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计划范文

简述:小金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端,地处青藏高原东缘,邛崃山脉西侧,属高山峡谷区,东邻汶川县,南连雅安市的宝兴县,西毗甘孜州的丹巴县,北接马尔康县。全县地形狭长,南北长116.4公里,东西宽77.6公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海拔6250米,海拔垂直落差4200米,年平均气温12度,平均降雨量613.mm。全县面积5582平方公里,辖19个乡2个镇、134个行政村,现有耕地12.7万亩,林地31.6万公顷,草地333万亩。2011年末,全县总人口80865人,其中农牧业人口占85.5%,藏族占63.7%,汉族占31.5%,其他4.8%;人口出生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6‰。有卫生防疫机构1个,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27人。小金县属部级贫困县,全县生产总值64120万元。

1小金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状

小金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健全,全县有1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1个乡镇卫生院、109个村卫生站,全县共有疫情网络直报点25个,计划免疫门诊22个,形成覆盖全县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主要承担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工作。

1.1小金县疾控中心现状

1.1.1疾控中心职责

疾控中心主要负责传染病防治管理、计划免疫、食品卫生、学校卫生、饮水、公共卫生的监督检测、地方病防治、包虫病、艾滋病管理等,协调和指导全县各乡镇相关工作。

1.1.2疾控中心房屋状况

小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利用国债资金和灾后重建资金建成。中心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实验楼978平方米,行政办公楼600平方米。

1.1.3疾控中心设备状况

小金县CDC在2008年地震后,根据灾后重建要求,按照县级实验室装备进行配备实验设备,并建成了洁净实验室及P2实验室,大大提高了实验室检测能力,只是检验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设备利用率不高。实验室设备(见表1)。中心现有车辆4台(均为计划免疫冷链车装备,一辆达到报废标准)。

表1实验设备清单

设备名称配置数量设备名称配置数量

1PCR扩增仪123.样品粉碎机1

2.酶标仪124.微波消解器1

3.自动洗板机125.纯水处理器1

4.多头移液器(套)126.1/万电子天平1

5.空气微生物采样器127.1/千电子天平1

6.超净工作台128.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1

7.生物安全柜129.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1

8.生物显微镜130.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1

9.倒置显微镜131.可见分光光度计1

设备名称配置数量设备名称配置数量

10.普通离心机132.离子色谱仪1

11.高压灭菌器133.pH/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仪1

12.干烤灭菌器134.空气采样装置1

13.恒温培养箱135.α、β表面沾污测量仪1

14.生化培养箱136.防护级χ、γ射线剂量仪1

15.暗视野显微镜137.气相色谱仪1

16.霉菌培养箱138.声级计1

17.CO2培养箱139.X光机1

18.厌氧培养箱140.听力计1

19.恒温水浴箱141.B超(甲状腺、腹部)1

20.液氮罐142.肺功能测定仪1

21.均质器143.半自动生化分析仪1

22.微量震荡器144台式电脑10

1.1.4疾控中心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状况

小金县疾控中心人员编制数为40人,实有在职职工人数为25人,其中现场专业人员17名,实验室人员5名,其它人员3名,其中第一专业为预防医学和卫生检验的只有4人。各专业技术人员均为全日制中专毕业,学历均为在职教育。各类人员学历和职称构成见表2、表3:

表2小金县疾控中心人员学历构成情况

人员本科及以上大专中专中专以下合计

人数构成比人数构成比人数构成比人数构成比

疾控中心人员520.001872.0014.0014.0025

现场业务人员413.531164.71211.7617

中心检验人员120.00480.005

表3小金县疾控中心人员职称构成情况

人员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无职称

人数构成比人数构成比人数构成比人数构成比

疾控中心人员729.17625.001145.83

现场业务人员319.65529.41952.94

中心检验人员360.00120.00120.00

1.1.5科室设置

小金县疾控中心共设6个职能科室:办公室、疾控科、卫生科、性病科、检验科(理化、微生物、艾滋病初筛、健康体检等)和健康教育科。

1.2乡镇、村疾病防控现状

1.2.1乡镇、村卫生院疾病控制的职责

全县共有21个乡镇,共有21个乡镇卫生院(2-5人每卫生院),在承担全乡镇的治疗任务同时,还要承担疾病监测、传染病网络直报、计划免疫、妇幼儿童保健和健康教育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全县109个村卫生站,村医现在只能协助乡卫生院完成部分疾病防控工作。

1.2.2乡镇卫生院房屋状况

除老营、日尔、新格、新桥卫生院外其余卫生院均进行重建,重建过程中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的开展。新建村卫生站个82个,设施配备不齐。

1.2.3防保队伍现状

21个乡镇卫生院中,卫生人员共83人,其中预防保健兼职工作人员21人。从学历来看,21名防保人员中,大专18人,占85.7%,中专3人,占14.3%。从职称来看,初级职称11人,占52.4%,中级职称2人,占9.5%,无职称人员8人,占31.8%。21个乡镇共有村医118人,平均每村0.88人(16个村无村医)。其中,1人有执业资格,占0.85%。大专以上学历2人,占1.69%。中专学历57人,占48.31%,高中学历59人,占50%。

2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和工作现状

2.1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2011年前涉及疾控中心项目)

2012年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指导中心成立,挂靠疾控中心,该项任务项目多,涉及面广,而且在实施初级阶段,没有固定的模式,群众对此项目还没有深入理解,部分慢性非传染病的数据库还未健全。

2.1.1疫情监测

全县共有25个传染病报告点。虽然25个传染病报告点都配备了网络直报设备及进行了人员培训,但由于网络运行费用没有得到落实,乡镇卫生院电源不稳,传染病无专人管理,管理不规范,报病意识不强,给科学、及时、有效的分析疫情带来一定影响,去年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134例,报告总发病率为172.39十万。。

2.1.2免疫规划

全县共设22个计划免疫接种门诊,将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A群流脑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A+C群流脑疫苗等十一种疫苗纳入儿童扩大计划免疫。全线预防接种实行以乡为单位、每月16-18日门诊集中接种服务形式。州疾控中心(CDC)每半年送一次疫苗至县CDC,县CDC每月送一次疫苗至乡卫生院,县、乡均将疫苗保存于冰箱中,冷链系统虽然能够基本满足目前计划免疫工作开展,但不能适应扩大免疫规划的需要。2011年完成全县22个预防接种点12轮的疫苗冷链工作,建立了严格的冷链运转制度,加强冷链冰箱管理,全年共计下发各类疫苗13900余人份,下发各型空针7000具。各类疫苗共计应种7916人次,实种7637人次,接种率为96.48%。完成全县21个乡镇294名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各计划免疫门诊均未达到合格门诊及规范门诊要求,乡镇无计划免疫专职人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出现接种质量相对较低,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可能出现局部暴发流行的可能。计划免疫接种率报告为月报表形式,所有乡镇接种门诊未实现电脑登记、预约和接种证打印。

2.1.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及健康教育

重点是预防慢性非传染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及预防亚健康体检项目,这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以来重点要求的项目,以前没有开展过相关工作,并且开展相关工作需要群众的支持,理解,所以到目前还未健全基础数据库。

2.2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

小金县疾控中心能够开展A类检测项目77个B类13个(饮用水可检测22个指标),其中理化指标13项,微生物指标12项,其它指标13项。另食品安全快速检测52项。

2.3五大卫生监测

2.3.1食品卫生:与食品药品监督局配合,完成从业人员体检582人,完成饮料、白酒、卤菜、冷饮等样品检测。

2.3.2公共场所:配合相关部门对公共场所卫生进行集中整治6次。抽查6个医疗单位进行院感监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处理。

2.3.3学校卫生:2011年对学校每学期进行疾病防控技术指导二次,学生健康体检9034人,检出患龋齿266人,视力低下794人。

2.3.4放射及职业病防治卫生:送省级放射人员健康体检4人。

2.3.5生活饮用水:2011年共采集城镇供水水样15个,合格率为66.7%,出具了相应的水质评价报告。

近年由于食品药品监督局处于职能划分阶段,五大卫生工作亦无工作经费,此项工作发展滞缓。

2.4项目支撑疾病管理

2011年结核病归口管理24人:艾滋病毒携带者追踪管理2人,自愿咨询检测296人次:包虫病B超检查6000人,病人治疗35人:大骨节病病人治疗128人:碘缺乏病检测288食盐样品,健康教育20000人。

2.5突发性公共卫生处置能力

县疾控中心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领导小组、技术小组和应急处置小组,处置队伍包括流行病学、食品卫生、劳动卫生、放射防护和卫生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都经过初步培训。疾控中心完成突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预案1个、涉及传染病、食物中毒、自然灾害等方面。但只有最基本的应急装备,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3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疾病预防控制三级网络虽基本健全,但底子差,基础薄,小金属于高山峡谷地带,地广人稀,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成本相对较高,工作经费相对缺乏,完成质量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疾控中心为指导中心,乡镇为枢纽,社区及村卫生室为基础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乡镇卫生院设立专人管理,实行一把手院长责任制,管理目标责任书,责任到人。村卫生室按属地管理(保证每村有一名村医生,原则协助乡卫生院做好疫情登记,计划免疫,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依法承担疾病预防控制任务,构建城乡一体科学化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促进传染病防治的规范化建设。

3.2灾后重建后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有较大的改善,软件建设亟需改善,需要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优化组合,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应急管理高层次人才,加快对乡村医生的扶持、培训力度,优化人才结构,尽快更新知识,补充责任心强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县、乡、村卫生人员队伍中去,夯实三级网底。逐步改变疾控机构人员配备不合理现状。加强设备使用率,提高公共服务效能。

3.3建立畅通的疫情及公共卫生信息网络有效利用公共卫生资源,将疫情报告、疾病监测、计划免疫、卫生检验、公共卫生服务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纳入信息化管理的报告网络。严格疫情报告制度,设立疫情专报员,保障相关信息的得到及时、全面传递、收集和分析,实现信息分级专用,对各类事件作出预警、预报。

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计划范文篇2

为正确有效利用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基层医疗单位年初应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分配计划,计划要合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计划的制定非常重要,就和行政事业单位做年初预算一样,要科学合理。测算的标准中不仅要有劳务费的测算标准,还要有材料费用等一系列公共卫生服务所必需的费用测算标准。但具体执行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稍许变动,存在一定的弹性,可根据工作完成质量进行标准上的浮动,完成质量好可给予高标准,完成质量差的可给予低标准,以此作为激励,在确保工作数量的同时质量有保障。

实行专账管理。2011年新的基层医疗单位会计制度开始执行,公共卫生支出已经是基层医疗机构的日常支出,但由于资金来源是国家专项补助,因而要实行专账管理。专账管理是指开设同一银行账户,但在账务处理时把银行存款科目设立为两户,一是基本医疗户,二是基本公共卫生户。公共卫生经费支出从基本公共卫生户中支出,往往公共卫生经费预拨不及时,使公共卫生户出现赤字,但这不影响银行存款余额,只是体现了公共卫生资金不足,临时占用了基本医疗户的资金。在涉及领用公共卫生服务材料时,可借:医疗卫生支出——公共卫生支出——卫材支出或其他材料支出,贷:库存物资——卫生材料或其他材料等相关科目,同时借:银行存款——基本医疗户,贷:银行存款——基本公共卫生户,这样就及时调整了公共卫生户资金,保证资金付出的准确性,做到公共卫生资金专项核算。设立专账管理,有利于及时了解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透支与结余情况,有利于增加资金账户的透明度。

实行项目管理。设立财政补助支出——公共卫生支出备查账,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十大类设置,备查账中可体现每个项目中人员经费支出、材料支出、劳务费支出等满足各种报表及财政、审计等各种专项检查的需要。这项工作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难度,这需要相关的财务软件按备查账的具体要求进行设置,需要强大的财务软件技术支持。

及时核算与发放资金。基层医疗单位每月5日前核算前一个月公共卫生所做的工作量,及时根据工作量发放公共卫生劳务费及其相关支出,以至使支出与工作量相匹配。涉及卫材支出的,应核对卫材支出是否与总工作量中所需要相匹配,例如:公共卫生服务60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用血糖试纸,所领用或消耗的血糖试纸是否与体检人员数相匹配。及时核算与发放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能够及时体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开展情况,可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待以弥补,也有助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有效地使用。

按人员配备发放经费。对于公共卫生专职人员可按照人员配备的比例要求进行配备(每万人服务人口配备2名专职人员),人员经费均列入公共卫生支出。如化验室、心电图室等涉及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科室,可按科室所做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进行绩效考核发放,发放的经费列入公共卫生支出——人员经费。对于村服务站,按国家规定工作量应不少于全镇工作量的40%,同时按工作量配备的经费考核发放,发放经费列入公共卫生支出、其他公用经费或劳务费。工作质量好与差应当在测算标准上有所区别,但总平均的发放总额不超过年初预定的分配计划总额。所有当月总支出应与当月总工作量测算的经费相匹配,体现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测算与发放的及时性,同时也体现了公共卫生工作有效开展的情况。

规范使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关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的通知》财社[2010]311号文件规定,不得将补助资金用于基层医疗基本设施建设、设备配备和人员培训支出。笔者认为其中的设备配备可认定是大型设备配备,而小型、便携式专门为公共卫生服务的设备,应可以作为公共卫生支出,如血糖测定仪等。与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的基本设施建设、大型设备配备和人员支出培训支出则由财政根据年初预算给予特定的预算安排,而不再体现在基层医疗单位的公共卫生支出中。

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计划范文

2022年,我们将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卫生计生局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重点完成以下卫生监督工作任务:

一、预防性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开展各项预防性卫生监督,重点做好和完成的工作:一是对新建、扩建、改建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的单位和业户按时给以现场指导、审验和发放卫生许可证工作;二是积极开展监管行业中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工作。对体检不合格的人员及时下达调离通知单,调离率要达到100%,规定时限内的现场指导服务、受理审验和许可发放率要达到100%。

二、网络知识培训及录入工作

完成国家卫生监督信息平台网络知识培训工作,按照时限要求,每名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好各项网络学习任务,同时做好各类监督信息的网络录入工作,严格执行录入时限要求,做到不迟报、不漏报、不集中填报。

三、各项宣传培训工作

(一)培训工作

为提高全所监督执法人员能力水平,更有效地完成各项卫生监督工作任务,每季组织一次专业知识培训,主要学习卫生法律法规、法律文书书写等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回来后,要将所学知识和新要求及时传达给每名监督人员。

按时限要求,完成卫生监督协管员学习培训,各项督导检查等工作。

(二)宣传工作

开展《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一法四规”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促进我县《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落实,提高依法行政及管理水平,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

四、重大活动保障工作

在中、高考期间要认真做好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以学校考场内的环境卫生、学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周边的公共场所卫生为重点,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确保辖区内学生中、高考期间公共卫生安全,杜绝危害学生健康事故的发生。

五、专项监督执法检查工作

(一)打击非法行医专项监督检查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行医行为,维护我县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和健康权益,重点打击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非法行医行为;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和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将科室出租、承包给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从事诊疗活动的行为;严肃查处医疗机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严厉打击各类以“义诊”、“医疗保健咨询”等名义非法开展的医疗活动;严厉打击药店内无证“坐堂行医”非法行医行为。

(二)集中供水单位专项监督检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2018年,进一步加大对集中供水单位监督检查力度,协调有关乡镇或城建部门尽快完善各个供水单位供水设施,改进供水条件,保护供水环境,提供相关资料,尽快使供水单位的设备设施及饮水水质达到要求。

(三)公共场所‘’两证‘’专项监督检查

加强辖区内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依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行为,规范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知识培训工作,使辖区内公共场所两证持证率达到100%,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意识,从而保障公共场所依法经营秩序。

(四)放射诊疗单位专项监督检查

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管理规定》、《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切实维护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2022年,重点监督检查放射诊疗单位的《放射诊疗许可证》《放射工作人员证》持有情况;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情况,设备性能、场所检测情况;放射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及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辐射危害告知、辐射危害警示标志设置情况,建立《放射卫生管理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

(五)学校、托幼机构卫生监督专项监督检查

开展对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生活饮用水、学校内设医疗机构和保健室、教室生活环境等卫生监督检查,促进和指导学校进一步提高卫生管理水平,预防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确保在校师生身体健康,维护正常教学秩序,2022年,重点对各级各类学校是否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制度;晨检记录的质量和晨检制度的执行情况;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和病因追踪工作开展情况;检查儿童玩具、室内外环境和专用校车等进行定期消毒情况;建立学生常见病健康档案情况;检查学校内自备水源定期进行水质检验情况,是否建立健全学生饮用水管理制度;学生饮用桶装水是否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消毒,是否建立桶装水的索证制度等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六)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专项监督检查

进一步加强我县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提高对医疗污水的监管力度,对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和管理等各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和违法行为,及时整改落实和进行查处。了解掌握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污水管理情况,推动各医疗机构完善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管理责任制,有效防止医疗废物流失造成危害,保护广大群众的健康。

(七)计划生育专项监督检查

深入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监督执法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2022年,我们重点监督检查服务站、医疗、保健机构是否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是否核准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两证是否按期效验,是否超核准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八)职业卫生监督

根据省市、县局相关要求做好第十七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宣传工作,对涉及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进行《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

开展粉尘行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活动,继续推动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开展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执法专项行动,强力推进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确保为期两年的水泥生产企业治理任务如期完成。以非煤矿山、化工等行业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尘毒危害专项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