏不仅在个人的专业技巧,更重要的是团队的合作。皮影人物的一举一动节奏踩准器乐伴奏和人声演唱,各部门紧密合作,才能为观众呈现一台精彩绝伦的皮影表演。青少年也能在排练演出的过程中收获友谊、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有利于动手能力的培养
正常情况一台戏需要两到三个“灯底下”,一个“灯底下”需要一只手操控一个皮影道具,也就是一只手要操纵三根皮影木杆,表演时还要考验手指的灵活程度,几根手指交替使皮影人物充满生气、活灵活现,撑起一台大戏实属不易。不仅皮影道具的操纵培养动手能力,皮影的制作也是一系列非常精细的工作。传统的皮影制作需要经历几十道复杂的工序,让青少年们参与到皮影形象的剪裁、雕刻、描绘等几步工序中能在培养其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细心和耐心。
(三)有利于审美水平的提高
皮影戏作为一门优秀的古老艺术,囊括了皮影的剪裁、雕刻、色彩描绘以及舞_美术、器乐演奏、戏曲表演、皮影人物动作设计等等,能在视觉、听觉上带来艺术冲击。青少年能在皮影道具制作上色的过程中,提高平面剪裁的操作能力以及色彩搭配的美学素养,在欣赏皮影戏的同时,提高对传统音乐的鉴赏能力,接触与皮影戏相关的传统乐器,了解海宁皮影戏的独特唱腔特点,甚至学会唱几句经典的皮影曲调。皮影戏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散发着传统、原汁原味的魅力。
(四)有利于开发创造性思维
皮影戏表演中一些具有难度的动作,例如一些包含打斗场面的剧目,该如何利用合适的操纵技巧将打斗翻飞的画面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中体现出来都是要通过创造性思维来精心设计的。除此之外,皮影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剧目也会随着历史变迁重新编排。如海宁皮影艺术团编排的剧目《水漫金山》,依靠表演艺术家们的创造性思维,让新兴剧目呈现,让经典剧目再现。在对皮影戏的剧目编排有一定了解后,青少年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改编故事,甚至可以新编一个皮影剧目,为皮影文化注入新的血液。
(五)有利于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
虽然海宁皮影戏是留存下来的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下得以留存至今,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这个科技发展迅猛的信息时代,电视电影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皮影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有人来保护传承,通过一些皮影文化活动,让青少年们在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好的同时,树立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将老祖宗赋予我们的财富继续传承给后代。
三、海宁皮影戏的教育融入方式
固然海宁皮影具有较好教育意义,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其教育融入方式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开展校园皮影文化活动
中小学校方、民间皮影团体以及政府三方合作。在各大中小学开展特色的皮影艺术节等皮影相关的文化活动,邀请富有经验的皮影艺人为青少年们带来精彩的皮影戏表演,并提供皮影的简单制作教学,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皮影的由来、历史、制作工艺、艺术特色等皮影知识,了解皮影戏的发现状,在接触之后发自内心地去宣传、保护皮影,引导学生更深入接触了解皮影,爱护皮影,培养中小学生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人翁意识。
(二)皮影元素融入中小学艺术课程
现今的中小学生教育不仅是注重语文数学等课程的基础教育,音乐、美术、手工等课程也占到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很大一部分。皮影戏本身就是多种艺术的融合体,在教学过程中可将皮影拆分为不同单元。在音乐课上可以开设海宁皮影戏的唱腔专题,为学生们介绍海盐腔和弋阳腔的历史;在美术课上可以开设皮影人物造型分析、舞台表演设计等专题,让孩子们在上课时间接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
(三)海宁皮影戏编入乡土教材
乡土教材即是以本地方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状况等为内容的教材。在重视学科教育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对青少年在本土文化知识上的教育和引导。海宁皮影本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部分,是浙江皮影的典型代表,是民间艺术的瑰宝,将其编入乡土教材是对当地本土文化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延伸。乡土教材能增加学生对本土知识的了解和关注,从而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3]让学生们在教材中读懂艺术读懂历史读懂乡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思嘉.海宁皮影戏光影人生[J].今日浙江,2015(6):60-61
[2]姜尚礼.海宁皮影戏的特色与传承保护[J].如皋・首届全国木偶皮影艺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3]蔡伟、孙娇.乡土教材的德育教育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0(1):8-9
项目基金:1.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356024);
2.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
青少年非遗传承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对策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卷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展现了中华民族永不枯竭的创造力,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我国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明确的定义:“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通过对苍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欣赏和理解,可以领略苍南地方民间文化精华。由此,应对苍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一、苍南县文化概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回顾
苍南县是浙江省最南端的一个县,有“浙江南大门”之美称。县境介于北纬27°10′至27°41′、东经120°7′至121°7′之间。东南宽80公里,南北长51公里,海岸线长168.8公里。总面积1261.08平方公里。东(东南)濒临东海,西邻泰顺县,西南毗连福建省福鼎县,北与平阳县、西北与文成县接壤。境内有山脉、丘陵、平原、河流、岛屿、滩涂等复杂的地貌类型,兼具山海之利,物产十分丰富。
苍南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即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唐宋时人才辈出、文明彰显,现较好保存着赤溪五洞桥、广福寺双塔、金乡卫城、蒲壮所城等诸多名胜古迹和战国时期的原始瓷甑、宋代的青瓷莲花瓣纹瓶等珍贵文物,以及夹缬印染、布袋戏、八仙戏等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县开展民间艺术“十大集成”工作,收集整理大量的民间音乐、舞蹈、曲艺等作品,编印《苍南民间音乐集成》,出版《浙江苍南县正一道教普度科范》《浙南民间民俗音乐选编》等。在全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浪潮的推动下,苍南县近年来积极响应号召,在保护本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并配合社会各界为打造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苍南党政领导在国内外重视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大背景下,开始把民族文化的保护纳入重要工作的范畴。政府办公室相继出台有关办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规范化。2005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县政府下发了《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强调了对保护苍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提出苍南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目标和方针,并对如何建立有苍南县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做了重要阐述。该《意见》成为了苍南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方针,有效指导了各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2005年以来,苍南县文化部门大力开展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按“不漏村居、不漏种类、不漏项目”的要求,对全县民族民间造型、表演艺术及民俗活动进行深入排摸,整理出富有民族民间艺术特色的项目32项,较为全面地了解各类民间艺术的形式、内涵、种类、项目和相关的人文背景,理清各乡镇的民间艺术资源的分布情况,运用录像、录音、图片等视觉和听觉形象的配置,较好地记录和保存民族民间艺术的原始形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规范的档案资料,并落实有关可行的保护措施。项目共32项,其中造型艺术20项、表演艺术10项、民俗活动2项。经过细致的比较、提炼,在梳理、整合、取舍过程中,理出文化艺术特点突兀的7个重要项目:苍南夹缬、苍南布袋戏、苍南渔鼓、苍南矾塑、苍南八仙戏、点色剪纸、蒲城拔五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法规宣传教育不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2007年5月25日,浙江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通过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并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但社会各界对此知之甚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大多数单位和部门未将此项列入议事日程,普遍认为这只是文化部门的“一家之事”,不知道这是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共同职责,没有在全县上下形成共识,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力。
(二)保护机制不完备,专业队伍人才缺乏。全县保护工作刚刚起步,组织机构不健全,长效保护机制和保护体系尚未真正建立,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规划至今未制定出台,而现有的工作机制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综合性、多部门协作性、专业性、广泛性、长期性”的要求。缺少一支挖掘、整理、研究的专业人才队伍,乡、镇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日常普查工作只能临时找人帮忙,其它工作无暇顾及,无力应对。
(三)保护经费难以保障,技术装备严重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没有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政府也没有设立普查、发掘、整理、征集、抢救、补助、展演、宣传、培训等专项资金。临时申请的工作经费,常常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缺少正常办公经费和技术装备。许多失去市场支撑而又缺乏开发利用潜力的传统绝技,缺少持续的保护经费投入。
青少年非遗传承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崂山区是1994年青岛市行政区划调整成立的新区,辖区内的崂山为中国海岸线上海拔最高的山脉,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神仙窟宅”、“灵异之府”的美誉,是中国道教文化发祥地之一、中国5A级风景名胜区、中国道教十大文化旅游胜地、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崂山,以其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既浸润出它独树一帜、不可再造的名山风采,是崂山文化资源中极其闪亮的一部分,为青岛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在青岛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于2004年8月加入该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即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二、崂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6年8月份开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及申报工作,本着边普查边申报的原则,截至目前,崂山区已有崂山民间故事、崂山道教音乐等3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崂山道教武术等4项省级名录,沟崖高跷、孙家下庄舞龙等8项市级名录,以及石老人的传说、华严寺庙会等41项区级名录,建立起完备的国家、省、市、区四级名录体系,对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非常有益,同时也对提升崂山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进一步促进经济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将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机制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建立运转有力的工作机制。
三是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投入。
2、建立有效的专家咨询机制,确保普查保护工作科学有序
我们邀请省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专家王丕琢、民间故事专家张崇纲、道教音乐专家詹仁中以及崂山文化研究会100余名会员等组成专家组,对普查保护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3、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全面、扎实推进普查工作有序开展
成立全区普查工作小组,建立一支160多人的区、街道、社区三级普查工作网络。
4、加强理论研究,进一步挖掘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出版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籍
在原崂山县出版《崂山餐紫霞》、《刘思志民间故事集》等基础上,近几年先后编印出版了《青岛海洋民间故事》、《崂山道教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连环画》等30多个专集。
5、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文化品牌,扩大社会影响
不定期组织举办崂山锣鼓大赛、崂山秧歌大赛、崂山民间故事大赛、崂山舞龙舞狮大赛、民俗风情剪纸、面塑艺术展等传统特色文化活动,形成了全社会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
自2007年起,每年组织举办崂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2007年9月我们以“品崂山茗茶、食道家斋宴、听道教仙乐、赏太清水月”为宣传主题举办了“太清水月”仲秋赏月会,取得了积极宣传效果并受到市政府有关领导好评。
三、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是由于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晚,与先进市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有待提高。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的保护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缺乏专业研究人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形成精品。
四、推进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思考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作为一项工程来抓。
二是建立、完善传承管理机制和传承人保护制度,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保护传承队伍。加强对专业人才和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教育培训,充分发挥驻区高校、科研院所科研综合优势,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平台,开展对道教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掘。
三是探索建立崂山道教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有重点地在非物质文化形态保存较为完整、具有特殊价值和鲜明特色的特定区域或村落,加快建设形成一批分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大对那些弥足珍贵的、或不适宜进入市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研究和展示力度。
四是加大宣传引导,提高全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以及各种媒体和传播形式,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对本地民间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的认知度。要充分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让各级学校的艺术教育承担起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义务。
青少年非遗传承篇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一代已经很难真正去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在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很大潜力,为此,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历史文化古城佛山的民间艺术实地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剪纸、粤剧、石湾陶塑等,对其保护的方式方法进行新的剖析,探讨利用动漫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保护的优势和价值。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5-0088-02
1.佛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现状
我市现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部级名录,23项省级名录,47项市级名录;部级传承人8人,省级传承人21位,市级传承人61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文化最核心的特质,是其文明在历史发展中独一无二的文化基石,佛山民间艺术的传播保护方式较单一,一般是艺人实行家庭作坊形式进行传承生产,子承父业在手工艺术界非常普遍。个别民艺还出现“师傅空山坐、徒弟无处寻”。年轻一代已经对民间艺术的手艺缺乏兴趣,因此导致民间艺术与社会经济脱节,失去了继续发展。
目前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保护多数体现在博物馆。博物馆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收藏,一大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让百姓可以深刻感受到活态的传统文化。
2.非遗教育式传承与传播的动漫应用
作为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艺术媒介,动漫是保存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对于非遗教育式传承与传播的动漫应用,以动漫作为主要艺术形式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独特优势,近年来,全国多数艺术院校增设以运用数字技术创造艺术新形象的动漫专业,培养了大批数码动漫人才。时代赋予我们利用信息技术保护中华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和义务。
动画作为一种虚拟化综合性艺术形式,在表现具有一定非物质性、抽象性、小范围传播性和分散性等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先天优势。“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儿童和青少年能否获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接受其影响直接关系到传承的可能性和保护的有效性。而向青少年传播非物质文化的最有效途径首先是“动画”,未成年人对娱乐及动漫节目喜爱程度超过七成。由于动漫追求轻松、快节奏、幽默情趣的特点,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运用动漫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最大限度地达到向青少年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目的,是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一个有效手段。动漫文化的大众化表明喜爱动漫、接受动漫化表达方式的群体数量日渐增多,不论是作为娱乐休闲内容、传媒手段或者应用工具,动漫已经渗入很多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频繁接触的文化内容。
当前,动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二维动画诠释传统表演艺术作品。比如动漫节目《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项目创作以中华传统戏曲中的故事和唱段作为动画演绎主要内容,工程将戏曲艺术与动漫艺术相互融合,借用最时尚的数字技术外壳,传递最古老的民族文化精粹,以期达到首先让少年儿童接触和了解传统戏曲艺术、进而接受和喜欢传统戏曲文化的目的。三维动画演绎传统戏曲代表作品有《元宵戏曲晚会――动画版》,这台动画晚会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尝试,吸取传统美学精髓,融合现代动漫表现技巧,创造出带有中国符号的视觉风格和视觉表现形式,是国产动漫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原创动漫打开世界市场的新途径。
只有使我们的青少年从小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意识,学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技能,才能真正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问题。
3.动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的特点和作用
动漫作为一种虚拟化综合性艺术形式,在表现具有一定非物质性、抽象性、分散性等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先天优势。动漫具有低龄认知特性,这一特性使广大青少年更加容易接受和学习动画中所表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使青少年在娱乐的同时更加直观而形象化地认识、学习和了解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虚拟艺术设计包含影像、动画、交互等,是集合各种媒体技术,再整合运用的设计,现代动画所具有的媒体综合性和活动性等特点可以较准确地将复杂的非物质文化呈现给观众,还可以使观众在观看的同时通过交互的方式参与到非物质文化的表现中。动漫虚拟艺术技术除了二维、视频、交互等功能外,更利用三维虚拟空间的迅猛发展,把更多的场景环境因素融入到虚拟艺术中,动漫可通过其虚拟性的特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抽象的内容进行直观表现,我们可以加入到仿真环境中去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
4.动漫产业视角下的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据调查,运用数字动漫传承和保护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很少,作品甚少,影响甚微。利用数字动漫这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流行艺术媒介符号给予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承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4.1佛山剪纸、石湾公仔、木版年画的传承保护
对于佛山传统手工技艺类,我们可以采用三维动画结合写实视频记录和互动软件的表现形式。很多传统技艺富有文化价值、水准极高的优秀手工技艺,我们必须尊重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例如《这里是北京》这个非遗系列节目,通过叙事方式故事化、情景再现等方法,赢得了观众的青睐,取得了不俗的收视业绩,这对于介绍地方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目而言是难能可贵的。好的记录和表现具有史料的意义,对于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承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首先我们要采集民间艺术的素材,再加以运用传播。二维软件采集设计素材:佛山剪纸、木版画是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材料和表现手法巧妙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为了更好地保护剪纸、木版画原始作品特征,我们可以对各种装饰纹样元素符号的剪纸进行分类、扫描处理,建立丰富的剪纸特征构形纹样库,保留了纹样库的原始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特征构形纹样可以进一步刻画某一个剪纸主题的局部特征,如装饰用纹样锯齿纹、云纹、水纹以及火纹等。然后利用佛山剪纸、木版画造型的独特审美设计动漫角色,表现为以平面轮廓为造型特征,以“侧影”的夸张变形,造成强烈的视觉张力,给人以拙朴之感和力度之美。三维软件采集设计素材:石湾公仔又称石湾艺术陶瓷,每件作品充满着浑厚、粗j广、质朴、率真的审美情趣。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虚拟石湾公仔也逐渐在电脑技术发展中得到新的充实。电脑设计在吸收传统陶瓷设计的基础上,结合了电脑本身的随机性特点,丰富了陶瓷设计的造型;同时,精确的计算与定位,各种渲染效果的增加,将精确性与唯美性赋予动漫公仔造型新的活力。但是,我们也反对只追求软件设计的效果,而不从最基本的动手制作模型设计上做起,毕竟拿在手上的泥土模型能给创作者更大的想象和形象空间发挥。因此,我们还是要遵循传统民间艺术的学习创造方法,打好美术基本造型功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数码媒体软件手段,更好地传播继承民间艺术。三维动画结合传播:有了二维、三维软件采集、设计素材,就可以让动画作为一条贯穿整个制作过程中的主线,将工艺中的复杂部分和不能直观现场呈现的部分进行三维动画分解,通过分解和重组,再加上细致的讲解,可以较为透彻地揭示传统手工艺的高妙与精巧。利用建摸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虚拟现实等软件技术产生一套数字化的技术程序实现,通过多维动画的形式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展示,传播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提供触摸屏等各种交互式方式体现。构建虚拟环境的核心是虚拟现实技术,越来越多人可以参与到浸入式虚拟系统,在实时生成的虚拟环境,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多维地去欣赏展品,用虚拟设备,从嗅觉、手感等方面去感受每件艺术品。
4.2佛山粤剧、舞狮的传承保护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广府戏等。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粤剧名家十有八九出自佛山。粤剧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越来越小,学粤剧的年轻人大量减少,出现青黄不接。随着21世纪数码新媒体的发展,具有交互性、文化性和娱乐性等特色的戏曲动画受到了百姓的关注,借鉴于《大闹天宫》、《哪咤闹海》等国家早期经典戏剧动画,卡通动画设计团队从丰富的戏剧经典宝库中找到素材进行创作,让动画艺术在数字时代参与古老剧种的实践,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也被青少年观众所接受的卡通戏剧,带来新艺术语言和视觉新体验。“卡通粤剧”和佛山剪纸、泥塑等佛山民间艺术相融合,再以时尚的卡通形式重新演绎,这一巧妙的叠加组合不但为一度低迷衰微的相声、小品聚集了大量人气,也为水墨、版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了一方舞台。我们将影片艺术风格确定为皮影动画,并通过3D技术来实现。影片主体的效果是2D的,但其中会融入一些立体的道具。动画技术的融合与创新,使剪纸所能呈现的画面效果更加丰富。除了参考剪纸的造型及动画特点,在片中还融合了水墨等传统元素,全新视觉风格和视觉表现形式的作品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其国产动画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另外,对于“唱龙舟”、“白话”方言,可以采用动画MV的形式表现,以音乐为听觉表现形式,以活动画面为视觉表现形式,声画相辅相成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可以更大程度地吸引年轻的观众群体。
4.3民俗、灯会、庙会类
像庙会等民俗可以采用三维、二维动画结合视频和多媒体互动的表现形式,此类文化遗产具有参与者的集体性、空间上的多样性、内容上的丰富性等特点,将表现形式也做多样化处理,强调其综合性的特点,“清明上河图”就是运用综合动画和多媒体互动的形式来诠释中国文化的一个极好的例子,这将是革命性的全新感受―虚拟漫游。你可以作为一名网络游客,去参与佛山秋色、观音诞、端午赛龙舟等,超越地域、时间的限制,感受其传统艺术魅力。
5.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动漫创意产业链研发
考察动漫发展史,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中国,其初期动漫作品的创意均来源于民间传统文化,动漫与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也从未离开民间传统文化的文化资源支持。在“卡通粤剧”中,能产生不少家喻户晓的可爱形象角色,我们可以参照日本漫画的成熟商业炒作,打造漫画明星,以卡通粤剧的衍生产品带动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可以结合佛山的石湾公仔等地方特色的产品,利用商业空间推出别具本土特色、传统、时尚、趣味于一体的泥塑、木偶玩具产品。联合各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研发和制作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原创性的动漫游戏产品。加快发展佛山动漫游戏产业,设立佛山优秀民间故事原创动漫作品和游戏作品奖,为建立佛山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打下基础。此外,再通过政府规划建设艺术集聚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吸引国内外艺术家、收藏家和文化设计机构入驻,积极支持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出口,以片区保护的形式提供某种类型传统艺术的集中保护,如以南风古灶历史文化街区的形式保护和发展传统陶瓷艺术、民间手工艺,以祖庙片区的设立保护和促进老字号的发展,也可采用分类旅游如美食、传统聚落、民间信仰等方式形成主题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