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实习范文篇1

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入科宣教是临床实习生进入传染科的第一步,宣教内容包括科室实习制度、传染科病种介绍、传染病防护、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填写、传染科人员介绍等。在入科宣教中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强调传染病防护及隔离消毒知识,有利于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例如:面对艾滋病患者如何进行防护?和肝炎患者一起吃饭会不会得肝炎?进入“甲流(甲型H1N1流感)”病区应该注意什么?被乙肝病毒感染的针头刺到了怎么办?等等。同时,带领学生参观科室,现场讲解,可增强学生的直观安全感。通过强调与其他临床科室不同的地方,如病房门前不同颜色的隔离符号、清洁区和污染区的区分方法、隔离衣穿脱知识等,能有效增加学生的心理安全感。除此之外在入科宣教中,穿插讲解现实的临床小故事,对消除学生心理恐惧感也起到积极作用,如介绍SARS及甲流期间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等。入科宣教中,通过理论知识讲解使学生对传染科和传染性疾病有更深了解;通过现场讲解科学防护知识,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通过穿插讲解临床小故事,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最终使学生以宽松的心情投入临床实习。

二、发挥临床资源优势

深入掌握理论知识临床患者是最好的学习对象,有利于学生将书本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对形象的事物的认知、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在患者身上可以见到常见传染病的典型症状及体征,如慢性肝病的“蜘蛛痣”、“肝掌”,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三红三痛”、“球结膜水肿”等等。尤其在季节交替的时节,发疹性疾病发病率较高,这时可在病房门诊见到多种发疹性疾病病例,诊治过程中可让学生们相互比较,结合不同疾病皮疹的特点及演变过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形象直观地理解并掌握各种皮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临床资源优势,尤其是典型病人的临床表现、体征、疾病演变过程等,让学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病症相结合,进而不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此过程中,通过鼓励学生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能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患者的疾苦,加深印象,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的能力。在学生与临床患者交流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些哲学思维,如“动态全面的临床思维模式在诊断疾病中的重要性”、“医学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等等,引导学生逐渐培养临床思维,为以后更好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引入新的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法学院,后经哈佛大学商学院推广应用并发展,现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法。PBL(Prob-lem-Based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简称,此教学模式源于加拿大McMaster大学,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试行,至今已有四十余年历史,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在临床实习中将两种新的教学模式理念与方法相互融合,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采用创新的病例讨论制度,实习学生与带教老师组成学习小组,推选一名学生任组长。每周由组长挑选出一份患者病例,将患者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临床资料整理制作成PPT,组员共同讨论分析患者病情及治疗进展情况,包括与患者家属沟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心得体会,每人提出对诊疗过程中问题的思考及后期诊疗方案建议,组长总结。这样的讨论模式,有利于学生深度参与,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加深体会。例如:曾有一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因合并结节病导致无法耐受干扰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病例。讨论前由学生提出问题,包括干扰素使用适应症及禁忌症是什么、什么是结节病、结节病与丙型肝炎有什么样的关系等。学生主动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在随后进行的小组讨论中,共同讨论和思考,老师指导、点评。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参与到患者的诊疗过程中。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模式理念与方法,使学生亲身参与临床病人的管理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分享患者治愈后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同时,自然而然的加强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进而挖掘探索知识的潜能,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思想,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

四、角色互换教学方式

全面提高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书本、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三中心”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组织形式上单调乏味,在教法上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智能和个性的发展,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而角色互换教学模式发挥了教师和学生两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变换教学形式,让学生做主角,老师做配角,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传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临床实习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季节性的限制,往往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很难遇到典型患者,为了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创新的采用了角色互换教学模式,让学生当“老师”。“老师”通过查阅资料、分析病例、制作表格,以板书的形式讲解出来,首先介绍既往患者的病例,然后复习课堂中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而让老师当“学生”,对重点内容提出问题,与“老师”探讨。通过角色互换,学生变成教学中的主动者,课堂氛围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角色互换教学,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综合教育能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教学效果来讲,学生能站在一定高度上来摄取知识,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巩固了基础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学生掌握的各种技能,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升了医学生的从医能力和素质,并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运用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共同提高,教学效果明显。

五、利用科室科研平台

培养科研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实习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在传染科的实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科室的科研平台资源,对教学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实习学生通过参加科室每周组织的专家学术讲座拓宽学术视野;科室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室科研活动,如学生提出思路较完善的科研主题,科室可资助学生完成科研;科室主持多项临床药理实验,实习学生可协助收集资料和参与药物研究过程;鼓励学生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挖掘科研素材,指导学生书写实验记录等等。实习中带教老师注意启发学生科研思维能力,通过科室科研平台资源的利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激发积极探索的科研精神,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六、小结

感染性疾病科实习范文

【关键词】西宁地区微量元素;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是儿科的多发病,儿科十分关注此疾病。抗生素的滥用,特别是广谱抗菌素的使用,细菌的耐药性得到滋长,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免疫功能下降、体内各种微量元素不均衡息息相关。为了解西宁地区(海拔2260m)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与微量元素的关系,降低此疾病的发病率,为其提供新的诊治思路,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作者于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对本院门诊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了末梢血微量元素的测定(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0-2岁:上呼吸道感染每年7次,下呼吸道感染每年3次。3-5岁:上呼吸道感染每年6次,下呼吸道感染每年2次。6-12岁:上呼吸道感染每年5次,下呼吸道感染每年3次),并与同期100例健康儿童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试验组100例,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2-6岁,平均(3.5±1.2)岁,上呼吸道感染41例,单纯疱疹36例,支气管炎8例,脓疱疮18例。随机抽取同期本院儿童保健科的健康儿童100例,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2-6岁,平均(3.6±1.3)岁。

1.2实验方法首先洗手后,用医用酒精消毒双手任意一个手指指尖,采集40μl血液加入1.2ml5元素稀释液中混匀,采集的样本在4℃冰箱保存,1周内检测。

1.3仪器采用采用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BH5300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检测各种微量元素。

3讨论

微量元素是儿童体内正常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主要通过形成结合蛋白、酶、激素和维生素等发挥作用[1]。在儿童生长发育旺盛的阶段,需要摄取足量的微量元素以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如果体内某种微量元素缺乏,就会引起相应的生理功能的障碍,从而影响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严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2]。研究查明,人体内26种微量元素具有不可忽视的营养及生理作用,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4]。由于微量元素的不平衡,代谢失调,自由基与过氧化物不能及时清除,使细胞、组织及机体衰老,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从而诱发各种疾病[3]。本地区(海拔2260m)独特的气候――寒冷,冬季漫长,低气压、低氧、高风速、高蒸发、高辐射、气候多变及昼夜温差大等和儿童生理需求大,饮食结构不合理,未及时添加辅食及配方奶粉及饮食习惯,打破了体内相对稳定的微量元素含量动态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8]。

铁元素在机体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体内参与电子传递和能量的代谢及遗传物质DNA的合成、免疫反应等许多重要的生命过程。而高原低气压、严重缺氧环境使机体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目明显上升,铁元素的需要量增加,使Fe2+氧化成为Fe3+增加,体内储备Fe的动用增加和食物中Fe的吸收增加,使肝、脾、血浆内Fe含量降低。缺铁可影响肌红蛋白的合成障碍,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感染性疾病容易侵犯机体[7],且感染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本次分析结果表明,100例患感染性疾病的儿童末梢血铁缺乏是占首位,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锌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次于铁,是人体内第二大微量元素。缺锌可导致胸腺及外周淋巴结萎缩,T淋巴细胞减少,T细胞功能下减,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白细胞的杀菌能力,使机体防御功能减弱,使儿童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易感性增加[3]。锌缺乏造成儿童免疫功能减弱、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率增加[5]。锌能促进B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和自然杀伤细胞与单核细胞等增生,增强儿童机体的免疫功能[6]。本结果显示,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血锌元素的缺乏占第二位,而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如果钙的吸收产生障碍,骨骼的钙化不良,从而使儿童的免疫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机体抵抗力减弱,极容易发生反复性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钙剂能增强气管支气管的纤毛运动,及呼吸道清除功能增强和增强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9]。本此分析结果,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患儿血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微量元素的缺乏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因此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要注意有无微量元素的缺乏,及时补充,平时应养成合理的均衡的饮食习惯,大力宣传儿童合理喂养知识,定期检测微量元素,及时予以补充微量元素,这对减少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治疗患有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时,除了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之外,同时进行检查微量元素,及时补充,能有效的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加速病程,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倪凤伟,李世臣,袁瑛.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分布和作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6,21(5):23-26.

[2]李积胜.双硫腙对幼年大鼠海马生长抑素神经无形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5,12(3):9.

[3]于占洋,候哲.微量元素与疾病诊断及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7.

[4]童方,刘玉兰,姚德佳,等.首都儿科研究所门诊体检儿童指血5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1,15(10):641-642.

[5]韦建华,冯尚克,覃大烈.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微量元素缺乏的关系[J].医学文选,2004,23(1):14-15.

[6]郑举鹏,奚燕娟.深圳南山0-2岁儿童血微量元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3,20(4):16-19.

[7]李丰益,贾苍松.深入开展铁代谢调控紊乱相关疾病的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6,24(2):86-88.

[8]楚永红.西宁地区孕妇母体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J].高原医学杂志,2006,16(4):47-48.

感染性疾病科实习范文

临床上妇产科感染性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困扰。研究与实践证实,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为多因素造成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是女性生殖道内微生物过度生长引起的,也与患者的个人卫生习惯、外伤、、抵抗力低下、手术以及其他因素有关[1]。在基层医院,因诊疗条件较差,消毒措施不理想,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均会增加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2]。本次研究中,以对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目的,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间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98例,年龄在21-56岁之间,平均(26.2±11.3)岁。98例患者中,妇科感染性疾病者68例,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30例,接受药物治疗者32例,接受手术治疗者66例。患者病情符合诊断标准[3],且自愿接受治疗并参与研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所制定的相关规定的要求。

1.2方法

诊断:对患者局部或者是全身性发热情况进行监测,若是患者呈现出局部性感染,则应该通过仔细的观察,对局部是否有红肿热痛等病理学变化现象产生进行判断,如果为全身性感染,则大部分患者会有全身发热等一场症状出现,此时患者的体温水平会呈现持续性异常升高状态,造成腹痛症状的出现,经血常规检查可以对感染病变发生的具体原因、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治疗:首先应该科学的方式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找到感染源,确定感染病灶的具置和严重程度,在进行充分的视诊和触诊之后,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X线、CT扫描、B超、心电图等相关辅助设备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对所发现的感染源进行严格的控制,针对发生脓肿性感染和局灶性感染的患者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实施引流治疗,对于一些由于感染所导致发生坏死的组织,应该及时进行清除,可疑感染的植入物也应该及时进行清除,微生物污染源同样应该进行严格、系统的控制,从而充分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远离感染源。对患者在感染发生的早期阶段适当应用抗生素,对感染进行有效控制。针对感染程度严重,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可增加机体抗过敏内毒素,抑制过敏反应、抑制炎症反应,抗休克作用,对脑水肿状态应该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纠正,对感染性休克、高c血症、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等相关并发症还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

2.结果

完全治愈41例,好转26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7.76%。

3.讨论

对于目前我国的一些基层医院而言,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有可能是单因素作用的结果,也有可能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工。具体分析可知,基层医院布局不合理等情况显著,包括产前区、病理区、产后区等划分不是十分明确,从而造成三个区域集中处在一个通道内,产妇、妇科患者会出现交叉感染情况[4]。又因患者的陪护相对较多,探视人员也较多,室内空气不够清洁,从而导致病房空气污浊不堪。环境以及卫生状况不佳的病房,对于患者床单终末消毒呈现被忽视,增加了交叉感染发生率。针对多次重复应用的医疗器械,缺乏集中统一消毒灭菌的情况,无菌操作理念也相对缺乏。并且,医护工作者对无菌观念意识淡薄,在治疗以及护理工作中,未对患者实施彻底清洁、消毒,术前未做好沐浴更衣、皮肤清洁、外阴清洁等工作边进入到产房接受手术之力啊,增加了产妇潜在病菌感染的风险[5]。

本次研究中,以对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目的,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本组98例患者中,完全治愈41例,好转26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7.76%。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6]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证实,在基层医院中,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对医务工作者无菌意识进行强化,有效降低妇产科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体会到,基层医院应健全以下措施,以控制感染性疾病的发生:①完善医院感染管理方案,实施必要的消毒隔离制度、医护工作者职业暴露防护制度、预防感染应急预案等制度;②明确划分相对独立区,对无菌区、污染区以及清洁区应做好划分工作,并做好标记;③做好消毒隔离管理,所有医护工作者均应完成洗手、更衣、带帽、戴口罩等环节后,才可以进入到手术室。针对无菌操作更应严格遵守。总而言之,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应采取院内预防感染手段,依据医院设备、环境等进行改造。针对前来就医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有效隔离措施,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并且,若是有必要,可对患者展开足量敏感性抗生素注射,预防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晓华,陆燕红.基层医院剖宫产妇364例院内感染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2,19(8):833-834.

[2]于春玲.基层医院出生缺陷检测及相关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33(7):412-414.

[3]黄雪刚.基层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临床实习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中国卫生产业,2016,20: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