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作难点范文

关键词:贷款管理五级分类问题建议

贷款五级分类是以风险为基础的贷款质量分类方法,比四级分类能更真实、准确地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是加入WTO后应对中外资银行竞争的必然选择,农村信用社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有助于农村信用社发现其信贷管理、内部控制和信贷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对信贷风险的识别、防范和化解能力,最终提高信贷管理水平,逐步使农村信用社实现向现代化金融企业过渡。但随着各项工作的深入,农村信用社在实行新的贷款分类方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点:

一、难点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实行五级分类后,不同类别的贷款将按不同比例提取呆账准备金,可能会增大呆账准备金的计提额度,近而影响到信用社的利润。农村信用社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一是担心贷款五级分类在很大程度上会使不良贷款的比例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发生变化。对此,农村信用社在申请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的工作中,对能否达到中央银行票据置换的条件有所顾及。二是担心实施贷款五级分类,会计提更多的风险准备金,增大成本,减少利润或增加亏损。三是找捷径划转。有的信用社只是简单分块划转,将四级分类的正常类贷款划分五级分类的正常、关注类贷款,将逾期、呆滞、呆账贷款直接划转为次级、可疑、损失,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没有变化。四是留余地达标。有的信用社领导为今后的任期“打基础”或应付上级的考核,而有意识地减少或增加不良贷款额,从而达到调高或调低不良贷款率的目的。

(二)信息资料不到位。企业会计报表信息失真,信息收集难度大。目前许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全、报表不齐、财务信息虚假的现象,致使会计信息失真,农村信用社依据企业的假报表进行分类,影响分类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是多、小、散、乱。特别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短期农户贷款笔数多、额度小。由于农户分散,点多面广,信用社很难掌握每个借款农户的收入状况和第一手信息资料。很难让农村信用社摸清和掌握农户的底数,直接影响了分类的准确性。二是残、漏、空、缺。有的信贷档案残缺不全,缺少借款人、担保人有效证件,缺少贷前调查、贷后检查报告,贷时审查流于形式,漏签、漏章等情况。部分短期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农村工商业贷款仅仅签订借款合同及担保合同等要件,对企业其它资料如财务分析、会计报表等重要信息没有完整搜集,有的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没有会计报表;有的没能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及贷款使用情况而不能形成贷后调查报告;有的为撤销农村合作基金会时遗留问题;甚至有的不良贷款档案几乎为空白档案,根本无法取得有价值的信贷信息。

(三)划分标准不到位,贷款分类可操作性不强。贷款五级分类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第一偿付能力、抵押品、管理层水平、市场分析等情况,但由于五个类别的内涵和外延不清晰,相邻类别的标准缺乏明显的区别,信贷管理人员分类的主观随意性较大,加之目前农村信用社电子化程度普遍较低,需要的大量信息无法录入,不利于机构间信息的传递与共享,亟需一整套针对农村信用社内部贷款分类方法和操作规程的评估框架,以及借鉴国际惯例和商业银行的经验,结合小额信贷、消费信贷、助学贷款等风险特征的贷款分类指引。阐述对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农村信用社开展五级分类工作的程序和标准,还要有实务操作和案例分析,以满足具体工作的需要。

(四)人员素质不到位。四级分类主要以期限为判断标准,是一个静态管理过程,而五级分类以风险为判断标准,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开展贷款五级分类需要做大量的定量分析和综合定性分析,它要求信贷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财务知识和专业素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敏锐的判断能力。而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很难适应“五级”分类的要求,缺乏综合的对企业信息进行全面分析的业务能力,对企业的会计制度、会计信息不能掌握,从而对“五级”分类中的各种认定表中的财务分析、非财务分析及担保分析不能做到准确、全面的分析。而且,基层信用社人员少、任务重,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从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上短时间内很难正确把握和适应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要求。

(五)外部环境不到位。农村信用社面临着社会信用状况欠佳、管理体制不顺,财政、会计和税收政策不配套等问题。

二、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一是充分认识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大农村信用社支农力度的重要措施,从农村信用社发展大局出发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正确处理好长期与短期、全局与局部的利益关系。二是充分认识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是在金融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措施,是按市场化、商业化取向。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解决农村信用社深层次的矛盾,必将经历一个长期、艰苦的过渡过程。在过渡期内实行“双轨”制,不会影响中央银行的票据兑付工作和一些风险监测指标实质性的变化。三是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按照分类标准、方法和程序进行分类,减少和避免贷款分类的随意性。

(二)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责任。成立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小组,拟订岗位职责,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分工,落实各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组织上保证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强化学习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培养一支具有先进理论知识、业务技术和专业操作技能的高素质队伍,带动全体员工提升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确保分类工作的质量。

农村工作难点范文

一、围绕新农村建设基本要求,确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后,福建省制定了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强调要适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组织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适应“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农村政治建设的领导者,不断促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农民充分享受民利;适应“乡风文明”的要求,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坚持以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适应“村容整洁”的要求,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农村社会建设的推动者,坚持以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农民安居乐业环境的不断改善;适应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坚持以提高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为重点,促进农村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各级党组织围绕这一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

二、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扎实开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教育活动中,努力做到“四个下功夫”:一是在增素质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作用,让农民党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各级党组织引导广大农村党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学习中央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策,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同志视察福建时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抓好农村外出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开展“树立新形象、建设新农村”等各具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找准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努力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执行政策的明白人、社会稳定的维护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发挥表率作用。二是在打基础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组织保证。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省共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581个,调整充实村党组织书记632人;举办培训班967期,培训工作骨干4.5万多人次;努力解决教育活动中查找出来的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投入资金3亿多元,解决2800多个村办公场所、党员活动场所和设备等问题。三是在解难事上下功夫,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省委、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9118.5万元用于补助特困灾民重建住房,下拨3000万元资金用于灾民和困难群众医疗补助,省委省政府还决定投入40亿元为农民群众办好一系列实事。全省各地参与向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的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达1.04万人,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8.1万户,慰问钱物价值8438万元,结成帮扶对子2.64万对,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8.06万件,让广大群众从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四是在建机制上下功夫,巩固教育活动成果,从制度上保证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保持先进性。根据中央下发的保持共产党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的精神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保证农村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不断增强。

三、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水平

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是农村党建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常抓不懈的有效机制。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意见》下发后,省委高度重视,并及时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保证了“三级联创”活动的健康开展,推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后,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紧扣新农村建设主题,不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一是进一步夯实村党组织这个基础。紧紧围绕本地新农村建设任务,把“五个好”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具体化,使创建活动与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二是突出乡镇党委这个重点。乡镇党委认真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加强自身建设,结合今年乡镇党委换届转变职能,提高能力,强化管理,理顺关系,搞好服务,增强整体功能。同时,注重抓好村党组织建设和乡镇站所创建活动。三是发挥县(市)委的关键作用。建立健全县(市)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县(市)委书记负总责和一把手离任党建责任移交制度。按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市)的目标和要求,认真抓好自身的创建活动,同时制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着力抓好乡村党组织和县(市)涉农部门的创建活动。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健全县(市)委及书记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和实绩考核制度,把检查考评党建工作和创建活动考评与检查考评新农村建设成效紧密结合起来,用新农村建设成效和农民群众的反映来检验“三级联创”活动的成效。四是注重“创”和“联”的有机结合。在“创”方面,按照“三级联创”活动的原则和目标要求,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创建规划,完善推进措施,建立激励机制,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在“联”方面,进一步搞好县(市)、乡镇、村三级联动,形成了上下联动同“三级联创”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环环紧扣、整体提高的工作格局。从而调动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抓农村党建促农村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近年来,省委共评选表彰33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36个党建工作先进县、322个“五个好”乡镇党委、591个“五个好”村党组织以及一大批其他领域的先进基层党组织。

四、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活力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按照省委提出的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建立“三级核心网络”建设运行模式,注重村级党组织建设面上工作的整体推进。针对一些地方农村基层工作难做、村干部难当、党员作用难发挥、民心难聚拢、社会难管理等问题,漳州市吸收整合党员目标管理、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户、民主评议党员

等有效做法,围绕农村经济发展,打破原来党组织设置的局限,积极探索并推行村党组织“三级核心网络”工作模式,建立起村党组织工作网区、党小组工作网站、党员工作网点相结合的工作网络。“三级核心网络”的网区以村党组织为单位,通过网站(党小组)、网点(党员)开展思想教育、分解下达任务、检查指导工作,对全村工作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网站一般以党小组为单位,对分片负责范围里的村级配套组织基层单位和各项工作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它上联系网区,下接网点,接受村党组织下达的任务,督促检查指导网点工作,是村党组织工作的“中转站”和“加速器”。网点一般由一个党员负责,是党组织联系群众的基点。每个网点联系10多家农户。党员在网点中要求带领网络户完成网区、网站下达的各项任务。村党组织是网站、网点开展工作的坚强后盾,网站是村党组织与网点的桥梁纽带,网点是村党组织工作的基础,村党组织通过这个网络,把工作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及时掌握村情民意,快速布置工作任务,灵活应对突况,形成推动农村工作的强大合力。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在全省推广了这一做法,取得了发挥党组织整体合力、增强党员责任意识、强化联系群众网络、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省正在进一步完善这一做法,形成村“两委”为网区、党小组和村民小组为网站,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致富能手为网点,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群团组织联网并网的运行模式,进一步健全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

农村工作难点范文篇3

1目前农村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淡薄,缺乏创新理念。农村税费改革后,特别是实行村财乡管、“三资”制度以后,部分审计工作者认为,形势变了,管理制度落实了,农村审计工作可以放松了,甚至认为可有可无了;(2)方法陈旧,缺乏创新模式。面对新形势新特点,人们在审计方法上仍然停留在老问题、老方法、老模式上,工作方式陈旧,工作方法简单,审计工作抓不到重点,使审计流于形式;(3)因循守旧,缺乏突破意识。部分地方在新的条件下,对复杂的农经形势和农村工作,因循守旧,畏难情绪上升,对热点难点问题缺乏应有认识和审计对策,审计工作打不开新局面;(4)视野狭窄,缺乏创新手段。在农村重大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各种重大涉农政策不断推出之后,审计工作面临新局面,部分同志视野狭窄,观念陈旧,对新形势、新特点,拿不出新办法,新手段,使审计工作严重滞后;(5)队伍老化,缺乏创新活力。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农经队伍特别审计队伍出现了人才断档、比例失调、队伍老化问题,农村审计队伍缺乏应有活力。

2解决农村审计问题的几个途径

结合东丰县实际,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我个人认为应重点抓住如下五个途径:(1)抓起点,常态工作不放松。县级农经工作必须始终把农村审计工作列为重点,纳入日程,周密规划,狠抓落实。东丰县资产局多年来始终针对东丰实际坚持严格的制度审计,规范流程,严把关口,坚持从源头抓起,把住收支关,堵死账外洞,管住“当家人”,健全责任制,乡镇财务全面纳入了法制化轨道。14个乡镇229个行政村,全面实现了“三资”崭新工作模式,为创新农村审计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2)抓重点,关键问题不放过。把农村现有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看住、管好,让农民群众满意放心,这是农村审计工作的出发点,更是落脚点,东丰县抓住这一核心问题不放松,凡是涉农工作一步不差,凡是涉农利益一步不让,凡是惠农大事一个不丢。对高速占地,涉农拆迁、征地补偿、惠农奖补等重点领域,即时展开重点审计、跟踪审计、全面审计。2012年先后对10个乡镇160个村进行了重点审计和专项审计,处理不合理支出,纠正违规项目,依法处理了责任人。(3)抓难点,坚守阵地不退缩。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三资”各种惠农资金能否按时足额到位,一直是农村工作中广大干部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东丰县始终把审计锋芒定在这个热点难点上,多年来对全县14个乡镇229个村定期进行拉网式审计,落实政策,查处问题,保驾护航收到了良好效果,使审计工作模式取得了全新突破。(4)抓焦点,在创新中求实效。农村中干部换届选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普九”化债,农业种植业保险涉农问题是农民群众最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审计工作能否在观念上有新突破,手段上有新创新,模式上有新举措,把这些焦点问题查实理清,让群众放心,让村民满意,这是个焦点中的焦点问题。几年来,东丰县始终迎难而上,抓焦点、破难点、审重点,先后对全县进行专项审计、离任审计,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全县得到及时、准确到位实施。(5)抓培训,全面强化队伍建设。为了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把农村审计工作推向新高度,东丰县多年来始终把审计人员培训提高工作当做大事抓,当做要事办。先后采取集中培训,定期考试,专业考核、资格考核,年度评比等多种形式对审计人员进行两个素质的提高,收到了良好效果。上述五个方面是解决目前农村审计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基本探讨。从这五个方面着手处理当前存在问题,对把农村审计工作推向新高度,必将产生良好效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三农”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作者:马春杰工作单位:吉林省东丰县拉拉河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