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康复治疗方法篇1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人工关节置换;内固定;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doi:10.14033/ki.cfmr.2017.12.0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7)12-0124-03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一个骨折类型[1-2],疾病发病率在世界范围中呈攀升状态。随着社会经济状况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合并骨质疏松疾病者日益较多,所以,此题发展为各患者和医护人员所关注的一个重点临床问题。为此,此研究将110例患者分组研讨,其目的在于研讨人工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患者中,抽取110例纳入,按治疗方式分组,55例对照组(内固定治疗),55例研究组(人工关节置换)。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62.1~81.0岁,平均(73.2±1.1)岁;其中车祸伤12例,摔伤43例。研究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2.4~82.4岁,平均(72.1±1.2)岁;其中车祸伤14例,摔伤4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
研究组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患者呈健侧卧位,切开髋关节后外侧部位,暴露骨折部位、髋关节、股骨颈等位置。首先在股骨头之下股骨颈截断,把股骨头取出,再复位粗隆部骨折,用钢丝进行固定。尽量将股骨距和小粗隆部位骨折复位,并固定。若大粗隆部位骨折存在严重性粉碎,无法进行固定时,可将较大骨块保留然后固定,复位股骨头后,把粉碎性骨块切除,缝合固定骨折远端和臂中肌断端,让臂中肌功能得到重建,复位固定骨折后,在小粗隆上方1.5cm位置给予股骨颈二次截骨,把股骨颈残端截除,按照复位后股骨踝和小粗隆平面列为参照将其向前10°~15°,用髓腔锉和髓腔钻给予股骨近端扩髓,给予长柄假体180~200mm,假体柄用骨水泥技术进行安装。固化骨水泥前,若有必要可将骨折复位进一步调整。若股骨距存在严重性破坏者,可用骨水泥重塑。用双极股骨头进行安装,复位髋关节,检查髋关节稳定性、关节活动度,以及下肢长度,确认无异常后,置入引流管,将切口关闭。
对照组接受内固定方式治疗,给予连续硬膜外或全麻,患者仰卧在牵引床之上,将患侧垫高,从股骨外侧上端入路。复位后,在大粗隆之下2.5cm位置拧入DHS螺钉,再连接股骨干和钢板进行固定。
1.3观察判定及评价标准
患者治疗疗效依据WHO组织规定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判定标准分显效、有效、无效,(1)显效:患者走路和受伤之前一样,无疼痛、跛行等状况,骨折愈合良好,不存在髋内翻畸形等状况;(2)有效:患者可长时间走路,存在轻度性疼痛和不适,内髋内翻存在10°畸形状,骨折有愈合;(3)无效:患者患肢无法负重,存在髋内翻畸形状况,或疾病有加重[3-5]。有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
同时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认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并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治疗效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87.27%,比对照组的70.9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术中、术后指标及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患者卧床时间为(4.6±3.8)周,比对照组的(11.3±1.6)周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特点:为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质疏松性骨折,该疾病占髋部骨折约45.00%,其中至少有35.00%~40.05%为不稳定型的,这也是引起功能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因素,相关学者将其称之为病理性骨折[6]。相关研究显示骨折30d内死亡率高达10.5%,1年内死亡率高达20.00%~30.00%[7]。通常发生于60岁以上年龄的老年人群中,男女比例约为1∶5。和其他骨折疾病对比,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患者年龄日益较高,患者身体状况差,其预后性更差。以往给予保守性治疗,往往因长时间卧床,引发更多并发症,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手术方式逐步多样化,临床在疾病治疗上给予并发症较少、安全性、有效性较高的手术方式相当重要。人工关节置换术在骨质疏松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上,创伤性小,对其术后康复速度有加快作用,可让其关节活动功能得到最大恢复,其平日生活受到积极影响[8]。
此次纳入110例患者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疗效87.27%,比对照组的70.9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时可考虑给予人工关节置换方式,疗效突出,和内固定治疗方式对比,具有更大应用性和优势性。
参考文献
[1]朱建富,郑海荣,叶明呈,等.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关节置换与PFNA内固定的对照研究[J].健康研究,2014,34(6):661-663.
[2]康振兴.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25-126.
[3]田宏巨.关节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6):387.
[4]苏世先,刘前前,刘真,等.半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3):118-120.
[5]王智.人工P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27):86-88.
[6]杨立群,王贵清,汤勇智,等.人工关节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观察[J].吉林医学,2016,37(10):2464-2465.
[7]ErdemEdipo?lu,MustafaG?khanBilgili,CihangirSar?,etal.Thetreatmentofintertrochantericfemurfracturesingeriatricpatientswithexternalfixator[J].MedicalJournalofBakirk?y,2013,9(1):28-32.
骨质疏松的康复治疗方法篇2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舒适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36-02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患者体内骨微组织结构破坏,骨组织量减少,骨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1]。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为驼背、身高下降、疼痛、胸闷、呼吸困难等,骨质疏松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胸骨骨折、腰椎椎体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和股骨上端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现选取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老年患者116例,对其舒适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6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脊柱畸形。骨折等临床表现,经骨密度测定和X线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对照组患者56例,男患者27例,女患者29例,平均年龄为(71.36±8.12)岁,最大86岁,最小61岁,其中18例患者伴有骨质疏松并发症,3例桡骨骨折,5例股骨颈骨折,10例腰椎压缩骨折。观察组患者60例,男患者31例,女患者29例,平均年龄为(71.52±8.16)岁,最大85岁,最小62岁,其中20例伴有骨质疏松并发症,4例桡骨骨折,5例股骨颈骨折,11例腰椎压缩骨折。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药物治疗方法。护理人员对患者注射鲑鱼降钙素,给予碳酸钙D3片和阿伦膦酸盐口服药物。碳酸钙D3片每天600mg,阿仑膦酸盐每天10mg,口服半年后复查。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护理方法如下。
(1)心理教育。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年龄大,并发症骨折给生活带来不便,大多数老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容易产生忧虑、焦虑的情绪,不利于骨质疏松的治疗、康复。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每个患者不同的情绪和心理压力,进行疏导性心理教育,使患者能够自我正确评估病情,减轻思想和心理负担。
(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当正确评估每个患者的危险因素,了解患者身体健康情况、体重情况、运动情况和家属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程度,制定健康目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医院骨科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对患者及家属讲解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知识,如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及其他功能锻炼方法等。可以将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和基本知识编制成册,免费发放给患者及家属,提高患者对骨质疏松的正确认识程度,促使患者坚持治疗和锻炼。
(3)药物指导。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及用量,叮嘱患者正确用药。阿法骨化醇和咀嚼钙片于每晚睡前或饭后一小时同时服用,可以促进钙吸收。非甾体类药物应与每餐后30~60min服用,以免对胃肠道造成刺激。患者应当长期坚持服用钙剂,才能保证疗效,多喝水,防止出现泌尿系统结石。维生素D不能和绿叶蔬菜同时吃,防止钙吸收减少。阿伦膦酸钠于清晨空腹、饮水300ml吞服,服药后半小时不能喝饮料等,不能平卧,否则会对患者食道产生刺激。患者服用二磷酸盐类药物期间,不能服用维生素D和其他钙剂。
(4)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提倡患者选择低盐、含钙、蛋白质适量的食物,禁止吸烟饮酒,少喝咖啡,以免影响钙吸收,摄入的盐或蛋白质过多,会增加体内钙流失。老年患者每人每天应从食物中获取钙400mg,多食动物肝脏、瘦肉、蛋黄和鱼肝油等。
(5)运动指导。老年骨质疏松早期患者应适当的进行功能锻炼,比如日光浴和简单的户外运动等,锻炼时动作要轻缓,不能突然用力。骨质疏松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根据活动能力的不同,采取散步或健身操等活动,提高患者肌力和平衡能力。对于体质较弱的老年患者,尤其是伴有并发症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选择硬板床,在床上适当的进行腰背肌肉和四肢的被动或主动运动,避免长时间不活动造成废用性肌肉萎缩,还应当叮嘱患者佩戴腰围,驼背患者应佩戴矫驼背心等,消除腰背肌痉挛产生的疼痛,使脊椎具有稳定性。
(6)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定期复查,给患者发放联系卡片,方便患者出院后与医护人员联系。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家庭走访或电话随访等,患者出院后第一周内应随访两次,以后每月随访1~2次,叮嘱患者必须坚持服药和运动锻炼。
1.3疗效标准显效:患者腰背疼痛消失,能正常活动。有效:患者腰背疼痛减轻,自主活动好转。无效:腰背肿胀、疼痛无变化,活动仍受限。
1.4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一系列的药物治疗和舒适护理干预,病情均得到一定的控制。对照组56例患者中,显效40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5.71%,其中跌倒7例,跌倒发生率为12.5%。观察组60例患者中,显效5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其中跌倒2例,跌倒发生率为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传统的老年骨质疏松治疗方式以药物为主,如激素代替疗法、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二磷酸盐类、降钙素、维生素D和钙、氟化物等,对发生骨折的患者采取外科治疗方法。舒适护理是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运动、饮食等方面,更快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2]。从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治疗总有效率达93.33%,发生跌倒2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5.71%,发生跌倒7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中,采取药物治疗结合舒适护理干预,能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减少跌倒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骨质疏松的康复治疗方法篇3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5-0090-03
[WT5HZ][JZ]StudyonStatusandDevelop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eTreatmentofOsteoporosis
[WT5BZ][JZ]CHENZi-yi,ZHAOZhong-wen
[WT5"BX][JZ](1.SchoolofPostgraduate,Fujia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uzhou350122,Fujian;[JZ]2.TheSecondPeople’sHospitalofFujia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uzhou350001,Fujian)
[WTHZ]【Abstract】[WTBZ]Thehighincidenceofosteoporosisintheworldisanimportantriskfactorforfractures,whichseriouslyaffects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osteoporosishasauniqueadvantage.Aseriesofclinicalandexperimentalresearchhasbeenconducted,makingasignificantprogress.Theliterature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reatmentofosteoporosisinrecentyearshavebeensummarizedanddiscussedfromsingleChinesemedicine,compoundChinesemedicineandothertreatmentinthepaper,inwhichtheprogressof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etreatmentofvariouscommonosteoporosisarespecificallydiscussedsoastogivereadersaninspirationandnewideasforfurtherresearch.
[WTHZ]【Keywords】[WTBZ]osteoporosis,progres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reatment,summarization
骨|疏松症(OP)是指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退化破坏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的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种。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者某种药物治疗导致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中医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与“痹症”、“腰痛”相类似,将其归于“骨痿”、“骨枯”、“骨痹”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取得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1单味中药药理分析
单味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药理机制得到证实,近年来不断开展的药物研究为此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临床常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中药有补骨脂、淫羊藿、杜仲、骨碎补、菟丝子、续断、鹿茸、阿胶、黄芪、人参、枸杞、龟甲、葛根、牛膝、狗脊等。补骨脂作为临床治疗OP的常用药,近年研究层出不穷,药物有效成分被不断挖掘。邵航等[1]在其药理研究实验中发现补骨脂含有香豆素类、黄酮类和单萜酚类等多种活性成分,而其中主要的抗骨质疏松的活性物质为香豆素类成分。张乐其等[2]从提取方法、诱导成骨机制、调节骨代谢通路、应用前景等方面研究其中药单体柚皮苷,证实柚皮苷在临床上修复骨缺损具有重要地位。黄酮类物质被称为“植物雌激素”,能够同时作用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具有改善骨代谢,促进成骨细胞生成,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刘舵等[3]从宁夏枸杞中粗筛出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高的黄酮类物质,且通过急性毒性实验证实其毒性极小,能缓解切除卵巢大鼠的骨结构的退化,对防治骨质疏松有一定作用。赖青海等[4]实验发现肉苁蓉能通过提高性激素水平,抗氧化作用,调节钙磷代谢平衡,补充矿物质元素等方面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性,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对单味中药的研究也逐步深入细胞分子深成面水平,研究其对成骨与破骨细胞的影响、调节体内激素及微量元素、诱导干细胞成骨分化等预见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贝家欣等[5]总结近年研究指出人参皂苷可通过调节护骨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以及基因p2和p27的mRNA的表达来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且可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任辉等[6]通过动物实验得出龟板可能通过降低骨转换有效改善激素性骨质疏松,其中CTSK可能是其作用靶点之一。[HJ1.8mm]李淑惠等[7]研究表明以丹参酚酸B和丹参素为代表的丹参水溶性酚酸类成分在调节骨代谢方面起作用,涉及Wnt/β-cate-nin、ERK、BMP、OPG/RANKL/RANK以及FoxO介导的氧化应激等多种信号通路调节机制。
2中药复方制剂
21中药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21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在临床中最为常见,故对PMOP中医药治疗的各方面机制研究也最为广泛。吴海洋等[8]在单味中药方面,从骨测量指标、细胞因子变化、基因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重点探讨了淫羊藿、杜仲、骨碎补对PMOP的疗效;在复方中药方面,以普遍认为的肾虚病机为主线,总结了补肾法在临床中应用。王剑等[9]通过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采用自拟方补肾壮骨中药复方(淫羊藿、牡蛎、鹿茸)治疗观察得出,补肾壮骨中药复方可能通过上调骨组织Dlx5mRNA及蛋白表达而有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展磊等[10]对11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钙尔奇D联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实验发现补肾活血中药可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OPN、PINP和β-CTX浓度,提高25-(OH)D水平实现的。高璐等[11]研究补肾中药复方(鹿茸、牡蛎、淫羊藿),通过对血生化指标测定、骨密度检测及RT-RealTimePCR分析,得出补肾中药复方具有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其机制与调控MEK1、ERK2基因表达有关。为试验新的实验模型,模拟出与临床更加接近的病理过程,刘梅洁等[12]将去卵巢和灌胃给予大黄2种方法合用,造成大鼠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其病理过程与人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似,能反映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发病特点,为临床实验建模打开了新的思路。
212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老龄化趋势催生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群体。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特点除了着眼于肾虚和脾虚外,还应考虑其气血虚弱特点,复方中当归、黄芪等益气养血中药被广泛运用。俞延军等[13]拟益肾活血汤(当归10g,熟地、杜仲、槲寄生、牛膝、淫羊藿各20g,红花、桃仁各6g,续断15g,延胡索30g)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经治疗测定患者骨密度增加,四肢疼痛得到基本缓解。刘玉红等[14]将骨康方(补骨脂30g,肉苁蓉、淫羊藿、菟丝子、熟地黄、白芍,丹参各15g,黄芪20g,当归10g,大枣5枚)进行辨证加减,细分阴阳,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起到了更好的疗效。张翔等[15]在常规口服西药的基础上联合接骨汤(当归、黄芪、炒白芍、续断、申姜、威灵仙、天花粉、熟地、木瓜、土鳖虫、自然铜),以补肾壮骨为主,健肝脾化瘀血为辅,提高了骨密度,有效地减轻了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蒋玲玲等[16]采用中药复方益肾健骨汤(黄芪30g,鸡血藤30g,补骨脂15g,骨碎补12g,菟丝子12g,狗脊12g,川续断12g,川芎12g,葛根12g)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后,显效率和有效率都相对高于采用单纯西药治疗。
22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221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的中医病机认为与“瘀”和“虚”关系最为密切。马如风等[17]探讨DOP的主要病因病机在于机体肝脾肾亏虚和气虚血瘀,补肾滋阴、益气活血的中药复方在预防和治疗DOP时有一定的作用,常用的中药有黄芪、丹参、地黄、淫羊藿等。李环宇等[18]分析了糖尿病骨|疏松的中医病机,认为与脾肾亏虚和血瘀关系最为密切。同时总结得出,在防治DOP近10余年的研究中,较为重视对补肾健脾类中药的使用,而对活血化瘀药的研究尚为少见。加味青娥丸化裁自古方青娥丸,方含补骨脂、胡桃仁、鹿角胶、杜仲、丹参、黄芪、山药、牡蛎、龙骨,能改善治疗DOP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钙磷含量、空腹尿Ca/Cr比值,整体调节机体的骨代谢平衡[19]。吕维名等[20]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阿法骨化醇胶丸及碳酸钙咀嚼片加用口服复方地龙片(黄芪、川芎、地龙、牛膝),在缓解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痛及神经肌肉疼痛方面有显著效果。
222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随着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中的广泛运用,GIOP人数逐渐上涨,已成为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后OP的第三大人群。中药抗GIOP的作用机制多从调节骨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促进OB的增殖与分化,抑制OC活性及数量,促进骨基质合成,提高性激素水平,调节钙磷代谢等方面展开。补肾中药方(鹿茸、淫羊藿、牡蛎)可明显上调GIOP大鼠骨组织成骨转录因子Osterix、Runx2mRNA及蛋白表达,促进OB分化、成熟和骨形成[21~22]。徐晓东等[23~24]从分子水平研究了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及PPARγ2的mRNA和蛋白表达,创新使用纳米钙补肾中药,使其上调大鼠骨组织中BMP6/BMP7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骨组织中PPARγ2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达到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的效果,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朱辉等[25]指出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为肾精亏虚、脾虚不运、血行瘀滞所致,设计实验组进行对比,发现补肾中药能抑制骨吸收,与健脾、活血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朱冰等[26]建立GIOP大鼠股骨闭合骨折模型,采用中药复骨方(骨碎补、杜仲、续断、千年健、红花、归尾、川芎)进行治疗,实验发现GIOP骨折大鼠经复骨方治疗后,最大载荷、最大应力等均有增高,股骨密度提高,骨形态参数改善。
3其他治疗
中医药疗法博大精深,针灸推拿、中药涂擦、熏蒸、足疗等非口服疗法展现了其多样性,既与中药相辅相成促进疗效,又发挥其特长,为患者提供多种治疗选择,量身定做专属的诊疗方案。牛国平等[27]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采用利塞膦酸钠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发现针灸推拿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度及日常活动功能,有利于骨密度的补充。崔沐群[28]针对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痛这一症状,将抗骨质疏松药物结合针灸、蜡疗进行治疗,发现结合针灸与蜡疗可以提高患者的骨质密度,极大地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状况。唐旭丽等[29]对8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加口服凯思立D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十一方药酒及药渣进行涂擦联合烫疗。实验结果表明中药涂擦联合烫疗能更好地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李文华等[30]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经络传导学说以及藏象学说,以现代足部反射区理论为指导,发现中药足疗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比口服阿仑膦酸钠片更能减轻骨痛症状和提高骨密度值,疗效更确切。梅群超等[31]采用理疗之薰蒸疗法,利用温经通络、活血行气中药煮沸后产生的蒸气薰蒸腰背疼痛部位,在药物和热力的共同作用下达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目的。
4小结
近年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中医药作用的多靶点性与临床骨质疏松症多病因诱发的复杂性相契合,具有很大的优势,且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又弥补了单纯中药应用的不足,效果均较好。但也还存在着不足:由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多为老年人,多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等,每个人的体质不尽相同,因此应该强调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在经验方、有效方的基础上加减运用。另外,动物实验的造模也可多加探讨,以期为后期得到更好的实验结果铺好基石。我国风湿病专业起步较晚,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研究及诊治均存在诸多不足,加强风湿病相关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认识和研究对今后的治疗将有重要启发。
参考文献:
[1]邵航,俐补骨脂抗骨质疏松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5,23(3):69-71
[2]张乐其,霍光,柳毅,等中药柚皮苷诱导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16,(03),277-280
[3]刘舵,杨永利,雷婷,等枸杞子乙酸乙酯提取物急性毒性及对切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04),396-401
[4]赖青海,王琳琳,丁辉,等肉苁蓉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1):74-76
[5]贝家欣,夏海珊,卢家淇,等人参皂苷Rb1抗骨质疏松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6,21(8):950-955
[6]任辉,张志达,梁德,等龟板改善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量、骨微细结构、骨生物力学和骨代谢的机制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6,31(5):1858-1862
[7]李淑惠,梁燕龙,杨亚军,等丹参水溶性成分影响骨代谢的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6,32(7):902-905
[8]吴海洋,索欢,王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中药治疗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02),241-244
[9]王剑,郑洪新,张锦萍,等补肾壮骨中药复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Dlx5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10):1238-1240
[10]展磊,魏秋实补肾活血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血清骨代谢因子的调控作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09),1128-1132
[11]高璐,洪新,尚德阳,等补肾复方对去卵巢大鼠MEK1、ERK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05),471-475
[12]刘梅洁,李鸿泓,王少君,等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08),836-838
[13]张翔,敖勇峰,刘耀忠,等中药接骨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48例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8):166
[14]蒋玲玲分析中药复方益肾健骨汤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大家健康,2016,10(6):51
[15]俞延军,李济军自拟益肾活血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2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11):817
[16]刘玉红,赵可伟骨康方加减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4,46(8):251-252
[17]马如风,郭鱼波,王丽丽,等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和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8):3-4
[18]李环宇,张林从“虚”“瘀”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方药研究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2):417-418
[19]巩振东,李翠娟加味青娥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2(9):1391-1402
[20]吕维名,许荣,肖丽霞,等中药复方地龙片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疼痛疗效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7):617-619
[21]王剑,郑洪新,宗志宏,等补肾益髓中药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Runx2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2):120-125
[22]王剑,郑洪新,宗志宏,等补肾、健脾、活血中药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Osterix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4):801-806
[23]徐晓东,邓洋洋,郑洪新糖皮质激素诱导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中BMP-6/BMP-7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3):472-474
[24]徐晓东,邓洋洋,郑洪新糖皮质激素诱导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中PPARγ2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1),25-27
[25]朱辉,郑洪新,林庶如,等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制备及中药的干预作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8):30-32
[26]朱冰,李敏研,刘智,等复骨方促进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作用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8),14-18
[27]牛国平,崔书欣,康斐针灸推拿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10):1527-1529
[28]崔沐群针灸结合蜡疗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学,2014,10(19):90-91
[29]唐旭丽,邓旭,钟毅,等中药涂擦联合烫疗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6,36(9):1588-1590
骨质疏松的康复治疗方法篇4
【关键词】骨质疏松;护理干预;鲑鱼降钙素;效果
doi:10.14033/ki.cfmr.2017.15.0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7)15-0066-03
骨质疏松(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型疾病,患者早期并无疼痛、关节畸形等明显症状,但随病情进展椎体易因咳嗽、打喷嚏等因素发生骨折,并伴有明显疼痛、椎体畸形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2]。笔者所在医院于2014年
6月-2015年3月对收治的84例骨质疏松患者分组治疗研究中,发现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鲑鱼降钙素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5年3月84例骨质疏松患者,经过严格的骨密度检测和X线检查确诊,临床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折和疼痛感,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46~81岁,平均(59.2±7.3)岁;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5~83岁,平均(58.6±7.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鲑鱼降钙素喷鼻剂(北京银谷世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4ml/瓶,国药准字H20030905)治疗,起始剂量为20?g/次,1次/d或隔日40?g/次,1次/d,连续用药1周后根据药效发挥和患者耐受,加大剂量至40~80?g/d,40?g可一次性给药,大剂量建议分2次给药,持续治疗2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给予健康宣教,辅助患者进行适度运动。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专项护理干预,(1)健康教育:大多数患者缺乏对骨质疏松的规范认识和骨折预防、改善预后的知识,护理人员要多和患者交流,为患者讲解骨质疏松的原因和预防知识,发生骨折后的应对处理等,还可以邀请骨科专家通过开展讲座或发放小手册、电视报纸等形式开展。(2)饮食运动干预:鼓励患者多吃含钙、维生素D等较为丰富的食物,多喝牛奶,每天保持应用新鲜牛奶300ml,尽量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造成内分泌紊乱等后果。结合患者的骨质体征,鼓励患者开展系列运动,骨质疏松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轻度的关节运动,如练太极、按摩、散步慢走等,骨质疏松程度较轻的患者可适当慢跑、轻度负重训练和安全上下楼梯等,训练运动要结合患者自身病情且在耐受范围。(3)心理辅导干预: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或发生骨折,加上治疗期较长,活动受限,院内缺乏娱乐活动设施,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和孤独等情绪,导致精神萎靡、失眠影响内分泌功能,医护人员应积极和患者交流沟通,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接受治疗,出现疼痛感或不适时要及时和医护人员反应等。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骨密度(BMD)和患者自我疼痛(VAS)评分变化。采用霜嫩X线骨密度测量仪做腰椎2~4侧位和髋关节区密度测量,VAS总分10分,患者通过自我感觉评分,得分高低和疼痛程度呈正相关关系。(2)观察两组治疗疼痛缓解效果,根据VAS评分和临床观察疗效可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骨疼痛消失或得到充分缓解,疼痛次数减少≥80%;有效:患者骨疼痛基本得到缓解,疼痛次数减少≥50%;无效:未达到显效和有效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BMD和VAS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BMD较对照组显著高,VAS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骨质疏松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体,具有发病率高、病情易进展等特点,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重要消极影响[3]。骨质疏松症按照是否伴有其他诱发疾病因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鲑鱼降钙素作为一种甲状腺内的滤泡旁细胞分泌的激素,是降钙素中骨代谢激素活性最高的一种,其药理机制主要是抑制骨细胞的活性和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防止骨钙质流失,但在临床运用中难以达到人们预期的治疗效果[4]。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医学上认为骨质疏松除了非可控自然和意外因素外,还和患者的日常饮食、心理、运动等方面息息相关,因此对患者给予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尤橹匾[5]。通过健康宣教能提高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认知程度,让患者从内心积极接受治疗,消除担心恐慌心理[6];张燕等[7]的研究认为饮食和运动对患者病情康复具有重要影响,此外患者由于孤独、焦虑等消极情绪易导致体内白介素-6等细胞因子分泌增加,活跃并增生破骨细胞加速骨消溶,因此心理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本次研究结果中,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BMD明显高,VAS评分显著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疗效,明显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钟娇.降钙素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腰椎疼痛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2015,10(9):1336-1340.
[2]彭松云,易洪城,唐良华,等.鲑鱼降钙素、仙灵骨葆联合干扰电流治疗骨质疏松性疼痛2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4023-4024.
[3]李晓兰,王慧文.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3,28(24):32-34.
[4]王延.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的临床治疗与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21(6):753-755.
5]任平.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对骨质疏松性疼痛和骨密度的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4):1258-1259.
[6]陶国英.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4):3828-3830.
骨质疏松的康复治疗方法篇5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科护理;基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407-02
目前,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由于骨质疏松症会造成骨密度与骨质量的下降,使骨强度减小,所以在平常活动中即使受到轻微的暴力就可能会发生骨折,这也是骨质疏松最为严重的后果。该病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并且在治疗和康复上比较复杂,所以,我们要重视和加强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心理干预、基础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这也是骨质疏松骨折治疗与护理的的重要环节。
1临床资料
研究选取的136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均为我院骨科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女69例,67男例,年龄在58~91岁,中位年龄60岁。136例中39例股骨骨折,45例脊柱骨折,35例股骨颈骨折,其他骨折17例。其中6例合并有肺炎,13例合并有下肢静脉曲张,4例切口感染。
2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
骨质疏松症骨折多发于老年人,本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3岁,由于老年患者的机能衰退,对于周围的事物反应比较迟缓,很容易受伤而发生骨折,甚至会出现多次受伤和多次骨折,所以心里压力较大,情绪往往沮丧和低落,容易产生偏执固执而不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因此,作为护理人员,特别应当具有耐心,要了解患者心理,加强沟通和积极干预,耐心做好细致的解释和开导,努力舒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力争保持患者心情愉快,并调动病人配合治疗与护理的主观能动性,让得每一项医疗护理工作都能够得到患者的理解与配合,从而使各项医疗护理的效果实现的最大化。
2.2基础护理
2.2.1皮肤护理由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愈合速度慢,所以恢复的时间较长,很容易产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是不愈合,本研究组患者共136例,下肢和脊柱骨折的有62例,全部患者的绝大多数,这类骨折患者均需要卧床治疗,并且时间很长,再加之血运较差,皮肤得不到足够营养,非常容易产生褥疮,所以皮肤的护理非常重要。要定时地为患者翻身,认真按摩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并进行每日的清洁,要及时更换被单,只有这样才能显著地降低褥疮的发生率,本组病人无一例发生褥疮。
2.2.2饮食护理骨质疏松属于慢性的骨代谢疾病,先进行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骨质疏松骨折非常必要的治疗基础,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指导患者除了进食富含优质钙的各类奶制品以外,还要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3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鼓励患者少量和多餐,进行合理的饮食,以丰富饮食的搭配,促进钙质吸收,增加营养以提高免疫力,另外要减小胃肠的负担,降低胃肠功能的紊乱,这些都能够有利于患者伤口的恢复,并促进骨折和伤口的愈合。本研究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的饮食较差,主要是依靠静脉营养的支持,并且并发了低蛋白血症,加之病人合并有糖尿病,使皮肤的愈合能力很差,切口长期不能愈合而造成了感染,
2.2.3睡眠护理良好的能够睡眠有利于患者身心的康复,我们必须要为患者努力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要保持室内的安静,并定时进行开窗换气,另外熬保证室内温湿度的适宜,并及时地了解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及时的干预,尽快解除各种影响因素,及时地向医师汇报,在必要的时候,再辅以药物支持患者睡眠。
2.3并发症护理
由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平均年龄大,并且基础疾病较多,骨折愈合速度缓慢,病程较长,所以并发症也较多,并且大多会危及道患者的生命,针对并发症的护理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应当以预防为主,进行主动的干预,争取事先消除并发症的各类诱因。
3结果
经过采取饮食护理,睡眠护理,皮肤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方法,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效果满意,全部病例均康复出院。
4讨论
对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基础下,对患者加强翻身叩背频率,鼓励患者多咳痰,必要时口服或雾化吸入化痰剂等,以预防患者出现肺内感染。本组研究组,3例患者出现肺内感染,主要是由于患者卧床时间长,不能主动配合咳痰,致使坠积性肺炎,康复风险加大。此外,抬高患肢尤其是鼓励患者进行自主功能锻炼尤为重要。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依据不同的骨折部位,制订个性化的锻炼计划,但是首先应保证锻炼的安全性,并督促其按时完成。认真记录每次锻炼情况。综上,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不同一般的骨折患者,医护工作者应把握骨质疏松骨折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利于该类骨折患者骨折愈合,预防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5结束语
总而言之,针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一定能够要制定符合患者特征的护理方案,按照护理方案进行有效的护理。护理人员必须要掌握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的技巧,积极主动的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进行护理,提高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骨质疏松患者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叶远辉.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临床风险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07.
[2]谭英.成都地区住院患者骨质疏松骨折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2.
[3]张琼.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31例临床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2011,01:46-48.
骨质疏松的康复治疗方法篇6
方法。【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症;髋骨骨折;治疗
髋部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该种并发症不仅仅会影响到老年人正常的生活,还会增加老年人的痛苦,缩短寿命。本文将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2011到2012年间的1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到2012年间的1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65~96岁之间,男70例,女11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有85例;粗隆间骨折有95例。有120例患者带有并存症,心电图异常的有80例,高血压病患有60例,糖尿病的有75例,肝肾功能差的有30例,脑梗死的有20例。
1.2方法将1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分为两个组,第一组有80例,第二组有100例,第一组采取单纯的骨科治疗方法,第二组采取联合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方法。并将80例采纳单纯骨科治疗方法的第一组分为A、B两个小组,A组的40例患者采用单纯骨科牵引办法,B组的40例患者采取单纯骨科手术办法;将100例采纳联合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方法的第二组分为C、D两个小组,C组的50例患者在采取单纯骨科牵引办法的基础上再给予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D组的50例患者在采取单纯骨科手术办法的基础上再增加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B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3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有10例,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具体情况如下:松质骨螺钉固定8例,国产Richard钉固定10例,角状钢板固定8例,多枚斯氏针内固定4例。D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有2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9例,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具体情况为松质骨螺钉固定5例,国产Richard钉固定7例,角状钢板固定5例,多枚斯氏针内固定4例。C、D两组的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内容有对患者进行饮食方面的指导,补充维生素D和钙,实行中药治疗、物理治疗,督促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适当增加患者的雌激素。
1.3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P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