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活率最高的嫁接方法篇1

关键词:红松嫁接培育技术

红松(Pinuskoraiensis)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林和经济林树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同时红松种子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主要用于食用、医疗、保健以及其它工业)。

一、砧木苗的培育

1、土地准备在作垅前施足底肥。底肥和土壤混拌均匀后,开始作垅。垅底宽60cm,在合垅前,施入二铵20kg。

2、苗木准备不论用2年生苗移植,还是3年生苗移植,必须注意,起苗后立即移植,尽量减少苗木假植时间。移植前做好苗木分级。如果在外地购苗,装车前用方便袋将苗根包好以防风吹失水。运输过程中一定要使苗木处于湿润状态。

苗木运到圃地后应立即假植,假植期间每天浇一次水,使苗根湿润即可,不能水量过大。

3、移植方法

移植要在早春土壤解冻后顶浆进行,要注意苗根保湿,做到随起苗、随选苗、随分级、随移植。移植用苗一般为三年生播种苗,移植前进行苗木分级,Ⅰ级苗苗高15cm,地径0.45cm,根系长≥18cm,Ⅱ级苗苗高10-15cm,地径0.35cm,根系长≥18cm。移植要做到不窝根、不露根、栽得正、踏得实,移植后要及时灌水。

4、移植数量

移植采用大垄双行,三年生苗移植株行距10×10cm,每亩2.2万株。2年生苗移植,株行距7.5×10cm,每亩3万株。Ⅰ、Ⅱ级苗分开移植。

二、接穗的采集与贮藏

1、接穗采集采条在预先选定的优树及种子园无性系分株上进行。在春季树液流动前采集,一般在3月中旬以前进行。采集部位:剪取优树树冠中上部的枝,这一部分的枝条生长健壮,一年生小枝较长,适合做接穗,用芽接法应选择顶芽饱满的枝条。

采条数量:人工林中的优树一般每株采15-20个枝,每个枝上带有2轮轮生枝,这样每个优树可以得到80-100个穗条。

2、接穗的运输和贮藏枝条运输和贮藏的好坏直接影响嫁接成活率和嫁接苗的生长。采条地点与贮藏地点相距较远需要长途运输时,应把枝条装入塑料口袋,里面放入少量雪和湿锯末,把口袋扎紧,装入木箱后运输。

枝条贮藏用冰窖。采条的前一年秋挖好形似菜窖的贮藏窖。宽2.0-2.5m,深1.5-1.8m,长以枝条多少而定。挖好后不搭盖。在采条的前几天往冰窖内放冰,冰层厚30-50cm,然后搭盖。留一个进出的窖门,把枝从塑料口袋中取出,成捆立放于窖中的冰层上,然后把窖门盖严。在嫁接的前几天把窖门打开,让内外空气流通。

三、、嫁接苗的栽植方式

一般栽植红松嫁接苗有三种方式:一是在苗圃地培育的红松S2-2砧木苗上嫁接,一年后,将嫁接苗按预设的株行距上山栽植;二是在造林地上按3米×3米、4米×4米或3米×5米等不同株行距,预先定植4~5年生的红松砧木苗,待砧木苗成活后实行现地嫁接;三是先在培育好的营养钵苗上嫁接,后在造林地上实行移栽定植。通常采用的是前两种方式,成本低,方法简便易行。

四、嫁接技术

目前红松嫁接的方法主要采用芽接法和贴接法。

1、芽接法:①接穗的处理:选择与砧木主枝顶端粗度相等的接穗,在芽下2cm处剪下,去掉所有针叶,用单面或双面刀片,剪掉侧芽,留一个顶芽,从芽的基部开始削成双面楔形。②砧木的处理:把砧木顶芽平头切下,将砧木从中间劈开,切口略长于接穗切口。③结合与绑扎:把接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两边对齐,使接穗的切口完全插入砧木,然后用塑料条从下切口以下约0.5cm处开始进行螺旋式绑扎,绑扎时要把切口完全密封。④嫁接接后90天以后解带,最晚不能超过第二年春季树液流动前。

2、贴接法:①接穗的处理:保留靠近接穗顶芽的8-10束针叶,其余针叶摘掉。摘叶时,沿着针叶生长的方向摘,否则,接穗的表皮易撕掉。然后用双面刀片从保留针叶着生部位以下约0.5cm处斜切,刀片与接穗上端约呈60度角,切入的深度为接穗直径的一半,而后扭转刀片,沿髓心纵向切开。②砧木的处理:摘去砧木嫁接部位的所有针叶,沿着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削去一条树皮,砧木切口略长于接穗切口。③结合与绑扎:将削完的接穗切口与砧木切口左右对正,砧木切口的上下略长于接穗切口,使接穗与砧木靠紧,用塑料条从下切口以下约0.5cm处开始进行螺旋式绑扎,一直缠到接穗针叶着生部位,在加缠两圈,作一橹扣。④嫁接接后90天左右解带,同时剪掉砧木主梢和部分生长过旺的侧枝。

3、不同的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及苗木质量的影响

(1)嫁接时间对成活率的影响由于红松嫁接受时间影响较大,一般都在春季嫁接,为确定更加合理的嫁接时间。

芽接法从第一次嫁接成活率就较高,到6月5日以后嫁接成活率达到开始下降,而贴接法从一开始成活率较低,到5月12日成活率开始提高。根据观察,采用芽接法时嫁接时间就在苗木顶芽开始生长1cm时开始嫁接为最佳嫁接开始时间。而贴接法在苗木高生长停止时开始嫁接为最佳开始时间。

(2)嫁接时间对接穗生长的影响

由于嫁接时间早,接穗开始生长的就早,嫁接晚则晚,因而嫁接时间不同接穗的生长期即不同,对接穗的生长就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嫁接时间不仅对成活率有影响,对接穗的生长也同样有影响,为确定更加合理的嫁接时间,我们对接穗的生长进行了调查。

两种嫁接方法均随着嫁接时间的延后,直径和高生长变化不明显,但芽接法的接穗高生长明显高于贴接法;针叶长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短,说明嫁接时间晚,对针叶生长影响最大,针叶没有完全展开。另外从表中还可看出,不同嫁接方法在直径生长上差别不大,在针叶生长上没有差异,在接穗高生长上芽接法比贴接法高出33%。说明红松嫁接不论用哪种该方法,从5月初至6月初这段时间都很好,但从生长情况看,时间从5月初开始宜早不宜完。

五、嫁接苗管理

成活率最高的嫁接方法篇2

关键词:油茶;芽苗砧嫁接;关系;天气;影响

中图分类号:S794.4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132050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俗称为茶油树、茶子树或白花茶,属于茶科,常绿小乔木类,油茶的种子含油量超过30%,可以榨油用于食用,而且茶油品相较高,营养价值丰富,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90%,远远高于平常食用的菜油、花生油等,同时茶油具有较好的抗污染能力,具有较高的环境价值,除此之外,茶油可以清热解毒、止痛,茶油根部可以治疗急性咽喉炎,茶油的医用价值极高。本将通过科学实验研究天气对油茶芽苗砧嫁接的影响,为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本次实验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域,实验场地平均海拔405m,土质属于水稻土,近10a的年平均降雨量1900mm,年平均温度为16.6℃,该地区的相对湿度为82%,实验地区的地质与气候条件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用于油茶芽苗砧嫁接实验。本次油茶芽苗砧嫁接实验的材料为闽43,属于茶油优良无性系,用作嫁接穗条,以普通茶油籽芽苗作为芽苗砧。

1.2实验方案

本次实验采用了随机区组调查法,随机抽取面积为1m×1m区域内的实验样本,天气因素分为4种,包括阵雨天气、小雨天气、晴天天气以及阴雨天气,将天气因素分为A、B、C、D等4个组,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每种天气分别进行4次调查,实验检测对象包括油茶芽苗砧嫁接的成活率、成苗率、苗木地径以及苗木高度等,对应的检测项目包括油茶芽苗的成活株数、芽苗的发芽株数、每株芽苗的的高度以及芽苗的地径。

2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统计,不同天气对油茶芽苗砧嫁接各项指标的影响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的数据可以分析不同天气对油茶芽苗砧嫁接的各项指标的影响具有一定差异性,具体的结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天气对油茶芽苗砧嫁接的成活率的影响程度,阴雨>小雨>阵雨>晴天,其中阴雨天气的成活率为86.0%,小雨天气的成活率为84.8%,阵雨天气的成活率为81.2%,晴天的成活率为80.6%;天气对油茶芽苗砧嫁接的成苗率的影响程度,阴雨>小雨>晴天>阵雨,其中阴雨天气的成苗率为84.4%,小雨天气的成苗率为81.3%,晴天的成苗率为73.2%,阵雨天气的成苗率为72.3%;天气对油茶芽苗砧嫁接的苗木高度的影响程度,晴天>阴雨>阵雨>小雨,其中晴天的苗木高度为13.25cm,阴雨天气的苗木高度为11.75cm,阵雨天气的苗木高度为9.54cm,小雨天气的苗木高度为7.53cm;天气对油茶芽苗砧嫁接的苗木地径的影响程度,小雨>阵雨>晴天>阴雨,其中小雨天气的苗木地径为0.320cm,阵雨天气的苗木地径为0.313cm,晴天的苗木地径为0.305cm,阴雨天气的苗木地径为0.302cm;利用最小显著差数比较四种天气对油茶芽苗砧嫁接各项指标的影响,综合分析可以得知上述实验结果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知,闽43号茶油的油茶芽苗砧嫁接的成活率较高,受天气的影响较小;不同天气对油茶芽苗砧嫁接的各项指标均有影响,且影响程度具有差异性,根据数据处理结果,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文的实验具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反映出天气对油茶芽苗砧嫁接的具体影响,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

茶油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插条、嫁接等,其中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的技术含量较高,该项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亲本优良性状,是改良茶油品质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关于油茶芽苗砧嫁接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很多研究成果不能直接用于实际生产。本文采用随机区组调查法采集数据,通过最小显著差数处理数据,得出了4种天气对油茶芽苗砧嫁接的影响,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我国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昌选,舒广州.影响油茶芽苗砧嫁接成活率主要因素分析[J].贵州林业科技,2010(04):45-47.

成活率最高的嫁接方法篇3

关键词:桃树;嫁接高度;嫁接时期;成活率

中图分类号:S662.104+.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4-0066-02

苗木是发展桃树生产的物质基础,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栽植成活率、植株长势、结果早晚和产量高低。目前,国内尚无既经济又高效的苗木繁育规程,也无正规的大型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缺乏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为加快优良新品种的繁育和推广,促进品种的换代和产业的升级,我们进行了桃树优质苗木繁育技术的研究,以解决桃产业发展的基础问题,给桃树育苗企业提供技术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试验在山东省莱阳市北方果业园艺场(2011年)和青岛市城阳区河套镇赵家岭村(2012年)进行。砧木为青州蜜桃,嫁接品种为日川白凤、华玉。每个品种不同高度各嫁接50株。

12试验方法

嫁接高度分为5个处理,分别为5、10、15、20、25cm,每处理重复3次。以嫁接口下削面距地面的距离为标准。嫁接时期为每5天进行一次,第一次嫁接时间为6月中旬(高度25cm处粗度可嫁接品种),共嫁接9次。7月中下旬不同嫁接高度各留10株不剪砧。落叶后调查20株苗木的高度和粗度(嫁接口上5cm处),取其平均数。

苗木生长量=平均苗高-嫁接高度。苗木高度指根茎至顶端的长度。表中的数据为苗木高度。

2结果与分析

21嫁接高度对苗木高度的影响

在5个处理中,嫁接高度越高,苗木生长越高。近2年的调查结果是:嫁接高度5cm的处理苗木生长最矮;嫁接高度25cm的苗木生长最高。两品种的生长量相对高度差异并不明显。10~25cm嫁接高度内,两品种的生长量基本一致。以苗木外观质量和生产上要求的1年生桃苗生长量较大、定干处饱满芽较多、砧段长度不宜过长为标准,适宜的嫁接高度为15cm左右(见表1),嫁接高度最高不超过20cm,最低不低于10cm。

23嫁接时期对苗木高度和粗度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1、2)表明,嫁接时间越早,苗木高度、粗度越大,两品种苗木高度和粗度表现出同样的规律。对于单株“Y”字形和三主枝“开心形”栽培的苗木来讲,50cm左右定干高度有饱满芽为宜。嫁接高度5cm的,苗高基本达不到定干高度;嫁接高度10~25cm的,两品种在6月27日前嫁接的能培育出符合此标准要求的苗木。华玉品种可适当延迟到7月12日。在土壤肥力较好,加强苗木肥水管理的情况下,可适当推迟嫁接时期。

以华玉品种为例,从3种嫁接高度(10、15、20cm)的苗木高度所占总苗数的百分比(表3)来看,嫁接时期越早,苗高40cm以上所占的比率越大。

24嫁接时期、嫁接高度对苗木成活率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4)表明,不同嫁接时期对苗木成活率影响不大。在嫁接高度方面,较明显的只有5cm的嫁接高度成活率较低,10~25cm的嫁接高度成活率均较高。7月17后,不剪砧的接芽均成活且不萌发。为了提高育苗效率,建议嫁接应在7月17日以前和10cm以上高度进行。

3小结

成活率最高的嫁接方法篇4

关键词:野生;白花锦带花;嫁接;嫩枝;成活率

中图分类号:S685.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3)-20-46-1

为了大面积推广,改善锦带花的品种化、优良化,在辽西进行了白花锦带花嫩枝嫁接繁育试验,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野生锦带花的形态特征及生存现状

锦带花为忍冬科、锦带花属。落叶灌木,高2~3米。枝条开展,小枝细弱,幼时具2列柔毛。叶椭圆形,长5~10厘米,缘有锯齿,表面脉上有毛,背面尤密。花漏斗状钟形,玫瑰红色或白色。花期4~6月。在医巫闾山保护区内分布有锦带花与白花锦带花2种野生锦带花。锦带花为优势种,分布广;而白花锦带花属濒危物种,在辽宁省只有北镇市医巫闾山和凤城市凤凰山才有分布。野生白花锦带花为观赏的珍品。

2试验地概况

嫁接繁育地在闾山保护区森林公园管理处大朝阳保护站内,地处东经121°31′~121°46′,北纬41°26′~41°46′。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少雨多风,夏季酷热多雨,秋季天晴气朗,冬季寒冷干燥。全年日照时数2871小时,积温3358℃以上,年平均气温8℃,年降水量600mm,无霜期160~180天。土壤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下发育的棕色森林土。

3嫁接材料和方法

3.1嫁接工具材料

用到的工具有手锯、剪枝剪、刀片、塑料条、小水桶等。在嫁接的前一年春季,抠挖野生锦带花萌生的幼苗,移植到繁育地,经过修枝、抹芽等抚育措施,培育出无病虫害的健壮苗木,翌年春季3月下旬,即树液流动前在苗高2~5厘米处平茬,以当年发出的嫩枝作为砧木。自5月末开始,选丰满健壮无病的白锦带花当年发出的嫩枝为接穗。

3.2嫁接方法

采用劈接的嫁接方法。从5月末开始,砧木已长出较长嫩枝,这时可进行劈接。选取较粗壮的嫩枝,在砧木高5~8厘米处剪掉,用刀片削平剪口,在平面中间劈一个1.5~2.5厘米的口子,然后选取同样粗细、同样木质化程度的接穗一段,留2~3个饱满芽,长约6~12厘米剪下,将底端削1.5~2.5厘米长的斜面,下薄上厚成楔形,要修的平整光滑,把修好的接穗轻轻插入劈口中,使接穗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密接。然后用塑料条捆绑,捆绑时注意要结实又不使接穗移位。最后在接穗顶端用塑料条绑好剪口,以防水分蒸发。

4试验分析

从2004年开始嫩枝嫁接繁育试验,在每年夏初平均气温20℃左右时均可嫁接。从物候看,当砧木新梢长度在12厘米以上到停止生长前一个月为适宜嫁接期。这段时间,砧木分生能力强,同时由于嫩枝嫁接期长,嫁接末成活的植株,可进行补接。不同季节嫩枝嫁接成活率如下表。

夏季、秋季嫁接成活率比较

5嫁接中应注意的问题

(1)嫁接时要注意技术熟练,削接穗刀要快,削面平滑,嫁接动作迅速,嫁接时先处理砧木,后削接穗,严防接穗失水影响嫁接成活。(2)穗条应选择生长健壮,径粗、无病虫害的嫩枝。若是外地采穗,穗条基部稍带长约5厘米左右的老枝,用湿毛巾捆绑剪口,浸在盛装清水的桶中,防止穗条失水、发热,降低成活率。夏季采摘的穗条,因气温高,嫩枝用一般水藏容易引起霉烂,最好随采随接,以利于提高成活率。(3)嫩枝嫁接虽然在夏、秋两季均可进行,但接后成活率高低、愈合好坏和生长快慢,还与气温、湿度、降雨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砧木与接穗本身含水量的多少对嫁接成活率也有影响,含水量越高嫁接越易成活。另外,嫁接中还要注意避开不良气候条件,例如明显的低温天、大风天不适合作业。阴天、无风和湿度较大的天气嫁接成活率较高。因此,在生产上要取得嫩枝嫁接的良好效果,嫁接季节仍以初夏雨季最适宜。(4)经常注意观察接穗的生长情况,当嫁接2周后,接口愈合,接穗萌发抽梢,1个月后接穗抽梢4~6厘米时可以解开塑料条。过早解绑由于砧穗尚未完全愈合而可能导致接穗死亡;过晚则勒出缢痕,影响接穗生长,易造成风折。(5)嫁接成活后还应及时松土、除草、浇水、防病灭虫。及时除去砧木上的萌蘖,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以减少养分和水分的消耗,防止人畜等危害。

参考文献

成活率最高的嫁接方法篇5

论文关键词黄瓜;嫁接;方法;管理

论文摘要设施黄瓜栽培过程中,一直有两大制约因素,就是产量低、易得病,而黄瓜嫁接恰恰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详细介绍了黄瓜嫁接前的准备工作、嫁接方法以及如何优化嫁接后的管理,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黄瓜嫁接栽培就是利用南瓜等抗土传病害的葫芦科植物作钻木,以黄瓜作接穗,利用嫁接苗进行栽培。这种嫁接的好处,一是可防根位病害,特别是对防枯萎病效果十分显著。因为枯萎病菌不能侵染南瓜根系,所以换根栽培,枯萎病株可以降到20%以下,甚至根本不发病。二是南瓜根系发达,吸肥水能力强,嫁接后的黄瓜植株生长旺盛,环境适应性强,可增加产量30%~50%,并能提早上市5~7d。

1嫁接前的准备

主要嫁接栽培用的南瓜苗和黄瓜苗要培育适时,嫁接一般在出苗后7~8d进行。黄瓜、南瓜幼苗2片子叶都充分展开,真叶还没萌生,苗高达4~5cm,叶色由黄转绿时嫁接便于操作,一般成活率可达95%。如果过早嫁接,因幼苗太小,不易操作;如果嫁接过晚,因幼苗组织老化,成活率不高。育苗方式有三种:一是用无土育苗法育黄瓜和南瓜子叶苗,嫁接时将子叶苗拔出,然后一对苗一对苗地在水碗中嫁接,嫁接好后再移到苗床中。二是用纸袋、塑料钵育苗,将黄瓜和南瓜苗挨着育在一起,然后进行靠接。三是用营养土方法育苗,嫁接时将苗拔起集中以插接法嫁接。

育苗时要注意:一要先播南瓜,过2~3d再播黄瓜,因南瓜生长较慢,相差2~3d,嫁接时正好两者子叶都同时展开;二要分2~3批育苗,顺延1~2d,以便陆续进行嫁接;三要适当提高育苗温度,使子叶下胚轴伸长脖,便于嫁接时操作。

2嫁接方法

2.1插接

先用细竹签将南瓜生长点去掉,然后沿1片子叶与茎成45°角穿刺。要严格掌握刺深度,不要穿透茎壁,但太浅也影响成活。接着在黄瓜近子叶处向下斜切茎部,最后将黄瓜茎切口朝下插入南瓜穴孔,其深度与穿刺孔相同。

2.2靠接

先取南瓜苗,去掉生长点,保持子叶完好,在其下1cm处,用刮脸刀片斜向下切,切口长1.5cm,呈舌状,横向深度不超过茎粗1/2;再取黄瓜苗,在同样位置,从下向上切一同样切口;最后将黄瓜舌状部分插入南瓜切口内,使2个舌状物吻合,用乳胶条缠住,栽入育苗床。

2.3切接

南瓜苗按上述方法切成舌状口,然后取洗净根部的黄瓜苗,把茎削切成斜面,最后把黄瓜苗茎切口朝下插入南瓜切口,使黄瓜茎切口与南瓜切口舌状物吻合,用乳胶条缠好或用新式嫁接塑料卡摄住,栽入苗床。

嫁接时应注意使黄瓜与南瓜幼茎的形成层相吻合,这样才能保证成活。黄瓜苗茎比南瓜苗茎细,嫁接时不要使黄瓜茎插入南瓜切口中央,要保证切口一侧靠齐相吻合。

3嫁接后管理

嫁接成活率的高低与嫁接后的管理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必须创造一个适宜的温、光、水、氧环境,才能保证嫁接伤口的愈合与生长。

3.1温度

黄瓜嫁接愈合最佳温度为25℃,一般嫁接后3~5d保持白天24~26℃,夜间18~20℃;3~5d以后通风,逐步降温,保持白天22~24℃,夜间12~15℃。

3.2湿度

嫁接苗床的空气湿度必须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一般为85%~95%;土壤湿度不宜过高,否则容易造成嫁接苗根系腐烂。因此,嫁接后不宜大水漫灌。另外,大水漫灌容易导致伤口被土传病菌感染,还会提高接穗气生根的发生率。

3.3光照

要进行遮光,降低温度,保持湿度,提高接穗的成活率。通常采取隔2条揭1条的覆盖法,形成花荫,夜间要全覆盖进行保温,随着嫁接伤口的愈口,3d后可早晚揭,中午盖,7~8d后不再遮光。

3.4及时断根与去萌蘖

砧木苗生长点去掉后,会促进不定芽的萌发,如不及时去掉,将会影响对接穗的养分与水分供应,应每2~3d检查1次,防止侧芽长成。采用靠接法嫁接的黄瓜苗,要在嫁接后10d左右,用刀片将黄瓜胚轴切断,并拔出根茎。断根晚,黄瓜根系在土中易遭受枯萎病菌侵染,病苗可向上侵染达1m左右,使嫁接失败;另外,黄瓜叶片制造的养分会大量向黄瓜根系运输,影响嫁接苗的生长速度。

3.5防治黄瓜根结线虫

根结线虫除自身危害外,还可传播或诱发某些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导致根系腐烂、嫁接植株枯萎,可用药剂灌根,保证嫁接成活率。

参考文献

成活率最高的嫁接方法篇6

关键词柿树;嫁接;成活率;影响因素;对策

柿树属柿科柿属,是中国分布极为广泛的果树之一。柿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色泽艳丽、味甜多汁,除鲜食外,还可进行多种加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由于柿树含单宁酸,易氧化形成隔离层,故嫁接柿树苗木较其他果树难度大[1]。尽管人们在生产中对柿树嫁接技术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对嫁接柿树当中的各个时期,利用各种嫁接方法严格把关,但其成活率仍无明显改善。为此,笔者在近几年工作中,通过对柿树嫁接试验,观察其成活率、枝条生长情况,摸索出了柿树嫁接的关键技术,使嫁接成活率达到90%以上。

1影响柿树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

1.1砧木不健壮,接穗木质化程度低

柿子树的接穗采集,必须是在健壮无病虫害的中、青年树上,同时要采树冠的东南方向和中、上部枝条上的一年生枝条作接穗,这部分的枝条光照充足、发育健壮、营养贮藏多、木质化程度高、生命力强、成活率高。另外,接穗的部位不同,成活率也不同。在同一枝条上,中部的成活率最高,约90%以上,下部的次之,约70%~80%,上部(即顶端)的最差,约50%~60%。再者,在剪下接穗的剪口处必须用蜡封。砧木一般选用君迁子(软枣)或柿树实生苗作砧木,选用粗度大于1.2cm的二至三年生的实生苗。皮下接要求用主干粗度大于2.0cm的二至三年生的实生苗。

1.2嫁接的天气条件不适宜

嫁接一般选用阴天、湿度较大、无风或微风的天气,不能在雨天嫁接。

1.3较高的单宁物质造成嫁接成活率偏低

嫁接时首先排除柿树本身的单宁物质,在嫁接前将所采的接穗根部放在清水中浸泡30min后,待单宁物质自动排出一些,然后再嫁接。枝接接穗选用一年生生长充实的营养枝枝条沙藏,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芽接选用健壮饱满芽,随采随接,一般在8月中旬至8月下旬进行嫁接成活率高[2]。

1.4嫁接技术影响成活率

要求嫁接柿子树必须速度快、时间短、技术熟练。因此,接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注意观察,刚削开的茬是白色的,随着时间的延长,就由白变成浅黄,再变成枯黄色、褐色,这就是单宁在空气中氧化而成的。当茬处于白色时成活率高,反之就低。经验证明,嫁接1个接穗,如果用l~2min,成活率在80%以上;用2~3min,成活率在70%以上;如果超过5min,成活率就很难保证。接后立即用塑料条包扎接口,以防水分蒸发和与空气接触。

1.5嫁接后抹砧芽减少营养的无效消耗

实践证明,不抹芽的成活率在30%左右,而勤抹芽的成活率会提高到85%以上。15d后检查成活率,用手轻弹叶柄,叶柄即掉,证明接芽已活;同时要耐心等待,因为有些柿子接穗发芽非常缓慢,甚至需要50d以上。只要接穗的表皮不皱缩、不失水,就有成活的希望。嫁接后若天气持续干旱,可在每天早上或下午5∶00左右,用叶面喷湿,以增加水分,提高成活率。待新梢长到10cm时,在砧木贴边插支撑柱,捆好新梢,引导向上方向生长,以防刮风刮掉新梢。若没有嫁接成活,可进行二次嫁接。

2柿树嫁接方法

2.1芽接

2.1.1带木质部芽接。嫁接时间。2月中旬至3月底,此时砧木水分已经上升,可将二至五年生砧木大树苗进行高接换头,用木质部芽接。砧木准备:一般要求用主干粗度大于1.2cm的二至三年生的实生苗。接穗准备:接穗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芽子饱满的枝条作接穗进行选芽。插好接穗:先在接穗切取带木质的芽l~2cm,然后在砧木光滑一侧切取长1~2cm的切口,深达木质部,切口大小与芽片大小相适应。插贴芽片和捆绑塑料薄膜时芽片应与砧木切口对齐,木质部对木质部,韧皮部对韧皮部,然后用无毒塑料条绑好,并使叶柄外露,以便检查成活率。经过10年观察,柿树在春季用木质部芽接成活率达90%以上,当年枝条生长量可达40~100cm,且不易被病虫所危害,生长良好。

2.1.2“工”字形芽接法。嫁接时间:6上旬至9月下旬。砧木准备:一般要求用主干粗度大于1.2cm的二至三年生的实生苗。接穗准备:此时树液流动旺盛,柿树枝条发育迅速,当年新生芽苞已长成,可削取带有叶柄的接穗进行芽接。插好接穗:首先,削取芽片,先在接芽上方0.5cm处横切1刀深达木质部,再于芽下1.0~1.5cm处梢带木质部向上斜削刀,当刀口与横切口相遇,再用手捏住芽一掰,即可把接芽取下;其次,砧木开口,在砧木光滑处切1个丁形切口,深达木质部,切口大小与芽片大小相适宜;最后,插芽片和捆绑薄膜,用刀尖(或骨柄)将砧木切口左右轻轻一拨,使砧木两边皮层微微撬起,随即将接芽尖端随刀尖拨入砧木皮层,向下推插芽片,直至接芽上方切口与砧木切口密接为止。然后用无毒塑料条绑好,并使叶柄外露,以便检查成活率。接后15d检查成活率,用手轻弹叶柄,叶柄即掉,证明接芽已活。待芽出10cm时解绑。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此时期嫁接成活率达80%~90%左右,当年生枝条最长达10~30cm,且易发生虫害,必须注意防治。

2.2劈接

嫁接时间:2月中旬至3月底。砧木准备:选用主干粗度大于1.2cm的二至三年生的苗或枝干粗度大于2cm的二至三年生枝,将砧木在合适部位切断,断面离地面一般不低于6cm,然后从断面中间向下切1刀,砧木粗度大也可从断面中间偏一侧向下切,刀口深度3.2cm左右。接穗准备:接穗一般选用经过沙藏的柿树优良品种的一年生木质化程度高、生长充实的营养枝,剪去短梢,留l~2个健壮芽,下端削成锲形,削面光滑,削面长度2.8cm左右。插好接穗: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对准,用无毒塑料条绑好接口,接穗上的芽眼留在外面。接后管理:嫁接15d后要注意观察,完全成活的接穗要及时解去塑料条,随时抹去砧木上的芽[4]。

2.3皮下接

嫁接时间:春季皮层容易剥离时。砧木准备:一般以大树枝干粗度2cm以上二至三年生枝或主干粗度在2cm以上二至三年生的实生苗,用锯或修枝剪将砧木剪断,用刀修平,从断面开始将树皮向下划1个3~4cm的纵切口,不要伤到木质部。接穗准备:选用柿树优良品种的一年生木质化程度高、生长充实的营养枝。留1~2个健壮芽,将接穗基部削1个大斜面,斜面长度根据砧木的粗度而定,一般3cm左右,斜面背面两侧各削1个小斜面。插入接穗:用刀将树皮轻轻撬开,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皮层内,大斜面向木质部,小斜面对皮,并用无毒塑料条绑好接口。接后管理:嫁接成活后及时抹芽松绑。

3参考文献

[1]柳俊先.柿树的嫁接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J].山西林业科技,2009(2):33-34.

[2]郭书芳,田士杰,刘志国.如何提高柿树的嫁接成活率[J].果农之友,2005(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