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1篇1

Abstract:CurrentsituationanalysisoftheEmploymentgraduatesmajoredincivilConstructioninsecondarytechnicalschoolisgivenandknowledgeforthedocumenterspostneedisintroduced.

关键词:资料员;土建专业知识;贯标;资料记录;整理;归档

Keywords:documenter;civilconstructionprofessionalknowledge;belinkedtogether;datarecord;classification;summary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1-0099-02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进入高等学府读书已经不再是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这无疑给中等职业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将门槛提高了,一般都要求应聘人员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即使中职毕业生要求的工资比较低,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比较好,用人单位也不会考虑,所以中职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非常困难。就业困难是造成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缺少且素质较差的原因之一。

因此,必须以行业为依托,加强与行业的密切联系,主动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与实际需求,动态地挖掘行业中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岗位,根据专业岗位群的变化来调整专业培养目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比较容易找到就业的出路,中等职业教育才能够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以中等职业学校土建类专业为例,该专业的毕业生已经具有土建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就业时却根本无法与大学生竞争。因为在建筑业的潜在用人单位当中,无论是设计单位、建筑公司,还是监理公司或房地产公司,他们在招聘大部分的工作岗位人员时,都是要求应聘人员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那么,这个专业的中职毕业生以后的去向如何呢?经过调研,发现在目前的建筑行业当中,有一些工作岗位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但是又属于基础性技术操作或基础性技术管理工作,因此工作比较繁琐和辛苦,工资又不高,是许多大学生不愿去干的,而一般普通的没有学过专业的人又干不了,这些岗位就是中职生面向的工作岗位,例如建筑工地项目部的资料员、质安员、机电管理员、预算员等。

以资料员为例,据调研现在广州市几家大型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都非常缺乏,按规定一个工地应配备一个资料员来管理各种资料,但现在的情况是,一个资料员常常要负责两个甚至是三个工地的资料。

资料员的主要工作是: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标准对工程的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并记录在案,最后形成完整的工程竣工验收资料。这是施工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具体体现,是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在依法建设、现场管理、质量控制以及采用新技术等方面的原始记录,是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对于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各种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是工程建设当中进行的各项工作的一个书面证明材料,如果日后发生各种工程纠纷,它就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而且,如果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竣工资料不完整,该项目就不能进行竣工验收。所以,工地现场的实际工作做到哪里,资料就要做到哪里。因此,资料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岗位,一个好的资料员甚至与施工员可以达到相同的地位。

但是,资料员的工作又是一个非常辛苦和繁琐的工作。辛苦是因为资料员经常要加班,特别是在工程将要竣工的时候,很多资料在这个时候才能够收集齐全;而且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发生工程变更,所以为了保证资料前后一致,有些资料还要进行修改,因此就要求资料员必须加班加点整理资料,这样才能够赶在竣工日期前将资料准备好。繁琐是因为一个建筑工程的资料数量非常之多,整理起来费时费力。

首先,建筑工程施工资料至少要准备一式三份,一份给档案馆,一份给甲方,一份给乙方,这就有几大箱子的资料要收集和整理。

其次是各种资料上面的签字、盖章等都必须齐全,缺一不可。作为资料员,就必须去找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负责人逐一签字、盖章。

第三,当资料送到档案馆后,还要由档案馆的负责人审核,如果发现资料有错漏,或资料收集、归档不符合要求,档案馆是不予接收的,此时资料员就必须按档案馆的要求重新进行整改,这样的情况往往要发生好几次。

正是因为资料员的工作非常辛苦和繁琐,工资也不高,一般大学生在干了几年资料员的工作,有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大多数是要跳槽的。所以这个工作岗位人员的流动性很大,真正能够耐得住辛苦做下去的人不多,因此有经验的资料员已经越来越少了。现在工地上大部分的资料员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所以造成工地上的资料经常是丢三拉四,很不齐全,而且在归档方面也很不合理。

因此,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应把握这一机遇,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增加资料员岗位的教学内容,从而为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多提供一条出路。

资料员这个工作岗位,主要是需要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应掌握土建专业的基础知识,如建筑材料、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基础知识、建筑结构基本知识、房屋设备基础知识、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等。这些专业基础知识,是土建类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专业知识平台。有了这些专业基础知识,资料员对于工程进行到什么地方,该收集什么资料,资料中的各项数据是否合理,就会比较清楚,因而他在收集整理资料时就不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错漏。那么,我们中等职业学校都已经设置了相应的课程来让学生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

(2)要掌握贯标方面的知识,即对ISO体系要熟悉。所谓ISO体系,其实就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企业管理模式,各个企业以这个模式为蓝本,再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的管理程序和制度,然后整个企业都必须按照这个管理程序和制度进行运作。而为了体现企业的运作情况,同样要进行各种资料的记录、收集和整理。

近年来,我们国家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要求所有的企业都要贯彻执行ISO国际标准,以增加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一个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每年都要自己进行两次内部审核,以检查ISO体系的运行情况,并且还要根据审核的结果随时进行整改;每隔三年,中建协就要派专家对各家企业进行一次外部审核,同样是审核ISO体系的运行情况,其审核的结果对于企业的资质评定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不管是内部审核还是外部审核,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检查企业当中各种资料的记录情况。

所以,作为一个建筑施工企业的资料员,除了要收集、整理与建筑工程项目有关的技术资料之外,还要收集、整理属于ISO体系文件要求具备的资料。

例如,工地项目部就要建立受控文件清单(所谓受控文件就是指各种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技术规程、各种合同等等),还要建立各种文件和资料的收发文登记;由于本单位与外单位之间的联系,都必须采用“工作联系单”的形式来进行交流,所以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的工作联系单,资料员都必须将它们保存和留底等等。作为一个资料员,如果不熟悉ISO体系,就不知道在建筑施工企业的运作过程当中应该收集哪些资料,因此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资料员。

所以,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当中也可以适当设置一些选修课程,如企业管理方面的课程,让学生大致了解ISO体系的内容,并且对整个施工企业的运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要掌握资料记录、整理、归档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属于专门的技能培养。

首先是资料的记录工作。过去,每个建筑施工企业都使用自己独立的一套资料表格来进行工程数据的记录,这就使得不同企业之间的各种资料表格形式多样,非常混乱,很难管理。所以,为了加强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管理,统一广东省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主编了一套统一用表(简称省统表)及配套使用的电脑软件,并要求从2003年12月1日起,全省新开工的建筑工程都必须采用。

具体名称为:

①《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②《广东省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其次是资料的整理工作。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资料至少都要求准备一式三份,一份给档案馆,一份给甲方,一份给乙方,其中给档案馆的资料是不能有复印件的,如果有复印件,则必须在上面注明原件的去向。同时,资料上采用的各种书写材料都必须耐久、清晰。更重要的是,归档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签章齐备,如果缺少签章,资料员就必须向各单位索要。

最后是资料的归档工作。为了组卷时整齐划一,便于保存,要求各种文字资料都必须采用A4纸记录。所有资料都应按照省统表规定的内容和顺序组卷,还要编写卷内目录,最后用白色棉线装订成册。

以上的这些工作,对于一个资料员来说都是基本要求掌握的技能。所以为了让学生具有这些方面的技能,可以在课程设置当中,增加“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整理”的实训内容,即在老师的辅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收集、整理一个简单工程的所有资料。通过这样的实训,就可以使学生基本了解省统表的内容,并且使他们初步掌握资料员的工作技能和方法。

(4)要熟练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例如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应用。因为资料员经常面对的是成千上万页的资料,如果电脑操作不熟练、速度太慢是来不及处理的。而对于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校期间都已经学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以对各种办公软件的应用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应该进一步提高操作的速度。

目前,为了减轻资料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都采用了“建设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软件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现在也有很多家电脑公司都开发了该软件,比较有名的是“三和软件公司”和“华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软件。这些软件的价格现在都比较昂贵,如果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购买这些软件来供学生观看和学习,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以上就是资料员这个工作岗位所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相信类似资料员岗位的这种情况,在土建类专业甚至是其它专业还会存在,只要深入地调研、不断地挖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面向的岗位群将不断得到充实,就业之路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对现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更专业化的项目管理的迫切要求,但限于分包方的专业知识不够、管理水平比较低等问题,现有的分包管理制度不能满足现实需求,那么就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才能保证分包管理不断走向完善。

二、加强分包管理的必要性

1、建筑企业专业化发展方向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由于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并且对市场专业化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样就使得建筑企业在向着专业化的管理方向发展,并且使得企业的分包管理更加专业。同时专业化的生产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附加值,所以必须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工程项目而言,对工程项目进行分包管理,可以使大型企业向更加高端的方向发展,也可以使小型施工企业向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作为大型企业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并且企业还要从劳动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的方向转变,并且由低端向高端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抛弃低端生产资源以及更多的依赖分包商。

2、建筑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需求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力,作为施工企业,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项目管理中,并且还要加强分包管理的能力,这样就需要建立一支专业水平比较高的分包队伍,并且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员。同时还要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提高施工人员的生产力,从而就可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利润。

三、现阶段建筑项目分包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专业化市场未有效形成,分包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有绝大多数的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比较健全的分包管理制度,这样分包单位在选择的时候都是通过熟人介绍或者熟悉的队伍进行施工,并且没有完善分包制度以及严格的选择标准。同时在施工的时候,由于进行的是粗放式管理,这样就导致总分包管理失去控制,从而使得企业的经营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2、分包商工程质量不佳

在建筑工程中,由于一部分的分包施工企业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样就没有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出现了以次充好的情况,并且没有根据施工合同指明的材料品质、品牌和性能参数进行施工,这样就使得施工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要求,从而就给总包方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3、分包商现场管理人员经验不足,技术工人素质偏低

目前有一部分的分包商专业知识水平比较低,并且没有给工程项目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有一些工程技术配备了管理人员,但是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水平不足,这样就不能培养出一支比较稳定的技术工人队伍。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分包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项目的时候,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就很难得到保证,并且会严重阻碍总包方的总体管理目标的实现,从而就严重影响总包方的管理水平。

4、分包商只顾自身施工管理,忽略项目整体的系统性

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分包管理的时候,由于有一部分的分包商没有从整体的方向出发,他们都是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分包项目进行施工管理,并且不服从整体工序的安排,这样就严重影响总包方的管理的进度。

四、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对策

1、健全分包管理机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要想解决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对企业管理行为进行规范,这样就可以降低经营的风险,也可以更好的控制分包成本,从而就需要建立健全分包管理机制。首先要市场化工程项目的分包管理工作,还要不断的健全和完善公开招标的运行、操作机制。然后要制定比较规范的分包工程招投标方法和具体的操作流程,这样就可以防止选择的分包单位出现漏洞和受人干扰的情况。再次,要建立分包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和合格分包商名录的方法进行严格的控制。最后要不断的完善工作效能考核机制和健全对外分包结算审计制度,从而就可以有效的防止在在分包结算中出现漏洞。

2、加强分包合同管理

其一,要对分包合同的条款进行严格的控制,不仅要明确分包方在工程中实施的主要工作内容,还要明确分包方的工程质量、工期等,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在施工中出现的以次充好以及不认真对待工作的情况。其二,在进行分包合同管理的时候,首先要严格按照分包合同规定的工程结算办法对分包方已经完成的工程量进行具体的验收和价格计算。还要严格按照工程款的拨付的操作流程进行拨付审核。然后签字审批手续完成之后才可以拨款,不可以补办手续。除此之外,在进行工程款结算的时候,要及时的扣除分包单位领用的材料费以及总包方代付的各项费用等。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进度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对于分包商用劣质的材料充当优质材料,首先要在合同中规定分包商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的品质、规格等参数,并且具体的设计还与合同中规定的内容相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设备等都不可以进入施工现场。然后作为总承包方要注意关注市场上的信息,并且充分的了解材料知识,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和设备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并且要认真的核对报验单,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就可以进入施工现场。在实际的分包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的进度。首先要制定出分包管理的总进度计划,并且要将分包商的计划工期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然后要分包商估计出可能影响施工工期的因素,并且针对其制定出具体的预防方案,这样就可以保证实际的施工进度符合计划的进度。再次对于施工现场发生的变化,要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还要双方协商,从而得到总包方的同意。最后要将施工进度计划报监理和业主,且得到他们认可;作为总包方还要定期的加强现场进度的检查、监督以及控制。

4、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分包队伍,加强人员培训

分包队伍的施工水平是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并且分包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分包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要全面的了解分包商的施工能力、管理水平等,并且还要选择资质和信誉比较好的分包队伍。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分包管理能力。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篇3

[关键词]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目标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没有科学的界定。因此,科学、准确地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思路是解决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瓶颈的首要问题。高职院校属于培养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等与本科高校存在明显区别。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更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取得职业认证为毕业考核条件,以培养职业化能力为核心,并通过创新培养方式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1]。

二、专业建设的思路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是笔者所在学院2011年开始招生的新专业,本专业主要是针对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的情况而设置的。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建筑业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建筑电气方向,具体的就业岗位包括建筑设备安装施工员、造价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设计助理、设备运行管理员等,毕业生工作单位主要是建筑设备施工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监理公司、建筑设计院、市政管网归属公司(如燃气公司、热力公司等)和物业管理公司等,毕业生可获得的岗位资格证书包括设备安装施工员证、造价员证、质检员证、安全员证、材料员证、资料员证、测量员证等。根据以上专业定位的需要,提出本专业建设的思路。

(一)专业建设的整体思路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培养的是面向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生产第一线的精通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本专业建设的整体思路可以确定为以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基础和重点,以建筑设备工程施工管理能力培养为必要条件和拓展方向,突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其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和特色,以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有益补充,专业建设的关键是课程建设及其优化整合。

(二)专业建设的核心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建筑设备水暖通和建筑电气方向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较强的相关专业领域就业竞争力、相应的择业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及未来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也是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可靠保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深入调查,及时了解建设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突出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构建以项目导向、工作过程为教学组织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开设建筑给排水、暖通空调、建筑电气等方向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使本专业毕业生达到理解与掌握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适应本专业就业所面向的复杂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二,主要能力与辅助能力紧密结合,要突出主要能力的培养。本专业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毕业生的主要能力定位于建筑设备安装施工技术与管理,这是就业的主要渠道,而辅助能力包括建筑设备工程施工图设计助理以及建筑设备系统运行管理。这两种能力需要紧密结合,突出主要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成为建筑设备安装行业、企业稀缺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第三,强化本专业实际应用能力的动手训练。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能够体现教学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平台,通过与企业合作,扩大校外实习基地规模,为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与就业提供平台。在校期间完成建筑给排水工程、供热工程以及建筑电气课程设计,依据真实工程背景完成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和建筑设备施工技术综合实训,具备符合就业需要的上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实现教学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第四,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行课程设置与建筑业职业岗位资格证书要求相结合,资格证书与职业岗位相一致,使毕业生适应职业岗位标准要求。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训项目,使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相融通。在正常专业教学的同时,能够完成或基本完成职业培训任务,达到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基本要求,做到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真正互相沟通衔接。学生在毕业时不仅获得大专文凭,同时获得相应职业技能证书,参加工作后能通过考试取得建筑设备专业贰级建造师及以上执业资格证书,从而为就业和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第五,强化专业适应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很广,可在建筑业企业第一线从事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可在建设单位及监理公司从事建筑设备水暖通以及建筑电气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可在建筑设计院从事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助理工作,还可以在市政管网归属公司以及物业公司等单位从事设备系统运行管理工作。毕业生应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强化专业适应能力,就会不断地拓宽就业范围。

三、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本专业强调的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的应用性,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以模块化为基本结构,以专业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为框架,以学生获得职业行动能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线索,确定课程结构,以专业核心技能和新技术为主线,优化课程内容,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按照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三个模块进行模块化设计,形成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需要为根本的专业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体现出理论与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相互融合,能够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效果,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突出了人才培养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一)课程体系建设应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

根据建筑设备安装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考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的职业资格标准和学生实际,制定突出能力培养,适应企业岗位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结合实际施工过程,建立符合行业岗位群需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法

1、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要保持一致

在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应明确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明确就业岗位群。在课程体系中要规定各门课程的界限,避免出现知识介绍的漏洞和重复。教学时要根据课程容量确定,重点突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将建筑设备安装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建议充分体现,从而使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满足就业岗位的需求。

2、课程体系符合职业能力需要的广度和深度应进一步加强

满足职业能力的需要是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任务。相关课程应以职业岗位课程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改革,以建筑设备工程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岗位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分析,完成专业知识的解构与重构。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突出应用知识的针对性,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岗位技能训练,突出学生施工过程要素控制、验收环节质量控制、工序交接进程控制的能力培养,形成以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实现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构建的有效途径。还要针对专业核心课程逐步开展精品课建设,从而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和影响力,以此来推动教材建设水平、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提高。

3、优化实践教学,突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2]

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实践教学课程的建设方面,应考虑以下内容:

1)专业实践教学

专业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形成人才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实践教学应保持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的一致性、实训项目与岗位工作任务的一致性,提高学生质量意识、建筑节能意识和涉外工程能力,突出职业化、实用性和针对性。实践教学过程还应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相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采取专兼职教师相结合,做好实践教学基础建设工作。另外还要努力开展订单式培养和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2)暑假生产实习

由于高职教育的特点,需要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分别利用好大一和大二课程结束后的暑假进行认识与生产性实习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指导教师的统一安排和指导,由学生在假期内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并自主实习,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3)毕业设计的指导方法

毕业设计是使学生真正利用所学开展实质性工作的极好手段。由于学生的毕业设计主要是在校外完成,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所在学院采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进行过程管理,教师除利用系统进行各阶段文档内容评阅外,还采用电子邮箱、飞信和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选题并掌握毕业设计的基本方法。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采用远程交流、指导与控制,因此要求学生在实习现场也要明确现场的指导教师。通过采用双导师制,并以现场指导教师为主进行毕业设计,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与发展提供了保障。

4)搞好学生课外学习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小组活动,参加科技竞赛,参加岗位培训,获取相应证书。邀请专家为学生做专题报告,了解前沿科技动态,启迪人生价值追求,拓展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专业生产实践活动,以组织课外专业领域科技竞赛等手段,促进学生开展创新与科研活动效果。这些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学生技能素养有效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4、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力度[3]

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加强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专业核心技能的训练项目都有对应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在现有实训基地基础上改造、扩建、新建实训基地。主动邀请建筑设备安装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本专业建设,发挥他们对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宏观指导作用。

四、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实现过程

本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二阶段以真实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的单项实训、综合实训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第三阶段通过顶岗实习的教学环节,达到毕业后能上岗的目的。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优质的实践教学硬件和软件条件,学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开发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与产业对接,以校企共建的方式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原则,建设具有双师型、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会得到可靠保证,人才培养水平将会不断提升,更加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ResearchonSpecialtyConstructionoftheBuildingEquipmentEngineeringTechnologyi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LinLi

(Hebei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ofBuildingMaterials,HebeiQinhuangdao066004)

Abstract:Inthisarticle,accordingtotheexistingspecialtyconstructionproblemsofthebuidingequipmentengineeringtechnologyi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putforwardtheoverallthoughtsofthespecialtyconstruction.makingcleartheimplementationalmethodofthecurriculumsystemconstructionthoughexpatiatingontheconstructionconceptionofspecializedcoursesystem,finallyanalyzedandsummeduprealizationprocessofthepracticalabilitytraining.

Keywords:buildingequipmentengineeringtechnology;specialtyconstruction;curriculumsystem;capacitytraining

参考文献:

[1]吴云祥.高职高专建筑设备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0(6):48-50

[2]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建设教育,2010(11-12):14-17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1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建筑结构设计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同于其它专业设计,它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周期、成本节约,可以说是一个工程中重要的生命线。对业主而言,在同行业中是视时间和成本为金钱的,有效地缩短工程周期和节约成本就意味着在市场中能取得先机,立于不败之地,获取更大的效益,业主对设计单位的要求就是如此。可以说能做到业主满意、以业主为服务中心就会增强设计单位的同行业竞争力。针对建筑结构设计全面质量管理,设计单位可采取如下过程管理方法,其中设计单位结构总工程师是建筑结构设计全面质量管理的总负责人,组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一、建筑结构设计管理的理念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没有好的质量,产品就没有市场,只有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建筑设计也是同样如此。只有在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上做文章,才能产出高质量的建筑设计成品。建筑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可等同于建筑产品,它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它不能用工业化、工厂化、程序化的过程进行生产,对于不同使用功能、性质的建筑从内容到外表形态是不同的。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确切地说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建筑规范、规程和标准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建筑设计精品是在设计运行过程中优化取舍,完善完美。因此,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在于强化、强调了设计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动态管理。它也打破了过去静止的简单化的“结果管理”淘汰制。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建筑设计运行过程要自始至终,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由方案到施工图,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筛选。它是积极主动、极具挑战性的动态管理。

二、设计前期质量管理

1.根据业主要求设计单位组建设计项目组,安排结构设计各阶段的设计人员、校对人员、专业负责人、审核人员并安排相应的完成时间,形成设计进度计划表。

2.在签定设计合同时由设计人员了解业主对该项目的明确要求和隐含要求,向业主指定的业主代表收集设计资料,包括委托书、立项文件、地质勘察报告、环评报告、规划总平等等,同时对提供的资料要由业主代表签字确认。

3.针对建筑工程的不同类型,由专业负责人对设计和校对人员进行事先指导,形成事先指导表。同时专业负责人应起草本设计项目结构设计统一措施,经结构总工程师批准后,结构人员保证人手一份使用。设计项目结构设计统一措施可按以下选择a.工程地质勘察要求,b.结构设计制图标准,c.工业厂房结构设计统一措施,d.多层(砖混、框架等)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措施,e.高层(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等)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措施等。

三、设计过程质量管理

1.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中设计人员应严格执行结构设计统一措施,如有异议应及时向专业负责人提出,由专业负责人和总工程师确定最终标准,而不能一意孤行,违反全面质量管理,影响设计进度。

2.建筑各专业在各阶段设计过程中应互提设计基础资料,形成配合资料互提单表,以此表来约束各专业人员的设计责任行为。结构设计人员应做到主动与建筑各专业沟通,做到设计严谨、不遗漏。

3.在初步设计结束后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工作情况,由各级负责人进行设计中间工作检查,形成中间检查表。各级负责人应做到主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以免设计校对、审核时改动过大,影响设计进度。

4.设计人员应严格执行设计进度,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在安排时间内完成,应及时把情况向专业负责人说明,由专业负责人另行安排设计人员协助工作,保证工作按时完成。在各阶段设计结束后进行设计校对、审核,并形成校对记录表、审核记录表。对校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设计人员可以有自己的思路原则,说明理由经总工程师审核确认后,可以不修改,否则都应进行修改,而不能弄虚作假不修改。

5.最后设计图纸要进行图纸会签、加盖印章、晒图、打印、包装、交付、备份设计电子文件等工作,属于设计人员完成的要及时履行责任完成,不要影响下一步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进行。设计人员应按照本设计

[1][2]

单位结构专业计算书的要求完成本专业计算书。

四、设计后期质量管理

.根据建筑设计审图中心提出的意见及时进行修改,设计人员如遇不理解之处,要主动早与审图人员沟通修改,并按审图中心的要求提供修改后的设计文件,争取早日通过,交付业主使用。

.按照业主的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形成工程设计会审记录表,做好业主与施工单位的沟通桥梁作用。

.对施工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如果涉及设计变更,要及时做好设计变更,按照本设计单位的相关要求处理后形成设计变更通知书表交付施工单位使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要及时处理,不拖沓,形成现场服务记录表。

.在施工过程各部位验收中,设计人员要虚心向业主和施工单位收集设计质量信息反馈,并且从中要吸取教训,形成质量信息反馈单表。

.主体工程验收后,设计人员要对整个设计过程文本、底图、表格等资料存档保管并做好设计文件记录。

按照以上对建筑结构设计全面质量管理的阐述,可以形成以下组织结构表进行归纳:

从上面组织结构表可以看出,用一些规范的表格和文本是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这种过程可以是一目了然的,在执行时会很有条理,容易让人接受并执行。同时我们看到建筑结构设计全面质量管理很好地把握了全面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即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

总之,建筑设计的质量管理,就在于强化、强调了设计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动态管理。它也打破了过去静止的简单化的“结果管理”淘汰制。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建筑设计运行过程要自始至终,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由方案到施工图,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筛选。它是积极主动、极具挑战性的动态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我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导向,确定职业岗位群及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最终形成该课程体系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二、构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框架

我院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这一主线,对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重新梳理与整合,形成了培养与强化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新的全新课程体系。其中,基本素质可以通过学习专业基本素质课程、文化素质课程和职业道德素质课程进行培养;专业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识图能力、测量放线能力和材料检测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建筑识图》等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培养:专业核心能力重点突出施工技术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基础工程施工》等课程进行培养;专业拓展能力主要包括监理、安装等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建设工程监理概论》等课程进行培养。课程体系的框架已基本构建,最终能否实现关键在于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因此专业课程开发已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三、校企联合开发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应该遵循由校企联合开发的逻辑规律和路径,分析就业岗位及各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而设置学习领域的课程。

1.就业行业、企业。

从建筑工程学院多年来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统计结果来看,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为中小型的建筑公司、房地产公司、监理公司等单位。因此,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确定为中小型企业,既是保障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质量,又是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必然选择。

2.就业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分析。

由于中小型企业的工作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较简单,并且企业自身发展空间较小,对本科及以上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较小,因此在中小型企业就业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人多岗、多岗兼顾的能力。常见的建筑类工作岗位主要有:施工管理、质量检测、安全管理、资料管理、测量放线和材料检测等6个岗位。其中:施工管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组织工程施工的生产管理;编制各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安全、质量、技术方案;合理规划布局施工现场平面图;编制工程总进度计划表和月进度计划表及各施工班组的月进度计划表等工作。质量检测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检查验收;各工种的分部、分项工程跟班质量检查和验收;监督检查各施工班组的各项质量;填写质检内业;收集各班组的工程质量检查资料,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定期组织召开现场质量例会,制定预控及整改措施。安全管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建立健全本工程有关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安全教育;检查各级安全技术交底;巡回检查施工现场;检查班组安全生产活动;安全生产资料的编制、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资料管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工程项目资料、图纸等档案的收集、管理;参加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工作;计划、统计的管理;工程项目的内业管理等工作。测量防线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制定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放线方案;测量仪器的核定、校正;测量放线等工作。材料管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现场材料管理,制定材料管理规划,组织料具进场,现场材料的验收、保管、发放、核算;材料计划管理工作,编制材料计划,材料的供应;材料的选购;编制单位工程耗用材料的控制指标;材料进场调拨、转移领用;材料仓库的仓库管理;材料核算管理等工作。

3.学习领域课程的设置。

从我院调研分析的结果来看,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必须按照学习领域进行设置,下面以培养施工管理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基础工程施工》的设置为例进行说明。在《基础工程施工》课程设置时我们将一个个学习情境按照一个任务或项目的形式来进行设计,并按照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由易到难排序,同时在学习内容中有机融入相关建筑工工艺、建筑工程质量统一验收标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四、形成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篇6

关键词: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综合规划布置

0前言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主要包括给排水、消防、电气、通风空调、智能系统等专业,各专业又分不同的子分项,各类机电管道和设备在建筑物内外交叉敷设安装。如果不对各专业的管道设施在施工前进行综合规划布置,在施工过程中就很可能会出现不同专业间管道和设备打交叠位,造成返工、增加工程作业量甚至出现施工现场无法安装或施工质量不符合验收规范要求等问题。走向排位杂乱的机电管路设施也会增加日后运行管理维修的难度。因此,建筑机电管道设备安装工程有必要在工程施工作业前预先进行排位规划布置,以保证施工过程作业有序进行,管道设施空间分布整齐条理,达到充分利用空间节约空间的效果。

1建筑机电安装的排位规划布置应从设计阶段开始。

在设计初始阶段,各个专业相互提交专业条件资料,在这个阶段各专业设计人员就应当考虑专业设计规划布置对日后施工安装的所产生的影响,考虑设计方案中管路走向布局施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各个专业在提交专业条件时除了要考虑满足自身专业要求和节约建筑面积,也要考虑本专业管路设备的空间分布会不会对其他的专业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各个专业井道的面积分配布置既要节省建筑面积,也要满足各专业管路安装的空间要求,方便各专业之间的搭接配合;配电房、水泵房、空调机房、监控中心等管路集中的设备房位置的选取应尽量靠近建筑物中心,各类管道从中心向周团均匀分散布管;用电量集中的设备应尽量靠近配电房,以减少配电线路长度等等。各类管道设施在建筑空间各个层面的设计分布要预先做好专业间的沟通,对管路空间布置进行统一的规划,达成共同遵守的分布排位规则。例如,在各类管路交叉比较多的地方,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等空间的排位在设计前时就明确下来,水电空暖等专业管路的排位达成初步的排位顺序,各专业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落实贯彻这些约定的规则。专业间关于建筑空间布置的沟通调整要贯穿整个设计过程,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出现某专业的设计更改时应及时通知其它专业设计人员做出相应的变更调整。到设计阶段后期,各专业的施工平面图设计已基本完成,管道设备的平面布置也基本明确,对设备管道多的走廊、地下室等部位,由建筑专业设计人员定出层高净空后,再由结构及各个设备专业提交各个层面各专业的梁高、管道设备尺寸等空间要求,统一复核是否能满足层高净空要求,对不能满足要求的地方再做适当的调整,直至满足各专业要求。

2在工程施工阶段,总承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机电设备安装综合排位布置规划起主导作用。

在工程施工前,总承包单位拿到各专业的施工图纸后,就要尽快指派专业工程师审读图纸,了解各专业管道设备的安装要点和重点,对在结构施工阶段需要预埋的孔洞,构件等做出标识,并向分包单位做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提醒分包单位注意那些重点预埋部位,防止因漏埋错埋孔洞、预埋件造成日后施工安装时无法按照设计的布置排位要求完成作业。各专业分包单位审读图纸的专业工程师也要及早发现并提出各专业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无法施工或可能会出现安装位置不合理的问题,集中统一提交总承包单位及设计单位核对,做出及时的更改。对预埋在剪力墙或楼板内的强弱电线管和冷热水管道等预埋管线,应严格按施工图施工,预埋在钢筋面层内部,保证预埋线管有足够的保护厚度,减少日后在墙身楼板打钻时打穿线管造成破坏。预埋在剪力墙或楼板内管线在拆除模板后,在管线所在的位置画出管线走向标识线。在墙身及楼板安装吊杆支架时,打钻吊杆支架螺栓就可以避开这些标识线所在的位置,避免打穿预埋的管线。对项目大机电专业多路道设施多的工程,安装施工开始前,总承包单位应组织各专业分包单位的技术人员针对机电安装综合排位布置进行图纸会审或开专题会议。

3对管道设备重迭交叉多的部位,例如公共走廊、大面积房间,地下室等部位,对排位布置展开讨论,达成排位规则。

总承包单位可安排机电工程师将不同专业的平面图放在同一平面上重叠,删去对安装空间影响不大的支管小管,绘制成综合各个专业主要管路的综合平面布置图,并标识出各个专业管道及设备的管径,截面积、体积等数据,再进行平面位置调整,减少平面图上各个专业管道的交叉重迭,使各类管道走向条理分明。根据绘制成的机电管道设备综合平布置图,对管路平行交叉多,建筑空间小、结构梁大、有大风管大水管大设备的部位,或有可能会出现排位困难地方,再绘制出关键部位的剖面图。由总承包单位组织各专业安装分包单位,共同讨论,对关键部位的布置进行排位,确定天花标高净空高度及各类管路的空间次序。管道的外壁、法兰边缘及热绝缘层外壁等管路最突出部位距墙壁或柱边的净距不应小于lOOmm。对于并排管路上的并列阀门的手轮,其净距不小于l00arm。

机电专业设备主管道安装完成后开始装修装饰工程,这时天花材质及高度基本已经确定,综合布置主要就集中在天花板下的布置,天花板下有强电系统的灯具,智能系统的广播、摄像头,消防系统的感应探头、喷头,通风空调系统的排送风口等设施。布置时根据天花的材质规格型号、以及同专业设施间和不同专业设施间的规范间距要求,既要考虑天花面的观感上分布均匀美观,也要考虑各种设施的排位分布是否能满足各自的规范要求。块状天花下的机电设施应安装在靠近天花块中心,条状或整板的天花板下的设施应左右前后均匀规则排布。由于这是一项综合各专业间协调性的工作,这项工作一般也由总承包单位来完成,总承包单位组织不同专业间的协调讨论直到平面布置最终确定。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篇7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建筑管理暨工程质量安全造价工作会议,主题是贯彻落实省厅召开的建筑管理和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布置建筑管理暨工程质量安全造价工作。刚才,市建管处、工程质监局、定额站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就建筑管理、工程质量安全和造价等作了工作报告,认真回顾“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了2010年工作情况,布置了2011年工作任务,我完全同意。会议还对2010年度建筑行业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我代表市住房城乡建委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建设行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下面,我就切实做好全市建筑管理暨工程质量安全造价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理清加快建筑行业发展的思路

“十一五”期间,我市建筑行业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通过全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建筑业得到较快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市建筑业累计完成产值264.19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23倍。2010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到了89.98亿元,房建施工面积833.54万㎡,建筑业增加值为29.69亿元,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建筑业企业实力得到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市新增建筑总承包一级企业3家,二级企业29家,到2010年底,全市共有建筑总承包企业95家,其中建筑总承包一级企业5家、二级企业36家,分别比“十五”末增加1.5倍和4.1倍,建筑业企业有了长足发展,施工能力明显增强。

(三)工程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精品意识明显增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主动性、自觉性提高,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十一五”期间,共创“黄山杯”工程16项,省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8项,省用户满意住宅工程16项,“颍州杯”工程46项,市“精品工程”146项,市结构精品工程178项;获省级工法3项,市级工法10项。2010年,共创省级“黄山杯”工程3项,省“结构精品”工程1项,市“颍州杯”工程13项,市“精品工程”25项,市“结构精品”工程65项。

(四)工程质量监管手段不断创新。“十一五”期间,通过完善监督程序,规范监督方案,创新监督模式,加强了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被动性检查向主动检查转变,从监管资源平均分配向突出重点、差异化管理转变,从以工程实体为检点,向检查参建各方质量责任制落实情况,以及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贯彻执行情况转变。通过强化层级监管,实施质量约谈,完善动态考核,大大促进了质量工作的有效开展。积极推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有效开展工程质量通病的专项治理,严格建筑节能全过程管理,强化校舍工程、市政基础工程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质量的监管。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巡查实施办法》、《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程序》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质量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措施,为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工程造价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服务于工程项目建设,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深化了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改革,实行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初步建立了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制定了《市工程造价管理办法》、《市工程造价指标制度》和《控制价备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管理机制,创新了工程造价纠纷解决的新模式,与市仲裁委共同设立了造价仲裁工作站。突出以工程经济签证、工程结算、工程合同等“三备案”为抓手,加大工程造价的监督力度,有效遏制了虚假签证、虚假变更、造价结算时大幅度反弹的现象,维护了正常的建筑市场经济秩序。工程造价专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造价员700多人,注册造价师76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10家,其中甲级1家,乙级9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筑业企业虽然在数量上发展较快,但规模小,整体实力不强,缺乏竞争力,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建设发展的需求。二是建筑市场秩序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不择手段的竞争现象仍然存在,影响和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三是建设工程质量通病的根治工作亟待加强。建筑砌体、现浇板开裂等问题已成为投诉的热点、难点,引发集体上访的情况时有发生。建筑节能设计深度以及工程勘察质量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是建筑管理机制与行业发展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一些施工和监理企业项目管理的技术力量明显不足,各级建设监管部门也存在人员不足和人才匮乏的问题。五是建筑行业企业动态监管工作亟待加强。重准入、轻监管、少清出的问题依然存在,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查处力度不够,致使一些企业鱼目混珠,扰乱建筑市场。

二、突出重点,明确加快建筑行业发展的任务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要按照省、市“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立足当前,科学编制建筑行业发展规划。2011年的工作重点是:

(一)强力推动建筑业快速发展。一是着力提升建筑业整体实力。要以推动建筑业组织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培育扶持建筑业龙头企业,支持建筑业企业联合、重组,提高市场竞争力。支持总承包企业拓宽服务领域,发挥勘察设计企业的管理、技术和人才优势,带动全市建筑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专。引导建筑劳务企业规范发展,加强建筑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管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要创新工作举措,完善协作机制,大力拓展境外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着力加强对加快建筑业发展的研究。当前,我市建筑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必须加强建筑业发展研究,深化对建筑业发展规律的认识,了解建筑业发展的需求,找准制约建筑业发展的症结,完善建筑业发展政策法规,积极探索现阶段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三是切实加强部门协调合作。要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意见》(皖政办〔2009〕103号),在切实加强建设系统内部各部门合作的同时,积极加强与金融、经信、国资、科技、工商、税务等政府管理部门的协调合作,把扶持建筑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落实好,加强对建筑企业结构调整、管理创新、资本运作等方面的服务和指导,汇集部门管理优势,齐心协力,推动建筑业快速发展。

(二)切实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一是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通过大力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深化“市场”与“现场”联动,将工程质量与招投标、施工许可、资质资格管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质量诚信评价体系,强化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健全诚信奖惩机制,通过公告、公示进行信用惩戒,并接受社会监督。推行优质精品工程在招投标加分措施,鼓励工程参建各方开展创优的积极性,营造创优质精品工程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关系民生的住宅工程质量管理。切实抓好住宅工程质量,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满意房。深入开展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专项治理,研究制定治理工程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重点要加大墙体、现浇板开裂和渗漏的防治。切实把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落到实处,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和走过场,最大限度地减少市民对工程质量的投诉。三是加强大型公建和市政工程质量。随着城市大建设、大发展步伐的加快,今后一个时期,大型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任务将十分繁重,对此,我们要有足够认识和思想准备。切实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质量监督,要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实体质量抽查、抽测,督促施工、监理企业认真履行工程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认真落实质量管理的各项控制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四是抓好建筑节能工程质量。建筑节能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建设、设计、审图、施工、监理、监管、节能技术产品等多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我市建筑节能工作有了长足进步,施工质量逐年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要采取更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并形成设计、审图、施工、监理、验收、监督闭合监管机制。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有关法规、规定和标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四个专项制度”(专项设计、专项审图、专项方案、专项验收)落到实处。同时积极做好迎接住房城乡建设部节能减排专项检查的准备工作。五是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检测数据是判断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手段,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市工程质监局和各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检测工作的管理,强化检测飞行检查、对比试验工作,想方设法,坚决杜绝出具虚假检测报告、超资质范围检测的行为,切实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可靠。

(三)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诚实守信、规范经营,促进咨询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建立“绿、黄、红”三色通道管理制度,对咨询企业实行差别化监督管理,即以支持发展为主(绿色通道)、以帮扶和监管并重(黄色通道)和以重点防范为主(红色通道)的管理。二是加强工程建设造价的全过程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市住房城乡建委下发的《关于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时提供竣工结算确认书的通知》(阜建管〔2010〕233号)和《市建设工程招标控制价管理办法》(阜建管〔2010〕241号),重点加大对政府投资的工程和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监督管理力度,做好工程合同、经济签证、竣工结算“三备案”工作,及时在网上公示备案信息,切实把工程造价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三是认真贯彻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按省厅的统一部署,切实做好新计价依据和相关的配套措施的宣贯和培训,以及实际操作应用的推广工作。四是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研究,做好造价信息服务工作。深化、细化建筑市场建材价格的调研,最大限度地让的价格信息,贴近或符合市场价格。认真做好《工程造价》编辑发行工作,为工程实施提供较好的价格信息服务。

三、强化措施,务求在加快建筑行业发展上取得实效

(一)切实提高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意识。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建筑业接纳了近1/3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承担着转移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使命,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它的发展会带来劳动者报酬的增长,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建筑业,对这样的农业大市来讲,显得尤为重要。质量安全是建设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保障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素,开展企业资质、招投标和定额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我们要坚持“质量安全一票否决、质量安全优先”的原则,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是企业的生命、是工程的生命、是建设者诚信体现”的理念,让质量第一的理念在企业生根、在项目部生根、在作业人员心中生根。

(二)加快建筑业企业结构调整转型步伐。一是积极培育组建一批资本雄厚、技术密集、管理一流的总承包企业,引导小而全、小而散的企业向“专、精、特、大、高、难”专业化方向发展。二是做好经营结构调整。坚持“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的思路,进一步深化“经营建筑”的理念,加强“建筑业和房地产互动发展”,加快促使企业由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转变。积极引导企业利用资本原始积累,开展资本运作,抢先涉足水利、道路(铁路)交通、环保等今后国家投资热点和发展热点的领域。三是做好专业结构调整。按照“稳土建、壮市政、强装饰、兴公路、拓水利”的专业结构调整思路,积极拓展地基基础、市政路桥、设备安装、装饰装潢、钢结构等专业施工领域,走出多层次、专业化的发展之路。四是全面提升勘察设计、咨询和工程监理企业的服务能力。在积极培养自身人员的同时,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和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努力提高企业资质等级,拓展业务领域的范围,重点是市政道路、桥梁、风景园林、供排水等专业,适应新形势下对勘察设计、咨询和工程监理工作的需要。

(三)拓展市场,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市场空间决定着企业发展空间,建筑业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要以市场开拓为主题,着力提高企业在外的市场占有率。立足做大做强国内市场,依托巩固已有的老基地,通过加大提升劳务输出能力,抓好辐射延伸,开拓新市场,力求在一些地区取得新的突破。

(四)加强建筑、质量安全、造价管理制度建设。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建立培植诚实可信的信用体系,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为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搭建良好的市场平台。要加强建筑、造价等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加强行业内部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逐步建立符合行业规律和特点的自律约束机制。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专业协同;管理要点

1引言

由于房屋建筑施工周期长,工序繁杂,各方在交叉配合上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地方,有的造成返工,有的影响房屋建筑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协调好施工管理过程的交叉配合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是一般的建筑工程,在其施工的各个环节,各专业间的协同作业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本文拟从加强合同管理和优化设计,建立现场处置机制和科学的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阐述如何在建筑施工中对各工种交叉配合工作进行协调管理。

2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协同管理的重要性及意义

在我国,建筑工程到处可见,深深影响着群众的生活,它的作用就在于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加快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在给人们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远远赶超了工程质量控制及质量监理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建筑工程出现很多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由此又导致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以及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找出并分析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备可行性的方法和措施,从而达到提高施工管理中工程质量的目的。

3加强合同管理,是交叉施工管理的前提保证

目前建筑市场专业分工愈加细致,专业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各参建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且受利益的驱使,各参建单位都想少付出多收益,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等问题产生,这些人为因素带来的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因此,要从承包合同上给予完善、规范,特别是应在合同中明确各承包单位在整个工程项目中的责权利,针对各工种、各专业可能出现的交叉配合等方面的问题,在合同中明确具体的制约措施,并充分运用经济杠杆,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为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前提保障。

4运用专业技术优化设计,为施工交叉管理打好基础

由于各专业设计都有各自的设计原则和处置办法,通常是各自为政,自成章法,很少考虑在同一张平面图上叠加其他专业的设计成果,这就导致了不同专业在后续施工中交叉作业,争抢同一工作面,影响后续施工,甚至埋下安全、质量隐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以建筑专业为主,结构、水电、暖通等专业为辅,采用CAD图层叠加技术,将各自的设计成果(如:管线、设备等)在各层平面图上叠加,发现交错、重叠的,应重点分析、逐一排除,消灭管线打架现象。对于集中走廊等位置的管线,应提供管线布置剖面图,便于不同专业交底排查。

5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协同的管理要点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之间由于有许多的交叉点而经常出现一些问题,甚至难以找到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进行补救。即使是施工中遇到的小问题,若是没有提前制定的防治手段,想要做到及时处理很困难,甚至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投入,严重制约着工程质量以及经济效益。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负责建筑工程的建设以及管理工作,以为用户负责为基本原则,认真做好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此外,做好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工作是施工管理水平以及施工行业标准同步提高的必要条件。

5.1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

当前,现行的法律规范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一定的牵制及监察作用,但是由于还未建立健全监理机制,在监理工作中还是会存在许多遗漏和疏忽,导致建筑工程事故频发。通过分析与探究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后发现,建筑工程各个利益主体缺乏质量安全意识,在施工管理上缺乏相应的手段与力度;个别施工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惜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等。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工期缩短或是资金注入的减少,承建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没有遵守相关的规范要求,使得现场的施工管理陷入混杂状况,缺少了必要的安全防护,直接影响了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建筑施工管理中,需充分考虑各个专业的实际情况,在满足其基础需求的基础上,明确各个专业的责任和任务,获取协同的统一性,促进建筑施工管理的安全、可靠进行。明确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制度,在建筑工程施工前,要熟悉施工图纸,要仔细阅读施工方案,同时还要审查施工设计的总平面图,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交底,如果整个工程要是有变更的情况,那么就要及时的上报并且说明情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还要检查施工材料是否符合施工的需要,施工材料的规格是否合格,同时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通过健全的管理体制,综合协调各专业的工序及设计的要求,保证施工各个专业间的技术交底,建立有效、合理的安全监察机制。

建立问题责任机制。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隐蔽验收、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少到最小。

5.2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经验总结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及施工难题,尤其是对于施工过程的协调管理来说,一方面,施工技术人员要不断地吸取和总结专业工作经验。例如,建筑给排水施工及相应的节水作业经验、建筑物结构及功能,以及不同的建筑施工自身具有的特点,此外,对于各个辅助专业来说,其专业间的协调工作也可以作为经验借鉴等等。

5.3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及业务能力等综合素质

作为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人员,应该不断的学习科学规范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同时还要提高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自身的素质,不断的在管理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发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解决,把一些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中,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技术进行科学实验和发明,不断的开展技术活动,让施工人员都能够参与进来,针对技术上的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在一起进行沟通。在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涉及范围广,协同难度大。因此,加强施工过程中各专业的协同管理势在必行,只有做好施工各个环节的管理,最终才能有效解决施工质量及问题的发生。

6结语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者应深入认识到各专业协同的重要性及意义,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管理,将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和消除,最终保证建筑工程质量,顺利完成工程施工,保证社会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旭红.浅谈建筑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08,(34).

[2]胡留喜.施工资质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0,(04).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分包管理;体系;措施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constructionprojectmanagementsystemproblems,andputsforwardsomemeasuresforthesubcontractmanagementsystemofconstructionengineeringandmanagement.

Keywords:buildingengineering;subcontractmanagement;system;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

所谓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分包,就是经工程发包人同意之后,承包人按照法律相关规定将所承包的部分工程转交给第三方去完成的行为。这里的工程承包人包括工程的施工者以及设计者,并在分包的过程中,承包人只能将所承包建筑工程中的某一部分或者某几部分发包给发包人,然后在承包人和发包人之间需要签订分包合同。而承包人所应向发包人承担的全部义务责任不会受到分包行为以及分包合同的影响。

1.建筑工程中分包管理概述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建筑工程中的发包人是直接从建设单位进行的工程任务承接的建筑企业,而分包人就是从发包人手中进行工程任务承接的劳务承包企业或者是专业承包企业,这两者之间的市场地位是平等的。相关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是分包市场的主体,而建设单位也不是,这些是都是市场管理中的主体,和市场主体之间是通过建设市场的管理活动而联系在一起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对项目进行分工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技术上需求,由于在合同工程的总体范围之内包含了的很多不同专业工程上的施工能力,但是对于承包商而言很难做到所有的施工能力都具备,因此需要通过工程分包的方式来实现对总承包商在技术、设备、资金以及人力等方面上的不足,而利用这种分包方可以实现呈报商在经营范围上的扩大,从而便于承包商承接一些无法独立承担的项目;其次属于经济上的目的。由于总承包商独立的承担分项工程可能会承担经济亏本上风险,但是利用分包的方式可以让一些报价较低但同时具备能力的分包商来实现对成本上的承担,这样总承包商可以实现对风险部分向分包建筑企业上的转嫁,共担风险,从而实现工程经济效益上的提高;最后也是为了满足业主的要求。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业主要求对工程进行分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有些分项工程要求特殊技能和特殊专业,而业主往往只会对某些专业性较强的承包商有信心,因此往往会建议承包商将这些专业性的分项工程分包给自己信任的承包商,也就是说由业主来指定分包商;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某些国际大建筑工程中,一些国家出于对本国建筑企业的保护,规定当外国承包商实现工程承接之后必须要将其中一定数量的工程分包给本国的承包商,或者说总体承包商只能由本国的建筑商来承包,外国的承包商只能进行分包。而就以上两种情况来说,都会对分包商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同时也会提出较高要求,如果没有得到业主的同意不能随便进行分项工程上的分包。

2.建筑工程管理中加强分包管理的意义所在

随着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实现建筑工程中的分包完善是市场经济增长的重要突破口。为了更好的实现对顾客需求上的满足以及日益激烈市场竞争的适应,要求我国所有的建筑企业都能够逐渐走向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同时建设企业实现分包管理体系上的完善也是自身完善以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一方面利用工程分包的方式可以帮助中小型建筑企业更快的步入专业化的发展的道路,在企业发展中由劳动密集型朝向管理密集型的方向实现转换的同时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承包上如果想要实现施工承包向工程承包上的迈进,就必须注重对项目管理上的专注而抛弃相对而言较为低端的生产资源。而对于劳务队伍以及专业的分包队伍而言,必须要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的同时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并注重科技含量较高的机械设备来提高施工能力上专业化.另一方面这种分包方式也有利于实现施工企业应变能力和效率上的提高。由于建筑工程项目一般工期都较长,其工程规模也较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非常多。施工企业为了避免这种不确定因素对工程建设造成不良影响,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要加强对分包工程的管理,而管理上的专业化和系统化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施工企业的施工效率以及对影响因素的应变能力。

3工程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对分包合同的管理不完善

分包合同的管理在分包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合同是项目建设和进行的保证,是处理出现问题的依据。但是,在工程分包的管理中,合同的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对合同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一些管理人员对合同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没有认识到合同也是分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合同管理的认识不足,往往容易导致合同原本的丢失或者破损,而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也不够高,对合同的管理的审查也不够严格,合同管理与其他部门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使合同只能成为束之高阁的文本。

3.2分包商的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

在分包工程的管理中,分包商的素质和水平都极为重要,直接决定着分包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在实际的分包工程中,个别分包商素质偏低,对待工程的态度不是很认真,甚至存在着质量的问题,例如,在材料的使用中以次充好,导致施工质量不符技术规范,对施工合同中详细指明的材料品质、品牌和相关的性能参数置之不理等。分包商的个人素质也参差不齐,具体的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也存在着差异。

4.建筑工程管理的中分包管理体系的构建

4.1注重管理机制的完善以及管理体系的健全

企业需要对工程项目分包管理机制进行完善,首先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相关的管理机构,在企业的职权管理体系中实现对协作队伍上的管理,并且确定管理策划、有力控制以及以人为本的协助分包管理思路。同时在分包协作队伍管理中对各自的工作责任进行细分,以及对相关人员职责和部门管理职能进行确定。此外在对分包协作队伍一体化的构建上需要符合管理手段程序化以及管理流程制度化等方面的要求,具体内容上包括分包施工的过程控制、分包队伍的引进、施工人员日常生活管理、权益保障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这样才能形成分包工程管理和协作队伍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从而为分包工程管理以及协作队伍管理提供制度保证和组织保证,实现分包管理在运行上的规范化。

4.2注重人才队伍引进和市场准入

做好建筑企业法分包管理和协作队伍管理的基础就在于分包人才队伍的引进,具体要求队伍素质上实现资质达标、管理有素、经验丰富、实力雄厚以及诚信守约。面对目前建筑分包商市场上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对于一些需要施工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程项目,分包管理机构应该采取专业整体承包施工的方式,依靠项目部的建立对分包进行整体管理。如果需要对其他协作分包队伍进行引进,必须要严格按照企业分包管理制度以及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来对工作程序进行规,从而实现对队伍引进上的严格管理。首先需要对审批程序进行严格执行,企业的分包管理机构需要根据具体生产进度要求来提出相应的分包立项申请,待企业审批通过之后,需要上交分包人资质、财务状况、信用业绩等方面的资料内容给监理和业主项目部来进行审核;其次需要对确定下来的招标程序实现严格执行。分包管理机构需要依据所立项的分包向合格的分包商进行招标,并组织成立招标评审委员会对分包商的技术方案以及报价进行评价,将各个分包商的报价作为重要但并不是是唯一的参考标准,同时还要对其人员状况、设备配置情况,近三年施工质量安全情况、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资信程度等做出全面综合的考核评价,报企业领导审批,最后选择合格的分包商,从而在市场准入方面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中分包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三是严格执行准入程序。分包商选定后,签订分包合同,合同内容明确规定:禁止转包和再分包,必须有满足施工需要的设备和机具,必须有健全的组织机构,配备有与企业资质相匹配的具有专业职称的技术、质量、施工和有关管理人员,以及比例适当的技术工人。

4.3强化施工管理和过程管控

分包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引进合格的分包队伍,关键是对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科学、规范管控,保证分包队伍在施工实践中履行合同承诺,保障质量、安全受控,维护民工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需要建立起科学严谨的内控体系,加强过程控制,保证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此外,分包建筑企业还需要成立质量管理部门,对整个项目分包工程的施工质量实行全面监控,从而加强对协作队伍和民工的质量技术控制管理力度。综上所述,加强对建筑工程中的分包管理,是建筑企业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适应市场发展,规范我国建筑市场的必然要求。随着目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大量国外先进的建筑企业在我国建筑市场上的融入,以及国内所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兴建筑企业,这都必然会给建筑市场带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必须要不断的加强和完善我国建筑工程分包管理体系,提高自身的专业性和竞争力,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对我国建筑业的工程分包行为而言,其分包的可以是专业的工程施工,也可以是劳务行为,同时根据目前我国现行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建筑法》相关规定,将工程分包行为活动确定为在建筑工程设计、投标招标、具体施工等阶段过程中所进行的工程分包活动。从其法律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实践中的工程分包行为在表现形式上比较多样化,同时在形式上也比较复杂,需要对其进行较为系统和科学化的管理,因此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分包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施永华.论建筑企业分包管理[J].上海企业.2008(06)

[2]李益琛,李书星.建设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现状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4).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问题;对策

一、建筑工程造价的主要作用

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当中,建筑工程造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作用包括:

(1)有助于建筑工程投资计划的制定。建筑工程投资计划是根据工程价格、工程进度和建筑工期等分月逐年进行制定的,按照正确科学的建筑工程投资计划,可以实现建筑资金有效且合理的使用;

(2)有助于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效果的评价。建筑工程造价是多个层次、多个方面的工程造价体系,并且每一个层次基本上均形成各自特有的指标要求,因此建筑工程造价可以为工程投资的实际效果提供一系列有效的评价指标;

(3)有助于工程项目投资费用的确定[2]。建筑工程投资通常十分的巨大,而建筑物的使用周期相对也较长,因此,建筑工程项目的决策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工程造价对建筑项目的投资费用起着决定性的费用,是建筑工程项目决策过程中所需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

(4)有助于投资者从多个方面对建筑资金加以筹集。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非常巨大,所以,建筑工程项目必须要有足够的建设资金来作保证,而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则有利于工程投资者多方面的进行建筑资金的筹集。

二、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工程造价管理观念滞后,政府过分干预

当前,在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方面,我国建筑行业的观念和思想相对比较滞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建材市场价格的监督管理,由原来的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控制逐步向着市场调节范围领域方向发展。然而,市场具有盲目性与滞后性,市场本身所具有的调节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因此,要想依据市场情况将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完全不可能的事,这就要求政府要将传统的观念与思想进行整体的改变,同时政府还应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杠杆作用,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且有效的干预,以免建筑工程造价市场出现混乱现象[3]。

2.2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素质过低

在我国建筑行业中,部分工程造价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过低,实际上来说,他们根本就无法胜任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工作。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它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覆盖面也比较广,而且大多都涉及到专业知识,而工程造价人员对工程的造价和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工程造价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承担起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人员不是专业技术水平过低,就是对有关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够深。还有一部分造价人员的职业道德较低,在对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时,屈于各方势力的胁迫,修改数据,从而使工程造价失去准确性与真实性。

2.3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全局监控

目前,在建筑市场交易中,仍然存在着很严重的不正当竞争现象,例如,不遵守有关制度、盲目赶进度以及质量不达标等现象。工程造价缺乏对各建筑市场价格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只停留在单一的预算环节中,而无法进行有效的造价控制。另外,由于各单位是相互分离的,他们都只重视自身阶段的造价控制,这样就造成了无法对整个项目进行有效的全局控制,从而使得各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相互分离。

2.4工程造价计算方法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加深,我国的大多数建筑企业没有办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甚至有些企业根本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与此同时,在我国各种税费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建筑企业的许多经营性开支却都没有增加预算,这样就导致了预算费用大量超支。造成现行的工程造价计算方法跟不上市场经济的节奏。

三、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

3.1从工程设计阶段抓起

工程设计阶段是项目工程从计划变成现实的前提,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但是现在的建设单位往往只重视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不重视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是工程设计的总价控制,它对工程造价的后期控制有着决定性作用。建设单位要进行市场调查,结合实际情况,进而获得详细准确的市场信息,然后将各个方案进行比较,选出一个最优的方案。另外,图纸设计时编制概算是确定工程造价的根据。因此要加强对设计图纸质量的监查,制定限额设计的标准,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3.2培养高素质人才

工程造价管理要求造价人员具备较强的财务预算能力和相应的专业知识及施工经验等。而且,工程造价人员更要具备的就是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目前来说,我国的工程造价人员比较稀缺,这就需要培养一些高素质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要想有效控制造价,就必须增强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强化专业学习,提升业务管理能力,盘活现有人力资源,积极培养一批熟知技术、懂得管理的全能型人才,将造价管理员的职能作用全面发挥,落实管理,做好自己分内之事,确保工程造价的高效管控[4]。

3.3加强施工阶段的全面控制

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周期性长,控制面也比较广,造价控制比较复杂,这样就会出现差错。针对这一原因,制定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严格的监管措施,以免出现浪费。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编制好资金的使用计划。同时,在该阶段要尤其注重执行和检查,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做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加强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全局管理控制。

3.4遵循原则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必须遵循全面控制和目标管理等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原则。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各项成本,使之尽可能的发生在规定范围内,争取以最小的支出,得到最大的利润,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建筑工程造价要严格遵循程序来进行,不能一次性的决定全部的工程造价,而是应该在各个阶段制定相应的合理的造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确保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关键之处是确保工程造价的科学合理性,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积极探索、开拓创新、转变观念,全面推动工程造价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为向导,不断的调整和改善工程造价,争取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样,才能真正的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做好,从而使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工作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3,(4)。

[2]原兵兵,董丽娅。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3,(4)。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篇11

建筑安全专业是融合土木工程和管理科学的交叉学科。2007年,徐州工程学院开始在土木工程专业下设置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方向,专门培养面向建筑行业安全管理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员,以专业方向建设带动建筑安全学科建设的探索。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其师资人才需求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亟需学科领军人才发挥引领作用

建筑安全专业学科建设必须转变以往“宽口径”、“大安全”专业建设的传统理念,突出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需求和特色,这种学科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客观上要求遴选或引进专业基础扎实、科研能力突出并具备专业建设经验的中青年骨干担任学科领军人物,从而凝练学科方向,规划学科基地建设,带领专业学科队伍形成科研、教学团队,以团队优势实现建筑安全学科的有序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次序推进。

(二)坚持教学和科研师资并重发展的思路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建筑安全学科建设的两大驱动力。一方面,专业化的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改变现有师资缺乏和师资主要来源于单一的土木工程学科现状的必然要求,也是面向应用的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另一方面,提高师资队伍科研能力和水平,是通过科研反哺教学,提升学科定位,由教学型院校向教学科研型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建筑安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必须立足于教学和教学研究,切实推进师资人才科研能力的提高和研究团队的培育,走兼顾教学和科研的双动力发展的道路。

(三)对面向实践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突出

建筑安全是典型的应用型学科,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既懂安全技术又通安全管理的专业化人员,这种现实需求倒促使校培养的建筑安全专业毕业生必须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要求本学科从事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的教师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够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充分结合,以复合型师资人才为骨干培养应用型、面向工程实践的学生。综上所述,建筑安全学科建设需要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带动教学科研团队推进学科发展,对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建筑安全学科师资人才建设的SWOT分析

建筑安全学科建设需要以师资人才队伍建设为前提和起点,徐州工程学院作为一所面向应用的地方院校,在地方支持、产业发展、研究支撑的政产学研结合发展的总体框架下,其建筑安全学科师资人才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可以采用SWOT技术进行分析。SWOT是战略分析的经典工具,可以帮助组织匹配内外部资源,从而制定发挥优势、规避劣势、抓住机会、迎接挑战的策略,是有效的定性分析方法。

(一)建筑安全学科师资人才建设内部资源分析

1优势(Strengths)(1)前期积累。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方向已开办五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为建筑安全学科师资人才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学科建设思路和方法。(2)学科规划。学校对“建筑安全专业学科建设”项目进行了立项,并将此作为“十二五”的重点工作进行推进,致力于建立基于土木工程的专业性强的安全工程学科建筑安全专业,体现出学校对该专业方向高度重视,为师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持。(3)科研支撑。目前,建筑安全学科建设所依托的土木工程专业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科技支撑计划及省部级课题,逐步形成了建筑行业技术及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科研平台和科技创新团队。(4)师资储备。土木工程学院已经形成了教授、副教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所占比例超过70%,形成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2劣势(Weaknesses)(1)缺少安全专业师资。由于尚未建立建筑安全专业,因此,现有专业方向的任课教师都从事土木工程专业,没有专门从事安全工程的专业师资,与开办建筑安全专业的师资需求不相匹配。(2)安全工程实验室有待完善。尽管土木工程学院已建立起土木工程实训中心,下设4个专门实验室,但尚未建立针对建筑安全工程的专业实验室,阻碍了学生实践和科研实验的实施。

(二)建筑安全学科师资人才建设外部环境分析

1机会(Opportunities)(1)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徐州工程学院地处建筑大省江苏省,学校和学科建设得到了江苏省和徐州市政府及教育和建筑行业主管部门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通过大力实施“引智工程”等,为人才引进和师资人才培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江苏省建筑安全与设备管理协会出资在徐州工程学院设立了“博爱”建筑安全奖励基金,以支持专业的发展。徐州市城乡建设局与徐州工程学院共建建筑安全实验室,努力打造面向建筑生产安全的教学科研平台,为培养专业人才服务。(2)产学研培养模式得到普遍认可。对于应用型地方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办学模式得到了院校和企业的一致认可,徐州工程学院已与多家建筑企业建立起联合培养、工程实训和学生实习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极大地促进了理论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的提升,为师资人才培育提供了实践平台。(3)安全专业就业前景看好。建筑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及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的普遍提高,安全管理规范性的增强,使得江苏省乃至全国对建筑安全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的趋势,较高的就业率可以为学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从而推动师资队伍规模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2威胁(threats)(1)高校间人才资源争夺竞争激烈。人才是高校发展的动力源泉的观念已经成为高校学科建设方针制定的共识,江苏省内各高校均出台各种政策和优惠条件,积极吸引高水平人才,这种竞争加大了人才引进的难度和人才的流动性,而地处非省会城市的地方院校在吸引人才方面不占优势。(2)招生规模受到限制。尽管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方向就业形势良好,但由于办学时间较短,目前的招生规模仍有较大局限性,客观上阻碍了学科建设规模扩大和学科影响力的提升,不利于师资队伍的快速壮大。

(三)SWOT分析矩阵

通过对徐州工程学院建筑安全学科师资人才培育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影响师资人才培育的关键因素得以识别,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按照因果关系进行匹配即可建立SWOT分析矩阵并得出竞争策略,如表1所示。

三、建筑安全学科人才梯队建设模式及路径

(一)人才梯队建设模式

基于师资人才建设SWOT分析矩阵得出的竞争策略,结合徐州工程学院对建筑安全学科建设的规划和布局,可以建立该学科师资人才梯队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1)围绕学科建设目标,发挥领军人才作用。师资人才梯队构建以建筑安全学科建设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学术领军人才的能力优势,形成教学和科研团队,发挥团队竞争和创新优势。(2)促进教学、科研和实践良性互动,培育复合型人才。通过建筑安全学科“政产学研”建设模式的推进,促进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团队的进化,贯彻“智力引进和内部培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针,以工程实践带动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3)创建学历、年龄层次构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实现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中青年骨干的培养,保持高学历、高职称师资的合理比例,打造面向应用型的学科建设团队。

(二)人才梯队建设路径

为实现建筑安全学科建设目标,实施人才梯队建设策略,必须进行科学的路径选择。(1)扬长避短,筑巢引凤,引进紧缺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充分利用江苏省及徐州市引智优惠条件,为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解决后顾之忧,吸引有能力、有影响力的人才到校工作,为学术平台建设和学术团队建设创建宽松的政策环境,从而解决专业化人才紧缺问题。(2)内部挖潜,良性竞争,遴选高水平人才承担重要任务。在现有师资储备基础上,通过建立竞争机制和科学的绩效考核,选拔教学和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给予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软硬件支持,激励年轻教师成长为业务骨干,促进现有师资水平的提高。(3)面向实践,开放办学,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人才培育。利用江苏省建筑行业的先发优势,继续深化学校与企业开展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师挂职锻炼及横向科研课题合作等形式的共建模式,以工程实践带动理论研究转化效率的提高和教学内容的优化。(4)集思广益,多管齐下,建立多渠道激励措施增强团队向心力。在完善薪酬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常态化的进修和访学制度,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做到在适度提高师资待遇的基础上,以情感留人,形成师资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形成师资团队美誉度和影响力的提升。

四、结论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篇12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培养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5.08.014

ResearchonEducationReformofCollegeEngineering

ManagementProfessionalTraining

LIYating

(GuangdongOceanUniversity,Zhanjiang,Guangdong524088)

AbstractTheEngineeringmanagementisaapplicationwork.Thenewtrainingtargetfocusontraininguniversitystudentswhoowntheworkskillonmanagementtheconstructionprojectofhighefficiency.Withtheprogressoftheconstructionindustry,theuniversityeducationstillexistssomemisunderstandingonprofessionaleducation.Somereformonprofessionaleducationshouldbeconsideredtosolvetheincorrectrecognition.

KeywordsEngineeringManagement;reform;professionaleducation

0引言

随着时代进步,现代化生产越来越要求复合型人才,即T型人才,既具有管理技能又懂工程技术。工程管理专业正是典型培养T型人才复合型专业,即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工程技术及经济管理、法律等基本工程项目管理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培养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与就业单位的迫切需要。

1普通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些误区

近年来,我国有近320所高校开办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其中985院校38所。院校涵盖了综合类、财经类、理工类、农业及矿业类等多种类别,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相差很大。但就目前大多数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设置来看,依然主要是面向建筑行业的房屋建筑工程管理。①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先行的特殊学科。它是以培养面向基层的具有较强的土木工程建设实践技能和管理理论知识人才的实践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科。

但现阶段,普通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培养误区:

(1)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误区。教育部颁布的最新专业目录中的工程管理是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工程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②这种目标中更侧重于管理学和经济方向的专业教育,对土木工程技术知识仅仅是初步掌握。建设部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工程管理培养目标为“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③在这种培养目标中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掌握技术、管理、法律和经济的四大类平台课程知识,其中土木工程技术知识成为核心主干课程。在这种培养目标中更倾向于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的专业教育。由于两种不同培养指导方针,因此各普通高等院校从自身情况出发,在两种培养目标中选择某一种。一方面传统具有土木工程背景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侧重于土木工程技术教育,另一方面一般性高等院校更侧重于管理类课程教育。因此出现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设定误区,人为割裂项目管理和工程技术的关系。实际上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目标和经济优化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先进的工程技术和有效的工程策划组织方案。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过程中应有机整合工程技术和管理类知识,培养以土木工程技术为基础并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管理的实践应用性人才为目的,工程技术与管理学并重的学习培养方针。

(2)专业培养计划制定的过程误区。现阶段我国工程人才市场存在用人单位急缺建设工程管理方面人才,但同时各大高等院校培养的工程管理人才却无法找到相应工作的现象。这就是由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计划制定的误区所导致的。我国在制定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计划过程中参与者单一,用人单位极少参与。用人单位与学校毫无联系,建筑企业等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类人才的时代要求无法及时反馈给高等院校,便于学校根据用人市场的最新要求来及时修改培养计划,培养出符合市场和时代要求的最新工程技术人才。人才市场中对工程管理类人才技术和素质要求并没有体现在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学校培养出的工程管理人才与用人市场迫切需求的工程管理类人才要求极不匹配。

(3)知识体系的构架误区。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涵盖工程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四大平台课程。在非常有限的专业总课时数内,每门专业课时数极其有限,学生学习的内容均不深入,存在知识体系的构架误区。这种误区造成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知识体系混乱庞杂,学习的知识都不够扎实。学生中出现“门门通,门门不精”的学习现象。

(4)工程技术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衔接误区。工程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学科,有自身特点,就是所学理论知识必须有效应用于工程实践。只有这样的实践应用型工程管理类人才才是用人市场急切需求的。但实际上普通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中一直存在理论课程与实践应用的衔接误区。理论课程不能与实践环节有效连接。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程内容受限于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只能停留于理论层面,不能体现其实践应用。同时对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实践环节薄弱。

2应对措施

随着现代化的建设行业用人要求的日益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过程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1)基于BIM为核心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一方面建筑工程业的现代化进程加速,新型工程理论、工程仿真模拟技术和建设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出现,对未来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普通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中依然存在一些误区。现代化的专业教育改革给予了有效的应对措施。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基于数字化和可视化的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④BIM(建筑信息模型)同时又是一种应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这种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和大量减少风险。⑤BIM是数字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直接应用,可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更有效的指导工程项目策划实施过程,并对建设项目进行质量、进度和成本等多方面的全过程管理。利用BIM这个数字技术平台,可以使建设项目数据信息具体化可视化,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同时通过BIM这个平台可以将各种理论知识有机整合,形成系统化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明确各种专业知识用以解决工程项目管理中哪个阶段哪个方面的问题。同时BIM也优化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零对接;体现工程管理专业现代化教育改革进程。

(2)加强校企合作基地,创建新型稳定的校企实训基地。学校应加强同当地有实力的建筑企业的合作与联系,一方面实战经验丰富企业深入学校交流,将最新的用人要求和工程技术反馈至学校,便于教师丰富授课内容和学校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将基础理论与真正的工程建设项目实践案例相结合,将基础理论的具体应用通过实际案例体现,帮助学生明确各个科目学习的学习目的。学校教师也通过与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交流,提升自身实践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工程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参与进实训基地的教师通过与定期回访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交流学习,不断丰富工程管理专业所需的工程新技术和新管理思想,最迅速的接触到各种最新规范和技术标准,既丰富理论知识又具备了真正的实践操作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稳定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技师”的新时代应用型大学教师提供的基地条件。另一方面当地大型建筑工程企业与学校共同建立实训基地时,培养学生,可便于自己储备大量良好的优秀人才。同时由于在学校教学期间已经开展了实践培训,帮助学生实现了学习与工作的零对接,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也节约企业的培训成本。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对于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来说实现了共赢局面。

(3)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加强职业教育。工程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专业,学生就业层面广,面向项目管理、造价、施工、物业、工程设计和咨询多个岗位。在学校期间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极少明确自身学生自身潜在就业方向,在知识结构体系上应适当注重职业教育培育,特别是职业精神、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方面。

(4)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学术交流。我国未来的建筑行业发展模式中,政府指导建筑发展;行业协会管理和规范本行业发展,高等院校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企业吸纳人才和推动行业发展。行业协会将会在建筑业发展中发挥主要作用。面对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日新月异行业发展,行业协会应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一方面行业协会将学校和企业有机联系起来,行业协会尽力协助学校联系当地建筑企业,同时协助企业深入了解学校专业特色。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应积极开展工程管理专业方向的各种最新规范、技术标准和工程技术知识的学术交流培训活动,帮助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拓宽学术思想和开阔研究思路,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科的科技含量,提升整个行业科学研究水平。

3结论

建筑行业的现代化进程中,建筑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为了更好便于学生实现学校与单位的零对接,培养出更符合建筑业现代化行业标准的T型综合管理人才,工程管理专业专业培养应积极推行现代化专业教育改革,避免专业培养误区。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应积极推行以BIM为核心的专业教学改革,通过建立稳定实训基地建立长期校企合作机制;同时加强同行业协会纽带作用,加强学术交流,最后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作为应用实践性学科,工程管理专业应更积极推进现代化教育改革,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实践应用人才。

注释

①刘帅,姚少臣.对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探析――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3.214(32):127-128.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③建设部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四年制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