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畜牧兽医专业的理解篇1

动物解剖学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学科,但这一课程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因此要从多个方面改革动物解剖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的动物解剖学专业知识。

关键词:

动物解剖学;畜牧兽医;教学创新

动物解剖学是畜牧兽医专业当中的一项基础课程,因此加强动物解剖学的教学创新,能够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动物解剖学是研究禽类与家畜基本形态以及其内在构造的一门科学学科。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需要对动物解剖学进行学习,才能够了解禽类与家畜的基本状况,从而掌握其专业知识。但是随着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牧兽医专业的动物解剖学教学也出现了教学质量下降的状况,很多教学方面出现了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落后的问题。因此,探索畜牧兽医专业中的动物解剖学教学创新,有助于推动畜牧兽医学专业的发展。

1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

当前在我国食品领域出现了不少安全问题,如苏丹红、瘦肉精等,因此强化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提升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才能够让他们真正学以致用,为人民群众培育出更好的禽类与家畜,为社会主义的畜牧兽医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如果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有良好的技术和实践能力,但是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也不可能让他们真正的成为对社会有意义的人,因此在畜牧兽医专业的日常课程教学中,特别是在动物解剖学教学中,应该适当地加入职业道德的元素,帮助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从而为社会造福、为人民群众造福。

2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式

首先,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认识动物解剖学的专业名词和概念。动物解剖学当中涉及到许多的专业概念和知识,这些东西想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才能够进行记忆。动物解剖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动物解剖学中较为复杂的概念,从而让他们更加顺利地掌握专业的动物解剖学名词。比如动物解剖学当中的鼻窦这一种概念,主要是指动物的鼻腔两侧的结构,对于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而言,鼻窦这一概念就需要他们通过分解的方式,认识其主要结构,从而帮助动物解剖学概念的分解。

动物解剖学需要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进一步认识基础概念,这就需要动物解剖学的教师帮助学生分解这一基础概念中的构成,让学生全面掌握这一基础概念。其次,动物解剖学当中需要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认识不同禽畜器官的解剖结构,包括其结构、形态等。对于动物解剖学当中涉及到许多具体的解剖学结构,单纯从理论的角度让学生进行认知,可能他们没办法形成具体形象的理解。因此,动物解剖学的教师应该结合标本挂图或者是动物尸体,进而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认识动物的解剖结构。这需要在教学方法上面进行突破,也只有通过各种不同的标本或者活体认知的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更快地掌握动物解剖学的相关概念。

最后,动物解剖学的教学当中,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各个动物的细胞器官结构。由于很多细胞结构都是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所以需要动物解剖学的教师通过标本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显微镜等途径进行观察,从而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认识在不同情况下,动物的细胞器官结构所产生的改变以及其包含的特征。这样能够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认识动物的微观结构,从而帮助他们建构起更加完备的知识。

3结束语

对于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而言,认真学习好动物解剖学的专业知识,对他们形成牢固的专业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动物解剖学的教学方法上,应该尽可能地创新各种方式,通过标本、活体等不同的方式,让畜牧兽医学的学生更进一步的掌握动物解剖学的有关概念,从而让动物解剖学的课程更加具备创新性。参考文献

[1]董玉兰,等.以提升综合能力为基础的《动物解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J].家畜生态学报,2015(09).

[2]苏建青,等.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03).

对畜牧兽医专业的理解篇2

一、龙山镇城乡畜牧兽医队伍的现状

(一)人数及职称情况:

全镇现有镇农业服务中心一个,负责畜牧兽医工作的有六人,(其中本专业人员4人),村级畜牧兽医室16个,(13个村级兽医),防疫员工资每月100元补助。

(二)学历状况

村级兽医人员中专13人,乡镇人员中大专文凭5人(非专业1人),中专1人(非专业1人)。

(三)年龄结构:

村级兽医13人中,40岁以下6人,40—50岁6人,50岁以上1人;乡镇6人中14人,40—50岁5人,50岁以上1人,无40岁以下技术干部。

二、目前养殖户对畜牧兽医队伍的需求

一是由于现在鸡鸭猪牛等动物及其产品大幅度涨价,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农民对畜牧兽医技术需求、防疫要求大。

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央国发〔2012〕2号文件的出台,助农增收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畜牧业的发展也成广大农村增收的热点。

三、目前龙山镇城乡畜牧兽医队伍存在的问题

畜牧兽医人员是农村动物防疫体系中的最重要的成员,它不仅担负着辖区内的动物强制免疫的监督实施任务,还依法承担着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动物疫情调查、监测、兽药监督管理等工作,同时还承担畜牧、饲料等公益性职能,目前龙山镇城乡畜牧兽医队伍存在如下的问题。

一是龙山镇1991年拆区并乡后从原来的5个行政村增至16个行政村,农户增至4000余户。镇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技术干部是直接面对农户的前线人员。但是,在职畜牧兽医干部无40岁以下技术人员,防疫、检疫、出诊、品改、草地、渔业等等工作压在身上,很难兼顾抓好工作,特别是当前畜牧示范点不断增加,农户要求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就越显我们的乡镇畜牧兽医力量不足。

二是人员的构成是在建立畜牧兽医局时有些人员是从其他专业转移过来的,没有专业资格,无专业技术,只能做一些服务宣传工作或者防疫工作,在技术上无法给农民以更多的指导。

三是游医(畜牧兽医)在乡间流串,他们根据传统经验有一定的疫病治疗手段和方法,农民为图方便常常找游医为牲畜医病,但是由于这些游医的方法没有科学的论证,时常解决不了关键问题。

四、提高镇村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畜牧兽医人员是城乡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石,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最终必须落实于这块基石上。如果体制改革只停留在建立健全工作机构这一层面上,不加强畜牧兽医人员的管理培养,就会是悬空,就会失去根基,就无法真正稳定和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城乡畜牧兽医队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1、严格畜牧兽医人员准入。制止非专业人员进入畜牧兽医技术队伍,让本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城乡畜牧兽医队伍里,提高专业队伍素质。

对畜牧兽医专业的理解篇3

本文主要对铜仁市基层畜牧兽医现状做一介绍,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现状;建议

1基本现状

1)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站的地位和作用。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站是政府在基层专门设立的负责畜牧兽医管理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承担着农村动物防疫技术传播、畜牧业科技推广以及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等多项公益性职能,肩负着畜牧业科技进步、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使命,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最前沿阵地,是保障畜牧业发展和让群众吃上放心肉”的第一道屏障[1]。长期以来,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站在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投入品和畜产品质量监管、畜牧业生产安全、技术推广、资源保护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畜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2014年铜仁市肉类总产量26.36万t,禽蛋产量3.21万t,水产品产量3.8万t;畜牧渔业产值89.6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0.46%,来自畜牧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548元。铜仁市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畜牧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2)铜仁市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状况。铜仁市畜牧兽医站的设立与变革,先后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次是1992年撤区并乡”时成立乡镇畜牧站,隶属县畜牧主管部门和乡(镇、办事处)政府双重领导”;第二次是2008年兽医体制改革,县级畜牧水产事业局改为畜牧兽医局(渔业局),乡(镇、办事处)畜牧水产站变更为乡(镇)畜牧兽医站,属正股级县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以县级畜牧兽医局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第三次是2010年底县级机构改革,各县畜牧兽医局合并入农牧科技局,乡镇畜牧兽医站并入副科级事业单位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下设农业服务中心本部、农业技术推广站、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机推广安全监管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乡镇扶贫开发站6个事业站,事实上形成了双重管理、乡镇为主”的管理体制[2]。目前,铜仁市172个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主要采取设立乡镇畜牧兽医站和在农业服务中心明确畜牧兽医编制2种形式。其中,75个乡(镇、办事处)设立畜牧兽医站,在编人员332个,实有在岗329人;97个乡(镇、办事处)在农业服务中心明确畜牧兽医编制829个,实有在岗人员382人。铜仁市有村级防疫员2858人,初中及以下学历2116人,中专(高中)550人,大专192人;16~29岁57人,30~39岁320人,40~49岁1116人,50~59岁930人,60岁以上435人。每人每年报酬3000~3500元。在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站建设情况方面,通过十二五”期间建设,已有159个乡镇站配备了摩托车、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必备办公设备和动物疫病监测、动物疫病防控、品种改良相关工作的器械、物资等设施,有力提升了技术服务能力[3]。

2存在问题

1)机构队伍三不”现象突出。一是机构人员不稳。经过3次机构改革,乡镇畜牧兽医站已被撤销或合并,人员流动频繁,机构和人员的稳定性明显受影响。二是管理体制不顺。按照目前双重管理、乡镇为主”的体制,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站的人、财、物归乡镇党委政府管理,区县畜牧业务部门对乡镇畜牧兽医站仅存在业务指导关系,致使人、财、业务工作三者权责分离,造成了管人管财的不管业务、管业务的管不了人和财”的尴尬局面。三是专业人员不专。一方面,专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铜仁市现有乡镇畜牧在编人员71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12人,有126人接近退休年龄,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突出,加之平时专业技术培训更新少,知识老化情况较为普遍。2005年以后,铜仁市陆续招聘大专院校学生和转业安置的军人156人,科班”出身的只有57人,并且以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占主流,专业素质偏低,不仅难以满足养殖户发展养殖业对畜牧兽医技术的需求,更难以适应控制重大动物疫情所具备综合防疫应急能力的需要[4]。另一方面,拆东墙补西墙”现象突出。一些乡(镇、办事处)党委政府经常抽调畜牧兽医人员从事包村、计划生育、农村低保、减贫摘帽、合作医疗、社会综合治理等中心工作,导致正常的畜牧兽医业务工作和动物防疫工作受影响。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只参加春秋两季防疫工作,有的占编占岗却不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对上级业务管理部门的政策措施和工作任务,经常临时安排一些不懂专业的人员来突击”,导致专业人员不专的问题突出[5-8]。

2)编制人员两少”问题明显。一是编制明显减少。铜仁市人员编制减少486个,尤其以松桃、思南、沿河三县最为突出。其中,松桃县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从179个减少到73个,压缩59%;思南县从203个减少到93个,压缩54%;沿河县从129个减少到61个,压缩53%。本次减少最少的印江县,全县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也从111个减少到89个,压缩了20%,其他区县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二是人员明显减少。铜仁市172个乡(镇、办事处)中的51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编在岗的技术人员仅有1人。沿河县后坪乡甚至没有1个技术人员。编制的压缩和人员的减少,造成对养殖户的指导服务难以到位,给重大动物疫情的控制和扑灭留下潜在隐患。

3)村级动物防疫员两低”情况突出。一是工资报酬低。《中共铜仁市委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实施意见》(铜党发[2012]2号)明确规定,村级防疫员报酬每人每月不少于300元,但一些区县因财政困难没有落实这一标准。2013年,铜仁市村级防疫员每年人均享受防疫补助约3500元,加上劳务补助和出诊治疗收入只有4000元左右(最少的只有2000元左右),这个待遇无论横向或纵向比较,都显得太低。如沿河县最边远的夹石镇一个普通农民,除农田收入之外,仅靠打零工收入每年都在1.5万~2万元之间;玉屏县城(郊)区附近的农民,在县城做杂工,每月收入为1800元。待遇低,难留人。许多能胜任工作的年轻防疫员甚至有部分脱产兽医,因经济报酬太低,且春秋防疫正值春播、秋收农忙季节,为维持生计便辞职不干,或改行,或外出打工,严重影响村级防疫员队伍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到强制免疫的免疫密度和免疫进度。二是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低。铜仁市90%是高山丘陵区,农民居住分散。每个村级防疫员在山区一人负责200户的畜禽防疫就够辛苦了。以平均承担250户为例:一个人要负责约500头猪、100头牛、200只羊、2000羽禽的免疫注射,仅重大疫病免疫(含口蹄疫、猪瘟、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每年就要注射约8000多万针次,按照正常的日工作量,1人1d可注射家畜约60~70头(次),注射家禽约300只(次),这样每年约需要18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防疫注射任务。由于高强度的劳动量与微薄的酬劳之间的巨大差距,严重影响了村级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严重影响了防疫密度和防疫质量。

3几点建议

1)进一步理顺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管理体制。建议对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队伍的管理,由县级畜牧主管部门和乡(镇、办事处)政府双重领导,以乡镇管理为主”改变为县级畜牧主管部门和乡(镇、办事处)政府共同管理以县级畜牧兽医部门为主”管理模式,使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从乡政府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产业发展工作。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建立快速应急反应的机制,可对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及其产品流通等环节进行有效的全过程监管和控制,有效减少动物疫病特别是重大动物疫病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有利于畜牧兽医各项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使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站的专业技术人员真正成为动物防控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解决专业人员不专的问题;有利于克服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现象,充分调动畜牧兽医人员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

2)进一步充实稳定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议各级党委政府一是科学调配人员编制,适当增加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人员编制和专业技术人员,定期从农业大专院校吸纳优秀学生充实进乡镇畜牧兽医队伍,确保每个乡(镇、办事处)有3~5人在编在岗技术人员。二是全面推进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的同时,每年从市、县两级财政拿出一定资金投入3~5个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畜牧兽医人员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不断稳定畜牧兽医队伍。

3)进一步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素质。一是完善政策支持。在市级层面制定专门政策,鼓励相关专业院校毕业生进入乡镇畜牧兽医队伍,提高队伍整体专业水平。二是强化业务培训。加强市、县两级统筹,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定期在业务技术、政策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畜牧兽医技术培训,如到大型龙头企业跟班实训学习,或者到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大学、西南大学等专业院校脱产学习等,使更多非专业人员由外行变内行。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定期举办畜牧兽医方面的技能竞赛、比武、考试、考核等,逐步将不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辞退或调离,不断提高乡镇畜牧队伍的综合素质。

4)进一步加强乡(镇、办事处)动物卫生监督。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在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监管、引种监管、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流通监管等关键环节,强化法制保障,确保向社会提供绿色的、无公害的、安全的畜产品,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5)进一步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稳定基层防疫队伍,解决报酬问题是关键。目前,铜仁市动物防疫员报酬整体偏低,远远落后于省内其他地区。建议各级党委、政府一是认真测算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任务量和劳动强度,结合铜仁市实际,逐步把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资提高到每月500元以上。二是将村级动物防疫工作所需的各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特别是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经费补助制度,并为村级动物防疫工作配备必要的疫苗冷藏设备和防疫器械,切实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的装备水平。三是高度重视基层防疫队伍建设,优先把村级防疫员列入各乡镇公益性岗位,多渠道提高劳动报酬。

综上所述,要站在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高度,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全面加强乡(镇、办事处)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全面筑牢动物疫病防治和畜产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作者:郭义军陆安法洪猛王卫东郭小江侯芳陶沿竹单位:贵州省铜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Z(]国发[2006]30号).

[2]张廷刚,陆安法,洪猛.铜仁地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贵州畜牧兽医,2010,34(5):23-24.

[3]席锋,洪猛,郭小江,等.铜仁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初探[J].贵州畜牧兽医,2013,37(2):31-33.

[4]李琦.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9):21-22.

[5]邓灵机,高琳,刘新平,等.乡镇动物防疫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12,29(8):23-24.

[6]刘欢,高媛媛,姜振国,等.建设与完善乡镇兽医站构建动物防疫体系[J].畜牧兽医杂志,2014,33(1):103-106.

对畜牧兽医专业的理解篇4

1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1基层防疫系统不稳定

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存在差异。首先,由于基层防疫机构工作条件限制,用人机制和竞争机制尚不完善,无法引入学历较高的兽医技术人员,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不合理。

1.2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

对基层畜牧兽医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培养缺乏有效规划。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不足,知识结构老化,原有的知识已不适应当今需求,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知识更新培训,但是缺乏针对性,知识更新培训只是流于形式,无法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无法提升技术人员对畜牧业发展形势的了解和判断。

2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畜牧兽医工作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畜牧业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但是,目前我县畜牧兽醫管理体系中存在的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晰、法规不完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已经影响了我县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因此,改革我县现行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已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3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措施建议

3.1加强行政管理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政府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体系,稳定和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立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提高畜牧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动物卫生工作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动物卫生及其产品的安全水平。

3.2建立健全畜牧兽医工作机构

根据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要将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使其走向市场。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

3.3健全基层畜牧兽医技术培训体系

3.3.1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推广条件,配备必要的工作设施设备、配套相应的工作经费,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远程教育等资源,不断提高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现代化水平,改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能力。

3.3.2县乡技术人员成立科技服务队,村级成立养殖技术服务组,围绕主导产业,通过分层次举办畜牧兽医技术培训班,深入到村户、养殖场进行指导服务。指导农民创办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切实发挥服务功能,提高农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3.3.3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收听收看畜牧兽医科技节目,推进农村畜牧业生产信息化,提高农民开拓市场的能力。树立便民服务的思想,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坚持高效、敬业的服务精神,切实做好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3.3.4加强队伍建设,适时引进人才,通过以会代训,举办业务培训班、岗位培训班等,对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加强畜牧兽医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畜禽品种改良、饲料饲养、防疫检疫、畜禽产品加工以及市场经济等方面业务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技术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4建立健全兽医工作体系

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养殖业发展情况和兽医工作需要确定,并按程序报批。上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下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负有指导职责;各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职责。要加强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实施官方兽医制度。

5完善兽医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兽医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参照《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和国际通行做法,建立完善动物卫生法律法规体系。研究制定兽医管理、执业兽医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在兽医管理工作中的保障作用。促进兽医管理的有效,健康发展。

对畜牧兽医专业的理解篇5

关键词: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

为了进一步保持畜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有必要对畜牧兽医工作进行高度关注,有必要研究其规律,确定其标准化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只有兽医工作标准化,才能确保牲畜健康,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1影响我国畜牧兽医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制约原因

1.1对畜牧业投入资金和设施低于国际标准

与畜牧业较为发达的澳大利亚、阿根廷、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财政对畜牧业投入明显不足。发达国家畜牧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低耗能、轻污染的标准,不可否认的是人口密度低、养殖面积大、科技化水平较高等为他们的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但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畜牧业发展依靠的是市场,这就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2畜牧兽医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较低

尽管国家在各医学类、农业等高校设置畜牧兽医专业,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报考人数明显不足,这就导致高校降低了在该专业的投入,降低了教学标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相应的受到影响。除此以外,在一些偏远农村或地广人稀区域,畜牧兽医工作通常以家族式的形式得以延续,他们中的大部分并没有受过专业的畜牧兽医专业教育,而是依靠经验对牲畜来开展卫生和防疫工作,由于缺乏科学指导,非常容易出现疫情,影响到人畜的健康安全,造成经济损失。

2进一步加快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方法

2.1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共同推进“标准化”工作发展

由于我国畜牧业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养殖企业对牲畜的防疫和健康环境方面的投入偷工减料,加大了畜牧兽医工作的难度,原因就在于未能切实执行畜牧兽医标准化制度。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共同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制度。在制度框架下,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和惩处力度,在监督方面,不能局限于个别重要环节,要完全深入到畜牧养殖的每一个环节中;畜牧兽医要当好监督人和把关者,对企业牲畜养殖的各个环节密切关注,及时提出改正建议,确保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落在实处;企业要积极配合政府监督,重视畜牧兽医的建议,用实际行动确保畜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符合规定标准。

2.2畜牧兽医要身先士卒,用标准化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为了让畜牧企业从业人员真正理解到畜牧兽医工作标准化的概念,让他们树立健康养殖的理念,畜牧兽医要身先士卒,用标准化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为他人树立良好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标准化”的内涵,用自己的专业水平加深相关人员对于畜牧兽医标准化的认知,推动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高效运行。

2.3加大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培训力度

为了进一步推进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政府要定期组织畜牧从业人员对畜牧兽医标准化的培训工作。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并不是完全的依赖于畜牧兽医,而是要调动社会广泛力量,群策群力共同开展。尽可能让畜牧兽医标准化常识覆盖到畜牧工作的方方面面,让每一名从业者都树立“标准化”意识,只有具备了“标准化”意识,才能指导畜牧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才能规范工作中出现的不利于卫生健康的错误行为,才能推进畜牧兽医工作标准化工作可持续发展。

3结语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为了能让人民群众喝到放心的牛奶、吃到健康的肉类和相关食品,畜牧业工作必须要在畜牧兽医标准化模式下健康有序的开展。政府要加大监督惩罚力度,企业要自觉遵守标准规范,畜牧兽医要克己奉公、严于利己、用实际行动把“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捍卫人民群众的健康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刘邦.加快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思考[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7):34.

[2]张云臻.加快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的思考[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4):14.

对畜牧兽医专业的理解篇6

1992年改革以后,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收费养人的现状决定了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主要甚至全部工作任务就是防疫和疫病诊治,乡镇畜牧兽医站基本上还是兽医站的延续。到本世纪初,由于人员收编或者子承父业,全市乡镇畜牧兽医站从业人数达到3000多人,人数最多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如松滋市每个站达到80多人。由于人员多,加之防疫统筹经费到位率逐年下降,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生存变得异常困难,从业人员待遇低,退休人员生活无着落,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运转到了最困难的时候。2004年,伴随农村税费改革推进而展开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一方面取消了防疫统筹收费政策,另一方面同时开展了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综合配套改革,原乡镇畜牧兽医站职工全员买断身份,办理养老保险,把乡镇畜牧兽医站从业人员推向社会,成立了民办非实体的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同时推进改革,建立了动物防疫监督体系,每个乡镇配备2-3名动物防疫监督员,主要职责是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无专人实施或由防疫监督员承担,工作被全面弱化,甚至于无。

二、现代畜牧业发展对畜牧兽医科技服务工作的新要求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思想观念的进一步深化,外出务工农民越来越多,农村养殖户逐渐减少,规模养殖快速发展,畜牧业生产方式快速转变,区域特色快速呈现。畜牧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对畜牧兽医科技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要求服务的针对性、专业化更强。如规模养猪农户(场)需要的就只是养猪方面的新技术,而不需要养禽方面的技术;规模养禽农户(场)需要的就只是养禽方面的技术,而不需要养猪方面的技术。

二是要求服务的技术水平更高。一般的常规技术已不能满足畜禽规模养殖户的技术需求,也不能解决规模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有的专业户遇到重大技术问题只能上网查询技术。

三是要求在疫病防控诊断治疗上要及时、配套。四是要求技术要全面。现代畜禽规模养殖户需要的不仅仅是养殖技术,还需要畜牧工程技术、畜牧机械技术、综合治污技术等,需要这些技术的集成技术。

三、对策措施

提升畜牧兽医科技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坚持多措并举的方针,既要巩固和充分发挥畜牧兽医科技推广主渠道的作用,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又要开辟新渠道,通过开展公司化服务、技物结合的专业化服务和扶持专合组织开展自我服务等方式,来加速畜牧兽医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同时还要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手段,开展全面及时有效的科技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要巩固主渠道,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市、县设立畜牧技术推广站,乡镇确定至少1名畜牧技术推广员,或在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里面配备1名畜牧技术推广员,由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担任或管理。乡镇畜牧技术推广员确定以后,要进一步提高素质,明确任务,落实保障。市级畜牧技术推广站主要负责畜牧兽医技术规程的制定、乡镇畜牧技术推广员的培训、万头猪场技术员的培训等;县市区畜牧技术推广站主要负责分区域分品种组织培训资料,开展技术培训等;乡镇畜牧技术推广员主要负责掌握生产信息,建立养殖档案,开展技术培训,解决实际问题等。同时,要进一步提高乡镇畜牧技术推广员的科技素质,全面开展乡镇畜牧技术推广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更新知识,通过3-5年的努力,使90%以上的乡镇畜牧技术推广员达到大专以上水平。同时,要从以钱养事经费中,安排解决乡镇畜牧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必要的工作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