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气自动化的认识篇1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101-01

总的说来,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这也是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不断进步的原动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还没有处于一种完善的发展状态,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现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属于电气信息领域的范畴,从本质的角度讲,它属于一种还相对比较新的技术。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迅速。就我国而言,该技术在最近几年正处速发展的状态,而且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有效的使用,从而促进了其他领域的发展。可以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关键的。此外,该技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下述几个问题:

2.1电气工程中存在着能源消耗量大的问题

在工业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阶段,工业领域已经进入了智能化的时代,在这种情势之下,自动化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各种先进电器设备的协助之下,工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逐渐提高;第二,生产过程的效率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生产质量也可以逐渐提高。但是,目前工业领域在使用电气工程设备时,存在着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那就是能源使用量相对较大。能源问题是我国非常重视的,如何有效的降低能源使用量,这值得工业领域的相关人员进行认真思考。

2.2电气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标准

电气工程的质量必须得到保证,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如果电气工程的质量相对较好,那么可以使用的时间也就相对较长;第二,如果气工程的质量达到了标准要求,那么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的安全也就可以得到保证。然而,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就是质量无法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第二,负责质量检测的人员未能树立必要的安全意识;第三,质量检测工作有所欠缺;第四,相关质量检测体系不够健全等。

2.3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化程度不高

近些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集成化是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关于集成化的研究,西方国家起步相对较早,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一,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目前还在独立自动化的发展阶段;第二,不同系统之间的连接性不是很强;第三,不同系统之前还不能有效的实现资源的完全共享等。

2.4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网络架构不统一

如何建立科学合理、效率较高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目前,就我国而言,还不存在一套统一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网络架构。这就表示,不同的电气企业可以使用不同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网络架构。在这种情况之下,不同企业的架构之间无法有效的兼容到一起,从而限制了电气领域的发展。

3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对措施

要想解决前面介绍的问题,笔者认为相关人员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3.1优化电气工程的节能设计

如果有效的节约能源是电气工程领域在发展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开展节能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节能设计应该做到下述两点:第一,必须符合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第二,以第一点为基础,尽可能的减少对能源的需求量。一般来将,电气工程领域的节能设计主要包括:情况允许时,使用阻值相对较小的变压器。

3.2加强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下述内容:

第一,重视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和认识质量管理工作,意识到质量管理对于施工项目的重要性;第二,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了项目的质量,因此必须重视对项目参与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合理的培训来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第三,重视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材料是达到标准的;第四,提高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3.3构建统一、科学的电气自动化系统

进一步对现有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完善,具体工作主要有:第一,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从而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第二,在编写系统时,做好系统设计工作。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基本导向,同时还需要考虑资源共享的问题。

3.4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化程度

就电气企业而言,企业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在开发系统是尽可能的使用一样的平台,从而提高系统之间的兼容性。此外,为了提高电庾远化系统的集成化程度,笔者认为电气企业应该重视对相关技术开发人员的培养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系统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4结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十分重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关注的是目前我国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带来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魏二强.探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7,(02):202-203.

关于电气自动化的认识篇2

关键词机械专业;电类课程;典型装置;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7-0090-02

TeachingMethodsPracticeofElectricalCoursesforMajorofMechanicsbasedonTypicalEquipment//LiJun,FanJian

AbstractBecauseofthedifferentcurriculumcomparedwiththatofmajorinelectronics,manymechanicalengineeringstudentsfeelitdifficulttolearnelectricalcourses.InordertoimprovetheteachingqualityofelectricalcoursesformajorofMechanics,ateachingmethodbasedontypicalequipmentisintroducedinthispaper.

Keywordsmajorofmechanics;electricalcourses;typicalequipment;teachingmethods

Author’aaddressSchoolofMechanicalEngineering,TaizhouUniversity,Taizhou,Zhejiang,China318000

1电气技术对现代机械工程的重要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在机械行业中的广泛应用,现代机械产品从结构、性能到应用水平都已发生革命性变化,结构上已出现机械、电子、计算机并存的局面[1]。同时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体力劳力者的短缺,要求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提升改造传统的生产制造设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这些自动化设备的改造及维护需要大量的机械专业人员参与,作为现代机械专业技术人员,若没有相应的电气控制技术知识,就像当代人不懂电脑,难免有些缺陷。近年来,许多著名高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电气控制类课程比例不断上升,加之这些高校学生基础好,自学能力强,学生的电气类专业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能较好地将电气技术应用到机械工程中去。

2目前机械专业电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但在大多数地方高校,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相比机类课程,电类课程设置较晚且很不全面。在机类课程体系中加入的几门课程,如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等,很难形成自己的体系,机械专业学生难以学到系统的电类课程知识[1]。与重点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及自学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许多学生反映电类课程比机类课程难学。如微机原理这门课,许多非电类专业学生普遍感觉概念抽象、难理解记忆、内容前后交错、上手较慢,再加上学时数紧、授课时间短,更增加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2]。大多数学生很难将学得的有限电类知识灵活运用到机械设计与制造中去,以满足现代机械对电气技术的需求。许多地方高校机械专业的师生认为,电类课程“不学不行,学了没用”。

笔者认为上述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为机械专业教学中没有处理好“机”与“电”的关系,“机”强而“电”弱;另一方面是学生缺少相应的电类课程工程体验。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对于专业基础薄弱,缺少实践经验的学生,教师理论讲得再好,其效果可能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到现场去体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

3基于典型装置的现场教学法实践

基于上述认知规律,在机械专业电类课程教学中开展“基于典型装置的现场教学”实践与探索。具体做法是选择当地企业的典型机电产品或生产装置,进行解剖分析,寻找与电类课程相关联的知识点,将所学的大部分电类课程知识串联起来。将这些装置作为项目案例进行现场讲解教学,课外时间让学生利用这些装置进行课程设计或开放性实验,让学生进行模仿设计和二次开发创新设计。

3.1典型装置的选择原则

该教学方法的第一步,是选择适用于教学的典型装置。所选典型装置一般要求满足:

1)装置来自当地企业生产一线,以实现教学与地方经济的有效关联,体现地方性,让学生了解当前企业的技术现状,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同时也鼓励任课教师关注地方产业发展,树立服务地方的理念;

2)装置是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现机械专业特色,强调机电融合,实现“以机为平台,电为机服务”的理念,尽可能多地涵盖电类课程知识;

3)所选装置应具有透明性与开放性,装置中相关电控单元尽可能透明开放,而不是黑匣子,相关单元有对外开放的接口,以利于检测以及二次开发;

关于电气自动化的认识篇3

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集科学性、先进性特色于一身的专业课建设与技能紧密结合,按照高质量、高起点、高标准的标准,不断提高学生自身实践活动的功能。本文阐述了自身参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的收获与反思。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反思

几年来,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学生深入到对口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学习现场劳动,联系实际了解专业企、事业单位的生产、技术流程,对其主要机构设置、人员分工等企业概况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学好专业知识创造条件。在业务方面,通过认识实习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参观有代表性的工厂、研究所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设备,使我们逐渐拓宽了知识面,同时了解企业生产管理方面的情况为今后从事工业电气自动化工作打下有力的基础。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探索

1.1提升自身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再认识

1.1.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定位就是培养以强电为主、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培养的学生.要求我们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要求必须掌握较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强,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分析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般都要为学生提供工程训练的机会,并且强调在某一方面具有比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实践类型有技能实训、课程实践、毕业设计、课外实践等多种方式。培养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要求我们在知识结构方面必须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典型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工具。在能力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软件编程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进行小型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较强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和必要的基本工程技能。在能力专长方面:具有一般电子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以及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制作能力。在设置学习方案时,要注意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从而使我们能够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1.2提高认识.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的地位

首先要达成“实践才是工程专业的根本”的共识,牢同树立“实践教学同理论学习同等重要”的学习理念。其次是积极参加校内实训中心,提高实验实训的使用效率。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到实训中心进行操作和技能训练,在此从事科技实验、技术革新等多方面具有创造性的技术训练。在参加校内实训基地等方面,鉴于目前学校的校企合作方式,要求我们在加强岗位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增加一些技术革新、产品设计、方案论证、管理训练、高技术操作等内容。在参加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自己还要通过深入调研,了解用人单位的生产、岗位设置、人才需求以及企业的发展规划等状况。在最后一学期,根据自身的个人特长,通过顶岗实习、用工实习等多种形式,构建专项能力、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相互独立的实践学习体系。根据专业定位目标对课程实验进行充实和改造。在综合设计性实践训练中,除了依据教师提供的一些小型设计课题,还要在自己遇到问题时,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在完成教师交给的基本训练后.结合自己情况选择参加难易不等的实验项目课题。这样,我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才能得以体现,从而激发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培养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1.2要构建学习方案和自身发展体系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制造业产业转移、加速工业化进程的重大机遇期,而信息新技术要适应经济发展对科技人才和劳动者的新要求,就必须加大培养电气自动化知识的学习力度,在构建专业培养方案和发展体系中充分考虑。在实践方案和发展体系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一是要正确处理专业基础与强化实践相协调。专业学习不仅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征,还应表现在有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因此,在学习理论知识结构时,要注意拓宽知识面,同时要注意加强实践锻炼;二是要正确处理理论应用与实践创新的关系。自动化与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擅长应用,也应该更多体现为与应用相结合。如进行技术改造与个人创新素质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着重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建立并制定创新目标,给自身的个性发展创造更多的空间与时间等。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反思

2.1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素质、心理素质、文化修养、身体素质等。除了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要努力为学生打好管理科学、外语综合能力的基础。以致力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2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将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以高素质的应用型课程作为主要目标,也就是将重视实践建设当做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经过参加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实践实习,使自己对本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深入的接触社会对自己以后的工作学习将产生积极地影响。通过实践,希望学校能够在每个学年安排一定的教学计划,经过实践历练来逐渐增强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渐提升整体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l]张爱玲,韩富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l,19(01):71-73.

[2]韩力,詹忠贤,严欣平等.构建面向2l世纪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的思考[J].高等程教育研究,1999:21-23.

[3]郑荣进,黄家善,陈兴武.培养电气T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07):54-56.

关于电气自动化的认识篇4

关键词:认知结构;学习情境;学习形式;学习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07)4(S)-0040-4

教学中有这样的现象:中考前夕,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会下降,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在认知动机上,旧知识对于多数学生不再有新奇感和吸引力,激发不了学生较高的学习热情;在学习方法与态度上,学生不善于系统梳理知识,对知识满足于一知半解者不在少数;在学习心理与情感上,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状况;部分教师只关注尖子生,冷落了其他同学,无形中也挫伤了多数学生的自信心。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前的复习,可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设计。

1关注学生的原有知识,剖析学生的错误成因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指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联系。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的适当观念起着决定作用[1]。因此在总复习阶段,首先应该关注学生大脑中的原有知识结构,特别是那些错误的原有知识及其结构。其次要关注知识的贫乏与知识的漏洞,否则会造成总复习时知识理解上的困难。因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贫乏,理解就有困难,思维就会不开阔、不灵活,阻碍了知识的系统化及其综合应用。

在物态变化复习中,除了掌握熔化等六个物态变化的概念,熟悉常见物体的状态是十分必要的。如“雾”、“白气”、“卫生球”、“钢锭”等,其状态在学生的头脑中不一定正确,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知识理解与应用,常常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错误结果。如“白气”不是气,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习惯性地说成“气体”,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较难形成正确的认识――“白气”是小水滴。又例如,“雾”在有些学生眼中,它是雾气,是漂浮于空气中的雾气,它“理所当然”是气体。再比如,卫生球不见了,它最终成了什么?学生可能缺乏这样的感性认识,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构建。因此,教师必须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并适当地进行知识的诊断,以暴露学生的原有知识,找出那些比较隐蔽的、顽固的、错误的、贫乏的原有知识。借助多媒体的优势来达到用肉眼没有见过或很难观察到的某些真实现象,还原其"本来面目"或填补漏洞知识。

又例如,氢气球与气泡等物体,会随着外界因素如气压、气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形。由于变形的过程中涉及物理量变化的问题,这些抽象的科学知识学生分析起来比较困难,往往也缺乏这种分析的能力。因此,这类题目在学生中出错率很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重做水沸腾的实验,不过侧重点不同,主要的研究对象为气泡。让学生在边观察、边画图(如下图)、边比较、边分析“四个连续环节”中加以理解――气泡“变”与“不变”的原因。

沸腾前,由于水的上下层温度不一样,因此上升过程中,气温是气泡变形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气泡遇冷而收缩;而在沸腾过程中,气温相同,压强则成了气泡变形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气泡由于水压的减少而膨胀。上述做法利用了斯皮罗等人提出的“随即通达教学”来强化、巩固科学知识。“随即通达教学”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以上的再次“通达”,学生对气泡的形变有了深刻地认识,对沸腾知识也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2创设真实的复杂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动机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生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2]。从心理的角度来说,真实情境更能够激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基于以上考虑,在摩擦力知识的复习时,采用实验方式利用图形进行推理,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教学过程如下:第一步,仪器介绍(如图3):A是一块长方体的木块,但上下表面的材料不同,上表面是木材,且留有两个能放下钩码的圆孔,下表面是粗糙橡皮。B是有三个不同档次转速(慢、中、快)的皮带轮与皮带装置,皮带上粘有一张标签。C为一个固定在装置上的定滑轮。

第二步,设问“将木块A静止在粗糙皮带的最左端(如图4),那么木块A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在学生的争论中,借用二力平衡的知识,部分同学在其他同学的辩解中消除了“粗糙就有摩擦力”的错误认识。

第三步,用弹簧秤拉木块,拉不动(如图5),弹簧秤示数为0.5N,则摩擦力是多少N?用1.0N的力拉木块,又拉不动,则摩擦力应该是多少N?用1.3N的力还是拉不动,则摩擦力是多少N?最终使学生明白静摩擦力的有关知识。

第四步,让皮带在慢档转动(如图3),第一问:“以桌面为参照物,木块A运动状态怎样?”第二问:“以皮带上的标签为参照物,木块A又是怎样的?”认识到木块A对皮带来说是作匀速直线运动。第三问:“木块A此刻受到几个力的作用?”第四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直接测量还是间接测量出来的?”

第五步:先猜测,后实验验证。“加大皮带的转动速度?弹簧秤的读数如何变化?”该实验可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第六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能够回忆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着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有关吗?”课堂上95%以上的同学都认为两者是有关的,这出乎我的意料。随即,我就把重点放在了这个“生成性的问题”解决上。通过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最终得出结论:木块在平放、侧放、竖放时,测得三个力的大小相等,在事实面前瓦解了原先认识。这个错误认识可能来自于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的干扰。

第七步:推理分析(如图6),静止在皮带上的木块与皮带一起向上运动,则木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此摩擦力的方向如何?认识到摩擦力可以作为前进的“动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这节课的教学充满了活力与弹性,学生在不断的智力碰撞中,在实验的事实面前,原有的深层意义上的知识结构得以不断调整与强化,改变了以往复习课上学生的知识只是表层现象上的重现,知识得不到应有的巩固与提高。从学生的角度来组织教学,就是设置真实情境,从认知的角度产生疑惑,激起求知欲,让学生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取得更大的进步。

3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发多元的学习形式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喜欢或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学习方式或学习倾向[3]。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同时拥有言语等九种智能,大多数人都有可能将任何一种智能发展到令人满意的水平,这些智能之间通常以复杂的方式共同起作用[4]。复习时应考虑不同学生的特长来组织教学。

例如,在复习“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时,基于以上考虑,我利用简单明了的“划线精加工教学法”与“图像教学法”进行教学示范,让学生在不同的手段与形式下重温以上重点知识,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学习效果。

“划线精加工教学法”是基于语言智能及数理-逻辑智能特长而设计的,它的关键是找受力物体。因为平衡力的受力物体是同一物体,而相互作用力的受力物体是两个不同物体。快速找出受力物体的方法如下:方法一:A物体对B物体的作用力,其中B就是该力的受力物体,将B物体加下划线表示受力物体;方法二:B物体受到的作用力,其中B就是该力的受力物体,同样给B物体加下划线表示受力物体。如果受力物体是同一个物体,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再分析力的大小与方向,最后确定是否为平衡力。如:用电线将电灯吊在天花板下,下述几对力中哪一对属于平衡力。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C、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D、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特别是当两个物体互为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时,即可用“A物体对B物体的作用力”与“B物体对A物体的作用力”来表示,简单地说就是能倒过来说“A对B与B对A”的这两个力就是相互作用力。如上例中选项A的两个力就属于相互作用力。

“图像教学法”是基于对空间智能特长而设计的。方法是在原始题目的图型中画圆,隔离出两个物体。优点一是将研究对象锁定在这两个划定的物体内,减少了其它因素的干扰,又突出了相互作用力的概念;优点二是变换知识的呈现方法,学生觉得新奇感,增强了其认知的兴趣,激发了学生自我提高内驱力;优点三是符合了一部分同学的智能特点。

例如:电灯用细绳挂在天花板下而静止(如图7)。要研究天花板与电线间的相互作用力,就在两者间画个椭圆(如图8),这样就容易分析两者的相互作用力;研究电灯与电线间的相互作用力,就在两者间画椭圆(如图9);研究电灯与地球间的相互作用力,就在电灯下再画个椭圆(如图10)。在研究平衡力时,就在某个物体上画个椭圆(如图11),表示作用点就在该物体上。

为了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上述知识,课外作业的安排是:在作文本上专题总结――我所认识的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写作内容要求:首先说明两者的联系与区别,然后用两至三个实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加以说明。采用这样的作业方式,就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自己整理所学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直到真正内化;让学生认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提高学习的自我意识;有利于学生学习风格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及磨炼学生的意志。

4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培养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生的生活资源是指学生的生活中客观存在且未被加工的事例,该事例保持着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原汁原味”。教师可将其融入课堂变为生成性的资源,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而且能更好地达到复习中巩固与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

例如,校运动会上,我班多数男生作为彩旗手走在入场式的队伍中,当天的风较大,彩旗飘飘、英姿飒爽的一刻定格在全班同学的记忆中。我利用彩旗手的事例进行挖掘。课堂上,我播放了校运会入场式的视频素材,构起了大家的兴趣,并编了以下题目:大风中,我班旗手迎风而上又要使彩旗直立,花了较大的力,则旗手两手所用的力一样大吗?两手所用力的方向怎样?几乎每个同学都参与了小组讨论,有些同学还在问旗手们当时的感受,气氛之热烈超乎想象。

本题的关键就是如何找杠杆的支点,这也是杠杆教学的难点。因为对旗杆来说,支点的不确定性,需要学生自己从原始现象中分析判断,灵活选择支点。讨论中,学生利用画杠杆图示加以展开(如图12),并利用“减少杠杆要素法”很好地解决支点选择与力方向的判断。该方法就是去掉杠杆五要素中的动力或阻力,分析杠杆的运动状况。若移去B点的作用力,则旗杆将以C为支点发生顺时针转动,为维持杠杆平衡,则旗杆B点受到的力的方向应朝左。

看到同学们兴奋的样子,我趁机又编了一题:假设旗手的重心在人体的某一位置近似不变,前进时旗手有无克服重力做功?讨论的焦点集中在重心位置是否变化及怎样变化上?有同学提议,利用等腰三角形来解答重心变化的问题。两腰代表腿长,三角形的底边代表步距,腰长减去三角形的高就是下降或上升的重心高度。尽管以上题中都没有明显的数据,但其效果远远大于平时抽象化了的科学习题。期间,学生要综合考虑客观现象中各隐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原始问题中建立三角形模型,利用数学知识帮助解答科学问题,锻炼了学生分析、抽象、建模、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实际解题的能力,较好地达到了在新情境中运用知识的目的。

从学生的角度来组织复习,体现和落实了新课标中“以生为本”这一理念,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它考虑了学生学习程度与学习风格的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它考虑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能对症下药地查漏补缺,搭建正确的知识网络;它走出了题海战术的疲劳之苦,走进了学生生活实际,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主编.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于电气自动化的认识篇5

自动化认识实习报告一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认识实习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实习使学生对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主要设备,以及自动控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有一个全面、感性的认识,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任务是:通过参观了解工厂的生产概况及生产组织和管理的一般情况,了解自动控制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了解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生产状况,了解电气控制技术的新工艺,新设备及电气控制的新方向,了解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在生产和试验过程中的作用和职责。

二、实习时间

20xx年6月21日-20xx年6月25日

三、实习地点

湘潭市各有关工厂企业【湖南京电开关厂、世通电气、双马电气、超宇科技和凌天科技】

四、实习内容

20xx.6.22星期二多云

今天我们参观湖南京电开关厂,该厂位于湘潭市双拥路27号火炬创新创业园,早上8:10后,我们坐车奔赴了目的地。

湖南京电开关厂是隶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兴电力实业发展总公司的全资企业,于1995年成立,厂房面积约7200平方米。注册资本人民币壹仟贰佰万元整,是电力、冶金、矿山、煤炭、化工等行业高低压电器和高压低压电气成套设备的专业生产厂家,是湖南省电器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

该厂子分为两层,我们首先参观了第二层,我们去的时候,有些工人正在工作,那里的一个师傅给我们介绍了一些产品的性能、结构、原理等方面的知识,限于专业知识还没有学到,部分东西还不能理解。但对这些产品有了感性的认识,同学们参观时兴趣盎然,都对这些以前没有见到过的东西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几个同学走到一个接线工人的工作台观察她接线,只见他技术娴熟,接线速度很快,而且美观。我们很多人在旁边看了好久,都对她的接线技术赞不绝口,自叹不如,我们觉得自己在以前的电工实习上接的线都比这个差了很多,同学们表示自己一定要多动手,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的美观,就像接线工人接的线一样结实、漂亮!

参观完了第二层,我们来到了第一层,这里没有工人在生产,有很多的开关都摆在这里,我以前总觉得开关是个非常简单的东西,不就一开一关吗?能有什么高级的开关么?事实证明我错了,开关很多,我之所以这么想,就是以前接触过的都是生活中见到的简单的开关。在这里,我们看到了VSI型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KYN28A(GZSI)-12户内交流金属铠装抽出式开关设备、VJD中压固封式真空断路器、GCS型低压抽出式开关柜和MNS型低压成套开关装置等设备。

在这里,我具体GCS型低压抽出式开关柜的一些情况,我从挂在那个柜子上的说明书上了解到:这种低压抽出式开关柜的主构架为两种,全组合式结构和部分焊接式结构;装置各功能室严格分开,各功能室主要分为单元式、母线式、电缆式,各单元的作用相对独立;水平母线采用框后平置式排列布置,以增加母线抗短路电流电动力的能力;电缆间采用上下进出线方式;按三相五线制或三相四线制;一个抽屉为一个单元,抽屉尺寸分为一单元、二单元、三单元、二分之一单元、四分之一单元,五个尺寸系列,各单元回路额定电流在630A及以下。抽屉尺寸的变化仅仅为高度的变化,其宽度、深度不能变化,相同功能的单元可以互换。

MNS型低压成套开关装置我也了解了一下,它适用于发电厂、变电站、石油化工、冶金轧钢、轻工纺织等厂矿企业和住宅小区、高层建筑等场所,作为交流50~60Hz,额定工作电压交流660V及以下的电力系统的配电设备的电能转换、分配及控制之用。

VSI型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我也仔细地看了一下产品说明书,它有很多优点,其优点之一是:它的触头常采取对接式触头。因为一般的真空断路器在分闸状态下动静触头的距离只有16mm这么小的距离很难制作出其他形状的接触面,而且平直的接触面瞬间动作电弧的损伤也较小。真空断路器的优点之一是体积小,动静触头要在一个绝对真空的空间内动作,如果制作成其他的对接方式也会增加断路器自身的体积!

说实话,我还不太懂得这些高级开关设备的原理,这次在京电开关厂的参观使我对电器原理产生了更大的好奇,我一定在大三的时候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立志以后从事电气行业,为电气事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自动化认识实习报告二

一、实习目的

1.通过亲身接触自动化设备和实验器材,并且通过老师及工厂人员的讲解,对自动化专业进行初步的认识,在实践中验证、巩固和深化已学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2.加强对企业技术操作的理解,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运用已学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知识,对实习单位的各项技术操作进行初步分析观察和分析对比,找到其合理和不足之处,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见识电子控制类产品的设计、开发及维护等过程,理解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动态与专业前景。

4.通过一定的实践认知实习,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及论文撰写做好铺垫。

5.让我们了解到知识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提升自己实际的工作能力,领悟到现实工作中我们需要什么,我们应该朝哪一方面发展,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为今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习地点及时间安排

1.实习地点:

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时间安排:

8:30由武汉科技大学黄家湖校区出发

9:20到达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参观

11:00返回学校

三、实习单位介绍

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冶连铸,CCTEC),是由中国冶金科工集团(MCC)发起设立的科技型股份制企业。xxxx年,中冶集团在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80位。中冶连铸总部设在武汉,是国内最大的以连铸、板带冷轧与表面处理为特色的冶金专业化技术工程公司;xxxx年7月,中冶集团宣布,中冶南方合并中冶连铸,自此,中冶连铸成为中冶南方的全资子公司。

公司主营业务为:方坯、板坯和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板带冷轧与处理工程和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专业认识实习心得。中冶连铸现依托集团各项优势在北京设立了分支机构,从事国内外海水淡化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连铸核心业务有:EPC工程总承包,事业部具有专业化连铸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能力的优势,可以为客户提供各类连铸机(大小方坯、圆坯、矩形坯、异型坯、扁坯、板坯、薄板坯等)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一条龙工程总承包及单项服务;技术服务,事业部依靠专业化连铸技术研发实力,为客户提供连铸生产工艺、品种开发、生产工艺诀窍、铸坯质量问题诊断等相关技术服务;设备维护服务外包,事业部具有专业化连铸设备制造、供应链管理能力,能够提供连铸设备维护服务外包,为客户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公司人力资源实力:xxxx年初,公司已有职工854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496人,拥有博士学位11人、硕士学位101人、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83人。公司在北京设有自己独立的研究院,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每年研发费用占营业额的5%#from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gkstk.comend#,研发实力强大。中冶连铸拥有专业的设备制造基地中冶易新科技,设备制造能力强大。主要机械、电气设备在公司内部制造完成,产品质量和交货期有保证。

事业部/子公司:连铸事业部、海外事业部、北京科贸、斯瑞普科技、中冶易新科技、中冶重工。

四、实习内容

1月5日我们到了中冶易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实习开始,由公司员工李华刚师傅带领全班同学对公司各个车间进行专业性的参观,在车间里李师傅对同学们参观中的疑问进行了专业、技术性的讲解。在参观过程中,李师傅针对我们专业对他们车间采用及开发的新技术、新设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对我专业知识的认识更深了一层。各个车间各司其职,但又紧密联系,比如做一台轧钢机,它需要各个车间的配合,从最初的图纸设计到最后的零件组装要求毫无差错,精密准确。

对于李师傅介绍的一些简短又新鲜的名词如铜排总、分控制机PID等,同学们疑惑百出,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而李师傅耐心的为我们在专业技术与知识方面进行了解惑,电子产品本来就更新速度快,在技术研发方面需要什么,大学生需要具备什么,专业的发展前景怎样等问题他都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因为他做该公司工作了挺长一段时间,所以对大学生他很了解,对我们在大学中应掌握的技能都做了一些要求,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在他们产品中占据的地位进行了解惑,让我受益匪浅。

五、实习心得与体会

通过此次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更本学不到的东西,仿佛自己一下子成熟了,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懂得了学习的意义。我看清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也让我认识到了从事电子工作应支持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创新的精神,应该拥有一颗随时接受考验的心,迎接未知的世界。

实习期间,我谦虚谨慎,认真听取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讲解,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也培养了我的耐心和素质,能够做到服从指挥。感受到了提出疑惑和疑惑解决后的快感。对自己的专业也更喜爱,不再迷茫。

关于电气自动化的认识篇6

“碎片整理”源自电脑程序操作中的一个术语,是指通过系统软件或者专业的磁盘碎片整理软件对电脑磁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碎片和凌乱文件重新整理,可提高电脑的整体性能和运行速度。我们的电脑使用久了,磁盘上保存了大量的文件,这些文件并非保存在一个连续的磁盘空间上,而是把一个文件分散地放在许多地方,这些零散的文件被称作“磁盘碎片”,这些碎片会降低整个Windows的性能,每次读写文件磁盘触头都要在多个碎片之间来回移动,浪费了时间。于是Windows中提供一个整理磁盘碎片的程序。

这让我们联想到人类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大脑进行记忆储存和调用有关信息时,也存在类似现象。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部分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时,开始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思路,或者找寻方法速度特别慢。因为这些学生头脑中的化学知识多数呈分散状态,结构关联性差,新旧知识的联系出现混乱,没能建构有效的认知体系。这些学生反映出的表象是头脑中化学知识一团乱麻,整合能力、解决问题的变通能力较薄弱,不能运用自如。

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学化学知识零星、细碎,在新课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取的是分散的、缺乏联系的无序知识,那么他们是无法认清知识的本质并解决问题的。本文所指的“碎片整理”是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搞清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碎片”重新编码、排序,使之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网、由无序成系统,从而让学生构建良好的化学认知体系。

二、构建有效化学认知体系的理论依据

知识结构即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按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特点组成一个具有内部结构的整体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以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

1.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的“认知发现说”。这个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知识的学习就是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各学科的知识结构。

2.布鲁纳在他的《教育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学科结构论”的教学论思想。他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间怎样相互联系的”。按照“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就是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

3.心理学认为:一个良好的结构就是一个有序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信息可以有效地储存、加工和输出。

4.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必须使学生通过积极的学习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因为只有在形成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知识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三、构建有效化学认知体系的策略

1.找准切入点,顺势而入

奥苏贝尔认为:新知识只有在认识系统中找到与之相关的旧知识作为“固定点”,并在“固定点”的基础上促使新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才能使新知识纳入旧知识系统而获得意义。“固定点”即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是否找准“固定点”是能否实现认知迁移的关键。

教师在组织新知识教学时,应有意识地找寻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尽量做到以旧带新、以旧联新,减少认知碎片,重新建构新的有效认知结构。例如原电池理论实质就是氧化还原理论的应用和延伸,所以教学设计中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入手,该课的引入设计:

[引入]人们很早就学会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利用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服务我们的生产生活。

[判断]下列哪些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

A.Zn+H2SO4ZnSO4+H2

B.2H2+O22H2O

C.CaCO3+2HClCaCl2+H2O+CO2

D.FeCl3+3KSCNFe(SCN)3+3KCl

[猜想]氧化还原反应中定向的电子转移能否应用于生产生活?(提示:物理学中认为,电子的定向移动能形成电流)

[小组讨论]若要实现将Zn+H2SO4ZnSO4+H2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转化成电流,我们应该设计怎样的装置呢?以Zn、Cu、稀硫酸、电流计等试剂或物品为主,讨论并设计实验。

上述教学从学生已有的氧化还原理论为切入点,逐步提升到应用,从而转移到原电池教学中,便于学生从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逐步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原电池原理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分析原电池反应实质和电极都能以氧化还原理论为支持。

2.创设新情境,生活提炼

知识来源于生活,课本上的许多概念、原理都是从生活的形象中,舍弃了表面属性,抽象出本质特征而形成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把握生活中的事物、现象与抽象知识间的本质联系,提取能适用于教材的生活素材,从而帮助学生将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融为一体,透过现象看本质,进一步加深对抽象概念、原理的理解。这无疑帮助学生扫清了学习障碍。

例如,化学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可通过“白色污染与我们的生活”“温室效应与人类生存”“添加剂与绿色食品”“空气污染与呼吸疾病”等“回归生活、贴近生活”的题目,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用问题驱动,开展丰富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以往被动、依赖的不良状态。

3.整合新教材,健全体系

苏教版化学新教材,知识与方法都是以螺旋式上升形式呈现,比较符合中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但是化学学科的缺点――知识繁杂、缺乏系统性,同时被无限放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感到知识与方法的无序,对于建构自己认知结构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

例如中学化学教材中有许多实验方法或现象涉及气体的压强差问题。

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初中化学)

氨气的喷泉实验――(高一《必修1》苏教版)

减压过滤装置――(高二《实验化学》苏教版)

但由于分散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对此类问题的学习是零散的,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有必要对与气压差有关的一类实验问题进行归纳与整合,加深对实验原理与本质的理解。如图1所示。

只要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就能解决一类问题――压强差使U形管液面发生变化、压强差使气球涨大或变瘪、气压差会引起液体倒吸或被压出、压强改变引起液体沸点改变、钢铁的吸氧腐蚀与析氢腐蚀过程中的气压变化等等。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课本实验的示范作用、辐射功能及拓展功能,并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深化。

4.对比异同点,准确把握

把内容相类似的材料放到一起来学习会相互干扰,容易造成概念混淆,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认知转换,这些知识点也往往会成为认知障碍。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新旧认知的衔接点、转折点,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例如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本质原理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无论是能量的转换形式、电极名称、电极的要求、电极上发生的反应等都存在差异。前者是自发进行的,后者要在外界条件作用下被迫进行。电解池反应更注重氧化、还原性质强弱――即放电顺序分析,这是两者最大的不同,但学生初学时容易混淆。复习时,除了对比两者构造上的不同外,关键点要突现在两者电极反应书写的不同上。

5.启动元认知,主动整理

对于学生化学认知体系的建构,教师在平常教学中也要经常性加以引导和督促。按照建构主义学习观,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反省认知过程,更要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在建构知识、认知中的作用,也即强调学生理解知识认知建构过程。元认知的实质就是个人自己反省认知过程,不断反思整理自己认知结构以及相应的认知碎片,才能主动建构更加完善、有效的化学认知体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经常性给学生一定的整理时间,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整理知识认知碎片;在课外,可以定期督促学生整理笔记、整理章节知识网络、整理订正错题集等。这些都能达到激发学生元认知的作用。

四、构建良好化学认知体系的几点思考

良好化学认知体系的构建过程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我们坚持以下观点。

1.自主性

对教师而言,成功的教的过程不仅仅是教学行为或教学程序的改变,而且是教师主动思考,精心设计、实施和反思的结果;对学生的学而言,成功的学的过程不是机械被动的记忆过程,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教师指导下由“扶”到“放”的过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应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为学生寻找适当的学习支点,更好地让知识链接、衍生,从而帮助学生最终相对独立地完成建构活动,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2.互动性

课堂教学是交流的过程,没有交流的课堂是沉闷的、无效的,课堂教学也是合作的过程,没有合作的课堂是单调的。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构建知识体系。

3.体验性