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精品教案范文篇1

主题为“互联新校园,携手众教育”的华为教育高峰论坛近日在北京召开,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曾德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祝智庭等领导、专家、教育用户及合作伙伴等200余人参会。华为首次举办此教育论坛,彰显了其对教育市场的重视和决心。

“众教育”的理念概括了华为对于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和价值主张。无论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学生、老师、家长,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主体:学校、政府、社会,还是参与支撑的各企业,教育非某单一力量所能托举,它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众教育”的精髓是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跨越时间和地域的沟通与协作,形成人人皆可得的公平教育环境;而华为秉持“聚焦、被集成”的开放合作战略,聚焦自身最擅长的ICT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提供,围绕用户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结成方案联盟,共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技术领先,拥有业界最全的“云、管、端”ICT产品,无疑是华为助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优势。

云:是指云计算、存储、数据中心等系列IT产品。华为的FusionCloud云计算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客户大幅降低IT系统的复杂度,让IT团队专注于业务和流程创新,助力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它包括水平融合(华为自主创新的FusionSphere云操作系统,提供面向数据中心的异构多厂家计算、存储、网络资源池的水平融合)、垂直融合(存储、计算、网络深度融合的FusionCube一体机)、数据融合(FusionInsight企业级大数据解决方案)和接入融合(FusionAccess桌面云)四位一体的全融合,对企业与行业传统数据中心的IT基础设施进行“融合重构”。华为存储产品齐全,覆盖高中低端企业级应用需求,涵盖全分布式(all-scaleout)存储、应用广泛的T系列统一存储、新兴的全固态存储Dorado产品以及灾备方案和相应的部件HDP/VTL/VIS等。分布式数据中心(DC2)可大大提高IT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实现数据中心之间的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容灾和备份;微型数据中心(MicroDC)将网络、计算、存储、安全、语音通信、远程管理集成在标准机柜中,实现3小时安装、1天上线敏捷部署。

管:是指提供全场景的网络承载及安全解决方案,面向教育用户推出全系列的网络产品,包括光传输、骨干路由器、企业出口路由器、防火墙、流量整形、行为监管、多业务网关、园区及数据中心交换机、无线WLAN、XPON接入等产品。

端:是指面向移动学习的系列化MediaPad、面向校园安全的高清视频监控摄像头、面向协同办公提供的高清视频会议终端及客户端软件平台。

对于行业新的需求趋势,回归教育市场后的华为有着精准的认识。经过潜心研究,在整合“云、管、端”ICT产品的基础上,华为继而推出“教育云”、“数字校园”、“多媒体教室”、“电子书包”等纵向多层次的解决方案,全面覆盖教育信息化的各个应用领域。

高等教育领域,华为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研等业务的深度渗透,推动了教育模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创新、管理水平的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校园网络从此步入云时代。面向云时代的校园网络遭遇了诸多挑战:业务向云迁移,安全威胁、移动终端激增。

如何破局?华为有新的思考,推出高教校园网络解决方案。其网络架构包括:敏捷云平台、精细化运维、无线校园、安全可管控。

何为敏捷网络?精简管理、业务融合和灵活演进构建了基本的敏捷网络。华为认为将原来的三层网络变成两层网络,业务控制层用几台交换机进行虚拟化,能提升巨大的管理效率。但这并不够,将接入层变成即插即用的傻瓜式设备,SVF(SuperVirtualFabric)能让整个网络虚拟成一台设备,可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有线与无线融合成一体网络,实现业务随行。敏捷网络还拥有灵活演进的能力,从升级设备变成升级办卡,新业务可自由扩展。

精细化网络运维方案中,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部署,提供PPPOE/IPOE/802.1X/WEB/快速认证/绑定认证等全面认证方式,支持PC/PAD/SMARTPHONE/哑终端等各种设备接入及认证,能按目的地址(目的网段)区分业务类型,形成不同业务流量统计,不同业务对应不同费率,满足用户差异化费用结算、业务增值等需求。

无线校园网络方案从易管、稳定、安全、先进、智能等方面入手,帮助学校在不同的场景下部署无线网络,应用自主研发的芯片技术,提升用户的应用体验。

安全能力与应用识别深度融合的六维控制希望能够通过安全中心将所有的网络安全融合在一起,自动实现网络隔离、全网安全信息搜集、安全事件大数据的关联分析和精准定位。

目前,精细化运维方案在南京大学,无线校园方案在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校园安全方案在北京大学,敏捷校园方案在西南民族大学均成功实践。

基础教育领域,华为认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升教学水平,实现素质教育;如何提升教务管理,实现科学决策;如何减小区域差异,实现教育公平公开,而现代化教育的本质是建立在ICT基础上的。“教”要远程、无线、多媒体化;“学”要电子化、移动化;整合信息,“管”需要信息平台,校校联通;创造和谐,公平公开――“公”需要信息开放、网络高可靠。华为的基础教育数字校园解决方案“教、学、公、管、网”合一,有线无线一体校园网方案可以让教学更生动、更主动,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华为认为,基础教育也步入了云时代。当前,基础教育云平台普遍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品牌、弹性可扩展的架构和融合的IT运维管理。教育云平台需要数据中心网络支持GE、10GE、40GE至少10年的生命周期,并可以扩展。而并行计算、3D渲染和搜索等业务则需要无阻塞的网络结构,要支持虚拟化,要高品质的网络保证业务稳定进行。弹性易扩展,支持动态虚拟化、网络融合开放,实现统一管理,这是华为基础教育云数据中心的思路。华为数据中心交换机拥有最高性能的引擎,支持云业务长期演进。在虚拟化方面可以实现网络按需部署,动态适配业务,保障教育云业务稳定运营。

计算机精品教案范文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评价实施;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

过程性评价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所作的价值判断,也就是以教学目标、以课程理念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并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各方面进步进行测量、衡量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的过程。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机制已经影响到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如何有效地发挥评价机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正面导向作用,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提高学生的素质,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过程性评价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如何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重要因素反映出来,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所要解决的问题。过程性评价是能够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评价方式,同时,过程性评价还能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

过程性评价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任务及目的

过程性评价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体验成功和收获。

过程性评价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评价实施

在实施评价前,教师应该首先把评价的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能够意识到自己处于被评价的地位,从而注意自己各个方面的表现。

动态评价与日常评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运用动态评价,在强调即时性和发展性的前提下,教师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方式给予激励、唤醒、鼓舞,这是对学生最好的评价。例如学生创作作品时,教师给予这样的评价:“你比以前有进步!”“这个技术运用得很好!”“色彩搭配很协调!”等等,这些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日常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记录,包括作业记录、课堂表现记录、测验成绩等的评价。

电子主题作品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极具实践性。业界普遍认为,制作电子主题作品(电脑绘画、电子板报、演示文稿、广告设计等)最能反映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特定的主题作业引发学生的特定行为,通过收集作品的完成情况获得有价值的评价资料。在作品的评价过程中,不要简单地给予等级的划分和优劣的评价,要综合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能力。通常利用量规表对学生制作的电子主题作品进行有效评价,所谓量规指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某一主题制定的量化评价指标。在制定量规表时,首先应将评价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形成若干个能够客观反映学习过程和结果的重要维度,然后为每个维度制定具体表现标准,并将其划分为若干个等级水平。量规表可以由教师设计完成,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制定,从而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更深入地把握评价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根据评价的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从而促进其自身的进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设计了通用评价量规表,如表1所示。

项目型任务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确立实用、优秀的项目是项目教学法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项目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整个过程活动都是真实的,是现实生产生活的一种反映,它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在项目教学法中,作者经常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对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通过学习体验和掌握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形成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其全面发展。在设计评价时,要考虑到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每个阶段,关注每一位学生获得的发展。评价的信息资料收集贯穿于探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大致包括主题确定、规划创作进程,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情况,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探究成果的呈现与表达等。作者在网页制作主题活动中,运用了活动计划表、活动记录表、课堂观察检核表(见表2、表3、表4)从一开始就注意到记录和收集小组内部的各位学生的活动情况,所收集的过程性资料成为小组互评的重要依据。

学生姓名:

电子档案袋评价电子档案袋评价,又称“成长记录袋评价”,主要收集学生能够证明自己学习进步、创新精神和知识技能的成果,可以包括计划、中间过程的草稿、最终成果以及教师的评价、相关资料等,以此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情况。电子档案袋记录了学生某一时期的成长故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计算机课程更具备建立和使用电子档案袋的优越条件。采用最简易的文件夹形式构建电子档案袋,在硬盘上用每位学生的名字建立一个文件夹,在此文件夹中建立过程文件夹和精品文件夹。在评价实施前,让学生了解电子档案袋评价的内容。过程文件夹放置学生学习、成长的轨迹,包括学习记录、作品集、学习资源、学习体验与反思及评价信息等,如学生学习《网页制作》时,将教材中的范例、简易作品、网上搜集的作品等放入过程文件夹。精品文件夹放置学生自主收集到的、最满意的并且能够反映其自身最高水平的作品,以及选择该作品的理由,创作该作品的心得体会和反思等。在电子档案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全过程跟踪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要为丰富自己的档案袋不断投入精力。教师和学生应把握各自在档案袋评价中的作用和角色定位。首先,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以指导和监控为主。其次,教师主要负责定期主持召开电子档案袋的反思和交流活动。以只读的形式将电子档案进行全班共享,让学生在回顾自己成长过程和技能发展经历的同时,通过榜样作用促进对自己的认识和反思。教师在这样的活动中,发动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充分发展学生的自省意识和能力,必要时还可让家长参与其中。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档案袋评价,不能使学生对档案袋评价产生抵触情绪和任务感。

过程性评价工具的种类很多,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较常用的主要有以上四种。由于任何一种评价方法与评价工具,都不能完全评价出一个学生的全部素质与能力,各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视角不尽相同,所以,对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应当尽可能地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二)检验评价信息,分析评价质量

当收集了一定信息以后,教师需要对它们进行检验,以利于调整收集信息的方法,确保评价结论的准确、客观。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衡量:

评价标准的合理性由于教师在开发评价标准的过程中设计了评价标准,致使该标准无法有效评价学生的行为。因此,教师应该咨询课程专家或者同行的意见,制定出合理的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的公正性由于教师个人教学观念、评价知识技能水平的差异,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误差。因此,教师要尽量保持客观公平的态度,参与有关评价的培训,掌握更多的评价知识与评价技能,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还可以促进自己专业水平的提高。

通过对这两方面的考察,教师能够找出评价方法的不足,改进评价的方式和工具,更好地完成下一步的评价工作。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动态多元的评价方式,而不是僵化单一的评价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修正评价方案。

过程性评价贯穿于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必须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评价观念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评价结果,更要关注计算机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树立过程性评价意识,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开展过程性评价,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l]高凌飚.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2]董奇.有效的学生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计算机精品教案范文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教学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我国在各个领域中开展计算机应用的前景。因此,我们应根据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以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构建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新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同时,将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融入各专业课程中,以避免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专业应用严重脱节的现象。

1基于项目学习简介

项目式教学是近年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我们教学改革的研究方向[1]。基于项目式的教学,是针对我们所讲授课程的整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问题设计一个整体的教学项目,即先做基于项目的整体教学方案设计,之后,对整体教学项目进行分解,设计子项目,即每个教学单元或教学模块围绕整体项目设计子项目,每个子项目之间相互联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形式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整理资料,然后确定项目的实施方案,直到解决问题,它是一种探究学习的过程。

基于项目式的学习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思想。建构主义学者认为:知识的建立来自学习者本身,既知识与学习情境互动产生的结果。在基于项目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指导教师或小组成员中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的帮助下,在与他人互相学习和互相交流、协作的过程中,增进认知结构,培养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式学习是一种结合实际问题、生活经验,并且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它为学生提供高复杂性且真实性的项目,让学生通过做项目来找出问题、规划行动方案、收集资料、解决问题、进行决策,完成研究的探究过程,建立电子学习档案记载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最终呈现作品。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仅仅起辅助作用,必要时给予适当指导,并让学生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过程。

2基于项目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2]

2.1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2.1.1课程培养目标的定位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我校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大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和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及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本课程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技能性的特点。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拓宽知识面,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所有大学生成为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1.2课程的内容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在内容上,我们要求学生深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对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及其技术有整体意识,找到计算机与本专业应用的结合点,为日后用本专业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计算机应用技能。计算机应用技能包括利用常用软件的应用技能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查找和获取信息的基本技能。即通过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电子邮件、IE浏览器等常用的软件的学习与使用,最终培养学生应用常用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技能来达到信息查询、信息资源的管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指计算机应用的3个层面的能力要求,即操作能力、应用能力、研究创新能力。

操作能力是指最基本的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能力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本专业领域中的能力,它要求学生将计算机技术与本专业知识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研究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计算机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日新月异,需要大批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我们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求学生善于思考,不墨守成规。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入基于项目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完成项目作品,可以锻炼学生对互联网有效信息的收集利用能力、独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提炼加工表现能力和体现在作品中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应有充分的思想表达空间,可以针对自己的爱好来展现自己的作品,以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

2.2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

以项目为单位分解原来的知识体系,将原来的知识体系分为具有情景的模块化的教学内容(见表1)。

3教学反馈及建议

我校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式教学已有两年多的时间,经过教学研讨,任课教师达成以下共识。

1)“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建构主义教学观念,同时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枯燥乏味和教学效果不佳等不良状态。

2)“项目式教学”涉及教学的内容宽、范围广,教师是资源的建设者,对教师自身知识的深度、宽度和广度都有更深更高的要求,并对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

3)“项目式教学”比较适合于小班化的教学,在项目式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团队意识、团队精神,其中团队合作培养最为关键,学生的相互协作,以及与教师的互相配合都是实施“项目式教学”的重要因素。关于在班级人数较多时实施“项目式教学”的问题,我们还要作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4)“项目式教学”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课程,对专业理论课实施“项目式教学”难度大、组织难,可行性不高;“项目式教学”较适合于具有实践技能的课程,如专业综合课、实验实习课、大型作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课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参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十分有效。

5)“项目式教学”利与弊同时存在,如何发挥优、利之长,避免弊、缺之短是我们在应用“项目式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来考虑实施的可行性。

4开展项目式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4.1教师角色的定位

1)项目教学资源的供应者。项目式教学的资源是项目教学顺利实施的基石,教师角色的重心应由讲解员转变为资源的供应者。基于项目式的教学虽注重实践和操作,但不否定理论,而是结合项目任务来讲解理论,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根据项目课程理论的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主要有两类问题:一是学生迫切需要理论解决实践过程所产生的问题;二是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应在学生产生这两类问题时切入“必需、够用、实用”的理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事先准备教学资源。

2)项目选择的引导者。项目的选取与项目的设计是项目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的角色由“讲授”转为“引导”。项目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与爱好自行设计,同时,教师要提供相应的案例或模板,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框架。教师是实施项目式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3)项目实施的监督者。项目实施是项目式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的作用是有效监督项目进展,并使项目按制定的项目计划顺利实施。在实施项目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起“督导”、“点化”的作用,针对教学班级,教师的管理主要是“点”的管理;针对项目小组,项目工作任务需要细化,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细心、耐心,对学生要有信心和爱心。

4)项目成果的评审者。项目式教学原则上要求每个小组最终形成一个成果或者一个具体的作品,项目成果或作品是项目小组成员经过努力,共同协作完成的,是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作为项目成果评审者,教师要以鼓励和赞扬为主,中肯地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价。项目教学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各种能力,因此,评审重在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在项目中的参与程度、所起作用以及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都要

给予充分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学生的兴趣、成功与失败的体验、勇于创新与乐于实践、与人和谐相处等多方面综合素质,这可以使学生在项目中达到自动成长的目的。评审中坚持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即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小组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教师、专家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相结合。

4.2学生角色定位

1)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其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则以教为主,而项目式教学要求学生是一个项目(任务)的实施者,必须主动参与,学生以做为主,在做中学,整个学习过程应以项目为驱动、以学生为中心。

2)学生由个人学习转变为团队合作。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中学生是独立学习的个体,而项目式教学主要是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协作来完成项目任务,它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的精神,并使学生尽快适应了这一教学模式的转变。

3)由学知识转变为做项目的探究过程。通过做项目完成项目作品并达到教学目标。

4)由交平面作业转变为建立个人学习电子档案,通过电子学习档案考察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4.3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配套

要真正实施项目式教学,必须保证每个项目的内容在一个教学单位内,如果教学需要在连续的6个课时或是4个课时内完成,就必须以项目为单位分解原来的知识体系,并重新组合与整合。传统教学授课计划、教案的编制和撰写一般都有固定的模式,而项目式教学模式教学授课计划的制定、项目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的结合都需要有相应的任务配套,教学内容如何与真实的项目进行结合,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一种新的挑战,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探究和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35-67.

[2]郭艳光,赵希武.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8(3):48-49.

PracticeofCollegeComputer-basedTeachingBasedonProject

ZHAOXi-wu

(Computer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College,InnerMongoliaNormalUniversity,Huhhot010022,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