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手抄报篇1

抗击疫情宣传手抄报内容

抗疫情的加油口号

1、抗击疫情人人有责

2、注意防护不恐慌不传谣

3、见屏如面:网络拜年也是团圆!

4、有症状早就医不恐慌不传谣

5、重视自身健康务必做好自我防护

6、拜年就是害人,聚餐就是送死!

7、拒绝扎堆:不图一时热闹,但求平安健康!

8、减少串门:关系不因距离疏离,问候到,心意到!

9、少吃一顿饭亲情不会淡

10、少出门少聚集勤洗手勤通风

11、戴口罩讲卫生打喷嚏捂口鼻喷嚏后慎揉眼

12、有发热症状患者请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13、拒绝野味:不猎奇,不贪嘴,病从口入,教训牢记!

14、戴口罩勤洗手不给病毒有可乘之机

15、武汉回来别乱跑,传染肺炎不得了

16、带病回村,不孝子孙!

17、坚决打赢肺炎疫情防控仗

18、科学就医:如有不适,尽快就医,沉着冷静,谨遵医嘱!

19、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

20、拒绝谣言:只送祝福,不传谣言,别让错误信息帮倒忙!

相关文章:

1.小学生抗击武汉疫情手抄报抗击肺炎万众一心手抄报

2.小学生抗击疫情手抄报内容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疫情小报

3.2022疫情防护手抄报武汉疫情挺住手抄报内容

防疫手抄报篇2

关键词:儿童免疫预防接种档案;微机化管理

自1978年儿童预防接种实行计划免疫以来,儿童预防接种证和接种卡等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沿用手工抄写,免疫程序全部由人工推算,各种接种数据报表手工统计分析,手续繁杂,人为影响较大。虽然在工作中不断改进,但仍不能避免笔下误、预约时间推算错误、报表数据不准确、流动人口管理难等问题。

儿童接种档案微机化管理,是疾病控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通过刷卡自动计算儿童接种疫苗的免疫程序,自动记录接种信息,各种报表由电脑自动生成,改变手工管理模式,具有操作快捷、信息准确、管理高效、程序符合率高的特点,能提高接种率,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大缩短儿童家长接种时的等待时间等,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1软件介绍

基层金苗卡系统的主要功能有:(1)为儿童建卡,对新建和迁入迁出儿童进行管理。儿童的基本情况信息包括出生日期、性别、体重、居住地、出生情况、过敏史,父母的姓名、单位、联系电话、是否乙肝携带等。(2)对儿童进行接种登记管理,对接种疫苗情况记录。包括接种日期、疫苗名称、批号、生产厂家、费用、接种者等。(3)生物制品管理:包括疫苗出库、入库及库存的数量、日期、批号、生产单位、规格等信息。(4)辖区人口及行政区划管理情况。(5)各类报表的生成与统计。(6)各类数据的查询。

2004年7月我们将沈苏公司的基层金苗卡系统,在全省率先首次应用到龙口市防疫站、中医院、龙口二院的预防接种门诊,并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研究怎样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更加完善方便快捷地完成儿童接种记录的所有过程。经过一年的运行,我们在省内率先将微机化管理的工作推广使用到全市所有的预防接种门诊,在全省内率先实现了全市3周岁以内儿童接种个案电子化,免疫预防档案微机化管理,替代了延用近30年的手工操作,解决了手工时代的各种难题,使我市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具体做法

2.1实施微机化管理前的准备工作(1)任何一项新技术、新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领导支持。所以就这项技术的优越性、可行性、紧迫性与政府部门各级领导、各镇医院院长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各级政府给予政策、财政等各方面的支持,使这项工作能顺利进行。(2)制订详细、可行的方案。我们在全省内,率先对微机化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根据本市的经济基础和现有的各预防接种门诊的条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决定先小面积试点,积累一定经验后,再在全市进行推广应用。(3)加大宣传力度,广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宣传儿童电子接种证的好处,儿童接种档案微机化管理的优越性,取得儿童家长的配合。

2.2实施阶段

2.2.1物资配备首先各预防接种门诊要配备一台512M以上的微机、针式打印机、UPS、U盘,读卡器由防疫站统一配发。

2.2.2人员安排及培训为了保证微机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微机操作员年龄在4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水平。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时间2天。有个别不会的再强化培训,务必达到所有人员回去后都能开展工作。

2.2.3总结经验试点先行首先在计划免疫工作较好的防疫站、中医院、二院三个预防接种门诊开展此项工作。第一步首先进行计算机的系统维护,录入各单位的各项基本数据,例如单位编码、接种周期、行政村名称、人口资料等。每个预防接种门诊都有一个全国唯一的用户编码。然后利用2004年12月和2005年1月强化服苗的有利时机,将前来服苗的2000年以后出生儿童的接种证全部收到接种门诊,利用周末和夜间,采取歇人不歇机的办法,1个月内将所有儿童的有关信息全部录入微机。包括儿童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以及所有的以往的疫苗接种记录、过敏史。之所以用接种证作为录入电脑的本底资料,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接种证的信息记录更加真实可靠。录入完毕后,为每名儿童发放了电子接种证,这个电子接种证就保存着该儿童的全部预防接种信息。每名儿童在电脑里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这样儿童接种数据实时上传时,就不会造成混乱。

2.2.4刷卡接种2005年2月份开始,在全省率先使用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卡。在接种日儿童家长开始用信息卡到预防接种门诊为儿童进行疫苗接种,用信息卡记录了所接种疫苗的接种日期、种类、批号等所有的相关信息,并自动进行下次接种时间预约,达到了方便、快捷、高效、准确无误,使儿童家长体会到了现代化管理的优越性,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儿童家长的好评。

2.2.5试点成功,全市推行2006年,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全省内率先实现了以一个市为单位,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全部实行了儿童接种信息化管理。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儿童携带着电子接种证,在所有的预防接种门诊,都可以进行接种,而绝不会出现人为的计算错误,或漏登、漏记现象。

3效果

3.1提高了工作质量

3.1.1卡证符合率显著提高儿童接种微机化管理,减少了手工抄写时登记大卡、小证的笔下误。2006年年终工作检查时,对全市19处接种门诊的120名儿童进行了卡证符合率调查,结果发现,卡证符合率由未使用微机前2003年的72%提高到现在的98%。

3.1.2儿童接种的免疫程序准确无误由于各种疫苗的免疫程序,均由电脑控制,避免了人工推算免疫程序所导致的时间误差。

3.1.3对流动儿童管理更加有效减少了流动儿童因流动性大,接种记录不全而导致的错种、漏种、重复接种现象的发生。全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联网后,对于到外地暂时居住而又忘记带信息卡和接种证的儿童,可以在数据库里查询后,给予补发接种证,既能使儿童及时接种疫苗,又不用家长回家取接种证,减少了儿童家长因此而产生的误工费用和往返的旅程费用。

3.1.4接种率报表更快捷、准确实行微机化管理后,各种接种统计报表由电脑自动生成,报表时间由过去的1天时间,减少为现在的5min,并且绝无差错。

3.2提高了工作效率

防疫手抄报篇3

关键词:儿童免疫预防接种档案微机化管理

自1978年儿童预防接种实行计划免疫以来,儿童预防接种证和接种卡等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沿用手工抄写,免疫程序全部由人工推算,各种接种数据报表手工统计分析,手续繁杂,人为影响较大。虽然在工作中不断改进,但仍不能避免笔下误、预约时间推算错误、报表数据不准确、流动人口管理难等问题。

儿童接种档案微机化管理,是疾病控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通过刷卡自动计算儿童接种疫苗的免疫程序,自动记录接种信息,各种报表由电脑自动生成,改变手工管理模式,具有操作快捷、信息准确、管理高效、程序符合率高的特点,能提高接种率,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大缩短儿童家长接种时的等待时间等,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一、软件介绍

基层金苗卡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儿童建卡,对新建和迁入迁出儿童进行管理。儿童的基本情况信息包括出生日期、性别、体重、居住地、出生情况、过敏史,父母的姓名、单位、联系电话、是否乙肝携带等。对儿童进行接种登记管理,对接种疫苗情况记录。包括接种日期、疫苗名称、批号、生产厂家、费用、接种者等。生物制品管理:包括疫苗出库、入库及库存的数量、日期、批号、生产单位、规格等信息。辖区人口及行政区划管理情况。各类报表的生成与统计。各类数据的查询。

2004年7月我们将沈苏公司的基层金苗卡系统,在全省率先首次应用到龙口市防疫站、中医院、龙口二院的预防接种门诊,并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研究怎样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更加完善方便快捷地完成儿童接种记录的所有过程。经过一年的运行,我们在省内率先将微机化管理的工作推广使用到全市所有的预防接种门诊,在全省内率先实现了全市3周岁以内儿童接种个案电子化,免疫预防档案微机化管理,替代了延用近30年的手工操作,解决了手工时代的各种难题,使我市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二、具体做法

1、实施微机化管理前的准备工作

任何一项新技术、新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领导支持。所以就这项技术的优越性、可行性、紧迫性与政府部门各级领导、各镇医院院长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各级政府给予政策、财政等各方面的支持,使这项工作能顺利进行。制订详细、可行的方案。我们在全省内,率先对微机化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根据本市的经济基础和现有的各预防接种门诊的条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决定先小面积试点,积累一定经验后,再在全市进行推广应用。加大宣传力度,广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宣传儿童电子接种证的好处,儿童接种档案微机化管理的优越性,取得儿童家长的配合。

2、实施阶段

2、1物资配备首先各预防接种门诊要配备一台512M以上的微机、针式打印机、UPS、U盘,读卡器由防疫站统一配发。

2、2人员安排及培训为了保证微机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微机操作员年龄在4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水平。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时间2天。有个别不会的再强化培训,务必达到所有人员回去后都能开展工作。

2、3总结经验试点先行首先在计划免疫工作较好的防疫站、中医院、二院三个预防接种门诊开展此项工作。第一步首先进行计算机的系统维护,录入各单位的各项基本数据,例如单位编码、接种周期、行政村名称、人口资料等。每个预防接种门诊都有一个全国唯一的用户编码。然后利用2004年12月和2005年1月强化服苗的有利时机,将前来服苗的2000年以后出生儿童的接种证全部收到接种门诊,利用周末和夜间,采取歇人不歇机的办法,1个月内将所有儿童的有关信息全部录入微机。包括儿童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以及所有的以往的疫苗接种记录、过敏史。之所以用接种证作为录入电脑的本底资料,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接种证的信息记录更加真实可靠。录入完毕后,为每名儿童发放了电子接种证,这个电子接种证就保存着该儿童的全部预防接种信息。每名儿童在电脑里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这样儿童接种数据实时上传时,就不会造成混乱。

2、4刷卡接种2005年2月份开始,在全省率先使用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卡。在接种日儿童家长开始用信息卡到预防接种门诊为儿童进行疫苗接种,用信息卡记录了所接种疫苗的接种日期、种类、批号等所有的相关信息,并自动进行下次接种时间预约,达到了方便、快捷、高效、准确无误,使儿童家长体会到了现代化管理的优越性,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儿童家长的好评。

2、5试点成功,全市推行2006年,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全省内率先实现了以一个市为单位,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全部实行了儿童接种信息化管理。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儿童携带着电子接种证,在所有的预防接种门诊,都可以进行接种,而绝不会出现人为的计算错误,或漏登、漏记现象。

三、效果

1、提高了工作质量

1、1卡证符合率显著提高儿童接种微机化管理,减少了手工抄写时登记大卡、小证的笔下误。2006年年终工作检查时,对全市19处接种门诊的120名儿童进行了卡证符合率调查,结果发现,卡证符合率由未使用微机前2003年的72%提高到现在的98%。

1、2儿童接种的免疫程序准确无误由于各种疫苗的免疫程序,均由电脑控制,避免了人工推算免疫程序所导致的时间误差。

1、3对流动儿童管理更加有效减少了流动儿童因流动性大,接种记录不全而导致的错种、漏种、重复接种现象的发生。全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联网后,对于到外地暂时居住而又忘记带信息卡和接种证的儿童,可以在数据库里查询后,给予补发接种证,既能使儿童及时接种疫苗,又不用家长回家取接种证,减少了儿童家长因此而产生的误工费用和往返的旅程费用。

1、4接种率报表更快捷、准确实行微机化管理后,各种接种统计报表由电脑自动生成,报表时间由过去的1天时间,减少为现在的5min,并且绝无差错。

2、提高了工作效率

2、1登记、预约一次完成在省内率先实现了由手工登记接种证改为机打接种证。节省了时间,减少家长等待时间,每登记一名接种儿童,由过去的家长平均等待8min,降为现在的2min。接种和预约记录均由电脑一次打印在接种证上。

2、2强化免疫或大面积加强接种时,更显示出信息化管理的强大优势我们在省内率先使用机打预约接种通知单的方法,进行了大范围的人群接种预约。在电脑中“强化接种”模块内,选定应种人群,短时间内即可大批量打印预约接种通知单,比手工时代一份一份的填写,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

2、3未接种儿童查询快速、方便对于应来接种而未接种儿童的姓名、住址、出生年月日等信息的查询,在电脑的“接种管理模块内”,一击完成,省去了过去人工翻阅大卡或现场登记一页一页查找的麻烦。

2、4短信、电话通知对于数次预约不到或流动人口、临时接种疫苗通知有困难的人群,在国内率先采取群发短信、电话语音提示预约的方式通知。改变了过去由多名防疫医生或乡村医生骑车上门通知的传统方式,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节省了时间,还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2006年12月,我站接种门诊强化免疫服糖丸时,开始的服苗率只有65%,对于没来服苗的儿童,如果采取送上门通知或挨个打电话的方式通知,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由于采取了微机化管理,所以就从微机上调出所有未种儿童的电话号码,与电信运营商联系,通过网络发送了短信和电话语音通知,只用了很小的费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上述任务,使接种率上升到98%,圆满地完成了接种任务。

3、提高了疫苗接种及时率,降低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由于实行了儿童预防接种档案信息微机化管理,使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未种儿童的查询更加及时,对各种疫苗接种的管理安排更加科学。因此提高了疫苗的接种及时率,特别是显著提高了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率,降低了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经济效益。

四、小结

在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课题组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方案,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时与上级业务部门及各级领导沟通,对金苗卡系统中一些不易操作的内容及时与沈苏公司联系,提出建议。由于在全省内率先将儿童预防接种微机化管理应用到全市所有的接种门诊,积累了大量经验,对沈苏公司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更改了不合理的程序,增加了短信和语音服务功能,进行了系统升级,使儿童预防接种微机化管理,更利于在基层应用和推广。在省内率先推广和使用儿童预防接种微机化管理,使儿童接种档案更加规范,记录更加详细,调阅资料更加方便,信息全面而真实准确。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免疫规划政策、财政投入、设备更新等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儿童预防接种微机化管理,能指导预防接种工作实施,为接种单位提供疫苗管理、接种服务对象基本情况等具体信息,提高预防接种工作服务质量。儿童预防接种微机化管理,能及时为儿童监护人提供儿童接种完成情况,能使儿童家长及时了解还需要开展哪些预防接种服务内容。全国联网后,还可提供异地接种实时传输功能,使流动儿童的接种管理更方便。还可开展多种方式的预防接种查询服务,例如电话查询、网络查询等,提高疫苗接种及时率。因此而降低传染病所发生的经济效益,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显现。儿童预防接种微机化管理,易学易掌握,只要稍微具备电脑知识的计划免疫专业人员,经过2天的培训都能学会,所以很适合在基层接种门诊推广使用。

防疫手抄报篇4

新华网讯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6月2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指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累计有139642名医疗卫生人员参加了抗震救灾工作,其中,投入四川灾区的医疗卫生人员达到91298人。

毛群安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31个省(区、市)的卫生部门、、武警、公安系统的医疗卫生人员和农业部门、质检部门的卫生技术人员及时赶赴灾区开展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全力抢救伤病员,全面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毛群安指出,随着救援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医疗队工作人员已由抗震救灾初期的骨科、外科、神经外科为主逐步调整为重症治疗及监护、肾内科、皮肤科以及卫生防疫等方面的专家为主。

地震灾区已实现卫生防疫工作全覆盖

新华社讯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处处长贺青华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地震灾区已实现卫生防疫工作的全覆盖。

贺青华说,灾区目前没有发现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37种传染病疫情,包括新列入的手足口病等。

据介绍,疾控部门紧急从全国20多个省市区调集了3700多名卫生防疫人员到灾区工作,许多是卫生厅局长带队,加上原有“地方部队”,有1.5万多名防疫人员分布在21个灾区县的4185个村,已覆盖所有村。

在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中,掌握疫情至关重要。目前,灾区已实行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防疫人员每天通过网络直接报告疫情,网络未开通的,就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直报。不仅报疫情,还要报症状。个人出现发烧、咳嗽、不明原因腹泻等症状时,要向防疫人员报告。并且,卫生部疾控局已派出23位干部在灾区指导防疫工作。

6月15日前完成灾区重点人群疫苗应急接种

新华网讯卫生部28日指出,截至5月28日8时,卫生部已调拨四批共计174.5万人份疫苗,目前已全部运抵灾区。

卫生部指出,调拨的疫苗中,,甲肝、乙脑等疫苗将用于对灾区儿童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此外,卫生部已对白破、伤寒、出血热、钩体、炭疽、狂犬病、麻腮7种疫苗进行储备,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将用于灾区应急接种。

据了解,目前地震灾区的疫情没有超过以往每年疾病的分布情况,地震灾区还没有重大传染病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卫生部将进一步加快实施《灾区应急疫苗接种方案》,定于6月15日前完成重点人群甲肝、乙脑等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完成10万人份霍乱、2万人份狂犬病、3万支麻腮疫苗的储备工作,以保护易感人群。

2008年全国优秀乡医评选活动启动

健康报讯卫生部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2008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评选活动已经开始。

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严格审核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候选人的事迹材料,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进行现场复核,对于以抄袭、伪造等方式形成的事迹材料,经查证属实的,一律取消其候选人资格。

防疫手抄报篇5

一、认真落实上级防控甲型h1n1流感有关会议、通知精神,做到上行下达,不折不扣。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防控传染病的具体措施,通过网络及时下载相关防控知识,并能以最短的时间传达给全体师生,从校级会议到班级会议均强调了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性,教给全体师生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具体做法,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建立健全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管理制度,并对学校防控工作执行情况认真检查落实。

1.学校建立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副组长:xxx组员:各班主任

2.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防空措施落到实处,掌握师生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学校有咳嗽、发热等症状的患者,防止传染病蔓延,我校加强了晨检、午检制度。每天早上、下午学生到校后,班主任首先检查学生是否正常到校,有无其他症状。

3.加强学校的消毒、通风工作,制定消毒通风制度,学校所有需要消毒场所都有专人负责。

4.学校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甲型h1n1流感晨、午检制度,学生缺课追踪等制度,领导小组对各项应急预案以及各项管理制度及时监督落实。

三、学校宣传教育、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情况。

1.目前,学校建立了疫情动态信息网络,各班主任、任课教师每天第一时间来到学生中间,观察学生情况,汇总学生健康信息,建立了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每天登记表、甲型h1n1流感相关重要信息日报告和零报告表,留好档案记录并及时报送。

2.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情况。各班及时发放宣传单,告家长书,认真上至少一节的健康教育课,学校还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校会、班队会等形式对全体师生进行传染病知识宣传教育。

3.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进行病媒生物消杀灭活动。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了卫生知识教育,并及时全面清理整顿环境卫生,彻底清除积存垃圾污物,管好厕所及垃圾点,垃圾日产日清,防止病媒生物孽生。

四、防控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物资储备及学校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情况。

学校配备了充足的84消毒液,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喷雾器、拖把、洗手盆等物品。设立了隔离室,配备了温度计,口罩,隔离衣等物品。

防疫手抄报篇6

一、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宣传。

我们年级组通过线上课堂统一组织学生和家长观看防疫视频,详细的讲解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征、传播途径、以及它的症状,让学生和家长对病毒有更清晰的认识。针对疫情我们也通过班级QQ群经常向学生和家长一些预防小知识。给学生播放了正确的洗手方法,教育学生要勤洗手,勤通风;不出门,少聚集;讲卫生、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不给国家添麻烦。同时,我们年级组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组织学生开展了防疫知识手抄报,增强孩子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二、开展暖心帮扶志愿服务。

疫情隔离了病毒,但隔离不了爱。我们组的老师在疫情期间从没有放松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子女、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等的关爱,通过开展线上学习辅导、心理健康教育、QQ询问、电话沟通等暖心志愿服务,让孩子和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爱。其中一位贫困家庭家长这样说道:“老师你好,感谢您的关心,孩子在您的细心教育下每天都在一点一点的进步,作为家长的我们心里无比的高兴,在这我只能说声老师你辛苦了。”还有一位医护人员子女家长这样写道:“谢谢老师对孩子的关心,让我不在她身边的时候,还有您的一份爱。”从这些家长的话语中,让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一份关爱是那么有温度。我们组的每一人都发挥了自身优势,开展了贴心周到的志愿服务。受到了家长的肯定好好评。

三、开展文明传播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